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生活第九课

文化生活第九课

文化生活第九课
文化生活第九课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练习二

一、选择题

1.关于教育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这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是()

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培育“四有”公民

3.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我是公民”这项活动()

A.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B.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4.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尤其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为表达观点提供了很大便利,不再是“我们听你说”,而是“我们都在说”,新媒体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形势下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必须()

①尊重文化差异,包容一切网络文化和思想

②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③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④重点发展网络文化技术,拓宽网络文化发展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因为()

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6.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

①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

②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

③社会各界组织的“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

④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3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举行“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这些在基层农村的乡村医生们,用执著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净人心灵的生命之歌。每位最美乡村医生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②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巩固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地位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力越来越强,文化发展对社会整体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这表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②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③有利于人民文化权益的实现④是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增强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2011年春节期间,山东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这说明()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基层首要的工作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报告中提到“教育”共计29次。之所以要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③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电影《辛亥革命》等一大批弘扬主旋律的影视剧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展现出颇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文化盛宴。这说明在文化发展中要()

①坚持文化的多元化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思潮

③全面继承传统并体现时代精神④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以“网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于农历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六在郑州举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走进人们视野,它们的主题不尽相同,但其中蕴含的正能量为化解社会戾气开具了“良方”。这表明优秀网络文化()

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我国文化产业虽然以平均20%的年增长率递增,但与美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强国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创意设计业、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业等数字内容产业仍处于起

步状态;产业技术的开发能力还很薄弱,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从政府角度考虑,应该()

①进行文化体制改革,适应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②开展有益的文化活动,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③提倡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的能力④引进文化产业强国的先进技术,增强竞争力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一大一小,国图3G时代领先时尚。”“一大一小”指的是国家图书馆以电视、手机为终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推出的数字电视(国图空间)、国家图书馆移动服务(掌上国图)两项服务。这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在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提供服务的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国家图书馆的发展()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有利于增强文化公共设施的经济功能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阳春三月,步入街道、社区、广场、乡村,映入眼帘的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一面面队旗、一条条横幅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党员干部,也有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雷锋精神()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兖州市把市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动员全民参与。全市10个镇(街)普遍成立了民间艺术团,开展了“我的好邻居”摄影大赛、“乡村少年宫”、“牵手关爱”活动、“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兖州城乡公共文明指数不断上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不断攀升。兖州市的做法表明( )

①建设和谐文化,要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②建设和谐文化,就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③和谐文化,重在参与④培育文明和谐的新乡风,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环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力争到2015年,地级以上市创建省文明城市全部达标,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达到80%以上,到2020年覆盖面达到95%以上;文明窗口行业创建覆盖面到2015年达到90%左右,到2020年基本全覆盖。强调上述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只要创建好城市的文明,就能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②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明社会风尚

③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宁波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号召:继承发扬甬城儿女的优良传统,大力培养“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新时期宁波精神。如果请你写一份“培育新时期宁波精神,塑造新时期宁波人”的倡议书,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引进外来文化

④立足人民群众实践,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2012年6月中旬,“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发射升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我国首位女宇航员搭载飞船进入太空,这也是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神九”成功发射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告诉我们( )

A.我国的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B.文化生产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C.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D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20.近段时间,一篇题为《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网文引发网民和媒体强烈共鸣,广为传播。下列认识与该网文主题不一致的是()

A.自觉维护我们国家荣誉利益 B.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火炬

C.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D.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

21.2013年10月1日, 11万人在冒雨观看升旗仪式的同时,也给天安门广场留下了5吨垃圾。这些垃圾无异于一面“集中”正衣冠的镜子,照出了文明素质中的短板,照出了我们爱国热情背后的差距。这启示我们()

①要不断自省、自律,养成良好行为习惯②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③建设美丽中国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④要从大处着眼,不受小节的束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丰富市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福州市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假如我们对此事进行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A.传播区域特色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稳定性C.发展健康有益文化,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D.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保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23.2013年开展的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投身道德建设的热情。这一活动的开展()

A.决定了人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B.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性的统一

C.表达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的魅力D.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24.在2013年;“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系列活动中,包括14个国家艺术院团(馆)所组织的志愿者在内的约3500名文化志愿者,在基层和边疆民族地区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开展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活动()

A.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B.主导着文化生活的内容与形式

C.是建设我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D.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25.山东扎实推进“四德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义工”、青岛“微尘”等系列全国知名的爱心公益品牌,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四德工程”的开展()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②有利于营造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全面继承齐鲁传统文化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在中央号召下,民间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国人向好面子、穷摆阔“说不”。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①要通过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和剔除②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

③要对传统文化发起的彻底革命④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7.截至2013年9月底,我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全国共有1909个博物馆、3952个公共图书馆、3685个文化馆、37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省级美术馆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做到了全部免费。这表明我国()①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②公益性文化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③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④多形式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8.读下图。一篇关于旅游不乱扔垃圾的“甄嬛体”微博,激发了网友们的创作活力。这些微博的广泛传播有利于( )。

①人们直面道德冲突,增强全民

法制观念

②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摒弃传

统文化

③以幽默温情,汇聚培育文明风

尚的正能量

④教育社会公众,维护公共环境

从自身做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本级文化经费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3.54%,高于全省1.85%的平均数。威海市这样做是基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 )。

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D.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30.当前,中国游客正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中坚力量。据预测,中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从2011年的7000万人次达到2020年的1亿人次。但是,中国游客在国外乱丢垃圾、随意吐痰等现象仍时有发生,并成为热议话题。为提高全体公民文明素质,杜绝不文明现象发生,国家应当()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B.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31.2012年年底,全国各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已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文化部和财政部要求“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其目的在于()

A.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发展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C.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32.2013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强调,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所以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是因为()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②宣传优秀健康的文化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3.目前我国科学论文、发明专利等重要指标都处在我国最高水平,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占世界GDP 92%的9个主要国家中,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能力位居第28位,尚未对世界有重要影响。这对你的启示有( )

A.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B.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

C.我国科学技术竞争力还很差D.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34.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山东省颁布了《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下列关于教育的地位、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育是发展科技培养人才的基础②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5.2012年,泉城济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这一年,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步伐,文化惠民工程让市民尽享“文化甘泉”……文化事业的发展,让天下泉城有了更广阔的胸襟,让名士济南有了更大的魅力。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

①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和谐文化建设②根除腐朽、落后文化,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③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④泉城文化引领中华文化潮流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①④

36.2013年3月9日,济南客车司机宋洋驾驶途中突发脑出血,在即将陷入昏迷之际,将客车平稳地停在应急车道上,挽救了33名乘客的生命。济南市文明委授予他“济南市道德模范”和“最美济南人”荣誉称号,并号召广大市民向宋洋学习。开展向宋洋学习的活动( )

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②是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实践

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7.近年来,越来越多制作精良、创意新鲜的公益广告,走进人们视野。它们的主题不尽相同,有提倡节约环保类的、有构建和谐社会类的……但共同的是,公益广告中的正能量为化解社会戾气开具了“良方”。这表明优秀文化( )

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8.2013年2月28日,肥东县美好乡村艺术团首场文艺演出隆重举行。肥东县成立了安徽省首家宣传美好乡村建设的艺术团,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贴近实际,接地气的文艺作品,并在全县乡镇进行演出。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 )

①是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体现了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有利于丰富农民精神世界和提高农民素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9.近年来,山东扎实推进“四德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义工”、青岛“微尘”、淄博“善小”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爱心公益品牌.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四德工程”的开展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②促进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全面传承齐鲁传统文化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0.2007年7月4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①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②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③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是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1.把握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决定的()

A.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B. 中华民族精神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 社会效益的首要地位

在新世纪新阶段,思想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据此回答下题

42.“思想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这启示我们必须()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D.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内容

43.如果我们失去主心骨()①文化建设就会出现混乱的状况②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的思想准则

③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④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乏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

①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特征

③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相辅相成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5.发展科学事业,必须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这是因为()

①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②二者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③哲学社会科学虽然算不上真正的科学,但也有一定的作用

④二者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6.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市政府投资16亿新建和改造10所专业博物馆。发展博物馆()

①属于发展文化产业②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③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47.截取某班级“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的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片段一:《民族美食》

学生主持介绍,当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希望吃得精、吃得好,吃得有品味。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中国各地各民族各具特色的优秀美食文化。该片不仅刺激了人们的味蕾,还引起了观众感情上的共鸣,勾起了无数华人拳拳游子心和深深故乡情。该片播出后,受到了广泛赞誉。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6分)

片段二:《民族精神》

就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同学们发言积极踊跃。有的同学认为,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和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的同学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如果就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作发言,请列出你的发言提纲。(6分)

片段三:《民族能量》

学生主持介绍,在媒体发达的今天,人们爱上了“吐槽”,“牢骚”成了家常便饭。而“正能量”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正能量的注入。

(3)依据片段三,结合你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请回答政府应如何积极创造“宏观正能量”?(6分)

48.(26分)党的十八大为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国梦”。某校高三(3)班学生以“实现梦想”为主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途径搜集信息,进行深入探究。请你参与其中。材料二【文化强国之梦】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此,必须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高三(3)班学生在关于如何建设文化强国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第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二.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第三.使世界各个国家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第四.作为个人,3班学生认为应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做法的重要性。(12分)

49.(22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W市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调研了解老百姓的需要,其中教育是广大市民关注的首要问题。W市教育局局长指出:“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我市开始由生存型消费逐渐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愿望愈加迫切,也更为多样化。”(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12分)50.“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间”,年年国庆年年堵,拥堵成了假日“常态”。今年国庆,为了保通,交通系统提前做了各种部署,尽管收到一定效果,但因休假集中、免费政策,基础硬件和相关制度配套不完善,车辆、路况信息发布和反馈渠道较窄、信息更新较慢等多方面原因,多数高速公路依然难以高速。除了拥堵的车道,更令人心情不愉快的是高速公路上的各种不文明行为。加塞、超车、占用应急车道、违规行驶车道等违规行驶都给本不堪重负的高速公路带来更大的拥堵。节日高速路如同一纸考卷,促使有关部门改进和加强管理。

(2)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角度,谈谈如何提升国民的交通文明素养?(8分)

51.(17分)材料一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材料二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9分)

(2)当代中国应如何发展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BBB 6-10 CCBBB 11-15 DBBBD 16-20 CACCD 21-25 CCBDB 26-30 ABDDB

31-35 BCBCB 36-40 ABDBD 41-45 AAACB 46 D

47.(1)①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受到观众的广泛赞誉。(3分)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引起了人们的共鸣。(3分)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中华美食文化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传播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④《舌尖上的中国》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深受观众喜欢。

⑤《舌尖上的中国》反映了老百姓利益和呼声,是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给6分)(3)①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引进外国优秀文化;(2分)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

③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分)

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⑤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作用。(2分)

48、(2)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2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②弘扬“仁”、“义”等传统道德,并赋予其时代精神,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1分),实现文化创新(1分);③使其他国家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提高综合国力(1分);④全面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2分),培育“四有”公民(1分)。

49、(2)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②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分)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分)50.(1)①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积极履行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管理,保证交通的安全和通畅;(3分,学生答上“公共服务职能”同样给分)

②政府要积极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政府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宣传力度,让文明出行理念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分)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坚持严格管理,依法治堵,减少交通违法行为,提升交通文明水平。(3分)

④政府应审慎行使权力,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政府应征求民意、集中民智,依法科学规划和管理交通,依法科学制定和实施免费政策、休假制度等。(3分)

(2)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提升国民交通文明素养中的引导作用。(2分)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发挥教育在传导传播交通法规中的重要作用。(2分)

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风尚,遵纪守法。(2分)

④开展亿万人民群众参加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的氛围,提升国民交通文明修养。(2分)

51、(1)①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3分)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3分)③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分)

(2)①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2分)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2分)③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2分)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分)(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角度答可酌情给分)

第九课练习一选择题答案

1-5 BADCD 6-10 DCBAA 11-15 ADDCB 16-20 ABCDD

21-25 BDBAC 26-30 BDABD 31-35 BBBCA 36-38 BBD

文化生活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

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班级姓名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辨别科学与非科学现象,自觉树立科学精神。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升华我们的道德境界。 3.价值目标: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 (一)阅读P100-101页,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建设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必须推动社会主义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人心凝聚,,各项事业就会。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阅读P101-102页,理解如何建设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的教育。 (1)地位:教育是和的基石。 (2)要求:①要坚持教育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坚持教育为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③把作为教育的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1)地位:科学技术是。 (2)要求:①大力加强科学建设;②普及,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③坚持和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发展文化事业 (1)具体措施:深化,解放和发展。 ①大力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快发展___________,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__________产业。 (2)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总要求:努力为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充分涌流,开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三)阅读102-103页,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对青年的要求 1.创建活动具有实践性 (1)主体:是亿万人民参加的伟大实践。 (2)措施: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活动,完善社会体系。 (3)目的: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4)形式: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创造了__________的形式。 2.对当代青年的要求 投身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_______。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文化生活第九课知识梳理

《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知识点梳理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依据)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③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单元理论依据:(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3)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单元第八课必要性: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什么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5、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决定因素: 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由我国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_20120402084541984

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复古主义 这种观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教师总结: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教师提出问题:那什么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 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结论。(学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开始由衰微走向重振。因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师提出问题: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坚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问题。(见学案) 明确知识: ⑴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把握其要点: ①指导思想: ②目标: ③特点: ④本质: 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生阅读课本P97~98,概括总结。

文化生活第九课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练习二 一、选择题 1.关于教育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这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是() A.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培育“四有”公民 3.近期在多地开展的“我是公民”主题活动引起了广泛反响。开展这项活动旨在唤醒每个人的公民意识,“践行责任,拷问良知”。“我是公民”这项活动() A.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B.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4.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尤其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为表达观点提供了很大便利,不再是“我们听你说”,而是“我们都在说”,新媒体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新形势下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必须() ①尊重文化差异,包容一切网络文化和思想 ②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③弘扬主旋律,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 ④重点发展网络文化技术,拓宽网络文化发展空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因为() 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C.教育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6.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 ①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 ②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 ③社会各界组织的“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 ④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3年1月14日,中央电视台举行“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这些在基层农村的乡村医生们,用执著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魄、净人心灵的生命之歌。每位最美乡村医生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催生思想变革②奏响主旋律,倡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③巩固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决定地位④发挥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力越来越强,文化发展对社会整体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这表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①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②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③有利于人民文化权益的实现④是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增强的标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2011年春节期间,山东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这说明()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是基层首要的工作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③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决定着文化前进的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12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报告中提到“教育”共计29次。之所以要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②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③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电影《辛亥革命》等一大批弘扬主旋律的影视剧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展现出颇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文化盛宴。这说明在文化发展中要() ①坚持文化的多元化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思潮 ③全面继承传统并体现时代精神④积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以“网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于农历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六在郑州举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走进人们视野,它们的主题不尽相同,但其中蕴含的正能量为化解社会戾气开具了“良方”。这表明优秀网络文化() 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我国文化产业虽然以平均20%的年增长率递增,但与美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强国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整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创意设计业、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业等数字内容产业仍处于起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知识目标:识记:①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复古主义 这种观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岀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教师总结: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教师提岀问题:那什么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 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结论。(学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开始由衰微走向重振。因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师提岀问题: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坚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问题。(见学案) 明确知识: ⑴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把握其要点: ①指导思想: ②目标: ③特点: ④本质: 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师提岀问题:为什么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生阅读课本P97?98,概括总结。

文化生活第九课

文化生活第九课课时训练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答1~5题。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为经济建设的中心服务 B.坚持文化的对外开放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解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发展先进文化。A、D两项经济和政治与题干无关。B 项,坚持文化的对外开放是文化发展的外部因素,不能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和保证。 答案 C 2.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文化,应当()。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培育“四 有”公民为目标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④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 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当代 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三 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品 格、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因此答案选D。 答案 D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A.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对全体公民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解析A、C项是先进文化的内容,而不是

新《文化生活》第九、十课知识点整理

第九课新知识点 1.【老课本P85第四单元导言部分】从“通过学习,我们将懂得”以后修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就要坚持先进文化,提高辨别、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应该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 2.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以下表述主要从国家角度,做题时审清主体灵活把握)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②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⑦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必须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⑨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新版第九课的导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新版第九课最后一段总结性表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3.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多渠道多角度采集,注意结合具体题目灵活把握,其中的④⑤是新教材新加的内容)①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联系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关系)③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联系优秀文化对个人的作用)。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必然性、必要性:这一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⑥有利于增强我们的

新课标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九课练习题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由辉煌走向衰微。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A.戊戌变法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根本原因在于………( ) A.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 B.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据此回答3~5题。 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判断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是() A.国家性质 B.社会制度 C.指导思想 D.经济基础 4.牢牢掌握先进文化方向的关键在于()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坚持文化生活的多样性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培育“四有”公民 5、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我国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要求 ④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 A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C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D为政治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7、“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主义”之所以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是因为它们两者 ( ) A、肯定了中华传统文化 B.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 C否定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没有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8、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核心的、本质的要求是( ) A、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D、社会主义 9、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 A、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业

2017-2018 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九课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业 一、基础巩固 知识点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1.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这旨在强调( ) A ?中华文化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近代受到西方国家的冲击 B ?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的错误性 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解析:选C。本题指向性明确,题干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复兴的重大意义,故C 项当选。 知识点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2.某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就《文化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综合探究。某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社会制度与文化发展》、《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化在我国国际影响力中的作用问题》、《传统文化现状研究》。据此推断,该组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 A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 B.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文化的路径 C.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东西方比较 D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的反思 解析:选A。从本题材料中“某组同学撰写论文的主要参考文献有:《社会制度与文化发展》、《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化在我国国际影响力中的作用问题》、《传统文化现状研究》”,可以看出该组同学们研究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的问题,故 A 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该组同学们参考的文献并未涉及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问题,故B、C、D 三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 项。 3.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最能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的( ) A .强基固本之路 B.以人为本之路 C.改革创新之路 D.科学发展之路 解析:选B。本题指向性明确,我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

文化生活第九课知识点总结

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一目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两个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个概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定义: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个结论 4、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第二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目“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要求,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什么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及其具体表现: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是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于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总揽上述内容,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问题: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为什么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同问题6); 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政治生活第九课知识点

《政治生活》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知识点 第一框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二.“和平”问题 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的重要性或意义 ①②3. ① ② ③ 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 威胁和平的因素? ①霸权主义 ②强权政治 ③新干涉主义。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世界仍很不安宁。 三. “发展”问题 1. 含义: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2.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特征 ②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 ③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3.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及原因? ①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②原因:因为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四.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 1. 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有效途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包括政治、经济两种新秩序)。 五. 国际新秩序的内容?4点 ①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②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 权利;③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④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 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九课二框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一.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二. “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 1. 多极化的原因: (1 )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 (2)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3)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 2. 多极化的表现 (1)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2)美国、欧盟、 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是重要的一极,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 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3. 多极化的进程 是一个漫长曲折、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多极化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多极化 格局并未形成,正在形成的过程中) 4. 多极化过程中的斗争焦点 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 5. 多极化的意义或作用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2)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 (3)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6. 各国如何应对多极化? (1)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 (2)竞争的战略重点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 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政治:《政治生活》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精品教案(3个)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9.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 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代主题,以及世界人民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20世纪下半叶,世界和平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避免了世界性战争的发生,这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问题仍然突出,战争的隐患依然存在。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可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因此,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3)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战后虽没有发生大的世界战争,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仍很不安宁。 但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西方一些国家插手和利用这些纠纷,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 (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

政治生活第九课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 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20世纪下半叶,世界和平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避免了世界性战争的发生,这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问题仍然突出,战争的隐患依然存在。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可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 起来。因此,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3)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2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战后虽没有发生大的世界战争,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仍很不安宁。 但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西方一些国家插手和利用这些纠纷,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 (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 (3)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3页“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高一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8-9课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的地位、分类(知道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2、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生命和灵魂、最重要) 【主权的特性: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国际组织的含义、分类和作用? 含义:P90 分类:政府间和非政府的;区域性和世界性的。 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 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等。 4、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联合国是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 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④ 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 (2)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 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3)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 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5、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P91最后一段 6、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基本形式、实质,决定性因素? 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最主要:国家之间】内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7、处理国际关系的要求?(P94最后一段“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8、国家利益的表现、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P94 国家利益的内容?P95 9、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1)为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②维护我国 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性的、正义性的。 (2)态度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文化生活第九课课时训练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在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答1~5题。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为经济建设的中心服务 B.坚持文化的对外开放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解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发展先进文化。A、D两项经济和政治与题干无关。B项,坚持文化的对外开放是文化发展的外部因素,不能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和保证。 答案 C 2.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文化,应当()。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 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④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当代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品格、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因此答案选D。 答案 D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A.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对全体公民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解析A、C项是先进文化的内容,而不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D对全体公民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要求,不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案 B 4.(2012·广饶一中高三检测)近10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推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身份不同、经历各异的获奖者身上,人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精神和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 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方向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③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因此答案选C。 答案 C 5.(2012·厦门一中期中测试)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 ()。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B.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发展邓小平理论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解析A、C项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片面。B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属于旗帜。 答案 D 6.2011年吉林省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重点,放在边境地区,并列为全省要全力办好的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之一。全年完成683个边境地区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