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调研报告

关于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调研报告

近年来,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时有见报,一再冲击着公众的眼球,人们不禁会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人民法院成立课题组,对该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审理的校园暴力犯罪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并根据案件特点和成因,提出对策建议。

一、校园暴力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

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冷水滩区法院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38件,其中普通刑事犯罪31件,校园暴力犯罪7件,校园暴力犯罪罪名从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故意伤害罪到强迫卖淫罪、抢劫罪、抢夺罪等均有涉及。

二、校园暴力犯罪案件的特点

1.犯罪主体以平均年龄16周岁的男性为主。在7件案件的11

名被告人中,有10个犯罪主体为男性,占比91%,其中14-16周岁的被告人有7人,占比64%;16-18周岁的被告人有4人,占比36%。

2.犯罪主体长期缺少父母管教与关爱,普遍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据以上案件统计,在家务农的法定代理人有8人,子女在外求学,长期未与父母共同生活,该类情况占比67%。该类案件犯罪主体多因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在校倾向于通过拉帮结派和欺凌同学来刷存在感。

3.呈现犯罪动机的积累性和犯罪行为的突发性。在7件案件中,因原有积怨而突发冲突的案件有4件,占比57%。而这种为宣泄不

满和愤恨情绪而实施暴力的行为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可预见性低,防控难度较大。

4.犯罪手法粗暴,动辄致人轻伤或伤人性命。在7件案件中,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案件有1件,占比14%;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案件有4件,占比57%。犯罪主体年纪不大,多处于青少年叛逆期,冲动易怒,又常受到网上淫秽暴力讯息影响,崇尚以暴制暴,常带刀具在身,情绪失控之下轻则致人轻伤,重则伤人性命。

5.具有从众性,多为共同犯罪。在7件案件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案件有6件,占比86%。该类犯罪的犯罪主体常常受到淫秽暴力影视的消极影响,喜欢拉帮结派,并通过欺凌同学、聚众闹事等方式来树立个人崇拜。

6.犯罪主体易反复、多次作案。在7件案件中,有两个案件的被告人为同一人,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管控和教育,被告人呈现出多次反复作案特性。

三、校园暴力犯罪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缺失。家庭德育远比学校、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家庭教育缺失就易造成孩子性格偏激、心态狭窄、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等多种心理问题,后天再缺乏严格管束,则其行为失常、多生事端就在情理之中。

2.学校教育片面单一。现今的应试体制导致学校教育重视“数理化”高过“德体劳”,心理偏激的孩子成绩不如他人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

感和自卑感,当这种情绪得不到外来引导时,就可能憎恨老师、仇视同学。

3.青春期心理教育缺位。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这些变化会使青少年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外界的强行干预只会让他们感觉厌烦。如果不注意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任由他们过早过多的接触淫秽暴力等不良讯息,青少年就可能因此出现行为偏差。

4.父母及子女的法治观念淡薄。法治教育缺失就会导致青少年不怕惹事、无法无天,父母放纵疏忽、麻痹大意,却不知欺凌同学、冲动任性会转变成暴力犯罪,一时的放纵疏忽可能导致孩子误入歧途,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四、遏制校园暴力犯罪的对策建议

从我国现有法律构成来看,从侵权法到刑法,均有明文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权、财产权、人身自由权等各项权利,故再行文增加法律规定并不是快速解决该类犯罪的良药,遏制该类犯罪还是应该从源头抓起,德法并举。

1.大力加强法治教育,送法进校园、送法进家庭。司法机关可在学校推行图画案例展览,用生动易懂的图画和数据来教育学生自觉守法、长鸣警钟,明事理、知敬畏;可以巡回播放宣传片的形式送法进社区、乡村,将“校园欺凌绝非小事”的法治观念普及大众。

2.转变学校教育观念,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今应试教育体制的恶果已经开始显现,单一的分数追求易造成好学生与坏学生

之间的敌视,小事就可能引发欺凌现象。转变教学观念,学习、德行并重培养已迫在眉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廉耻观、道德观,才是解决校园欺凌、防范校园暴力的良方。

3.加大学校青少年心理辅导力度,引导学生平稳度过叛逆期。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定期开展专人定点心理问题排查活动,定期、定点、专人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辅导,及时排除心理隐忧。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谈心”主题班会或是开展野外拉练活动,让学生自主组织、自由参与,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纾解消极情绪,稳步走过青春期躁动。

4.强化司法惩戒,划出校园管理高压红线。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后,学校应及时应对,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相关机关应根据具体情形采取拘留、罚款、有期徒刑等处罚方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校园暴力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5.完善社会监督管理机制,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发动社会力量,联动政府管理部门,对黑网吧、游戏厅、地下滑冰场等不正规娱乐场所进行定期打击整治,同时可考虑设立举报监督电话和举报信箱,制定便民利民的举措方便社会监督,提高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效率,肃清社会娱乐场所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达到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目的。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主题教育教案班级:计算机三一班、三二班 班会日期: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 校园欺凌主题教育 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联动班会活动过程: 一、了解校园欺凌 按照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定义,欺凌指的是既非亲戚也非恋人的单个或数个年轻人之间不应有的过激行为,通常会反复出现。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校园欺凌各国普遍存在,2011年,韩国大邱一名中学生因为无法忍受同学的欺凌,留下遗书后自杀。从遗书中得知,这名学生在自杀前3个月内遭受了多达300次的暴力和威胁。这一事件引发韩国社会震惊和集体反思,从而使校园欺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韩国9岁到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每3人中就有1人曾遭受过欺凌,每5人中有1人曾实施过欺凌。另外,韩国

教育部去年发布的校园欺凌实态调查显示,语言暴力在校园欺凌中占比最高,达到35.3%,被集体孤立占16.9%,身体暴力占11.8%。 2010年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剖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 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

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讲话稿

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讲话稿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校园欺凌”不但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而对“欺凌者”自身同样造成伤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讲话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讲话稿1# A:踏着快乐的节拍,我们向冬天走来; B: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 C:激扬着靓丽的风采,我们向冬天走来; D: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翘首期盼中安然舒怀; A:走进冬天,走进蓬勃的希望; B:世界在我们眼前灿烂地舒展开来; A: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B: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六(6)中队主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是主持人B。 C:我是主持人C。 D:我是主持人D。 A:我是主持人A。今天的主题是“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暴力”。 B: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如果这片纯洁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欺凌而变得黑暗,将是何等的悲哀!同学们可能会问,什么是校园欺凌呢? C: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有: 1.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性格。 4.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 这些现象都会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D:欺凌行为主要为: “身体欺凌”,推搡、打等暴力行为; “言语欺凌”,包括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等; “关系欺凌”,包括通过恶意造谣或者让其他人不理他,使受害者受到伤害。 A: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多发在中小学。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B:校园暴力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同学们,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做到以下几点,反对欺凌,远离欺凌,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C:一、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我们要意识到,欺凌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欺凌行为是无能的表现。做事不能冲动,说话不能盛气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要考虑后果;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错在哪里;要拥有正义感,见到有欺凌的行为要勇敢站出来制止,控制事态的发展,寻找合理的帮助。 D: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我们要学会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宽容。 A: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被欺凌的同学要站出来说不:当你被其他同学欺负时,首先你自己要勇敢反击;如果对方太强势,你无力反击,就要学会先保护自己,然后要大胆向老师或家长反映,让欺凌你的人得到有效的教育和处理。 B:我们学校一直提倡同学们做文明友善的小学生,号召大家团结友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希望全体学生从现在开始,要坚决地对“校园欺凌”说不! C:同学们之间要友好地相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美丽的和爱园里,少一些摩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D:用我们的理智、我们的爱心去化解矛盾,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真正成为更加和谐和积极向上的大家庭。 A: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校园暴力原因对策作文素材

校园暴力 ·新闻时事 2017年1月9日,湖南邵阳市城步四中发生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一中学几名女生在教室内轮番扇一名女生耳光。当天午休期间,城步四中七年级127班学生刘某因与124班同学王某有私怨,趁老师吃午餐时,纠集116班杨某及本班几位女同学到王某所在班级教室对其进行殴打。 2016年10月31日晚,丰顺县某中学宿舍内两个同班同学因纠纷发生打斗,其中一人被刀刺伤腹部,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5月13日,在枞阳某中学课间休息期间,小周与同学小方因琐事发生冲突,小周打了小方一巴掌,致小方左耳耳膜穿孔,经鉴定小方人体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 ·校园暴力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1.人格倾向。有学者指出,校园暴力的施暴学生通常有以下特征:(1)缺乏自我控制及自主负责的能力;(2)轻浮且缺乏挫折容忍力;(3)在团体中表现欲强;(4)以自我为中心且罪恶感淡薄;(5)同学关系不良。有关校园暴力与人格倾向关系的问题,目前国内研究得较少。 2.行为问题与行为困扰。国内的相关研究,发现暴力攻击行为愈频繁,其抽烟、喝酒的比例也愈高。这些研究结果都证实了暴力行为是一连串行为问题中的一环,往往和其他的行为问题合并出现。 3.对暴力的态度与信念。调查发现,学生对暴力的态度愈强,其攻击行为也愈多。高攻击性儿童特别重视控制被害者所带来的心理代偿,并且对于攻击所带给他人的伤害或痛苦较不关心。国内研究也表明,许多学生出于对电视上“黑帮老大”的崇拜,将施暴看作是“英雄”表现,对受害者的感受漠不关心,甚至以此为乐。 (二)家庭因素 一个人性格与行为的养成,大多受家庭影响,因此,不可忽视家庭因素对青少年暴力倾向的影响。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家庭教育不科学,家庭氛围不正常,家长行为不端正,家庭周边环境不健康,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暴力及非暴力少年犯的父母及亲属的不良行为较一般少年的多些;暴力及非暴力少年犯其家庭是单亲家庭或破碎家庭之比例高于一般家庭;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时期受虐的程度、目睹父母发生婚姻暴力的程度及受到手足暴力的程度,比其他少年高。 (三)学校管理的因素 我国目前的中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分数,忽视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教育。部分学校对学生违纪事件简单地求助于行政处罚,滥用“劝退”、“勒令退学”等手段,随便开除学生,将矛盾推向社会。体罚学生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方式的一个弊端,它会使学生形成敌视老师和优等学生的逆反心理。研究发现,当学校持续地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体罚的,不但无法抑制学生重演同样的暴力行为,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敌意和疏离感。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事件教师学习材料之二) 巩海龙 2016年6月15日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 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3、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

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策

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和对策 发布日期:2011-05-13 文章来源:互联网 近年来,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如2010年5月12日,陕西省南郑县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恶性砍杀儿童的校园暴力事件,已造成7人死亡,20多人受伤;还有2010年4月12日,广西合浦县男子砍死8岁小学生;2010年4月28日,广东雷州男子砍伤16师生;2010年4月29日,山东泰兴男子幼儿园内砍伤32人;2010年4月30日,山东潍坊男子小学内锤伤5人等血案惨剧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应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笔者试对校园暴力案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校园暴力案件发生原因的分析 灵山法院2009年审理的校园暴力案件有2件,如陈某、邓某等4人于2009年3月30日凌晨3时许开摩托车窜到灵山县伯劳中学,持刀对该校多名学生进行威胁、殴打及搜身,共抢得26名学生的人民币930元;又如刘某、彭某于2009年5月3日晚上9时许及5月5日凌晨4时许先后窜到灵山县那隆镇第一中学男生宿舍,以持刀、威胁、殴打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抢劫,共抢得16名学生的人民币141元。灵山县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虽然不多,但严重威胁了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安定的学习环境,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影响。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些窜到学校制造暴力事件的被告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灵山县发生的校园暴力案件,只是全国校园暴力案件中的一敝。纵观这些案件发生的原因有: 1、案发凶手多为青壮年男性,这些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收入状况都不太好,对自身生活环境不满意,案发前都处于无业状态。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所谓的“失意者”或正在经历挫折的人。这部分长期失业在家的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心理状态是最脆弱的,最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 2、极少数凶手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精神问题,对前景感到失望。在众多校园暴力案件中,犯罪人有精神问题的毕竟是少数,其他人均是精神正常人,只有少数凶手是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精神问题。如广西合浦凶杀案犯有精神病史,其他人均无精神病史。 3、一些凶手在成长中缺乏关爱,容易形成两种性格极端,一种是懦弱,一种是偏执。性格懦弱的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易忍气吞声,可以委屈自己而顺从别人,但其实心中会认为自己正遭遇不公平对待。这些人一般表现得胆小、老实、不爱说话,只在一些小事上会表现得偏执,所以当他们制造凶案后,周围的人会感到非常意外,这种懦弱性格最常见也最危险的。有专家分析认为,凶案的制造者不少都属于这种情况。内心的压抑、不平感长期得不到释放,若再加上在人生重大事件上不断受挫,积累到一定程度或遇到“导火索”就会爆发,就想用不择手段报复社会、报复他人。于是他们多选择对弱小、无力还手的学生或妇女、老人进行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 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 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1、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 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3、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

作文时事论据素材: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分析-作文

作文时事论据素材: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分析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安静宁和的校园这块净土上,现在也接二连三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校园安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 导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不分,从而引发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 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因素的影响。 因此,校园安全并不是哪一个学校领导或少数教师的管理能够简单的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和谐、舒适、快乐的校园。 下面用具体案例来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制止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学生伤害事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一、具体案例:年月某日,在某校的大门口外米拐角处,高二某班詹某同学伙同本班名同学对高一某班李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 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位同学的矛盾源于当天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其中李某同学插队,詹某同学上前制止,李某同学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

詹某回到班上以后,[复习必备|海量免费学习视频资源尽在学而思轻课>>>点击了解]将事情告诉班上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李某同学,好好教训他一顿。 因此导致詹某等五位学生群殴李某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 事后学校邀请詹某、李某及另外五位参与打架的学生家长到校,经过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詹某应负主要责任,承担%的医药费,其他五位学生负次要责任,共同承担%的医药费。 参与打架的学生经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都表示承认错误,学校根据当事学生的责任大小和认错态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案例分析:、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詹某李某等学生在校属于经常违纪违规的学生,他们缺乏自我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上、生理上的发育阶段,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很容易采取一些非常过激的行为。 他们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 同时,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心理健康教育缺位,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也就成为了青少年陷入暴力等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詹某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生活,父亲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教。 且在其家中长期存在家庭暴力,幼小的心灵很早就蒙上阴影。

预防校园欺凌,杜绝校园暴力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预防校园欺凌,杜绝校园暴力 六2近几个月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多起校园惨案,让人触目惊心,也让我们更加关注校园安全。针对近期连续发生的校园安全极端事件,我们学校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在学校加强安全保卫的同时,同学们也要学会一些面对危险的应急方法: 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终归大多数的同学与老师,以及社会上一切正义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万不要轻易向恶势力低头。 2.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迅速找到电话准备报警,或者大声呼喊求救。 3.如果危险发生,可用自己的书包、扫把、凳子、桌子等物来挡,可以躲避受到的打击;若是隔壁班发生危险情况,要赶快关紧自己班的门、窗,不让歹徒进来。 4.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报案。不要让不法分子留下“这个小孩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5.如果周围有人,要大声喊叫,引人注意,同时也要避免激怒歹徒萌生杀机,须以保全生命为第一考虑。 6.要冷静与歹徒合作,先取得信任,再运用机智逃离。 7.找机会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或躲入商店、民宅。 8.在公共场所应找服务台人员或向警察求助。 9.若在大马路上,可以用手敲打路旁停放的车辆,让车子警报器大响以吓退坏人。 老师、同学们,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提高安全意识,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做到警钟长鸣。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预防校园暴力,共创和谐校园。从你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从现在做起。 1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主题教育教案 班级:计算机三一班、三二班 班会日期: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 校园欺凌主题教育 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尝试用温和和 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 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联动班会活动过程: 一、了解校园欺凌 按照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定义,欺凌指的是既非亲戚也非恋人的 单个或数个年轻人之间不应有的过激行为,通常会反复出现。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 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 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校园欺凌各国普遍存在,2011年,韩国大邱一名中学生因为无法忍受同学的欺凌,留下遗书后自杀。从遗书中得知,这名学生在自杀前3个月内遭受了多达300次的暴力和威胁。这一事件引发韩国社会震惊和集体反思,从而使校园欺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韩国9岁到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每3人中就有1人曾遭受过欺凌,每5人中有1人曾实施过欺凌。另外,韩国

教育部去年发布的校园欺凌实态调查显示, 语言暴力在校园欺凌中占比最高, 达到 35.3%,被集体孤立占16.9%, 身体暴力占11.8%。 2010年9 月30 日下午3 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10年10月24日下午4时20 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0 年11月 2 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剖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学生校园暴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或校园周围的暴力行为以及对学校或师生财物的破坏行为,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暴力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相关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表现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也表现在暴力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很多校园暴力已经超出单纯的打架斗殴的可控范围,甚至在个别地方正演变成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制造敲诈、勒索、抢劫、杀人等刑事案件。除此以外,同学起外号、语言讥讽、歧视等非典型的暴力形式也普遍存在。为此,分析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现状、探讨其中的原因,进而思考减少中学生暴力行为的策略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现状 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关于危险行为的监测,其中有33.0%的高中学生在过去1年内打过架,4.2%的学生因为打架受伤而到医院治疗,5.4%的学生在调查前1个月内由于感到学校或途中不安全而不去上课。日本文部科学省2012年11月的调查显示,在4至9月的近半年时间内其国内中小学中已发现的校园暴力事件超过14万件,是2011年全年的两倍多。 从上面所列有限的资料看,校园暴力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相关的研究还显示近十年来校园暴力事件表现出情节越来越严重、暴力事件制造者和受害者的年龄越来越小的特点。在我国,校园暴力还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即经济发达地区其校园暴力发生率更高、手

段更加残忍、性质也更加恶劣。 2、校园暴力犯罪的特点。 ①、团伙性。由于青少年年龄与生理等各方面的原因,决定了他们具有强烈的模仿性。由于受影视、报刊中描写的“帮会”、“行会”的影响,有些学生在校园内拉帮结派,各自为政,形成各自的势力。这样的帮派是中学校园中的一颗毒瘤,让学校难得安宁,并且各团伙之间往往会为了一些各自的利益或者是为了扩大势力,就会出现打群架的现象,具影响了其他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师生的切身利益,又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秩序。 ②、偶发性。因受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处于急剧变化的时期,易激动,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这一切都表明了中学生校园暴力具有一定的偶发性。很多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只是为了一些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由于易冲动,往往一急,在气头上极易丧失理智,一念之差,而铸下大错。如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5岁的初中生林岚由于把羽毛球打在一女生的头上,随之发生口角,便遭到了该女生及其同学的暴打,以至落水而亡。 ③、报复性。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个别学生心胸狭窄、个性孤僻,不能宽容他人,还容易产生报复心理的行为的习惯。这一类中学生在心理上严重失调后极易引发校园暴力的行为,我们在报刊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报复行为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一方吃了亏,咽不下这口气,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以求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 ④、侵财性。侵财犯罪在中学生校园中占首位,从侵财的方式上

校园暴力案例剖析

兴仁县第六中学学生“校园暴力”典型案例 剖析材料 打架斗殴是校园里最常见的暴力行为,可以称之为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顽疾,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尽管学校三令五申打架斗殴事件的危害性及严惩制度,但学生打架斗殴事件还是时有发生,不仅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给学校带来不好的声誉,而且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杜绝打架斗殴事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一、具体案例: 2014年11月9日(星期日)下午15:30左右,正是我校学生陆续返校高峰时间,学校值班组人员分散在学校几个重要地点迎接学生返校,突然,有个学生慌张地跑来向值日组长报告,声称看见有一个人把一把1米左右长的刀丢在了学校宿舍区不远处围墙下的草丛中,听此消息后,值班组带领学校保卫人员立即展开搜查,经过大约十分钟的查找后,值班组果然在学生所说的大概位置找到了一把长约1米的形似日本武士砍刀。 值班组感觉此事非同小可,立即向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做了汇报。以黄贵忠校长为首的学校安全领导小组马上就此事展开调查,在大约两个小时的调查后,事件终于水落石出,原来这把刀是一个我校上一届毕业生带来的,目的是想找我校现在一名九年级学生打架,以报复他在上学期在宿舍区购买东西时被欺负之仇,随后学校对此事进行了善后处理。此事虽然没有对学生造成伤害,但它给我们以警醒,校园暴力事件是可能随时发生的。 二、案例分析: 凡事的发生必定有它存在的原因,针对上述事件,我们认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存在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父母疏于管教。这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疏于管教而在外结交不三不四人等,成帮结派,惹事生非。不少学生家庭或因单亲、或因父母忙于打工挣钱、或因家长责任心较差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心教育,致使学生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人员。尚未具有明辨是非能力的孩子从所谓的“哥们儿”那里寻求到“温暖”,受他们挑唆、利用而参与斗殴。 2、父母管教手段过于暴力。这也是造成子女心理上的暴力倾向,多数表现为“在家是羊,在外是狼”,内向寡言,情绪易激动,喜用暴力解决一切。 3、早恋引起“争风吃醋”,这种颇有中世纪欧洲骑士决斗风格的打架斗殴事件是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早是屡见不鲜了的。 4、虚荣心作祟。死要面子,往往于“骑虎难下”之势,挥舞起拳头;这

“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国际日”心得体会三篇

“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国际日” 心得体会三篇 2020年11月5日,是第一届“反对校园暴力”国际日,我们邀请你一起共同行动制止欺凌。校园暴力和欺凌行为,包括网络欺凌行为,目前仍然十分普遍,并影响到许多儿童和青少年。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国际日”心得体会1 各位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北干小学402班的龚裕珊,今年已经10岁了,很高兴参加本次大会! 在最近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校园暴力”的事件。我所提及校园暴力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学生施加暴力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先说学生之间吧:暴力的出现是因为学生之间出现了纠纷。对于这种情况,我提议是学校平时的课程中加入一些“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的课程;另外学校可以每天播一些类似于“孔融让梨”等谦让的礼仪故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被大人们伺候,很容易养成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所以除了学校的课堂,社会、家庭也应该加入平时

对孩子的礼仪教育。此外,我们还要呼吁成年人不要在网上发布暴力的视频,若继续有违法者来上传,一定要严惩。再来说说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大家知道,体罚的危害很大,不仅侵犯了儿童的人权和尊严,还造成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会导致长大后的行为问题,违反我国的法律制度。老师体罚学生,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老师一怒之下进行了体罚。遇到这种事情,我提议教育局要声明各位老师不许体罚学生,否则教师将面临取消教师资格的危机。所以,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才、成长担起责任。 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只有土地肥沃,才能长出健康的小苗,培育出最美的花朵。 谢谢大家! “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国际日”心得体会2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对与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你有何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心得体会,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心得体会一: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 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

【9A文】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安静宁和的校园这块净土上,现在也接二连三地发生校园暴力事件,因此校园安全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导致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不分,从而引发学生伤害事故频繁发生。 青少年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因素的影响。因此,校园安全并不是哪一个学校领导或少数教师的管理能够简单的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大家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给他们一个和谐、舒适、快乐的校园。下面用具体案例来分析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在制止校园暴力事件,防止学生伤害事故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一、具体案例: 20RR年9月某日,在某校的大门口外50米拐角处,高二某班詹某同学伙同本班5名同学对高一某班李某进行群殴,致使李某门牙脱落2颗,身体多处受伤住院。后经学校政教处调查,两位同学的矛盾源于当天中午在学校食堂打饭时其中李某同学插队,詹某同学上前制止,李某同学不听劝告,两人在食堂内发生了口角。詹某回到班上以后,将事情告诉班上的其他几位男生,大家商议之后,决定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在校门口堵住李某同学,好好教训他一顿。因此导致詹某等五位学生群殴李某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事后学校邀请詹某、李某及另外五位参与打架的学生家长到校,经过协商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詹某应负主要责任,承担50%的医药费,其他五位学生负次要责任,共同承担50%的医药费。参与打架的学生经过学校和家长的教育,都表示承认错误,学校根据当事学生的责任大小和认错态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案例分析: 1、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

白云小学防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法制讲座”讲稿

防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法制讲座”讲稿 -----防范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 杨万明 近年来,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在网络上频频曝光,如何防范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教育和社会共同话题。现就校园欺凌问题,从社会学、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及学校教育的不同视角,对此现象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引起全校师生的关注和警觉,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近年来,校园欺凌造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女生欺凌、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校园欺凌、网络欺凌成了新社会现象,呈现出低龄化、暴力性发展倾向,其残酷性、血腥性令人震惊!校园欺凌不仅给社会带来危害,也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一方面,对受害学生带来巨大的人身伤害,受虐致死、受伤情况屡见不鲜,损害其自尊心、自信心,如果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容易出现心理调适不当引发的过激反抗,而成为新的加害者,或发展为以暴制暴,最终对社会产生较大危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欺凌者和旁观者正确价值信念的形成,容易强化其暴力行为。旁观者由于未能阻止暴力恶行产生的愧疚和抑郁感,长期发展会形成懦弱、缺乏责任感等不良人格特征。欺凌者容易发展为社会暴力犯罪者,国内外众多研究数据均表明,校园欺凌者与其他青少年学生相比,具有更严重的暴力倾向和更高的犯罪风险。2016年,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号)印发,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当校园欺凌者由个别中小学生扩展为一个群体时,不能简单将其原因归结为学生的品德问题,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性影响因素实则更加深刻、更加接近本质。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以防范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一、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 校园欺凌作为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影响性因素复杂多样,只有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政治学、刑事政策学等视角看待这一问题,才能发掘其深层次本质和原因。校园欺凌问题背后既有社会结构、文化、家庭教养等因素,还受人际互动等影响,唯有综合社会系统中各种因素,才能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这一现象。 校园欺凌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网络的推波助澜,引发的公众热议 近年来,由于媒体的影响在不断扩大,在网络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校园欺凌逐渐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新闻媒体的过度报道、对事实的炒作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校园欺凌现象的过多关注,这容易引发人们产生认知上的偏差,错误地以为校园很不安

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

校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 这十大典型案例是从全国各法院征集筛选出的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其中包括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抢劫案、绑架案、强制猥亵、强奸。希望用以案说法的形式,给广大中学生上一堂法制教育课,也希望广大师生在搞好教学、学习的同时,能够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案例一:值日未扫致人死亡 郑某、李某、郑某某与被害人王某系同班同学,2012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扫,郑某便以此为由与王某发生口角,后郑某、李某、郑某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质扫帚把、钢板等作案工具,造成了王某头部重伤,后经求治无效死亡。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至7年不等的刑罚。一审宣判后,郑某、郑某某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案例二:操场踢球生口角致伤 2014年2月10日,丁某在兰州市某中学操场踢球时,与被害人张某发生口角争执后继而相互殴打,丁某用脚踢打张某腹部。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所受损失属重伤二级。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案例三:无事生非随意打伤人 2014年12月20日,被告人朱某与刘某、王某等9人在某招待所喝酒。当晚,王某等人来到网吧因看不顺眼正在上网的梁某等三人,便纠结朱某、刘某等人对其实施暴力殴打,造成梁某等三人均为轻微伤。法院一审以寻衅滋事罪判处众被告人应有的刑罚。

案例四:结伙抢劫连续作案 2013年11月16日晚,被告人马某等三人在清水县西关与清水县某中学学生刘某等三人相遇,并将三人拉到一巷道内强行搜身,搜出现金12元及两张银行卡,并从银行卡中取出1300元现金后逃离现场。随后,被告人马某某也被拉来“入伙”,作案数起。因二被告犯罪时系未成年人,且具有自首情节,一审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了两名被告人缓刑,并处罚金。

典型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例及处理结果

典型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例及处置结果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此类案件不仅给被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人格发展,xx也很可能滑入违法犯罪的歧途,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且暴力行为逐渐呈现出低龄化、女性化趋势,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下面,列举了几起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典型案例,请各班认真宣讲,让大家引以为戒。 1.被告人xx、xx某某均系某高二学生,二人因琐事产生矛盾,双方约场在学校门口打架。xx某某、xx各纠集多人持xx、镐把等物品参与斗殴,双方均有人员受伤。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xx、xx某某等六名被告人组织或积极参与持械聚众斗殴,均构成聚众斗殴罪。被告人xx某某、xx在聚众斗殴犯罪中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案发后投案自首,自愿认罪悔罪,法院对其减轻处罚。依照各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所起作用、犯罪后果及犯罪后的表现,法院依法认定6名被告人犯聚众斗殴罪,对xx、xx某某各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对其他4名被告人分别判处三年至八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典型意义:两名xx之间的小矛盾,最终演变成一起聚众斗殴刑事案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特别是他们在学校门口,又是下晚自习期间斗殴,众多学生围观,xx、木棍打斗的场面引起学生恐慌,影响恶劣。 2.被告人xx某某,与被害人xx某某系同班同学。xx某某到xx某某的宿舍时,碰撞xx某某一下,二人因此发生争执并厮打。厮打中,xx某某持刀将xx 某某捅伤。经鉴定,xx某某的损伤构成重伤。 裁判结果: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鉴于被告人犯罪时未满十六周岁,系未成年人,投案自首,且已与被害人和解,对其减轻处罚,并适用缓刑。据此,认定张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校园暴力事件典型案例

校园暴力十大典型案 例 这十大典型案例是从全国各法院征集筛选出的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其中包括故意

伤害、寻衅滋事、抢劫案、绑架案、强制猥亵、强奸。希望用以案说法的形式,给广大中学生上一堂法制教育课,也希望广大师生在搞好教学、学习的同时,能够自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案例一:值日未扫致人死亡 郑某、李某、郑某某与被害人王某系同班同学,2012年7月,因王某值日但未打扫,郑某便以此为由与王某发生口角,后郑某、李某、郑某某某使用了木棒、木质扫帚把、钢板等作

案工具,造成了王某头部重伤,后经求治无效死亡。一审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判处三名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至7年不等的刑罚。一审宣判后,郑某、郑某某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案例二:操场踢球生口角致伤 2014年2月10日,丁某在兰州市某中学操场踢球时,与被害人张某发生口角争执后继而

相互殴打,丁某用脚踢打张某腹部。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所受损失属重伤二级。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案例三:无事生非随意打伤人 2014年12月20日,被告人朱某与刘某、

王某等9人在某招待所喝酒。当晚,王某等人来到网吧因看不顺眼正在上网的梁某等三人,便纠结朱某、刘某等人对其实施暴力殴打,造成梁某等三人均为轻微伤。法院一审以寻衅滋事罪判处众被告人应有的刑罚。 案例四:结伙抢劫连续作案 2013年11月16日晚,被告人马某等三人

在清水县西关与清水县某中学学生刘某等三人相遇,并将三人拉到一巷道内强行搜身,搜出现金12元及两张银行卡,并从银行卡中取出1300元现金后逃离现场。随后,被告人马某某也被拉来“入伙”,作案数起。因二被告犯罪时系未成年人,且具有自首情节,一审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了两名被告人缓刑,并处罚金。 案例五:辍学少年绑架勒索 2011年10月25日晚,被告人王某与李某

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讲话稿

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讲话稿 #防校园暴力校园欺凌讲话稿1# A:踏着快乐的节拍,我们向冬天走来; B: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漫天风雪中欣然等待; C:激扬着靓丽的风采,我们向冬天走来; D: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万物在翘首期盼中安然舒怀; A:走进冬天,走进蓬勃的希望; B:世界在我们眼前灿烂地舒展开来; A: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啦! B:今天的红领巾广播由六(6)中队主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是主持人B。 C:我是主持人C。 D:我是主持人D。 A:我是主持人A。今天的主题是“如何预防校园欺凌暴力”。 B: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然而近来,却常常看到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如果这片纯洁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欺凌而变得黑暗,将是何等的悲哀!同学们可能会问,什么是校园欺凌呢? C: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有: 1.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性格。 4.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 这些现象都会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 D:欺凌行为主要为: “身体欺凌”,推搡、打等暴力行为; “言语欺凌”,包括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辱骂等; “关系欺凌”,包括通过恶意造谣或者让其他人不理他,使受害者受到伤害。 A:在世界的各个国家,每天都会发生校园欺凌的事件,近年来我国性质恶劣的“校园欺凌”事件多发在中小学。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B:校园暴力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他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同学们,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做到以下几点,反对欺凌,远离欺凌,共建和谐校园,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 C:一、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我们要意识到,欺凌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欺凌行为是无能的表现。做事不能冲动,说话不能盛气凌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凡事要考虑后果;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错在哪里;要拥有正义感,见到有欺凌的行为要勇敢站出来制止,控制事态的发展,寻找合理的帮助。 D: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多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远离不良文化;我们要学会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宽容。 A:三、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被欺凌的同学要站出来说不:当你被其他同学欺负时,首先你自己要勇敢反击;如果对方太强势,你无力反击,就要学会先保护自己,然后要大胆向老师或家长反映,让欺凌你的人得到有效的教育和处理。 B:我们学校一直提倡同学们做文明友善的小学生,号召大家团结友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希望全体学生从现在开始,要坚决地对“校园欺凌”说不! C:同学们之间要友好地相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美丽的和爱园里,少一些摩擦,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D:用我们的理智、我们的爱心去化解矛盾,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真正成为更加和谐和积极向上的大家庭。 A: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B: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C:我们走进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D:我们遨游在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A: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B:校园,是培养人的地方,是文明的殿堂; C:恰同学少年,我们应该满腔热血!在这大好年华里,我们怎能荒废了美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