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加工-钣金制造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587.50 KB
- 文档页数:8
钣金的工艺流程
《钣金的工艺流程》
钣金是一种以金属板材为原料,通过切割、折弯、冲压、焊接、拼接、喷漆等工艺加工而成的产品制造工艺。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建筑和航空等领域。
下面是钣金的工艺流程:
1. 设计和绘图:根据需要制作的产品,先进行设计和绘图,确定产品的尺寸、形状和结构。
2. 材料选取与切割: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取合适的金属板材,然后进行切割,使其符合产品的零部件尺寸。
3. 折弯和冲压:通过折弯和冲压工艺,将金属板材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和结构,以满足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要求。
4. 焊接和拼接:将各个零部件进行焊接或拼接,形成完整的产品结构,保证产品的稳固和密封性能。
5. 表面处理:通过打磨、喷砂、抛光等工艺,使产品表面平整光滑,去除毛刺和锈蚀,为后续的喷涂或镀层做准备。
6. 喷涂和干燥:将产品进行喷涂或涂层处理,以增加产品的防腐性能和美观度,然后进行干燥,使喷涂涂层牢固耐用。
7. 质检和包装: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要求,然后进行包装,以保护产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钣金制品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和结构的产品,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它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钣金生产流程及工艺
钣金(sheetmetal)是指以板材或带材加工制作成的金属结构件的总称。
其结构件的表面空间开口少,结合能力较好,一般用做分段壳体,尤其是电器产品的外形结构部分,如电视柜壳、家用电器机箱;电子产品的壳体,如机顶盒、手机框、游戏机壳等,而它的制作过程是依据加工图纸,制作成板材然后用手工或机械加工成型得到钣金件。
钣金生产流程主要包括几大步骤:
1.制图工艺: 通过AutoCAD/UG等软件进行三维制图,建立出加工件的图纸,包括件体尺寸、板材宽度、孔位及其余角度及位置等要求。
2. 材料准备:根据钣金件要求,准备合适的薄板材、盒子、侧边架梁等,常见的材料有Q235钢板、铝合金板、不锈钢板等。
3. 冲压加工:通过冲压机将原料分割,形成凸点、凹点、折弯加工等,以形成钣金成型件。
4. 拆卸加工:把冲压完成的钣金件进行拆卸组装,完成位置的要求,以达到产品的精度要求。
5.表面处理:常见的表面处理有烤漆、电镀、钻孔处理等,钣金件实用过程中,往往要求经过表面涂装处理,经过喷线、喷涂等,达到装饰、腐蚀性要求。
6. 检验:检查产品的外形规格及表面质量,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
最后,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外贸包装,以确保产品安全送达客户。
上述几个步骤就是完成钣金生产制作所需要经历的工艺流程,虽然各过程复杂繁琐,但只有细心而仔细的工作,才能确保产品质量,产品质量高质量的钣金件,才能满足客户对钣金件高要求。
不管是对于任何一个结构件来说,它都是有一定加工过程的,所以,钣金加工件也不能例外,那该加工件都有哪些加工工艺呢,下边带您一起来了解。
1、下料
下料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剪床下料,是利用剪床剪出展开图的外形长宽尺寸.只可剪出工件的最大外形尺寸;冲床下料,是利用冲床将其外形及孔加工出来,批量生产时冲床下料有优势;还有两种是数控下料,所做出的工件精密较高:NC数冲下料和激光下料,前者更适合薄板3.0mm以下的板,后者适合复杂一点的结构的工件和厚一点的板材加工件
2、翻边
翻边又叫翻孔、抽孔就是在预冲孔上抽成一个指定大小的孔,这钣金工艺可以使工件所攻出牙有强度,适合1.5mm以下板厚度的工件。
3、压铆
压铆常用的有铆螺柱、铆螺母、铆螺钉等,其压铆方式可以通过冲床或压铆机将其铆件铆接到钣金件上。
4、折弯
折弯是为加强加工工件的强度,其加工需折床及相关的折弯模具来完成。
5、焊接
焊接就是将2个或2个以上的零件组焊在一起,达到加工的目的;或是单个零件边缝需焊接,以增加折边强度,其加工种类有二保护焊、氩弧焊、电焊、机器人焊接及碰焊等。
6、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有磷化皮膜、电镀五彩锌、铬酸盐、烤漆、氧化等,磷化皮膜适用于冷轧板和电解板类;电镀五彩锌一般用冷轧板及机加工件类表面处理;铬酸盐、氧化一般用于铝材及铝型材类的工件表面处理;具体表面处理方式是根据客户材质的要求而定.
7、组装
是将多个零件或组件按照图纸的要求组立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部品。
组装的部品可能是成品也有可能是半成品。
以上就是有关钣金加工工艺的一些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进一步的了解有所帮助。
钣金加工工艺流程详解钣金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加工、建筑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钣金加工的工艺流程与相关注意事项。
一、材料准备与切割钣金加工的第一步是准备材料。
通常使用的材料有不锈钢、铝合金、碳钢等。
接下来,根据设计要求,对材料进行切割。
切割常用的方法有剪切、冲压、激光切割等。
切割后需要进行精确的尺寸测量,以确保后续加工的准确性。
二、钣金折弯与成形在进行折弯与成形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弯曲性能测试,以确定适合的加工方法。
常见的折弯工艺包括V型折弯和U型折弯。
通过使用折弯机械设备,将材料准确地折弯成所需的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钣金折弯时,应确保折弯角度和尺寸的准确性,以及避免出现折皱或破裂等缺陷。
三、冲孔与切割在冲孔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机械冲孔和数控冲孔。
通过钣金冲床的操作,将设计好的孔型、凹槽等形状冲压到钣金材料上。
切割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火焰切割或者等离子切割等方法,将材料进行精确的切割。
四、焊接与拼接焊接与拼接是钣金加工中常见的工艺之一。
通过焊接来将多个钣金构件拼接在一起,以形成所需的结构或产品。
常用的焊接方法有点焊、氩弧焊、激光焊接等。
在进行焊接之前,要确保工件表面的清洁,以保证焊接质量。
五、涂装与表面处理为了提高钣金制品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能力,通常需要进行涂装和表面处理。
涂装可以采用喷涂、粉末涂装等方式,以增加产品的美观性和防护性。
表面处理包括酸洗、电镀、阳极氧化等,用以改善表面的附着力和硬度。
六、总装与检验在钣金加工的最后阶段,将各个零件进行总装,组装成最终的产品。
同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的准确性和质量。
主要检验内容包括尺寸、外观、焊接质量、涂装质量等。
总结:钣金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准备与切割、钣金折弯与成形、冲孔与切割、焊接与拼接、涂装与表面处理、总装与检验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要注意操作技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要求。
钣金工艺的形式有哪些钣金工艺是金属制造中重要的一种加工方式,主要用于饰件、零部件和外壳的制造。
钣金工艺的形式有很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钣金加工工艺。
1. 剪切工艺:剪切是钣金加工的最常见和最基础的一种工艺。
它通过机械剪切使板材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剪切工艺通常使用剪板机来完成,具有简单、快捷、高效等优点。
2. 折弯工艺:折弯工艺是将板材沿着特定的线折叠成所需的形状和角度的过程。
它通常使用折弯机完成。
折弯机通过对板材施加力量使其发生弯曲,从而达到所需的形状和角度。
折弯工艺在钣金加工中非常常见,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金属零部件。
3. 冲压工艺:冲压工艺是通过冲压模具对金属板材进行加工的工艺。
冲压工艺通常包括剪切、冲孔、拉升、弯曲等步骤。
冲压工艺可以高效地批量生产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等行业。
4. 拉伸工艺:拉伸工艺是将板材沿特定方向进行拉伸变形的工艺。
在拉伸过程中,板材可以延长而变窄,或者变窄而延长。
拉伸工艺常用于制作金属外壳、罩壳等产品。
5. 深冲工艺:深冲工艺是将金属板材沿特定轨迹进行冲压加工,使板材产生变形,形成所需的品牌和尺寸。
深冲工艺通常使用冲压机和模具完成,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器、通信等行业的零部件生产。
6. 焊接工艺: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通过热源加热熔化,并结合在一起的工艺。
钣金焊接主要有点焊、气焊、电弧焊、激光焊等形式。
7. 激光切割工艺:激光切割是利用激光束对金属板材进行高精度切割的一种工艺。
激光切割具有切割速度快、切割质量高、切割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钣金加工领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钣金加工工艺外,还有数控冲床、压铸、精密冲压等加工方式,每种工艺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钣金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钣金加工能够更加高效、精确地满足不同行业和用户的需求。
钣金制造工艺流程第一:数下料图纸到手后,钣金的下料方式主要有数冲、激光切割、剪板机、模具下料等,数控为目前常用方式,激光切割多用于打样阶段(也可加工不锈钢钣金件),加工费用高,模具下料多用于大批量加工。
第二:钣金工艺流程去毛刺在工件落料后,边角,毛刺,粘点,连皮要进行必要的修整,在刀具接点处,用平锉刀进行修整,对于毛刺较大的工件用角磨机进行修整。
第三:钣金工艺流程,压铆、攻丝、点焊在落料完成后,进入下道工序,不同的工件根据加工的要求进入相应的工序。
有折弯,压铆,翻边攻丝,点焊,段差,有时在折弯一两道后要将螺母或螺柱压好,其中有模具打凸包和段差的地方要考虑先加工,以免其它工序先加工后会发生干涉,不能完成需要的加工。
在上盖或下壳上有卡勾时,如折弯后不能碰焊要在折弯之前加工好。
第四:钣金工艺流程,钣金折弯折弯时要首先要根据图纸上的尺寸,材料厚度确定折弯时用的刀具和刀槽,避免产品与刀具相碰撞引起变形是上模选用的关键,下模的选用根据板材的厚度来确定。
其次是确定折弯的先后顺序,折弯一般规律是先内后外,先小后大,先特殊后普通。
有要压死边的工件首先将工件折弯到30°—40°,然后用整平模将工件压死。
压铆时,要考虑螺柱的高度选择相同不同的模具,然后对压力机的压力进行调整,以保证螺柱和工件表面平齐,避免螺柱没压牢或压出超过工件面,造成工件报废。
第五:钣金工艺流程,钣金焊接焊接有氩弧焊,点焊,二氧化碳保护焊,手工电弧焊等,点焊首先要考虑工件焊接的位置,在批量生产时考虑做定位工装保证点焊位置准确。
为了焊接牢固,在要焊接的工件上打凸点,可以使凸点在通电焊接前与平板均匀接触,以保证各点加热的一致,同时也可以确定焊接位置同样的,要进行焊接,要调好预压时间,保压时间,维持时间,休止时间,保证工件可以点焊牢固。
点焊后在工件表面会出现焊疤,要用平磨机进行处理,亚弧焊主要用于两工件较大,又要连接在一起时,或者一个工件的边角处理,达到工件表面的平整,光滑。
九江乐图钣金制作工艺流程锯床↗确认图纸金工→压铆↗↗设计→展开平面图→制造部→数冲→折弯→齐套→磷化→成型→打磨↘↘编程激光→补焊→打磨→清焊渣→喷塑→装机→成品包装设计根据客户提供的三维结构图和提供的部件图及零件图展开零件平面图,在平面图中标出外形尺寸,孔径,孔距。
转入编程,并指定加工流程〔另附设计工作流程〕设计人员将图纸流转到制造部,制造部按零件图要求,分三中形式进行加工一、对于方管及槽钢一类的零件,转入金工车间加工,按已下程序加工①按图纸长度要求到阿玛达H-250SAH锯床进行下料加②下料后的毛坯料需要钻孔的零件采用数冲加工模版,来对工件定位③④按图纸要求的孔径尺寸钻孔⑤攻丝、拉铆、压铆等后续加工的孔,攻丝采用攻丝和手工攻丝机相结合的方法加工⑥需沉孔的零件,选用合适尺寸的90°钻头或沉孔器,进行沉孔加工⑦拉铆采用手动拉铆枪完成以上工序后,经检验确认合格后转入齐套库二、对于需要激光加工的零件,按要求激光切割,切割的零件,经检验合格后转入齐套库三、对于需要板材加工的零件内部安装板,及前后门板顶底板,侧板、前后屏蔽框,内部支架等钣金工件需要数控冲床来加工,来保证零件的度要求,操作工,按展开尺寸的要求,板材的厚度要求,来对板材进行数冲加工〔数冲加工的程序另附〕对加工完的平面零件检验,合格后转入到修毛刺工序,修毛刺接到数冲转来的板材进行逐一拆除连接部位,对零件的四周毛边修锉,修锉的工具有修边器具,平锉,半圆锉等工具来修毛刺,对修毛刺零件做到、不刮手、无尖角,边角圆润滑,经检验合格后零件与图纸一起流转到折弯处。
四、折弯接到平面料和加工图之后按以下程序加工①看清图纸的技术要求,工艺要求②对加工的来料进行材质与料厚的分类摆放;③要求对称加工的零件,对称摆放整齐④料厚一样的板料放在一起⑤模具的选用,1.0mm用V6下摸,1.5mm用V8下模,2.0mm 用V12下模,2.5mm用V14下模,3.0用V16下模,确保料后一样,加工后零件R角一致,〔折弯机加工的参数另附〕⑥对要求提前压铆螺母的零件是先折一道边,压铆后再折二道弯,要看清工艺流程。
钣金产品制作步骤详解我们常见的钣金加工,主要由六大步骤组成,下面跟大家具体介绍:钣金加工图纸设计——>激光加工或(数控冲压)——>折弯——>焊接成型——>静电喷粉或(液体油漆)——>包装出货.1、图纸设计:一般客户提供图纸或样品,由公司工程人员进行尺量,设计,展开,形成加工分解图和组装图提交给生产部加工。
2、激光加工:激光切割机,可进行碳钢、不锈钢等材质材料进行切割下料,使用激光切割下料,工件加工后断面整齐、平滑漂亮,尺寸精准,对带有弧线的工件更具优势,是一般数控冲压无法替代的加工方式。
3、数控冲压:转塔数控冲床主要针对产品加工材料厚度较薄,一般在2.5mm以下材料较适合,钣金加工工件的孔较多或者需要开特殊模具才能加工的工件,批量较大的时候用数控冲压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4、折弯:工件下好料后如大部分需要进行折弯成型,公司拥有多台电脑折弯机,不仅速度快,工件加工更加精准。
5、焊接成型:工件在下好料后一般需要组装成型,组装方式有多种,有的直接用螺丝、拉铆等非焊接工艺成型,一般机械外壳钣金多使用焊接成型,公司一般采取氩弧焊接,碰焊,二氧化碳焊接等,焊接后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这样工件就比较牢固,美观。
5、静电喷粉:静电喷粉主要针对碳钢材质工件,在工艺上一般先进行除油除锈,表调清洗,磷化处理,静电喷粉,高温烘烤等工艺,处理后工件表面美观,数年内不会生锈,成本低廉等优点。
液体油漆:此工艺和静电喷粉有差异,一般针对大工件,在无法搬运的情况下使用液体油漆有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液体油漆一般分两步,在工件处理后上底漆再上面漆。
6、包装出货:包装前进行100%检查,并提供检查数据。
出货要求以及包装方式由客户正方代表现场确认OK,特此记录,以供客户再次确认流程工艺介绍1、钣金加工方法:(1)非模具加工:通过数冲、激光切割、剪板机、折床、铆钉机等设备对钣金进行加工的工艺方式,一般用于样品制作或小批量生产,成本较高.(2)模具加工:通过固定的模具,对钣金进行加工,一般有下料模,成型模,主要用于大批量生产,成本较低.2、钣金加工工艺下料:数冲、激光切割、剪板机成型—折弯、拉伸、冲孔:折弯机、冲床等其它加工:压铆、攻牙等焊接钣金的连接方式表面处理:喷粉、电镀、拉丝、丝印等1、钣金加工工艺——下料钣金的下料方式主要有数冲、激光切割、剪板机、模具下料等,数冲为目前常用方式,激光切割多用于打样阶段,加工费用高,模具下料多用于大批量加工。
钣金加工:钣金制造工艺手册
1 数控折弯(Numerical Control To Bend)
1.1 折弯机的结构
折弯机由机械、电气控制、电气、液压四大部分构成
1.2 折弯机的工作原理
1.2.1 折弯机的工作是利用液压传输驱动机身上、下的相对运动,结合折弯上、下模具的形状实现平板绕折弯线被弯曲为具有一定折弯角度和折弯半径的特性功能,与简易模具完成特殊形状成形;其运动方式分为上、下运动两种:
a) 上动式:下工作台不动,由上面滑块下降实现施压;
b) 下动式:机身上部固定不动,由下工作台上升实现施压;
1.3 折弯机的加工技术数据
1.4 折弯模具简绍:(具体见折弯刀具统计表)
1.4.1 折弯上模也称为折弯刀具,它有整体式与分割式两种:
a) 整体式上模长度(mm):835
b) 分割式上模长度(mm):10、15、20、40、50、100、200、400
1.4.2 常用折弯刀具R为R=0.2、R=0.6,刀具角度有88º、90º两种,折弯刀具类型(见下图)
大R刀模段差模压平模 88º小弯刀压线模 88º鹅颈刀 88º直弯刀 30º尖刀 88º直刀
1.4.3 折弯下模也称为V槽,它有整体式与分割式两种:
a) 整体式上模长度(mm):835
b) 分割式上模长度(mm):10、15、20、40、50、100、200、400
1.4.4 常用折弯下模类型(见下图)
1.4.4.1 常用V槽大小、角度与材料板厚的关系
a) 常用V槽大小有:V4、V5、V6、V7、V8、V10、V12、V16、V25(例“V5”表示V槽完度为5mm)
b) 常用V槽角度有:88º与90º两种
c) V槽与板厚的关系:折弯时选用下模V槽大小与材料无关,通常为5倍的板厚(即5T);如4T≤V<5T时,
折弯系数要相应加大,如5T<V≤6T时,折弯系数要相应减小;各材料与板厚所对应的折弯系数参照《机加中心钣金厂展开作业指南》
1.4.4.2 插深V槽主要用来加工折弯内角小于90º的折弯,与配合30º尖刀压死边(反折180º)前的角度处理,常用大小有:V6、V10
1.4.4.3 段差模是用来完成普通V槽无法加工的Z字形小折弯,它分直边(90º)与斜边(45º)段差,取值范围H<最小折弯尺寸+T+1.5+内R
1.4.5 折弯刀具和V槽的关系如下图
1.4.6 折弯模具的耐压能力与模具的形状有关,常用折弯上下模的耐压能力根据模具形状与长底计算,标准取值为4Ton/100mm
1.5 折弯的工艺性要求
1.5.1 折弯工序与相关工序的工艺流程
1.5.2 最小折弯尺寸和V槽大小有关,和折弯上模与材料无关,如下表是“普通折弯”与“Z字形折弯”a=90º的最小折弯尺寸的计算公式和数据,当a>90º或a<90º时,H值需做相应增减
普通折弯Z字形折弯
1.5.3 压死边的工艺性与要求:(如下图)
a) 压死边需进行两次折弯加工,首先利用30º尖刀与插深V槽折弯30º~45º,然后再利用压平模压平,不同材料
板厚压死边的范围:0.5≤T≤2.0
b) 压死边的长度(L)与材料厚度、插深V槽有关,当0.5≤T≤1.5选用V6插深槽,Lmin≥5T+R(即Lmin≥6);
当2.0≤T≤2.5选用V10插深槽,Lmin≥5T+R(即Lmin≥9);以上两者的死边长度Lmax≤14mm
c) 反折弯后再压死边的长度L受插深V槽的限制,Lmin≥11mm
d) 压死边孔到折弯边的距离不宜太小,否则孔会受折弯过程中角度的变化而变形:L1min≥
0.7V
e) N折的工艺性与以上a、b、c相同,H加工是在C图示1的基础上放一块H值尺寸治具,然后再利用压平模
压平后,把治具取出,H值的范围:0.5≤H≤5.0
1.5.4 翻边孔到折弯边的最小距离需满足如下条件:
1.5.5 孔到折弯边的工艺处理不能满足最
2.5.2与2.5.4孔到折弯边的最小距离时可根据结构需求采用如下工艺:
a) 开工艺缺口(如下图):先折弯后特征孔会变形,在折弯线处开一方孔避位;如此孔是压铆螺柱孔或翻边孔,工
艺可先加工此孔特征后再折弯,且在折弯线处开避位孔,折弯时上、下模可选择性避空此孔
b) 折弯后再加工(如下图):先折弯后特征孔会变形,可减小特征孔增大图示L尺寸,折弯后可利用钻、铣、冲裁
等加工方式加工特征孔到结构所需尺寸;例折弯后再攻丝、折弯边太小加长折弯尺寸后再铣等工艺
c) 先压线后折弯(如下图):利用压线模在折弯中线处先压线再折弯,可以避免特征孔折弯后变形与保证图示L
尺寸,压线槽尺寸范围(宽:0.8~1.2,深0.2~1.0)
1.5.6 在折弯有撕裂的地方,需要做折弯撕裂槽与工艺缺口的处理,撕裂槽的宽度一般不小于1.5T,且≥1.5,具本见1.6.3 NCT冲裁件的工艺性要求;撕裂槽的长度和宽度与壁厚的关系如下图b,c所示,或者是折弯线让开阶梯线如下图a所示
或或
1.5.7 折弯工艺处理时要考虑表面处理对尺寸精度的影响(如:喷粉、喷油等),加工尺寸余量按表面处理的镀层、涂层厚度调配;各表面处理层厚详见第七章《表面处理》
1.5.8 折弯定位多以平面定位,定位边与折弯模具垂直;定位边是斜边或不规则形状时需制作折弯定位治具
1.5.9 折弯加工顺序跟折弯机的工作台开口高度、后定位长度、折弯上下模的安装与选用有密切关系,其加工顺序的基本原则为:由外到内折弯、由小到大折弯、由特殊形状到一般形状折弯、前工序折弯后对后继折弯工序不产生影响或干涉
1.5.10 编制折弯工艺
a) U形小尺寸折弯时为了避开折弯上模与下模,采用折弯后再翻边攻丝(如下图表), Y为翻边攻丝孔:
b) 电镀后再折弯(压死边),避免电镀后电镀液无法流出,腐蚀产品表面。
如下图表:
c) 折弯后压铆再折弯,避免折弯后无法压铆,X为压铆螺柱。
也可以根据结构需求与强度要求在压铆折弯边处开
工艺缺口,采用压铆后再折弯,如下图表:
d) 特殊形状(U形)无法满足普通刀具加工时,采用折弯刀具(左右角刀)避位折弯,如下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