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总结:抓好青少年普法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工作总结:抓好青少年普法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工作总结:抓好青少年普法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XX区充分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整合社会优势资源,积极拓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坚持全方位、立体式普法宣传教育。

一、法治课程纳教学计划,普法宣讲全面覆盖,部门合作送法到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是青少年遵纪守法的前提条件

(一)法治课程纳入课程及教学计划

从2009年开始,我们摆脱了以往阶段性,突击性的普法模式,将普法工作常态化,将法制课程纳入小学四年级及初中二年级的课程及教学计划中,每学期开设12个课时的法制课,真正做到法律进校园、进课堂,让学校成为中小学生学法的主渠道。

(二)普法宣讲,校校覆盖。

普法宣讲坚持校校覆盖原则,依托市普法宣讲团,每年组织安排辖区所属10所学校开展宣讲活动10场次。其它学校由区普法办宣讲团负责宣讲,保证每所学校至少要覆盖一次。

(三)按照“四有”标准,打造“阳光行动示范学校”。

确定实验小学等10所学校为“阳光行动示范学校”,示范学校严格按市普法办《关于在全市组织实施“1+3”普法先行计划的通知》要求,落实“四有”标准:有“阳光大餐”、有“阳光门诊”、有“阳光阵地”有“阳光连线”。

(四)部门合作,送法到校。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多部门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学生法治教育活动。首先,我们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校校聘请法制副校长,主要维护学校周边安全,及以实际案例,定期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法治宣传教育;其次是与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法治教育专班,并在点上及全区开展活动,如:送宣传挂图到学校、送法治宣传展板到学校、法律咨询活动到学校等。

(五)德育牵头,学科融合。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今年,在区普法办的积极协调下,组织三批次500余名青少年学生走进区法院体验法院“开放日”活动,这是将学校的普法需求与区检察院、区法院的普法任务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学生们在参加庭审旁听后,还参观了法院的文化建设、图书室,参加问卷调查等。通过开展活动,青少年学生增长了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更加懂法、爱法了。组织学生参观禁毒场所、监狱、看守所等法制教育基地,模拟开设“小法庭”,开展法治演讲、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遵纪守法的重大意义。

二、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开辟普法宣传阵地,三位一体全程监控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必要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全面推进“源头普法工程”建设,XX区司法局与教育局积极沟通协商,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开辟普法阵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全面完成“校园法务室”建设工作。

按照“一手抓建设、一手促规范”的方针,大力推进校园法务室的规范化建设,校园法务室建设纳入各中小学年度绩效考核目标。2015年10月,全区56所中小学全面完成校园法务室建设工作。

(二)创新载体,法治挂窗进校园。

全区27所中小学安装了法治宣传挂框。

(三)打造三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利用石牌岭高级职业中学的三间教室,打造新形式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在室内布局上精心构思,设置法律知识普及、法治文化展示、实践互动交流等三个区域,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搭建集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文化、开展学法活动为一体的法治讲习堂。在普法形式上巧妙设计,通过法律条文解读、违法案例分析、法律典故、法律趣闻、领袖寄语、法律格言书画展、法治人物介绍等多种形式,让青少年轻松学法懂法;设置守法承诺墙、青少年法治文化作品展示墙等区域,增强青少年的学法参与感和积极性。在普法内容上反复斟酌,挑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未成年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并在全区25所中小学中开展原创法治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到包括书法(篆刻)、绘画、漫画、摄影、剪纸、刻纸、刺绣、布艺、雕刻等多种形式的作品210幅,轮流展出,确保普法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

鲁巷中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位于鲁巷中学教学楼二楼,由法治教室、法治实践活动室及法治宣传走廊三部分构成,内有电子白板、投影设备、法治图书柜等教学设施,并配备大量青少年法治刊物供青少年学生取阅,是一个将书本教育与实践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