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说新语 贤媛 翻译

世说新语 贤媛 翻译

世说新语 贤媛 翻译
世说新语 贤媛 翻译

陈婴是东阳县人,从小就注意加强道德品行的修养,在乡里中很有名望。秦代未年,天下大乱,东阳人想拥护陈婴做首领,陈母对陈婴说:“不行!自从我做了你家的媳妇后,从年轻时起就遇到你家贫贱,一旦暴得富贵,不吉利。不如把军队交给别人。事成了,可以稍为得些好处;失败了,灾祸自有他人承担。”

汉元帝的宫女既然很多,于是就派画工去画下她们的模样,想要召唤她们时,就翻看画像按图召见。宫女中相貌一般的人,都贿赂画工。王昭君容貌非常美丽,不愿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乞求,画工就丑化了她的容貌。后来匈奴来媾和,向汉元帝求赐美女,元帝便拿昭君当做皇族女嫁去。召见以后又很舍不得她,但是名字已经告诉了匈奴,不想中途更改,于是昭君终于去了匈奴。

汉成帝很宠爱赵飞燕,飞燕诬陷班婕妤祈求鬼神加祸于她,于是拷问班婕妤。班的供词说:“我听说死生由命运来决定,富贵随天意去安排。做好事尚且不一定得福,起邪念又想得到什么呢!如果鬼神有知觉,就不会接受那种邪恶谄佞的祷告;如果鬼神没有知觉,向它祷告又有什么好处!所以我是不做这种事的。”

魏武帝曹操死后,文帝曹丕把武帝的宫女全都留下来侍奉自己。到文帝病重的时候,他母亲卞后去看他的病;卞太后一

进内室,看见值班、侍奉的都是从前曹操所宠爱的人。太后就问她们:“什么时候过来的?”她们说:“正在招魂时过来的。”太后便不再往前去,叹息道:“狗鼠也不吃你吃剩的东西,确是该死呀!”一直到文帝去世,太后竟也不去哭吊。

赵母嫁女儿,女儿临出门时,她告诫女儿说:“千万不要做好事!”女儿问道:“不做好事,可以做坏事吗?”母亲说:“好事尚且不能做,何况是坏事呢!”

许允的妻子是卫尉卿阮共的女儿,阮德如的妹妹,长相特别丑。新婚行完交拜礼,许允不可能再进新房去,家里人都十分担忧。正好有位客人来看望许允,新娘便叫婢女去打听是谁,婢女回报说:“是桓郎。”桓郎就是桓范。新娘说:“不用担心,桓氏一定会劝他进来的。”桓范果然劝许允说:“阮家既然嫁个丑女给你,想必是有一定想法的,你应该体察明白。”许允便转身进入新房,见了新娘,即刻就想退出。新娘料定他这一走再也不可能进来了,就拉住他的衣襟让他留下。许允便问她说;“妇女应该有四种美德,你有其中的那几种?”新娘说:“新妇所缺少的只是容貌罢了。可是读书人应该有各种好品行,您有几种?”许允说:“样样都有。”新娘说:“各种好品行里头首要的是德,可是您爱色不爱德,怎么能说样样都有!”许允听了,脸有愧色,从此夫妇俩便互相敬重。

许允担任吏部郎的时候,大多任用他的同乡,魏明帝知道后,就派虎贲去逮捕他。许允的妻子跟出来劝诫他说:“对英明的君主只可以用道理去取胜,很难用感情去求告。”押到后,明帝审查追究他。许允回答说:“孔子说‘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可以审查、核实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应得的罪。”查验以后,知道各个职位都用人得当,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穿的衣服破旧,明帝就叫赏赐新衣服。起初,许允被逮捕时,全家都号哭,他妻子阮氏却神态自若,说:“不要担心,不久就会回来。”并且煮好小米粥等着他。一会儿,许允就回来了。

许允被晋景王杀害了,他的门生跑进来告诉他的妻子。他妻子正在织机上织布,听到消息,神色不变,说:“早就知道会这样的呀!”门生想把许允的儿子藏起来,许允妻子说:“不关孩子们的事。”后来全家迁到许允的墓地里住,景王派大将军府记室钟会去看他们,并吩咐说,如果儿子的才能流品比得上他父亲,就应该逮捕他们。许允的儿子知道这些情况,去和母亲商量,母亲说:“你们虽然都不错,可是才能不大,可以怎么想就怎么和他谈,这样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也不必哀伤过度,钟会不哭了,你们就不哭。又可以稍为问及朝廷的事。”她儿子照母亲的吩咐去做。钟会回去后,把情况回报景王,许允的儿子终于免祸。

王公渊娶诸葛诞的女儿为妻,进入新房,夫妻刚交谈,王公渊就对妻子说:“新妇神态不高贵,很不像你父亲公休。”他妻子说:“大丈夫不能像你父亲彦云,却要求妇人和英雄豪杰并驾齐驱!”

王经年少时家境贫苦,后来做官做到二千石的职位时,他母亲对他说:“你本来是贫寒人家的子弟,现在做到二千石这么大的官,这就可以止步了吧!”王经不能采纳母亲的意见。后来担任尚书,帮助魏朝,对晋司马氏不忠,被逮捕了。当时他流着泪辞别母亲说:“没有听从母亲的教导,以至有今天!”他母亲一点愁容也没有,对他说:“做儿子就能够孝顺,做臣子就能够忠君;现在你有孝有忠,有什么对不起我呢!”

山涛和嵇康、阮籍见一次面,就情意相投。山涛的妻子韩氏,发现山涛和两人的交情不一般,就问山涛。山涛说:“我从前可以看成朋友的人,只有这两位先生罢了!”他妻子说:“僖负羁的妻子也曾亲自观察过狐偃和赵衰,我心里也想偷着观察一下他们,行吗?”有一天,他们两人来了,山涛的妻子就劝山涛留他们住下来,并且准备好酒肉;到夜里,就在墙上挖个洞来察看他们,看到天亮也忘了回去。山涛进来问道:“这两个怎么样?”他妻子说:“您才能、情趣根本比不上他们,只能靠见识、气度和他们结交罢了。”山涛说:“他们也常常认为我的气度优越。”

王浑的妻子钟氏生了个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儿,王武子想给妹妹挑选一个好配偶,还没有找到。有个军人的儿子,才能出众,武子想把妹妹嫁给他,就向母亲说明。他母亲说:“如果确实是有才能,对他的门第可以不计较,可是要让我看一看。”武子便叫那个军人的儿子和平民百姓混在一起,让母亲在帷幕里观察他。事后他母亲对武子说:“穿着这么样的衣服、长着这么样的相貌的,就是你所考虑的那个人吗?”武子说:“是的。”他母亲说:“这个人,才能足以拔尖儿,可是门第寒微,如果没有高寿,就不能发挥他的才能。可是看他的形貌气质,一定不能长寿,不能和他结亲。”武子依从了母亲的意见。几年后,那个军人的儿子果然死了。

贾充的前妻是李丰的女儿,在李丰被杀后,离了婚流放到边远地区。后来遇到大赦得以回来,可是贾充早先已经娶了郭配的女儿。晋武帝特别准许他两个妻子都留下,分别为左夫人和右夫人。李氏另外住在外面,不肯回到贾充的住宅。郭氏告诉贾充说,想去探望李氏,贾充说:“她性格刚强正直,很有才华,你去不如不去。”郭氏于是带了一个规模盛大的仪仗队伍和随从,还带了很多侍婢去。到了李氏家,进入内室,李氏站起迎接,郭氏不觉腿脚自然弯屈,便跪下行再拜礼。回家后,告诉了贾充,贾充说:“我告诉你什么来着!”

贾充的妻子李氏写了《女训》一书,流传当代。李氏的女儿是齐献王王妃;郭氏的女儿是晋惠帝的皇后。贾充死后,李氏、郭氏的女儿各自都想让自己的母亲和贾充合葬,连年也解决不了。后来贾后被废,李氏才能合葬,葬事终于确定下来。

汝南内史王湛年轻时没人提亲,便自己提出向郝普的女儿求亲。他父亲王昶因为他痴呆,一定无处求婚,便随他的心意,答应了他。婚后,郝氏果真美貌贤淑。后来生了王承,终于成了王家母亲们的典范。有人问王湛怎么了解她的,王湛说:“我曾经看见她上水井打水,举止仪容不失常态,也没有不顺眼的地方,因此了解了她。”

司徒王浑的妻子是钟家的女儿,太傅钟繇的曾孙女,也有超群的文才、女性的美德。钟氏和郝氏是妯娌,两人非常亲密又互相敬重。钟氏并不因为自己门第高贵而欺负郝氏,郝氏也不因为自己门第卑微而屈从钟氏。在王承一家里,都恪守郝夫人的规矩,在王浑一家里,都遵从钟夫人的礼法。

平阳太守李重是秦州刺史李景的儿子,是中原名士,在当时,人们把他和名望很高的王夷甫并称。起初孙秀想树立自己的威望和权力,到处说:“乐令众望所归,不可杀,不如李重的人又不值得杀。”于是就逼李重自杀。事先,李重在家,有人从门外跑进来,从发髻里拿出一封信给李重看;李重看了就脸上变色,拿到内室给他女儿看,他女儿只是喊叫说:“完了”,

李重明白她的意思,出来就自杀了。李重这个女儿见解非常高明,李重遇事经常跟她商量。

周浚任安东将军时,外出打猎,正碰上下暴雨,就去探望汝南李氏。李氏家境富有,只是男人不在家。这家有个女儿,名叫络秀,听说外面来了贵人,就和一个婢女在后院杀猪宰羊,准备几十人的饮食,事事都做得很精到,却没听见有人声。周浚觉得奇怪,就去偷看一下,只看见一个女子,相貌不同一般;过后,周浚就请求娶她为妾,女方的父兄不答应。络秀说:“我们家门第衰微,为什么舍不得一个女儿!如果和贵族连姻,将来也许好处很大。”父兄就顺从了她。后来生了周伯仁几兄弟。络秀对伯仁兄弟说:“我降低身分给你家做妾的原因,只是为我家门第作想罢了。你们如果不肯和我家做亲戚,我也不会吝惜晚年!”伯仁兄弟全都听从母亲的吩咐,因此,李氏在生前,得到公正的礼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找??地方住宿。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

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第二夭早晨,范逵告辞,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说:“路已经走得很远了,您该回去了。”陶侃还是不肯回去。范逵说:“你该口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阳,一定给你美言一番。”陶侃这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佩,使他广泛地得到了好名声。

陶侃年轻时做监管鱼梁的小吏,曾经送去一罐腌鱼给母亲。他母亲把腌鱼封好交给来人带回去,并且回封信责备陶侃说:“你做官吏,拿公家的东西送给我,这不只没有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

桓温平定了蜀地,娶李势的妹妹做妾,很宠爱她,总是把她安置在书斋后住。公主起初不知道,后来听说了,就带着几十个婢女提着刀趁她不备去杀她。到了那里,正遇见李氏在梳头,头发垂下来铺到地上,肤色像白玉一样光采照人,并没有因为公主到来而表情有变。她从容不迫他说道:“我国破家亡,并不情愿到这里来;今天如果能被杀而死,这倒是我的心愿。”公主很惭愧,就退出去了

庾玉台是庾希的弟弟;庾希被杀以后,将要杀玉台。玉台的儿媳妇,是桓温弟弟桓豁的女儿,她心急得光着脚去求见桓温,掌门官挡着不让进去。她大声斥责说:“这是哪个奴才!

我伯父的家。竟敢不让我进去!”说着便冲了进去,哭喊着请求说:“庚玉台的一只脚短了三寸,常常要扶着人才能走路,这还会谋反吗?”桓温笑着说:“侄婿自然会着急。”终于赦免了庾玉台这一家。

谢安的妻子刘夫人挂起帷幕围着众婢女,叫她们在自己面前表演歌舞,也让谢安看了一会,便放下了帷幕。谢安要求再打开帷幕,夫人说:“恐怕会损害你的美德。”

车骑将军桓冲不喜欢穿新衣服。有一次洗完澡,他妻子故意叫仆人送去新衣服给他,桓冲大怒,催仆人把衣服拿走。他妻子又叫人再拿回来,并且传话说:“衣服不经过新的,怎么能变成旧的呢?”桓冲听了大笑,就穿上了新衣。

右军将军王羲之妻子郗夫人对两个弟弟说:“王家见谢家兄弟来,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翻出来款待人家;见你们来,不过平平常常罢了。你们可以不必再去了。”

王凝之妻子谢夫人到王家后,非常轻视凝之;回到谢家后,心里非常不高兴。太傅谢安安慰、开导她说:“王郎是逸少的儿子,人品和才学也不错,你为什么竟不满意到这个地步?”谢夫人回答说:“同一家的叔父里头,就有阿大、中郎这样的人物;本家兄弟,就有封、胡、遏、未这样的人物。没想到天地之间,竟有王郎这种人!”

韩康伯母亲平日靠着的那张旧小桌子坏了,卞鞠看见小桌破旧了,就想换掉它。韩母回答说:“我如果不倚着这个,你又怎么能见到古物!”

江州刺史王凝之夫人问谢遏道:“你为什么一点也不再长进?是一心注意世俗杂务,还是天资有限?”

郗嘉宾死了,他妻子的兄弟想把妹妹接回去,她却始终不肯返回娘家。说:“活着虽然不能和郗郎同居一室,死了岂可不和他同葬一穴!”

谢遏非常推重自己的姐姐谢道韫,张玄常常称赞自己的妹妹,想使她和谢遏姐姐并列。有个尼姑叫济尼,和张、谢两家都有交往,别人问她这两个人的高下。她回答说:“王夫人神态风度潇洒爽朗,确实有隐士的风采和气度;顾家媳妇心地清纯,洁白光润,自然是妇女中的优秀者。”

尚书王惠曾经去看望过右军将军王羲之的夫人,问她说:“眼睛、耳朵还没有觉得不好吧?”她回答说:”头发白了,牙掉了,这是属于身体的衰老;至于视力和听力,关系到精神,哪能就阻碍和别人交往呢!”

韩廉伯的母亲殷氏,随着孙子韩绘之到衡阳去,途中在阖庐洲上遇见南郡公桓玄。桓玄的长史卞鞠是殷氏的外孙,当时也来问安。殷氏对卞鞠说:“我不死,就看到了这小子两代人

做乱臣贼子!”在衡阳住了几年,绘之在桓景真的叛乱中被害,殷氏抚尸痛哭道:“你父亲以前免去豫章太守时,征调他的文书早晨到了,他傍晚就上路;你免官已经几年了,却为着别人不能动身,终于遭难,这还能说什么呢!”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译文重点字词)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谢太傅听了开心的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划线字注译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臵。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谢据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比不上。 因:凭借。 乐:形容高兴的样子。 即:是。 之:的

1、译文: 2、划线字解释: 内集:。 儿女:。 讲论文义:。 俄而:,。 骤:,。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即"",宾语。解释为。何,,意为;似。胡儿:即,字,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 差可拟:。差,。 拟:。 未若:。 因:。 乐:。 即:。 之:。

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2、划线字注译 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不至:没有到来。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戏:玩耍。 尊君在不(否)(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待:等待。 久:很长时间。 非人哉: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世说新语两则译文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 原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陈太丘与友期》译文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字词解释

《世说新语两则》习题 一、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__(朝代)人_ _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 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__ _”、地点“_ ___”人物__ __事件“_ ___”等要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未若 ..雪骤.()()..柳絮因风.起()()俄而 撒盐空中差可拟 ..() ...()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委 ..而去()入门不顾.()下车引.之() 公欣然 ..曰()太丘舍.去() 三、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còu) B.公大兄无奕.女(yì) C.尊君在否.(bù) D.友人惭.(chán) 四、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 A.与儿女讲论文义 B.则是无信 C.相委而去 D.下车引之 五、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待君/久不至 B.即公/大兄/无奕女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人门/不顾 六、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1)即公大兄: (2)尊君在不: (3)君久不至: (4)君与家君: 四、下列加点的词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儿子女儿) B.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 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 6.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1)《咏雪》: (2)《陈太丘与友期》: 7.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世说新语资料原文与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德行第一 一陈仲举礼贤 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闾:里巷的门。 「译文」 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 二鄙吝复生 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 「注释」 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已复:竟然。 「译文」 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

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 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②造:拜访。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末年贤人。 ③车不停轨,鸾不辍轭:比喻停留的时间短暂。轨:车辙。鸾:鸾铃,此指马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器具。 ④弥日:整日。信宿:连住两夜。 ⑤汪汪:水深广的样子。陂(b ēi ):池塘。 ⑥器:器局,气度。 「译文」 郭林宗(郭泰)到了汝南,拜访袁奉高(袁阆),车不停驶,马不驻足,就告辞了;到黄叔度(黄宪)那里,却住了整整两天。有人问他原委,郭林宗说:" 叔度犹如汪洋之水,澄不清,搅不浊,他的气度很宽广,实在让人难测呀。" 四身登龙门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①,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②。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③。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 世说新语译注(南朝宋)刘义庆 前言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刘义庆是刘宋王朝的宗室,袭封临川王。历任重职,喜好文辞。书中主要记载东汉未至魏晋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琐语,而以晋代为主。但是书中谈到的人物不只士族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庶憎侣,都有记载。编撰者杂采众书,把值得称述的旧闻轶事纂辑起来,并加以润色,按内容分门别类,划为德行、言语、政事等三十六门,以士族阶级的观点,对士族名流的生活、思想、情趣等方面作了较多的反映。 从汉末到魏晋,天下动乱,军阀混战。特别是晋代,西晋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导致八工之乱,王室衰微,民不聊生,流民起事,割据称雄。东晋时,民族矛盾更加激化,北方外族并起,虎视江左;朝廷内外,士族之间,掌握军政实权者互相攻战,甚或举兵威逼朝廷,加以连年用兵,赋役繁重,阶级矛盾更加尖锐,致使人民群众暴动迭起,东

晋王朝终于覆亡。这样的时代背景,虽然不是本书所要反映的内容,但是个别地方也有所透露。例如(识鉴》第22则讲到前秦皇帝符坚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又直下淮阴,想灭掉东晋;《方正》第32则讲到王敦谋逆,举兵东下京都,意欲废晋明帝;(政事)第11则叙述苏峻举兵把晋成帝软禁在石头城,并在成帝面前杀了侍中钟雅的事件;(雅量)第29则指出桓温想杀掉谢安、王坦之,以篡夺帝位;《德行》第43则说及江州刺吏桓玄击败荆州刺史殷仲堪,俘获殷氏手下将佐以壮大自己;《德行)第45则对孙恩发动的声势浩大的起义只以“后值孙恩贼出吴郡”一语匆匆带过。在这类内容里,我们能看到内忧外患有增无已的动乱局面和作者的观点立场。 政局动荡,弊端迭起,一些人不免讥议政事,不满朝廷,因而受到残酷的镇压。特别是当时的名士,一旦稍有不满,就会招致杀身灭门之祸。例如汉末名士孔融,因屡次触犯曹操而遭杀害,《言语)第8则和第5则分别记载孔融讽刺曹操的话和全家横遭逮捕一事。又如中散大夫嵇康,是曹魏宗室的女婿,尽管他为人谨慎小心,但因拒绝与当时控制朝政的司马氏合作,便遭疑忌。《雅量》第2则记他被逮捕后,虽有三千大学生上书请以为师,还是被司马昭杀害了。残酷的镇压,使士大夫感到国家前途渺茫,个人生命没有保障,

《世说新语两则》译文

《世说新语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内集:家庭聚会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俄而:不久,一会儿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才 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不”通“否”

那人便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说:“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引:拉顾:回头看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0《世说新语》二则翻译

《世说新语》二则 (南朝)刘义庆 咏雪 [原文]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雪骤.,公欣然 .. ..曰:“白雪纷纷何所 ..。俄而 ..,与儿女 ..讲论文义 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参考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和他子侄辈的人(子女,泛指小辈,包括侄 儿侄女 .....)说: ..,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高兴的样子...)讲解诗文(文章的义理 .....)。不久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谢 ..可以相比 ...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大体 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 ..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乐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 ....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同行。(他们)约定在正午时分 丢下(舍弃 ..七岁,..了,离开之后(朋友)才.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他)离开 (在)门外玩耍 ....... ........)在家吗(同"否",表示..。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询问 ..)?”元方回答说:“等待 ..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 是.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舍弃 ..... ..)我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对人谦称自 己的父亲 ..;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没有信用 朋友感到惭愧 ....,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不再回头看 ...。. 1

世说新语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 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 【千岩万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 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

世说新语中的晋风度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风度 摘要:《世说新语》一书以记载魏晋士人的言行逸事为主。此书对魏晋社会政治、哲学、宗教、文学以及士人生活风貌、心理状态,莫不有真实记录,堪称“魏晋风度”的生动图画。在《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为清谈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由此可见魏晋之风影响甚广。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清谈;品题;任诞 《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可以说是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这些故事形象的反映了魏晋士人的内心世界乃至他们独特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他们以清谈玄理不问政事的生活方式,以清净明澈的心灵,以恣情任诞、率真放达、自然适意的性格演绎着流传千古的魏晋风度。在《世说新语》中,魏晋风度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清谈之风、品题之风、任诞之风。 一、清谈之风 清谈即谈玄,魏晋士人重才性,亦不乏才华横溢之辈。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之一,便是思辩的清谈之风。从《世说新语》一书中我们可以领略魏晋清谈的主要特征: (一)互相辩难。谈玄涉及到魏晋时期玄学的广泛流行。名士们相聚而谈,剖玄析理,开辟了一个思辨的时代。他们一般采用辩难和讲座两种形式。讲座是指一人单独树义讲论,听者不与讲者辩论,气氛比较和缓。辩难通常在两人之间进行,也可以一人对数人辩难,还可以数人互相辩难,甚至有一人自为客主,自己问难自己辩答。如: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辩难。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世说新语?文学》第40 则)[1]这是两人之间的辩难,所谓“二家之美”,即支、许二人清谈的风度之美,四座鼓掌欢迎,但共嗟咏,不辩其理之所在。之所以产生这种效应,是因为他们完全陶醉在支、许谈玄论辩那种优雅风采的美感之中。其他如《文学》篇第55 则“支道林、许、谢盛德”条,则是一人对数人辩难,《文学》篇第6 则“何晏为吏部尚书”条,则是自己问难自己辩答。 (二)追求优雅的风致。清谈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了高贵的身份和高雅

初中语文文言文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原文和译文【word版】.doc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乘船)原文和译文 原文: 《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在中午,中午过了没有到,太丘放弃等他走了,走后不久,那朋友就到了。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年龄是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回答说:“等您很久不到,已经走了。”友人便怒道:“真不是人!跟人约了同行,弃我而走。”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的是中午。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吗父亲,就是无礼。”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元方进门不理睬。 华歆和王朗一同躲避灾难,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王朗(对华歆)说:\'船还有位置,为什么不给他上呢?\'后面的敌人(向那人)追 了过来.(这时)王朗就想抛下带着的那个人.华歆说:\'我之所以怀疑正是因为这样啊.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因此,就当什么事都没有 发生那样.世人就以这件事来平定华歆、王朗的(品质)好坏. 附:《世说新语》二十则·原文和译文 《世说新语》二十则 1、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世说新语译文

25.《世说新语》两则译文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①雪骤②,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久,不一会儿。②.【雪骤】雪下得急。③.【差可拟】差不多。④.【未若】比不上。⑤.【因】乘。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比不上柳絮乘风飘起”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不在?”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而离去。”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不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客人感到很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世说新语两则翻译

世说新语两则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LZ,陈太丘与友期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陈太丘与友期 作者:刘义庆 Translated Text 1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实和朋友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约定的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实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陈实的儿子陈纪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家吗”陈纪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道德!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抛弃人家自己离去。”陈纪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见面,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

亲,这便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十分惭愧,忙下车前来拉陈纪。陈纪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人。 解释: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乃至:才到。乃,才。 委:丢下。 去:离开。 引:拉。 顾:回头看。 咏雪 选自《世说新语》 《咏雪》 作者:刘义庆 《咏雪》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才华出众

8 《世说新语》两则 释词默写翻译

8《〈世说新语〉两则》释词默写翻译练习 侣俸中学陶鸿中 (一)文言词语听写及释词。 1、《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内,指家人。集,聚集),与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即指子侄辈)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迅速),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似,像、相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差,大体。拟,相比)。”兄女曰:“未若(不如,不及)柳絮因风(乘风。因,趁、乘、凭借)起。”公大笑乐。即(就)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名词活用作动词),期日中(正午时分),过中不至,太丘舍去(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去。去,离开),去后乃(才)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同”否”,表询问)?”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不是)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而,就,然后)。”元方曰:“君与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日中不至,则(就)是无信(诚信,讲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感到惭愧,形容词意动用法),下车引(拉,牵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二)理解默写。 1、《咏雪》 (1)交代咏雪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一句话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事件中,主讲人出题考听众。谢安发问什么?谢朗和谢道韫各自作何回答?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陈太丘与友期行》 (3)说明不守信约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的句子是: 期日中,过中不至。 (4)说明客人发“怒”原因的句子是: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客人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的句子是: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陈纪针锋相对,义正辞严指出对方“无信”“无礼”的句子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三)翻译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世说新语(上卷 原文+注解+翻译)

世说新语 第1章 德行第一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⑤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⑦,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周子居⑧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⑨,则鄙吝之心⑩已复生矣!”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注释】 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人,官至太傅。②登车揽辔(pai):表示初到职任。③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太守:郡长官。④徐孺子:徐稚,字孺子,终身隐居不仕。⑤主簿:中央机构或地方官府属官,掌管文书簿籍。⑥府君:对太守的尊称。廨(xia):官署。⑦武王:指周武王姬发。式:通“轼”,车厢前部扶手的横木。商容:商代贤人,因直谏被纣王废黜。⑧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汝南安城(今河南省汝南东南)人。⑨时月:指一段时间。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汝南慎阳(今河南省正阳)人,与周子居同举孝廉,以学、行著称。⑩鄙吝之心:鄙俗贪婪的情怀。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人。汝南: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人,官至太尉掾。“车不”二句:指车子不停下,这里形容下车的时间极短。鸾,通“銮”,车铃,装在轭首或车辕头的横木上,铃内有弹丸,车行则摇动作响。轭,架在拉车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弥曰:连日。信宿:留宿两夜。陂:池塘。

【译文】 陈蕃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模范,行为举止是世人的典范,他自从做官后,便有革新政治的志愿。他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便打听徐稚的住所,想要先去访问他。主簿告诉他说:“大家都希望您先到官署。”陈蕃说:“周武王获得天下后,连垫席都还没坐暖,就赶快去商容居住过的里巷致敬。我以尊敬贤人为先,有什么不可以呢?” 周子居常说:“我一段时间不看到黄叔度,鄙陋贪吝的念头就又滋长起来了!” 郭林宗来到汝南,访问袁奉高,车轮的辙印还没有消失,就又离去了。他去访问黄叔度,却整日留连,连住两夜。有人问其中的缘故,郭林宗说:“黄叔度的修养如浩瀚无边的万顷之池,难以看清,难以混浊,他的器量深厚宽广,难以测量。” 李元礼①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②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③者,皆以为登龙门。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④,曰:“荀君清识难尚⑤,钟君至德可师。” 陈太丘诣荀朗陵⑥,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⑦,季方持杖后从⑧,长文⑨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⑩,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注释】 ①李元礼:名膺,字元礼,东汉人,曾任司隶校尉。②名教:以儒家所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③升其堂:登上他的厅堂。④荀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他和钟皓(字季明)两人都清高有德,名重当时。⑤尚:超出,超越。⑥陈太丘: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曾官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长,故称。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相,故称。⑦元方:陈纪,字元方,陈寔长子。将车:驾车。⑧季方:陈谌,字季方,陈寔少子。后从:跟在后面。⑨长文:陈群,字长文,陈寔孙子。荀:指荀淑。叔慈:荀淑第三子,

大学语文《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刘义庆。 【言语】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下令赐见。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译文:钟毓兄弟俩小时候,一次正碰上父亲白天睡觉,于是一块去偷药酒喝。他父亲当时已睡醒了,姑且装睡,来看他们怎么做。钟毓行过礼才喝,钟会只顾喝,不行礼。过了一会,他父亲起来问钟毓为什么行礼,钟毓说:“酒是完成礼仪用的,我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酒喝本来就不合于礼,因此我不行礼。 【文学】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秘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译文:钟会撰著《四本论》刚刚完成,很想让嵇康看一看。便揣在怀里,揣好以后,又怕嵇康质疑问难,揣着不敢拿出,走到门外远远地扔进去,便转身急急忙忙地跑了。

文学帝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刑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就要动用死刑。曹植应声便作成一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魏文帝听了深感惭愧。 【任诞】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 译文: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斜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译文: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译文: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庐旁卖酒。阮籍和安丰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 译文:阮籍在葬母亲的时候,蒸熟一个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向母亲遗体诀别,只是叫“完了!”总共才号哭了一声,就吐血,身体损伤。衰弱了很久。阮步兵丧母,裴令公往吊之。阮方醉,散发坐床,箕踞不哭。裴至,下席于地,哭;吊喭毕,便去。或问裴:“凡吊,主人哭,客乃为礼。阮既不哭,君何为哭?”

《世说新语二则》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第8课】 班级:姓名: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现象积累: 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 ①尊君在不 ②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今异义,古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今义: ⑩陈太丘与友期.行: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元芳时年七岁,门外 ..戏:词类活用,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友人惭.: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2、一词多义: 相: ①相委而去: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时: ①元方时.年七岁:当时。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若: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如。 ②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像。 是: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表示肯定的判断。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 而: ①俄而.雪骤:与“俄”合用,不久,一会儿。 ②相委而.去:连,表顺承。 3、判断文言句式: ①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省略句,省略介词。 ②撒盐(于)空中差可拟:省略句,省略介词。 ③(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省略句,省略主语。 ④(太丘)去后(友人)乃至:省略句,省略主语。 ⑤(家君)待君久不至,(家君)已去:省略句,省略主语。 ⑥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白雪纷纷似所何。 ⑦撒盐空中差可拟:倒装句,状语后置,“空中撒盐差可拟。” ⑧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可译为“……是……。”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doc

《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赏析 原文: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 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节选自《世说 新语》)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因起彷徨②尝暂寄人空宅住 1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16、“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何可一日无此君” 表达了古人怎样的理想和追求?(3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示例:①于是②曾经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5、答案示例:我本来乘着兴致而来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何必 要见戴安道! 评分:3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要点:率性而为高尚有节正直谦虚坚韧不拔

评分: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翻译: 王子猷住在山阴时,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他环顾四周,看到四周一片洁白,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去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王子猷曾经暂时住在别人家中,就下令仆人种一些竹子。有人问:“只是暂时住在这,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呢?”王子猷思考许久,指着竹子说:“怎么能一天没有它呢?”

《世说新语》容止原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容止原文及译文 作者:刘义庆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圭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下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 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裴令公有俊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王夷甫往看,裴方向壁卧,闻王使至,强回视之。王出语人曰:“双目闪闪,若岩下电,精神挺动,名士传曰:“楷病困,诏遣黄门郎王夷甫省之,楷回眸属夷甫云:‘竟未相识。’夷甫还,亦叹其神俊。” 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答曰:“君未见其父耳!”

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有人诣王太尉,遇安丰、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季胤、平子。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王丞相见卫洗马曰:“居然有羸形,虽复终日调畅,若不堪罗绮。” 王大将军称太尉:“处众人中,似珠玉在瓦石闲。” 庾子嵩长不满七尺,腰带十围,颓然自放。 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 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或云谢幼舆言。 周侯说王长史父:形貌既伟,雅怀有概,保而用之,可作诸许物也。 祖士少见卫君长云:“此人有旄仗下形。” 石头事故,朝廷倾覆。温忠武与庾文康投陶公求救,陶公云:“肃祖顾命不见及,且苏峻作乱,衅由诸庾,诛其兄弟,不足以谢 天下。”于时庾在温船后闻之,忧怖无计。别日,温劝庾见陶,庾 犹豫未能往,温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庾风姿 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庾太尉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音调始遒,闻函道中有屐声甚厉,定是庾公。俄而率左右十许 人步来,诸贤欲起避之。公徐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 浅!”因便据胡床,与诸人咏谑,竟坐甚得任乐。后王逸少下,与丞

8.《世说新语》二则翻译

8.《世说新语》二则 (南朝)刘义庆 咏雪 [原文]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 ..。俄而 ..讲论文义 ..,与儿女 纷纷何所似 ..柳絮因.风起。”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 公大笑乐。(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参考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和他子侄辈的人(子女,泛指小辈, ........ 包括侄儿侄女 ..,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高.......)讲解诗文(文章的义理 .....)。不久 兴的样子 ...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中撒盐大体 ..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 ..可以相比 大笑乐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 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 ..时分 ..动身,过了正午朋友没到.,..同行。(他们)约定在正午 陈太丘便丢下(舍弃 ..了,离开之后(朋友)才.到。(陈太丘的儿子)..)(他)离开 陈元方当时 ..七岁,(在)门外玩耍 ........) ..。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在家吗(同"否",表示询问 .........)?”元方回答说:“等.待.您很久您都没到,已经 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真不是 ..) ..人啊!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舍弃 我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约定中午,到了中午 您没到,就.是没有信用 ..;对着儿子骂他父亲,就是不讲礼貌。”朋友感到惭愧 ...., 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走进门去不再回头看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