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课外文言文

2015课外文言文

2015课外文言文
2015课外文言文

一、王罴性俭率

王罴①性俭率,不事边幅。尝有台使②,罴为其设食。使乃裂其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③造成,用力不少,乃尔选择,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又有客与罴食瓜,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有愧色。

(选自《周书?王罴传》)【注释】①王罴(pí):北周大将。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派出的使者。③舂爨(cuà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生火做饭。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客与罴食.瓜食:(2)及.瓜皮落

地及: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客削瓜侵肤稍厚,罴意嫌之。

文:

3、你怎样看待王罴的“直率”?请结合文章容作简要分析。

二、之楚

①之楚,三日乃得见王乎。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⑤,寡人闻命⑥矣”。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因:依靠⑤就舍:回到馆舍⑥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之.楚之:(2)三日乃.得见乎王乃: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3、怎样令楚王由拒绝召见到奉为上宾的?表现楚王是怎样的人?请作简要

分析?

三、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①焉,曰:“请以此修衣②”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③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①原指县,这里指封邑、封地。②修衣:添置衣物。③参:曾子之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曾子衣敝.衣以耕(2)奚.为不受?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3、《曾子辞邑》中哪句话表明了曾子的处事原则:

四、鲁人仁嗜弈,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焉。竟①局,胜者欲去,要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甫②下子,占势,诩诩然③以

要取之,必先予之。”观者哂之。

【注释】①竟:结束。②甫:刚刚。③诩诩(xǔ xǔ)然:夸耀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

(1)鲁人仁嗜.弈(2)胜者孰.视之

2、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汝不闻,我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观者哂之。

3、文章对鲁人仁棋世的评价是“嗜弈,然不精”,你从哪里能看出仁的“嗜弈”和“不精”?

五、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尝:

(2)姥初有愠.色愠: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六、王冕者,诸暨①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③,父怒挞④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⑦恶可怖;冕小儿,恬

若不见。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诸暨:县名,今属省诸暨市。②陇:通“垄”,田埂。③蹊田:践踏田地。

④挞:用鞕子、棍子等打人。⑤策:通“册”。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

⑦狞:凶恶。⑧性:人,大学者。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

(1)父命牧.牛陇上(2)或.牵年来责蹊田

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选文写了王冕哪三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文章简要回答。

七、徙木偾表

商鞅变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民相谓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予谓鞅本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选自《容斋随笔》作者洪迈)

【注释】偾(fèn)表:放倒标帜。

1、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一人徙之,辄.予金(2)来谒.吴起

(3)予谓.鞅本人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令于.邑中曰其受之天也,贤于.

材人远矣

B.有一人徙之.,辄予金送鲍浩然之.浙东

C.乃.下令乃.不知有

汉,无论晋

D.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择其善者而.从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5、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八、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自叹每有欲往.②辄.复不遂

③任之而已

..④鲁直所谓.

2、翻译句子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

3、“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

九、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①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②居第一,殿试中乙科③。后以书见修④,修语梅圣俞⑤曰:“吾当避⑥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⑦,久乃信服。

节选自《宋史轼传》注:①磔裂诡异之弊:割裂文辞、追求怪异的流弊。磔,zhé,分裂。②对义:对答经义方面的问题③殿试中乙科:在天子亲自主持的考试中考中乙科④修:欧阳修⑤梅圣俞:北宋诗人⑥避:让⑦始哗不厌:开始时议论不休。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比.冠(2)好.贾谊、陆贽书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母程氏亲授以书

3、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批评了轼好出人头地。

B、轼认为庄子的思想不能宣传。

C、因母“亲授以书”帮轼能成才。

D、欧阳修赞扬轼才学出众。

十、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侃,不知所为。其妻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则人谁肯固.矣 (2)其必

济.

(3)宜相与

..致死以守其邑 (4)侃率之以乘.

2、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3、翻译句子: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4、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5、依据全文,概括氏的性格特点。

十一、

时苻坚①强盛,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拜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建昌县公。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

()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墅②,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③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兒辈遂已破贼。”

既罢,还,过户限④,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⑤如此。 (选自《晋

书·安传》) [注释]①苻坚:十六国时期前皇帝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征调九十万军队攻晋,在肥水大败。②山墅:山林中的别墅。③乞:给的意思。④户限:门槛。⑤矫情镇物:克制自己的情感,显示镇定。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各当.其任(2)安夷然

..无惧色

(3)亲朋毕.集 (4)便摄.放床

2、比较下列两组中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选出正确的一项( )

①次.于淮肥∕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②棋.如故∕常以身翼.蔽沛公

A.①两词含义相同,②两词用法相同。

B.①两词含义不同,②两词用法相

C.①两词含义相同,②两词用法不同。

D.①两词含义不同,②两词用法不同。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疆场多虞,诸将败退相继

(2)安常棋劣于玄,是日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节选文字主要刻画了安的什么风度?从写作上看,第①段画线的容,对后文展开起到什么作用?

十二、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乃珍藏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漫.悬于壁(2)作.鼠一轴

(3)屡悬.屡坠(4)猫则踉跄逐.之

2、翻译句子:

(1)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2)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面而猫蹲其旁。

3、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

4、哪句话可以体现出画人高超的技艺?

十三、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曾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1、解释加点词含义

(1)故.其亡也(2)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2、翻译下面句子

毋以是为我累

3、从太夫人的话中,你能看出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