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无为思想及其伦理意义

老子无为思想及其伦理意义

引言
老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就老子的“道”而言,“道”是本根,“无为”又是其重要思想。所以“无为”在《老子》中的地位就可知了。老子的“无为”,主要有两大来历,一是其整体思想而言,老子认为“无为”是“道”在具体中的运用。二是从其时代背景来谈,老子当时所处的时代政治秩序十分混乱、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老子当时作为周守藏式之史,他记载并整理了历代的兴衰灭亡史,由此而知道一个国家要怎样才能长久兴盛,但是当时的君王所奉行的是基本上是有为政治。所以老子提出要顺应“道”的基本规律,以致达到“无为”。只有这样国家和社会才能走得更好。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都在寻找文化根源,为世界的更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子思想,无疑成为研究对象。老子的观点中占重要地位的的又为“道”及“无为”,所以研讨老子的“无为”及其伦理价值是历史和发展的需要。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道本原
首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道”是什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有一物是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了,这一物是不依赖于他物而生成的,是先于天地而存在的,并且不会因为任何而改变。老子又说:“吾不知其母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因为不知道它的名字,也就是说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它、了解它并且清楚它,导致它都还没有名字,但是对它又很模糊,让人有点朦朦胧胧的感觉,感觉似乎知道但是又似乎不知道它,所以老子勉强给它取了个“道”字。但是老子也说明了这个“道”字并不能完全形容、概况得了它,并不能清楚明白的解释它。除了是作为一种神秘的不可了解的存在,同时,“道”还有其他一些特点,比如“道”能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生了一,接连着一生二,最后到生万物,由此可知万物都是由“道”而来,“道”是万物的泉源,“道”是本体,是根本,“道”是最初的存在,万物由“道”而来。 此外,“道”还有一个没有形状、没有任何感官能感知得到的特点。“道”是实有似无,给人捉摸不到的感觉。“道”的本体、根本以及以上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在老子思想中的地位,即“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那么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万物既生于“道”又生于“无”。老子前面说到“道”是万物的生母,老子的这一句又说到万物又最终是生于“无”,“无为”为体,到底谁才是主体。

“道”既是万物的主体,“无”也是万物的主体。由此而知,此时的“无”即“道”,“道”即“无”。
(二)法自然
“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老子认为“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也就是说此自然非现实生活中所言的自然,即不是自然界,也不是自然界中某些具体的物体,而是一种存在的状态。“道”是自然的,人是法地的,地又是法天,天是法道的,所以人的一切又是法自然的,即人应该要合乎自然。天地也是要符合自然的,作为宇宙中的大自然,也应该是要符合自然的。那么,上文讲到“道”即“无为”,所以有“无为”也是法自然的。
二、老子“无为”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遵道而为
“道”即“无为”,那么“道”与“无为”有什么区别?首先来谈谈什么是“无为”?在“法自然”那里讲到“无为也是“法自然”的。那么也就有“无为”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但是老子也说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可知道“无为”是有主体的,这个主体是人,即人要“无为”。老子的“道”是没有主体的,这是这两者的不同。人是实际中的物体,“无为”是人的属性,那么“无为”也就是具有现实的意义,也可知“无为”是“道”在实际中的践行。“无为”思想作为“道”的核心,但是“无为”是人的属性,具有主观性,所以需要遵道,遵道而为也成为了其首要内涵。“道”是“无为”的根据,无论就形而上还是实践中,“道”作为其基础,都对“无为”形成影响。“道”即是“无为”的践行,若是能做到无为而行,万物将能顺其自然的发展。“道”既常常无为又常常无不为,即可以说它无为又可以说它无不为,所以无为只是道的一种属性,无为只是依据道而行,既然“道”是本体,依“道”而行是一种必然,所以“无为”也成为一种顺其自然的行为。 这些都是在言“道”的“无为”特征。遵道而为就是一种“无为”,“无为”乃是让万事万物按照规律发展。
(二)不妄为
“无为”的第二个内涵为“不妄为”。何为“不妄为”?“妄”是随意、任意、强加的意思,“为”是“做”。“希言自然”(二十三章),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解释为:“少发教令是合于自然的,”[①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66.
]①也就是不乱为,不需要多为,即“不妄为”。“无为”的第一个内涵是“遵道”,是要遵循自然,而“不妄为”就是遵循自然的具体做法。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社会本身自有的规律,不可根据自己的意志而加以改变,加以自身的意志就是一种

有为,有为必有欲,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个人的能力有限,当一个人把自身想法、意志强加他物,会出现限制他物本身发展的情况。但是,是不是因此可以不为了呢?老子认为“无为”的特征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人若是随意为之,将会揠苗助长, 越发运用智慧和仁义礼智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这跟孔子提出的仁义礼智相反,孔子认为人应该不断的学习仁义礼智,不断的深化自身的修养,老子认为应该提倡心性的少思寡欲,而不是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也就是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判断事物的好坏,不自以为是,不好大喜功,不胡乱而为,顺其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规律行走。只有这样才不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否则会事与愿违,吃力不讨好。这就比如竹篮打水,揠苗助长,仅凭个人意愿做事,最终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因为个人的未必就是对的,有的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从此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子认为“不妄为”才是正确做法,才会收获意外的好结果。
(三)为而不争
“无为”的第三个内涵为“为而不争”。为但不争,老子认为,不是不可为,而是要做到为但是却不与之争其中的功利。“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二十九章)老子认为执着必败之,为者必失之。所以要不败,就要无为无执,阴阳是相随的,有赢就有输,除了道,没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所以只有不争,为之,才能有无输赢得失。只有为而不争,尽所能,才能做到无私欲,倾其全身为国为民。这样才能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做有损大众的事。水往往是往低处走的,它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却滋养着世间万物,为人类提供着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是人类对其却是最不保护的,面对江河湖泊、日常用水,人类用自己的行为一天天的在伤害着它。水可以无孔不入,是最具柔性的一物,但是却也是这最具柔性的一物,可以做到水滴石穿,可以越过千山万水而最终到达辽阔的海洋,可见又是最具刚性的一物。从不能而做到无不能。但是它却不与任何物相争,也许正是它是顺着自身的本性走,才能做到一日又一日的默默的为着天下万物,与很多物体都能相容吧。“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 争是相对的,只有双方争才存在争,但是,争又是一方的,是心性之争,不存在比较又何谈争。老子崇尚清心寡欲,不争不夺,往往做到不争,才会出现善胜的结果。 圣人之道,只需要为之,而不需要争之,不用争之。就如老子所认为的,真

正是有真知见灼的人,博学的人是认为自己懂得的东西还很少,相反,认为自己有很大学识的人反倒是学识较少的人。因为真正有的会在实际中发现知识是无限的,能够掌握的很少。自以为的反倒是一种无知。为而不争,是一种自然也是一种奉献。无论是对于水所存在的大自然还是人所处的社会而言,都是一种让世界和谐的态度。
(四)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这是“无为”的第四大内涵。其实老子的思想是相互联系的,无论是“道”还是“无为”,还是老子的其他思想,又或者是就宇宙方面还是就伦理方面,它们都是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然”。“自然”是道的特征,也是“无为”的。“无为”即要顺“道”而来,“不妄为”也就是遵循规律。而遵道和“不妄为”用“无为”来形容,最终达到老子所认为的最高境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做一切该做的事,顺“道”而行,只有顺“道”而行,发掘客观规律并遵循客观规律,一步一步达到“道”,随着“道”的深入,人的欲望也会随之减少,人对世间的规律认识也更加清晰,也就能做到清心寡欲的境界了。清心寡欲就会发现没有什么是有欲望的,即不想为之,但是如果不是很自然的状态要做之,即是一种欲望,一种很强的内心目的,当你做到那不是一种欲望、目的,而是本应该的,也就是所谓的“无为”了,达到“无为”,达到一种本应该的状态,不存在任何的私心杂念,那么此时会发现没有什么事情是难的了,“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也就是可以做到无所不为了。 为学的目的是要不断的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开阔眼界,丰富大脑内容,然后人从此知道自己是什么,要什么,能什么,会什么,但是却不是该什么。在人世间为“道”的最终境界是达到“无为”,所以有为“道”会日益损,这个损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然后就会减少的损,而是通过不断修为,让自身目的、欲望减少,不断减,这就是损,不是损失,而是使自身更加通“道”,当达到“无为”之时,则“无不为”。什么都顺“道”了,即是一切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结果是达到“道”,“道”是一切产生的本体本根,到达“道”,那么即可以“无不为”。 在老子看来,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在于他们能做到无为,不言。 此上中的“无为”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所认为的碌碌无为,消极,无所事事,而是一种积极的观念,是要在“无为”中有所作为,达到“无不为”。所有的事情的形成皆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并不需要额外的作为。
三、无为”思想的伦理学意义
(一)“

上善若水”的道德品格
以上谈论了老子“无为”思想的相关内容。老子思想中有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无论是对个人、生态还是社会都有着很大影响。接下来将分别就个人、生态和社会三个方面谈论老子“无为”思想对这些领域的影响。
在个人方面,老子的思想造就“上善若水”的道德品格。老子的“道”是神秘的,是不可知的,是不可触摸的,但是老子提出这个思想并不是让它仅处于一种只可作为形而上,而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思想观念上。老子的理想是要人和国家都能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境地。所以对人方面,老子认为要达到“上 善 若 水 ”。 因为水滋养万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停止。水利万物但是却不与之相争,非无能,也非无作为,说无能,但是它可以滋养万物,说无作为,它却为着世间的平衡运转而不停息。它是一种随水柔,不争论个人得失,为大势着想,而不是处处计较,只有这样整个宇宙才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同时,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过程中,若能做到如水一般,对他人、他物能以“柔”处之,做到“无为”、“为而不争”,那么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一种应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刚刚相对,必然会两败俱伤。就像一个人经常怒火冲天,健康就会受威胁;心平气和,往往健康长寿;与人友好,圆满和谐;针锋相对,则处世艰难。水与水之间不会产生火花,不会出现棱角。形成道德品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和谐。具有如水品行的人,他们的处世态度就会如水般柔和,不与人相争。但是水虽柔,却又是最坚强的,水滴虽小,但是很团结,团结起来能成辽阔的大海,海能容纳百川,如水般的人能做到心胸开阔,不与人针锋相对,这是老子认为的真正善的人。老子认为的恶的人终究不会长久,就像大海里,尖锐的石头容易失去昔日的棱角,并且石头不易变化形态,而水滴却可以随意变换。只有真正的内心美才是真的美,那些感官的,外在的只能是一时的,并不会长久。所以可知老子所推崇的善是内在的,而且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是一种真正的感情的流露,不用修饰,是质朴的不是经过后天的规范而形成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持久,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任何个人利益而改变。 只有个人做到不争,为是双方才能进行,一方不争,故无人与之相争,失去了争的对象,争是违背了事物本身的规律,故意为之,只会物极必反,达到一种相反的效果。由此而知,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只有做到“上善若水”(八 章)才能使这个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