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专业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专业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盖州市绿色食品苹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园地规划、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及标志、贮藏及运输等生产操作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盖州市绿色食品苹果的生产。

2 引用、参照标准

NY/T268 绿色食品苹果

GB 9847苹果苗木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园地选择

应符合NY/T391和NY5013的要求。宜在土壤深厚肥沃、光照良好、交通和水浇便利的地方建园。应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空气水源洁净,周围无工矿企业的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3.2 园地规划

按NY/T441中3.2执行。按果园面积和自然条件,划分生产小区。规划建设生产路、灌排系统、管护房、防护林、积肥场和分级包装场地等。

4 品种和砧木选择

参照NY/T441中的4.1执行,根据我市特点应重点发展早熟品种的辽伏、滕牧1号,中熟及中早熟品种的嘎啦、山沙、金红(123);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的红富士、岳帅、金冠、红王将、寒富等优良品种。砧木品种可增加矮化中间砧77-34、GM256等。

5 栽植

5.1 整地

栽前平整土地,时间以秋季为宜。挖沟或穴栽植。沟宽60cm、深80cm,长度根据地块而定。穴长、宽各60cm,深80cm。沟穴底填厚30cm左右的作物秸秆。先回填表土,再施底肥,以腐熟的圈肥30kg/株作底肥,并与沟土搅拌,最后回填底土。浇水将土沉实,以备栽植。

5.2 栽植密度

矮化中间砧树及短枝型品种株行距为1.5~2.0m×3.0~4.0m,每666.7㎡栽83~145株;乔化砧株行距为2.5~3.0m×4.5~5.0m,每666.7㎡栽44~66株。

5.3 授粉树配置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之间距离,应在40cm以内。两者果实经济价值相仿时,可采用等量成行配置;两者果实经济性状不等时可采取差量式配置,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比例一般为5~6:1。

5.4苗木的选择与处理

按GB 9847-88选用合格苗木,先进行苗木分级,修剪根系,用泥浆浸泡后栽植。

5.5 栽植时期和方法

春季化冻后至萌芽前均可栽植。

按株距挖深、宽各30cm的栽植穴。将一级苗木放入栽植坑内,扶正,纵横对直,使根系朝下四周舒展,采取边填土边提苗、踩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苗口的接口处高出地面3cm。然后封树盘,浇足水,覆地膜。苗木定干后套袋,可提高成活率。

6 土肥水管理

6.1土壤管理

6.1.1深翻改土

幼树进入结果期后,从定植穴外缘开始,结合施基肥、压绿肥向外深翻扩展0.5m,回填时表土放下层,底土放在上层。然后放水沉实,使根土密接。

6.1.2 生草覆盖

利用行间、树盘种植白三叶草、苜蓿草,在其株高达30cm时留茬收割,覆盖在树冠下。树冠下也可用秸秆、野生杂草覆盖,厚度在10cm左右。春季,将草散开促进地温回升,气温稳定后再放回原处。每两年进行一次挖沟埋压。

6.1.4 中耕除草

清耕区内经常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中耕深度5cm~10cm。

6.2施肥

6.2.1施肥原则

实时测土施肥。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6.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农家肥料

按NY/T394中所述的农家肥料执行,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肥、泥肥、饼肥等。

商品肥料

按NY/T394-2000中所述各种肥料执行。包括商品有机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肥、有基复合肥、无机(矿质)肥、叶面肥、有机无机肥等。

6.2.3 禁止使用的肥料

未经无公害处理的城市、医院、工矿垃圾;未经腐熟的人畜(禽)粪尿;硝态氮肥,均禁止使用。

6.2.4 施肥方法和数量

基肥

秋季果实采收后或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施入,以农家肥为主,混加少量的氮素化肥。施肥量按生产1kg苹果施1.5kg~2kg优质农家肥计算,每666.7㎡施3000kg~5000kg。沟施或撒肥,施肥部位在树冠外围投影范围内。沟施挖环状沟或放射状沟,沟深60cm,宽40cm。撒施将粪肥均匀的撒于树冠下,并深翻20cm,培土搂平,然后放水沉实。

追肥

每年3次,第一次在萌芽至开花前,以氮肥为主;第二次在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以磷钾肥为主;第三次在果实生长后期,以钾肥为主。最后一次施肥距果实采收期不得少于30天。施肥量以当

地的土壤条件和施肥特点确定。结果数一般每生产100kg苹果需追施纯氮1.0kg、纯磷(P

2O

)0.5k

g、纯钾(K

O)1.0kg。施肥方法是在树冠下挖放射状沟,沟深15cm~20cm,追肥后及时灌水沉实。

根据果园土壤类型,可适当补充钙、硼、锌等微量元素。

叶面喷肥

全年4~5次,在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后期2~3次,以磷钾肥为主。常用肥料及浓度:尿素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硼砂0.1%~0.3%。最后一次页面喷肥在距果实采收期20天以上。

6.3 水分管理

灌溉水的质量应符合NY5013的要求。一般在萌芽期、花后、幼果膨大期、封冻前各灌水一次。提倡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注意雨季排水。

7整形修剪

按NY/T441-2001的7.1~7.2规定执行。冬季修剪时剪除病虫枯死枝,清除病僵果。加强生长季修剪,拉枝开角,疏除冠内徒长枝、密生枝和剪锯口的萌蘖枝,以增加冠内通风透光。

8 花果管理

除按NY/T441中第8章执行严格稀花稀果,保证果品质量。在采花粉时应选择果实个大、色泽好、品质优的品种花粉进行授粉。疏果时,应多留中长果枝和下垂枝的果,确保果形端正。

8.1 套袋

8.1.1 套袋时间

在6月生理落果结束、疏果定产后进行。中早熟品种在落花后30天、中晚熟品种在落花后40天左右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