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战国时期秦国的诉讼制度-文档

论战国时期秦国的诉讼制度-文档

论战国时期秦国的诉讼制度-文档
论战国时期秦国的诉讼制度-文档

论战国时期秦国的诉讼制度

《圭寸诊式》(Feng Zhen Shi,the Report Formulas for Sealing up and Investigation)是秦简原有的标题。由书中的内

容可知, “圭”是指查圭;“诊”是指诊察、勘验或检验; “式”

是格式或程式。顾名思义, 《封诊式》就是有关查封和勘验程式的

一部书籍。战国时期秦国司法审讯、现场勘验以及司法鉴定, 都要

做出书面记录, 这些记录即笔录, 统称为爰书。《圭诊式》里记载

了大量的爰书, 通过这些爰书, 我们可以了解到秦国的诉讼制度在

战国时期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 其在司法诉讼程序、司法审判

原则、法律文书程式以及现场勘验和法医检验方面的一些具体原则和

要求, 在当时乃至现在来看都具有较为科学和进步的一面, 它对于

我们现今的司法实践依然有着一定的历史借鉴价值。

、秦国的司法诉讼程序在战国时期已经有了控告、侦查、

审讯和判决等阶段的划分

(一)控告

圭诊式?告子》爰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案例: 某里士五(伍)甲曰:「甲?H子同里士五(伍)丙不孝,?],敢告。」即令令史己往?獭A钍芳弘:?c牢?'臣某?瘫?,得某室。丞某?丙,?o曰:「甲?H

子不孝甲所,毋(?o)它坐罪。」它说的是一个父亲因其子不

孝,而到官府去控告自己的儿子。这一案例反映出秦国在战国时期

已有了告诉的形式。事实上秦国的控告形式依据诉讼主体的地位不

同, 一般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被害人直接对罪犯起诉, 类似于今天

的自诉, 上面爰书中所记载的,就是这一种形式; 另一种形式是官吏代表官府对罪犯提起诉讼, 类似于今天的公诉。

秦国规定, 控告必须依据事实, 不能乱告。出于陷害而告无罪之人为有罪的,称“诬告” ;出于错觉而控告不实,称“告不

审”。另外, 秦国还将控告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两种情况。《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对此加以了解释。「公室

告」何(也)? 「非公室告」可(何)(也)??\? 、盗它人?椤腹?室」;

子?I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不?椤腹?室告」。「子告父母,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可(何)?八「非公室告」?主

擅、刑、髡其子、臣妾,是?八「非公室告」,勿?。而行告,告者罪。告者罪已行,它人有(又)?u其告之,亦不?。其大意是:“公室告” 是指控告主体对其家庭以外的人所犯的杀伤人、偷窃财物之类行为所提出的控告, “非公室告”是指控告主体对家庭内部的诸如儿子盗窃父母的财产、以及尊长侵犯卑幼人人身之类行为所提出的控告。对于非公室告, 官府是不予受理的, 其目的主要在于禁止以卑告尊, 以奴告主, 但是向上述的爰书中所描述的家庭中卑幼不孝顺尊长的行为亦属于公告室, 官府是予以受理的。

(二)侦查

秦国的司法机关在接到报案后, 一般均到现场进行现场勘验

和鉴定,并写出详细的笔录或报告,在《封诊式》中的《贼死》《经死》《穴盗》等爰书中就详细地记载了勘验的结果。如果在调查

时还有需要查封的, 还要进行查封, 派人轮流看守,称为“封

守”。封是指查封财产, 守是指看守其家属,并且把封守的详细情

况做成笔录, 其中包括被查封的房屋、牲畜、人口、房屋的结构和间数等向县级司法机关汇报。《封诊式?封守》就是典型的有

关案件调查封守的笔录。我们不难看出, 秦国的司法机关在办案的过程中很注重调查这一环节, 而这种态度和做法对于正确审理案件是十分重要的。

(三)审讯

治?z,能以?募F溲?,毋治(笞)?(掠)而得人?(情)?檣?;治

(笞)?(掠)?橄?;有恐R陨险舛挝淖终?自《封诊式》中的《治

狱》。“治狱”两字在竹简的简首, 是标题,是指审理法律案件,

其大意是: 审理案件, 能用笔录追查口供, 未经拷打而审清案情的,

为上策; 通过拷打取得真情的, 为下策; 施行恐吓犯人以致得不到真情的, 就是失败, 只有对多次改变口供、态度不老实者才要施以刑讯。

封诊式讯狱》进而对于案件的审讯程序进行了规定: 凡

乙必先?M?其言而之,各展其?o,?m智(知)其?,勿庸?m?其?o 已?M而毋(?o)解,乃以?者?之。?之有(又)?M?其解?o,有(又)?其它毋(?o)解者以?驮?之。?之?0而?涤?,更言不服,其律治

(笞)?(掠)者, 乃治(笞)?(掠)。治(笞)?(掠)之必曰:爰:以某?蹈?

言,毋(?o)解?o,治(笞)?某。主要是说:在讯问时,首先要听取当事人的口供, 并加以笔录,而且要求受审者各自陈述, 即使明知其

撒谎也不要马上诘问。其次, 就受审者口供的自相矛盾之处及含混不清之处提出讯问,并将其辩解之言予以记录。再次, 对多次改变口供、态度不老实者要施以刑讯, 且在拷打时必须写明:因为某

人多次变更口供,且不能说明变更的理由, 所以对其施行刑讯。

从以上两篇文书中我们看到, 战国时期的秦国尽管在司法审讯中也施行刑讯, 但是其注意到了刑讯逼供很容易造成屈打成招

影响真实案情的获得, 所以提倡不笞掠而得真情的司法审判原则

这在普遍实行刑讯逼供的古代封建社会中, 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四)判决

秦国规定,司法官在审讯过程结束,作出判决后, 须将判决书

向当事人宣读,称为“读鞫”。受审人若认罪伏法,则按判决执行,

此案即告结束。若当事人不服喊冤, 则可提出再审的请求, 称为

乞鞫”。《法律答问》曰:以乞鞫及?槿似蝼墩?,?z已?嗄寺?, 且未?嗒q?(也)??z?嗄寺?之。失鋈足,?可(何)(也)?如失刑罪。

再审的请求可由当事人自己提出, 也可由他人代为提出, 但无论是何人提出, 均必须在判决之后方可。从秦国允许“乞鞫”这一点上,可以反映出秦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识到法官的判决并不是绝对正确的, 也有可能存在着错误, 其在申诉和复核制度上已经有了较明确的规定, 这不能不说是其进步的一面。

秦国对司法诉讼程序较为明确的阶段划分, 与我们现今的

诉讼程序已经相当接近了,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有这样的法制

思想,应该说是较为先进的。

二、秦国对于法律文书程式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其文书的制作水平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式”是一种法律形式,始于秦国,是规定国家在某些专门

工作中的程序、原则及有关的公文程式的法律文件。云梦秦简《封诊式》本身就是一部提供标准格式的书籍, 其中的爰书列举了治狱、讯狱、有鞫、复、捕、盗马、争牛、群盗、出子等案件, 提供了书写此类案件的格式和样本。

(一)调查笔录

《封诊式?有鞫》中记载:敢告某?h主:男子某有鞫,?0曰:

士五(伍), 居某里。」可定名事里,所坐?云可(何), 可(何)罪赦, 或覆毋(?0)有,遣?R者以律封守,?v,?v皆?,敢告主。这份笔录是谨告某县的负责人: 男子某被审讯, 供称住在某地, 请调查确定其姓名、身份、籍贯, 曾犯有何罪, 判过什么刑罚或经赦免, 再查问还有什么别的问题要派了解情况的人依法查封看守, 确实写录,

将所录全部回报。秦国规定, 地方上的里典在司法机关决定受理案件后,在对案件的调查时, 必须把被告的姓名、身份、籍贯有无前科、判过什么刑, 是否经过赦免, 以及曾否逃亡等写成书面的文字, 向上级机关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国在制作调查笔录时是十分重视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的。

(二)勘验笔录

封诊式》里保存了《贼死》、《经死》以及《穴盗》三例

描述十分详尽的勘验笔录。其中既有被害人的衣着、杀伤部位和作案人残留痕迹等细节, 又有周围情况及知情人提供的旁证材料

从中体现出战国时期秦国执法者判案的慎重态度, 也反映出勘验

笔录的制作水平在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般的现场勘

验报告书的格式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报告案件理由。简述有何人(注明姓名、职务或等级、住址), 因何故前来报案。要求用语简练、含义准确。

2.检验记录。首先注明被指派的检验人员姓名、身份。然后

详细记录检验的经过和检验的所见。有意义的是对于应该记载的所见(如血泊大小的测量、现场的足迹状况)如为阴性, 也要求予以说明。

3.结论。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结论, 要求简明扼要。

4.其他。包括对尸体、物证等处理, 案情的收集等。

(三)司法鉴定笔录

早在战国时期, 秦国就已经开展了对于活体的诊察,《封诊式?

疠》就是十分典型的有关活体诊察的鉴定报告。该鉴定报告书中详细地记录了医生丁对被诊察人丙的检查结果: 「丙毋(?o)麋

(眉),艮本?八,鼻腔?摹4唐浔遣化F(嚏)。其手毋?_。令⑺,其

音?(?O)(也)。」其大意是: 丙没有眉毛, 鼻梁断绝, 鼻腔已坏。

探刺他的鼻孔,不打喷嚏。臂肘和膝部……两脚不能正常行走有溃烂一处。手上没有汗毛。叫呼喊, 其声音嘶哑。是麻风病。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秦国在司法鉴定笔录的文字表达

方面是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确切性的, 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其较高的文书制作水平。

三、秦国在司法审判中十分重视现场勘验和法医检验, 其现场勘验和法医检验技术在当时的世界法医学领域是相当领先的它对于世界刑事科学技术和法医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 初情莫重于检

验”;“狱,重事也。治狱困难,断狱尤难。然狱之关于人命者

唯检尸为至难,毫厘之差,生命攸系;苟定验不明,虽善于治狱、断

狱者,亦末如之何也。”这是两段阐述司法检验对于案件审理重

要作用的名言, 前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法医学家、世界法医学之

父宋慈在其著作《洗冤集录》序言中所讲述的, 后者是我国元代著名法医学家王与在《无冤录》序中谆谆告诫后人的。从《封诊式》的许多爰书中我们看到秦国在公元前三四世纪的战国时期对于现场勘验和法医检验就已经十分重视了, 其现场勘验和法医检验技术在当时的世界法医学领域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一)在现场勘验方面

封诊式?穴盗》是一篇正式的有关犯罪现场勘验的报告

它极为详细地记录下了当时勘验的情况。从今天我们对的现场勘验要求的角度来看, 其在勘验时所体现的及时性、全面性和细致性都表明了当时的秦国在现场勘验方面的经验技术已经相当丰富了。

1.及时。及时的意义在于不失时机 ,一旦接到报案 , 要以最快 的速度赶赴现场。因为这样才能抓住案发不久 , 犯罪痕迹比较明 显, 证据尚未遭破坏 ,群众记忆犹新 ,犯罪嫌疑人未及远逃 , 赃物 尚未脱手等有利时机 ,取得证据 , 了解案情 ,将犯罪嫌疑人辑查归

案。在《穴盗》中就体现出了当时的官员出现场进行勘验十分及 时的情况。文中写到 : 某里士五 (伍)乙告曰:「自宵臧 (藏)乙(?})

裾衣一乙房?戎?,?]其,乙?c 妻丙晦卧堂上。今旦起羧/ ?,人已 穴房,()?戎?,裾衣不得,不智(知)穴者可(何)人、人,毋(?0)它亡

(也),? 砀妗!辜戳盍钍纺惩 \, 求其盗。大意是 : 某里士五乙报告

说: “昨晚我将本人的面裾衣一件收在自己的居室侧房中 门, 自己和妻丙夜间睡在正房。 今早起来开门取衣 , 有人

已在侧房 挖洞, 直通房中 , 裾衣失去 , 不知挖洞盗窃的人是谁 , 有几个人 , 没 有丢失其他东西 , 前来报告”当即命令史某前往查看 , 搜捕窃犯。

2.全面、 细致。 所谓全面 , 就是要求勘察人员在勘察现场时 凡是与犯罪有关的场所都要勘验 ; 凡是与犯罪有关的人和事都应

真。《穴盗》的爰书中是这样反映官员勘验被盗现场的 : 令史本 人和乡某、 牢隶臣某随乙及里典前往查看乙的侧房。 指出了侧房 的位置和墙洞的位置并进行了测量 : “侧室墙的中央有个新挖的 洞, 洞通房中 , 上高 2尺 3寸, 下宽 2 尺 5寸”。检验了工具的痕 迹:“挖洞的工具像是宽刃的凿,凿的痕迹宽……寸。”检验了手 迹

和足迹 : “房中和洞里外的土上有膝部和手的痕迹各 6 处。外

, 关好 调查。细致就是指在现场勘察的过程中 , 要精心、仔细、认

面的土上有鞋的印痕4 处, 长1 尺2 寸。鞋印的前部花纹密, 长4

存;中部花纹稀,长5寸;跟部花纹密,长3寸。鞋印像是旧鞋。房的北面有墙, 墙高7 尺, 墙的北面就是街巷。北墙距小堂的北面1

丈; 在距房五步的东墙上有个不大的新缺口, 缺口顺着内外的方向,好像人脚越墙的痕迹,都不能测量长度。小堂下和墙外的地面坚硬,不能查知人的遗迹。不知到窃犯的人数和去向。房中有竹

床,床在房的东北部,床的东面和北面各距墙4尺,床高1尺。

(二)在尸体检验方面

封诊式》中《贼死》和《经死》两篇爰书充分体现了战国

时期的秦国在现场尸体检验方面的高超水平: 《贼死》可以是现存最早的, 记录最全面的一例他杀检验报告;《经死》并不是单纯

去鉴别诊断缢死, 而是对是自缢死还是他杀自缢死提出了疑问并通过对自缢死特征的分析和描述来区分两者之间不同之处, 这不能不说是其相当科学和进步的地方。

贼死》所描述的是典型的他杀尸体检验。报告中明确记载

了创伤的数目、部位、方向和大小, 并据此作出凶器的推定。同时它记录了出血的情况, 注意到衣服损伤与肉体损伤的关系, 并将其作

为物证保存。本案的尸体检验, 仅就外表检查来看, 其记载是相当细致和全面的。

经死》是一例典型的缢死现场尸体检验案例。其中明确记

载了缢尸悬吊的位置, 绳索的性质、走行特点和悬吊情况。提出了舌出、二便失禁、气出喟然等缢死的所见。尤其宝贵的是关于

索沟性状的描述, 以“不周项”三字简练地指出了缢沟的重要特征,

以与勒沟的“周项”相区别; 以“椒郁”二字形象地描述了索沟部周围皮肤呈暗紫红色郁血、出血状, 并作为生前缢沟的一个特征。“不周项”和“椒郁”这两个记述缢沟性状的术语是国战国时期检验缢死

的重要发现。

从上述的三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战国时期秦国的现场勘验和法

医检验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 它从另一个侧面也显示出世界法医学和刑事技术水平在公元前三四世纪左右所达到的高度, 从这个角度来讲它对于世界的刑事科学技术和法医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四、总结

云梦秦简》中所记载的法律内容, 将战国时期秦国丰富的

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为我们研究秦代法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研究, 我们看到了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的战国时期, 秦国的司法制度已经较为完备了其在司法审判中注重搜集证据,重视现场勘验和法医检验, 以及提倡不用拷掠而得到真实案情的审判原则, 都对我们现今的司法实践有着珍贵的历史借鉴作用, 而我们研究其的主要目的也正在于此。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论民事诉讼自认制度 摘要:自认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有的价值。文章试图从自认的含义、自认的法理基础、自认的理论分类、自认的效力、自认的制度价值等问题逐步展开讨论研究。 关键词:自认;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效力。 一、自认的定义。 (一)其他国家法律中对“自认”的定义。 由于各国法律传统诉讼理念的巨大差异和司法体制诉讼程序设置的不同,对于自认的定义规定也不尽一致。法国《民法典》规定:“裁判上的自认系指当事人或经当事人专门委托授权的人在法庭上所做的声明。”德国《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所主张的事实,在诉讼中经过对方当事人自认,无须再举证”;日本《民事诉讼法典》规定:“当事人在法院已自认的事实,无须证明。” (二)各国学者对“自认”的定义。 在学理上,受各自诉讼文化、司法传统、法律理念和现实国情等的影响,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自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日本法学家兼子一教授对自认的定义为:当事人在起诉讼的口头辩论或准备程序中所作出的与对方当事人主张一致而对自己不利的事实的陈述。而我国台湾地区学者陈玮直则认为:自认者,当事人之一方对于他造当事人之主张事实,在诉讼中为承认之声明或表示也。另一台湾学者李学灯认为:自认系指当事人对于他造主张不利于己之事实,于诉讼上陈述其

(一)平等自愿和意思自治原则。 平等自愿、意思自治的公理性原则决定自认制度的结构和内容。缺乏平等性和意思自治,自认制度就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土壤。自认制度是民事诉讼特有的制度,自认制度的建立是民事实体法领域平等自愿、意思自治公理性原则的自然衍生。 (二)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 处分原则和辩论原则是自认制度建立的制度基础。正是基于当事人可以对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自由支配,才会有自认制度的产生,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尊重,是处分权原则的应有内容。自认对法院和当事人的约束力正是来源于民事诉讼法中辩论主义的基本原则。 (三)当事人主义。 当事人主义是构建自认制度的诉讼模式环境。当事人主义要求法官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始终处于中立的地位,不能在超出原则的范围之外干涉当事人民事程序主体权,这就要求庭审中法官要充分尊重当事人。只有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将法官定位于中立裁判者的诉讼模式下,才会注意并尊重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自认制度才有建立的环境。 (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的法律原则是对自认制度的道德约束及规制。其具体表现就是当事人应当承担真实陈述义务,即当事人在承认对方陈述的事实时,应当实事求是,不得做虚假承认。

浅谈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一)

浅谈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法治的不断发展以及公众权利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公益诉讼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出发,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司法经验,探讨如何构建我国的公益诉讼模式。 【关键词】公益诉讼构建可行性 公益诉讼作为诉讼的一种类型,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诉讼模式”。在西方国家这种“新型诉讼模式”也仅仅产生二三十年而已,而我国的公益诉讼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面对前方的道路是任重而道远。 一、公益诉讼的历史 公益诉讼这种诉讼形式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罗马帝国的罗马法中。20世纪70年代后,欧洲在保护公共利益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显著动向,即筹备一些官方或民办的机构来保护消费者、环境保护主义者或者以前没有给予权利主张机会的其他团体的利益。真正意义上的公益诉讼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今天已日趋完善。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公益法和公益诉讼的概念已为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所使用。如德国的宪法诉讼,也称民众诉讼,就属于公益诉讼的范畴。公益诉讼虽然因其名称、背景各异,但是,这一法律制度已逐渐形依托于社会正义以及视法律为社会变革工具的意愿等一整套原则体系。 二、公益诉讼的特征 公益诉讼的独特特征导致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受到阻碍,具体体现为: 第一,公益诉讼产生打破原有原告需与损害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的规定。这也是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最为关键的问题。 第二,公益诉讼与公共利益紧密相连。但首先,公共利益本身含义范围也不确定;其次,侵犯公共利益的一般以公权力或具有垄断地位者为被告,严重影响了原告方的胜诉难度。 第三,公益诉讼费用成本大。具体体现为:公益诉讼取证难,当事人众多,诉讼时间长,费用高。第四,公益诉讼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受制于一定的政治体制。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以及发展状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法制建设以及法治社会的发展情况尺度。 三、构建公益诉讼的价值取向 公益诉讼主要体现为保护公民权利以及对行政权的制约。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利保护方式,具有私益诉讼所不具有的作用:首先,它能鼓舞公众参与法治建设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益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其次,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广泛保护。再次,有利于促进依法办事,维护正当社会秩序。 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受到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自身发展的限制。以行政诉讼为例要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前提,这对于公益诉讼的提起亦是严格的限制。因此,面对现实的需求与理论的缺失,需要对传统诉讼理论进行突破,以满足现实的需要,而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理论。社会常新、变革中的我国更需要超前的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用以推动发展的进程。 四、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 公益诉讼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在我国现行法律中,不可诉的现象大量存在,也就是说,法律规范存在着可诉性缺陷。其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有权利义务却无诉权规定。我国大量的实体法对公益设置了保护条款。大多数经济法规就经济权利及经济职权列举的不胜其详,对义务表述得淋漓尽致,但对包括诉权在内的补救权利却忽略不提,有权利义务而无诉权,也无其他救济条款。二是虽有诉权规定却予以限制。有些尽管明确规定了诉权条款,但作了限制性规定,限制诉权的充分行使。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和保护一切组织和个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但都没有规定上述主体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民事法律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都规定损害公共利益

浅析公益诉讼制度(一)

浅析公益诉讼制度(一)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对谁有资格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和民事诉讼没有作出明确规定。本文对公益诉讼的概念、特征、依据及意义作了分析,阐述了我国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并对该制度的建立提出了若干构想。 论文关键词:公益诉讼;特征;意义;构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各种法律关系越来越复杂,民事争议、民事侵权日渐增多。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一些合法权益或者受不到法律保护或是法律保护不力,致使国家和公众利益遭到重大损失。如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环境污染案件和垄断案件等。对此,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极大关注,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一种新型的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 一、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公益诉讼制度是指对违反法律、法规,侵犯社会公共利益和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的行为,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可以根据法律的授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违法者承担法律责任的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同私益诉讼相比。公益诉讼有以下特征: 第一,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同现有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不同。公益诉讼的目的不是对特定的法人、公民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而是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主持社会正义。所谓国家利益,包括国家的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利益,其中经济利益的内容主要是对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而社会公共利益,应解释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条件、环境、秩序、目标和道德准则及良好的风俗习惯。第二,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可以是与案件本身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公益诉讼中的原告既可以是直接受到侵害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是自身权利没有受到任何侵害的组织和个人。也就是说。只要有违法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不特定多数人的合法权益。除检察机关可以代表国家提起诉讼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第三.公益诉讼具有国家干预的成分,根据私权神圣的传统理念。国家和个人均不得介入他人私权领域,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始终存在。契约自由与公序良俗原则同生同长,基于个性的张扬不能否定社会公共利益的存在。绝对的自由必然造成权利的滥用。维护公序良俗是私权得以自治的前提,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国家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他人的行为提起诉讼。特别是赋予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权,以公权介入私权。无疑具有国家干预的色彩。同时由于公益诉讼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其诉讼过程中,要对当事人的一些权利进行限制,如撤诉权等。这些无疑都具有国家干预的存在。 二、公益诉讼的宪法依据及其意义 1.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立公益诉讼的宪法依据。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我国目前尚处于转型时期,一些体制上的因素使国有资产和社会公益受损,有些官员利用手中的资源配置权进行权力寻租或怠于对国有资产进行保护管理乃至故意侵吞国有资产。有的公司只顾自身效益而置环境污染不顾,有的经营者恶意垄断市场,侵害广大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一个法治社会,有损害必有救济。为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利益损害及时提供法律救济。正是国家司法制度设立的天然本能。但对于上述案件,在当事人不愿起诉,其他人又不能起诉的情况下,根据现行诉讼制度,只能导致诉讼主体的缺位。建立公益诉讼,正是为了弥补法律的漏洞。防止此类案件的发生。 2.公益诉讼制度是宪法关于民主、监督原则在诉讼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公益诉讼制度在保护公共利益的同时,为人们参与国家管理、实现民主权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同时赋予检察

历史必修二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十年高考汇编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2018.11·浙江高考·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3.(2017.4·浙江高考·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 4.(2017·北京高考·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2016·上海高考·6)《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6.(2015·江苏高考·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概述上奥地利国际民事诉讼制度修订版

概述上奥地利国际民事诉讼制度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奥地利国际民事诉讼制度概述上 欧福永熊之才奥地利联邦商会的维也纳仲裁中心在国际仲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程序依照其仲裁和调解规则(维也纳规则)进行,维也纳规则与本文的主题,即有关民事诉讼的联邦法是相对的。 根据奥地利宪法的规定,民法和民事诉讼法专属于联邦法(公布于联邦法律公报(Bundesgesetzblatt--BGBl)上),这样规定的后果是司法管辖权法(Jurisdiktionsnorm)规范整个奥地利的民事诉讼案件。民事诉讼法(Zivilprozeβordnung) ——联邦法律,也集中对诉讼问题作了规定。非讼程序由非讼案件法(Auβerstreitgesetz)调整。所有的奥地利法院都是联邦法院。 一、管辖权的种类 司法管辖权法没有列举出哪些种类的案件属奥地利法院管辖。通常,只要案件在有关管辖地的法令条款涉及的范围之内,奥地利法院就有管辖权。而且,只要案件和奥地利有某种联系,奥地利就可行使管辖权。在法令没有规定管辖地的情况下,如果对某个案件奥地利负有国际条约义务应对其行使管辖权或当该案寻求奥地利的域外救济是不可能或不适当时,最高法院必须在奥地利境内指定一个特定的地方做为管辖地。 (一)对诉讼当事人的管辖权 属人管辖权涉及具有标的物管辖权(即对某一类型案件的管辖权)的法院对特定的被告或财产项目行使权力的能力。其职权范围主要由司法管辖权法中的管辖地条款规定。 1.自然人 对自然人可在他们的住所或惯常居所地提起诉讼。“住所”被定义为一个人在该地有住宅并且有在该地居住的明显意图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既没有住所也没有惯常居所(在奥地利和其他地方都没有),则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可在奥地利对其提起诉讼。 2.法人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doc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 自认制度是一项民事证据制度,已被大多数国家采用。我国民事法律未对自认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为弥补立法不足和适应庭审改革需要,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证据规则》),它标志我国民事中自认制度的完全确立。 自认的法律特征 自认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于对另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不利于己方的陈述或事实主张,通过明示或默示的方式予以认可或在一定条件下不予否认,从而使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得以免除的行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规则具有如下特征: 自认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的承认,且应当是对不利于自己的案件事实的承认,否则无法律意义。 自认的主体不仅是当事人本人,还包括法定代理(表)人、委托代理人,法定代理(表)人的自认属于当事人本人的自认,委托代理人的自认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依法所作的自认。

自认应是诉讼中的行为。按时间和场合,可分为诉讼中的自认和诉讼外的自认,前者是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对他方陈述的不利于己方的案件事实的承认,后者是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以外对不利于自己的事实的承认。《证据规则》仅规定诉讼中的自认。 自认是一种明确的意思表示行为。按表示方式,可分为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前者是当事人通过书面、口头方式所作出的明确表示;后者是当事人通过沉默的方式所作出的消极承认。我国法律有条件地承认默示自认,即将法官行使释明义务作为必要条件,默示自认在本质上是对当事人不作为态度的推定。 自认包括对相对方诉讼请求的承认。按承认的对象,可分为对事实的自认和对请求的自认。对事实的承认,不代表承认诉讼请求,而对诉讼请求的承认,也不一定意味着承认诉讼请求所依据的全部事实,二者不能等同。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包括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诉讼中自认的约束力 自认行为一经法官认定,将产生三方面的法律后果:自认人不得反悔;对方当事人无需就自认的事实举证;法庭必须根据

浅析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摘要:行政公益诉讼作为维护公共利益和保证社会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已成为我国当前法学界一个热点问题。但这一制度尚未在我国建立,使得许多公共利益遭受相关侵害时,因没有人起诉及缺乏相关法律依据而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济。本文简要介绍行政公益诉讼的涵义和主要特点,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的法理基础,并从原告资格角度提出了建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设想。 关键字: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 一、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之分,其中,“私益诉讼乃保持个人所有权益的诉讼,仅特定人才可提起;公益诉讼乃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凡市民均可提起”。由此可见,在古罗马时期市民为维护公共利益及社会秩序,可提起公益诉讼,且提起公益诉讼的原告与所诉之利益不必有直接利害关系。而现在意义上的行政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的团体和个人,根据法律的授权,对侵犯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追究相对人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与传统的行政诉讼相比,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所谓公共利益,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社会公共利益,即为社会全部或部分成员所享有的利益,其涉及文明的社会生活并以这种生活名义所提出的主张、要求或愿望,包括一般安全利益、保护道德的利益、保护社会资源(的利益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方面的利益等。二是指国家公共利益,其涉及政治组织社会的生活并以政治组织社会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或愿望。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制止行政主体滥用权力危害国家和社会,促使形成良好社会秩序。 第二,行政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广泛性。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并不局限于具体的合法权利或财产受到损害的特定人,也包括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也即,只要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侵害了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或对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损害的潜在可能,特定国家机关或公益组织等就可以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第三,行政公益诉讼成立的前提既可以是违法行为已造成了现实的损害,也可以存在损害发生可能性的潜在损害。 对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各国虽然在称呼上不一,然而其内涵大致相当。 在日本,其《行政案件诉讼法》第5条中将行政诉讼分为抗告诉讼、当事人诉讼、民众诉讼和机关诉讼四种。其中,民众诉讼不限于救济起诉者本人权益,而是含请求纠正国家机关或公共团体不符合法律的行为的诉讼,具体包括与公职选举有关的诉讼、与直接请求有关的诉讼、居民诉讼、基于《宪法》第95条的居民投票的诉讼、有关最高法院法官的国民审查的诉讼,目的在于使公民以选举人的身份通过诉讼手段制约国家机关或公共性权力机构的行为。由此可见,民众诉讼具有客观诉讼的性质,可以认为是行政公益诉讼的一种形态。 在美国,行政公益诉讼被称为所谓的“私人检察总长制度”,即国会通过制定法律,授权私人或团体为了公共利益,针对官吏的非法作为或不作为而提起的诉讼。主要包括相关人

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

战国时期的食邑与封君述考 封君问题是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研究战国封君问题的专文,解放以来仅有两三篇,新近再版的杨宽同志的《战国史》辟 专目作了概述。我们这篇文章就同志们未曾论及或论而不详以及有分歧的问题,再作一些探和补充。 一、战国封君的概况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郑玄注:“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然而从春秋的历史看,郑、贾的说法并不确切。直到春秋末,在正式名号上卿大夫没有称“君”者。卿大夫称“君”有个发展过程。在“卿大夫”这个名号外,最先 加的是“公”号,到了春秋末年才出现“君”号。卿大夫另称之为“公”者最早出现在楚国 。楚灭申之后封巫臣于申,号“申公”;灭郧之后封钟仪于郧,号“郧公”;灭蔡之后使弃 疾为“蔡公”。泛称为“县公”1。楚卿大夫称“公”者多有,中原诸国则很少见,但亦有个别称“公”者,如齐有“裳公”2,杜注:“齐裳邑大夫。”受封卿大夫冠以“君”号者,最早也出现在楚国。《墨子·鲁问》记载楚有鲁阳文君。鲁阳文君即《国语·楚语》中的鲁阳文子。韦注:“文子,平王孙,司马子期之子鲁阳公也。”说明此时“公”与“君”已可通用。吴起说 楚“封君太重”的封君实际上即卿大夫之辈。 中原诸国最早称卿大夫为君者,是卿大夫的家臣称其主子为“君”。鲁大夫季氏之家臣称季氏为“君”3,晋史墨称赵简子为“君”,也称范氏、中行氏为“君”4。我们囿于所见,尚未发现有诸侯在封卿大夫时冠以“君”号的。中原最先封臣子以君号者不是诸侯,而是赵襄子。《史记·六国年表》记述:(赵)“襄子,元年未除服,登夏屋,诱代王,以金斗杀代王,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史记·赵世家》中也谈到这件事说:襄子杀代王,“遂以代封伯鲁子周为代成君。伯鲁者,襄子兄,故太子。太子早死,故封其子”。又据《史记·六国年表》注,赵襄子封代成君在公元前457年。 封君在各国的普遍现象,是在战国中期各国君主称王以后的事情。各国诸侯多在公元前 340年前称王。据已有的材料统计,终战国之世的254年中(公元前475年至221 1《左传》宣公十一年。 2《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左传》昭公十四年。

刑法诉讼奥地利国际民事诉讼制度概述上

奥地利国际民事诉讼制度概述上 欧福永熊之才奥地利联邦商会的维也纳仲裁中心在国际仲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的程序依照其仲裁和调解规则(维也纳规则)进行,维也纳规则与本文的主题,即有关民事诉讼的联邦法是相对的。 根据奥地利宪法的规定,民法和民事诉讼法专属于联邦法(公布于联邦法律公报(Bundesgesetzblatt--BGBl)上),这样规定的后果是司法管辖权法(Jurisdiktionsnorm)规整个奥地利的民事诉讼案件。民事诉讼法(Zivilprozeβordnung) ——联邦法律,也集中对诉讼问题作了规定。非讼程序由非讼案件法(Auβerstreitgesetz)调整。所有的奥地利法院都是联邦法院。 一、管辖权的种类 司法管辖权法没有列举出哪些种类的案件属奥地利法院管辖。通常,只要案件在有关管辖地的法令条款涉及的围之,奥地利法院就有管辖权。而且,只要案件和奥地利有某种联系,奥地利就可行使管辖权。在法令没有规定管辖地的情况下,如果对某个案件奥地利负有国际条约义务应对其行使管辖权或当该案寻求奥地利的域外救济是不可能或不适当时,最高法院必须在奥地利境指定一个特定的地方做为管辖地。 (一)对诉讼当事人的管辖权 属人管辖权涉及具有标的物管辖权(即对某一类型案件的管辖权)的法院对特定的被告或财产项目行使权力的能力。其职权围主要由司法管辖权法中的管辖地条款规定。 1.自然人

对自然人可在他们的住所或惯常居所地提起诉讼。“住所”被定义为一个人在该地有住宅并且有在该地居住的明显意图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既没有住所也没有惯常居所(在奥地利和其他地方都没有),则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可在奥地利对其提起诉讼。 2.法人 对奥地利法人可在其注册住所所在地提起诉讼,对外国法人则可在其在奥地利境的常务代表所在区域提起诉讼。 (二)标的物管辖权 在多数情形下,奥地利管辖权的确定不是基于被告人的个人情况,而是基于案件的标的物。 如已证明货物的购买和运输这一事实情况,注册商人可以在他的债务人的营业所所在地对债务人提起诉讼。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已生效或将生效的地方对与合同有关的事项提起诉讼;一般来说这种诉讼需要书面证据,但商人们之间就指定何地付款经充分讨论达成一致并做出声明的情况除外。汇票支付地也是一个合适的管辖地。其他重要的管辖权种类包括财产索赔的管辖权和侵权的管辖权。 1.财产索赔 根据奥地利法律的规定,涉及到不动产的诉讼只能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对在奥地利境没有其他的的管辖地的自然人和法人提起的财产索赔之诉,可以在发现他们拥有财产的地方或他们的某个债务人所在地的任何一个法院提出金钱索赔请求,但在奥地利境的被告财产在整个争议标的中所占的比例很小的情况除外。 2.侵权 死亡、伤害或货物损害的赔偿请求可以在主要事件发生地法院提起。

论民事诉讼(新)证据中关于“当事人陈述”制度

论民事诉讼(新)证据中关于“当事人陈述”制度 摘要:本文对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陈述制度意义、功能以及与国外立法经验进行的对比与分析,试图进一步研究当事人陈述制度,并阐述了该制度在适用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以及如何完善,对于人们认识我国的当事人陈述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当事人陈述,中外比较,问题研究 新民事诉讼法的颁布,引起热议,与原民事诉讼法相比,很多地方作了修改。其中对于证据种类亦有修改,表现在:原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的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63条关于证据的种类规定为:1、当事人的陈述;2、书证;3、物证;4、视听资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鉴定结论;8、勘验笔录。变化一方面在于增加新的一种证据种类,即电子数据;另一方面,把当事人陈述由以前的第五位变为现在的第一位。本文即以第二个变化为研究对象。 当事人陈述,在狭义上仅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尤其是作为诉讼请求根据或反驳诉讼请求根据的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在广义上当事人陈述还包括关于诉讼请求的陈述,关于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的陈述,关于证据来源的陈述,关于案件的性质和法律问题的陈述等。 当事人陈述在诉讼过程中的意义,不言自明,因为案件当事人了解案件全过程,有利于还原案件的本来真是面目,有利于正确、高效的处理案件。受社会诉讼观的影响,当事人陈述在民事诉讼中的功能逐步彰显。当事人本人的陈述成为阐明案情,确定争点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的证据方法。同时,当事人听取制度,赋予了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是对当事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对于经济能力、社会地位或法律知识上处于弱势的当事人,他们在通过诉讼程序实现自己的权利上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而利用当事人听取制度中法官与当事人三方的对话交流,能够改善程序中处于弱势的当事。人的地位和条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的司法制度。通过发挥听取制度中当事人陈述的功能,强化了当事人本人作为程序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司法裁判成为当事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无疑能提升当事人及人民对司法裁判的信赖感并接受裁判的可能性。但通

秦国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秦国一共存在了多少年 秦国一共存在了563年,秦朝一共存在了十四年。秦国(前770年—前207年),周 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 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秦国 秦国(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 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 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为诸侯。 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 治都於秦邑(今甘肃省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地区),使复嬴氏祀,号曰「秦嬴」,秦国伊始。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水),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 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 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舜赐其嬴姓。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 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先 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秦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筑长城以拒外敌,凿灵渠以通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国2000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 治基础,故称“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 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瑞典国际民事诉讼制度初探四发展及协调

公司诉讼 理由 是什么? 瑞典国际民事诉讼制度初探四 (四)救济种类 1.强制履行令 对强制履行请求的许可的一个通常的先决条件是该救济请求是正当的。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对没有到期的债务的强制履行请求也应被允许:(1)如果救济请求涉及到不能由对偿决定的循环债务,并且该债务部分到期;(2)如果案件中的救济请求涉及到没有及时履行的其他债务;(3)如果债务是应付债务充分清偿以前偿付利息的义务,或者其他请求偿付的主要债务所附带的债务;(4)如果及时履行债务对原告来说非常重要,并且有确切的原因可推定被告不会及时偿债;(5) 根据法律的规定,如果特定履行要求是不正当的。 2.宣告式判决(确认法律关系的判决) 对宣告式判决的诉讼请求,即是对法院应确定某一特定的法律权利或债务存在或不存在的要求。为了使法庭批准对宣告式判决的请求,原告必须说明一项法律权利或债务的存在是不确定的,并且,此种不确定性对原告是有害的。对假定的法律问题上不容许从法庭处寻求咨询意见,比如对某一法令条款的适当解释问题,也不容许在单独的事实问题上获得宣告性判决,例如,对绘画的真实性问题。 (五)诉讼费

1.一般原则 如果判决仅部分地对原告有利,法院将依照复杂的原则来划分诉讼费,其中一个主要的观点是诉讼费的分摊应反映各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成功程度。如果起诉被驳回,相关的原告被认为是败诉当事人。撤销起诉的当事人也有责任偿还被告的诉讼费用,除非有特殊理由。在已和解的案件中,每方当事人都负担自己的诉讼费用,除非以别的方式达成协议。有资格要求败诉方偿还的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当事人自己为准备诉讼所做工作的花费以及证据上的花费。 对诉讼费的诉讼请求必须在法庭结束对案件的听讯之前提出,具体的时间通常是在主听讯结束时,在对方当事人进行了终结辩论之后。 2.诉讼费的分摊 对当事方的过失,诉讼费的分担可作为一种补救措施。一当事方最终被发现没有充分理由提起法律诉讼,比如,如果诉讼请求毫无争议并且被告正准备履行义务,或者谁故意地或粗心大意地发起动机不明的诉讼——则发起诉讼方有责任偿还对方当事人诉讼费,而不管诉讼的结果如何。 在法庭听讯中不出庭,不遵守法庭规则,出于恶意或粗心大意而提出没有根据的主X或争论点,造成诉讼上的延迟或在其它方面造成他方当事人不必要的诉讼花费,也可使当事人因过失责任而承担由他造成的额外诉讼费用,而不管案件的结果如何。 3.对被告的讼讼费用担保 1980年的《瑞典法案》规定外国原告有义务应被告的要求为被告可能提起的诉费请求提供担保。被告必须在他第一次出庭时就提出讼费担保的要求,否则要求担保的权利就会丧失。对加入特定公约的国家的外国原告免除提供担保义务。规定外国原告有提供讼费担保的义务的理由是:瑞典对诉讼费用的判决在瑞典境外(推定的外国原告的资产所在地)只有有限强制力。

简述自认规则

?72?《中国商界》2010年3月总第194 期 一、自认的渊源 自认是一项古老的法则。古罗马的民事诉讼法中规定:任何一方,可要求他方作“诬告宣誓”,以表明他不是寻衅好诉的。如果不肯宣誓,其诉权自行作废。如果被告拒绝宣誓,其拒绝等于自认。我国西周的民事诉讼中就存在一种称作为供词的证据方式。依这种方式,当事人在进行诉讼时,必须首先宣誓。按照西周的法律规定,进行民事诉讼要收费。原告和被告都必须到庭候审。如果一方不到庭,就是“自服不直”,承认自己无理,要判其败诉。这是我国法制史上自认规则的发端。在我国封建社会,口供是认定犯罪事实或认定侵权事实的重要证据。 在新中国的民事诉讼法中,自始至终把自认作为当事人陈述的特殊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46条规定:“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第6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这是我国法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在民事诉讼法对自认规则进行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和提出的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这是我国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规定了民事诉讼的自认规则。该规定用的是中国人较为易懂的“承认”两字,而没有用自认。这种承认包括了对事实的承认和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二、自认规则的界定 民事诉讼中的自认,指当事人一方对他方所主张的不利于自己的事实在有关诉讼文书上或言词辩论中承认为真实的声明或作出不予争执的表示。自认是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有关证据规则完善的产物。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制定通过,以下简称《规定》)第8条明确规范了自认制度,已构建起我国自认制度的框架。 诉讼上的自认,应指在诉讼进程中的自认。诉讼过程一般被理解为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时起到法庭辩论结束前这一时间。这一期间包括了准备程序和言词辩论程序,在这两个程序中所为的自认皆为诉讼上的自认。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所为的自认就不是诉讼上的自认,而是诉讼外的自认。 自认是当事人举证的一种特殊行为方式,是单纯出于自认者意愿的一种效果意思表示,形式上表现为当事人陈述或当事人默示的行为。性质上是当事人举证的一种特殊方式,产生免除对方举证责任,确定争议事实的效力。从本质上说,自认是一种诉讼行为,对于这种行为结果,对方当事人可以直接援用作为反对自认者的主张。 三、自认的范围 自认的范围也可以称为自认的客体,并不是无限存在于任何民事诉讼中。对于事实的自认,有几种例外规定。并非所有对不利于己的事实承认都视为自认,对有些事实,即使当事人明确表示承 简述自认规则 文/阳家东 【摘 要】 民事自认在实践中大量存在。它对于民事案件的正确审理、提高诉讼效率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自认的界定、自认的范围和自认的撤回撤消等几个方面对自认规则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自认规则 界定 范围 撤回 认,也不宜作自认对待。一是人身诉讼程序不适用自认的规定。对于这类案件法院有依职权进行调查的义务。二是法院应依职权调查的事项,也不适用自认的规定。如就诉讼成立要件之事项,当事人适格之事项等所为自认的,均不发生自认的效力,法院仍依职权进行调查,不受当事人自认的约束。三是自认的事实,如果与显著事实或其他为法院应予司法认知的事实相反,或根本为不可能之事实,或自认之事实依现有之诉讼资料,显与真实情形不相符的,则应认定自认无效。因为法院的裁判,不能以明显虚构的事实作为基础。四是和解、调解过程中的让步承认。和解、调解的目的在于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解决民事纠纷。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当事人双方都有可能会作出某种程度的让步,出现与己不利的事实情况。但若和解、调解不成而进入诉讼程序,对在和解、调解过程中出现的让步承认,不应视为当事人的自认。 《规则》第9条明确了免证事实:“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①众所周知的事实;②自然规律及定律;③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④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⑤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⑥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①、②、③、④、⑤、⑥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如果自认的事实与免证事实相反,除非有足够证据以外,则应认定该自认无效,法院不能以明显虚构的事实作为裁判的基础。 四、自认的撤回 《规定》第8条对当事人撤回自认设立了两种情形:其一,当事人在法庭辨认终结前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撤回的自认。自认在一定阶段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允许撤回,符合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自认的不可撤回性源自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特别保护,因为一方当事人的自认可以免除对方当事人就自认事实继续举证的义务,如果当事人随意撤回自认,就可能使对方当事人失去举证、质证的时机或条件,造成诉讼权利的不平等。其二,当事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其自认可以撤回。 自认应当出自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如果自认是当事人受胁迫所为或者因重大误解而为,且与案件已经查明的事实明显不符的,在当事人申请撤回的情况下,对方当事人仍应对原自认的案件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1982.3.8[2]《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7[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12[4]樊惠平,袁丽琰.《自认制度及我国证据规则之检讨》.《河北法学》.2002-4 作者简介:阳家东,男,汉(1973——)四川仪陇人,助教,现任单位:四川省南充广播电视大学,研究方向:法理方向。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本文是关于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篇一:苏秦合纵联六国 战国七雄中,就数秦国最强盛。楚、齐、魏、赵、燕、韩六国诸侯联合起来,用“合纵”的办法结成南北联盟来抵抗秦国呢,还是联合西边的秦国,用“连横”的办法结成东西联盟来保存自己呢?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一批纵横家。他们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洛阳人苏秦,他主张合纵;另一个是魏国人张仪,他主张连横。他们俩是同学。 苏秦在洛阳时想去见周天子,只恨没有人向周天子推荐。他知道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就是秦惠文王。他跑到秦国去劝秦惠文王用连横的办法,把六国一个一个地消灭。不想他等了一年多,盘缠花光了,衣服破了,秦惠文王也没有用他。他只好回老家去研究兵法,再作打算。他非常用功,念书十分刻苦。有时候念书念累了,眼皮粘到一块儿怎么也睁不开。他气急了,骂自己没出息,拿起锥子在大腿上刺了一下,刺得血都流出来了。这一下子,精神可来了,他接着又念下去。民间还传说,苏秦有时候太累了,就扑在案头上打瞌睡。为了不让自己打瞌睡,他就拿根绳子一头吊在房梁上,一头吊住自己的头发,如果他脑袋一往案头上扑,那根绳子就把他揪住。这么脑袋一顿,头发一揪,就把他揪醒了。他这么悬梁刺股,苦苦地熬了一年多工夫,读熟了姜太公的兵法,记熟了各国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还研究了诸侯的心理。 一年多以后,苏秦到燕国见燕文公,对他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是因为西边有赵国挡住秦国。可是赵国要来打燕国,早上发兵,下午就能到。您不跟近邻的赵国交好,反倒把土地送给挺远的秦国,这种做法很不好。要是主公用我的计策,先跟邻近的赵国订立盟约,然后再去联络中原诸侯一同抵抗秦国,燕国才能安稳。” 燕文公很赞成苏秦的办法,就给他准备了礼物和车马,请他去和赵国联络。 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秦国最注目的就是赵国。秦国不敢发兵来侵犯,是因为西南边有韩国和魏国挡住秦国,要是秦国去打韩国和魏国,韩国、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出处】载于《民事诉讼法修改重要问题研究》2011年版,第537页。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对环境损害问题提供司法救济,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公益是传统的法律制度和现有的国家行政管理无法很好回应的问题。为此,本文首先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和特征作了阐述,然后分析了环境公益诉讼产生的理论基础,接着探讨了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最后着重对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做了制度设想,以期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有所助益。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权;制度构建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其中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的第六条也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是,这些原则性的规定,除了法律授权检察机关能够提起刑事诉讼之外,一直没有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程序中得到体现。而要调动在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只有降低对环境侵害行为诉讼的门槛,让更多的民众和民间组织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环境公益。因此,尽快建立完备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显的尤为必要。 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 有关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目前国内学者们的表述各有不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是:环境公益诉讼是指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据法律相关规定,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受到直接与间接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对行为人提起民事或行政诉讼的制度。它不是一种独立的诉讼类型与领域,只是一种与原告资格认定相关的诉讼方式和手段,既可在行政诉讼中适用,亦可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 (二)环境公益诉讼有别于一般诉讼的显着法律特征 1、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全环境公共利益。 虽然在客观上,环境公共利益实现的同时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环境利益也得到了实现,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的目的及其宗旨都是为了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个案救济。环境公共利益作为社会这一系统所具有的独立的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体利益的关系表现为:一方面,环境公共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体环境利益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环境公共利益并非社会个体成员环境利益的总和,二者在内容上并不具有同等性和可比性。因此,环境公

浅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93123804.html, 浅析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作者:蒋思宗 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第05期 【摘要】作为一项新生制度,民事公益诉讼在产生的初期阶段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操作和 实施上的困境。因此,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其产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完善。 【关键词】民事公益诉讼;完善建议 一、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概述 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的一项新的特别制度,即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于与代表个体利益的私益诉讼相对的公益诉讼来说,其典型特点在于这一制度越过了个体利益的代表,更加着力于通过整个诉讼活动来推动公共利益的价值实现。 民事公益诉讼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保护公共利益。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的目的主要在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是它区别于私益诉讼的最大的特点。相比较而言,私益诉讼的目的则主要是保护原告等特定诉讼参与人的私人权益,既包括单个的私法主体的权益,也包括由若干个私法主体构成的特定的群体所享有的共同权益。从表现形式来看,民事公益诉讼的目的既包括以单纯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形态,也包括维护公共利益和保护私人权益的混合型诉讼目的的形态。 (二)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特殊性。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起诉主体与案件一般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即使是在前文中提到的混合型诉讼目的形态中,虽然维护公共利益和保护私人权益的目的并存,起诉主体针对其中的私人权益虽有直接利害关系,但对其中掺杂的公共利益保护的诉讼请求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在现行法律规定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公益诉讼,法律均对具有原告资格的主体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或者限制性的规定,而这些要求或者限制性规定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是并不存在的。因此,民事公益诉讼在起诉主体的资格上相对于传统民事诉讼而言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 (三)民事公益诉讼判决效力的扩张性。在传统的民事诉讼中,最终做出的判决的效力尤其是判决的既判力一般只在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的继受人之间产生,这是既判力的相对性原理决定的。而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判决的效力往往会在某种形式上扩张至当事人以外的诉讼参与人或者有关主体,使其也受最终作判决的约束。此外,公益诉讼判决效力的扩张方式既可以是直接扩张的方式,也有可能是间接扩张的方式,有可能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法律上的不同规定而有所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