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的变调教案

一的变调教案

一的变调教案
一的变调教案

华文教学详案

科目:华语

班级:3

学生人数:12

年龄:九岁

日期:9-4-2012(星期一)

时间:7.40早上-8.10早上(30分钟)

教材:第三课《我爱我的家》

预期学习成果:2.2掌握语音知识,读准“一”的变调。

层次:层次1

学生旧有经验:学生曾经在第二课学过“一”的变调。

本课学习成果:在本课结束前 ,学生能够:

1.读准“一”的变调。

融合价值:勤勉

思维技能:比较异同

未来研究自能:创造与革新元素

教具: 汉语拼音卡片、挂板、大地图、图卡、活动卷

1

3

附录1(汉语拼音卡片)

4

附录2

( a ) 汉语拼音卡片

5

附录3(路线大地图)

选择正确的“一”的变调读音,用彩色笔画出A至B的路线,帮迷路的小光安全回到家。

7

附录4 ( 图卡 )

一块蛋糕 一道彩虹

一份礼物 一件衣服

一片叶子 一位老婆婆

8

附录5( 活动卷 )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把句子中“一”的正确读音连一连 。

9

浅谈普通话上声变调规律

《》--xx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当多个音节连续发出时,一些音节的调值因为受到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变调”。变调主要分为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其中又以上声变调最为复杂。 上声音节的调值为[214],发音时开头调值略降,中间调值低平,末尾调值又有短促上升。当它处于其他音节之前时,为了缩短发音过程,它会变得或升或降,不是把开头的下降部分挤掉,就是把末尾的上升部分挤掉,从而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变调。为此,上声音节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前都会产生变调。 经过查阅历史文献,结合教学测试实践,本人认为上声变调的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6句话: “单念末尾不变调,上上相连变[35],上加非上变半上;上轻相连看轻声,三上相连看结构,多上相连看断句。” 一、“单念末尾不变调”。 即当上声音节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时,上声音节才保持本调[214]不变。如: “小、有;铅笔、泪水;给我一杯水。”这条规律相对简单,学员在例举讲解、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以比较迅速地掌握上声音节保持本调的位置和规律。由于上声音节保持本调的机会很少,教学中必须提醒学员不要养成遇到上声音节就下意识地发出[214]调值的习惯,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牢牢掌握其他几条变调规律,为正确判断调值打好基础。 二、“上上相连变[35]”。 即当两个上声音节相连时,前一个上声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35],第二个上声音节则不变调。如“土改”听上去象“涂改”;“雨水”听上去象“鱼水”;“买马”听上去象“埋马”;“百米”听上去象“白米”;“好米”听上去象“毫米”,等等。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这种变调,教学中也可以使用上述词语对比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对比朗读,学员能够很自然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这条规律。必须注意的

普通话水平测试常考音变

普通话中的音变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参见普通话声调) 二、轻声: 1、什么是轻声?

普通话音节都有一个固定的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子,甚至声、韵母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普通话里有些词或词组靠轻声音节与非轻声音节区别意义和词性。 兄弟xi ōngd?( [名]哥哥和弟弟) 兄弟xi ōngdi ([名]弟弟) 能干n ?nggà([形]有才能,会办事) 能干n ?ngg a ([形]心灵手巧;精明) 言语y ányǔ([名]指所说的话) 言语y ányu ([动]开口;招呼) 运气y ùnq?(词组。武术、气功的一种炼身方法) 运气y ùqi ([名]幸运) 3、轻声的规律 普通话多数轻声同词汇、语法有密切联系: ①、语气助词“吗、呢、啊、吧”等: 是吗他呢看啊走吧 ②、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 看过忙着来了我的勇敢地喝得(好)朋友们 ③、名词的后缀“子、头”: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④、方位词: 墙上河里天上地下底下那边 ⑤、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面的字: 说说想想弟弟奶奶谈谈跳跳 ⑥、表示趋向的动词: 出来进去站起来走进来取回来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暖和萝卜玻璃葡萄知道事情衣服眼睛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2、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①、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普通话声调及变调

普通话的声调 一、声调的相关概念 声调:声调是指汉语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调类:调类就是声调的类别。普通话声调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四个声调。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指声调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 调值的标记法:音节声调的调值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即用条竖线表示声音的高低,由下面最低点到上面最高点分为度,即:低、半低、中、半高、高,分别用1、2、3、4、5表示。普通话的声调调值为: 阴平——55不升也不降,是高平调。 阳平——35从中起音往上升,是高升调。 上声——214先降再扬起,是降升调。 去声——51从高降到最低,是全降调。 二、声调的发音规则 阴平的发音规则:声音高而平,大体没有升降的变化。 阳平的发音规则:声音从中高音升到高音,由3度到5度。起调略高,发音后逐渐上移,达到与阴平一样的音高高度。注意起调要保持较高,直接上升不拐弯。 上声的发音规则:发音时由半低起,先降后升,由2度降1度,再升到4度。起音比阳平的音高低一度,注意气息在音调向下降时要稳定,升时要加强。上声的降升变化是平滑的曲线变化,不要有硬拐弯的感觉。 去声的发音规则:起音时音高与阴平一样,发音后直降到最低度。注意发音时要控制气息,起调要高,下降要迅速、干脆、不拖沓。 声调训练: 1.按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念下面的音节。 一姨乙艺yī yíyǐyì辉回毁惠huīhuíhuǐhuì 风冯讽奉fēng féng fěng fèng飞肥匪费fēi féi fěi fèi 通同桶痛tōng t?ng tǒng t?ng 迂于雨遇yūyú yǔyù 讴偶藕怄ōu?uǒu ?u 2.双音节对比训练。 阴平+阴平:交通出发波涛鲜花阴平+阳平:奔流蹉跎观察生活 阴平+上声:书法山谷终点倾吐阴平+去声:听众膝盖欢乐机智 阳平+阴平:长期迎接明天研究阳平+阳平:岩石儿童从容国旗 阳平+上声:雄伟没有即使营养阳平+去声:回忆于是难道文化 去声+阴平:汽车大约健康信息去声+阳平:化学调查住房事宜 去声+上声:具有袖口跳舞后悔 练习材料: 1. 伟大山河美丽天然宝藏资源满地阶级友爱 2.中流砥柱身强体健精神百倍心明眼亮光明磊落山明水秀花红柳绿 3.路东住着刘小柳,路南住着牛小妞, 刘小柳拿着大皮球,牛小妞抱着大石榴, 刘小柳把大皮球送给牛小妞,牛小妞把大石榴送给刘小柳。 4.老史捞石 老师老是叫老史去捞石,老史老是没有去捞石。 老史老是骗老师。老师老是说老史不老实。 5.一篓油一篓油,油不漏,两篓油,油漏篓,三篓油,油不漏,四篓油,油漏篓。 6.七枝长枪 手拿七技长枪上城墙,上了城墙手耍七枝长枪。 见枪不见墙,见墙扔了枪,眼花缭乱,武艺高强。

《色彩象征》教学教案

《色彩象征》教学教案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 ●新课导入(提问) ●新课内容 ●小结 ●课后思考与练习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如下: (一)、对上堂课的一些问题进行复习: 来自自然色彩的启示赤、橙、黄、绿、青、蓝、紫。来自传统艺术的色彩启示。来自音乐、文学等姊妹艺术的启示音乐与色彩是相通的。 (二)、新课导入(提问):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黄色哪些人或场合才可以使用?为什么要这样? (三)、新课内容: 红色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幸福、吉祥、危险...... 由于红色容易引起注意,所以在各种媒体中也被广泛的利用,除了具有较佳的明视效果之外,更被用来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前进等涵义的企业形象与精神,另外红色也常用来作为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等标示用色,人们在一些场合或物品上,看到红色标示时,常不必仔细看内容,及能了解警告危险之意,在工业安全用色中,红色即是警告,危险,禁止,防火的指定色。 橙色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 橙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由於橙色非常明亮刺眼,有时会使人有负面低俗的意象,这种状况尤其容易发生在服饰的运用上,所以在运用橙色时,要注意选择搭配的色彩和表现方式,才能把橙色明亮活泼具有口感的特性发挥出来。 黄色明朗、愉快、高贵、希望、发展、注意......

黄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告危险色,常用来警告危险或提醒注意,如交通号志上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都使用黄色。 绿色新鲜、平静、安逸、和平、柔和、青春、安全、理想...... 在商业设计中,绿色所传达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符合了服务业,卫生保健业的诉求,在工厂中为了避免操作时眼睛疲劳,许多工作的机械也是采用绿色,一般的医疗机构场所,也常采用绿色来作空间色彩规划即标示医疗用品。 蓝色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 由于蓝色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商业设计中,强调科技,效率的商品或企业形象,大多选用蓝色当标准色,企业色,如电脑,汽车,影印机,摄影器材等等,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个意象也运用在文学作品或感性诉求的商业设计中。 紫色优雅、高贵、魅力、自傲、轻率...... 由于具有强烈的女性化性格,在商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象之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色。 白色纯洁、纯真、朴素、神圣、明快、柔弱、虚无...... 在商业设计中,白色具有高级,科技的意象,通常需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纯白色会带给别人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一些其他的色彩,如象牙白,米白,乳白,苹果白,在生活用品,服饰用色上,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作搭配。 灰色谦虚、平凡、沉默、中庸、寂寞、忧郁、消极...... 在商业设计中,灰色具有柔和,高雅的意象,而且属於中间性格,男女皆能接受,所以灰色也是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在许多的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和金属材料有关的,几乎都采用灰色来传达高级,科技的形象,

普通话变调(教案)

第六节普通话的变调 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音高分为五级(1最低,5最高),每种声调都有固定的调值。那么阴平为高平调,调值55;阳平为中升调,调值35;上声为降升调,调值214;去声为全降调,调值51。 在词语和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发音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就叫变调。普通话的变调主要分为: ①、上声变调 ②、“一”“不”变调 ③、轻声 ④、儿化 ⑤“啊”的音变 一、上声变调 普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

音停顿位置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原调。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 1、“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 (1)上声+阴平(211+55) 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捕捞老师主编把关贬低饼干补充打针产生取消法规反思感激 (2)上声+阳平(211+35) 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起床品尝旅行举行火柴海洋典型导游表达狠毒打球改革抢夺简洁 (3)上声+去声(211+51) 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美术狡辩稿件保证保护宝贝女士尽量理发美丽法院跑步野兔鼓励

(4)上声+轻声 奶奶嫂嫂马虎打扮本钱耳朵底下里面主子影子本事姐姐讲究点心暖和骨头伙计买卖 2、“上声+上声”→“阳平+上声”(35→214) 保险保养党委尽管老板本领引导古老敏感鼓舞产品永远语法口语岛屿保姆远景北海首长母语小姐懒散 3、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和语气词,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①、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结构)。前两个变阳平 演讲稿跑马场展览馆管理组水彩笔蒙古语选取法古典舞虎骨酒洗脸水往北走草稿纸 ②、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结构)。前一个变半上, 第二个变阳平。

色彩的魅力教案教学教材

色彩的魅力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造型表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择色彩表现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色彩的本质特征。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学生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按课标的有关要求,教材侧重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努力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重难点 了解色彩基础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四、教学准备 色彩丰富的图片、色相环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放映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背景音乐),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导入新课:色彩的魅力(板书) 学习目标:1了解色彩基础知识2体验感受色彩3尝试运用色彩来描写不同的情感(板书) (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一目了然) (二)发展认知阶段 色彩常识(PPT) 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绿橙紫极色:黑白 对比色类似色(色相环教具演示)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颜色的相貌)明度(色的明暗深浅的程度,更亮或更暗的颜色调和提高降低明度)纯度(颜色调和后纯度降低) 播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室类似色还是对比色的图片(强化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 提问几名学生有关三原色、三间色、色彩三要素(了解学生对色彩常识的掌握情况) (三)认知巩固阶段 体验感受色彩(PPT)(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色调:暖色调:红黄橙(进色)冷色调:蓝紫青(退色)中间色调:绿 让学生了解色调的冷暖进退。 学生活动1、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针对课本12页中表现活力、压抑、修养、遥远、寒冷、温暖的六福画,分六个组进行探究讨论合作学习,为什么画面的色彩给人这样的心理感受?(PPT出示)

最新普通话变调大全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 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 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 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 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 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 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 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 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 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 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 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 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 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 上声变调小结: 上声读全调机会很少。 上声读半上(211)很多。半上变化不大,第一个音节读211,第二个音轻音音节。 上声读24机会多,仅次于半上211,24的机会少。

基础色彩教案课程

基础色彩教案 一。色彩的基本原理 1?色彩的起源 我们在自然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红色,使我们感到可爱感到温暖,绿色使我们感到心情舒畅,蓝色的海洋,使我们感到心境宽阔,金黄色的大地使我们感到兴奋和精神饱满,以及我们还在各种环境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色彩变化和色彩现象,这些都给我们视觉上的一种美的感受。我们之所以能见到自然界的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物体的色彩,主要是由于光的照射。凭借了光我们才看到了物体的色彩,如果我们将苹果,香蕉置于一个没有任何光亮的地方,这样我们只感觉到物体的存在,闻到它们的气味,至于它们的色彩就看不见了。由此可见,色彩是由于光作用于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而产生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彩,所以光是色彩之源。 2. 光与色的关系 光作用于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而产生了色彩。同样也是由于光作用于自然界的物质,再由不同性质的物体经过不同程度的吸收而反射视觉上,引起视觉细胞兴奋,通过神经达到支配着大脑后部的视觉中枢,因而产生了明度和色彩感 光有种波长,不同波长的光分别给人们以不同的色彩感受。研究绘画色彩是以太阳光为标准去解释的,阐述光与色的物理现象的。所以我们讲的课,就是以太阳光来进行研究的。太阳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组成的,其中有一部分是人眼可以看到的称之为可见光。太阳光中还有许多人眼看不见的光波如: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作为色彩学我们主要 研究可见光,至于其它对于我们绘画色彩关系不大的内容只是顺便提一下。 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通过三角梭镜研究色的现象,科学地证实了太阳光谱的可见部分中包含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这七种色光中,蓝色.青色区别很小,青包括蓝所以人们皆称之为为六种色光中。 光谱用的六种色光是反映一切物体色彩的科学依据。六种色光中,按顺序排列,则红色光的波长最长,橙色次之,黄绿青再次之,紫色光的波长最短。红色光传得最远,传说人类最早发现认识的就是红色。我们把红.橙.黄.绿.青.蓝.紫定为标准色,绘画上的用色皆以六种色为依据。 自然界的物体为什么会程现出各种不同的色彩呢? 自然界中的各种物体是光的反映体,(即受光体)由于各种物体的质量与所含的元素不同,他们对阳光中所含各种色光都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与反射,一部分光线被较多地吸收,另一部分色光又被较多地反射出去,色光混合起来就构成了该物体所呈现的颜色,也就是我们用眼所见物体所呈现的颜色。女口:凡反射红色光而吸收橙.黄.绿.青.蓝.紫色光的,我们看到的便是红色光而吸收橙。反射黄色而吸收其它色光的便是黄色,其它以此类推。对于阳光中各种色光全反射的物体是白色,全吸收的是黑色。由此可见,色彩现象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光作用于自然界各种物体,二是自然界各种物体对各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 自然界物质的构成是复杂的,那么光与色的关系也是极为复杂的。研究光与色的关系,表现光与色的关系,是绘画与设计色彩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色彩写生时,就需要把光与色紧密结合起来去观察分析,并努力做到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对象的色光效果。 3. 两种色彩学 色彩学应用在艺术上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装饰色彩学,一种是写生色彩学。 装饰色彩学:主要应用于工艺美术.中国画.年画.璧画.宣传画等。装饰色彩学的观察方

《设计色彩》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教案) 2017 ~2018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系部艺术学院 课程名称设计色彩 教学课时64课时 专业班级17级艺术设计本、专科 授课教师 职称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 2017年9月11日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授课班次与时间: 课题名称: 第一章设计色彩的理论知识 第一节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设计色彩的形式规律 第三节设计色彩的表现技法 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设计: 【本章节教学重点】设计色彩的形式规律、表现风格、表现方法 【本章节教学难点】设计色彩的表现方法以及运用 【教学方法设计】结合图片讲解及多媒体教学形式 附件及说明: 一、教具、幻灯、电化教学手段的说明 二、新课内容小结 三、作业布置 四、后记

五、课时授课计划(教案)以一次课(2学时)为单元编写,每一单元有一首页 六、教学内容,小结,作业布置,后记等书写在竖直线左边,其它内容书写右边 七、青年教师需提供板书设计(最后) 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设计色彩的理论知识 第一节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 一、设计色彩的定义 所谓设计色彩就是按照美学的形式法则及作者主观的认识和感受,对 描绘对象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制作的表现形式的一种色彩技法。与以往绘画 色彩不同的是它更具备装饰性和平面性,对于静物质感的表现要求没有绘 画类色彩那么高甚至是不要求,但对于装饰性因素以及构成式的色彩分割 感则有一定的要求与设计理念。 二、设计色彩的特征 (一)设计色彩的造型特征 1.单纯化 装饰造型是一个概括提炼的过程,抓住“简而变”,通过造型构思, 用简洁朴素的艺术语言,来达到单纯的艺术效果。 2.平面化 装饰造型的重要基础,将客观存在的立体物象转化为平面形象为特征。 其中又分为客观平面化,即形象平面化,构图仍存在空间状态,较为 写实的平面化;以及主观平面化,即形象平铺,平视观察。 3.意象化 指对形体进行主观想象性设计和绘制。 4.夸张化 是指在装饰性绘画中,夸张就是变形变色,出于抒发情感,营造有意 味形式,为突出主题和生活本质,追求感染力为目的。 (二)设计色彩的色彩特征 1.色彩形象固有色 它是一种最具普遍意义的色彩形象,用与设计色彩表现就带有本质色 彩的特征。 2.色彩布局均衡性 所谓均衡不是面积上的平均,而是主要指分量的对称。色彩均衡重在 相互呼应,比如某中色出现在一方,要在彼方有同性色或近似色的“再现” ,才能相映成趣。 3.色彩表现高纯度 意思是指颜色的鲜艳要符合一般的审美要求,所以装饰性色彩追求高 纯度色彩搭配。 4.色彩观察移动性 备课日期:年月日第页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课时授课计划(教案)是指集中于一点来观察,这对远近,左右,上下空间反映比较清楚。

初中美术《色彩的魅力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色彩的魅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讲授,让学生了解掌握色彩的基本常识,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色调给人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欣赏、合作,竞赛与评述等方法,在问题情境中初步学习并能够描述出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用 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让学生发挥个性的表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讨论、联想、体验,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色彩基础知识,体验大自然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进行大胆表现。掌握色彩的规律行并能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色彩的魅力》选自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属于“造型·表现” 课。根据《新课标》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要求,本课应侧重于让学生认识色彩、了解色彩与自我表现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艺术感受,色彩的象征意义和色彩的感情使人产生的不同情感反应,并运用色彩进行自主表现。 1.在认识色彩的环节中,先通过猜谜引出“春”字,让学生联想春天是怎样的时节?春天 的景色是怎样的?同时出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大自然的色彩美,同时提出问题,讲述自己的感受从而了解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喜爱。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力,在造型和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 了解色彩基本规律环节,展示色彩图片,学生通过直观感受视觉传达,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两幅画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差别?色调的变化对画面气氛有何影响?你能说出不同颜色给人心理上造成的感受吗?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利于知识的碰撞和积累,学生此时从感悟走向理性分析,能够初步掌握色彩给人的心理情感规律。同时设计展开“我是魔术师”游戏环节,不仅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在学科知识渗透中轻松掌握色彩基本原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表现欲望的效果,为下个环节打下基础。 3. 在色彩创作环节上,先检测学生对色彩基本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看有明显色彩差别的作品,可以是影片片段,也可以融入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读懂教材。

“啊”的变调表

序号变化规律读音例句 一、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的 读作ya (呀) 例句: 1. 快去叫他呀! 2. 你去说呀! 3. 天好热呀! 4. 请拿定主意呀! 5. 你买了几条鱼呀! 6. 去向阿姨道谢呀! 二、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的 例句: 1. 你过得好哇 2. 多大的土哇 3. 那几个人的气真不小哇 四、前面音节开尾音素是 ng 的后鼻音 读作nga (啊) 例句: 1. 这孩子多漂亮啊! 2. 你要声望心听啊! 五、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 -I[-i > 读[za> 例句: 1. 你到北京几次啊! [za> 例句: 1.你有什么事啊! [ra> 练习文章 作品 22 号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 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 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 乘流而下,姗姗而来, 近了,近了!……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儿, “噗啦”一声落到了船上。许是累了还是 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 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 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 成了朋友。 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 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 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匀给 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 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 清晨, 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 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 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 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 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 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妈妈呀,我不 要这颗心了! 2. 这是你的成果呀! 3. 你是多么负责呀! 4. 桂林山水真神奇呀! 5. 这话多亲切呀! 读作wa (哇) 三、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 例句: 1. 这鱼多鲜哪! 2. 你答的真准哪! n 时前鼻音读作na (哪) 六、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 -I[-i > 读作[ra>

《色彩》课程教案

江西师大《色彩》课程教案 第二讲人物色彩(头像) 一、色彩概述 色彩是相对单纯的素描而言,是绘画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段。色彩课程与素描共同组成绘画基础课程。它通过对色彩理论的讲授、对色彩历史发展过程的了解、结合色彩写生训练,使学生在掌握绘画的工具,材料,艺术表现语言方面;在观察对象,表现对象方面;在提高绘画修养,培养审美品味,掌握绘画的创造方面得到提高,为以后的创作,写生,教学。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色彩人物头像 1、概述 前面一个阶段我们在色彩中,主要是对静物写生的色彩训练,同学们在掌握了一定的色彩表现能力之后,现在我们要进入人物写生色彩训练这一单元中。 人物写生色彩训练,我们先给学生予人物绘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引导。 2、头像色彩的历史发展过程 绘画的发展史,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表现,体现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感情与思想的,所以在有绘画以来,便有了人物方面的图画,而人物头像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与思想,因此,我们学习人物画从研究人物头像的“历史”开始。 3、早期人物头像 早期中世纪的人物头像多以表现宗教内容,在人物头像表现方

面,为了达到“圣像”塑造以严肃、庄重之目的,常采用正面构图。在技法的表现上,由于绘画处于幼稚阶段,都是平涂深加勾线的方法。材料运用上有“蛋彩画法”(丹配拉)和玻璃玛赛克镶嵌法等。 4、文艺复兴时期人物头像 文艺复兴时期人物头像,使用了“三层画法”的手法,使人物立体感更强,同时又出现了明暗画法,透视家和解剖学在绘画的运用,使这一时期的人物绘画更真实,更有结构感。 5、巴洛克风格的人物画 巴洛克时期的人物画寻求一种自由式,开放式,是打破传统的样式之后出现的。绘画技法更成熟。用笔生动,塑造感强,色彩变化丰富。注重光线与色彩明暗和物体的关系,有一种强烈的绘画感。 6、十九世纪欧洲的人物画 摄影艺术的出现,十九世纪绘画更讲究绘画的表现性,通过笔触去体现绘画者的“激情”;通过自我的“眼睛”去体现自然中个性的认识;通过表现去传达画者的精神情绪。通过形象的表现去传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7、现代绘画中的人物表现,现代绘画更讲究绘画的个性张扬,风格化表现化,抽象化意味体现的更加浓烈,绘画从更多意义上已成为个人行为,画者通过绘画去体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和充分发泄自我的情感认识。 三、色彩基本“语言” 1、色彩中的统一协调与对比变化原则

颜色教案

Unit 6 Colors教学设计 麻园岭小学何英 一、设计说明 1. 话题:Colors 2. 课题说明: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颜色单词的听、说、认读。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与前两单元的教学内容并无太大联系。 3. 课时说明: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颜色教学的第一课时。 4. 学生情况说明:本案例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些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英语。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设置的总体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听、说、认读颜色单词:red、yellow、blue、green、purple;学生通过学习单词能够对What color is it? / Is it red? 等句进行理解并做出相应的回答;学生能通过调色初步了解三原色。 2. 能力目标 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能够在老师的提示下根据具体情景进行简单的提问。 3. 情感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喜好;注重学生兴趣的提高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听、说、认读颜色单词red、yellow、blue、green、purple。 2. 教学难点:red、green的发音与句型“What color is it?”“Is it red?”“Maybe it's red.”等句的理解与回答。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但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模仿与记忆力很强,

而且极具学习的潜力。我们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程,所以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语言并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学习能力。本课时的部分单词在以前一年级时已经接触过,所以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增加了一些难度,结合以前所学句子:It's ... / Do you like ...? 等句。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单词的认读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目的旨在以滚雪球的方式以旧带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同时让学生在大量输入的基础上达到大量的输出,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 2. 教师准备各色苹果,背面写有对应的颜色单词,单词表面被一层白纸遮盖。 3. 教师准备一次性透明杯、三原色。 4. 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次性透明杯、三原色。 5. 教师准备录音机、磁带、文具单词卡、彩虹条。 六、教学步骤 1.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Let's do. Open your pencil-case. Show me your sharpener. ... 边听磁带边做动作。(学生动作整齐,精神饱满) (教师出示文具单词)T: Where is your pen / ... ? Ss: Here it is. (学生边说边出示文具,有些学生看到单词反应快些,有些则慢些。) 通过唱一唱、做一做来热身,使学生放松心情,制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最佳的英语学习状态。 2. 呈现/操练(Presentation/Practice) a. 呈现新句(What color is it?) T: Where is your crayon? T: What color is it? (教师指向个别学生的蜡笔) T: It's red. (教师自问自答) T: What color is it? T: What color are the apples? (教师指向黑板——树上挂着很多背面朝上并被白纸遮盖的苹果)教师设置悬念。 b. 认读、操练单词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 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 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 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 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 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 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 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 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 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 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 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 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 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 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 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 上声变调小结:

中班美术游戏:玩转色彩教学设计

中班美术游戏:玩转色彩教学设计Middle class art game: playing with color teac hing design 第 1 页共 3 页

中班美术游戏:玩转色彩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中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使用颜色,在富有创意的活动中统整肢体动作、视觉空间及美感智能,体验玩色的快乐。 2、能发现颜色的变化,体验图形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感受移动性、有速度感的图样之美。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原色软管颜料(或自制)每组两套; 2、白色垫板、8开铅画纸人手一份; 3、律动音乐一段;实物投影仪活动过程:一、肢体动感 1、今天,色彩王国的颜色宝宝们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我们听着音乐出发吧! 2、教师带领幼儿律动进行肢体动作练习:迎接吹喇叭—练习手挤的动作;打招呼—练习单手左右移动;玩玩具:摩天轮——单手或双手转动;荡荡船——单手左右移动等。二、颜色造型 1、感知材料:瓶子里的颜色宝宝看到我们玩得这么高兴也想出来玩了,看看有些什么颜色? 2、演示玩法:他们想到这个垫板上来玩,那它们会在垫板 第 2 页共 3 页

上怎么玩呢?谁来试试?请个别幼儿演示把颜料挤到垫板上。 3、教师示范讲解:点:一跳一跳;线:直线走、跳扭扭舞、圆圈舞、饼干等等。并把这些方法演示成一个图案。4交代要求:你们想玩吗?你能用这些颜色变成什么呢?玩的时候要注意,每个颜色宝宝都要玩,遇到别的颜色宝宝要绕开走。5、幼儿操作 6、交流:你把颜色宝宝变成了什么?三、颜色变奏 1、演示玩色方法:你们把颜色宝宝变成了这么多漂亮的东西,颜色宝宝真高兴!他们想跟我们捉迷藏了,看,躲到了大棉被下面,你可以轻轻的拍一拍、摸一摸,还可以带它们玩一下摩天轮、荡荡船,然后掀起大棉被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操作,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现、感受不同移动方向、不同速度带来的纹理,以及三原色两两相加而出现的颜色变化。 3、交流: (1)先完成的幼儿自由交流,可跟同伴,也可跟教师; (2)变完魔术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主要从移动方向和颜色变化方面进行)四、延伸颜色宝宝好玩吗?除了这些颜色,色彩王国还有许多颜色呢,你猜猜还有谁?对呀,这些颜色呀也非常好玩,还藏着许多秘密呢,下次老师再带你们来色彩王国玩好吗?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第 3 页共 3 页

语气词“啊”的变调

语气词“啊”的变调 语气词“啊”是零声母音节,在实际语言里,当一连串语音发出时,用在句末的“啊a”常常会受他前面音节最后一个音素的影响产生或同化等变化,使a的前面像增加了一个音素,如读成“呀ya”“哇wa”“哪na”等。 1、“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i、?,“啊”变读为ya,可写作“呀”如: 原来是你啊! n ia 啊—— ia(ya)呀 好大的雨啊! y ua 啊—— ia(ya)呀 大家快来啊! la ia 啊—— ia(ya)呀 2、“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u、o(ao iao),“啊”变读为wa,可写作“哇”,如:我在看书啊! sh ua 啊—— ua(wa)哇 快走啊! zo ua 啊—— ua(wa)哇 多好啊! ha oa 啊—— ua(wa)哇 3、“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n,“啊”变读为na,可写作:“哪”,如: 快来看啊! ka na 啊——na哪 要小心啊! xi na 啊——na哪 4、“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ng,“啊”变读为nga,仍写作:“啊”,如:快唱啊! cha nga 啊——nga啊 不行啊! xi nga 啊——nga啊 5、“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i(zi、ci、si),啊”变读为za,仍写作:“啊”,如:你写字啊! z ia 啊——za啊 6、“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i(zhi、chi、shi)或er,啊”变读为ra,仍写作:“啊”,如: 你说是不是啊?sh ia 啊——ra啊 这是老二啊! e ra 啊——ra啊 你去哪儿啊? e ra 啊——ra啊 7、除上述情况外,“啊”前面一个音节最后一个音素是a、o(单韵母及复韵母uo)、e、,“啊”都变读为ya“呀”如: 别乱花啊! hua a 啊——ia(ya)呀他在上课啊! Ke a 啊——ia(ya)呀 我上街啊! ji ea 啊——ia(ya)呀这么多啊! du oa 啊——ia(ya)呀 “一”的变调 “一”在词末的读“一”声,如初一(yī)第一(yī)高一(yī); “一”在“一、二、三”声前读“四”声,如一(yì)条一(yì)天一(yì)台 “一”在四声前读“二”声,如一(yí)个一(yí)套一(yí)共 “不”的变调 “不”在“一、二、三”声前读“四”声, 如不(bù)同不(bù)停不(bù)小; “不”在“四”声前读“二”声, 如不(bú)对不(bú)怕不(bú)错 1、我喜欢读(优秀的文学)类的书,如《西游记》,因为读了这些书,能陶冶我们的精神情操,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你喜

啊的变调

啊的变调与音变 一、“啊”字变调 “啊”字在句首时作叹词,声调有如下几种变化: 1、表示惊异赞叹读一声。如:“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表示追问读二声。如:“啊?你说什么呀?” 3、表示惊疑读三声。如:“啊,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 4、表示应答的、明白过来的读四声。 (1)表示应诺。(音较短)如:“啊,好吧,我就去。” (2)表示明白过来。(音较长)如:“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权,挺简单,我会了。” 二、“啊”字的音变 “啊”字在句尾时作助词,由于受到前者音节尾音音素的影响,读音发生如下变化。 “啊”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啊”的音变举例 1、i ü o e ê a呀(ya)我雪鹅鱼 2、u ao 哇(wa)苦好巧 3、 n 哪(na)难新 4、 ng 啊

(nga)香娘红 5、—i (前)啊(za)次字死 6、—i (后)啊(ra)是值吃儿 其中 4、5、6,“啊”的音变中的“啊”只是一个形式,读音要看括号里的音标。 “啊”字的几种读法 为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目标,有必要掌握“啊”字的变调和音变规律。 一、“啊”字变调 “啊”字在句首时作叹词,声调有如下几种变化: 1、表示惊异赞叹读一声。如:“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表示追问读二声。如:“啊?你说什么呀?” 3、表示惊疑读三声。如:“啊,这难道是我的影子吗?”

4、表示应答的、明白过来的读四声。 (1)表示应诺。(音较短)如:“啊,好吧,我就去。” (2)表示明白过来。(音较长)如:“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权,挺简单,我会了。” 二、“啊”字的音变 “啊”字在句尾时作助词,由于受到前者音节尾音音素的影响,读音发生如下变化。 1、“啊”字前面音节尾音音素是 a o uo e i 保 ?/FONT> Ya。如:“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2、“啊”字前面音节尾音音素是u ao时,读作Wa。如:“……鹧鸪啊、野兔啊……” 3、“啊”字前面音节尾音音素是n时,读作na。如:“他们是给峨眉山铺路的人啊!”

浅谈普通话上声变调规律知识分享

浅谈普通话上声变调 规律

《浅谈普通话上声变调规律》--陈丽娜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当多个音节连续发出时,一些音节的调值因为受到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变调”。变调主要分为上声变调和“一”、“不”变调,其中又以上声变调最为复杂。 上声音节的调值为[214],发音时开头调值略降,中间调值低平,末尾调值又有短促上升。当它处于其他音节之前时,为了缩短发音过程,它会变得或升或降,不是把开头的下降部分挤掉,就是把末尾的上升部分挤掉,从而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变调。为此,上声音节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前都会产生变调。经过查阅历史文献,结合教学测试实践,本人认为上声变调的规律可以简单归纳为6句话:“单念末尾不变调,上上相连变[35],上加非上变半上;上轻相连看轻声,三上相连看结构,多上相连看断句。” 一、“单念末尾不变调”。 即当上声音节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时,上声音节才保持本调[214]不变。如:“小、有;铅笔、泪水;给我一杯水。”这条规律相对简单,学员在例举讲解、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以比较迅速地掌握上声音节保持本调的位置和规律。由于上声音节保持本调的机会很少,教学中必须提醒学员不要养成遇到上声音节就下意识地发出[214]调值的习惯,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牢牢掌握其他几条变调规律,为正确判断调值打好基础。 二、“上上相连变[35]”。 即当两个上声音节相连时,前一个上声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35],第二个上声音节则不变调。如“土改”听上去象“涂改”;“雨水”听上去象“鱼水”;“买马”听上去象“埋马”;“百米”听上去象“白米”;“好米”听上去象“毫米”,等等。为了让学员更好地理解这种变调,教学中也可以使用上述词语对比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对比朗读,学员能够很自然也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这条规律。必须注意的是,变调仅指调值的改变,而非调类的改变,前一个上声音节所改变的只是调值,即从[214]变为[35],而调类并没有改变,因此教学中必须注意纠正以往“上上相连,前上变阳平”的说法,帮助学员真正认识变调的本质。 三、“上加非上变半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