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电位分析法2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66
第七章 电位分析法 作业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分⨯10=20分)1. pH 玻璃电极水化胶层传导电流的离子是( )。
[ D ]A. 只有Na +B. 只有H +C. 只有OH -D.Na +和H +2. 测定溶液中CO 2气体的气敏电极,其中介溶液中的平衡离子是( )。
[ D ]A.Cl -B. SO 42-C. NO 3-D.HCO 3-3. 氟电极的主要干扰离子是( )。
[ B ]A.Cl -B. OH -C. NO 3-D. SO 42-4. 氟电极的最佳pH 测量范围为5~5.5,当测量pH 较大时,其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 )。
[ A ]A. 偏高B. 偏低C. 不影响D. 不能判断5. 一种氟电极对OH -的选择系数为0.10,如允许误差为5%,那么在1.0⨯⨯10-2mol.L -1的F -溶液中,能允许的OH -应小于( )mol.L -1。
[ B ]A. 5×10-2B. 5×10-3C. 5×10-4D. 5×10-56. 某钠电极,其选择性系数30H ,Na =++K ,欲用此电极测定pNa=3的Na +溶液,并要求测量误差小于3.0%,则试液pH 必须大于( )。
[ B ]A. 3.0B.6.0C. 9.0D.107. 以pH 玻璃电极做指示电极,用0.200 mol.L -1 KOH 溶液滴定0.0200 mol.L -1苯甲酸溶液;从滴定曲线上求得终点时溶液的pH 为8.22,二分之一终点时溶液的pH 为4.18,则苯甲酸的解离常数为( )。
[ B ]A.6.2⨯10-5B. 6.6⨯10-5C. 7.2⨯10-5D. 8.2⨯10-58.常温、常压下,当试液中二价响应离子的活度增加一倍时,该离子电极电位变化的理论值是( )mV 。
[ C ]A.2.8B.5.9C.8.9D. 10.29.某玻璃电极的内阻为100MΏ,响应斜率为50mV/pH ,测量时通过电池回路的电流为1.0⨯10-12A ,由此产生的电压降引起的测量误差相当于( ) pH 单位。
电位分析法1 前言从热力学角度讲,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于电能之间相互转变及其所遵循基本规律或规则的一门学科;从动力学角度而言,电化学是研究电解质离子在溶液中运动及电解质溶液与电极表面发生反应所遵循的基本规律。
而电分析化学则是利用物质(电解质)的物理性质及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和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电位分析是利用电极电位和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活度(或浓度)之间的关系来测定被测物质的活度(或浓度)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法,它是以测量电池电动势为基础。
其化学电池的组成是以待测试液为电解质溶液,并于其中插入两支电极,一支是电极电位与被测试液的活度(或浓度)有定量关系的指示电极;另一支是电位稳定不变的参比电极。
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来确定被测物含量。
电位分析法根据其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两大类。
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电动势来确定指示电极的电位,然后根据Nernst方程,由所测得的电极电位值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指示电极的电位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再按滴定所消耗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来计算待测物质含量。
该法实际上是一种容量分析法。
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膜电极技术的出现,相继成功研制了多种具有良好选择性的指示电极,即离子选择性电极(ISEs)。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电位分析法的发展,并使其应用有了新的突破。
电位分析法具有如下特点:选择性高,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离子干扰很小,对组成复杂性的试样往往不需要经过分离处理可直接测定,且灵敏度高。
直接电位法的相对检出限量一般为10-5~10-8mol/dm3,特别适用于微量成分的测定;而电位滴定法则适用于常量分析,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分析的自动化,试液用量小,并可做无损分析和原位测量。
因此,电位分析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尤其是离子选择性电极,现已广泛应用于环保、医药、食品、卫生、地质探矿、冶金、海洋探测等各个领域,并已成为重要的测试手段。
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位的概念。
电位是指电极表面的电荷状态与标准电极之间的差异,通常用电压来表示。
在电化学分析中,我们常用的是标准氢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其电位被定义为0V。
其他电极的电位则相对于标准氢电极而言,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其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电极反应有关。
在电化学分析中,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可以分为氧化和还原两种类型。
氧化反应是指电极上的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则是指电极上的物质获得电子。
这些电极反应会导致电极的电位发生变化,而电位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基于以上原理,电位分析法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直接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浓度,比如PH计和离子选择电极;另一种是通过控制电位来促使特定的电极反应发生,然后测量电流来分析物质的性质,比如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
在实际应用中,电位分析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可以对微量物质进行准确测定。
其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昂贵的试剂,因此成本较低。
此外,电位分析法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物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分子等。
然而,电位分析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如温度、PH值等,需要严格控制。
其次,一些物质可能会与电极发生非特异性的反应,导致测定结果的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电位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它基于电极的电位变化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和浓度。
通过理解其基本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电位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电位分析仪的基本原理电位分析法是电化学分析法的一种。
电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在电位、电导、电流和电量竿电学量与被测物质的某些量之间建止计量关系,对被测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仪器分析方法。
1.电化学分析法的分类电化学分析法—般可以分为以F二类。
第一炎是根据试液的浓度在特定实验条件下与化学电池中的某一心参数之间的义系求得分析结果的方法。
这是电化学分析法的主要类型。
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伏文法和极诺分析法等均属于这种类型。
第二类是利用电参数的突变来指示容量分析终点的方法。
这类力法仍以容量分析为基础,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求出分析结果。
这类方法根据所测定的电参数的不同.分为电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和电流摘定法。
第二类是电重量法,或称电解分析法。
这类方法通过在试液中通人直流电流,位被测组分在电极JI:还原沉积祈比,与共存组分分离,然后再对电极上的析出物进行重量分析以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2.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电化学分析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都很高,适用面也很广泛。
由于征测定过程中得到的是IU学信号,因而易于实现自动化和连续分析。
电化学分析法齐化学研究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基础理论、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化学等许多领域的研究中。
总之,屯化学分析法对成分分析(定性教定量分析)、生产过程控制和科学研究等许多方面部且花很重要的意义。
3.电位分析法的特点电伦分析法是电化学分析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实质是通过在罕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伦差(即所构成原电他的电动势)进行分析测定。
电位分析法包括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本章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电位分析法具有如下特点(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tr即可,操作起来也非常方便至三二旦坚29鱼LJl—(2)方法多、应用范围广直接电位法中可采用标准曲线法、一次标准加入法和格氏作图法等进行测定;电位滴定法也可根据灾际情况灵活选择滴定方式和滴定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