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扶梯作业指导书

自动扶梯作业指导书

自动扶梯作业指导书
自动扶梯作业指导书

甘肃省第一安装工程公司作业性文件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

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QB/YA0305-2004

编制:王小成日期:2004-4-10

审核:王贵生日期:2004-4-12

批准:吴晓燕日期:2004-4-15

发布日期:2004年4月15日实施日期:2004年4月15日

甘肃省第一安装工程公司

目录

1、总则

2、施工前准备

3、设备开箱及验收

4、设备运输及堆放

5、设备安装准备

6、放线测量及标准线的固定

7、机房设备的安装

8、扶手装置的安装

9、驱动装置的安装

10、电气设备的安装

11、调试

12、交工验收

13、安全措施

14、自动扶梯配置表

1、总则:

1.1目的

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以期达到有关规范,法规所要求的质量,降低成本获得较好效益。

1.2施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安装。

1.3依据标准

1.3.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

1.3.2《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1995

1.3.3《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1997。

1.3.4《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1.3.5《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16899-1997。

2、施工前准备

2.1一般规定

2.1.1在施工前应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a、技术准备;

b、施工现场准备;

c、物资准备(材料、施工机具、劳保用品);

d、施工人员组织准备。

2.1.2电梯安装前,应先作好下列工作:

a 熟悉有关图纸、资料及施工规范、规程;

b 参加顾客组织的设计交底(图纸会审);

c 编制工程预算、施工预算;

d 编制施工措施经批准后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e 施工机具进场急设置;

2.1.3 根据设计及技术文件要求、复核土建施工是否达到要求。

2.1.4 会同顾客、土建有关人员,对土建施工进行验收(三方签字认可)。

2.2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

2.2.1 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一般包括两部分,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自审和业主,制造商,施工单位会审组成。

2.2.2 自审应包括对图纸、技术文件、土建施工情况进行全面审核,作好记录。

2.2.3在与顾客、制造商会审时,会审内容应包括下列方面:

a 工程概况;

b 施工部署;

c 质保组织机构及职责分配;

d 技术措施及关键问题处理方案

e 进度计划及控制点(停点)设置和控制程度,验证方式;

f 劳动力计划;

g 施工机具、材料计划:

h 施工平面布置图;

i 安全技术措施;

j.执行标准、规范。

2.3.2技术方案(措施)中,应尽可能采用新工艺技术;

2.4 技术交底

2.4.1 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一般按两级进行,各级交底均应作好记录。

2.4.2 一级交底由技术负责人(主任工程师)向项目负责人、工长、班长、质检、安全

等人员交清下列内容。

a技术文件;

b工程概况;

c施工方案(措施),技术关键及安全措施;

d质量标准及有关规范;

e各种施工原始记录;

f与施工相关的其他要求。

2.4.3 二级交底由工长、班长,向班级施工人员交清施工工序,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内容。

3、设备开箱及验收

2.1一般规定

3.1.1 设备的开箱清点,验收,应在设备运至施工现场,会同顾客,供货商(如顾客同意制造商可不到现场)共同进行。

3.1.2开箱前顾客(供货商)应提供下列文件:

a 各专业施工设计图;

b 产品质量证明书,安装说明书;

c 装箱清单;

d 定货合同中与设备的数量附件质量要求等内容的相关资料;

e 安全部件的试验报告结论副本;

2.2开箱清点及验收应注意下列几点:

a 对所有的主件、附件按装箱单逐渐清点、登记;

b 对照图纸、装箱单核对规格、型号是否相符;

c 有无制造缺陷或运输中损伤;

d 通过外观能发现的质量问题。

3.2.2 清点、验收后的记录一式四分与顾客(供货商)共同签字确认。

3.2.3对清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由顾客与供货商交涉尽快得到处理。

3.3 开箱清点验收几验收记录,问题处理意见记录经顾客签字确认后保存,待施工完毕后作为交工文件,转交顾客二份,转交档案(资料室)以便追溯。

4、设备运输与堆放

4.1 一般规定

4.1.1设备的运输与堆放应按照确保设备安全,便于施工的原则,按施工顺序运输、堆放。

4.1.2 一般情况下设备的运输与堆放可按下列方法进行:

a 设备主体在建筑结构封闭之前,必须运入建筑物内。

b.驱动装置及其附属部分分层排布。

c.易丢失、损坏或最后装配件裙板、外装饰板,部分电气自控件入库保管,对易产生变形的部位如自动扶梯梯身,当其长度大于高度时,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必须设有中间支撑。如图4.1.2所示。

5.、设备安装准备

5.1、一般规定

5.1.1、设备安装的程序一般情况下,可按下列顺序。

机房安装驱动主机的安装梯级、踏板、扶手等的安装

电气设备的安装设备试运

5.1.2、在实际施工,允许在不影响整体施工程序下进行部分工序调正整。

5.2、临时电源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应设置专用配电箱;

b、各回路应有过载、短路几及路、电保护器;

c、并列施工时应设单独供电系统;

5.3、一般扶梯,应搭设脚手架施工为宜。

5.3.1、一般脚手架搭设方式

5.3.2、脚手架的方法及要求如下:

a 搭设时应考虑并安装位置和操作距离的需要;

b 有效载荷不小于250kg/m;

6、防线测量及标准线的固定

6.1防线及标准线的固定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安装质量,应严格按照安装技术文件及国家规定执行,用φ0.7-1.0mm钢丝进行防线;

6.2.1由于土建井施工时垂直误差较大,所以梯井测量后,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调整放线点,以确定安装标准线。

6.2.2确定标准线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a确定扶梯位置时,要考虑梯井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不应有防阻(如,随线、感应器板、中线合高度)同时要考虑扶梯的走道、底坎与梯井墙及结构有无相碰,

b确定大道位置时,根据扶梯高度要求考虑安装位置。

6.2.3放线点的调整,往往需综合考虑上述内容后多次调整才能确定安装标准线。确定后便可将样板钉牢,钉后的样板应符合;

a在梯井地坑上600-1000mm处用木方和U形卡钉将静止无误后的标准线固定于木方上,见图7.3.3

b将全部放线点进行复核,无误后做好明显标记。

6.4激光准直仪,在电梯安装中,用于测量、放线、找轨道等方面施工中已推广使用,它精度更高,使用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应广泛采用。激光准直仪施工方法可参考仪器使用说明书。

7、机房设备的安装:

7.1金属结构内的驱动和转向站、机房以及分离的机房,不允许非指定人员进入。

7.2进入口各机房的通道和入口应便利安全,进口处净高度不得少于1.8m。

7.3指定人员进入分离的机房以及驱动和转向站的检查门和活动门时,要求只能借助于楼梯进行。在难以安置楼梯的场所允许使用梯子。

7.4机房、驱动站和转向站的结构和设施

7.4.1在机房转向站内应有一块没有任何固定设备的,足够大的站立面积和空间该空地至少为0.3m2,其较小一边的长度不少于0.5m。

7.4.2在分离机房、驱动和转向站以及固定的控制屏前面,供活动和工作净空高度在任何情不小于2m。

7.4.3分离机房、各驱动和转向站的电气照明应是永久性的和固定的。

7.4.4停止开关应能在驱动和转向站中使自动扶梯或自动人到停止运行,停止开关的动作应能切断主机电源,并使工作制动器制动,有效地停止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8、扶手装置的安装

扶手装置通常由下列零部件构成:围裙板、内盖板、护壁板、外盖板、外装饰板,扶手转向端等部分。

8.1每一扶手装置的顶部应装有运行的扶手带,其运行方向应与梯级、踏板或胶带相同,其速度允许偏差为0-+2%。

8.2在出入口,该延伸段的水平部分长度自梳齿板根起至少为0.3m。

8.3扶手装置的扶手带截面及其导轨的成型组合件不挤夹手指和手。

8.4扶手带开口处与导轨或扶手支架之间的距离,在任何情况不允许超过8mm。

8.5扶手带宽度应在70mm与100mm之间。

8.6扶手带与护壁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50mm。

8.7扶手带中心线之间距离所超出裙板之间距离的值不应大于0.45m。

8.8扶手带在扶手转向端的入口处最低点与地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1m,切不大于0.25m。

8.9扶手转向端顶点到扶手带入口处之间的水平距离至少应为0.3m。

8.10扶手带距梯级前缘或踏板面或胶带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9m,切不大于1.1m。

8.11扶手带的导向和张紧应能使其在正常工作时不会脱离扶手导轨。

8.12围裙板可采用适当的材料或在围裙板上有适当的涂层以减小磨差系数。

9、驱动装置的安装

9.1每台自动扶梯和每台自动人行道应至少有一台专用主机进行驱动。

9.2自动扶梯的额定速度不应超过:

自动扶梯倾斜角不大于300时,为0.75m/s;

自动扶梯倾斜角大于300时,为0.5m/s;

9.3工作制动器与梯级、踏板或胶带驱动装置之间的连接应优先采用非磨檫传动元件。

9.4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应设置一个制动系统,制动系统在下列情况下应能自动工作:

a.动力电失电;

b.控制电路失电;

9.4机电式制动器应保持持续通电来保证正常释放。

9.5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应配备速度限制装置,使其在速度超过1.2倍之前自动停车。

9.6自动扶梯和倾斜试自动人行道应设置一个装置,使其在梯级、踏板或胶带改变规定方向时能自动停止运行。

9.7附加制动器应能使具有制动载荷的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有效地减速停止下来,并使其保持静止状态(附加制动器应为机械式的)。

9.8手动盘车装置应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不允许采用曲柄或多孔手轮。

9.9主机的停车电源应由两个独立的接触器来中断,接触器的触头应串接于供点回路中,如果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停止时,接触器的任一触头未断开,则重新启动不可能的。

9.10驱动站和转向站内的防护:

如果传动部件易接近和对人有危险,应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特别是对下列部件:

a轴上的键和螺栓;

b皮带、链条和传动皮带;

c电动机主伸出部分;

d外露的限速器;

e传动机构、齿轮和链轮;

f必须在内部进行维修的驱动站或转向站内的梯级和踏板转向部分。

10、电气设备的安装

10.1在分离的机房、分离的驱动装置和转向站内,应采用防护壳以防止直接触电。

10.2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Ω/V,并且其值不得小于:

a动力电路和电器安全装置:500 000Ω;

b其他电路(控制、照明、信号等)250 000Ω;

10.3对于控制电路和安全电路,导体之间或导体对地之间的直流电压平均值或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不应超过250V。

10.4零线和地线应始终分开。

10.5电动机的保护。

10.5.1直接与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进行短路保护。

10.5.2 直接与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采用手动复位的自动开关进行过载保护,该开关应切断电动机的所有供电。

10.5.3当过载检测取决于电动机绕组升温时,则短路器可在绕组充分冷却后自动闭合。

10.5.4当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驱动电动机是由电动机驱动的直流发电机供电时,发电机的驱动电动机应设过载保护。

10.5.5主开关应能切断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源的能力。

10.5.6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50182-97的规定,直流发电机组的安装还应符合机械安装的要求。

10.5.7控制屏、柜安装

10.5.7.1控制屏、柜的安装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控制屏、柜根据机房平面布置图要求定位,其布局应紧凑合理,符合安全规定,便于巡视、维修。

B、控制柜、屏正面距门、窗不小于600mm,维修侧距墙不小于600mm,距机械设备不小于500mm。

C、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如可能受振动影响时,应采取减振措施。

D、所有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采用接零保护,接零线应采用不小于相线的1/3截面的铜线,但最小不得少于4mm,绝缘钢线应不小于1.5mm 2。

E、控制柜、屏的安装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1000。

F、机房内控制、配电柜、屏尖用螺栓固定在型钢或砼基础上,应高出地面50~100mm。

10.5.8直流发电机组安装

10.5.8.1机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有良好的减震和隔间措施。

B 、机座的纵横向水平允差不应大于1/1000。

C 、根据减震要求,机座应垫层度为25mm 橡胶或防震弹簧组合,防震垫必须平正垫实,保持水平度图10.5.8。

图10.5.8减震胶垫立式、卧式安装

D 、砼机座应有挡板、压板、防止水平位移。 20.3.2安装后的直流发电机组应作以下项目检查。 A 、电线出线标志、旋转方向标志是否正确。 B 、各紧固件是否已紧固牢靠,转子转动是否灵活。 C 、电刷、刷握和刷;架装配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

D 、敞开式电机可进行气隙测量,其气隙允许偏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

E 、敞开式电机壳、绕组相互的绝缘电阻不小于0.5m Ω。 10.6电气管槽线配制

10.6.1电气装置的配线,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 的铜芯缘导线。

10.6.2机房内的配线应使用电线槽或电线槽保护,严禁使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电线管或槽。电线管、槽、电缆架等可移动的梯级、踏板或胶带等的距离,机房不应小于50mm,装置内不应小于20mm。

10.6.3电线管安装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线管应用卡子固定,固定点间距均匀,切不应大于3m。图10.6.1

150mm

图10.6.1

B、与电线槽连接处应用螺栓紧固,管口应装设护口。

C、安装后应横平竖直,其水平和垂直偏差:机房内不应大于2/1000,井道内不应大于5/1000,全长不应大于50mm(因建筑物误差较大,应考虑与其协调)。

D、暗敷时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10.6.4金属软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无机械损伤和松散与箱、盒、设备连接处应使用专用接头。

B、安装应平直、固定点均匀,间距不应大于1m,端头固定应牢固。

C、电线管、金属软管出线口距设备的接线僮一般不应大于200mm,允许用塑料管保护出线。

10.6.5电线槽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安装牢固,每根电线槽固定点不应少于2点,并列安装时,应使槽盖便于开启。

B、安装后应槽平竖直接口严密,槽差齐全、平整无翘角,其水平垂直偏差机房内不应大于2/1000,井道内不应大于5/1000,全长不应大于50mm。

10.7极限、限位、限速开关安装

10.7.1根限、限位缓速开关安装庆符合下列规定:

A、碰铁应无扭曲变形,开关碰轮动作灵活。

B、碰铁安装应垂直,允许偏差为1/1000,全长不应大于3mm,(碰铁斜面除外)。

C、开关、碰铁应安装牢固。在开关动作区间,碰轮与碰铁应可靠接触,碰轮边距碰铁边不应小于5mm。

D、碰轮与碰铁接触后,开关接点应可靠断开,碰轮沿碰铁全长移动不应有卡阻,且碰轮应略有压缩余量。

10.7.2限速开关的安装位置应按产品设计要求安装。极限和限位开关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1、调试

11.1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调试应在安装全部结束后进行,调试应逐步分项进行合格后方可联动运行。

11.2准备工作

A、安装施工全部结束,并拆除装置内和机房所有无关的孔、洞应予堵塞,门套灌缝完成。

B、机房楼板予留洞应予修整使得每边间隙为25-50mm。

C、所以紧固件经检查无误。

D、需润滑部件已按规定加入相应的润滑油(脂)。

E、电源已按规定接通,并符合安全条件。

F、调试计划与方案已编制并得到批准。

G、参加调试人员应熟知调试计划、方案内容,并能掌握调试方法、要求。

I、已设置可靠的安全标志和应付紧仇情况的必需措施及物资。

H、调试所需的工具、仪器、仪表。

11.3电梯的主电机、转向站,以及各滑动、转动部位应加注润滑油(脂)润滑油(脂)的加注,应按厂商提供的技术文件规定牌号加注,如无明确规定可参照下表进行:

A、齿轮用油

B、油压缓冲器用油

11.4机械部分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A、各部紧固件是否按规定紧固。

B、润滑油(脂)是否按规定牌号和数量加注。

C、联轴器是否按规定找正。

D、各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E、安全钳、限速器等是否符合安装规定。

11.5电气部分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A、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保护线连接应符合GB50182-97第20.10规定。

B、接线应正确,连接可知标志清晰。

C、曳引电机过电流,短路等保护装置的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D、继电器、接触器动作正确可靠,接点接触良好。

E、电气设备导体间及导体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

动力设备和安全装置电路,不应小于0.5mΩ,电压在127V及以下低电压控制回路,不应小于0.25mΩ。

F、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应动作可靠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11.6调试程序

11.6.1电梯的调试程序大致如下。

11.7单机空载试运

11.7.1单机空载试运可与电气模拟动作试验配合进行,以检查单台设备或电气各部件的运行可靠性,以便发现问题及早得到处理。

11.7.2单机空载试运主要有:

A、校对全部电气路线按电无误。

B、上好保险丝对时间继电器热保护元件进行调整检查。

C、在机房内按操作步骤模拟试验,检查信号,动作是否准确。

D、通过观察控制屏上继电器,接触器的动作,定向、限速、安全开关,限位等的准确情况。

E、摘下发电机与电机联轴器螺栓,电机作2小时运行试验。

G、发电机与电机联接(不挂绳)运行半小时,检验发电机运行情况,其发电机油不应超过80℃。

11.8电梯慢车调试。

11.8.1以不大于0.3m/s的慢车速度(检修速度)以点动方法全程运行,以检验、排除障碍,备安全间隙。

11.8.2慢车调试方法步骤。

A、切断电源,用手手动盘车装置,使扶梯下行全程的距离,检查各部是否正常。

B、将扶梯加载50%载重量点动全程运行。

C、检查各部件之间,限位开关、越程开关等碰铁之间,梯级于扶手带、裙板之间磨檫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11.9静载试验

11.9.1梯级应进行抗弯变形试验。试验方法是在梯级踏面中央部位,通过一块钢制垫板,垂直施加一个3000N的力,该垫板面积为0.3*0.2㎡,厚度至少为25mm,并使其0.2m 的一边与梯级前缘平行,另一边垂直。试验绕度不应大于4mm,且应无永久变形。

11.9.2踏板也应进行抗弯变形试验。试验方法是在1㎡踏板面积上作用中7500N的力(包括垫板重量),该垫板面积为0.3*0.45㎡,厚度至少为25mm,并使其0.45m的一边与踏板侧边平行,另一边垂直。试验绕度不应大于4mm,且应无永久变形。

11.10动载试验

11.10.1梯级应在其可适用的最大倾斜角度情况下,与滚轮通轴或短轴一起进行试

验,该试验以5——20Hz之间的任一频率,施加500——3000N之间的脉动载荷进行至少5*106次循环,以获得一个无干扰的谐振力波,载荷应施加于踏板表面的一块尺寸为0.2*0.3㎡、厚度为25mm的钢板上,试验通过,梯级不应出现断裂现象和在踏板表面不产生大于4mm的永久变形。试验过程中如果滚轮损坏可允许更换。

11.10.2无论尺寸大小的踏板均应与滚轮通轴或短轴一起在水平位置进行试验,该试验以5——20Hz之间的任一频率,施加500——3000N之间的脉动载荷进行至少5*105次循环,以获得一个无干扰的谐振力波,载荷应施加于踏板表面的一块尺寸为0.2*0.3㎡、厚度为25mm的钢板上,试验通过,踏板不应出现断裂现象和在踏板表面不产生大于4mm的永久变形。试验过程中如果滚轮损坏可允许更换。

11.11技术性能测试

11.11.1技术性能测试,是安装后对整机性能检验测试的主要内容,是衡量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整机质量的重要指示。

11.11.2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技术性能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A、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加速度和减速度的最大值不应超过1.5M/S2。额定速度大于1M/S小于2M/S的电梯,平均加速度和平均减速度不应小于0.7M/S2。

B、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在运行中的机房噪声不应大于80dB。22、交工验收

12、交工验收

12.1电梯的交工验收应符合GB10060-97的规定。

12.1.1交工验收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A、电梯的安装、调试已全部结束。

B、环境应清理干净、整洁、机房门窗封闭,并标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

C、能向机房的通道畅通、安全、底坑无杂物,积水与油污。

D、机房、装置内不应有电梯无关的其他设置。

E、安装过程的各项检查、试验、事故及处理记录整理完毕。

12.2交工验收

12.2.1交工验收可分为:安装单位自行初验,安装单位及业主双方复验,电梯检测部门检测并签署“电梯说明书”。

12.2.2电梯安装验收检验项目按GB10060-93表1的规定进行。

13、安全措施

13.1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除应遵守本条安全要求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的操作规程。

13.2施工现场

13.2.1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卫生、机具设备布置应合理,材料堆放应按施工要求合理整齐。

13.2.2现场应有消防设施、焊接、气割等作业时,应防止飞溅的火花引燃,易燃易爆物。

13.2.3施工用电、应按安全用电规定接线,机电设备、电动工具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接零。井道内照明电源必须采用不高于36V电压,电源箱应装漏电保护。

13.2.4施工现场根据不同工位,设置明显的禁示标志,安全标语,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3.3设备开箱、吊装

13.3.1设备开箱,必须具备安装条件后进行,开箱时禁止乱砸撬,箱板取下后应集中堆放,防止箱板倾倒或钉子伤人。

13.3.2扶梯主体等长条形部件应水平放置,防止倾倒伤人。

13.3.3较重的部件堆放要注意核算承重部位的强度,尽可能不要集中堆放。

13.3.4设备吊装就位,必须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超重机具要严格检查。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特殊过程能力确认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分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对生产施工过程中的特殊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定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成昆铁路米攀段项目部生产所涉及的桥梁工程、路基工程、隧道的生产过程。 3.术语 本指导书所涉及术语采用GB/T 19001-2008、GB50430-2007。 4.职责 本指导书由质安部科组织编制、修订,并实施归口管理,其他个各部门协助实施。 5.措施和方法 5.1特殊过程的特点 5.1.1当生产和服务特工队特殊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或不能经济地加以验证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如:软基处理、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预应力张拉压浆等。 5.1.2特殊过程的根本特点是其经生产后可能有未检验和试验出来的内部缺陷,因此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可能产生内部缺陷的原因是采用某种特殊工艺,决定了该过程是特殊过程。 5.2特殊过程的确认:为保证特殊过程具有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要对特殊过程实施确认。 5.2.1工程项目经理部针对项目的特点或检验条件,通过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予以识别和确认,起确认方法: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例如:预应力张拉及压浆工艺,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b)在施工中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例如:软基施工等应视为特殊过程。 c)有的特殊过程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施工过程,若要进行检测,则需要检验代价过高或具有破坏性。例如:桩基砼浇筑的检验,这种过程应视为特殊过程。 对于确认的特殊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 5.2.2满足特殊过程作业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的确认:根据对特殊过程所编制的施工方案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要进行确认。确认施工机械的能力、完

切割下料加工作业指导书

切割下料加工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ISO45001-2018) 1、目的 此作业指导书规范下料切割工艺,让操作人员在钢板原材料加工方法方面有章可依。同时提升下料件的切割实物割口成型质量,降低切割缺陷的形成几率,提高焊接、装配及整机外观质量。所涵盖的切割设备主要包括数控火焰切割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直条切割机、半自动切割机等。 2、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原材料切割下料的过程。适用于以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手动切割为切割方式的切割下料过程。 3、施工要求 3.1材料要求: 3.1.1用于切割下料的钢板应经质检科的检查验收合格,其各项指标满足国家规范的相应规定; 3.1.2钢板在下料前应检查确认钢板的牌号、厚度和表面质量,如钢材的表面出现蚀点深度超过国标钢板负偏差的部位不准用于产品。小面积的点蚀在不减薄设计厚度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焊补打磨直至合格。 3.2施工前准备工作: 3.2.1施工前操作人员预先熟悉零件图纸、按照工艺文件图纸设计要求,按照下料清单核对钢板的材质、厚度规格是否与工艺文件相符合,目测板材的表面质量是否合要求。

3.2.2施工前设备开机运行,查看设备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氧气,混合气体的阀门,压力表和燃气胶管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紧密可靠;在整个气割系统的设备全部运转正常,并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才能运行切割工作,而且在气割过程中应注意保持。 3.2.3检验及标识工具:钢尺、卷尺、石笔、记号笔等。 3.3、数控火焰切割 3.3.1数控火焰切割操作工艺过程: 3.3.1.1在进行火焰切割时,吊钢板至气割平台上,调整钢板单边两端头与导轨的平行距离差在5mm范围内。 3.3.1.2将拷贝好的程序插入USB接口中,打开程序,检查程序图号是否与下料清单中的图号相符合;调整各把割枪的距离,确定后拖量,选择合理的切割参数,切割参数包括割嘴型号、氧气压力、切割速度和预热火焰的能量等,同时检查割嘴气体的通畅性。 3.3.1.3气割前去除钢材表面的污垢,油脂,并在下面留出一定的空间,以利于熔渣的吹出。气割时,割炬的移动应保持匀速,割件表面距离焰心尖端以2~5mm为宜,距离太近会使切口边沿熔化,太远热量不足,易使切割中断。3.3.1.4开始切割,时刻注意切割状态并对首件切割零件进行自检,合格后方能进行批量切割。在进行厚板气割时,割嘴与工件表面保持垂直,待整个断面割穿后移动割嘴转入正常气割,气割将要到达零件终点时应略放慢速度,使切口下部完全割断。 3.3.1.5根据板厚调整切割参数,切割参数选用标准参见《数控火焰切割工艺参数及割嘴选用规范》。

抽样作业指导书

分发部门及会[ √ ] [ √ ] [ √] [ √ ] [ √ ] [ √] [ √ ]管理 层 财务 科 行政 科 品保 科 生产 科 营销 科 技术 科 文件更改申请通知单(表号:)No: NFA-WI-0060 申请部门品保科更改单编号(更改序列 号) 申请日期2014-03-07修订版版本/次 文件名称抽样方案作业指导书更改 前 C/0 文件编号NFA-WI-0060更改 后 D/0 更改的原因更改前内容更改后内容完善抽样 方案 见原C/0版见D/0版…

签 说明事项: 1. 文件更改(或新增)应由相关文件的编制部门提出申 请幷填写本表交文管部门;由于本更改引起的相关文件更改应在更改原因之栏填写; 2. 文件更改之更换(或换页)应按规定对发放(或回 收)作好相应的记录; 3. 回收的作废文件应进行销毁(或按规定另行处置)幷 作好相应记录,作废的原件应按规定作好标识幷保留。 会签意见: [ ]可 [ ]否 [ ] 再议 批准 管代审 核 申请人 实施日期:2014年03月07 日 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版次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版次更改标记更改单号实施日期 版次

1 目的 明确产品最终检验时抽样的水准。 明确产品进料与成品检验(出货)时的抽样水准,使各检验过程均有标准可循。 2 范围 2.1本标准适用于连续批产品进货检验抽样方式、抽样方案和判定方法。 2.2该标准适用于我司进料检验(包括出货),抽样方案请参考表一、二、三、四,其AQL值为MA:0.4, MI:0.65。 2.3该标准适用于生产车间汽车线类产品,抽样方案参见表五,其AQL值为:0.4。 2.4本标准规定了连续批的抽样检验方法。 3 定义 3.1 产品:是指所有需最终检验的货品(包括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 3.2 正常检验:是按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 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3 加严检验:是按加严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4 放宽检验:是按放宽检验单次抽样计划标(GB/T2828.1-2003/ISO 2859-1:)(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进行的检验。 3.5 免检检验:当零部件进料无法检测(已经超出我司现有检测水准)时,可以转为免检检验项目。 比如色粉、色母、等。 3.6 C=0检验:当客户有要求为零缺陷时,例如whisper产品—客户要求零缺陷,则执行该抽样标准。 3.7 所有抽样方案均在《GB/T2828.1-2003/ISO 2859-1 :1999 标准》(等同与美国ANSI/ASQC Z1.4 1993标准)基础上转化而来,转化方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界定Word 文档

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界定及控制措施 一、定义 1、关键定义:在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对工程产品质量有直接重大影响的工序; 2、特殊工序定义:特殊工序(过程)指上一工序(过程)完成后,不能或难以由后续检测、监控加以验证的作业工序(过程)。 二、关键工序及特殊工序界定 关键、特殊工序界定表

三、对关键工序的监控 1、各架子队队技术主管在技术交底时以清楚实用的方式,提供操作规程、方法、操作要求,或编制技术操作规程,必要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上岗操作人员在明白工艺、质量、操作要求后进行操作。工程部进行检查,必要时由工程部进行技术交底或技术培训。 2、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工程师对过程参数和过程产品进行监控,并做好检查记录。 3、经检查验收,当发现不合格情况时,必须立刻向经理部进行报告,并制定整改措施,由安质部验收整改情况,直至工程质量合格。 四、对特殊工序的监控 1、安质部对从事特殊工序的操作人员及质量管理、验证人员必须进行资格认证,必要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参加特殊工序施工的所有相关人员持证上岗。 2、特殊工序施工时,工程部编制改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下发至架子队,架子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作业指导书》对施工方法、质量要求、验证方式、验证人员等作出明确规定,工程部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3、对特殊工序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前由物机部人员进行验证,确认其是否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的施工能力。

4、配备与规定质量要求相符的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由工区试验室、安质部人员进行验证。 5、施工过程中,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部、安质部的人员,对其进行专项检查和监控。 6、保存对特殊工序作业人员和机械设备、检验、测量、试验设备的验证记录及过程参数的监控记录。

土壤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土壤采样、样品保存和管理作业指导书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1.1 采样点的布设: 收集各级土壤图、常年生产情况、设计并印制调查内容表格等。收集资料,主要用于了解行政区内土壤分布规律、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采样计划,包括采样具体地点、采样线路、采样数量等。在采样前,综合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采样点位,形成采样点位图。 为使样品具有代表性,在采样布点前,首先要对监测地点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情况、土壤性状、污染历史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代表一定面积的地区或地块布置一定数量的采样点。 例:受大气点污染源影响的地段,以污染源为中心,根据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方位布点,烟云落地区域应多设采样点; 受污灌影响的区域,应考虑水流途径和距离,同时选择对照地区布置采样点。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对角线法、梅花形法、棋盘式法、蛇形法。其中: 对角线法:适用于面积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受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梅花形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块; 棋盘式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面完整、但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 蛇形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土壤不够均匀、采样点较多的田块。

1.2 采样工具 准备GPS、采样工具、采样袋(布袋、纸袋或塑料网袋)、采样标签等。常用的采样工具包括:土钻、采样筒、小型铁铲等。 1.3 采样深度: 采样深度应是监测目的而定。了解土壤污染情况:采样深度取20 cm耕作层土壤,20~40 cm耕作层以下的土壤;如需了解土壤污染的深度,则应按土壤剖面依层次取样。 1.4 采样量: 可单点取样测定,也可多点取样混合后测定。每个采样点取样1Kg,多点混合样可用四分法缩分,保留1Kg样品。 二、土壤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样品制备:※风干: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及时放在样品盘上,摊成薄薄一层,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严禁暴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风干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土样并将大土块捏碎以加速干燥,同时剔除侵入体。 ※碾碎机械或人工方法把全部样品逐级破碎; ※过筛全部通过2mm筛孔,不可随意丢弃难于破碎的粗粒; ※缩分四分法反复缩分,弃去多余样品; ※制样用玛瑙研钵研细,全部通过0.15mm筛孔,混匀。

作业指导书标准格式

检修作业指导书 作业项目:给水泵 作业日期: 批准:XXX X年X月X日 审核:XXX X年X月X日 编制:XXX X年X月X日 2009-12-31修订2010-01-01实施 大唐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给水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给水泵修后达到原设计要求。 1.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共同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上海水泵厂生产的FK5D32LI型水泵标准检修。 3 职责 3.1 工作负责人职责: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和质量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 确保记录真实、准确。 3.2 监护人职责:按安规要求对检修工的安全进行监护。 3.3 其他工作人员职责:按安规要求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完成工作负责人布置的任务。 3.4 质检员职责:负责项目质量验收、签证。 4 人员资质及配备 4.1 专责检修工1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熟悉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较高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2 检修工3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三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了解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基本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3 其他:行车司机和起重工各1名,具有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特种检修上岗资格证的资质或条件。 5 检修内容(或流程) 本给水泵的检修作业内容包括给水泵抽芯包及水泵本身的解体检修。 5.1 给水泵检修的准备工作。 5.2抽出芯包。 5.3芯包解体。 5.4检查、更新和修理及清洗各零部件。 5.5芯包组装。 5.6芯包回装。 5.7小汽轮机与给水泵找中心。 5.8靠背轮检查及装复。 5.9装复各连接管道及仪器仪表。 6 质量标准 6.1导叶紧固蝶形弹簧不变形、无裂纹、所有螺杆无裂纹,螺纹完好、套装松紧适度。 6.2齿轮联轴器齿面啮合均匀,无严重磨损,光洁平整无毛刺。联轴器喷油管清洁畅通。6.3泵壳表面光洁,无裂纹,无吹蚀,各密封面平整无沟槽。叶轮、导叶轮流道光滑,密封环处无严重磨损,叶轮两端面与轴线垂直,平面光洁平整,无吹蚀。泵轴表面光洁无吹蚀、裂纹、丝扣完好。 6.4轴承清洁、无锈垢杂质、轴瓦、推力瓦块合金无夹渣、气孔、凹坑、裂纹、脱胎。 6.5泵轴弯曲度及推力盘瓢偏≤0.02mm。转子小装测量:传动端密封轴套处、各级叶轮密封环处、平衡轴套处、自由端密封轴套处径向晃度均≤0.05mm。 6.6轴径的椭圆度和不柱度应小于0.02MM(要改为mm),轴的径向晃度应小于0.03 mm,轴的弯曲度不大于0.02MM。 6.7叶轮和挡套等套装件的内径与轴的配合间隔,一般为0.03∽0.05MM,最好在0.03MM 以内。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热镀锌)工序作业指导书 1.镀前处理: 1.1.要求: 待镀件必须满足相关图纸镀前尺寸及形状要求。 1.2.方法及措施: 1.2.1.对照生产流程单,确认待镀件的品种、数量及质量,对不 合格品返回上道工序。 1.2.2.采用打磨、机加工、滚压、锉削等纺织清除待镀件多余部 分及毛刺; 对焊制件、锻制件和铸造件,清除焊渣、氧化层和型砂等,可 用抛丸机抛丸处理,时间视待镀件的大小、形状及需清除物的 程度而定,约在10~45分钟。 2.酸洗处理。 2.1要求: 待镀件必须清除金属腐蚀物(氧化物、硫化物、锈层)及泥灰杂质(油泥、灰尘)等,满足热镀锌状态。 2.2方法及措施 待镀件的搬运不得损坏其使用性能及改变其形状、尺寸。 用配制好的稀释盐酸溶液酸洗待镀件。 酸洗池内干净无杂物。要定期清除沉淀的氧化物和泥污; 待镀件的酸洗时间视产品状况及环境温度为约1-3小时,天冷时,可加专用助剂增强酸洗能力。

当镀件表面附有暗棕色铁盐,用手可轻轻擦掉时,酸洗恰到好处。酸洗后的待镀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残酸,或用流动的清水(中性)泡洗2~4小时。 酸洗后的乏酸掺入新酸后可继续使用,酸泥、杂物应已清除。乏酸在其铁盐含量达200~260克/升或PH值达时,乏酸作废,放入规定的池中待处理。 酸洗好的待镀件应加以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交接下道工序,对酸洗不当造成腐蚀过度及上道工序的加工缺陷的待镀件应及时检出,做好标识、记录,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助熔剂 3.1要求 助熔剂基本上是一种使熔融金属能润湿固体基底金属的表面活 性剂。达到阻止锌液氧化,形成锌铁合金,促进机体与锌层的有机结合。 3.2方法及措施 助熔剂选用含量28~31%的盐酸(HCL),乏盐酸重新配制后可连续使用,待镀件在助熔剂中浸湿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以除去铁锈,显露机体本色为佳。 作为助熔剂的盐酸必须清洁,无泥污、杂物,盛酸槽应每天清洗。 4.烘干 4.1要求 待镀件在浸入锌液前必须烘干,以免爆炸伤人及影响镀锌质量。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目的 使下料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确保生产品质。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物控部下料工序。 职责 物控部:负责本指导书的实施及下料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工艺部:负责工艺流程及参数的界定与修订。 品质部:负责对本指导书实施进行监督及信息反馈。 机修班:负责对开料工序所有设的维修、维护及保养。 作业内容 下料作业流程 核对生产指示→选料→下料→自检→圆角→磨边→写(刻)档案号→清 洗板面→烘烤→转下工序。 设备及物料清单 裁板机、磨边机、抛光机、钢印、打钢印汽缸、成品清洗机、烤箱、钢尺、 千分尺、铜箔测厚仪、覆铜板、油性笔、电动笔。 下料操作规程 4.3.1 下料前准备 4.3.1.1根据流程卡确定下料的件数、尺寸、板厚、铜箔厚度、板材型号等。 4.3.1.2根据流程卡选定所需要的板料,(使用边料时需检查测量板厚、铜厚和板 材类型)。 4.3.1.3以剩余最小边料为原则,合理利用材料,确定下料的方法。 4.3.2 下料 4.3.2.1根据已确定的下料方法先测量所下料板材的板厚、铜厚和板材类型,再在 裁板机上量出尺寸定位线并固定好。 4.3.2.2根据尺寸定位线裁一件首板,测量尺寸是否符合流程卡上的尺寸要求,测

量无误开始批量生产,如不符合流程卡上的尺寸要求,则重新调整尺寸定 位线直到所裁板尺寸符合要求为止。同时确认板件四周的切断口需整齐平 整、无明显毛刺、铜皮翻起。 4.3.2.3 开料时板厚(含以上的不能叠板剪裁,板厚小于的可以叠板但总叠板厚度 不能超过(的板料在开大料时不能叠叠板,开成小料后可以叠两块剪裁)4.3.2.4裁板过程中每裁10件板用钢尺测量一次尺寸。 4.3.2.5内层板下料要保持经向或纬向的一致性,同一批量的方向保持一致。本公 司板材型号有36"×48"、40"×48"、43"×49",其中36"、40"、43"为经 向,48〞、49"为纬向,当所下料为正方形时,经向以剪角标识(如下图所 示)。如果有内层芯板厚度不一致时,必须切角标识,且在流程卡上注明 清楚。 4.3.2.6特殊板料、 同一流程卡上如有两种或者 板厚)。 4.3.2.7下料完毕后,应将所剩的边料放置于原处,并且在边料上用粉笔注明板厚、 铜厚和板材类型,以防止混料或错用板料;不同尺寸的板件叠放时需用纸 隔开;并将用料记录填报在《板料使用记录表》中。 4.3.2.8剪板机刀片每3个月更换另一个刀口(每个刀片有四个刀口,当四个刀口 使用完毕后需返磨),当刀口有明显缺口或剪裁的板件有明显毛刺、铜皮 翻起也须更换另一个刀口。 4.3.3 板料处理 4.3.3.1板厚在(含)以上的需要进行圆角处理。圆角在抛光机上完成,砂带使用 240目的,当砂带破损或砂带上的磨砂补磨损得光滑导致磨削力明显下降 时必须更换砂带。要求圆弧光滑无铜皮卷起,板尖到板边磨掉部分小于 5MM。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大气采样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目录 (一)氟化物采集与计算 (二)硫酸盐化速率采集与计算 (三)大气降水采集 (四)二氧化硫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五)氮氧化物溶液富集采样与计算 (六)灰尘自然沉降量采集与计算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测定。 2、一般事项 测定方法中共同的一般事项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有关规定执行。 3、方法要点 空气中氟化物与浸渍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钙反应而被固定,用电极法测定,求得石灰滤纸上氟化物的含量,反映在放置期间空气中氟化物的平均污染水平。 4、器材 4.1石灰滤纸法标准采样装置 4.1.1采样盒:外径13厘米,内径12.6厘米,高2.5厘米(不含盖)的平底 塑料盒,具盖及塑料环状长垫(外径12.5厘米,内径11厘米)。 4.1.2防雨罩:采用盒口直径30厘米、盒高90厘米的搪瓷盒,盒底用铁皮焊 一个直径13厘米、高3厘米的圈,可安装采样盒。 5、操作步骤 5.1取一张石灰滤纸,平铺在平底塑料采样盒底部,用塑料环状长垫压好滤纸 边,再用具有弹性的塑料条沿盒边压紧,将滤纸固定好,盖好盒盖,携至采样点。 5.2采样时将装好石灰滤纸的采样盒的盒盖取下,采样盒装入采样防雨罩的盒 底铁圈内并固定,使石灰滤纸面朝下暴露在空气中。 5.3样品放置时间为七天至一个月。放样品和收样品时应记录核对放样品地 点、采样盒编号及放、收样品时间(月、日、时)。 5.4收样品时,取下采样盒并旋紧盒盖,携回实验室。 6、计算 )/(S3n)3100 氟化物[μgF/(100cm2.d)]=(W-W 式中:W-样品石灰滤纸中氟含量(μg) -空白石灰滤纸中平均氟含量(μg/张) W S-样品滤纸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cm2) n-样品滤纸在空气中放置的天数,准确至0.1 天。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

附件 供电公司 农电典型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范本 二〇〇八年十月

目录 110kV变电站作业类: 110kV变电站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5) 110kV变电站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5) 110kV主变高压试验作业指导卡 (26) 110kV开关大修作业指导卡 (32) 110kV开关安装作业指导卡 (39) 110kV主变大修作业指导卡 (46) 110kV电流互感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53) 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试验作业指导卡 (59) 110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微机) (63) 110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继电器) (70) 110kV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检修作业指导卡 (76) 110kV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卡 (80) 110kV变电站清扫作业指导卡 (84) 110KV输电线路作业类: 110KV线路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93) 110KV线路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00) 110KV停电更换绝缘子作业指导卡 (105) 110KV电杆组立作业指导卡 (110) 110KV铁塔组立作业指导卡 (115) 110KV线路检修作业指导卡 (121) 110KV线路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128) 110KV 输电线路砍伐树木作业指导卡 (133) 110KV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卡 (137) 11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卡 (141) 110KV电力电缆敷设(更换)作业指导卡 (145)

110KV电力电缆试验、核相作业指导卡 (151) 110KV线路清扫作业指导卡 (156) 35KV变电站作业类: 35kv变电站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164) 35kv变电站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74) 35kv主变高压试验作业指导卡 (185) 35kv开关大修作业指导卡 (191) 35kv开关安装作业指导卡 (198) 35kv主变大修作业指导卡 (205) 35kv电流互感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212) 35kv站用变压器的安装作业指导卡 (218) 35kv变电站接地电阻试验作业指导卡 (224) 35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微机) (228) 35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继电器) (235) 35kv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检修作业指导卡 (241) 35kv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卡 (245) 35kv变电站清扫作业指导卡 (249) 35KV输电线路作业类: 35KV线路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258) 35KV线路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265) 35kv停电更换绝缘子作业指导卡 (270) 35kv电杆组立作业指导卡 (275) 35kv铁塔组立作业指导卡 (280) 35kv线路检修作业指导卡 (286) 35kv线路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293) 35kv 输电线路砍伐树木作业指导卡 (298) 35kv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卡 (302) 35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卡 (306)

下料作业指导书

下料作业指导书编号:WHJX/ZD02-04 编制:技术科 审核:王凤立 批准:徐公明 实施日期:2009.5.10 诸城市五环机械有限公司

对下料过程进行控制,确保原材料的合理利用和杜绝浪费。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下料车间工人。 3 职责 1、车间主任负责直接领导、监督责任。 2、下料车间职工要严格按照本作业指导书操作生产。 3、技术部、质量部对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4工作流程 1、选择材料:严格按照工艺卡片规定的材质选材

厚板要求尺寸用自动割或用气割;圆棒料用锯床;型材用切割机。 3、下料尺寸按工艺卡片规定执行,沿料边开始下料,并摆放整齐。 4、完工后整理好现场。 5剪板作业指导书 范围:适用于准备车间剪板工序 目的:用于完善工艺过程,提高工序能力。 内容: 1、剪板工序的准备工作: 1.1技术准备前,操作者应充分了解《剪板机使用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及使用要求,做到“三好(用好、管好、修好)”,“四会(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1.2设备及工、夹、量具的准备: 1.2.1设备及现场设置的准备: A、配置多种规格的转运车或工位器具(用于安放已剪或尚未下料的板材); B、设备在启动前,应在导轨滑行面上加注润滑油,轴承油杯中打润滑脂,检查刀片工作部分是否有异物,然后,试运行设备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1.2.2工、夹、量具的准备: A、划线用的钢针、直尺; B、度量用的钢尺、卷尺、游标卡尺、深度卡尺; C、调整定位基准用的12”活络扳手; D、作标识的记号笔。 1.3材料准备: 1.3.1板材应按有色、黑色金属、冷轧、热轧、酸洗、厚度分门别类安放(货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 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 .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 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 .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 (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 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 接受采样任务单 ● 采样的准备 ●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a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 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 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c. 现场采样的实施 d .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 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 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 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 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 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 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特殊(热镀锌)工序作业指导书 1.镀前处理: 1.1.要求: 待镀件必须满足相关图纸镀前尺寸及形状要求。 1.2.方法及措施: 1.2.1.对照生产流程单,确认待镀件的品种、数量及质量,对不合格品 返回上道工序。 1.2.2.采用打磨、机加工、滚压、锉削等纺织清除待镀件多余部分及 毛刺; 对焊制件、锻制件与铸造件,清除焊渣、氧化层与型砂等,可用 抛丸机抛丸处理,时间视待镀件的大小、形状及需清除物的程 度而定,约在10~45分钟。 2.酸洗处理。 2.1要求: 待镀件必须清除金属腐蚀物(氧化物、硫化物、锈层)及泥灰杂质(油泥、灰尘)等,满足热镀锌状态。 2.2方法及措施 2、2、1 待镀件的搬运不得损坏其使用性能及改变其形状、尺寸。 2、2、2 用配制好的稀释盐酸溶液酸洗待镀件。 2、2、3 酸洗池内干净无杂物。要定期清除沉淀的氧化物与泥污; 2、2、4 待镀件的酸洗时间视产品状况及环境温度为约1-3小时,天冷 时,可加专用助剂增强酸洗能力。

2、2、5 当镀件表面附有暗棕色铁盐,用手可轻轻擦掉时,酸洗恰到好 处。 2、2、6 酸洗后的待镀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除去残酸,或用流动的清 水(中性)泡洗2~4小时。 2、2、7 酸洗后的乏酸掺入新酸后可继续使用,酸泥、杂物应已清除。 乏酸在其铁盐含量达200~260克/升或PH值达0、5时,乏酸作废,放入规定的池中待处理。 2、2、8 酸洗好的待镀件应加以检验,确认符合要求后,记录交接下道 工序,对酸洗不当造成腐蚀过度及上道工序的加工缺陷的待镀 件应及时检出,做好标识、记录,不得流入下道工序。 3.助熔剂 3.1要求 助熔剂基本上就是一种使熔融金属能润湿固体基底金属的表面活性剂。达到阻止锌液氧化,形成锌铁合金,促进机体与锌层的有机结合。 3.2方法及措施 3、2、1 助熔剂选用含量28~31%的盐酸(HCL),乏盐酸重新配制后可 连续使用,待镀件在助熔剂中浸湿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以除去铁锈,显露机体本色为佳。 3、2、2 作为助熔剂的盐酸必须清洁,无泥污、杂物,盛酸槽应每天清 洗。 4.烘干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下料工序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责任岗位所用设备(工具) 1 下料准备适用于角钢、方管、扁管、钢带下料工序 剪板、气割、角钢切断等下料工 剪板机、机械压力机、半自动切割机、手工割炬、带锯床 1.1下料班接到加工任务后, 首先持工件加工卡到放样中心领取样杆、样板,同时通知配料班配料。 1.2下料前,下料工首先根据加工卡及材料表与原材料认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下料。 1.3严格按放样所给定的尺寸下料。在划线、号形时,要根据原材料进行合理套料, 用石笔划线时,线宽不应超过1mm。 1.4部件材质、规格的代用,必须根据材料代用通知单, 严禁私自代料。 2 下料设备 2.1当材料规格在剪切设备承受能力之内时, 应优先选用剪切设备。 2.2剪切环境温度:碳素结构钢低于-20 ℃、低合金结构钢低于-15 ℃时,不应进行剪切。 2.3大的角钢、小型扁钢、厚的钢板等超过剪切设备的承受能力时,可根据技术要求采用带锯床切割或火焰切割下料。 3 下料 3.1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说明书,根据推荐的技术规范或参数进行操作,认真执行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2在下料过程中,如发现钢材表面有裂缝、折叠、结疤、夹杂和重皮;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其深度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或累计误差超出负允许偏差时,不得使用,应及时通知领料员将材料退回仓库。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材料。 3.3在下料及以后的标识时,必须进行首件检查。查看尺寸、偏差、毛刺、拉角、外观成型等是否合格, 合格后方可成批生产。过程中或过程结束进行自检。 3.4下料质量要求 ,其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0 mm 的边缘缺棱,切断处切割面平面度为

采样作业指导书模板

篇一: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 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 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 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 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样品的交接 a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 口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 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 的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 分布不均匀,浓度相差颇大。因此当排污管道水深大 于1m时,可由表层起向下到1/4深度处采样,作为代表平均浓度的废水样。如果小于或等于1m时,可只取1/2深度的废水样即可。 c. 从容器、贮罐、废水池等处取样:对盛有废液的小型 容器,采样前先充分搅匀,然后取样。废液分三层以

作业指导书格式、内容要求

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及内容要求 一、作业指导书的结构 1、审批意见页; 2、封面; 3、目录; 4、编制依据; 5、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6、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准备; 7、劳动力配置及职责权限; 8、机械及工器具的配备;9、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10、作业过程中质量控制点、质量标准、检查验收和质量保证措施;11、作业的安全要求、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安全保证措施;12、环境因素辩识与控制措施环境保护;13、作业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14、节能降耗;15、各种记录表样。 二、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及内容 1、审批页 2、封面

3、目录各章节应编写页码。 4、编制依据 内容包括:与本作业项目有关的图纸资料;招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合同;已签约的与工程有关的协议;本公司的《一体化管理手册》和《一体化管理程序文件》;相关的现行标准、规程、规范。 5、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主要应对本作业项目的工程范围、施工特点、主要结构和工程量进行准确说明。 6、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准备 作业前应从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作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

要求应具体、可行。 7、劳动力配置及职责权限 1)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2)对施工人员的基本要求。 3)劳动力配置及职责权限,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利于保证每个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 8、机械及工器具的配备 1)机械配备 2)仪器、仪表、量具配备 3)三大工具配备 4)手工具配备 9、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 作业项目每道工序的施工程序、方法应详细说明,且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能够指导施工。 10、作业过程中质量控制点、质量标准、检查验收和质量保证措施 对作业项目中施工难点或重要结构、工艺单独提出,作为重点控制对象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一、采样工作流程 1、接受任务 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至现场监测人员。 2、对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气象、水文、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行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 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 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4)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 4、现场采样 (1)气态污染物采样 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

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捕集装置进、出气口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颗粒物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5、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质量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 1)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 2)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 3)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附加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 4)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有错划掉,盖监测人印章。 6、样品转移、交接 工作结束后,现场监测人员应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安全、规范运输样品,及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 二、采样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采样前检查气密性时要接干燥瓶,吸收瓶不能接以防倒吸。

过程作业指导书

篇一:过程流程图作业指导书1. 目的 过程流程图是反映出零部件从原材料入厂到成品入库的整个制造过程,是由一系列按顺序的制造单元所组成,它是pfmea/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设备清单/人员配置/生产节拍等文件的输入基础。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产品试生产和批量生产过程流程图的编制和实施。 3. 职责 3.1 技术部为过程流程图制定和管理的归口部门。 3.2 质量部、制造总部、各车间为过程流程图制定、实施和管理的配合部门。 4. 工作程序 4.1 项目小组应根据产品技术要求或标准、dfmea、以往同类产品经验,分析制造、装配过程的设备、材料、方法和人力变化的原因,合理编排过程流程图,并发制造总部和各车间。项目小组应使用《过程流程图检查清单》来进行检查和评审。由技术部负责编制试生产和批量生产的产品过程流程图。 在产品过程流程图下方写明共几页和第几页。 4.3.2制定部门 填入负责编制过程流程图最终版本的部门。 4.3.3制定日期 填入首次编制过程流程图的日期。 4.3.4 产品名称/件号 填入被监控的产品/过程的名称和描述。 4.3.5规格/型号 填入被监控的产品规格/型号。 4.3.6零件编号 填入被监控的系统、子系统或部件编号。 4.3.7顾客名称 填入客户公司名称。 4.3.8版本 若适用试生产或批量生产,在s、a、b后面对应的方框中打“■”,s代表试制状态版本,a 代表小批量生产状态版本,b代表批量状态版本。 4.3.9修订日期 填入编制过程流程图最新修订日期。 4.3.10步骤 填入产品加工工序号。 4.3.11过程流程 填入各步骤的相应符号:“◇”表示检验、“□”表示加工、“→”表示搬运、“△”表示贮存、“☆”表示返工/返修。 4.3.12过程流程名称 填入每道工序过程的名称。 4.3.13机器设备/测量设备填入每一操作的工具。 4.3.14产品特性 填入直接在产品或其零件中反应的质量特性。 4.3.15过程特性 过程中要控制的会影响产品特性的参数等。 4.3.16搬运方式 填入加工工序间所用到的运输工具。 4.3.17特殊特性符号 填入客户所规定的特殊特性符号,如客户没要求的,在此填入企业内部自行识别的对应特性标识,按下方法分五类: s、r、a、b、c 。s、r: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排放、噪声等等);需要特殊生产、装配、发运、或监控的产品要求(尺寸、规范、试验)或过程参数,一般按顾客要求列此类。a: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满意程度重要的产品、过程和试验要求(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和外观,或者制造、加工此产品的能力;b: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不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政府法规的符合性,也不会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但对下道工序或过程的装配、制造等带来显著影响的特性。c: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不会对总成产品的性能、安装和外观有显著影响、也不会因此而引起顾客抱怨的的特性)。 4.3.18编制: 填入负责编制过程流程图的项目工程师。 4.3.19审核 填入负责审核的负责人。 4.3.20批准 填入负责批准的负责人。 4.4 监控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作业指导书/电动葫芦工安全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0842 作业指导书/电动葫芦工安全规程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作业指导书/电动葫芦工安全规程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电动葫芦工安全规程 1.凡有操室的电动葫芦吊必须有专人操作,严格遵守行车工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2.开动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3.不得超负荷起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件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4.起吊物件时,必须遵守挂勾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捆扎应牢固,在物件的棱角快口处,应设垫衬保护。

5.使用拖挂线电气开关启动,绝缘必须良好,正确按动电钮,注意站立位置。 6.单轨电动葫芦在轨道转弯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