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

(完整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

(完整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
(完整版)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

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

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心理情况分析

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选题意义

这一阶段的学生出生于2005—2008之间,家庭的过分溺爱,对社会生活的分析,使学生的依赖性、惰性日趋明显。学校重规范知识传递,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轻行为实践导引,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生活实际,。在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好吃懒做、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

因而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就具有可行的实际意义。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价值系统建立过程中,且易受教师、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影响,所以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影响很大。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仅对开展一系列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教育活动,总结出可操作的并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教育措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而且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规范化的作用,低年级小学生知道从要这样做的起点上逐步升华到自己应该这样做,从而使学生的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将所有影响他们的外界因素尽量变成积极的力量,共同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其次,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还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有利于教师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并丰富和发展课程标准。有利于丰富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的理论成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就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也曾主持过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17个省共316名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第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在该领域的水平和发展动态分析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现状发展需求和特点,是教师教学准备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情分析在我们国家发展的较为普遍。学情分析在教学中变现为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是对与学生相关的一切因素,包括学生地学习习惯,基础,能力,学习方式,效果,兴趣爱好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是教师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

(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

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

又如班杜拉(A.BANDURA)和西亚斯(R.SEARS)的社会学习理论,则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

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儿童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

第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内容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1.1意志力差

1.2爱表现

1.3注意力的短暂性

1.4情绪多变而冲动

1.5有依赖性

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2.1行为障碍

2.2性格缺陷

2.3情绪障碍

2.4学习障碍

2.5不良习惯

2.6社会适应

3.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1儿童自身身心成长的影响

3.2家庭教育的影响

3.3学校教育的影响

3.4社会的影响

3.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

1.开设家庭积极心理健康辅导讲座

2.开展活动要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活动与体验中自主成长

第四,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研究方法

1.资料分析法

2.家长访谈法

3.观察学生法

4.比较研究法

第五,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分析参考文献

1.2001 刘衍琳西南师范大学小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研究

2.2014.蒋思思小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小组工作干预

3. 中学政治学科教学设计

4. 2006 刘国祯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5 .2012 河北师范大学.父母教育方式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