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给话题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

怎样给话题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

怎样给话题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
怎样给话题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

怎样给话题作文起个新颖的题目? 作文常常在提供了一定的材料、确定了一定的话题之后,请你自拟题目。 不少考生文章写得还不错,但是题目却很差,影响了整篇文章的得分。我们都 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一种体现。好的题目,可给文章增添 神采,所谓 “好题文一半 ”。好题目的标准是准确、简洁、新颖而富有表现力。 准确,就是要能体现文章的主旨, 与文章内容相符, 文不对题,再新颖也不行。 简洁,就是作为文章题目, 它不能长, 一般不要超过 12 个字。那么怎样做到新 颖而富有表现力呢?可巧妙运用修辞,使题目熠熠生辉。

( 1 )运用比喻 。《变色龙》 文题用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自身颜色的变色龙, 不仅暗示出主要人物, 而且一 语道破其本质特征, 形象生动, 收到了良好的讽 刺效果。《乌云过后是晴天》 运用比喻: 心绪落寞以后,生活重新变得愉悦而美 好。

( 2 )运用拟人 。《天气陛下》中的 “陛下”本是对君主的尊称,这里用拟人 的手法,既揭示了天气有很大的权威性,又增强了生动性、趣味性。再如一篇 记叙回归自然, 走向生活的游记散文, 则采用拟人的手法命题:《倾听大自然母 亲的心跳》。

( 3 ) 运用双关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文题中前一个 后一个却是引用宋元俗话 用来指枉法断案的内幕, 天空》运

用双关:在雨中, 之间纯洁友爱的世界。

( 4 ) 运用引用 。

《春蚕到死丝方尽》文题既概

括了蚕丝是用蚕的生命组成 的客观事实, 体现了全文说明的重点, 又蕴涵着对春蚕为人类献身精神的赞颂。 《青青河边草》以儿时整天超负荷地割草,来反映过去艰辛的生活,表现两代 人对青青河边草不同的人生感受。 《同桌的你》记叙同学之谊。 《生活需要七色 阳光》倾诉中学生心声:渴望走出整日读死书的枯燥无味的生活,构建丰富多 彩的中学生活。《你在他乡还好吗》怀念远方朋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风乍 起,吹皱一池春水》记叙减负在校园引起的强烈反响。 《斯人虽已殁,千古有余 情》追忆一个为教育而献身的老教师。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叙海峡两岸 同胞骨肉情深及中秋之思。《今宵酒醒何处》 揭露社会上公款吃喝的腐败现象。 ( 5 )运用设问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谁是最可爱的人》、《食物从何处 来》,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在认识和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所以,在写作时,你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个好的题目。 立意要新颖。有一个寓言,说的是猪八戒照镜子,当猪八戒从镜子里看到自己 丑陋的面貌后,很生气,他把镜子砸成了碎片,可是每一个镜子碎片所照出来 的猪八戒仍然是那样的丑陋。 写这个寓言的读后感, 从猪八戒这个角度去构思, 立意为“正确对待自己 ”等等就不够新颖;而从镜子的角度去构思,歌颂那些坚 持原则、坚持真理,不怕牺牲自己的人, 立意就比较新颖。(注意有的作文题目 已经规定了立意,比如《我爱祖国》 ,你就只能 “遵命”了。 ) 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就是克服思维定势采用求异思维方法 解决问题的典范。 许多新颖的作文题目都是来自求异思维的结果。 如《为“王婆” 辩屈》(源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开卷本必有益人《卫生所不卫生》等。 命题要新颖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女口,面对题目《_ _____ 的一幕》,有的学生填写尴尬”就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若 是材料、话题类作文,要在认真读懂材葫芦”指葫芦庙,而 “葫芦提 ”一词,是不清不白、糊里糊涂的意思,这里 以揭

露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 堪称精妙。《一片蔚蓝的 那把蓝色的雨伞,撑起了一片晴空,也撑起了同学

料的前提下,拟出一个好题目,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听的校园歌曲使人心旷神怡;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使人激动不已;充满真情的电影电视使人回肠荡气…… 请从下题中任选一题作文,补全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 0 0字的文章。(1)《读_______________ 我真 _____________ 》(2)《听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真 ________

______ 》(3)《看_______________ 我真 _______________ 》。学生在认真分析话题提示时,明白了读” 听” 看”的内涵,于是陕西一考生拟写《读V唐诗宋词选>我真痴迷,便使作文拥有了一个成功的作文题,也使这篇作文在阅卷者眼中留下第一个“满分”印象。作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阅读的重要位置,是第一印象,因而很重要。

一、怎样拟好标题

文章的标题就象龙的眼睛。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拟好标题的要求是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能使人一看到标题就有读文欲。那么,拟好标题方法有那些呢?

1、运用修辞。如《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用比喻;《我与自信签约》用拟人;《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用对偶;《减负还是加负》用反问;《少年壮志不言愁》引用诗歌;《自考之路通罗马》用借代(罗马借代成功)等。

2、用数学式。女口《减负老减副》、《8-1 > 8》、《真诚+守信=真正的友谊》、《学校生活ABC 》等。

3、直言事理。如《上网,让我欢喜让我忧》、《诚信抛弃不得》等。

4、反常求异。如《我想当个差生》。

在话题作文中,可用原题,也可另拟,只要所写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即可。若原题太大,可拟小些的题目。如话题作文“以人为本”,可拟成“致富以人为本”等。

二、怎样写好文章的开头

文章的开头就象凤的头。凤头美好招人看,文头亮丽引人读。文章的开头要简洁,入题要快,语言要有文彩,能使人一看开头就有想往下读的欲望。方法有那些呢?

1、引用诗词歌词开头。如“‘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要变成美好的人间……’一听到这首《爱的奉献》,几天前在放学路上看到的那动人的一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爱心》)又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当我想起这句诗,眼前就不禁会浮现出那圆的脸,那笔下流动的圆,耳边又想起钱氏英语。(《良师》)

2、设置悬念开头。如“挂钟不慌不忙,有节奏的走着,滴嗒,滴嗒……都快要4点了,妈怎么还没回来?”(《担心》

3、写景状物开头。如“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做伴;春花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鸣唱,蟋蟀为它拉琴…… 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关爱的故事。”(《关爱永远》)

、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

文章的结尾应象老虎的尾巴那样,结实,有力。方法有:

1、卒章显志法,即末尾点明文章的中心。可用抒情议论句直接点出来。如

“人们,请选择好你的染缸,点染好你的生活!”(《生活如染缸》)或引用诗词句点题。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了师生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或借用人物语言点题。如“不过,通过这次不平常的考

试,我感到:一个人应该在别人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一次不平常的考试》)又如“我要向您说一句:‘感谢您,老师!'(”《感谢您,老师》)

2、首尾呼应法。女口那天,阳光好暖,好暖……”(《那天,阳光好暖》)与开头的“一缕金黄色的阳光从窗口斜射在桌子上,照在信封上,那天阳光好暖啊……”呼应。

3、描景写事法。如上例便是描景结尾法。又如一篇题为《心结》的结尾“我走向了他……”,以写事法结尾,点出了事情的结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阅读的重要位置,因此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就会使文章出现“亮点”,从而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提高自己作文的分数。一、撰写一段精彩的开头,一见钟情。

古人称文章的开头为“凤头” ,就是说开头要美丽精巧、新颖贴切,要有创造力、震撼力、吸引力,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产生一种必欲读之而后快的感觉。因此,下笔之前一定要精心构思、反复琢磨,务求精工。

(一)设计题记,新人耳目如有篇中考满分作文《朋友,我要说声谢谢你》,它的开头是这样的:缘,让我与你相识在桂花烂漫的九月;梦,又让我与你分别在烈日吐炎的六月。朋友,在与你相处的四个春去秋来的日子里,友情让我加倍珍惜。是你让我惨淡的日子也变得精彩,是你让我发现了生活的美丽,是你让我骄傲的心得以让谦虚驾驭。一切的一切,让我追寻与你共同走过的脚印。——题记

在这篇文章中,考生别具匠心地在正文前面设置了一个题记,既渲染了浓浓的氛围,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同时又含蓄地交代了“我要说声谢谢你”的原因,巧妙地诠释了文题。而且句式整齐,富有文采,很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言彼意此,曲径通幽如中考满分作文《美丽人生》的开头: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条路,有的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杯酒,有的人信号把人生比作一团麻。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在铺陈了他人对人生的种种理解后,小作者话锋一转,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由此进入文章的主体部分,可谓言此意彼,欲擒故纵,曲径通幽,韵味悠长。

(三)铺陈排比,蓄势待发有一篇题为《门》的优秀作文,是这样开头的: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

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

果实推开了秋天的门

瑞雪推开了冬天的门

书籍推开了知识的门

智慧推开了理想的门

理想推开了成功的门

听,到处都是开门的声音……

本文开篇,作者连续用了8 个结构相同、含义隽永的句子,从不同角度赋予了“门”独特的寓意,既揭示了“门”的丰富意蕴,又形成了一种层层递进、不可遏止的雄浑气势,自然引出了下文“推开人生之门”的主题。

(四)托物起兴,暗渡陈仓曾见过一篇优美的习作,题为《关爱永远》,开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朝阳出来了,湖水为它梳妆;新月上来了,群星为它作伴;春花绽开了,绿叶为它映衬;鸟儿在鸣唱,蟋蟀为它伴奏……天地万物都在向我们讲述着爱的故事。文中,作者从自然现象入手,托物起兴,铺叙了自然界中许多事物之间都充满了浓浓

的“关爱”,并且运用拟人手法,使这些事物具有人情味。接下来不用看就知道,肯定要过渡到“人与人之间也应存在关爱”的相关主题,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东晋文学家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句话用来形容文章的开头,也是非常恰当的。开头的方式多种多样,很难一一列举。但总而言之,开头一定要有特色,力争一开始就能吸引阅卷老师,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提升整篇文章的得分等级。

二、锤炼一个精当的结尾,画龙点睛。

明代学者谢榛说:“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的确,好的文章结尾能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让读者沉浸在文章的境界之中,久久回味。

(一)添加后记,余韵悠长如江苏泰州中考作文话题为“只有一个”,有篇优秀作文《鲁迅先生,只有一个》,在正文之后,小作者还加了一段“后记”:

先生正等着我们走出浮华的海面,款款地步入他的心房,与他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

——后记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比较尽显鲁迅极其作品的非凡价值,表现出面对社会冷落鲁迅的愤慨,进而呼吁我们去亲近和阅读鲁迅及其作品。而后记部分则换了一个角度,从鲁迅先生的视角,呼唤着我们与他交流,使文章更进一步敲击着读者的心扉,从而走近鲁迅。可以说,这一段后记,堪称画龙点睛之笔,与文章的主体部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提出问题,引人深思有一篇中学生优秀作文《简单与不简单》,在列举了种种“简单与不简单”的现象、分

析了“简单与不简单”的辩证关系之后,文章结尾时,作者写道: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有着简单和不简单,问题是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

朋友,你说呢?在这里,作者巧妙地提出了“该追求什么样的简单和不简单”的重大命题,引发了读者深沉的思考,启示着人们作出正确的抉择,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作者尽管没有明说,但引人深思,催人警醒。

(三)卒章显志,主旨鲜明如半命题作文“这是我的”,有个考生在横线上填了“承诺”一词。在具

体展现了“承诺”的形成过程之后,作者在结尾一段写道:“无论在人生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永远不会放弃,做一个生活的强者!”——这就是我的承诺。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非常明确地表达出“我的承诺”的内容,既紧扣文题,又揭示出文章的主旨,可谓卒章显志,曲终奏雅。而且,这一句富含激情、掷地有声的话语,显示出小作者坚强的决心、豪迈的气概,可爱可敬,感人至深。

(四)出人意料,戛然而止这种结尾不是按照故事情节的通常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是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让人在目瞪口呆之余,不禁感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生活的千变万化。如一篇学生习作《门钥匙》的结尾写到我捏着钥匙,伸过手去开那扇紧锁的门,钥匙刚一触到门―—啊,门竟然没锁!原来我一直认为紧锁的门,根本就是开着的。”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魅力,使读者在意外之余多了一些理智的思考。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精当的结尾,会使全篇大放异彩,熠熠生辉。结尾的方法丰富多彩,没有固定模式,关键是要善于根据所写文章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个恰当而巧妙的结尾。一、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古人说的文章的“凤头、猪肚、豹尾”就含有这个意思。这里,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好掌握的记叙文的开头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1) 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 日清早,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

《记一次乒乓球赛》的开头 ,交代了时间的人物、起因和时间。

(2) 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 是他的背影。 ”

《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开头使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

(3) 把事情的开头作为文章开头的自然起笔法 一篇题目是《记一堂生物课》的作文开头是这样的 : “上课铃声响了 ,大家都 走进了生物实验室。 ”

二、非开门见山法 这里所说的“非开门见山法”并,非无“门”而,是使用写作技法 (如议论、描写、 抒情、引用等)、修辞方法(如设问、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设置悬念等)把“门” 装饰的更美一些 ,使文章更添文采 ,进而更深刻、更生动地表现主题 ,更引人入胜。 如:

(1) 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 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 ”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 气氛,对后文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衬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岁月》、《分房》开头使用的是这种方法。

(2) 深化主题的议论抒情法

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例文《不寻常的考试》都是用了这种开头方法。

(3) 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务员》的开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 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日记中一 段著名的话,以这段话开头,对后文记述雷锋的事迹,无疑是起到了 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异乡

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颖、感情真挚,点明了思念海外亲人的题旨。

(4) 引人入胜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试》的开头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人想到:“这是为什么?”急于从后文中寻找答案, (5) 吸引读者的设问法 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我的家乡》 ,它的开头是这样的 : “朋友,你到过我的家

乡吗?你登过我家乡的山、游过我家乡的水、吃过我家乡的肥鲤鱼吗? ”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 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 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 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二、结 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 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 者的思考与共鸣,增文眼”的

:“独 ”遍插茱萸少一人。

引起读者的注意,自然会使 因

而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强文章的感染力。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结构首尾呼应,以求得更好地表达中心,达到写作的目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

(1)自然顺畅的结果交代法

聂华苓的《人,又少了一个》,写了一个女乞讨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与神态,表现了人格的堕落这一深刻的主题。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评论与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事件的经过。结尾写道:“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这一不加修饰的自然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无穷。例文《记一次乒乓球赛》使用的也是这种结尾方法。

(2)照应开头的首尾呼应法

结尾要呼应开头,这是记叙文的一般写法,很多文章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郭沫若先生的《白鹭》一文开头就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白“鹭是诗”,这一不寻常的比喻,特别是结尾具体化为“散文诗”,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3)画龙点睛的全文总结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结尾段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段文字兼用议论与抒情的方式结束全文,最后一句话点题:“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结尾也是这样的。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4)含蓄深刻的启发联想法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段话含蓄、深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体现了鲁迅“韧”的战斗精神。例文《逝去的岁月》在结尾就做了这样的尝试。

(5)激励读者的感叹法

有些文章结尾既不是总结中心,也不是启发联想,而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强烈的爱与憎。《白杨礼赞》的结尾就大声疾呼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文章结尾与开头一样,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且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上提供的方法仅供参考,写作时要根据内容与中心的需要恰当运用,不能生搬硬套。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LKJ LKJLKJ

{ 例文1 {

我的“倔脾气” 北京一考生

我就是有这么一个倔脾气,凡事总爱“叫劲”,上中学以后,与同学更是互不相让。本来嘛,都是血气方刚的“小子”,谁服谁?不服,比嘛!

一次,老师在课上表扬了XX>同学坚持每天早起读外语的精神。于是,我和他又“叫上

劲”了,你每天五点半起,我就五点钟起,你每天读二十个单词,我就背三十个。还有一次,一名同学闲谈中无意谈起,他每天在家里干不少家务。这下,又把我的“倔脾气”挑起来了。当天晚上,我一回到家便郑重宣布,“今天的饭我包了。”弄得家里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瞧,我就是这么一个“倔脾气”。

记得刚上初二时,我还曾挑起过一次“竞赛”呢。那就是开学不久的一天,在与老师谈话时,我获悉:初二将建立团支部,发展团员啦!听了这个喜讯,我真是激动不已。早在初一时,我便向往有朝一日能戴上团徽,因为那是成熟的标志,那是先进的象征。于是,我急忙写一份入团“申请书”,郑重地交给老师。不料,我的行动在班里反映很大,很多同学争先恐后地递交了入团申请书,不少同学写得很深刻,读起来很感人。不行,我的那份比起他们差远了,于是,我用了整整三个晚上,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写成了一篇更生动、深刻的申请书……这场竞赛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同学递交了三份半的申请书,你瞧,比着呢!

最“精彩”的一次莫过于那次“学习竞赛”了。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据有关人士透露,本班另外一名同学的平均分,仅超过我零点一分。我一听,立刻没话说了。但转念一想,本来这次考试我的确发挥得不理想,考得不好也应该。不过,咱们初三再见!

自从一上初三,我便憋着一口气,一定要超过他。临近期中考试,我做了周密、系统的复习。就连平时要求我严格的父亲也不住夸我:“真知道读书了。”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成绩单一张贴出来。我急忙跑去看,哈,我荣登榜首。正欢喜时,人丛中有人拍我肩膀,原来正是我的“老对头”。他向我一笑,说:“祝贺你”。说罢,大大方方地伸出了手,“不过,咱们期末再分高低。”我也伸出了手,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会心地一笑真是,谁松一口气也不行。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回顾我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向

上的精神,这种进取的性格,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啊!它教 我惭愧,催我自新,催我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九十年代的今天,不正需要这种 性格吗?它使人振作,它使人奋进,她鼓舞人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我将继续保持这种性格。并在它的鞭策下, 努力去学习、工作,力争成为一 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评析] 这是一篇考试作文,考题只给了一个范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 处和短处。请用一件或几件事,写出自己的长处或短处。 ”题目是作者自拟的。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 “开门见山 ”,直接点题: “我就是有这么个倔脾气,凡事总爱 ‘叫劲 '。”文章通过几件小事,写出了这股 “倔”劲儿的表现:别人早起背单词, 自己起得更早;积极申请入团,申请书要比别人写得好;学习竞赛中,更是 “荣 登榜首 ”。描述生动,语言风趣,选材能围绕中心。只是结尾稍显一般,若能新 颖些则更好。

{ 例文 2 {

我最喜爱画奔马

安徽 王肖生 课余时间,我最大的爱好是画画,飞禽走兽、山光水色、花卉草木,都成了 我笔下的对象,但我最喜爱的还是画奔马。

你一走进我的小房间, 便会发现满墙贴着画, 这全是我画的奔马图。 画上的 奔马有的健躯腾空、有的狂奔长嘶 ……形态不一,各具特点。靠窗的桌子,放 着笔墨和一堆画纸,纸上也全是我画的奔马。

为了画好奔马, 我常常在星期日, 带着笔和画纸到校外的村庄去。 那里有来 往不绝的马车。我便坐在村口,仔细观察拉车飞跑的奔马的动作和神态,手中 的笔也飞速地画着, 勾勒出一匹匹的骏马。 这样一画就是半天, 把妈妈急得到处找。 另外,我还注意搜集一些名画家的奔马图。 在我的小柜里, 奔马。一到假日或星期天,我就取出这些画放在桌上,反复琢磨, 努力揣摩他们画马的技巧。不管在哪里,只要见到奔马图,我就一定要把它买 下来。有

一次,我听说公路旁的商店里有奔马图,立刻顶着炎炎赤日,一路小 跑到商店。当满身是汗的我抢着买下了它,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热和累也顿时 烟消云散了!

由于我认真地画奔马, 所以我画的奔马挺有精神。 每次学校举行画展, 都有 我的奔马图。有一次参加全县中小学画展,还得了二等奖呢!难怪同学们都叫 我“小悲鸿”。

我爱画奔马,是因为它能给人以力量和鼓舞,是使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 是因为它能唤起暂遭挫折的人去克服困难,使已经取得某些成功的人更加奋 进。 其实,我们的祖国不也是一匹奔马吗?解放以来,我国像奔马一样,踏 上了新的征途,向前快速飞奔。虽然在十年动乱中被四个妖魔挡了道,但它们 最终被“奔马”踩在脚下。现在,祖国这匹骏马,正以新的姿态,在通向共产主 义的大道上飞驰。

我爱奔马,我爱画奔马,我更要当 “奔马”!

[评析] 这是一篇考试作文,要求写记叙文,题目是填充式《我最喜爱 》,此文首段就提出中心:“我最喜爱的是画奔马”。怎样表现这个中心呢? 文中写了自己的小房间里贴满了奔马图;假日到村庄里去看马,画马;千方百 计搜集名家的作品……选材恰切,语言简洁。更值得称道的是,文章没有止步 于对这一爱好的记述,而是更进一步揭示了爱画奔马的原因,用奔马比喻祖国 飞速发展的英姿。结尾的“我爱奔马,我爱画奔马,我更要当 ‘奔马',”直抒胸 臆,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有时忘了吃饭,

堆满了名画家的 反复临摹,

、v 写作训练v

1.试以“爱说爱笑的爸爸这两天怎么忽然变得少言寡语了呢?”为文章的首句,口头写一篇记叙文。

2.试以“最不爱唱歌的爸爸今天下班回来突然哼起了小曲”为文章的首句,口头写一篇记叙文。

3.试以下面一句话为文章的结尾,在其前边写一片断,或描写情境,或描写人物心理。

“此刻,响亮的‘嘟嘟嘟'的汽车喇叭声在她听来,真好象一首欢快而悠扬的乐曲。”

4.以下面一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写一篇记叙文。“唉,有些东西渴望得到它时,往往憧憬得无比美好,可一旦拥有后,才会发现,它给你带来欢乐,同时也带来烦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