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稿)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稿)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稿)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稿)

文化旅游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部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工作发展之路,积极找准文化旅游工作发展的突破口,为文化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彰显文化发展特色,取得了全面发展。

一、文化旅游工作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建县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彭阳县文化旅游业始终坚持以改善基础条件为切入点,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文化旅游工作从起步到发展,从单一到繁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全县建成了县文化广播电视综合大楼、宣传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文化艺术中心等办公楼和栖凤山公园、怡园广场、茹河生态文化园、皇甫谧文化广场、乔家渠民俗风情园暨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全县建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56个农家书屋,28个村级文化室,27个农民文艺队,41个农民文化中心户;17个旅游景点。现有各类文物遗址294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区保单位7处,县保单位70处,有馆藏文物5200余件,已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三级文物726件,是全区

典型的文物大县。又有刺绣、根雕、剪纸等10余门类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阳县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我们组织编制了《彭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彭阳县任山河红色文化区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和《彭阳县杨万珍生态农业旅游区细规划设计方案》。对彭阳旅游进行了形象定位,即“生态彭阳,花果之乡”。先后编制了《小岔沟毛泽东红军长征宿营地开发项目方案》《杨万珍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方案》《乔家渠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彭阳百里香茶园建设方案》《彭阳纸臶画项目方案》《彭阳县泥塑彩绘项目建设方案》等旅游项目方案文本,积极申报,争取旅游建设项目。注册成立了彭阳县盛达旅游开发服务公司、宁夏中铁青年旅行社彭阳分公司。积极筹集资金近80万元,对无量山石窟、古朝那遗址城墙进行了维修保护,筹资380万元,建成了皇甫谧文化广场一期工程。

另外,根据彭阳实际,我们确定了三大主题旅游品牌的开发方向。一是以“长征足迹-彭阳精神”为主题,开发以任山河战场遗址(烈士陵园)、毛泽东小岔沟和乔家渠长征宿营地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项目;二是以“历史天空-文化之乡”为主题,开发以战国秦长城、皇甫谧故里(朝那古城)、无量山石窟和旧石器遗址等为重点的人文旅游项目;三是以“清

凉夏日-民俗风情”为主题,开发以生态文明县城、小流域治理和生态农业等为重点的生态旅游项目。

为提升彭阳旅游对外形象,经过精心调研,科学规划,确定了四条旅游线路:

线路Ⅰ是“彭阳精神”之旅一日游,即茹河生态公园感受南国风光-麦子塬品味干部“三苦”作风- 崾岘水库欣赏湖光山色-阳洼生态流域展现“彭阳精神”精品佳作-陡坡梯田风光无限-白岔花海流连往返-长城塬万亩经果林憧憬美好明天-乔家渠民俗风情园暨毛泽东长征宿营地。五峰山赏花品道教奇观-茹河瀑布观峡谷激流-杨万珍“花果山”观花果胜景-城阳果品公司品美味果脯-栖风山森林公园俯瞰国家园林县城美景。

线路Ⅱ是“红色彭阳”之旅半日游,即小岔沟毛泽东长征宿营地-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任山河烈士陵园-“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文化广场-秦汉朝那古城遗址-北宋无量山石窟。

线路Ⅲ是“历史文化”之旅,即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文化广场-秦汉朝那古城遗址-北宋无量山石窟旅游区-小河湾秦汉遗址。岭儿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城阳宋平安寨旧城址-五峰山道教奇观-长城塬秦长城遗址-乔家渠红色民俗风情园-彭阳县文物管理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彭阳纸织画社。

线路Ⅳ是“乡村生态”之旅一日游,即挂马沟森林公园-任山河烈士陵园-回族农家乐-寨子湾流域治理-麦子塬干部“三苦作风”示范区-茹河生态公园-。石头崾岘水库-阳洼精品生态观光旅游区-“百里香”地椒茶园-白岔生态旅游观光区-长城塬万亩经果林示范点(菌草园区),为彭阳县旅游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产业品牌初步形成

一是历史文化初具规模。彭阳历史悠久。彭阳岭儿沟旧石器遗址的发现,把西海固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向前整整推进了两万年,证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3万年前已有人在居住。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等英雄人物把足迹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秦长城、汉城廊、唐宋古堡、朝那古城、皇甫故里、长城古道、无量山石窟、小河湾古城遗址等明清塔寺古迹优存。是彭阳发展人文旅游产业的一大特点。

二是红色文化成效凸显。彭阳是一个红色的革命老区。这里有宁夏最早的地下党支部——小园子支部。这里有宁夏唯一坚持工作到解放的地下支部——红河支部,这里有西海固地区最早的地下共产党员——赵正明同志,红军西征两次途径彭阳,毛主席率领红军长征在小岔沟和乔家渠住过两个晚上,把革命火种播撒在了这片土地上,先后涌现出地下支部20多个,地下共产党员400余名,任山河战斗打响了解放

宁夏第一仗,364名解放军战士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这片热土地。是彭阳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

三是生态旅游品牌初步形成。“生态彭阳、花果之乡”已成为彭阳旅游业的一张靓丽的名片。近年来,县政府依托生态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着力打造大花园、大果园,开发建设了以大沟湾、阳洼等流域为基础的生态旅游观光线路,成为人们品味优美自然风光、感受生态成就、体味“彭阳精神”的丰富内涵。“生态彭阳、花果之乡”的旅游品牌日益凸显,社会知名度和美意度不断提升,对彭阳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是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我县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旅游项目扶持,不断加强服务功能和旅游景点硬件配套建设,先后投资建成了皇甫谧文化广场、开发建设了乔家渠民俗风情园。同时,注册成立了彭阳县盛达旅游开发服务公司宁夏中铁青年旅行社彭阳分公司,为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宣传推进工作成效显著。我们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宣传营销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大型节会、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和《宁夏日报》、《固原日报》等

多家新闻媒体对我县的特色旅游进行了宣传报道,从而使彭阳旅游品牌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二、当前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起步晚,底子薄。目前,文化旅游产业已初步形成包括百里香地椒茶、纸织画、泥塑彩绘、刺绣、根雕、黄酒、歌舞娱乐、网吧、电影、文艺演出、艺术培训、音像制品等综合性文化市场体系。但彭阳旅游景点少,产品开发规模小,接待服务水平低,产业要素不配套,无论是内部旅游服务环境建设,还是外部市场开发,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缺乏核心旅游吸引物,旅游产业链条短、专业人才少、市场营销不足等。从总体来说,彭阳县的文化旅游产业仍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发展还不够充分,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滞后,产业意识不强。近几年,我县文化系统的运行体制沿袭的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管理模式,习惯于按行政指令开展工作,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市场观念淡薄,自主创新不强,经营管理乏力。对文化的生产属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统一协调,相互带动的产业意识还不强,实际工作中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二)文化产业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我县文化产业发展还缺乏整体宏观布局及长远规划,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存

在单打独闯、各自为阵、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尚未形成多方位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缺少龙头企业和带动性强的产业集团;经营层次低,效益偏差,上档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偏少,市场占有份额低。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存在资源的闲臵、不足和浪费等问题。目前我县传统民间艺术基本处于自然存在的形态,得到开发并获取收益的还不多,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上,还存在着“散”和“粗”的问题,缺乏“深挖”、“细研”、“出新”。

(三)文化旅游产业法规政策不够完备,措施不到位。文化旅游产业是新兴产业,需要法规、政策的有力支持,目前,从我县区域经济趋势看,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不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同时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但从扶持发展的角度看,关于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备,缺乏行之有效的促进性政策措施予以固定化、统一化,空白点较多;对现行法规和政策落实力度也不够,有些政策过于原则性,缺乏实施细则;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也没有及时到位,致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迟缓,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四)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力度偏弱。文化管理体制不合理,上下衔接不畅,上下工作机构不对接。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服务的关系调整不够、职能转

变不到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现象,宏观调控乏力。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旅游产业市场机制的形成,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文化旅游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文化旅游产业的日益发展,需要一大批既熟悉市场经济又懂文化的经营者。文化旅游产业的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彭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全县在编的文化队伍,普遍年龄都在45周岁以上,且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专业人才奇缺,严重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何解决、培养和提高文化管理经营人才的素质,已经成为我县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旅游产业缺乏核心吸引物,旅游产品吸引力小。旅游资源存在先天不足,没有垄断性、高品位旅游资源,在目标市场上替代性旅游产品比较丰富,严重影响了彭阳旅游的市场吸引力。

(七)交通制约问题突出,旅游交通成本较大。一方面,景区景点较为分散,境内交通道路等级不高,路况较差,很多地方甚至没有道路通行,另一方面,彭阳距周边核心旅游集散城市距离较远,交通耗时长,成本大。

(八)旅游资金投入匮乏,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急缺。旅游景点基础建设不足,加之接待配套设施基础薄弱,制约了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县城旅游住宿条件差,档次较低,不适应未来大规模的旅游发展需求,缺少相应的娱乐、餐饮接待设施等。

(九)旅游客源市场空间距离远,市场开拓难度较大。与西北和国内其他主要客源地的空间距离较远,又没有垄断性的旅游吸引物,市场开拓难度较大,同比国内其他地区,需要投入更大的财力和物力。

三、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议

(一)招大引强,培育上规模上品牌的文化企业。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支持和引导文化企业采取并购、联合、重组等措施做大做强,这样既克服政府资金投资上的不足,又促进了文化艺术和旅游商品发展;二是学习借鉴外地模式,培育高雅文化。使本土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化、集团化;三是上下联动,形成政府支持,多元投入,多方面发展的良好态势,拓宽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空间。

(二)改进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融资方法,放宽资金的注入方式。进一步拓宽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参股、合资、合作、独资、

联营、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支持非国有经济成分及非文化性质企业控股,鼓励民间资本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投资和经营,从而促进社会资金向文化旅游产业领域流动。

(三)加强文化旅游产业相关法规政策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法制政策环境。要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根本是尽快解决有关法规、政策滞后问题。既要全面审视既有的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制定完善的产业政策法规,清除阻碍建立和形成统一的文化旅游产业市场的各种壁垒,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进一步健全文化旅游产业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体制。切实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理顺关系,放宽市场准入机制,简化审批手续,建立完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个人、社会团体等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兴办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构建全社会办文化的格局。

(五)尽快制定旅游产业优惠扶持政策。要在对旅游产业加大财政预算支持的同时,从招商引资、基础建设、税收减免、融资投资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全社会力量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

(六)尽快整合资源,全力打造宁夏旅游品牌。突出“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品牌,整合优势资源,将彭阳旅游资源开发提升到大六盘山旅游区乃至西北大区级或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中,突出彭阳自身的旅游特色,打造特色旅游县。

(七)坚持“培养”和“聚集”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人才是第一资源,现有的文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和“聚集”两条途径,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艺术创作和旅游产品营销的人才队伍,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优越的社会环境,带动文化旅游产业以规模到经营方式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要进一步探索旅游人才队伍培养引进机制。要加强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其业务素质,从而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要求及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及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五年。文化旅游产业要按照区、市旅游产业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彭阳县情,认真制定适合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实际的发展思路、总体要求及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今后五年,我县文化旅游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按照“1123”的工作思路,即:建设一条黄金文化带(西起古城,东至沟圈),打造一个以县城为中心的文化核心区,着力发展皇甫谧中医针灸及民俗文化两个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全面推动百里香地椒茶园、茹河生态园及乔家渠三个文化园区建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加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我县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旅游按照

(二)总体要求

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开发产业、理顺体制、文化惠民、旅游富民”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创新,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强化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一手抓旅游商品营销产业,依托我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开发地椒茶、纸织画、刺绣等民间艺术产业,形成规模,提升效益,通过“两轮驱动”,力争使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获得双丰收。

(三)总体目标

按照建设“皇甫谧故里、东山文化之乡、生态文明新家园”的总体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总产值

达到1.6亿元的目标。文化产业力争实现“三大目标”、创建“五大品牌”;旅游产业达到3A级以上景区3个,3星级以上宾馆5家,发展农家乐100家,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保持在15%的增长速度。

三大目标

1、建成县、乡、村、组、户五级文化网络。县城建成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数字影院,同时完成皇甫谧纪念馆建设工程,全力打造好县城核心文化区、12个乡镇实现“八有”目标(即:乡乡有文化站、文艺队,有电影放映队,有电视转播台,村村有文化室,有资源共享室,有农家书屋,有文化中心户的八有目标)。

2、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更加完善。要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按照“政企分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思路,探索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大文化工作思路,进一步理顺县乡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竞争有序、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文化建设新体制。

3、抓重点,建成一批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力争“十二五”末通过“项目带动、政府扶持、招商引资、企业自筹”的办法,投入资金2.6亿元,建成皇甫谧中医针灸产业公司和民间艺术产业总公司两个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成以百里

香地椒茶基地、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茶文化园;以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茹河生态文化园;以红色体验、康体养生、民俗文化为一体的乔家渠民俗风情文化园。通过“两基地”“三园区”的带动,逐步形成点面结合、总体发展的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新格局。

五大品牌

1、办好“百里香”地椒茶文化旅游节。从2012年开始,每年端午节举办一次集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产品展销、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地椒茶文化节。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大力宣传地椒茶文化,推动“百里香”茶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十二五”末使地椒茶文化园投资达8000万元以上,基地规模投资2万亩,建成茶文化体验园、现代化的加工销售厂房、地椒茶山庄,年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真正使“地椒茶”成为我县知名的文化旅游产业品牌。

2、全力打造“彭阳纸织画”文化旅游产业品牌。通过项目支持,政府扶持,企业自筹,力争2015年,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成规模化、集体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纸织画文化旅游产业园一处,年实现产值2000万元,使纸织画成为我县文化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品牌。

3、全力打造“彭阳刺绣”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以县职业中学为依托,每年培训专业人才500名左右,通过内引外

联、项目带动,投资3000万元建成集基地、加工、产销为一体的刺绣文化园一处,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使彭阳刺绣发展成为知名品牌。

4、全力打造“彭阳草编”文化旅游产业品牌。通过项目扶持,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等办法,在红河乡投资2000万元,建成彭阳县草编工艺品公司,大力发展草编工艺产品,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

5、建设“彭阳文化旅游产业一条街”,全力打造“东山文化之乡”品牌。通过政府扶持、社会自筹、项目带动投资1亿元,在县城规划建设“彭阳文化旅游产业一条街”,大力培育发展书画、根雕、剪纸、刺绣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 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进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开发区的产业进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进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进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先进生产力的进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开发区产业优势,是现时期开发区进展的紧迫课题。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和市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进展,我们采纳咨询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省级开发区371家工业企业产业进展现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进展的总体状况、要紧特点、制约因素和进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开发区产业进展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全市开发区产业进展概况 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开发区,经国家核准的近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1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0多亿元,开发区共设置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2007年,8家省级开发区实现GDP211亿元,同比增长56.11%,占全市的12.57%;业务总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8.1 %;一样预算收入1 7.44亿元, 同比增长66.1 %,占全市17.37 %,;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 亿美元,占全市的63.88%;自营出口9.6 亿美元,占全市的58%。开发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热力、绿化、污水处理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增强,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显特色,开发区进入了集约进展、可连续进展的新时期,出现良好的进展态势。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快速进展的重要支撑、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产业进展出现出四个明显特点: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一、中国文化演艺产业有望成为继电影产业之后的下一个爆发性行业 从整体文化产业来看,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经验,在人均GDP 达到3000美元之后,文化产业消费需求有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人均GDP迈过3万美元之后才有所放缓。2012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6100美元以上,目前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快速释放的过程。 文化行业的快速增长已经在电影产业得到了验证。与电影行业一样,演艺行业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演艺产业的规模大,产业集聚化程度高。 国外演艺市场一般都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剧场密集的分布创造出相互烘托、相互宣传、相互刺激的气氛,扩大了观众的整体数量。密集的剧场分布形成一个剧场群落,对于培养戏剧观众和戏剧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带动了旅游、饭店、购物、交通等周边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演艺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众所周知的纽约百老汇聚集了时代广场附近12个街区以内的39家剧院共计47962座,有100多个舞蹈团、近60个音乐团体常驻于百老汇剧院区

进行演出,年票房直接收入为12亿美元左右,间接经济效益在43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整个北美的电影票房收入也只有100亿美元。 与电影相比,演艺市场呈现更加小众化、消费高端化的特点,但是中国的演艺产业也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1、民众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对户外娱乐消费升级的需求; 2、政府政策对文化演出市场和民营经济的支持; 3、演艺人才队伍的繁荣发展; 4、演艺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将会快速提升。 中国的演艺市场正在进入爆发性的发展阶段,目前是最佳的抢占市场战略发展阶段。 二、旅游行业是成长型的朝阳产业,“主题公园+旅游文化演艺”的模式最有竞争优势 旅游产业是消费升级最核心的产业之一,是典型的成长型朝阳产业。2013年,尽管遭遇政务消费减少、禽流感疫情和国外游客减少的不利环境影响,我国的旅游行业依然实现高于GDP的增长水平。 在“三公”经费压缩的背景下,国内旅游仍然实现较好发展,说明大众消费是国内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此外,出境旅游较快发展,境外消费大幅增长。

最新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最新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 告_调研报告 为充分了解我县文化发展特色资源,找准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近期,县政协组成工作调研组,深入相关文化院团、文化企业、旅游景区、学校,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文化特点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高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县境内有田野文物保护点16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骆驼城古遗址、许三湾古城遗址及墓群、汉明长城),省级4处,县级保护文物47处。骆驼城古遗址始建于东汉灵帝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距今1832年,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汉唐古遗址之一。许三湾古墓葬群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密集型古墓群之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之一。 我县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文旅联姻、企业经营、市场运作、依法管理、竞争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大政策引导、市场管理力度,使文化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我县现有文化事业单位4个,

即:高台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工团,在职职工44人。国有文化企业2个,即: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现有职工10人。文化产业经营单位83家,从业人员200多人,经营面积15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约1700多万元,其中文化传媒公司2家,网吧9家,kvt娱乐场所10家,音像制品零售经营户8家,电脑打字复印43家,印刷企业3家,图书零售(出租)8家,祁连玉奇石馆2家,还有一些分散的文化产业经营户,如字画装裱、手工编织、艺术根雕、器乐制作等。总体来说,我县文化产业仍处于摸索徘徊、低层次、低水平始发阶段,规模小、结构单一,对经济的贡献率很低,XX年全县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781.3万元,占全县gdp的0.85%,除有线电视网络传输和旅游外,其它文化产品销售、广告印刷复制业、互联网经营与娱乐、工艺美术品加工销售等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221.5万元,仅占全县gdp的0.4%,与全国2.75%和全省1.8%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为推动文化与旅游相融合,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县在XX年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红色带动工程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文化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近年来,我们按照确定的目标、既定的任务,总体谋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抢抓党的xx 届六中全会决定、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甘肃经济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基本思路 按照打造“教育名镇、花木之乡、旅游休闲镇”的总体目标定位,及时启动实施“三产扩张”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出特色、差异发展。规划大物流、发展大商贸、优化大环境、催生大企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花木交易、旅游食宿和教育住房出租等服务业,使全镇第三产业在近期有一个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一个重点(以旅游食宿和教育住房出租服务为重点)、三条发展轴(休闲旅游、商贸物流、花木交易)的格局,成为庐南重要休闲旅游胜地、边际商贸物流高地。 (二)对策与措施 1、推崇“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生产力”理念,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巧借一桥相连的赤水市强势打造“神秘赤水河”生态旅游品牌之机,“借船出海”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较好结合“周祠”升级为国家保护文物的人文资源优势,举全镇之力,加快启动实施包装推介、开发建设周祠广场旅游项目。紧盯赤水8 万多人和每年吸纳上百万游客的潜在消费群体优势,重点做好吃、住、玩、购“四篇文章”。以名小吃夜宵——曾烤鱼为依托,发展特色餐饮和特色小吃,力促形成特色小吃一条街,推出多风味、多品种的餐饮品牌,满足不

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要。同时,以集吃住娱乐为一体的三星级宾馆——罗曼假日酒店为依托,立足地方特色,借鉴先进酒店管理模式,不断开拓新的经营形式,提高经营规模、档次,大力发展一批功能齐全、设备现代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星级饭店、商务酒店等,提升聚人效应。以赤水七处国家级风景区和宋袁食品黑桃系列软糖为依托,积极与镇内外旅游业建立畅通旅游网络,吸引接纳镇内外游客,同时,着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旅游产品,逐步形成“游、购”相互配套的旅游综合体系,实现“玩在赤水,购在九支”的一一对接。在公路沿线和锁口森林区,大力发展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渔家乐”旅游项目,加快观光农业和郊游娱乐业的开发建设,按照生产与观光相结合,以旅游促产业,以产业促旅游的思路,以安居、徐家祠、月台等近郊村为核心区域,充分利用种植花卉传统优势,加大引导开发力度,逐步形成以旅游、观赏为主,科普、科研为辅,融生态旅游和经济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旅游区,打造赤水市“后花园”。 2、构建“川南黔北现代服务辐射中心”,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利用毗邻的国家级重点化工企业赤天化20万吨纸浆项目正式投产和德亿纸业、巨神酒业等大型招商引资企业的即将达产见效契机,出台实施《九支镇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建设和提升副食品、家电产品、农副产品批发及服装批发等各类行业市场,着力培育边界商贸市场,构建川南黔北边际交易带,“攻占”边界消费“阵地”,形成辐射与反辐射中心;充分利用佛赤、九五等公路穿境而过、赤水河水路便捷和

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茶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1.以茶资源相关文化为依托开展绿色生态观光游 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如茶园 生态游、茶文化保健休闲游等。可针对青少年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 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 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 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并可让他们品尝 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 2.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 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游人不仅可以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 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自1980年杭州建立“茶人之家”以来,全 国已相继建立了北京“老舍茶馆”、“福州茶艺馆”、“青藤茶艺馆”等数百家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文化活动场所。 3.以欣赏、参与特色茶俗为主题的茶俗风情游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俗旅游资源,如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傈僳族的雷响茶等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 资源。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 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 层境界。现在,黄山的绿茶探源、安溪的铁观音探源、大理的三道 茶民俗游等都非常火爆,正逐步成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中的精品。 4.充分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参与性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2013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对**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元法的指示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协助下,我委主动与市旅游局和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征求意见后,拟定了调研计划和方案。在市内调研、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又分别赴开封、洛阳、驻马店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并收集整理了国内一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成功的城市经验资料。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快速、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表现形式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和旅游的有机融合后形成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验经济成熟、知识经济发展、文化和创新得到全球重视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前景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欧盟旅行委员会等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中国的旅游业,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团队旅游为运行方式,旅游景区大体分三类:一类是自然景区,二类是近代和古代景区,三类是人造景区。但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旅游的需求也在改变。中国由点线旅游体系转变成板块旅游体系,旅游载体变成一个城市。以景区开发为主转向旅游目的地开发,这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所以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后形成的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旅游业主要有四 。 摘节、石榴采摘节等各种节庆活动,涵盖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四种表现形式。我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是走在前列的、是比较好的。 **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悠久的传统城市,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无限希望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在全国找坐标、在中部求超越、在全省挑大梁”的工作思路,依托**文化积淀和工业科技基础,以重大项目带动,以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研究制定《打造**市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实施方案》,结合**文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理念,重点谋划动漫业、演艺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46个,总投资达282.136亿元。目前,加快建设**嵩山文化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市动漫产业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着力培育登封嵩山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区、石佛艺术公社文化产业园、《快乐星球》文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量每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率,旅游总收入每年保持13.7%以上的增长率。2012年共接待游客61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将超过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左右;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左右。文化创意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开展“三走进,三**”活动中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2013年09月省旅游局正式出台《关于旅游业支持**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把实验区建设成为以旅游业为驱动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文化旅游发展计划范文 文化事业和旅游产生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全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新姿态、新作风、新思路,努力实现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跨越。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紧紧围绕我区“一二三六”经济发展布局,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确立“深化事业、推进产业、发展旅游、强化管理、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多方利用区域丰富的文化资源,构建完善的文化事业体系和文化产业格局,为努力打造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交融的高品位、多样化、开放型的文化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增强文化工作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完善文化设施、发展基层文化、提高精品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群文工作:举办100场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活动;培训各类文艺骨干100名;新增各类文艺团队20支;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0人次;创作文艺作品100个,获市级以上各类奖项10个。 旅游工作:完成文脉挖掘、整合、利用和推介;完成“龙飞渡跸”牌坊、“天子津渡”遗址公园规划设计工作;做好义和团吕祖堂坛口遗址整合开发;完成*旧址搬址,推进施工建设。 文物文博工人: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积极搞好《*历史文脉》编撰工作;完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收集和整理。 市场管理工作:在引导、规范、发展和繁荣方面下功夫,积极营造服务全区经济的良好氛围;引进文化企业1-2个,实现税收100万元。 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设施载体建设工程。 1、积极推进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做为重要的国有文化阵地,无论是提升区域文化品位,还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都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文化工作“四基”要求,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尽快落实图书馆(文化馆)的新馆建设。 2、启动*机器厂旧址的落架大修工作。本着保护文物,传承历史文脉,发展旅游产业的原则,协调、监督设计、维修单位如期进行落架大修各项工作。 3、全面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积极发挥我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优势,利用网上资源、多媒体技术开展网上浏览、讲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徐州市外经贸局开发区处 开发区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开发区产业竞争力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反映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决定着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引领着地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明确开发区产业定位、加快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开发区产业优势,是现阶段开发区发展的紧迫课题。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和市动员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市省级开发区发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省级开发区371家工业企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调研,并在分析研究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主要特点、制约因素和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一、全市开发区产业发展概况 目前,全市共有8个省级开发区,经国家核准的近期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1平方公里,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20多亿元,开发区共设立各类企业400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00多家。2007年,8家省级开发区实现GDP211亿元,同比增长56.11%,占全市的12.57%;业务总收入910亿元,同比增长48.1 %;一般预算收入

17.44亿元, 同比增长66.1 %,占全市17.37 %,;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8 亿美元,占全市的63.88%;自营出口9.6 亿美元,占全市的58%。开发区道路、供排水、供电、通信、热力、绿化、污水处理和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开发区主导产业逐显特色,开发区进入了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开发区已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对外开放的主阵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平台和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载体。产业发展呈现出四个显着特点: 一是产业特色初步形成。徐州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同时积极培育光伏光电、清洁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特色比较鲜明的产业板块;丰县经济开发区以食品加工、盐化工和电动自行车为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沛县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以煤电铝一体化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新型材铝加工、农产品加工、煤化工三大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铜山经济开发区以工程机械、车辆制造、电子电器为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睢宁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棉纺织、白色家电、皮革皮具三大产业板块;邳州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板材家具、纺织服装、煤化工三大产业,特色较为鲜明;新沂经济开发区规划了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及纸制品加工三大产业板块,发展势头迅猛;

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分析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壮大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型,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意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现代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行业,旅游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在旅游产业当中,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所享受的也是旅游产业当中的文化内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旅游业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重视文化产业,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紧密结合,从而推出不断满足当代人们需求的服务。本文就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引言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两者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现代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当代人们的需求,许多产业开始积极探索共同发展之路。近年来,伴随着创意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产业相互

交叉发展的现象不断增加,产业融合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新兴产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就必须顺应产业融合的要求,不断推出新的业态和产品形式,开拓新的市场,走差异化竞争道路,从而获取更大的 收益。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述 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纷纷发展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创新为核心的一种新兴产业。这种产业着重文化形式、内容的创新,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来不断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为文化创意产业赢得市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享受也越来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与我国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其在我国当前社会主要囊括了应试、动漫、传媒、表演、雕刻、广告等多个行业。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依赖度不高。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文化作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行业,文化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对我国人民有着很好的鼓舞作用。时代在发展,文化对创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文化产业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而文

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十三五”发展下的新亮点

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十三五”发展下的新亮点文旅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文化行为、体验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主要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伴随中国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期,旅游市场领跑经济。 一、文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将使文旅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1、文旅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转型起推动作用。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调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传统服务产业中派生出新的门类,并有利于传统服务产业的升级。 2、文旅产业的发展对城市消费市场有很强的拉动能力,形成持续不断的消费热点,同时对促进就业也有积极作用。 3、文旅产业对相关产业资源整合利用、效益增值有促进作用。比如书店和咖啡馆结合而成的书吧,不仅可以整合书店和咖啡店的原有市场,也将带动两者的结合派生新的消费模式。 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起航之年,对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而言,意义更加重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因而,从今年起至2020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由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关键5年。中国文旅强化发展的时代已然到来。但中国文旅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提升与改进的内容,并需与城市特色和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这亦成为中国文旅发展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二、经济转型引发文旅产业备受商业资本追捧 当下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最好时期,渐入大资本时代,包括汇率上升、资本外流、股市震荡、出口幅减、投资滞缓、产能过剩、新兴经济放缓、资源和环境容量逼近极限等一系列的因素促进着经济的良性发展。在外需不振、生产成本上升、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现实倒逼机制下,中国经济亟需为未来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因而,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伴随中国大休闲时代的到来,文旅结合的产品因其业态丰富,客群明确,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处在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渐入蛰伏、寻求转型时期,文旅产业

文化旅游产业现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没有文化,景区的生命力是不可能长久。只有将旅游和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大旅游中有机融入大文化,将文化思想、文化意识、文化理念、文化内涵和文化手段始终贯穿于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全过程,做到文化和旅游的全面对接、全面融合、全面整合,促进传统的文化、旅游产业升级,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互利互惠,实惠文化兴盛、旅游强盛的最终目的。 一、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现状 1.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创新。2008年年底,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工作会议”。会议全方位提出了文化与旅游两个新兴产业互促的原则、目标、战略和重点工作等,必将推动云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云南省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升为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互动,对于加快建设旅游强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是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但同时又是自然生态和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脆弱区,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发展和谐旅游凸显了旅游与文化的利益相关性、共生和谐性,要求以科学开发促进合理保护,以合理保护推动科学开发,使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 2.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是中国民族成份

最多的省份,在全国56种民族中,云南就有52种。其中,人口超过5 000人的少数民族有25种,人口数为一千多万人,占当年全省总人口数近40%,特别是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15种少数民族世居云南,是云南特有的民族。各民族的语言、建筑、服饰、歌舞和节庆等文化精彩纷呈,堪称“民族文化大观园”。多年以来,云南省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把全省的文化产业做得很红火。云南省在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弘扬优良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培育打造了一大批民族文化知名品牌,初步形成了以民族工艺、歌舞、节日、服饰、饮食、医药等为主的民族文化产业。如早期大理白族的《五朵金花》,近年来有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还有楚雄彝族的《太阳女》,西双版纳傣族的《勐巴娜西》,大理白族的《蝴蝶之梦》和世博吉鑫园《吉鑫宴舞》等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享誉国内外。云南民族文化已走向世界,不仅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展示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云南旅游的形象品牌。 3.文化旅游品牌初具规模。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除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文化和旅游互动的蓬勃发展外,2008年,云南省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互动中,印象最深的是楚雄、腾冲、旅游小镇的文化和旅游互动。对于楚雄的旅游发展,楚雄先后推出恐龙谷和

加快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加快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发表时间:2009-11-27T14:05:33.45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8月上旬刊供稿作者:叶龙祥 [导读] 产业集群是一种极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 叶龙祥(福建师范大学) 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极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和动力。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环境恶化、核心企业较少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培育和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理论问题对策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集群作为当今世界上极具特色和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产业集群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集中,且有相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构成的产业空间组织①。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农村城镇化进程和经济市场化进程,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我国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集群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当前我国产业集群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存在着一些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1.1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低下产业集群不仅仅是劳动与资本的聚集,更是技术、创新能力的聚集。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以应用简单技术为主,主要模仿并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依靠低成本、低价格来维持其竞争优势。造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我国企业的创新意识比较淡薄,企业间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较少。②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不足。由于我国产业集群大多是从乡村和小城镇聚集并发展起来的,以中小非公有企业为主,因此技术开发资金严重不足。③由于劳动者素质低下,我国企业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吸收和应用能力有限,这严重打击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④由于我国缺乏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和健全的金融体系,我国企业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 1.2 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①土地、资本、能源等生产要素日益缺乏。目前,产业集群主要集中的沿海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土地要素瓶颈,许多发达城市的工业用地已将近枯竭;电、水、煤炭等能源供给十分紧张,严重制约了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②产业集群内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等原因,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不愿意向其提供贷款,即使有机构和企业愿意提供贷款,这些中小企业所要承担的贷款利息也很高。③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当前由于原材料供给不足、通货膨胀等原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迅速,企业原本的低成本战略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利润下降,竞争力有所减弱。④出口能力下降,阻碍了企业向外扩张。由于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出口受到了制约,这导致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向外扩张能力有所下降。 1.3 产业集群内核心企业较少在现实的经济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资源优势的企业能够对其他企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能够带动其他企业共同发展,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向前演进。由于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是在农村和乡镇发展起来的,并以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集群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我国产业集群很难具有核心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不足。 1.4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群政策已在西方发达国家普及了,而我国政府在制定产业集群政策、对产业集群进行规划和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不足。①我国政府对作为产业集群主体的中小企业不够重视,缺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我国与产业集群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政府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管理不到位。②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公共产品投入不足。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很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主要分布的村和乡镇地区交通不发达,企业在用水、用电、通讯等方面存在着困难。 2 加快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问题已成为限制我国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瓶颈,因此,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集合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2.1 增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应依赖于创新,依赖于创新所带来的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每一个企业都有其特定的技术问题,聚集企业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意味着该产业的技术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因此,技术创新对于产业集群及其内部的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应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识,加大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政府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联合金融机构等中介组织和公共研究开发机构,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遇到的资金和技术问题;其次,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低成本型集群向创新型转变,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最后,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指导集群内的企业按一定的原则分摊技术创新的成本。 2.2 培育要素市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赖于高质量、充足的生产要素,完善的要素市场对于生产要素的有效流动、集聚和优化配置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不断培育和完善要素市场。政府应积极引导、合理开发并规划土地的使用,使土地向高新技术产业、有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流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中小企业发展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应完善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需要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任,通过政策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外商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由于我国目前电、水、煤炭等能源供应十分紧张,政府应增强节约能源的宣传力度,并致力于开发新的能源。 2.3 扶持和鼓励与产业集群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金融、保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提供各种中介服务,降低了企业的信息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产业集群内的中介服务机构应实行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中介机构应代表企业积极地同政府部门和其他机构、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减少企业的信息成本,增强企业的活动能力。中介机构还应扩大服务种类和范围,以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服务,满足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需要。此外,中介机构应引导健康的集群经营文化,促进集群内竞争合作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集群环境。 2.4 培养创新型企业家,培育核心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集群内核心企业的带动,因此,我们应积极培育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其辐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 1、加强顶层设计、科学编制全国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会成为政 策制定相关部门的紧迫任务,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发展政策相对滞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相对薄弱,文化旅游发展的理念相对陈旧,趋于保守,通过广泛调研总结分析国内外文化旅游的实践经验和经 典案例,提出适合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实际的文化旅游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文化、旅游、影视、出版、体育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对文化旅游的具体业态及其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出台具体鼓励和扶持性的政策将会成为今后文化旅游发展政 策的重要内容,作为相对独立、特征鲜明、潜力巨大的新型旅游形态,文化旅游具有强劲发展势头,文化旅游发展政策对贯彻落实文 化强国战略,增强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振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 具有引导、调节的重要功能,这就要求加大文化旅游发展政策支持 力度,尤其是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强对文化旅 游市场和文化旅游企业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对文化旅游特色产 业集聚区、全国文化旅游实验区,国际知名旅游演艺品牌建设,历 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文化旅游活动 品牌建设等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举措,要出台更具体的实施办法及 扶持政策细则,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行业标准和评价体系,把制度理性转化为技术理性,切实推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 推动我国文化旅游向纵深发展。 3、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 势必带来文化的各种形态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尤其是在高科技浪潮 之中,文化产业不断升级换代,新型业态不断涌现,必然催生文化 旅游更丰富的业态,这就对深化文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客观 要求,完善和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政策,需要加快文化、旅游系统管 理体制机制改革,以使两个系统的管理工作协调一致,从现实条件 来看,地市级及以下的文广新局与旅游局的合并将会成为文化体制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新稿)

文化旅游工作汇报 近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部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工作发展之路,积极找准文化旅游工作发展的突破口,为文化旅游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彰显文化发展特色,取得了全面发展。 一、文化旅游工作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建县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彭阳县文化旅游业始终坚持以改善基础条件为切入点,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文化旅游工作从起步到发展,从单一到繁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目前,全县建成了县文化广播电视综合大楼、宣传文化中心(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文化艺术中心等办公楼和栖凤山公园、怡园广场、茹河生态文化园、皇甫谧文化广场、乔家渠民俗风情园暨毛泽东长征宿营地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全县建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56个农家书屋,28个村级文化室,27个农民文艺队,41个农民文化中心户;17个旅游景点。现有各类文物遗址294处,其中国保单位1处,区保单位7处,县保单位70处,有馆藏文物5200余件,已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三级文物726件,是全区

典型的文物大县。又有刺绣、根雕、剪纸等10余门类2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彭阳县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2009年,我们组织编制了《彭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彭阳县任山河红色文化区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和《彭阳县杨万珍生态农业旅游区细规划设计方案》。对彭阳旅游进行了形象定位,即“生态彭阳,花果之乡”。先后编制了《小岔沟毛泽东红军长征宿营地开发项目方案》《杨万珍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方案》《乔家渠民俗风情园建设方案》《彭阳百里香茶园建设方案》《彭阳纸臶画项目方案》《彭阳县泥塑彩绘项目建设方案》等旅游项目方案文本,积极申报,争取旅游建设项目。注册成立了彭阳县盛达旅游开发服务公司、宁夏中铁青年旅行社彭阳分公司。积极筹集资金近80万元,对无量山石窟、古朝那遗址城墙进行了维修保护,筹资380万元,建成了皇甫谧文化广场一期工程。 另外,根据彭阳实际,我们确定了三大主题旅游品牌的开发方向。一是以“长征足迹-彭阳精神”为主题,开发以任山河战场遗址(烈士陵园)、毛泽东小岔沟和乔家渠长征宿营地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项目;二是以“历史天空-文化之乡”为主题,开发以战国秦长城、皇甫谧故里(朝那古城)、无量山石窟和旧石器遗址等为重点的人文旅游项目;三是以“清

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推进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示范区推进文化创新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结合示范区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根本任务,围绕文化强区战略,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培育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历史特点、地域特色的创新文化、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精品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为X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总体目标 按照“园区化承载、一体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规划建设文化体育旅游产业园,组建X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以“三农”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中心、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体育中心、以X水景为特色的旅游(民俗游、农科游、周边游)中心,形成西部知名的特色文化体育旅游品牌。 到X年,培育出一批示范效应强、带动作用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形成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游客集散中心和体育健身及赛事活动中心。示范区旅游、体育产业的文化含量显著

提升,力争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以上。 三、主要任务 以X文体旅产业园区为载体,坚持公司化运作、专业化招商、集群化发展,全力打造健身休闲旅游基地、体育运动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等三大基地。 (一)扎实推进健身休闲旅游基地建设。按照“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思路,在X建设水上公园,在主堤和子堤之间建设湿地公园及休闲性体育运动公园,形成独具特色的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 1.X水上公园(X水上娱乐世界)。依托X段湖心岛,建设相应体育设施和文化演艺场所,大力普及体验性、娱乐性、休闲性、大众式消费的群众水上运动,打造“动感水城”。 2.X休闲健身公园。建设健身广场,开发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篮球场、网球场、多功能健身场地(单杠、双杠、健步机、休憩区)、儿童运动场、户外拓展场地等,增强X的城市吸引力。 3.X西线游客集散中心。与法门寺、太白山、楼观台、乾陵等知名旅游景区紧密联接,建设高标准的游客中心,力争使X成为X西线游客集散中心。 (二)规划建设体育运动产业基地。全力打造体育健康产业集群,发挥体育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大体育、大产业,使

[对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的研讨] 林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对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的研讨] 林 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对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的研讨一、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市林业第一产业发展良好,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批林业产业基地,森林覆盖率从1990年的5.3%提高到2010年的13.4%。目前,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15万亩,经济林、山杏林生产基地85万亩,育苗基地120公顷。水果、干果年产量4千余吨。林业第一产业产值5000余万元,农民从木、果等林业种植业中的收入人均170余元。 2、林业第二产业,主要是林木加工业,分散在全市各乡镇和**市内。主要生产木材初级产品,如单板、木方等。其中,锯材加工企业25家,木片加工企业2家,单板加工企业32家,其它形式木材加工企业8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两户,主要是梅花鹿和野猪。第二产业的产值1.2亿元。 3、林业第三产业,在我市尚处于规划和起步阶段,较不发达。 二、林业产业存在问题 1、认识水平低,产业后期投入不足。一方面,政府部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林业产业化的重要地位,对产业化发展的引导力度明显不够。政府部门看准并实施了一些林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但由于没有协调有序的组织机构和统一管理的过硬措施,政府制定产业化发展目标后,往往操作困难、支持不够、后继乏力。

另一方面,政府忽视林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不顾资源培育与加工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林业只取不予或多取少予,致使林产业加工后劲严重不足。 2、企业规模小,无竞争力,缺乏品牌意识。我市木材加工企业大多是小型民营企业,较为分散,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全市木材生产企业共67家,其中年产值上50万元的仅5家,绝大部分为乡镇小型企业。由于小型企业在数量占绝大多数,因此产业趋同现象十分突出。我市大多数林产品是粗加工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品牌优势不明显,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3、投资结构不理想,林业产业投入严重不足。受传统经营观念束缚,大多数林业经营者过份依赖于政府投入,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以经营者为投资主体的多元投资体系。我市林产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效益差,向商业银行贷款难,难以投资基地建设。加上受林地经营权不稳定、林木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等多种因素影响,林业吸纳社会投资太少,无法满足林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推进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我市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不仅表现在我市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可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提供基础性保障,同时,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具有深厚的干部群众基础和成功典型范例。发展林业产业大有可为、大有希望。在推进我市林业产业科学发展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科学谋划我市林业产业发展宏伟蓝图。根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