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论文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论文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姓名

xx学院学号******0031 专业环境工程班级2班

指导老师Lybo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气及大气环境做了简单介绍,进而浅析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旨在唤起人们对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视.

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人类健康

一、介绍大气及大气污染

1.1大气的组成及结构

按照国际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是指地球环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是指暴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可见,“大气”和“空气”是同义词,其组成成分在均质层内是一样的,区别仅在于“大气”指的范围更大,“空气”指的范围相对小一些。大气总质量约为5.3x10^15t,其密度随着高度而迅速减少,98.2%的空气集中在30km以下空间。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人离开空气5min就会死亡。同时,人们也通过生产和生活获得影响着周围大气的质量。人与大气环境之间的这种连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决定了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1.1.1 大气的组成

大气由干洁空气、水蒸气和悬浮微粒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的99.6%,其他次要成分仅占0.04%左右。

由于大气的湍流运动和动植物的气体代谢作用使不同高度、不同地区的空气进行交换和混合。因而在85km以下的大气层中除二氧化碳和臭氧外,干洁空气组成的比例基本保持不变,称为均质层。均质层以上的大气层中,以分子扩散为主,其体组成随高度而变化,称为非均质层。干洁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966,在标准状态下(273.15K,101325Pa),其密度为1.293kg/m3。二氧化碳和臭氧是干洁空气中的可变成分,对大气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

大气中的水蒸气来源于地表水的蒸发,其平均体积分数不到0.5%,随时空和气象条件而变化。水蒸气是实际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相变的成分,这种相变导致了大气中云、雾、雨、雪、雹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大气悬浮微粒物有固体和液体两类。前者包括粉尘、烟尘、宇宙尘埃、微生物和植物的孢子、花粉等;后者则指悬浮于大气中的雾滴等水蒸气凝结物。悬浮微粒粒径一般是几十微米之间,多集

中于大气底层,含量和成分都是变化的。一般陆地多于海上,城市多于农村,冬季多于夏季。其中有些物质是引起大气污染的物质。它们的存在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云、雾和降水的形成,大气光电现象具有重要作用,对大气污染有重要影响。

1.1.2 大气层结构

受地心引力而随地球旋转的大气称为大气圈。虽然在几千千米的高空中仍有微量气体存在,但通常把地球表面到1200~1400km的气层视为大气圈的厚度,1400km以外被看作宇宙空间。

大气圈具有层状结构。大气层结构是指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等。根据气温在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上的分布,一般将大气分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逸散层等5层。

1.2大气污染、污染物和污染源

1.1.1大气污染的定义

按照ISO的定义,“空气污染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所谓人体舒适、健康的危害,包括对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影响,引起急性病、慢性病,甚至死亡等;而所谓福利,则包括与人类协调并共存的生物、自然资源,以及财产、器物等。

1.1.2大气污染物

按照ISO定义,“空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资”。

大气污染种类有很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两类。

1.气溶胶态污染物

气溶胶是指悬浮物在气体介质中的固体或液态微小颗粒所组成的气体分散体系。从大气污染控制角度,按照气溶胶颗粒的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种:

(1)粉尘 (Dust) 指固体物质的破碎、分级、研磨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悬浮小固体粒子。

(2)烟(Fume)熔融物质经高温挥发并伴随一些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气态物资经冷却凝结而成的固体粒子,粒径一般小于1微米。

(3)飞灰(Fly Ash)指由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带走的灰分中的较细粒子。

(4)黑烟(Smoke)通常指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又称炭黑,粒径一般为

0.01~0.1微米。

(5)雾 (Fog) 在工程中,雾泛指小液滴的悬浮体,是由液体蒸气的凝结、液体的雾化和化学反应等过程形成的,如水雾、酸雾、碱雾等。在气象中,雾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的

小水滴悬浮体。

(6)化学烟雾(Smog)如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等。

2.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类。

无机气态污染物有硫化物、含氮化合物、卤化物、碳氧化物及臭氧、过氧化物等。

有机气态污染物则有碳氢化合物,含氧有机物、含氮有机物、含硫有机物、含氯有机物等。挥发有机物(VOCs)是易挥发的一类含碳有机物总称,近年来VOCs引起的大气污染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1.1.3大气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来源包括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人类活动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①燃料燃烧;②工业生产过程;③交通运输。前两者称为固定源,后者(如汽车、火车、飞机等)则称为流动源。

1.1.4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将造成很多方面的危害,其程度取决于大气污染无的性质、数量和滞留时间。这些危害包括:

(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还包括急性和慢性两方面。急性危害一般出现在污染浓度较高的工业区及其附近。慢性危害实在大气污染物直接或

间接的长期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短期表现不明显,不易察觉。据

我国10个城市统计,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和检出率在工业重污染区为

30%~70%,而在轻污染去只有其1/2.

(2)居民生活的费用增加大气污染造成的居民生活费用增加,包括清扫、洗涤和生活物资损坏三方面。根据1985年估算,每年全国损失达16亿元。

(3)物质材料破坏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硫、碳氧化物、各种有机物等不仅直接腐蚀建筑物、桥梁、机器和设备,而且衍生的二次污染光化学氧化剂、酸雨等能对这些物质

材料产生更大的破坏。

(4)农业水产损失大气污染物对我国农业、森林、水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特别是农业和森林受害最大,导致农业减产、林木衰败。

(5)影响全球大气环境大气污染物不仅污染底层大气,而且能对上层大气产生影响,形成酸雨、破环臭氧层、气温升高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给人类带来更严重的危

害。

二、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影响的具体内容及事件

2.1 各种污染物对人类影响具体内容

CO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2 大气污染物对人类社会的直接损害事件(OL )

(1)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工业区处于狭窄盆地中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3天后,有人发病,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 2 )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是致害因素。发病者 5911 人,占全镇总人口43%。症状是眼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全市50 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CO (10-6)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10

对呼吸道患者有影响 30 人滞留8h ,视力及神经机能出现障碍

40

人滞留8h ,出现气喘 120

1h 接触,中毒,血液中CO —Hb>10% 250

2h 接触,头疼,血液中CO —Hb=40% 500

2h 接触,剧烈心痛,眼花,虚脱 3000 30min 即死亡

NO 2(10-6)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

闻到臭味 5

闻到强臭味 10—15

10min 眼、鼻受到刺激 50

1min 内人呼吸困难 80

3min 感到胸痛、恶心 100—150

在30—60min 内死亡 250 很快死亡

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千米长的盆地中,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以臭氧气为主的光化学烟雾。

(4)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英国伦敦市。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浓雾覆盖,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45 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1周中,因支气管炎死亡的人数是平时的9.3倍。

(5)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杀。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 人,死亡10多人。

三、大气污染防治及其法规与标准体系

3.1 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1)清洁生产: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

2)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和优质能源比例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

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各企业间相互利用原材料和废弃物,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

4)对烟(废)气进行净化处理

3.2 控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措施

1)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

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例,发展中国家为0.5-1%,发达国家为1-2%

我国目前比例为0.7-0.8%,希望能达到1.5%

2)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可采用的经济手段:

建立市场(排污许可证制度等)

税收手段(污染税、资源税等)

收费制度(排污费等)

财政手段(治理污染的财政补贴等)

责任制度(赔偿损失和罚款等)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7年9月5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1988年6月1日起执行

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该法进行了修订

2000年对该法进行了再次修订

参考文献:童志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

马伟光宋旭升.《气圈:蓝天的怒吼》【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大气污染与防治论文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与防治技术综合分析 一、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大气的污染物,无论是颗粒状污染物或是气体状污染物,都有能够在大气中扩散、污染面广的特点,这就是说,大气污染带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大气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本文以后所论述的各种治理技术只是对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不能解决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对于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必须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加以解决。 所谓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涉及面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国有20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气颗粒物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大气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主要来源包括: (1)自然界的风沙尘土,海水喷溅等; (2)各种燃料如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石油等的燃烧;(3)钢铁厂、水泥厂、石油化工厂等的工业生产过程; (4)公路扬尘、建筑物扬尘等。 大气颗粒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粒径大小不同,被吸入并沉积在呼吸系统的部位不同, 引起机体的危害也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粒径小的颗粒物沉降速度慢,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长,与人体接触机会大。研究显示:粒径在10μ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即PM10)是大气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系统 刺激肺部使其出现炎症;肺功能下降,肺部排除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导致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恶化;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和矽肺、石棉肺、肺气肿等肺病。

2、心血管系统 可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凝集以及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3、免疫系统 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对细菌、病毒等感染的易感性,使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随颗粒物进入体内后,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染性疾病。 4、神经系统 导致高级神经系统紊乱和器官调解失能,表现为头疼、头晕、嗜睡和狂躁等。 5、癌症的发生 颗粒物所吸附的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是对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其中苯并芘(a)能诱发皮肤癌、肺癌和胃癌。 此外,大气颗粒物还可造成胎儿增重缓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导致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敏感体质患者过早死亡。

[其他论文文档]我国环境工程大气污染的危害治理方案

我国环境工程大气污染的危害治理方案 摘要:在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发挥环境工程的重要作用,如何控制有害气体污染源,如何提高我们的空气质量,这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然后提出了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案,希望能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治理 0前言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始终伴随着大气污染问题,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6年我国多次爆发大规模的雾霾天气,特别是12月份,全国有17个省市区受影响,七分之一的国土被雾霾笼罩。大规模的大气污染问题,给我国的环保工程敲响了警钟,如何改变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如何推动我国环保工程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每一个环保人艰巨的使命。 1我国的大气污染 1.1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了一定程度,对生态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污染成分包括CO、CO2、SO2、萜烯类碳氢化合物、硫酸盐、亚硫酸盐等,主要的污染物包括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污染源包括风砂、生活燃煤、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会对自然造成严重的伤害。首先是对人身体的伤害,受污染的空气进入到人体,会引发呼吸类疾病,引发慢性中毒或癌变。其次是对地球生物的危害,大气污染会带来极端恶劣天气,如酸雨灾害,污染植被和水源,造成动植物死亡。最后是造成臭氧空洞,臭氧在大气中的减少,会增强紫外线的强度,紫外线会杀伤细胞,很容易引发皮肤癌。 1.2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分别是工业大气污染和生活大气污染。在城市当中,大中型的工业园区是污染的聚集地,如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等,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有毒物质。生活大气污染包括我们平常开车拍排放的尾气,做饭时产生的油烟,冬季供暖时大量的燃煤,这些都是重要的污染源。目前,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大城市对大气污染的严格控制,大气污染正在向中小城市发展,特别是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城市的汽车数量、工厂数量和房地产开发都在猛烈增长,这给我国的环境工程建设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案 2.1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认识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和

大气污染及对人的危害

大气污染及对人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身健康的危害人吸入了受污染的空气后,可以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发病。在浓度较高的地区,甚至造成老人、儿童患病致死。... 更普遍的情况是人长期受低浓度大气污染的危害,会患慢性疾病,体质下降,有精神不振等症状。大气污染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经济资源。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受污染的大气进入人体,可导致呼吸、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①化学性物质污染。主要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冶金、火力发电、石油化工和焦化等工业生产过程排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最多。一般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有少数经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对居民主要产生慢性中毒,城市大气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诱因。世界上闻名的重大污染事件有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美国的多诺拉事件。墨西哥的帕沙利卡事件,英国的伦敦事件等。②放射性物质污染。主要来自核爆炸产物。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生产和应用,也能造成空气污染。污染大气起主要作用的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元素。③生物物质污染。一种空气应变源,主要有花粉和一些霉菌孢子,能在个别人身上起过敏反应,可诱发鼻炎、气喘、过敏性肺部病变。城市居民受大气污染是综合性的,一般是先污染蔬菜、鱼贝类,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2.对材料的危害。如腐蚀金属、侵蚀建筑材料、使橡胶制品脆裂、损坏艺术品、使有色金属褪色等。 3.对大气的影响。能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式。二氧化碳吸收地面幅射,颗粒物散射阳光,可使地面温度上升或降低。细微颗粒物可降低见光度,增加云量和降水量,雾的出现频率也增加并延长持续时间。 4.污染的大气可以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在低浓度空气污染物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肿等疾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也是空气污染。癌症,尤其是肺癌的多发,更与空气污染有密切的关系。另外,空气污染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的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或加重多种其他疾病的发生。大气污染对农业、林业、牧业生产的危害也十分严重。一般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抵抗力都比较弱,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就能影响植物的生长机能,发生落叶或死亡现象。在一些有色金属冶炼厂或硫酸厂的周围,由于长期受二氧化硫的危害,树木大都枯死。工厂排出的含氟废气除了污染农田、水源外、对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精选】

大气环境被破坏,很难恢复,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就愈发重要。那么大气污染有哪些防治措施呢?下面是整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的,欢迎阅读! 一雾霾概念、组成成分 1、雾霾概念 “雾”是指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情况下接近地面空气冷却至一定程度时空气中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现象;“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使大气层形成浑浊状态天气现象。雾与霾主要区别在于水分含量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叫雾,水分含量低于 80%叫霾,80%—90%之间是雾和霾混合物(但主要成份是霾)。 2、雾霾组成成分 细颗粒物即 2.5是形成雾霾天气最大元凶。 2.5包括固态和液态两种形态,主要于两个一是各种污染源和发生源向空气中直接释放细颗粒物(包括烟、粉尘、扬尘、油烟、油雾和花粉等);二是部分具有化学活性气态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生成细颗粒物这些前体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C)、碳氢化合物和氨等)。 细颗粒物化学成份十分复杂,由于其表面积大, 2.5比和 10 更容易吸附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各种金属化合物及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由于细颗粒物长期悬浮于空气中难以沉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降低空气能见度。 二雾霾天气危害 雾霾天气中 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富集空气中各种化学物质以及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其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直接吸入沉积到肺泡甚至于可通过肺直接吸收而到达体内其他器官对人体产生危害。其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及生殖系统。 2.5能在肺泡区沉着溶入血液作用于全身不溶性部分沉积在肺部诱发或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2.5刺激肺内迷走神经造成主神经紊乱从而波及心脏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 2.5可引起血液系统毒性造成血栓形成还可能造成凝血异常血粘度增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2.5上附着了很多重金属及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易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直接影响胎儿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潘小川调研结果显示 2.5超标后每增加 10微克/立方米医院心血管急诊及死亡率要增加 6%-7%高血压病急诊要增加 5%左右,除此之外 2.5所携带重金属和苯系物增大了患癌症风险。 三雾霾成因分析 雾霾发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长静风、逆温极端不利气象因素使大气逆温层以下污染物难以稀释和扩散;二是较大污染物排放量即细颗粒物排放量较大在对外扩散时污染物浓度大大超过环境容量而实现空气自净,因此雾霾污染产生根本原因还是由细颗粒物排放造成。 细颗粒物污染问题复杂性远远高于传统工业污染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在环

论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论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众所周知,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环境的好坏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每一天,我们都会接触到的便是那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空气,可以说它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外界环境因素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大气颗粒物俨然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也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大气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主要来源包括自然界中的风沙尘土,各种燃料的燃烧物,钢铁厂、石油化工厂等工业生产过程的产生物,公路扬尘、建筑物扬尘、机动车排气等。 大气颗粒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粒径大小不同,被吸入并沉积在呼吸系统的部位不同, 引起机体的危害也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粒径小的颗粒物沉降速度慢,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长,与人体接触机会大。研究显示:粒径在10μ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是大气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微小的家伙,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刺激肺部使其出现炎症;肺功能下降,肺部排除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导致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恶化;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和矽肺、石棉肺、肺气肿等肺病。(2)心血管系统:可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凝集以及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收缩,血压升高。(3)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对细菌、病毒等感染的易感性,使机体对传染病

的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随颗粒物进入体内后,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染性疾病。(4)神经系统:导致高级神经系统紊乱和器官调解失能,表现为头疼、头晕、嗜睡和狂躁等。(5)癌症的发生:颗粒物所吸附的多环芳烃化合物是对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其中苯并芘能诱发皮肤癌、肺癌和胃癌。(6)刺激作用: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氯气和光化学烟雾对眼、鼻、喉粘膜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气中灰尘的增多也会刺激眼结膜。(6)此外,大气颗粒物还可造成胎儿增重缓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导致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敏感体质患者过早死亡。 想到这么多可怕的后果,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大气污染侵入人体的途径。直接方式是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体内。呼吸道粘膜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同时又有很大的吸收能力;另一种是污染物落到水体、土壤和食物中,然后污染物随同饮用水和食物间接进入体内。 由此可以看出,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可以为环境建设做些什么呢?点滴生活,小事做起。例如我们可以用自行车、步行或公交车代替私家车,以此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另外我们在家附近种上树,爱护我们周边的绿化等。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加大环境监督力度,加强公民的环境教育,从小培养起环保意识。只有保护好环境,降低大气污染,使人们生活在清新的空气当中,身体才会越来越健康。

大气污染的防治论文

大气污染的防治 生物技术082 0809052051 姚文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主要过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气传播、人与物受害这三个环节所构成。 大气的污染物,无论是颗粒状污染物或是气体状污染物,都有能够在大气中扩散、污染面广的特点,这就是说,大气污染带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大气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应该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涉及面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国有20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绿化造林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植物是空气的天然过滤器。茂密的丛林能够降低风速,使气流挟带的大颗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某些树种的树叶还分泌粘液,能吸附大量飘尘。蒙尘的树叶经雨水淋洗后,又能够恢复吸附、阻拦尘埃的作用,使空气得到净化。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大气污染与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尸■、亠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生活完美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大气污染。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本文的目的,即是通过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并经过大量资料调查,吸收国内外空气检测方面和防治对策的有益经验,找到符合我国解决空气污染及防治对策的有效方法。 正文 室外是现代人类的主要生存场所之一。提高室外空气质量,对于缓解大气污染带来的身体健康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我国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有传统煤烟型与机动车尾气型污 染共存的复合型特征。颗粒物(PM)仍为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大气污染物, 但是我国部分地区霾和光化学烟雾频繁, 区域性的大气污染污染问题愈加明显。 随着工业化、机动化步伐的加快, 上海、北京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的空气质量受到来自本地排放和区域输送的双重影响, 工业活动中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 致使大气污染物含量增加以至大气能见度显著降低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大气颗粒物中的非水溶性有机成分, 如多环芳烃、脂肪酸等;水溶性有

机成分, 如二元羧酸中的草酸;硝酸盐、铵盐等含氮营养盐及相关物质以及典型的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氮及二氧化硫是大气中的典型人为污染物。 然而,我国大气污染与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展得较少,尤其缺乏对多个城市同时开展研究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难以反映我国复合 型大气污染的健康危害特征 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有:2012 年开始实施的火电厂污染排放新标准大幅下调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值针对重点地区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 增设了汞的排放限值。新标准的实施将有利于控制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 促进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现阶段, 治理大气污染应构建包括目标协同、政策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技术协同在内的五大协同机制。从具体策略来看, 要调整大气污染物控制战略, 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策体系;完善大气污染评价制度, 建立科学的大气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设, 强化惩罚和监督力度;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 创新大气污染治理的融资模式, 拓展融资渠道。 当前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 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 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 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 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 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 以控制PM10 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

关于大气污染的论文

关于大气污染的论文 106班杨舒琪 一.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吸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2.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暧,导致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气气候异常。 二.影响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三.实例 伦敦烟雾事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 1952年12月初的一天,本来就污染严重的英国伦敦,突然出现阴雨天天空中灰黑色烟雾缭绕,并有浓重的生葱头似的辛辣味,伦敦上空的能见度太低,飞往世界各地的班机全部取消。浓雾中,粒径小米般大小的黑色晶体纷纷扬扬地降落着,撒落在街道上、建筑物上、人们的衣服上,天地之间仿佛降了场黑雪。整个伦敦开始了一场集体性烟气中毒。医院里咳嗽、呕吐声不绝于耳,4天之后,伦敦城死去4000多人;2个月后,伦敦市统计部门统计,这次黑色浩劫共夺去了8000位无辜市民的生命。 四.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 2.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 3.大气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4.执法不严,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5.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 五.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应结合城镇规划,全面考虑工业的合理布局。 2.加强绿化。植物除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调节气候、阻挡、滤除和吸附灰尘,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等功能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饭馆、公共浴室等的烟囱、废品堆放处、垃圾箱等均可散发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影响室内空气,卫生部门应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3.控制燃煤污染。①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分析与处理办法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分析与处理办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政府和相关机构均加大了整治力度。大气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并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文章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标签: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分析;处理办法 引言 我国经济在取得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干扰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作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给出新时期环境工程中治理大气污染的一些办法,希望能有效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促进大气质量的改善。 1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特征分析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具有污染范围广、污染物种类多、治理难度大三大特征。首先,由于空气具有较强的扩散特性,就会致使大气污染会围绕污染源产生扩散,进而会对较广范围内的居民产生严重影响。污染范围广特性是造成治理大气污染难度大的重要原因。其次,大气污染中污染物种类相对比较复杂,这是由于排放进大气中的污染物不僅包括工业废气,还包含汽车尾气污染等。最后,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体现在对现有污染的处理方面,还体现在相应的污染预防工作中,控制污染源以及预防措施的完善程度和治理力度均是导致治理难度大的原因所在,要引起足够重视。 2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探讨 2.1开展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不少困难 大气污染的防治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这就给大气污染治理增加了难度。要想全面、有效地防治大气污染问题不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而且还要通过有关部门的实际工作来落实这些措施,真正通过实际行动来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控制污染源的进一步扩散,切实控制和缩小大气污染范围。 2.2针对大气污染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措施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对环保的重视较晚,国家政府部门对大气污染的治理计划及措施尚不够成熟和完善,相应规定及制度也有所欠缺和漏洞,使得治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环保部门对企业进行大气污染治理时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对大气具有严重污染的企业不能得到及时严厉的处罚,从而使这些企业为追逐经济利

大气污染毕业论文

大气污染 内容提要:1、大气污染的概念及起因 2、大气污染的分类 2、大气污染的现状 3、大气污染的危害 4、大气污染的防治 第一课时 空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混合气体,主要由氧、氮、氩组成(占99.96%),二氧化碳、臭氧、水蒸汽、氖、氦等含量很少。一般情况下,它们在空气中的组成是保持相对恒定的,正常情况下空气是清洁的。然而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中排出了许多物质,引起空气成分改变,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二氧化硫、飘尘、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是排放到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一:大气污染的概念,起因 (1)概念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或者说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2)原因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20.94%;氩,占0.93%;其它各种含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二:大气污染的分类 (1)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的天然发生源,如排出火山灰、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煤气和天然气的煤田和油田,放出有害气体的腐烂的动植物。天然污染源造成的大气污染,目前还不能控制。 能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2)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按污染源的运动状态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固定污染源是排放污染物的固定设施,如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煤尘、粉尘及其他有害物的锅炉、加热炉、工业窑炉、民用炉灶等。移动污染源主要是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交通工具,如排放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黑烟等的汽车、飞机、船舶、机车等。 (3)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 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染源(见污染源)。 (4)局部大气污染源和区域性大气污染源

(完整版)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研究性学习课题———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班级:丰台中学高一年级5班 组长:刘璐 组员:何君李军利孙立彤张伟旺李桐 指导教师:齐志乐 一、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甚至一些污染就存在我们的身边,在学校经常会问到刺鼻难闻的气味,身体颇感不适。而且天空总是灰白色的。这说明我市存在大气污染问题,而且大气污染已经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因此我们决定研究我市大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其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方向主要为大气中各种污染成分,以及对身体的危害。 通过此次研究,了解我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气污染的状况。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锻炼我们的研究能力等 二、研究方法 实地访问、小组讨论、问卷调查 三、具体分工 收集资料:何君 实地访问:李军利孙立彤刘璐 问卷调查:张伟旺李桐 资料分析:何君 四、调查步骤 1.所谓“大气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对人类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如果对它不加以控制了防治,将严重地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 大气污染有的是由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则是由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烟尘、爆炸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人为因素对大气的污染是主要的,尤其是现代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对城市大气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大气污染不仅与气象条件有关,而且还是个热门的环保问题,所以,人们对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关注。 2.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臭氧以及烟尘、盐粒、花粉、细菌、孢子等。距地面几十米的大气层,是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一层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业和工业的发展,排放出的大量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烟尘等与空气中的一些物质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十分有害的一氧化氮、臭氧、乙醛等新物质。 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气溶胶粒子,按其大小可分为降尘和飘尘。其中降尘的粒子较大,直径大于10微米,且自然沉降率较快。飘尘粒子较小,直径0.1—1.0微米,自然沉降率通常小于0.3微米的飘尘能直接吸入肺泡,如长期积累,会损害呼吸机能,引起哮喘、肺气肿、矽肺和肺癌等严重疾病。 3.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中排进了一些有害物质(称污染物),当排入污染物浓度达一定限度,则使原来洁净空气的品质下降,若这种情况维持时间够长,便会对人类、动物、植物和大气中的物品产生危害和不良影响,这种大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要吸10.12m3的空气。由此可见,消除空气污染或保持污染浓度低于某个限度之下,是何等重要。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及治理对策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及治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9-04-23T14:41:16.4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冯爱民 [导读]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的现状、特点,阐述大气污染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就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作出初步探索,以期更好地做好环境治理,还人民群众以一个蓝天碧水。 山东省单县环境保护局 274300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的现状、特点,阐述大气污染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就治理大气污染的途径作出初步探索,以期更好地做好环境治理,还人民群众以一个蓝天碧水。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治理 不可否认,传统的能源在利用过程当中会有大量的有害性物质散发出来,会对大气污染造成严重的污染,长此以往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做好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治理。 一、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问题分析 (一)大气污染现状 现如今的大气污染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存在较为严重的煤烟型污染严重。工业化进程使得城市发生了迅速的发展,在工业的生产过程当中向空气当中肆意的排放废气,使得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排放量大于自然的容纳量,对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影响。 大气污染的特点 现如今,大气污染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污染范围大。气体的流动传播方式使得大气污染呈现扩散性,集中控制十分困难,如果发生污染,将会在短时间内扩散开来,从而出现较大面积的污染,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并且治理起来十分困难。第二、污染的组成成分多样,并且种类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污染源不同。较为常见污染源主要包含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等,另外雾霾同样也是大气污染源,成为十分复杂,会对人们的正常呼吸造成影响。第三、污染之后的治理工作十分困难,需要从根源入手,因此治理工作并不理想。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们的生活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之大,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使地球上所生活的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人们所呼吸到的空气是受到污染的空气,还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物质,长期这样将会造成慢性中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大气污染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会出现较为频繁的酸雨现象,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危害人类以及动物的身体健康。 二、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处理办法 (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出现大气污染主要还是因为工业污染,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气的排放。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我国现如今大气污染严重的问题,首先应该不断优化排污许可制度,同时要求各个企业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度执行,从而更好的减少大气污染问题。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虽然工业建设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工作十分有利,能够更快的加快经济建设步伐,但是,生态建设同时也是重要问题,需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产业结构上,需要不断提升产业经过水平,强化技术创新力,降低在工业化建设过程当中所排放出的污染物质。在对工业化发展不造成影响的提起之下,促进产业结构协调。 (二)加强人们的环保理念 在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过程当中,废气的产生不断增加,因此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使人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培养人们的环保理念,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宣传,使人们能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的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改正,全民参与改善环境问题。 (三)强化汽车尾气治理,减少并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 汽车尾气的治理能够更好的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改善,控制和管理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上出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对城市当中的汽车进行检测,并且保证检测过程的真实、准确、规范性,在进行完初检以及年检工作之后,进行抽检,对于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汽车,禁止其形式,从而更好的保证检测工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机动车所使用的燃料进行管理,保证所生产的燃油与规定的标准相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汽车尾气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环境工程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治理的工作理念进行转变,从根本上强化防控工作,是现如今环保工作部门首先应该做的。对于环境污染所出现的诸多的问题,相关的工作部门一定要积极努力寻找解决措施,进行积极地调查和分析工作,强化对大气污染源的控制,对城市当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解决措施,积极倡导群众加入到环保工作中去,强化对大气污染的检测和治理工作,并及时作出预警,特别是在雾霾天气时,应该提前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积极展开应急工作,保证居民的生命健康,将危害降低到最小。 (五)提升能源利用率 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将会减少我国的煤炭存储量,同时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所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十分关键。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机器设备,对燃煤的结构设施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的使用燃煤,降低燃煤为我们的生态系统所造成的污染,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新型能源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对于我国的可是发展十分不利。对我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环境治理得到降低。因此,应该强化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质量工作,上级部门严格要求,居民积极配合,共同减低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健全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强化对大气污染问题的治理,加强每一名居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开发新能源,政府加大投入,提高环境保护治理,对生态系统环境进行改善。为了能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大气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世界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由于大气污染物中悬浮颗粒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受到各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即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是悬浮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因此,国际上很重视对PM10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了空气中PM10的质量标准。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于1985年将原始颗粒物指示物质由总悬浮颗粒物(TSP)项目修改为PM10,我国也于1996年规定了PM10的二级质量标准为100ug/m3。随着认识的发展,美国环保局在1997年再一次修改美国国家大气质量标准,规定了PM2.5的最高限制值,以降低这些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北京等大都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PM10的污染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部门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1.PM10的基本特性、污染现状 1.1 PM10的基本特性 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um以下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不能靠自身的重力降落到地面,因此,又被称为“飘尘”,它空气中可漂浮几天,甚至几年。其在空气中的迁移特性及最终进入人体的部位都主要取决于颗粒物的粒径大小。研究表明,10u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鼻腔,7u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咽喉,小于2.5um的颗粒物(即PM2.5)则可深达肺泡并沉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与心和肺的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 目前已知的PM10的化学成分包括可溶性成分(大多数为无机离子,如硫酸根、硝酸根离子等)、有机成分〔如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等、微量元素、颗粒元素碳等,有时PM10上还吸附有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对PM10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化学成分越复杂、毒性越大。这是因为小颗粒的比表面积大,更容易吸附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并使这些有毒物质有更高的反应和溶解速度。 1.2PM10的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非常严重。对几个大城市检测结果表明比美国1997年颁布的标准值高2.8-9.7倍。由此可见,控制PM10污染,减少PM10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PM10对环境的影响 虽然大气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对环境的危害极大。轻者污染建筑物表面,影响市容,重者对能见度、温度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2.1PM10对能见度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气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就一直是环保部门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在大气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颗粒物对城市大气光学性质的影响可达99%。大量的研究表明, PM10和PM2.5的性质与能见度的降低密切相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大气污染与健康论文: 我国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研究文献分析 摘要: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可以发现论文除在年代分布以及期刊分布上有不同的特征外,不同时期的文献研究在内容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相关的研究内容已从单纯的研究危害后果向析因、预防大气污染危害的方向发展,研究角度也逐步多元化。 Abstract: From the search of "database in full of Chinese periodical",we can find in the papers,besid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t distribution and periodical distribute in times,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content i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different periods,with technology advances and the human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related research has developed from the content of simple harmful consequences to the factorial,and 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hazards,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versified. 关键词:大气污染;健康;危害;文献分析 Key words: air pollution;health;hazard;literatures analysis 1材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75-2007年,检索词为“大气污染”逻辑加“健康”,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精确,总目录为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医药卫生、经济与管理,搜索后命中文献347篇。对命中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进行归类、分析,同时对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研究背景、研究领域、研究方向梳理、概括出这些文献的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 2分析结果 2.1 文献发表的年代相关分析 2.1.1 文献发表的年代分布。我国关于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方面的研究文献,最早发表于1975年,当年有两篇关于这一领域的文章发表,之后的四年是这一领域研究的起步阶段,随后的四年除1981年发表3篇外,每年的发表篇数都在6篇以上,1985年开始进入了文献发表的第一个高峰期,1996年开始,迎来了文献发表的第二个高峰期,2003年至2009年,文献发表进入一个飞跃期,每年发表论文20篇以上,数量稳定总体呈上升趋势,五年年均发表论文22篇。 2.1.2 文献年代分布特征及形成因素。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在大气污染对健康危害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1975年才出现第一篇相关文献,之后的几年也由于当时年代的影响和科技实力的因素,发展较为缓慢,导致文献数量没有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如下: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迅速,经济上的巨大成果使人们忽视了环境保护。 2.2 文献在不同种期刊上的分布情况 这次调查研究中,目标文献共分部在190种期刊上,其中发表5篇以上(含5篇)的期刊9种,共发表文献107篇,占总文献总数的30%,发表5篇以下的期刊181种,共发表文献240篇。 2.3 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概要 2.3.1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有些甚至是低浓度的空气污染(空气质量标准值以下)也可引起人群(尤其是敏感人群)的健康反应[1],因此不断完善和重新修定空气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等技术研究低浓度下的潜在危害及其特征, 对保护人群健康是有重要意义的[2]。 2.3.2 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种类。①对呼吸系统及肺功能的影响:根据我国五大城市20个全球大气监测点连续12年的SO2和TSP (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分析后认为,五大城市有80%的人生活在TSP年平均浓度超过200毫摩每立方米的环境中,在重污染的工业区,呼吸道疾病明显增加[3]。②对人群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某污染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未超标准(二级),仅TSP最高日平均值1.87摩尔每立方米,某对照区共1300名儿童。调查后认为污染区儿童较对照区儿童淋巴细胞应激能力差(P<0.01),即污染区儿童的淋巴细胞由幼弱型转化成淋巴母细胞的能力差,空气污染对儿童的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4]。 2.3.3 主要研究方法。流行病学是主要的研究大气污染与疾病相关的方法[5],所以在众多的文献中,这类方法应用最广。某研究采用主成分Possion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大气污染物与COPD住院率、脑血管疾病住院率二个剂量反应关系模型;为评价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效应,研究人员应用时间分层的病例交叉设计,分析了杭州市2002~2004年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平均浓度短期增加与人群每日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在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1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数的关系时,在控制死亡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别采用了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和广义线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