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1998-2002,新闻学,传播学)

1999年新闻学试题

一、填空

1.新闻按其可产生的效应,可分为-----和-----

2.“新闻自由”的概念来自于-----的口号,最初提出这一口号的是英国政论家------ 3.二战结束后,美国记者肯特.库珀首先使用了----一词

4.明朝末年,我国产生最早的合法的非官方报纸----

5.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创办的----

6.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在-----和-----这两个报刊上展开过一次大论战。

7.中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是----,他的通讯以-----为主

8.我国的新闻改革在1983—1986年这一阶段,影响最深远的是---概念的引入

9.西方新闻理论界,系统阐述社会责任理论的著述是---年----等人撰写的《----》

10.江泽民于1996年9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发表的讲话中,突出强调了-------

11.五四文化运动时期,传播新思想文化的四大副刊---,---,-----,---。

二、名次解释

1.黄色新闻

2.反客里空运动

3.有偿新闻

4.横三民与竖三民

5.倒金字塔

三、论述题

1.新闻价值的构成及其实现

2.论新闻传播活动中体现新闻价值的手段

3.如何评价近代外国人在华办报的作用和影响

2000年新闻学试题

一、填空

1.----年,中共领导的新闻事业在解放区展开---运动,打击了新闻报道中的虚浮不实的报道作风。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是----,---,---。

3.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4.新闻自由的概念来源于——的口号,最早由英国诗人,政论家——提出

5.1956年,施拉姆等人撰写的——,系统阐述了——理论,对西方的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做出重大修改

6.《大公报》最早由----于----年在天津创办

7.“竖三民“是指于右任创办的]----,---,---

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的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

9.解放战争时期,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代表性刊物-----周刊,由——主编

10.1941年五月,中共在延安创办大型机关报-------,该报于----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和组织性

二、名词解释

1.有偿新闻

2.癸丑报灾

3.版面语言

4.《中国的西北角》

5.新闻的社会控制

三、分析题

1.论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2.简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并论述其报刊思想的意义

3.论述电视新闻画面与文字解说的关系

2001年新闻学试题

一、填空

1.产生延缓报酬效应的新闻通常被称作------

2.1951年,芬兰政府制定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确认认知自由的法律

3.新闻价值的概念是随着报纸的----格局在美国的形成而提出的

4.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是---

5.新闻六要素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是---

6.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最高的伦理准则

7.传统三大媒体中,报纸的突出优势是-----

8.新闻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政策是指-----

9.1905年11月,列宁在《——》中,第一次提出了报刊的党性原则

10.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的着眼点主要是传播的-----

11.新闻事业最主要,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12.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循环日报》是由----在香港创办的

13.中国境内最早的报刊是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葡文周报-------

14.邵飘萍创办的《》,因忠实报道五四爱国运动,抨击卖国行径,而被查封

15.《中国青年》的第一任主编是----

16.1926年9月,《大公报》副刊号发表《——》,提出“ ——”的办报方针

17.《申报》经过革新的副刊《——》成为反文化围剿的进步文化阵地

18.中国新文化时期影响最大贡献最大的革命报纸是------

19.UPI是通讯社“——”的简称

20.日本最大的通讯社是1945年11月成立的-----

二、名词解释

1.普利策

2.反客里空运动

3.同期声

4.苏报案

5.社会责任理论

三、问答题

1.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机两者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论述编辑在新闻价值的实现中的作用

3.联系实际,论述新闻报道中隐性采访方法的运用

4.试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报刊活动

5.试论互联网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

2002年新闻学试题

一、填空

1.在我国,------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在当今国际新闻传播领域非常活跃的CNN,是“ ——”的缩写形势

3.二战后不久,美国芝加哥校长-----主持的“新闻自由委员会“,经过调查,发表了《自由与负责的报刊》等调查报告

4.我国从2000年起,将------ 天定为记者节

5.时务文体是------在《时务报》上开创的政论文体

6.成舍我在他的世界系列报纸中,最先创办的是-------

7.有偿新闻的实质是 ------------

8.1791年,美国通过------,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任何法律限制。。。。。。言论或出版自由”

9.与哲学、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势向比较,新闻事业具有更强烈的--------

10.抗战以后,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中,最突出的是-----主编的《观察》周刊

二、名次解释

1.通讯社

2.黄色新闻

3.新闻自由

4.邵飘萍

5.延安《解放日报》

6.调查性报道

三、思考与论述(任选4题)

1.有人认为,新闻应以追求真理,揭露邪恶为天职,而新闻的产业化却要求它盈利,二者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请阐明你的观点

2.论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要做到真实却面临种种困境,你认为哪些要素都成新闻真实性的障碍,试对之加以论述

4.论新闻价值

5.论编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作用

大众传播理论2001年试卷

一、名词解释:

英国文化研究派

涵化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质化研究

创新—扩散论

意识形态霸权论

二、简答:

1.简述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理论发展历程

2.试评麦克卢汉的“媒介讯息论”

3.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3选2)

1.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批判的主要观点

2.美国电视研究的主要流派与学术进展

3.美国大众传播研究史上有许多“里程碑”重大研究项目,试就其中二项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2007 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 ;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尔 (Mohr)法和佛尔哈德( Volhard )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 -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 a,则换算成 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宜选用 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指示剂变色范围 p H 苯胺黄 1. 3— 3. 2 甲基橙 3. 1— 4. 4 10甲基红 4 .4— 6. 2 9.7酚酞8. 0— 10.0 8硝胺11.0—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200标准溶液加入量 %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差吸光光度法与 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 ×10 -2, K a2 = 1 ×10 -6, K a3 = 1 ×10 -12。用 NaOH标准溶液滴 定时有 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 __________ 作指示剂。 6、 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 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摩尔吸光系数ε 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A、Ce4++ Fe2+= Ce3++ Fe3+ B、 2 Fe 3+ + Sn 2+= 2 Fe2++ Sn 4+ C、I 2 + 2 S 2 32- = 2I - + S 4 62- O O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初试复试笔记汇总大全

最新苏州大学考研笔记汇总 ——苏大本科笔记与考研真题哪里下载? 纵观整个考研过程,考研笔记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从考研初期的知识理解到中期的要点记忆,再到后期的提纲要领,可以说,考研笔记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若是在备考期间,能拥有一份往届苏州大学考研高分学长学姐的笔记也是极好的!他们的笔记往往内容详细、条理清晰,是对考点的把握和理解的体现。不过由于笔记数量过于稀缺,有需求的考生又很多,总有许多考生抱怨根本买不到。针对考研笔记的稀缺性,东吴苏大考研网官方教学研发团队联合苏州大学各专业排名前三的学长学姐们针对苏州大学各专业考点,共同编写了一系列《考研复习全析》,自发售以来好评率超过98%!欲知更多苏州大学考研详情,请点击进入【苏大考研真题答案】,也可报名(苏大考研辅导班),考研成功,快人一步!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871传热学考研复习全析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考研889英语教学论复习全析(含真题,共三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665中外音乐史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州大学666生物化学(农)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42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41电子技术基础(机电)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39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结构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50高等数学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627生物化学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62材料科学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东吴苏大考研网] 2019苏大858材料学(F)考研复习全析(共两册,含历年真题)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1)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答在试卷上)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 , 和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14.4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0.28,δHA-=5δA2-,那么δA2-为。 4.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 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 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加入NH4F的作用是。 5.NaOH滴定HCl时, 浓度增大10倍, 则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增大个pH单位; 若为滴定H3PO4, 则突跃范 围增大个pH单位. 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和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 , , 和四部分组成. 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 用检验法。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pH 关,与波长关。 1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 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可用符号表示。 12.光度法测定某物质,若有干扰,应根据和原则选择波长。 二.简答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 16 分,答在试卷纸上) 1.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2. 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PO4,为什么? 3.已知滴定管的读数标准偏差为0.01 mL, 若滴定时耗去30.00 mL溶液, 则该溶液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多 少? 4写出浓度为c mol/L (NH4)2CO3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5. 摩尔吸光系数 6.下图是薄层色谱分离物质的色谱图,根据图写出R f值计算式。 7. 光度分析中,当浓度较高时,工作曲线逐渐偏离直线,这是什么原因? 8 .在螯合物萃取体系中,影响液-液萃取分离的因素有哪些? 三.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24分,答在试卷纸上) 1.为满足重量分析的要求,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2 已知lgK CuY=18.8, lgK CaY=10.7, lgK Cu-PAN=16, 试说明为何可以CuY-PAN为指示剂, 指示Ca的滴定? 3.质子化氨基乙酸的pK a1和pK a2分别为2.3 和9.6,能否用NaOH滴定氨基乙酸,为什么? 4.利用显色剂显色络合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2018苏州大学化学专业考研信息汇总

2018苏州大学化学专业考研信息汇总 今日立夏,时光总是过得太匆匆,庆幸的是我们还要半年的时间。为了帮助2018年考研苏州大学化学专业的考研党们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聚英考研网的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该专业的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等信息。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好剩下的时间专心复习。 一、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0无机化学或635有机化学A ④834分析化学或853物理化学或861高分子化学 复试:1、化学实验技术(含英语)(笔试) 2、综合(面试) 二、参考书目 1.初试 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A(二选一): 《无机化学》(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上、下册)曾昭琼(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或高分子化学(三选一):

《分析化学》上册(第五版)武汉大学出版社/《仪器分析》南京大学方惠群等编著,科学出版社;《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五版) 2、复试 化学实验技术:参考书目同上(100分基础通识题,全部都考,50分选做题,按方向分为无机、有机、分析、物化、高分子) 三、报录比 2016年该专业报名人数682,录取人数198,其中免推人数9人。 四、复习全书 《2018苏州大学853物理化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全书》(含真题与答案解析),聚英考研网出版。 适用科目代码:853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化学 复习全书内容: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第二部分:参考教材每个章节重点笔记、参考教材每个章节典型题或章节真题解析。 第三部分:教材课件及相关扩充复习资料。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 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 (B ) A. 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 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 D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 5 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1.94,2.87, 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 D ) A. 1.94; B. 2.87; C. 5.00; D. 9.62。 4. K 2Cr 2 O 7 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 2 SO 4 -H 3 PO 4 的作用无关 ----------( C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5.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 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 A ) A. SO 4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8.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C ) A. 总体标准偏差; B.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苏州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课程试卷 (A )卷 共4页 考试形式 闭 卷 2008年12月 院系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题2分,共44分) 1. 含50克硫酸的500mL 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已知硫酸的Mr=98) A. 1.02 B.0.1 C.0.98 D.0.35 2. 5.8%NaCl 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于:(已知NaCl 的Mr=58.5) A.5.8%蔗糖溶液 B.5.8%葡萄糖溶液 C.2.0mol·L -1的蔗糖溶液 D.1.0mol·L -1的葡萄糖溶液 3.已知NH 3?H 2O 的解离常数为1.8×10-5,0.1mol·L -1NH 3?H 2O 溶液中OH -的浓度是多少mol·L -1. A.1.80×10-6 B.1.34×10-3 C. 4.20×10-3 D. 5.00×10-2 4. 下列各组分子或离子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关系的是: A.HCl-Cl - B.H 2CO 3-CO 32- C.H 2CO 3-HCO 3- D.NH 4+-NH 3 - 5.一元弱酸HA 的浓度为c 1时,离解度为α1,若将其浓度稀释至c 1/4时,HA 的离解度为: A .1/2α1 B .2α1 C .1/4α1 D .4α1 6.缓冲溶液的一个例子是: A.HC 2H 3O 2 +NaC 2H 3O 2 B.HCl+HC 2H 3O 2 C.NaOH+NH 4OH D.HCl+NaCl 7.如果乙酸的离解常数是1.75×10-5,则以什么比例混合等浓度的乙酸和乙酸钠可得到 pH=6.2的缓冲溶 液? A. .6.3/175 B.6.3/1.75 C.6.3/35 D.63/1.75 8. 某一体系从A 态变化到B 态,可经过途径1或2,则其ΔG 值: A.由途径1决定 B.由途径2决定 C.与途径1和途径2无关 D.由途径1和途径2的差值决定 9. 下列情况中,任何温度化学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0,0r m r m H S ? B.0,0r m r m H S ?>?< C. 0,0r m r m H S ??> 10. 某反应的速度常数k=4.62×10-2分-1,又知初始浓度为0.1mol·L -1,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 A.1/6.93×10-2×(0.1)2分 B.15分 C.30分 D.1/4.62×10-2×0.1分 11. 二级反应中呈线性关系的是 A. lgc~t B. 1/c~t C. c~t D. c 2~t 12. CaF 2 的溶解度为2×10-4mol·L -1,它的溶度积是:

苏州大学考研范围

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宏微观经济学》科目考查的容围 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导言 第一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经济学的方法、理论与应用 第二章供求一般理论(Ⅰ):均衡价格理论 第一节需求理论 第二节供给理论 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 第三节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供求一般理论(Ⅱ):弹性理论 第一节需求弹性 第二节供给弹性 第四节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Ⅰ):效用与消费者均衡 第一节消费者偏好 第二节预算约束 第三节消费者均衡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Ⅱ):偏好、风险与消费者选择第一节偏好理论 第二节显示性偏好理论 第三节不确定性和风险偏好 第四节降低风险 第五节资产选择与风险价格 第六章生产者行为理论(Ⅰ):生产函数 第一节生产、厂商和生产函数 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 第五节规模报酬 第七章生产者行为理论(Ⅱ):成本函数 第一节成本与成本函数 第二节短期成本函数 第三节长期成本函数 第四节、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和围经济

第八章市场与企业(Ⅰ):企业理论 第一节企业的性质 第二节企业的行为与目标 第三节企业的部结构 第九章市场与企业(Ⅱ):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一节市场结构与市场均衡分析 第二节完全竞争市场概述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第四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十章市场与企业(Ⅲ):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一节完全垄断市场 第二节垄断竞争市场 第三节寡头垄断市场 第五节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 第十一章博弈论初步 第一节博弈的基本要素与分类 第二节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第三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十二章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理论 第一节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 第二节劳动市场 第三节资本市场与土地市场 第十三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一般均衡的性质和存在条件 第二节一般均衡理论 第三节福利经济学的兴起 第四节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第五节公平与效率 第十四章不完全信息市场与激励机制设计第一节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逆向选择与信号显示 第三节道德风险与激励机制设计 第十五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第一节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第二节垄断与反垄断政策 第三节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 第四节外部性 宏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导论

苏州大学 分析化学 课程试卷1

苏州大学分析化学课程试卷( 1 )卷共8页 考试形式闭卷年月日院系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36分) 1.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1) NaOH (2) Na2C03 (3) Na2S03 (4) Na2S203 2.硼砂与水的反应是:B4072- + 5H20 = 2H3B03 + 2H2B03- 用硼砂标定HCl时,硼砂与HCl的化学计量比为―――――――( ) (1) 1:1 (2) 1:2 (3) 1:4 (4) 1:5 3.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1) 单次测定偏差的代数和为零 (2) 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3) 偏差用s表示 (4) 偶然误差有单向性 4.以下表述中错误的是—-——————————-――――――( ) (1) H20作为酸的共轭碱是OH- (2) H20作为碱的共轭酸是H3O+ (3) 因为HAc的酸性强,故HAc的碱性必弱 (4) HAc的碱性弱,则H2Ac+的酸性强 5 叙述Na2H2Y溶液以Y4-形式存在的分布系数(δY4-)时,说法正确的是–――――――――――――――――――――――-――――( ) (1) δY4-随酸度的增大而增大 (2) δY4-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 (3) δY4-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 (4) δY4-与pH值的大小无关 6.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 200—400nm (2) 400—800nm (3) 1000nm(4) 10—200nm 7.为了消除火焰原子化器中待测元素的发光干扰,应采取的措施是() (1) 直流放大 (2) 交流放大 (3) 扣除背景(4) 数字显示 8. 采用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测得谱线加背景的黑度为S(a+b),背景黑度为S b,正确的扣除背景方法是―――――――――――――――――( ) (1)S(a+b) - S b(2)以背景黑度S b为零,测量谱线黑度 (3)谱线附近背景黑度相同,则不必扣除背景(4)通过乳剂特性曲线,查出与S(a+b) 及S b 相应的I(a+b) 及I b , 然后用I(a+b) - I b 扣除背景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共15分每空1分) 1.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Na2CO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2.标定EDTA时,若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10 。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 5 。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4.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是0。1 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位有效数字。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 5.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使AlY-与F-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式为AlY-+6F-+2H+== AlF63-+H2Y2- 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吸耳球,溶液上升至标线以上,迅速用食指按紧上口。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二、选择(共10分每题1分) 1.用SO42-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入适当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的更完全,这是利用何种效应?( E ) A.盐效应; B.酸效应; C.络合效应; D.溶剂化效应; E.同离子效应. 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选用下列哪种还原剂?( A ) A.二氯化锡; B.双氧水; C.铝; D.四氯化锡. 3.用下列哪一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 A.Na2S; B.Na2SO3; C.Na2SO4; D.Na2S2O3. 4.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高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生什么结

分析化学课试卷

分析化学课试卷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C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2. 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 ) (A)进行仪器校正(B)增加测定次数 (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 3. 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 C ) (A)10% (B)% (C)% (D)% 4.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C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 5. 滴定管可估读到±,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至少应耗用体积( B )mL

(A) 10 (B) 20 (C) 30 (D) 40 6. 共轭酸碱对的K a 与K b 的关系是( B ) (A)K a K b = 1 (B)K a K b =K w (C)K a /K b =K w (D)K b /K a =K w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C ) (A)指示剂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B)指示剂应在pH =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入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D)指示剂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滴定pH突跃范围之内 8. 测定(NH 4) 2 SO 4 中的氮时,不能用NaOH直接滴定,这是因为( D ) (A)NH 3的K b 太小(B)(NH 4 ) 2 SO 4 不是酸 (C)(NH 4) 2 SO 4 中含游离H 2 SO 4 (D)NH 4 +的K a 太小 9. 一般情况下,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比是( A ) (A)1:1 (B)2:1 (C)1:3 (D)1:2 10.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加入过量EDTA,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该滴定方式是( C )。 (A)直接滴定法(B)置换滴定法 (C)返滴定法(D)间接滴定法 11.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B )。

分析化学排名

分析化学研究生全国排名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武汉大学A+ 8 西南大学A 15 山东大学A 2 北京大学A+ 9 东北大学A 16 西北师范大学A 3 厦门大学A+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17 四川大学A 4 南京大学A+ 11 兰州大学A 18 陕西师范大学A 5 湖南大学A 12 南开大学A 19 中南大学A 6 浙江大学A 13 华东师范大学A 7 吉林大学A 14 复旦大学A B+ 等(29 个) :西北大学、河北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桂林工学院、江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B 等(29 个) :首都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上海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首大学、长春师范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暨南大学、漳州师范学院、西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广西大学、延边大学。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报考学科门类(专业)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备注 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 哲学[01]280375627034512603147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卷 一. 选择(4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K2CrO4指示剂法,在溶液pH=12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Cl- 试样,会产生正误差 B.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 C.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 D.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 5.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 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6,PbSO4=303.26,Pb=207.2)。 A. 82.4% B. 93.1% C. 62.07% D. 90.8% 6.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 B. 不确定 C. 无误差 D. 偏高 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 7.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CaCl(OCl)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比为( B )

苏州大学2017年《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硕士考试大纲

苏州大学2017年《信号系统与数字逻辑》硕士考试大纲 一、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2、典型连续信号 3、信号的分解与运算 4、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5、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征 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3、系统的卷积积分分析 三、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分析 1、傅里叶变换的定义、性质 2、取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调幅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典型信号频谱 5、周期与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6、系统的频域分析 7、无失真传输 8、理想滤波器 四、拉普拉斯变换与拉普拉斯分析 1、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性质 2、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3、拉普拉斯逆变换 4、s域元件模型 5、线性系统的s域分析 5、周期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6、取样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7、拉普拉斯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五、系统函数与频率响应 1、系统函数 2、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特性的关系、与频率响应的关系 3、全通系统、最小相位系统 4、系统稳定性、物理可实现性 5、系统框图、信号流图与系统模拟 六、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1、典型离散信号(序列) 2、序列的运算与分解 3、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性质 4、离散系统的基本单元 5、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差分方程 6、离散线性卷积

七、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1、Z变换的定义、性质 2、差分方程的Z变换求解 3、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4、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5、离散系统的频率响应 6、离散系统的模拟 《数字电路》部分考试内容 一、逻辑代数基础 (一)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二)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 (三)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四)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 (五)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 (六)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及其化简 二、门电路 (一)简单门电路 1、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2、简单与或非电路………. (二)CMOS门电路 1、CMOS反相器特性……… 2、其他CMOS电路的特性……… (三)TTL门电路 1、TTL反相器特性……… 2、其他TTL电路的特性……… 三、组合逻辑电路 (一)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1、完整的分析过程………. 2、完整的设计过程………. (二)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1、编码器……… 2、译码器 3、数据选择器………. 4、加法器………. 5、数值比较器………. (三)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 四、触发器 (一)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动作特点 1、基本RS触发器………. 2、同步RS触发器 3、主从触发器………. 4、边沿触发器………. (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D、T、T'、JK、RS)及其描述方法

《分析化学》(上)试题B卷

本试卷需:答题纸 4 页 草稿纸 2 页 试卷审核时间: 年 月 日 第 1 页 共 3 页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提示:答案必须依试题顺序做在答题册上,并标明大、小题号,否则不予计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系统误差( B ) A. 导致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增大; B. 导致分析结果的平均值偏离真值; C.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平均值偏大; D. 导致分析结果的总体标准偏差偏大。 2. 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 D )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标准加入法;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3. 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B ) A. 随机误差呈正态分布; B. 随机误差大,系统误差也一定大; C. 系统误差一般可以通过测定加以校正; D. 随机误差小,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4. 测量值x 在(-3σ,+3σ)区间的概率是( D ) A. 50.0% ; B. 68.3% ; C. 95.0% ; D. 99.7% 。 5. 分析铁矿中铁的质量分数,六次平行测定结果为20.48% ,20.55% ,20.58% ,20.60% ,20.53%, 20.50% 。这组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相对平均偏差)是( A ) A. 20.54% ,0.043% ,0.21% ; B. 20.54% ,0.043% ,0.12% ; C. 20.54% ,0.037% , 0.21% ; D. 20.55% ,0.037% ,0.12% 。 6. 下列各组酸碱对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D ) A. HAc-Ac - ; B NH 3-NH 4+ ; C. HNO 3-NO 3- ; D H 2SO 4-SO 42- 。 7. 以甲基橙为指示剂,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碱是( A ) A. PO 43-; B. C 2O 42- ; C. Ac - ; D. HCOO - 。 8. 以酚酞为指示剂,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物质是( A ) A. OH - ; B. HCO 3- ; C. HPO 42- ; D. Ac - 。 9. 用0.2000mol/L NaOH 溶液分别滴定25.00mL 某一H 2SO 4和HAc 溶液,若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相 同,则这两种溶液中H 2SO 4和HAc 浓度之间的关系是( A ) A. 422SO H H Ac C C =; B. 424SO H H Ac C C =; C. 42SO H H Ac C C = D. 422SO H H Ac C C =。 10. 测定钢铁中磷时,首先沉淀为MgNH 4PO 4。过滤,洗净后溶于过量的标准HNO 3溶液中,再以酚酞为 指示剂,以NaOH 标准溶液返滴定至终点。此时P 与H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3HNO P n n =是(B ) A. 1∶3 ; B. 1∶1 ; C. 1∶2 ; D. 2∶1 。 11. 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 ,若两者的浓度均增大10倍,以下叙述滴定曲线pH 突跃大小, 正确的是( C ) A.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增大; B.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不变,后0.1%的pH 增大; C. 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 减小,后0.1%的pH 增大; D. 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均减小。 12. 称取0.1907g 基准Na 2B 4O 7·10H 2O (M r =381.4),溶于适量水中,用待标定的H 2SO 4溶液滴定至甲基红变色点时,消耗20.00mL 。问H 2SO 4溶液的浓度是( D ) A. 0.05000mol/L ; B. 0.01250mol/L ; C. 0.02000mol/L ; D. 0.02500mol/L 。 13. 标定HCl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为( B ) A. 草酸 ; B. 硼砂 ; C. 邻苯二甲酸氢钾 ; D. 铬酸钾 。 14. 递减称量法适于称量:(C ) A. 剧毒药品 ; B. 腐蚀天平称盘的药品 ; C. 易吸水、易被氧化、与CO 2易作用的样品 ;

苏州大学2017年《综合日语》硕士考试大纲

苏州大学2017年《综合日语》硕士考试大纲 一、词汇能力 考查学生运用词汇、短语和结构的能力。具体要求为:认知词汇达10000-12000个,其中掌握日语汉字达到1500字以上;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的5000个及其最常用的惯用型。 二、阅读能力 考查通过阅读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考查掌握相关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程度。既要求准确性,也要求一定的速度。阅读速度要求达到每分钟200个单词以上。选材题材广泛,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科技、经济、人物传记等。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描写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 三、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从语篇层面上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要求为:考生需要根据给出的日语原版文章的要求和提示回答问题,如解释某些词汇的语义,分析词汇和句法的特点,针对文章的内容用日语表达自己的理解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日本文学史知识 考查学生对日本文学史基本常识,如时代划分、文学样式、文学思潮、文学流派、著名作家、作品的掌握程度,对重点的作品要有一定的解读能力,了解日本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五、翻译能力 考查学生运用理论和技巧进行准确翻译的能力。具体要求为:根据给定的词或词组将日语或汉语句子或段落翻译成中文或日文。译文要求忠实原意,地道通顺。 六、日语文语知识 考查学生的日语文语的语法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具体要求为:学生对给定日语古典作品进行解读,对给定的文语词句作出语法的解释,把文语的文章翻成现代日语,对日语古典作品的字句或篇章提出自己的理解。 苏州大学日语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翻译与写作》科目考查的内容范围 一、范围:本科目的试题主要考察考生的翻译和写作能力 1)翻译部分的篇章语料广泛涉及文学和非文学的各种文体,重点检验中日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两种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分析化学简答题总结 一、绪论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请简述影响峰强和峰位的因素. 2.质谱中分子电离的方式有哪些及用于何类化合物的电离. 3.化学位移相同的氢为什么会出现磁不等同,请举例说明. 1、简述分析化学的分类方法 答:按分析任务:①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组成;②定量分析:测定某一组份某些组分的含量;3: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价态,晶态,结合态等存在状态及其含量; 按分析对象①无机分析:分析分析无机物,定量定性;②分析有机物,定性定量 按测定原理①化学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及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及其含量②仪器分析:利用特殊仪器进行分析。如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等。 ④根据试样量多少,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 ⑤根据试样中北侧祖坟含量高低,分为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痕量组分。 2、分析过程和步骤 答:①分析任务和计划:明确任务,制定研究计划 ②取样:组分测定的实际试样,必须能代表待测定的整个物质系统 ③试样准备:使试样适合于选定的分析方法 ④测定: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测定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⑤结果处理和表达: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分析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形成书面报告。 第二章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1、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主要来源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为了减少随机误差,需要仔细地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结果。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产生的,是由规律性的,因此首先要知道误差来源,

再用适当方法校正。 如何检验: 2、简述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来源特点,及消除方法 答: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实验设计不当, 仪器试剂误差:仪器为校准,试剂不合格引起。如砝码生锈,试剂不纯等。操作误差: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不包括过失。如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等。 特点:有固定的方向,大小可测,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消除:修改实验方案;校准仪器,更换试剂;做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回收实验以及多加训练,规范操作等。 ②偶然误差:偶然因素引起的。如实验室温度,湿度,电压,仪器性能等的偶然变化及操作者平行试样处理的微小差异等。 特点:大小方向不可测,无重复性,且具有随机性。 消除: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避免。 3、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的差值 1.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但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 2、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程度,反应结果正确性。 精密度:各平行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反应重现性。 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不好,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 在系统误差消除的前提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4、表示样品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答:表示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标准偏差, 用标准偏差,突出了较大偏差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