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远景图同步阅读

桥梁远景图同步阅读

桥梁远景图同步阅读
桥梁远景图同步阅读

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①和莫高窟同称为敦煌两大奇观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称,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②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提供的水文实测资料表明,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22.3亩,最大水深7.5米;1986年水域面积为13.3亩,最大水深4.2米;目前水域面积只有9亩,最大水深仅1米左右。

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23日在此间举行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着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水位也随之下降。

④地处中国西北的敦煌曾长期依靠疏勒河、党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补给地下水,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这些河流相继出现断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4000多万立方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

⑤为了保住月牙泉,现在每年需要回灌500余万立方米的河水。尽管如此,根据测量,表水水位每年还在以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⑥专家认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决月牙之水位下降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考虑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进一步缓解敦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约5公里处,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流沙与泉相隔仅有数十米。

⑧这里地处亚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4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2480多毫米。在这种极端干旱和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月牙泉却能保持数千年不干涸,这更增添了她的神奇。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给我们的关键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第①段中提到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感受,说说文中第②段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请你结合第②段中的画线句在第⑤段的段末补写一句话,你写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列举数据讲究用语的分寸且富于变化,请在第⑦段中找出四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月牙泉身处沙漠而能数千年不干涸,请根据本文内容阐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沙漠明珠”月牙泉面临干涸危险。(或“月牙泉有消失的危险”或相近的表述)

2.第一,在上游修建水库造成河流相继断流,使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

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地下水超采严重。

3.这一段的表达作用是用数据表明月牙泉面积不断缩小,水位不断下降。(或其他概括的准确的表述)

4.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下降,不出10年,月牙泉就可能彻底干涸。(与之相近的表达也可)

5.约5公里;数十米; 40毫米左右;2480多毫米。

6.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因为有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而不干涸。(与之相近的表达也可)

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西。距北京125公里,离天津150公里,与唐山相隔105公里,是我国现存最大、规制比较完整的帝、后陵寝建筑群。

东陵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开辟的两大陵区之一。它始建于顺治十八年,经过2000余年的经营,形成了一个体系完整、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这里共有帝、后、妃陵寝14座,其中帝陵5座,后陵4座,妃圆寝5座。帝后陵为黄琉璃瓦顶,妃圆寝为绿琉璃瓦顶,各依“前朝后寝”之制而建。东陵的建筑以孝陵为中心,左右排列在昌瑞山下。东为景陵、惠陵,西为裕陵、定陵。整个布局井然有序,气象庄重,肃穆和谐。各后妃陵寝大都按照各墓主生前侍奉关系环绕排列在各帝陵周围,形成以帝陵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系统。这一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宗法制度的森严等级。

清东陵共有单体建筑585座,建筑占地面积2.24公顷。这些古典建筑中,既有雕梁画栋、色彩绚丽的木结构,也有高大雄伟的石结构。还有不少全国之最,像全国最宽的石牌坊、最长的石道,都在孝陵这中轴线上。

比之清西陵,东陵所葬人物名气要大不少。这里共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和1位阿哥。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寿命最长的乾隆都葬在这里,还有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太皇太后,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身世扑朔迷离的香妃也葬在这里。

清王朝统治时期,东陵分前圈、后龙两个部分,共占地2500多平方公里。前圈约78平方公里是核心部分,后龙为“风水来龙”之地,从陵后长城开始,北延承德,西接密云,东达遵化,层峦叠嶂,水秀石奇,崇山峻岭,气象万千。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张村田 [课标要求]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2.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学法点悟] 我们的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茅以升笔下的八种未来桥梁有更明确的认识,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 [疑难解析] 质疑:1.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解惑:说明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质疑:作者茅以升幻想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解惑: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而是可以弯曲的,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中,随时架起,就可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等等。 质疑:未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解惑: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更科学,更人性化。 [语言揣摩] 1.“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有何作用? 不能。这两个副词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桥梁便宜的程度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2.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写人们的感受有何作用? 写人们悠闲自得的心情,是为了衬托说明未来的桥造得很美,全桥搭成各种姿态,还有不同的色彩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研究课题] 1、相关链接: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2、未来可能出现能伸缩自如的立交桥,能放环形电影的桥等,那么在你的心目中,未来的桥

六年级语文下册《桥梁远景图》重要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桥梁远景图》重要知 识点整理 22、桥梁远景图 【注意字音】 譬如 肥瘦相间(iān iàn)塑料(sù su) 【形近字组词】 拱(拱桥) 譬(譬如) 廓(轮廓) 洪(洪水) 劈(劈柴) 廊(长廊) 妨(无妨) 碍(碍事) 访(访问) 得(得到) 【词句积累】 譬如 轮廓

妨碍 层出不穷 五花八门 肥瘦相间 小巧玲珑 亭台楼阁 水涨船高 望洋兴叹 一跃而过 胜似闲庭信步 【反义词】 便宜——昂贵 层出不穷——寥寥无几轻便——笨重 小巧玲珑——庞然大物【近义词】 承担——承受 耽误——耽搁 妨碍——阻碍 轻便——轻巧 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解释词语】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出不穷) 2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五花八门) 3形容小而灵巧、精致。(小巧玲珑) 4在很大的院子里散步。形容很清闲的样子,有时也形容信心十足。(闲庭信步) 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水涨船高) 6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兴叹)【关联词语】 (如果)在两头桥墩上,竖起两座高塔,塔顶上跨过钢绳,钢绳下面吊起桥身,桥身上走车行人,这(就)叫做“吊桥”。 2桥的“构”(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了,(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 3等船(一)过去,桥孔立刻自动关好,岸上的车辆(就)可以很快地过河。 【标点符号】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

(说明文阅读题)说明文《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

说明文《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读题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由语文网提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以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造桥时,在水里把它们拼装成桥墩;在桥墩上把它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热钢等等。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放进凝固剂。,把软土变为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了,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搭配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

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引桥。引桥的工程往往比水上正桥的工程还大。现在有一种活动桥,桥面很低,平常走车,等到有船过桥时,就把一个桥孔打开来,等船过去再关上。但是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于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因而这种桥虽然便宜,却用得很少。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钢制成,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而且桥上有自动远距离控制的设备,有船过桥时,就会自动打开桥孔,并且预先对两岸路上的车辆发出信号,让它们知道桥下正在过船。等船一过去,桥孔立刻自动关好,车辆就可以很快地过河,这样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 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随时架起来,就可在上面走过河。这种袖珍桥也许是用一种极轻极软、强度又极高的塑料,制成极薄的管子,用打气筒打进空气,这管子就成为一根非常坚硬的杆件,用一些这样的塑料杆件,预先造成桥的形状,把它们折叠起来,放在身边,如同带雨衣一样,走到河边时,打打气就架起一座桥,岂不是不用望洋兴叹了吗? 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那时的车子装有利用高压空气的浮力设备,在高速度时,车子就会稍微离开地面,不靠地支持而飞速前进。遇到小河,就能一跃而过。这种长了翅膀的车子,越来越多,将来在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张村田 [课标要求]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2. 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 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学法点悟] 我们的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茅以升笔下的八种未来桥梁有更明确的认识,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

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 [疑难解析] 质疑:1.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解惑:说明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质疑:作者茅以升幻想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解惑: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而是可以弯曲的,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中,随时架起,就可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等等。 质疑:未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解惑: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更科学,更人性化。

桥梁远景图同步阅读

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①和莫高窟同称为敦煌两大奇观的月牙泉有“沙漠明珠”之称,但由于干旱缺水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月牙泉水位在不断下降,这颗“明珠”珠光渐暗,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②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管理处提供的水文实测资料表明,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积为22.3亩,最大水深7.5米;1986年水域面积为13.3亩,最大水深4.2米;目前水域面积只有9亩,最大水深仅1米左右。 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张明泉23日在此间举行的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月牙泉是敦煌区域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露头,是整个地下水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月牙泉接受着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原因,敦煌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月牙泉水位也随之下降。 ④地处中国西北的敦煌曾长期依靠疏勒河、党河等河流的上游来水补给地下水,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上游水库的修建,这些河流相继出现断流,敦煌地下水失去了补给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敦煌需水量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市每年要抽取4000多万立方米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 ⑤为了保住月牙泉,现在每年需要回灌500余万立方米的河水。尽管如此,根据测量,表水水位每年还在以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⑥专家认为,从长远来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使敦煌地下水位得到回升,是解决月牙之水位下降问题的根本途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考虑进行跨流域调水,以进一步缓解敦煌水源短缺的局面。 ⑦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区以南约5公里处,四面被鸣沙山环抱,流沙与泉相隔仅有数十米。 ⑧这里地处亚洲中部的大沙漠之中,年均降水量在40毫米左右,但蒸发量高达2480多毫米。在这种极端干旱和强烈蒸发的气候条件下,月牙泉却能保持数千年不干涸,这更增添了她的神奇。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通俗形象、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语言的准确、形象;恰当的比喻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进行科学合理的想象。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思路:引、读、思、品、说。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世上有人就有路,有路就有桥。从古至今桥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的木桥、石桥为主,近代出现了钢架桥。比如我们学过《赵州桥》《飞夺泸定桥》铁索桥。那么将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呢?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为我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课文《桥梁远景图》,请同学们打开书第十八课。板书:桥梁远景图 二、明确目标 (一)学生读学习目标。(出示小黑板) 1、学习通俗形象、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三、走进作者 茅以升(1896—1989)江苏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桥梁。被称为“中国桥梁之父”,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科普读物,如《人间彩虹》、《中国的石桥》等,本文就是关于桥梁的科普文章。 提到说明文,咱们在苏州园林一课,老师讲了说明文阅读方法,大家来回忆一下。(出示方法)今天就以本课为例,继续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四、整体感知,研习课文 下面在预习的基础上就速读课文,注意两个要求: 1、注意字音。 2、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读准字音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谁能把这几个词语读一下:承载颠簸点缀塑料混凝土水涨船高 留下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明确:未来的桥梁。是怎样找到的?课文第三段。(找说明方法的方法)整篇文章、找课文标题、课文开头。教师评价。 本篇文章是想象未来的桥梁,那课文开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引入课文的呢?(请学生读)然后抽学生答,(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引起读者兴趣,激发想象力。 下面再看一下第二段,板凳指的是什么?(桥)作者为什么把板凳比喻成桥呢?目的是什么?(说明桥的构造)通过我们熟知的事物,来理解桥的构造。板书:(重要构造未来的桥梁) 这一写作思路,为我们照说明顺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那谁来说一下,这篇文章使用的是什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18.《桥梁远景图》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鹊桥(què)桥墩(dūn)潜力(qián)轮廓(kuò) 亭台楼阁(tínggé)妨碍(ài)颠簸(bǒ)缆索(lǎn) 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鹊桥: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成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相聚)。 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幻想:没有现实根据的想法。 潜力:潜在的力量。 灵巧:灵活而巧妙。 成本: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 轮廓:(事情的)概况。 生色:增添光彩。 添娇:增添美的景致。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颠簸:上下震荡。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小巧玲珑:(东西)细致精巧。 袖珍:体积小的,便于携带的。 望洋兴叹: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事物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胜似闲庭信步:胜过在清静的庭院随意散步。 五、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三十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五十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20多位中外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的主任委员,解决了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的14个难题。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为这个历史性的重大建筑贡献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智慧。他是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桥梁远景图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桥梁远景图第2课时教案语 文版 第2课时 (一)诱思导学 1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文中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找出。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A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B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劳动力。 2分析文章中运用的特殊句式 3要求学生仿造句。 指导学生仿造句式,进一步认识双重否定句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二)科学幻想 1提出问题:作者的想像不乱想?请说出理由。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同时参照课文前的彩图,理解科学的幻想与现实的密切关系。 3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时作者的设想已变为现实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三)辐射阅读 1要求学生阅读辐射文《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 2提出问题:本文在语言上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句。 3提出问题:结合两文说一下你对科学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 4同学们的年龄正是幻想的好时候,再上加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幻想将来成为现实吗?行动起来,查阅有关资料以“……远景图”为题写一篇短文,展望一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四)本课小结. 希望同学们学完这两篇文章以后,能够喜欢这种科学幻想的文章,能积极探索科学奥秘,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大胆而合理的想像,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为现实,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 板书设计 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板凳”将来 / 什么样 \怎样造 打比方科学幻想---现实 教学反思:

[桥梁远景图课文]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

[桥梁远景图课文]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 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以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构件”;造桥时,在水里把它们拼装成桥墩;在桥墩上把它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热钢等等。”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放进凝固剂。,把软土变为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将来的桥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了,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搭配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桥梁远景图阅读答案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会 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

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六年级语文下册 桥梁远景图1教案 冀教版

22.桥梁远景图 教材分析 《桥梁远景图》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科学在我身边》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杰出的桥梁专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充满想象,有着很强创造力的人。本文就是他在对客观实际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做出大胆想象的科普说明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想象丰富而奇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二十二课《桥梁远景图》 二、预习作业 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利用工具书理解“闲庭信步、望洋兴叹、譬如” 等词的意思。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了解当今桥 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理解“譬如、轮廓、妨碍、层出不穷、 望洋兴叹、闲庭信步”等词语。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4.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像、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能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用自主学习——感受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运用读、品、诵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总分结构的好处,并对未来桥梁的想像进行小练笔的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阅读中使学生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像进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其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桥梁进行大胆合理的想像。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桥梁远景图》 18.《桥梁远景图》 【重点难点点拨】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鹊桥(què)桥墩(dūn)潜力(qián)轮廓(kuò) 亭台楼阁(tíng gé)妨碍(ài)颠簸(bǒ)缆索(lǎn) 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形似字 四、词语积累 鹊桥:民间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成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相聚)。 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幻想:没有现实根据的想法。 潜力:潜在的力量。 灵巧:灵活而巧妙。 成本: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 轮廓:(事情的)概况。 生色:增添光彩。 添娇:增添美的景致。 柔和:温和而不强烈。

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 颠簸:上下震荡。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小巧玲珑:(东西)细致精巧。 袖珍:体积小的,便于携带的。 望洋兴叹: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事物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胜似闲庭信步:胜过在清静的庭院随意散步。 五、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相当于现在的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三十年代,茅以升在钱塘江大桥工程技术上的成就曾令国外同行对中国的桥梁建筑工程师刮目相看。五十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过程中,茅以升担任由20多位中外专家组成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桥梁远景图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 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2. 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 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 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 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

2. 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 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 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 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 (3) 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会 1. 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 ?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 2. 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 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 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 四、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1. 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桥梁远景图

桥梁远景图 导读:导学平台 [课标要求]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2.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学法点悟] 我们的设计是先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始。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对茅以升笔下的八种未来桥梁有更明确的认识,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

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 [疑难解析] 质疑:1.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解惑:说明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质疑:作者茅以升幻想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解惑: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而是可以弯曲的,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中,随时架起,就可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等等。 质疑:未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 解惑: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更科学,更人性化。 [语言揣摩] 1.“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有何作用? 不能。这两个副词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桥梁便宜的程度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2.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写人们的感受有何作用?

2018-2019年语文版七下《桥梁远景图》教案5篇

l 8桥梁远景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8页-1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过程与方法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章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2.分析体味课文合理的想像,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突破 ◆重点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难点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运用辐射阅读教学方法,合理启发适时点拨,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以此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辐射材料《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投影片,图片(或vCD光盘)。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词,寻找相关图片。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l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情境导入 1.激情入境2.朗读感 2.把握内容3.解读体味 3.揣摩分析 一、情境导入(约分钟) 二、朗读感知(约分钟)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五、板书设计参考 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板凳”将来 什么样怎样造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1.解释词语:承载袖珍颠簸小巧玲垅水涨船高2.说说下边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个性练习设计1.用下列词语说一句话:望洋兴叹胜似闲庭信步2.你想像一下将来的桥是什么样的?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诱思导学 1.品读语言2.科学幻想 2.感受想象3.辐射阅读 3.阅读探究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桥梁远景图》教案范文三篇

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桥梁远景图》教案范文三篇 《桥梁远景图》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一篇科普文章,是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桥梁做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桥梁远景图》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桥梁远景图》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4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

图》.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会 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1.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文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找出.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A.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B.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劳动力. 2.分析文章中运用的特殊句式

桥梁远景图(语文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桥梁远景图(语文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8页-12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章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2.分析体味课文合理的想像,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突破 ◆重点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难点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运用辐射阅读教学方法,合理启发适时点拨,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以此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词,寻找相关图片。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授课时间总第课时* 课题l 8桥梁远景图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3、走进作者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二、朗读感知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昧

《桥梁远景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桥梁远景图》阅读练习及答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承载()颠簸()点缀()桥墩()妨碍()携带()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小巧玲珑: (2)望洋兴叹: (3)水涨船高: (4)闲庭信步:

3.本文作者是我国著名_______家________。他一生致力于桥梁设计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他主持设计修建的著名桥梁有________,________等。 4.仿照“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的句式和内容,给下列事物打比方。 船: 飞机: 5.在下列歇后语中填上人名。 1______钓鱼——愿者上钩2______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______搬家——尽是书(输)4______舞剑——意在沛公5半路杀出个________——突如其来 根据谜面写出谜底(作家名) 6庄稼人——()7旧屋——() 8替爷爷耕地——()9春天来了——() 二.阅读下列文段做题 (一)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现在造桥的费用之所以大,往往不在桥长而在桥高。(甲)桥一高,两岸的路面也要高起来,高的路面上又要造桥,这种桥的下面是陆地而不是水,名叫“引桥”,引桥的工程往往比水上“正桥”的工程还大。(乙)现在有一种活动桥,桥面很低,平常走车,等到有船过桥时,就把一个桥孔开开来,等船过去再关上。但是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于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因而这种桥虽然便宜,却用得很少。(丙)将来的桥梁,可就大不同了。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钢制成,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而且桥上有自动远距离控制的设备,有船过桥时,它会自动打开桥孔,并且预先对两岸路上的车辆发出信号,让它们知道桥下正在过船。等船一过去,桥孔立刻自动关好,车辆可以很快地过河,这样对于水陆交通,两不妨碍。(丁) 1.“因为桥下要走船,如果水高船也高,水涨船高,桥就更要高了。”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应还原于()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