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英 101

姓名:焦兰兰

学号: 109134004

我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摘要】: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于发展,中国对外贸易也经历这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渐发展强大的过程,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完善正是见证

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有力依据。

【关键字】:中国度外贸易管理体系

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个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①。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是隶属于对外贸易体制的一部分,对外贸易体制和其他经济体制一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应相应地变革对外贸易体制,使其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与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当然对外贸易管理体系也随之相应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对外贸易体制大约经历了建国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入世、入世以来的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个阶段的对外贸易管理体系都有其相应的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然期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下面就依次来详细介绍。

1、建国至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建设

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始于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国策是国家统制,自此开

始了新中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但由于当时二战刚刚结束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等国际环境和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政治经济国情,确立的是高度垄断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改造后,中国建立起了由外贸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个外贸公司统一经营,实行命令性计划和统负盈亏的高度集中的对外贸易管理体制。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对外贸易必须统一对外的决定》和《关于贸易外汇体制的决定》进一步丰富了对外贸易体制的构架。在此构架下,国家对外贸易管理部门直接下设十几个附属机构即对外贸易专业公司专门从事国家安排的对外贸易活动。这确定了对外贸易政企不分的体制基础,当然也就实行一种国家统负盈亏的财务管理方式,外贸公司按照国家计划从事进出口的盈亏由国家财政平衡。

从对外贸易管理方式来看,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成为国家管理和控制对外贸易管理主要手段,对外贸易所有环节包括产品收购、产品出口、产品进口、产品调拨、外汇收支都被纳入指令性几乎范畴。这种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一直运行至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宏观管理模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国家对全国对外贸易获得的指导、调控和监督,保证对外贸易任务的完成;有利于集中统一对外,增强对外竞争力,铜外国经济压力进行有力斗争,捍卫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有利于维护国家宏观经济利益,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专利进行。但是这种对外贸易管理体系也存在着严重不足,特别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其弊端日益突出,主要便现在:高度垄断扼杀了竞争机制的形成;企业缺少自主经营机制;地方没有对外贸易的积极性;国家背负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对外贸易体制和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开放至入世前的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建设

在经历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初期探索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流,并首次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口号,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使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外贸宏观调控体

系已逐步建立,由此经济领域内的改革大张旗鼓地展开,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改革也逐步走上正道。从1978年至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改革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改革的探索时期(1978-1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改革体系处在探索时期,其主要措施是为精兵简

政管理职能,并向地方政府及微观经营主体下放权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外贸行政管理过于集中,经营统得太死,产销脱节,地方政府、工业部门和生产企业缺乏从事对外贸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外汇分配制度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通过组建工贸公司及地方贸易公司等措施,下放外贸经营权,扩展经营渠道,引入竞争机制。第二,试行工贸结合和外贸专业进出口公司代理制度,针对长期以来工贸分家、产销脱节造成的出口产品不适销对路等问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工贸结合的试点;简化外贸计划内容,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第三,实行出口承包责任制,为了打破统负盈亏的大锅饭财务体制,1987年对外经贸易部所属外贸专业总公司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的内容是承包企业向国家承包出口总额、出口商品换汇成本、出口盈亏总额等三项指标。这一时期。政府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调动微观经营主体的出口积极性,但是改革对外贸企业的财务体制、管理体制并没有真正地触动,外贸宏观调控手段仍以直接调控为主。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由改革开放前的完全封闭逐渐向鼓励出口,有选择地限制进口方向转变。

2.2、对外贸易承包经营管理体系改革时期(1988-1993)

(1)1988-1990年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由外贸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分别向中央政府承包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承包基数内中央定额补贴三项指标,承包指标一定三年不变。为了落实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地方和企业能承包经济效益指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放宽外汇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等。(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2)1991—1993年完善外贸承包经营责

任制——新一轮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调整汇率的基础上,取消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通过原来的承包渠道向国家承包出口总额、出口收汇和上缴中央外汇额度。

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改革处于深化时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行对外贸易承保责任制,并逐步加以完善。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的执行主体由外经贸部下属是外贸企业扩展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各外贸专业公司,这些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额度和经济效益指标。主要目标是建立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机制。这一时期的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逐步成长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打破了以往大锅饭式的财务体制。但出口承保责任制只是一种在改革中的过度体制,存在很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而且,外贸经营企业的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急需建立一套多层次的、及灵活又有规范的宏观管理的体制。

2.3、新型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建立时期(1994-2001)

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改革主要特点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框架,其主要任务是完善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体系。主要致力于外贸体制的改革,即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对外贸易管理体系。

深化外贸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通过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建立起以法律管理手段为基础、经济调节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行政管理手段的外贸宏观管理体制。

①强化经济手段——包括进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改革所得税制,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实行鼓励出口的信贷政策等。

②加强立法手段——1994年5月12日出台对外贸易基本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对外贸易法》,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法规,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

③改革外贸行政管理手段——按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完善配额、许可证等行政

管理手段,使其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

除以上措施之外,还要进一步实施对外贸易企业的自负盈亏管理,继续强化经

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完善出口退税制度,中央财政承担了所有的出口退税。实现汇率并轨和有利于出口的信贷和税收制度。放宽对外贸易企业的行政管理,改革经营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注重出口创汇的数量转向注重效益。完善对外贸易立法。在这一时期。初步建立起对外贸易宏观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其显著特征是放宽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你,加强经济和法律手段在调控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这一阶段颁布的《对外贸易法》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对外贸易基本法,对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与国际买一规则接轨发挥重要作用。

3、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建设

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艰辛的谈判,中国终于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也由此掀开了我国经济的新篇章,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进一步加强我国对外贸易管理与体系的建设。在这个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改革和完善的转折点,改革的力度和速度都得到了加强。

这一时期国家及地方政府就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大规模清理、修缮

和重新制定,力求在内容上与WTO法律制度趋同,许多条款吸收了国际贸易通行做法。制度制度的设计目标重点在于通过推动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带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同时,逐渐提高贸易法规的透明度,简化行政批审制度等。中国在近年也开始逐渐加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面是法律制度,由国家颁布的关于对外贸易管理的多部法律构成,包括《对外贸易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是整个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制度框架中最具权威,最有强制力的一部分,决定了制度的其他层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保障的经济,代表国际贸易规范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则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同与运用,其基础是市场经济和法律经济。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外贸法律调控机制,是法律手段作为中国进行外贸管理的基础手段,以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运行。④外贸法律调控手段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借助法律规范的作用对进出口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手段。外贸法律调控手段的特征使它区别于经济调控手段,并且具有其他调控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保障功能和导向功能。法律手段同其他手段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法定性、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具体有货物贸易管理立法、技术管理贸易立法、服务管理贸易立法等。

第二个层面是对外贸易的经济调控。经济调控是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对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施加影响,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间接调节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因此,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应采用以经济手段调节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模式。与之相适应,对外贸易宏观调控也应依靠市场机制作用,以经济调节手段为主要方式,通过间接调控影响对外贸易经营行为。主要手段包括汇率调节税

收调节、信贷调节、价格调节等。

第三个层面是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管理采取是以法律手段为基础为依据,以经济调控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的模式。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也允许成员国采取某些行政手段惊醒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行政组织权利,采取发布命令,指令性计划及实施措施,规定制度程序等形式,按照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对对外贸易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控的一种手段。对外贸易行政管理依托的是国家行政权力,愈多外贸

易其他管理手段相比,具有统一性、速效性、强制性和纵向性的特点。主要手段包括:对外贸易经营管理、货物进出口管理、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等。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其他部门协调将会加强。中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因此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的协调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中国将加强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WTO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转向寻求发展双边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形安排方面的制度惊醒完善,扩展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的有一趋势。

改善外贸秩序,加强对外贸易非正式制度的建立。当前,中国出口企业之间为争夺国际市场竞相压价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不仅使中国的出口企业的利润大量流失,而且由于价格过低引使中国出口产品频频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申诉。此外,诚信制度的缺乏也为中国进出口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包括因为违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还包括更大的潜在的市场损失。

4、对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发展的看法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制度不断演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降低对外贸易的制度成本,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每一次的变迁都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体制性改革一样,改革目标是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的,从缓解内外部压力的不自觉或“摸着石头过河”到向以WTO制度框架为核心的国际规范的主动靠拢,这中间经历了一个先易后难、先表象后实质的渐进式过程。改革虽然从一开始就缺乏明确的步骤和时序但改革遵循着试验和进化的

演进模式,因此体现着很强的“事后一致性”,我们大体上能比较清晰地梳理出一个“重心下移”的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改革路径脉络。透视这个脉络,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既是一个“自然选择”过程,也是一个“适应性学习”的过程,两种经济演化机制彼此交叉发挥着作用。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学习”是制度经济学从生物学中套用的两个名

词,“自然选择”的核心内容是“适者生存”,“适应性学习”是核心内容是“尝试—纠错机制”②。在“自然选择”过程中,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系曾经面临一个“无情”的标准:零利润规则。能够成功地实现正利润会是中国对外贸易扩张,而实现负利润则会导致萎缩。在零利润面前,原有的制度收益低下,而制度成本高昂,旧的制度维持不下去了,为了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下去,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不得不实行强制的制度变迁。在这个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中,市场的重要性不断被体现出来。改革的中心越是往下移,市场的主体的自主性越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经济效率越是得以提高。

在“适应性学习”过程中,由于适应性学习机制产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因此选择过程

继续阅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