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一、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了儿童主动性学习的心理基础。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我就充分引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的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以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座位这一生活现场来展开学习的基础,建立起“第几组第几个”模式,从两个维度来确定平面内事物位置,再延伸拓展回到生活现实之中去,最后通过联想,实现课堂数学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效对接,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只有把握“生活-----数学-------生活”之间的联系,才能明白什么叫用活教材,感悟情境图所提供的材料的深度和内涵。

跳出教材,在生活中去学数学,让数学生活化。在教学“摆一摆,想一想”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充分把“玩”与“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描述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领会、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学生没有棋子怎么摆?河边的小石子、家里的大豆、玉米粒........就是很好的教学用具,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同样学得有趣。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几何、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

二、大胆地去删增教材创造教材

“用教材教”不应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而应该是教师切实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于不大适合学生的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要彻底地改,比如在教学《多些少些》时,我发现直接利用教材资源(金鱼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为农村学生对金鱼就很陌生,甚至没有见到过,于是换用了学生课下喜欢玩的“跳跳球”这一操作性实验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参与和交流的欲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取材于生活,改变了教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阻碍学生发展的,要毫不留情地删;发现有探索意义,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材料,要没有顾虑地增,比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后,我给学生展示了“杨辉三角形”图,让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学生对其非常好奇,学习激情很高;对于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路的因素,要有深度地挖,不浪费任何一个可让学生发展的资源我在教学《找规律》中,例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就从学生入手,我给男女生排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那样重复排列,我从衣服的颜色上排,再从男女生不同人数的重复排列,就这样,学生学得很轻松,易掌握,书本上的主题图由于不便于操作,我便把它作当一次作业设计。

在教学《统计》中,我也没有从教材上的图入手,而是让学生数数老师手中的一大把小棒,颜色有多种,为了数每种颜色有多少根,学生就知道要分类整理后才好数,统计出的数填在表内不就是统计表么,再用图形(涂方格)表示出来,就叫统计图了。课后学生还会自己进行统计了,如我班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等。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老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的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学习的价值,使学习成为一项乐在其中的活动。

三、寻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源泉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中,农村小学校缺乏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辅助教学,教师就不能以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小组内一个同学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出一元钱去买文具,还让一名同学当监督员,监督售货员的找补操作是否正确。通过模拟“买文具”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了一元钱的价值及应用价值。下课后我还专门与学校小卖部取得了联系,我亲自去帮着卖东西,让我班学生来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更让学生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及学数学的乐趣。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理论都指出在学生基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和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有关数学教学方法推荐:

小学教师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一批又一批将来有出息的人才,可别忽视小学一年级教学。小学一年级无论什么课程都是基础,一年级所学的知识,就好比工程师起一座高楼,预先一定要将基脚打牢,否则会前功尽弃。作为数学这门学科,要想打好基础,就必须在一年级夯实计算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巧妙地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有利于学生面对挑战,接受锻炼,体验成功;有利于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和拓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操作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低年级学生不容易理解,我们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系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可以采用实际操作、建立表象去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会算理,突破难点。比如:填一个未知加数的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中(教材的第70页)填一个未知加数的教学如:7+( )=10 6 +( )=8,虽然做这种题有推导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很空泛。因为一年级孩子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概括主要处在直观形象水平上。小学一年级学生必须依靠实物、教具、掰手指头来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离开直观条件,运算就变得困难甚至中断。教材上的提示是:(1)想7加几等于10?这种是通过数实物,用数的组成完成填空的。(2)再画几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子?这种是通过接着画的方法来填空的。第一种方法:学生必须先数10根小棒或其他实物,再把10根又分成两份,数7根出来放在一起,看还剩下几根,括号里就填几。第二种方法:让学生接着画小旗,当数到8时,又画了几面小旗,括号里就填几。当然前面这两种方法都有实物操作,学生基本会做,但让学生独立去完成练习十的第2题时,学生做题的正确率不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也很慢。计数由原始社会的用结绳记事、用在竹、木或龟甲、兽骨上刻字以记数,发展到现在用数字计数。从这个历史的演变来看,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不是目的,那只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手段。我认为我们可以把接着画转化为接着数的方法,既能让学生动手操作,又节约时间,,正确率可达100%。(1)、7+( )=10 我让学生接着7数,数一个,就伸出一个手指,当数到10时,伸出了几个手指,说明括号里就应加几。

(二)、算法多样要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视点,它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的有效平台,但在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两种行为:一、是教师认为:算法越多越好,把算法多样化仅仅理解为量上的“多”,而忽略了质的提升;二是不敢对思维层次较低、思维过程繁琐的算法说“不”字。实质上,低年级学生对多种算法的分析、比较、自主择优的能力不强,难以理解同伴提出的算法,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选择一种最能让低年级学生理解并且喜欢的算法,提高计算的效率。例如: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中(教科书第12页)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字比较小,学生可以用数实物做题,比较简单,但如果数字变大了,学生数实物就要耽误许多时间,影响做题的速度。

一年级数学实用教学方法

一年级数学实用教学方法 十年后再教一年级,又一次体味到了一年级老师难当。教高年级后进生太多,我总是申请教一年级数学,都没能如愿,心里总觉得有点失落感。当时我想,要是我教一年级,绝不允许有一个差生,但是现在想想,谈何容易!从高年级转向教低年级,和一个新任老师没有多大的区别,所以我愿从0学起。我也愿在此与各位和我相似经历的老师,或者是新上任的老师们共同学习,把我看着学着想着的一些资料发上来与大家共同分享。也希望大家把您的宝贵经验和资料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以促进我们大家的共同进步。 看了一本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小学数学实用教学90法》,我把一些适合一年级数学的教学方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1、功能分类法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按照事物问题性质的异同,分别将相同性质的对象归入同一类中的一种思维方法。 只有将各种事物分门别类加以研究,我们才能弄清事物间的千差万别,明确事物间的联系。学生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根据分类的标准,逐步提示一类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并认识和掌握其本质属性,从而对其形成概念。所以,分类的思想方法是学习数学概念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 分类要有标准,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就会不同。譬如,有若干辆汽车,如果按大小分,可分为大型车和小型车;如果按功能分,可分为载客的运货的。又如,对于自然数,如果按能否被2整除分,可把自然数分为偶数和奇数两大类;如果按约数个数分,又可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三类(0怎么处理?请参阅《小学教学研究》第10期王志东老师写的《也谈“0是自然数“引发的几个问题》)。所以,分类时确定分类标准是关键。 功能分类,顾名思义,是按事物所具有的功能进行分类。譬如,我们把铁锹、锄头、镰刀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劳动工具;把布娃娃、玩具汽车、玩具熊猫归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玩具;等等。 采用功能分类法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先展示实物后展示图片,由易到难地引导。例如,在桌上放一些象棋、球拍、乒乓球、图书、铅笔等物品。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桌上放着哪些物品?它们各有什么用途?待学生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后,再让学生将这些物品分类。学生会很容易就把这些物品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用品,它们是象棋、球拍、乒乓球和足球等;另一类是学习用品,它们是图书、铅笔等。再如,在桌上放篮子、小红旗、小红花、盒子、盘子等物品。同样,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着重思考这些物品的用途,然后请学生将它们分类(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得到的结果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盛装东西的物品,它们是篮子、盒子、盘子等;另一类是不能盛装东西的物品,它们是小红旗、小红花等。 当学生会对实物进行分类后,教师可出示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上的物品按功能进行分类。 例如,请你将图中所示的物品理一理,数一数。 (图片:短裤、外套、背心、凉鞋、运动服一套、牛仔裤、溜冰鞋、球鞋) 教学时,同样要引导学生先弄清:图中画有哪些东西?它们各有什么用途?然后

中小学数学很重要的20种常见思想方法

中小学数学很重要的20种常见思想方法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般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摘要 随着各项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崭新的变化。新《课标》的确立,使我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位教师也投入到研究新《课标》,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授课的新阶段。本文以一个师范生的视角,浅谈如何结合新《课标》有效地使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授课。本文将紧密联系新《课标》,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吸取其中的精华来谈谈如何更好、更有效的使用新型教学方法。 引言 一、新《课标》的提出及其特点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正以崭新的速度加快改革。为了使现今的数学教育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更加适应时代的进步要求,使学生形成真正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并于2006年通过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修订稿)》。此次新《课标》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与以往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目标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新的数学课程目标总体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将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教育放在首位,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崭新的数学课程目标。新《课标》中将原先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到“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同时,新《课标》根据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强调了要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组织教学。因此,自主、探究、合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学习的主动权才能真正的交给学生,将学生的角色变化为主体,摆脱传统的制约。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概念的界定,我选取了以下几个作为研究: (一)、是指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1]。 (二)、|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2]。 (三)、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育学的方法等[3]。 从中不难看出,教学方法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协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体,如果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得以实现。正如马云鹏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写道:“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个班级,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得到大不相同的教学效果。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规律,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小学生众生 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手段[3]。”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迈向成功教育教学的关键点。 三、在新《课标》下产生的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发现法等等。在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现在的课堂中,不能再按照从前的“老一套”来教学,要摆脱单一的以讲课和练习为主的课堂,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数学的时间,培养学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2010年04月20日16:16,星期二作者:教科室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大多都伴之以讲授法。这是当前我国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论法 谈论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论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常用谈论法。 谈论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来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教学是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 演示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记忆和巩固;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练习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工具性学科(如语文、外语、数学等)和技能性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等)。练习法对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固然有赖于教师的讲授,但还必须靠他们自己去阅读、领会,才能消化、巩固和扩大知识。特别是只有通过学生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6)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进行。 7)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识等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一般实验是在实验室、生物或农业实验园地进行的。有的实验也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实验法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兴起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手段的飞跃发展,使实验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学有

最全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描绘情境,诉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输送信息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哪种类型的课,讲授法都是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㈠讲授法的步骤 讲授法主要有四个步骤:准备——导入——讲授——结束。 1.准备阶段 包括教材和教参的搜集,教具的选择和教师的心理准。 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能力与永平精心备课,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选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同时教师要有充分的信心,认识讲授的目的,意义,增加讲课热情。 2.导入阶段 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导入更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通过“情感”去启发他们认知结构的大门。导入主要有三种类型:直观型,问题型和趣味型。导入应提供一种全景式鸟瞰,是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 3.讲授阶段 首先,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知识要求的差距,并通过恰当的语言促使知识内化;其次,应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用模型引导学生理解讲述的概念法则,并重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通过变化刺激来实现:改变讲授的声调,语速;利用动作和表情变化;改变工具,利用板书,挂图,幻灯,电视等工具;穿插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 4.结束阶段 教师应做一个总结,以帮助学生抓住要点,掌握规律,增强记忆。 ㈡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注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 讲授内容要清楚明确,层次鲜明。既要注意科学性和知识性结合,又要注意抽象性和形象性相结合。数学语言要求谨慎,一字之差面目全非,如“增加了”和“增加到”都有各自的含义,绝不可混淆。 2、注意体态语的运用 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姿、表情、眼神等,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辅助手段。 3、注意从具体到抽象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各项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崭新的变化。新《课标》的确立,使我国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位教师也投入到研究新《课标》,使用新型教学方法授课的新阶段。本文以一个师范生的视角,浅谈如何结合新《课标》有效地使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授课。本文将紧密联系新《课标》,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特点,吸取其中的精华来谈谈如何更好、更有效的使用新型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 新《课标》中将原先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到“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同时,新《课标》根据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强调了要从学生学的角度进行组织教学。因此,自主、探究、合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概念的界定,我选取了以下几个作为研究: 一是指为了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

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手段而制定的师生相互作用的一整套活动方式和手段[1]。 二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三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育学的方法等。 从中不难看出,教学方法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协调,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体,如果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得以实现。正如马云鹏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写道:“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同一个班级,讲授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得到大不相同的教学效果。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基本规律,并将其自觉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小学生众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手段。”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是迈向成功教育教学的关键点。 二、在新《课标》下产生的教学方法 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启发式谈话法、发现法等等。在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方案)

( 数学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方案) Mathematics is a tool subject, it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other subjects, and it is also a subject that improves people's judgment,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方案) 课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加起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 2.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会用竖式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的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磁力板、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口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0+40 50+20 25+20 70+16 47+2 85+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34+5怎样口算? 引导学生回答:先算4加5得9,再算30加9得39.教师明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学习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首先学习不进位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横式:34+5=_____ 教师演示:先在磁力板上摆出3个整捆的和4根单根的小棒表示34,再在4根单根的小棒下面摆5根单根的小棒.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发布者:孟庆民发布时间: 2012-6-19 17:26:03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分类”、“确定位置”、“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教学“分类”时,我巧妙地利用教室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组织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再将这些物品打乱,将卫生用品放在讲台边,黑板擦、粉笔随处放,接着我再邀请学生来帮忙整理,恢复教室原本的整洁。通过简单的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分类”的好处以及分类的要求,之后实施分组教学,给每一组一定数量的文具和学具,让学生们动手分,教师只负责巡回检查,分完学生交流自己分类的方法,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利用分类的知识来解决常见的问题:如整理书包,考虑怎样分类比较合适;回家后整理衣柜等。 情境的创设使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体会到数学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 二、问题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创设问题情境,它是数学再发现的源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我总是精心设置悬念、冲突、矛盾,里面包含着种种实际问题,而且为学生感兴趣,但是学生现在还不知如何去解决它,从而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学习了今天的新课,你们就明白了。”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三、运用媒体,创设多维情境。 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利用多媒体演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变成一个长方形,不但能清楚地揭示平面图形的内在关系,而且还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新教材每册都编排了“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丰富,如果

小学数学最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最新教学方法有哪些 1、对应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们对两个集合因素之间的联系的一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一般是一一对应的直观图表,并以此孕伏函数思想。如直线上的点(数轴)与表示具体的数是一一对应。 2、假设思想方法 假设是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问题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调整,最后找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思想方法。假设思想是一种有意义的想象思维,掌握之后可以使要解决的问题更形象、具体,从而丰富解题思路。 3、比较思想方法 比较思想是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手段。在教学分数应用题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比较题中已知和未知数量变化前后的情况,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解题途径。 4、符号化思想方法 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如数学中各种数量关系,量的变化及量与量之间进行推导和演算,都是用小小的字母表示数,以符号的浓缩形式表达大量的信息。如定律、公式、等。 5、类比思想方法 类比思想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的思想。如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类比思想不仅使数学知识容易理解,而且使公式的记忆变得顺水推舟的自然和简洁。 6、转化思想方法 转化思想是由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而其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如几何的等积变换、解方程的同解变换、公式的变形等,在计算中也常用到甲÷乙=甲×1/乙。 7、分类思想方法

分类思想方法不是数学独有的方法,数学的分类思想方法体现对数学对象的分类及其分类的标准。如自然数的分类,若按能否被2整除分奇数和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质数和合数。又如三角形可以按边分,也可以按角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从而产生新的概念。对数学对象的正确、合理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正确、合理性,数学知识的分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和建构。 8、集合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就是运用集合的概念、逻辑语言、运算、图形等来解决数学问题或非纯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小学采用直观手段,利用图形和实物渗透集合思想。在讲述公约数和公倍数时采用了交集的思想方法。 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10、统计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中的统计图表是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求平均数应用题是体现出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 11、极限思想方法: 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极限方法的实质正是通过量变的无限过程达到质变。在讲“圆的面积和周长”时,“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极限分割思路,在观察有限分割的基础上想象它们的极限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公式还能从曲与直的矛盾转化中萌发了无限逼近的极限思想。 12、代换思想方法: 他是方程解法的重要原理,解题时可将某个条件用别的条件进行代换。如学校买了4张桌子和9把椅子,共用去504元,一张桌子和3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13、可逆思想方法: 它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思想,当顺向思维难于解答时,可以从条件或问题思维寻求解题思路的方法,有时可以借线段图逆推。如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下面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的小编将和各位一起来了解下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 语言性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为主要传递形式,其特点是能较迅速、准确而大量地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其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语言性教学方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是讲授法。 (一)讲授法 所谓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讲授法是一种传授型的教学手段;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讲授法是一种接受型的学习方式。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五种方式。 (二)谈话法 1.谈话法的涵义 谈话法亦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2.谈话法的类型 谈话法一般包括四种类型: 一是启发性或开导性谈话; 二是复习性或检查性谈话; 三是总结性或指导性谈话; 四是讨论性或研究性谈话。 (三)读书指导法 1.读书指导法的涵义: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2.科学应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教科书的科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在传授新知识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阅读时能提出问题,找出重点难点;在应用知识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依据教材释去疑点,突破难点,积极思考,深入探讨;在布置作业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复习、背诵等。

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 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数的运算 1、结合具本情境,体会加减法运算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以的加减法,会口算千以的加减;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4、能结合具本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 性进行判断。(抓好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注重让学生说明白算理) 三、常见的量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转换、 兑换) 四、探索规律 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空间与图形

一、图形认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二、图形与位置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实践活动 一、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 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 决简单问题。 三、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的数学) 二年级数学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一、数的认识 1、能认、读、写万以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数的大小;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5、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数的运算 1、结合具本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师最新教学方法是什么-家庭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最新教学方法是什么-家庭教育 一、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介绍 (一)发现法 发现法是由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50年代至60年代初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1、发现法的基本含义及特点 发现法是指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科书提供的课题与材料,积极主动地思考,独立地发现相应的问题和法则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现法强调学生是发现者,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发现、去认识,自己求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教师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吸收者。 (2)发现法强调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作用。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他们对所学课程具有内在的兴趣。发现法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好问和喜欢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遇到新奇、复杂的问题,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利用新奇、疑难和矛盾等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去探究和解决问题,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法仅利用外来刺激促发学生学习的做法。 (3)发现法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潜在的、间接的。由于该法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教师提供的各种学习材料、直观教具等,自己去观察,用头脑去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潜在的、间接的。 2、发现法的主要优点及其局限性 发现法有如下几个主要优点。 (1)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学习的

(2)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发现法经常练习怎样解决问题,所以能使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乐于创造发明的态度。 (3)运用发现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 (4)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就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内部改组,这种改组,可以使已有的知识结构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更好的联系起来,这种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就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巩固和应用。 发现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1)就教学效率而言,使用发现法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因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再发现的过程,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去获得,或者重新发现,而不是由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因此,教学过程必然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摸索过程。 (2)就教学内容而言,它的适应是有一定范围的。发现法比较适用于具有严格逻辑的数、理、化等学科,对于人文学科是不太适用的。就适用的学科而言,也是只适用于概念和前后有联系的概括性知识的教学,如求平均数、运算定律等。而概念的名称、符号、表示法等,仍需要由教师来讲解。 (3)就教学的对象而言,它更适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发现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为发现的前提条件,因此,年级越高的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也就会越强。所以,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都有必要和可能采用发现法教学。 3、发现法教学举例(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教学) 给出一道题如39?。学生可先拿39个物品,每3个一份,把它们分成13份。做几个这样的题目后,可以让他们把物品10个组成一组。例如,给出这样一道题:“哈利买了4条糖果,每条有10块。他吃了1块,把剩下的每3块包成一包,分给同学们,分给了几个同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及意义 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领域,教学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但是,在不同的教学理论体系中,对教学方法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有时是相当广义的:可以将教学原则也包括进去,比如把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等称为教学方法;或者将教学组织形式包括进去,例如将上课、小组教学等称为教学方法。 根据目前我国的教学论体系,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是狭义的,比较准确的定义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在教育史上,教学方法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教学方法的产生发展是由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决定的。具体地说,教学的任务、目的、内容的要求,以及人们对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直接地决定着教学方法的产生发展。 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够对于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人们普遍认为,同样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同一教学方法的不同水平运用,会导致差别极为悬殊的教学效果。而且,由于这种独立性,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比较容易着手,可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形式不做大的变动前提下进行。 由于教学方法的相对独立性及其意义,它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讲述: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 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等。 讲读:教师利用教科书边读边讲。 以上三种方式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穿插结合地使用。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教师运用讲授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一、让数学与生活有机结合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了儿童主动性学习的心理基础。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我就充分引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的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以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座位这一生活现场来展开学习的基础,建立起“第几组第几个”模式,从两个维度来确定平面内事物位置,再延伸拓展回到生活现实之中去,最后通过联想,实现课堂数学知识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效对接,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只有把握“生活-----数学-------生活”之间的联系,才能明白什么叫用活教材,感悟情境图所提供的材料的深度和内涵。 跳出教材,在生活中去学数学,让数学生活化。在教学“摆一摆,想一想”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充分把“玩”与“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描述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领会、理解有关的基础知识,学生没有棋子怎么摆?河边的小石子、家里的大豆、玉米粒........就是很好的教学用具,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同样学得有趣。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使得几何、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有可能以交织在一起的形式出现,使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成为必须的学习内容。 二、大胆地去删增教材创造教材 “用教材教”不应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口号,而应该是教师切实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于不大适合学生的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要彻底地改,比如在教学《多些少些》时,我发现直接利用教材资源(金鱼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因为农村学生对金鱼就很陌生,甚至没有见到过,于是换用了学生课下喜欢玩的“跳跳球”这一操作性实验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参与和交流的欲望,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取材于生活,改变了教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阻碍学生发展的,要毫不留情地删;发现有探索意义,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的材料,要没有顾虑地增,比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后,我给学生展示了“杨辉三角形”图,让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学生对其非常好奇,学习激情很高;对于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开拓思路的因素,要有深度地挖,不浪费任何一个可让学生发展的资源我在教学《找规律》中,例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就从学生入手,我给男女生排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那样重复排列,我从衣服的颜色上排,再从男女生不同人数的重复排列,就这样,学生学得很轻松,易掌握,书本上的主题图由于不便于操作,我便把它作当一次作业设计。 在教学《统计》中,我也没有从教材上的图入手,而是让学生数数老师手中的一大把小棒,颜色有多种,为了数每种颜色有多少根,学生就知道要分类整理后才好数,统计出的数填在表内不就是统计表么,再用图形(涂方格)表示出来,就叫统计图了。课后学生还会自己进行统计了,如我班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等。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一旦老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者融通,学生就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的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识到学习的价值,使学习成为一项乐在其中的活动。 三、寻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源泉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中,农村小学校缺乏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辅助教学,教师就不能以图文并茂、形象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活动,小组内一个同学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出一元钱去买文具,还让一名同学当监督员,监督售货员的找补操作是否正确。通过模拟“买文具”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到了一元钱的价值及应用价值。下课后我还专门与学校小卖部取得了联系,我亲自去帮着卖东西,让我班学生来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更让学生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及学数学的乐趣。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原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活动内化的理论,和皮亚杰的建构理论都指出在学生基本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和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有关数学教学方法推荐: 小学教师要想将学生培养成一批又一批将来有出息的人才,可别忽视小学一年级教学。小学一年级无论什么课程都是基础,一年级所学的知识,就好比工程师起一座高楼,预先一定要将基脚打牢,否则会前功尽弃。作为数学这门学科,要想打好基础,就必须在一年级夯实计算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巧妙地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有利于学生面对挑战,接受锻炼,体验成功;有利于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和拓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一)、创设操作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小学数学教学常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必须运用课本、手册、挂图、幻灯、直观教具等手段,运用讲解、演示、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地思考,使学生逐步地理解、掌握学习知识的一系列方法。学生要学,也必须运用课本、练习册、学具等手段,采取观察、操作、听讲等方式进行探索、理解。由于数学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有抽象的概念,有带规律性的法则、公式、定律,有丰富的几何图形,综合运用知识解答的应用题等等,这些内容,从教的角度来看,包含着很多因素。有传授知识的因素,也有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从学的角度来看,包含着已知的因素。为此,决定了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广大的数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把老师们过去和现在常用的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整理介绍,以方便广大教师在教学时选用。 一、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教师讲,学生也讲。 我们来看一教师在教××比××多(或少)的概念时师生的一段对话。 师问:图上有什么(见图15)? 生答:图上有一排三角形;一排圆形。 师问: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形? 生答:有3个三角形,5个圆形。 师问: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生答:要我们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的多少。说一说三角形和圆形谁多,谁少。 师:应该说比一比三角形和圆形个数的多少。 师问:谁能说一说? 生1:圆形比三角形多,三角形比圆形少。 师纠正:圆形个数比三角形多,三角形个数比圆形少。 生2:圆形的个数比三角形多2个,三角形的个数比圆形少2个。

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新教学方法 之小组合作 1.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小组合作”便走进了课堂,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的特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学生通过在小组内互帮、互学、互补、互勉,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无愧为一种倍受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在这热闹的场面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些现象:比如,有的小组只是一个人在发言,其他学生当听众,根本没有讨论的热情;有的小组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同时,手里还在玩着别的东西,那种随意与放任暴露无疑;有的几个人对问题还无从说起,为了赶时间,教师便速速“收兵”,接着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还有的干脆利用这个机会悄悄地说笑……这些现象表明,有的小组合作成了走过场,没能发挥群体的力量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需要学生“动”,但应记住,动是手段,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入思考、进入研究,达到对数学知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 2.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当今课堂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要使这一形式真正发挥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作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对课上所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答,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小组合作。合作之前,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研究的问题形成了自己初步的认识,或对问题的认识模棱两可之际,这时进行小组合作,才会真正发挥“互补”作用,通过对问题的交流讨论,达到思维认识的提高。 2建立竞争机制,增强合作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在组与组之间建立竞争机制,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使本组获胜,组内同学会全力以赴,团结协作,合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如采用积分制,展开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同学为组内争得荣誉的加分,反之则减分。任何同学都不愿给小组拖后腿,都会尽最大努力为组争光,在这种状态下,才会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3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