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3第7-8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3第7-8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3第7-8单元测试题
历史必修3第7-8单元测试题

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在一次科技博览会上,大家首次看到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请推测一下,这次博览会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

A.1980年B.1970年 C.1990年 D.1973年

2.观察图片,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中国古代在地震观测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②反映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试爆原子弹的国家

C.图③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D.图④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在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其中的“两弹”是指()。

A.原子弹、氢弹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D.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4.20世纪中期,中国某著名科学家发表文章指出:“(如果)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二十多倍!这位科学家的说法()。

A.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了农业发展的潜力B.揭示了农业生产与太阳能的内在联系 C.属于迎合当时形势的违心言论D.科学地指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5.右图是“嫦娥一号”传回的月球三维照片,标志着我国绕月探测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60年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

B.1966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

6.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明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中学习制造胰岛素。”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我国成功()。

A.爆炸原子弹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试爆了氢弹D.建成了核电站

7.“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这一评论是指()。

A.“神舟五号”顺利返航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银河-I号”计算机成功研制

8.有一人物是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年度的获得者,人们是这样形容他的:“一人干了两亿人的活”,他的科技成果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农业B.工业C.航天D.信息

9.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或社会效益。这则材料说明()。

①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一项重要政策②应该坚持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③知识和科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文革”期问,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③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④首次培育出杂交水稻⑤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①③②④

11.“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③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中回国的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12.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经验

13.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但此后却是二千多年如“万马齐喑”般的沉寂。新中国成立后,学术思想又经历了1956年的县花一现和改革开放以后的欣欣向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国家的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

D.不同时代的“百家争鸣”所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14.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15.某同学的爷爷讲:“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那段日子”主要是指()。

A.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C.“文革”十年D.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期

16.有一位同学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一篇《我们也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文章报道了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城镇青年学生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安家落户的消息。这份报纸是下列哪个时期的()。

A.新中国成立初期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7.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去设计考试场景,可以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8.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主要教育措施不包括()。

A.接管各级各类学校

B.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自主权

C.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放

D.及时提出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19.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发展需要超前性

20.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

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5分,第23题20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结束了我国的无核时代。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当时,前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专家,西方科技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

跋涉戈壁滩,风餐露宿,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研制期间,毛泽东同志曾多次主持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26个部委,20多个省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作。

请回答: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就上述材料而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核武器研制.成功对我们今天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4分)

(1)世界上首次研制出原子弹的是哪国?在何时何地首先使用?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3分)

(4)我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就庄严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制造核武器只是为了铸造和平盾牌。与此同时,我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20世纪80年代我国已经有两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它们是华南地区的省的核电站,华东地区省的核电站。(4分)

(2)我国的核试验有哪些特点?在核武器的使用问题上我国坚持什么原则?(2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南京知青之歌》(节选);告别了妈妈,再见吧家乡,金色的学生时代已转入青春史册,一去不复还。啊,未来的道路多么艰难,曲折又漫长,生活的脚印深浅在偏僻的异乡。跟着太阳出,伴着月亮归,沉重地修理地球是光荣的天职,我的命运。啊,用我的双手绣红了地球,绣红了宇宙,幸福的明天,相信吧,一定会到来的。

材料三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

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

──教育部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问题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及其原因。(8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为此教育应该作出怎样的改革?(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材料二

材料三(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两项决定,以下摘引了这两项决定的部分要点。)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材料四和过去不同,科学已开始扮演最革命最积极的角色,这表现为科学发现了新的物质和新的过程,特别表现为在基础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了以前的生产实践不可能产生的一些全新的生产部门……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

─《苏联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大体时间。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就。(4分)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提到了要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列举若干实例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5分)

(3)上述材料基于哪些领域义是如何说明科技进步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的?(6分)

(4)结合所学知识及其有关材料,说明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生产实践与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5分)

必修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图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拜伦托尔斯泰

A.揭露社会问题B.表现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C.鼓吹暴力革命D.崇尚理性主义

2.在17~19世纪的欧洲文坛上()。

①古典主义注重抒发个人思想感情②启蒙文学批判专制制度③浪漫主义表现主观思想和个人感情④现实主义着力批判社会阴暗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关于右图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高尔基发表于1906年的浪漫主义小说

B.刻画了以工人巴威尔·符拉索夫和他的母亲彼拉盖娅·尼洛夫娜为代表的俄国工人阶级不畏强暴、坚持革命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C.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被公认为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4.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的“思想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①雪莱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

5.“我生来是农夫,死了也还是农夫。”只有这样一位尊敬劳动者的画家,才能够把劳动者描绘得那么高贵、那么从容。这位画家是()。

A.大卫B.德拉克洛瓦C.米勒D.莫奈

6.巴尔扎克的名言“细腻与风雅原是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在他身上使他的谈吐更耐人寻味,不亚于主教的辞令”,反映了巴尔扎克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理想主义D.现代主义

7.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关于这四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诗歌剧本散文小说

B.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海明威

C.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体现现代主义

D.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歌颂民主自由

8.20世纪,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文学体现的显著特点有()。

①表现爱国主义精神②表现反帝反殖思想③反映人们的精神危机④揭露种族歧视现象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③

9.中俄互办义化年的活动让我们对俄国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俄罗斯民族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底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表现了俄罗斯音乐的幽深沉静

B.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突出了俄罗斯民族的忧患意识

C.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反映了俄罗斯民族不屈的性格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现了人们要求变革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愿望

10.下面两幅东、两方绘画作品的共同点是()。

南宋马远《踏歌图》《日出〃印象》

A.准确客观地描绘物像B.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

C.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D.注重光与色的明显差别

11.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因为()。

A.艺术创作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B.艺术创作不允许主观虚构

C.艺术创作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D.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2.“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而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开创了上述绘画风格的画家是()。

A.凡高B.莫奈C.毕加索D.塞尚

13.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主要有()。

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④凡高的《向日葵》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从印象画派到现代画派,大师们的绘画越来越让人们有些费解,原因在于()。

A.世界大战给人们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加快了生活节奏,人们出现了精神困惑

B.大师们越来越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并把人们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来

C.科学的发展,使大师们越来越注重对光和色的研究

D.对理性世界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

15.下列有关19世纪以来世界音乐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②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③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嗣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④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下列不属于流行音乐影响的是()。

A.反映了信息时代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B.不能缓解竞争压力

C.是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D.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17.“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有听过”,这是恩格斯对《命运交响曲》的评价。

这部伟大的作品的作者是()。

A.德彪西B.李斯特C.莫扎特D.贝多芬

18.右图背景介绍:2009年10月28日凌晨零时,收录美国“流行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演唱会的纪录片电影《This is it》(《就是这样》)在全球99国(包括中国在内)同步上映,各地歌迷引颈盼望争睹天王生前的最后遗作。该片之所以能够轰动全球,是因为()。

全名:Michael Joseph Jackson

杰克逊纪念电影剧照中译名: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

A.美国摇滚乐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音乐

B.美国文化价值观念已获得全球各国的普遍认可

C.世界文化正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D.各围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

19.二战期间,为了揭露法西斯的暴行,鼓舞士气,反法西斯联盟在当年可能会采取的手段有()。

①制作电影②进行战场的电视实况全球转播③利用互联网散布假消息④利用广播电台进行各种宣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A.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8分,共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在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过程中,产生了启蒙主义文学,并逐渐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启蒙主义文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主义理性至上的创作原则,一方面又赋予文学作品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内容,它以社会现实为主要题材,描述平民百姓的生活经历和追求,以宣传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为目标。

材料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浪漫主义文学扬弃了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

材料三19世纪30年代始,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欧洲文学的主流,它以真实描写现实生活和深刻揭露社会矛盾为基本特征,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

请回答: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三中不同的三种文学流派,并简要归纳这三种文学流派所反映的时代特征。(8分)

(2)不同文学流派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22.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艺术主流,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无论在艺术内容、形式,还是表现手法上,中国画与西方绘画都有极大的差别。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

(1)请根据图片和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面表格内容。(14分)

(3)有人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你是否赞同该观点?为什么?(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世纪音乐界诞生了一位真正的伟人,那就是以苦难铸成欢乐的音乐天才。他一生饱受贫困、耳聋、失恋的痛苦折磨,却为世界创造出卓越的作品。他说:“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在创作中,他始终把“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作为座右铭。他生逢启蒙与革命的时代,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终生追求进步和自由,具有强烈反封建与争取民主自由的革命精神,其作品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路德维希〃冯〃贝多芬,就在今天,他的名字不仅代表了登峰造极的古典音乐,而且是一种崇高理想和追求的象征。

材料二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过程。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残酷的战争、威武的进军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

──鲍烈夫《美学》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贝多芬生活时代的特征,他的主要作品有哪些?(5分)(2)据材料一、二回答贝多芬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3分)

(3)材料三中图二反映了哪一音乐形式,该音乐主要将哪些音乐融合在一起?(5分)

(4)材料三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音乐的什么发展趋势?(5分)

参考答案(7)

1.解析:“南优2号”在1973年由袁隆平培育成功,故最早可能举行的时间是1973年。

答案:D

2.解析:图①浑仪是天文学家测定天体方位必需的仪器;图②表述有误,美国是第一个试爆原子弹成功的国家;图③“文革”犯“左”倾错误,给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损失。只能说,“文革”中对“左”倾错误的抵制,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答案:D

3.B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说稻麦每年的亩产量为“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这本身就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作者却论证有可能再提高“二十多倍”,这说明该科学家的这篇文章发表于浮夸风盛行的“大跃进”时期,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记忆的准确性。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1964年,故B项错误。

答案:B

6.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对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肯定和赞扬。

答案:B

7.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2003年;B项,1964年;C项,1970年;D项.1983年。符合题中“21世纪”要求的只有A项。

答案:A

8.解析:从材料中可获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和“一个人干了两亿人的活”两个信息,可以判断这个人是袁隆平,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A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材料充分体现了①;科技教育能创造巨大效益,②正确;知识和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③正确;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尊重知识和人才,促进科技进步,④正确。

答案:A

10.解析:该题有两个要求,一是排除不是“文革”时期的科技成就,二是把“文革”时期的科技成就按先后顺序排列。根据时间要求排除“文革”前的①和“文革”后的⑤;然后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最早的是③,最晚的是④。

答案:C

11.解析:结合题干信息可知,邓稼先归国时中国的原子弹并没有研制成功,因此应排除④项;而题干中的“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说明了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贡献。由此可确定答案为D项。

答案:D

12.解析:“双百”方针提出不到两年,就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等错误,它未能确保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答案:A

13.解析:领导者的素质高低会影响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答案:B

14.解析:注意时问是“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文艺建设随之展开,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昆曲复兴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

答案:A

1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辨别能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将改编后的现代京剧《红灯记》等作为“样板戏”,推广到全国。一时间,全国上下成了样板戏“一统天下”。

答案:C

16.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1968年后的“上山下乡”运动,发生于“文革”期间。

答案:C

1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再认再现能力。题干要求是1977年,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科教兴国最早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也发生在1977年高考之后。正是在粉碎“四人帮”,邓小平复出主抓科技、教育的前提下才得以恢复高考,因此答案选A。

答案:A

18.D

19.解析: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教育发晨的“三个面向”,反映了当代教育的客观规律,为我国素质教1lr指明了基本方向。归根结底,其目的是通过教育的发晨,让教育为现代化服务,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未来的发晨服务,最终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答案:A

20.解析:“载人航天工程”提于1992年;“双百”方针提于1956年;“科教兴国’’战略提于1995年;“三个面向”方针提于1983年;再结合题干可知考查的是教育战略。

答案:C

21.解析:本题以核武器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核问题是现代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本题贯穿和平使用核能的思想,命题思路较好。在解第(1)问时,要注意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进行解答;解第(2)问时,要注意通过对材料的总结,归纳出对现在的启示意义,解第(3)问时,要注意从加速二战结束这方面看原子弹使用的积极意义,解第(4)问时,要注意结合相应的地理知识进行解答;解第(5)问时,要注意从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方面总结我国的原则。

答案:(1)抵御帝国主义国家武力威胁,打破大国的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实力。

(2)①坚持统一领导,发挥政治优势I②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③坚持全国人民协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3)美国。1945年,在日本广岛、长崎。意义。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的重大标志之一。

(4)广东,大亚湾;浙江,秦山。

(5)特点:起步晚,总实验次数少。原则。独立自主地进行核试验,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22.(1)教育受到“左”倾错误影响,出现偏差。

(2)状况: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加,是由于当时“教育大革命”、“大跃进”造成的,1960~1971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说明教育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受到严重破坏;1971~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说明“文革”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人才;国家必须加快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23.(1)火药大体在唐末宋初,指南针在宋朝,活字印刷术在宋朝。载人航天(“神舟五号”飞船升空)、银河巨型计算机。

(2)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实施“211工程”计划;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所举史实只要是1985年以后,并且能够体现“决定”的实施情况即可。)

(3)社会变迁(社会转型):预告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经济建设(生产力、社会生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精神生活: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

(4)教育的发展推动科技的进步,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又带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践本身就要求科学跑在技术、生产的前面,而生产则越来越变成科学的工艺体现。”

参考答案(8)

1.解析: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不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是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的社会现实不满,揭露当时的社会问题。答案:A

2.解析: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范性,并不注重抒发个人感情;反对封建制度的启蒙思想家,其作品必定是批判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作品偏重于表现主观思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阴暗面进行了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答案:D

3.解析: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是现实主义文学。答案:A

4.解析:创作《西风颂》的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写出《十日谈》的薄伽丘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答案:C

5.解析:从题干来看,这位画家作品主要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情感。结合所给选项,可知答案为C项。答案:C

6.解析:解题关键是注意巴尔扎克名言中的“朴实的人必然具备的长处”,说明了他的作品注重反映现实,故选B项。答案:B

7.解析: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是散文,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小说,故排除A项;《神曲》的作者是但丁,故排除B项;认为《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叙述爱情悲剧的表述不准确,故排除D项答案:C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亚、非、拉国家长期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其文学作品的主流是表现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③④不符合史实。

答案:C

9.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现了十月革命后俄罗斯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的新风貌,此时俄国人需要改变的不是黑暗的社会现实,而是落后的经济状况,因此D项不正确。答案:D

10.解析:《踏歌图》属于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注重写意;《日出·印象》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其重点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

答案:B

11.解析:要真正了解艺术创作,必须了解那个时代,时代和环境是艺术创作的根基。B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

12.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出题干所说的绘画风格属于印象派绘画风格,开创这一绘画风格的是法国画家莫奈。答案:B

13.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美术的兴起。题干指的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兴起的背景,①②③都属于现代主义流派,①②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③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④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答案:A

14.解析:大师们越来越注重挖掘人的精神世界,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这使人在欣赏作品时比较费解。答案:B

1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音乐发展的全面认识。①②代表了19世纪欧洲音乐发展的成就,③④则表明了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①②③④表述均符合题意。答案:D 16.B17.D

18.解析:用排除法。A、B、C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其中C观点与当今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刚好相反;D符合实际。答案:D

19.解析: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都是在二战后,因此应排除②;互联网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因此应排除③。答案:B 20.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影视艺术发展的认识。从题干信息来看,反映的是电影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因此答案为B项。答案:B

21.(1)启蒙主义文学: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原则;浪漫主义文学;人们憧憬着新生活,积极追求新的理想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资本主义社会物欲横流,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

(2)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反映,也决定了文学流派的多样性。

22.(1)①张择端,《清明上河图》。②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③拉斐尔,《西斯廷圣母》。④画中的圣母以温情的人性打动了渴望美好生活和人间温暖的观众的心灵;拉斐尔的这幅名画以优雅、和谐、高度的完美享誉于世,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⑤莫奈,《日出·印象》。⑥该画是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它标志着印象派绘画的产生。它强调自然界的光和色,把光与色的变化作为绘画的主流。莫奈被认为是第一个采用外光技法进行绘画的印象派大师。⑦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2)赞同。这是因为要真正了解艺术创作,必须了解那个时代,时代和环境是艺术创作的根基,艺术创作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

23.(1)生活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或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时期)。代表作品有《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

(2)贝多芬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是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伟大人物。

(3)摇滚乐。该音乐将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与白人“乡村和西部音乐”的特点有机融合在一起。

(4)大众化和多元化;音乐与科技密切结合,表现手段多样化;音乐商业化趋势明显;国际间音乐交流更加频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 .宗教束缚的削弱 D C.人文主义的影响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6.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着名学者写了下列哪篇文章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改良刍议》 8.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 1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 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11. 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

【精品试题】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D.关注人的价值 3.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中与材料中所体现的主张符合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5.“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以上言论出自【】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老子 6.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7.“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8.右图为《三教图》。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 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 道,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 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 B.推动了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规佛”为其核心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9.西汉中期的汉元帝初元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日:‘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阴阳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将何以优之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汉元帝下诏罪己的思想因素是【】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三一至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2.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 yet, it can turn the boat as well.”这句话反映的思想,最早见于中国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著作? A.Kong Qiu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4.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A、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6.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8.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精选试题及答案

寂寞~雨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 2.(2009高考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3.(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5.(2009福建文综高考)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6.(2009安徽文综高考)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7.(2009高考上海单科)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④这说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8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韶光sh áo 杜撰zhu àn 朱拓tu ò 百无聊赖l ài 嫡亲dí B.监生ji ān惴惴zhu ì俨然y ǎn 少不更事j ī ng 押解ji è C.间或ji àn形骸hái谬种miù 沸反盈天fèi 桅杆wéi D.陈抟tu án 驯熟xùn 炮烙pào 咀嚼鉴赏j ǔ 黏液ni án 解析:A 项,拓t à;B 项,监ji à n,g更ē ng ;D 项,炮pá o 。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今年夏天的餐饮市场被福寿螺搅得沸反盈天,从6 月底至今,先后有130 多人因此染上了广州管圆线虫病。 B.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与贾母处不同。 C.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为所欲为的鲨鱼。 D.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解析:A 项,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片。B项,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此处应为“轩昂壮丽”。C 项,为所欲为:想干什 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含贬意。D 项,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B.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 C.你看画家笔下的这幅《大婶》,我们不仅能从他的线条里读出韵律,读出抑扬顿挫,而且用笔实在是生动流畅。 D.从现在起,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若认为学校对其作出的处理决定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可向该省教育厅依照程序提出申诉。 解析:B 项,“所缺乏的??没有”句式杂糅。C 项,逻辑混乱,递进关系不当。D 项,语序不当,“依照程序”应当放在“向”前。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_______________ ;_像一位活泼的姑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轮复习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8-2019必修三二轮复习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战国后期,荀子访问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土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土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缘于秦国 A.遵循古礼 B.推行德政 C.体制创新 D.人才荟萃 2.董仲舒在《王道通三》中写道:“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3.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A.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婚姻受礼教束博相对较小 D.妇女拥有婚烟自主的权利 4.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中。钱钟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为,“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下列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B.“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C.“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D.“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 5.唐宋很多皇帝各种宗教都提倡。如唐玄宗亲自对《孝经》、《金刚经》和《道德经》三部书进行注释,并将注本颁行天下;南宋孝宗的《三教论》说:“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上述现象说明 A.儒学已经丧失其正统地位 B.理学的社会基础薄弱 C.三教合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D.统治者注重宗教的实用功能 6.汉代只有孔子被神化,称为“圣人”,孟子和荀子尚为等而下之的“仁人”。宋代以后,孟子也被视之为圣人,被尊称为“亚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宗法血缘制度的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7.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8.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创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批地图 A.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 B.动摇了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C.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 D.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 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提出:“认识既然是由我们的感觉与自然交互作用而产生,所以因人而异,视个人的感觉官能而有所不同。任何超人性的真理,连同宗教的真理都是不存在的。”由此推断该哲学家 A.肯定人的尊严 B.否定神灵存在 C.强调理性至上 D.推崇绝对真理 10.《百科全书》由哲学家狄德罗、数学家达郎贝尔、博物学家布丰、政论家卢梭和孟德斯鸠等共同参与编撰。他们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再以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公众。这体现了A.自然科学逐渐摆脱神学束缚 B.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融合C.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 D.科普教育与科学救国的统- 11.1895年,李鸿章评价李提摩太译作《秦西新史概要》一书时说: “我邦自炎农唐虞以前,以天下为公;嬴秦而降,以天下为私。以天下为公则民主之,以天下为私则君主之……至我大清,海禁大开……殆将复中国为天下大公之局。”这表明李鸿章 A.对世界大势了然于胸 B.对西方近代民主有所认识 C.试图以古制治理当世 D.认为民主实践已刻不容级 12.1898年,总理各回事务衙门制定奖励意程,凡发明军用器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0年;伤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据此推断,该章程 A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 B.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D.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 13.“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做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 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北代战争的发动 14.从哥白尼到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欧美科学家信仰基督教的案例为数不少。这表明 A.基督教教义蕴含着理性精神 B.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彻底性 C.基督教会推行宗教宽容政策 D.科学伦理离不开上帝指引 15.南宋理宗对朱熹的儿子说:“卿先卿《四书》注解,有补于治道,朕读之不释手,恨不能与之同时。”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书章句集注》 A.通过儒学神秘化以尊崇君权 B.宣扬了“天理纲常”的永恒性 C.为科举考试提供了命题素材 D.恢复了孔孟儒学的正宗地位 16.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盂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达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主张改造理学 B.重书本轻实践 C.注重道统权威 D.强调学术创新 17.从“中体西用”到“进化论”,再列“阶级斗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这一选择一以贯之的主题是 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C.弘扬科学与理性精神 D.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 18.在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编译的亡国史占了相当比重。有学者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团史3种。编译者们旨在 A.激发国人民族意识 B.丰富国民史学知识 C.宣传反清革命思想 D.培养国人全球视野 19.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忻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奕诉的这一认识 A.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 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 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 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 20.近代以来,一些中国人纷纷主动翻译外国报刊、书籍。有学者统计,1868-1879 年,江南制造总局共出版译西书98种,销售达31111部。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新思想的萌发 B.有助于洋务运动开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考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考题 武汉市第十六中学高二历史试题 1.《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子贡 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材料说明() 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B .孔子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D.富商能操纵各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2.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的本质意图是() A.用儒家思想教育青年子弟B.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C.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D.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教育的课程 3.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提出汉字是封建时代的旧文化,应予废除。这种观点产生的原因 是() A.白话文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思潮中的偏激倾向 C.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D.科学思想的广泛传播 4.“从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文,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可断言也”,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蔡元培 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权主义,其目标是() A.反对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B .反对帝国主义侵犯中华民族的利益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D.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6.以下关于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实质的分析,最准确的是()A.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B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和先进技术 C.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D.学习西方开展维新变法运动 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反对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 这种错误属于() A .教条主义B.主观主义C.官僚主义D.自由主义 8.在新文化运动中,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 B .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 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 9.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A.农业B.工业C.教育D.军事 10.古希腊智者学派喜欢通过修辞学和公开演说来感染民众,让他们懂得怎样才能在政治生 活中表现得最杰出。这客观上反映了() A.参与政治生活是当时雅典每个公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B.智者学派生活困苦,通过这种手段多收取学费以维持生活 C.智者学派主要由文学修养较高的教师组成 D.智者学派的哲学思想有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 11.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A.他们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 B.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他们认为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益 D.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然界 12.信息经济出现后,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汇编

高一英语第三单元(模块3)试卷 1-21听力部分(省略) 第二部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 21. — I hear Jane fell off her bike and had her arm hurt. — ________, why not go to see her? A. If so B. If it C. If not D. If ever 22. Sometimes she’d ask th e driver to stop in front of a particular building and would sit ________ into the darkness, saying nothing. A. staring B. glaring C. watching D. noticing 23. After going into the concert hall, the mother ________ a friend and went over to greet him. A. searched B. knew C. spotted D. realized 24. — Do you mind my taking the books away? — ________. A. Certainly, please do. B. No, go ahead C. Yes, not at all D. No, please don’t 25. — His mother was ill and he had to look after her in hospital. —That’s ________ he was absent from the meeting. A. because B. what C. why D. which 26. After the hurricane was over, the citizens looked at ________ was left of their houses, feeling sad.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all 27. — ________ that he managed to get the information. — Oh, a friend of his helped him. A. Where was it B. What was it C. How was it D. Why was it 28. — Do you know why the teacher asks for me? — He wants you to ________ your absence last night. A. account for B. call for C. reach for D. send for 29. — Will you go to his birthday party? —No, I won’t ________ invited.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Ⅲ)试卷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 D.“君轻民贵”的思想 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自叙帖》 A.隶书楷书小篆 B.行书隶书草书 C. 行书楷书草书 D.隶书楷书草书 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轼 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 A.工笔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9、“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针灸指南针 B.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0、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②“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也无损。” ③“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阶段水平测试卷(十七) 考查范围: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山西省煤炭年产量增长图,回答1~3题。 1.山西省作为能源基地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 () A.能源资源丰富,采煤成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B.全省产煤量的2/3供外调出口 C.山西省煤田地质条件良好,采煤成本低 D.已形成完整配套的采煤体系,综合利用水平全国第一 2.山西省煤炭产量增长快是因为 () A.全国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需求量大 B.重视采煤技术创新,开采速度快 C.交通运输发达,铁路网密布 D.人口多,劳动力多 3.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正确战略抉择应是 () A.坚持以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B.以二次能源和高能耗原材料工业为主 C.改变原来以煤炭为主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农业 D.调整经济结构,延长生产链 [解析]第1题,山西煤炭的开采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58.4%供外调出口,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第2题,煤炭产量增长主要和市场需求、采煤技术有关。第3题,目前山西能源基地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 [答案] 1.C 2.B 3.D 读图,回答4~6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能源是煤炭,分布最多的省是山西省 B.②能源在世界上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 C.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输的是③能源 D.④能源在东北地区分布最多 5.①能源在我国分布最多的地区的资源特点是 () ①分布范围广②煤种单一③埋藏浅,易开采④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A.①②B.①③④ C.①③D.③④ 6.德国鲁尔区工业的最初兴起靠的是 () A.②B.① C.④D.③ [解析]本题组综合考查图表阅读分析能力。读图知,①应为煤炭,②为石油,④为天然气,③为水电,故第4题A项正确。第5题,考查山西煤炭资源的优势条件。第6题,德国鲁尔区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著名工业区。 [答案] 4.A 5.B 6.B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历史学家把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三位先进的中国人掀起的运动称为近代化运动,主要是 基于他们要求() A.民主与科学 B.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发扬新思想,弘扬民主与科学 2.1912年9月《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认真 观察图片,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A.赞美辛亥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B.反映辞职后的孙中山投身民生建设 C.赞扬在孙中山领导下中国不断前进 D.希望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清朝统治 3.孙中山说:“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 皇帝。”孙中山的思想实质是 ( ) A.资产阶级民权主义的思想 B.封建专制思想 C.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 D.君主立宪思想 4.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 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 )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5.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讨论,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C.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6.右图影片描绘了一代伟人书写的一幅中国近代史的真实画卷、一首壮丽的 诗史。下列说法不能证实这一诗史的是()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D.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7.毛泽东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党开始也是不懂得农民工作的重要 性,把城市工作放在第一位,农村工作放在第二位。”此处的“开始”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8.“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 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上述文字有可能出现于()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 东在第一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创造性提出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老子的《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共同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治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3.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②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由于A.绘画技术的发展 B.绘画内容的改变 C.人文主义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削弱 5.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6.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着名学者写了下列哪篇文章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改良刍议》 8.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过渡时期 B.十年探索时期 C.“文革”十年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9.近代文学艺术不同派别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 B.作家的天赋和个人的努力 C.不同的阶级利益 D.不同的地域特点 10.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你可以 A.去西班牙观赏毕加索的画展 B.去德意志欣赏贝多芬的作品音乐会 C.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的比赛 D.去电影院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电影 11. 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并存问题。 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退回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有教无类” 12.儒家思想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这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 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 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 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 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13.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度长契大嬴粮景从云集响应不积跬步? B.瓮牖绳枢摄足行伍价值连城爪牙之利 C.驽马十驾同年而语惑之不解金石可镂 D.弃甲曳兵崛起阡陌门廷若市填然鼓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某市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该市的环境保护仍然严重滞后。 ②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③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④谈到决赛对手时,教练说:“这将是一场漂亮的比赛,在决赛中和他们会师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机会。”

A .坦陈 场所 必须 必然 B .坦陈 场合 必需 必定 C .坦承 场合 必需 必然 D .坦承 场所 必须 必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绝不能因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 。 B .近几年,来中国演出的外国艺术团络绎不绝.... ,不过人们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天鹅湖》还是情有独钟,屡看不厌。 C .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 :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 D .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 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 之 B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②斧斤以. 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C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强国请服,弱. 国入朝 D .①假. 舟楫者,非能水也 ②善假.于物也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 天下诸侯已困矣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复习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更多地使用象征、隐喻、颠倒时空顺序的自由联想;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情绪,善于采用荒唐、怪诞、反理性、反逻辑的写作手法。符合这一作品风格的是( ) A.《西风颂》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 2.《愚人颂》的作者劝人们做“愚人”,任性而为、无所顾忌。他说:“只要你能自我赞美,又何必害怕世人的讥讽嘲笑?愚蠢是打开快乐之门的唯一钥匙。”从思想来看,这种文学作品应该属于 A.人文主义代表作B.现实主义代表作 C.浪漫主义代表作D.理性主义代表作 3.中国近代奇女子张幼仪在三岁那年(1903年)被迫缠脚三天,但最终在二哥“现在再也没人觉得缠脚好看了”的劝说下得以幸免。张幼仪的这一经历反映了 A.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人人心 B.中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 C.男尊女卑的陋习被逐渐打破 D.社会习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有学者就19世纪某重大科学成就称:“它的要义不能被当时的人们理解,但它在科学领域以外却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原有领域的影响。”由此推断,该学者评价的是 A.日心说B.进化论C.电磁感应现象D.细胞学说 5.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 B.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 C.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D.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 6.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下列书体中属隶书的是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检测试题

静二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 1.如果输入3 n=,那么执行右图中算法的结果是(). A.输出3B.输出4 C.输出5 D.程序出错,输不出任何结果 2.算法:此算法的功能是(). A.输出a,b,c中的最大值 B.输出a,b,c中的最小值 C.将a,b,c由小到大排序 D.将a,b,c由大到小排序 3.右图执行的程序的功能是(). A.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B.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值 C.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值 D.求圆周率的不足近似值 4.下列程序: INPUT“A=”;1 A=A*2 A=A*3 A=A*4 A=A*5 PRINT A END 输出的结果A是(). A.5 B.6 C.15 D.120 5.下面程序输出结果是(). A.1,1 B.2,1 C.1,2 D.2,2 第一步,m = a. 第二步,b<m,则m = b. 第三步,若c<m,则m = c. 第四步,输出m. 第一步,输入n. 第二步,n=n+1. 第三步,n=n+1. 第四步,输出n. (第1题) (第3题) (第5题) 开始 a =2,i=1 i≥2 1 1 a a =- i=i+1 结束 输出a 是 否 (第7 (第2题)

6.把88化为五进制数是( ). A .324(5) B .323(5) C .233(5) D .332(5) 7.已知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1- B .1 C .2 D . 12 9.执行右图中的程序,如果输出的结果是4,那么输入的只可能是( ). A .-4 B .2 C .2±或者-4 D .2或者-4 10.按照程序框图(如右图)执行,第3个输出的数是( ). A .3 B .4 C .5 D .6 二、填空题 11.960与1 632的最大公约数为 . 12.如图是某个函数求值的程序框图,则满足该程序的函数解析式为 _________. (第13题) 13.执行下图所示的程序,输出的结果为48,则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为 . (第9题) (第12题) 开始输入实数x x <0f (x )=2x -3输出f (x ) 结束 是f (x )=5-4x 否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徐明同学设计的历史手抄报,选取了图8— 10 三个人物和他们的代表著作(刊物)。下列为该手抄报设计的主题,恰当的是() 图 8 魏源《海国图志》图9严复《天演论》图10陈独秀《新青年》 A. 师夷长技、尊孔复古 B.优胜劣汰、民主科学 C. 思想解放、救国图强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阅读以下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A .《孔子改制考》 B .《海国图志》C.《天演论》 D .《变法通议》 3.陈旭麓:“把‘西用’放在‘中体’的轨道上,使它有个晋身之阶,有个‘用武’之地, 这就是一个进步。而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 可的范围之内,是很难完全如愿的。”这表明作者强调() A .“西用”与“中体”本身就相互矛盾B.“中体西用”思想推动了向西方学习进程C.“中体西用”就是只强调经济改革 D .用西方的技术维护中国体制是难以做到的 4.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 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 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5、从 19 世纪初对西方的轻蔑排斥到20 世纪 20 年代对西方的崇拜,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 道路。一位政治家用以下的话总结了这个变化的顺序:“首先是影响器物的技术;而后是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最后则是触及精神生活核心的观念。”照此说法,“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原理”的事件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6.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 A .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