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低压配电装置导线接线头焊锡工艺守则

高低压配电装置导线接线头焊锡工艺守则

高低压配电装置导线接线头焊锡工艺守则

1.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各类高低压配电装置的导线接头搪锡、焊接和多股软线,搪锡接线头及焊片焊接。

2.材料:

焊锡、导线、松香、接线头、焊片、酒精、砂布、标记头。

3.设备与工具

电铬铁、剥线钳电工刀、平口钳、铁锤、锡槽、电炉。

4.工艺准备

4.1认真看图,备齐各种材料及使用工具.

4.2电烙铁及电炉通电加热.

5.工艺过程

5.1用剥线钳或电工刀剥去焊接部分的绝缘层,多股软线应加以铰紧。

5.2导线点必须清除其氧化物,应用砂布砂净铜线表面的氧化物。

5.3将电器原件焊接部位,接线头及焊片涂以松香(松香酒精溶剂)用电铬铁或锡槽均匀地搪上一层锡。

5.4将导线焊接部位出涂以松香水,用电铬铁或锡槽均匀地搪上一层锡。

5.5电器元件、焊片及导线焊接部位搪好锡后,需要焊接处用电铬铁将焊接锡熔化,使焊接部位光洁圆滑,并套上标记头。

5.6焊接线头时,将接线头套在已搪好锡的线头上,并用钳子夹紧线头,涂以松香水,将电铬铁把焊锡熔化,使焊接部位焊于接线头中,把缝隙填满,焊接处光洁圆满滑,并套上标记头。

5.7较粗的导为了防止塑料绝缘层烫伤,将棉纱浸水包于焊接近处的塑料绝缘层,方可进行焊接。

5.8 25mm2以下导线,在使用接头时,焊好后必须将塑料绝缘层包裹好,并套上标记头。

5.9用酒精清洗焊好的焊接部位,接线头及焊片,清除多余的焊料。

6.检查

6.1剥线时不得有显著的导线损伤及多股线头断线。

6.2进行焊接时烙铁温度选用适当,时间昼缩短,以免烫伤邻近部位的绝缘。

6.3禁止使用酸碱类清洗铜线和使用酸性焊剂。

6.4焊接处要牢固可靠,光洁圆滑,不得假焊。

7.安全注意事项

7.1使用锡槽时严禁水及任何东西掉入槽内,以免锡点溅出造成烫伤。

7.2使用电铬铁或锡槽时,防止漏电及触电现象。

- 1 -

电工接线技巧

导线常用连接方法 需连接的导线种类和连接形式不同,其连接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连接方法有绞合连接、紧压连接、焊接等。连接前应小心地剥除导线连接部位的绝缘层,注意不可损伤其芯线。 1.绞合连接 绞合连接是指将需连接导线的芯线直接紧密绞合在一起。铜导线常用绞合连接。(1)单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小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4-46所示,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4-46 大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4-47所示,先在两导线的芯线重叠处填入一根相同直径的芯线,再用一根截面约1.5mm2的裸铜线在其上紧密缠绕,缠绕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左右,然后将被连接导线的芯线线头分别折回,再将两端的缠绕裸铜线继续缠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4-47 不同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4-48所示,先将细导线的芯线在粗导线的芯线上紧密缠绕5~6圈,然后将粗导线芯线的线头折回紧压在缠绕层上,再用细导线芯线在其上继续缠绕3~4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2)单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单股铜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如图4-49所示,将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对于较小截面的芯线,可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在干路芯线上打一个环绕结,再紧密缠绕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单股铜导线的十字分支连接如图4-50所示,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可以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向一个方向缠绕[见图4-50(a)],也可以向左右两个方向缠绕[见图4-50(b)]。 图4-50 (3)多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多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如图4-51所示,首先将剥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关于印发《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的通知 公司属各施工单位: 为全面贯彻我公司《管理手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我公司的施工管理水平和科技研发能力,实现技术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依照《管理手册》中相关程序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准则。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本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补充建议,请及时向公司技术质量部提出。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日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1 总则 技术质量部作为《施工过程控制和确认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依据标准7.5.2条款“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将需确认的过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a施工中难以或无法验证,只能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来间接实现对质量特性的控制; b对于过程形成的缺陷可能在工程使用后才会暴露出来的过程; c项目特有的、不宜用后续监测加以验证的过程; d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技术质量部根据a、b、c三种类型(d类型由于时效性较强,由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考虑)确定公司的常见的九种特殊过程如下:工民建工程焊接和其它工程的特殊焊接、防腐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不做蓄水试验的防水屋面、灌浆工程、混凝土灌注桩、砼喷锚(射)、爆破工程。 各项目部的工作内容若存在上述过程应直接选择其为该项目的特殊过程并按要求予以控制,即使不存在上述九种过程也应依据a、b、c、d四种类型进行识别、确定存在于上述九种特殊过程以外的其它特殊过程。 2 方法与步骤 2.1 特殊过程确认 2.1.1 特殊过程的确认应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时进行。项目部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时提出特殊过程控制项目(内容),施工组织设计需由二级单位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并报公司技术质量部备案。 2.1.2项目部根据工程需要,提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课题。并确认技术指标和/或组织试验取得数据参数。 2.2 特殊过程控制 2.2.1 项目部应对确认的特殊过程应组织编写作业指导书。必要时邀请相关人员咨询指导。并经项目总工程师或上一级技术部门审核批准,并组织实施。 2.2.2 项目部在施工前需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设专人监督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并做好记录与归档。

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配电房电气设备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试行草案》 目录 第一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成套柜的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配电柜基础安装 二、配电柜安装 第二部分:电力变压器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电压为35KV以下干式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二、1600KVA以下油浸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第三部分:高低压柜硬母线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硬母线安装要求 二、硬母线固定要求 三、硬母线连接方式和要求 第四部分:二次回路安装和调试要求 一、控制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 二、二次线安装(接线)工艺要求 三、相互动作试验(联动试验)要求 第五部分:安装工程全部结束后应做工作

第一部分:配电房高低压成套柜的安装标准和工艺要求 一、柜子基础: 1、基础型钢安装允许误差 2、根据高低压柜子的数量和尺寸, 决定槽钢的长度和宽度,要求尺寸准确,焊缝美观、牢固,要注意长和宽的槽钢表面要尽量做到水平。(如果这个水平不好,将要影响到安装到基础上的所有柜子的垂直度)。 3、基础接地点数≧2点,接地连接牢固,导通良好。 二、柜子安装: 1、安装位置要符合图纸要求 2、垂直度误差﹤1.5mm/m (用铅坠检查) 3、水平误差:相邻两柜顶部﹤2mm 成列柜顶部﹤5mm 4、盘面误差:相邻两盘边﹤1mm 成列盘面﹤5mm 5、盘间接缝﹤2mm 6、盘体固定:连接牢固,盘底用M8-10盘基螺丝把电柜安装固定在槽钢基础上,也可用电焊将每只电柜底部四面点焊一下,每个焊点宽度以 不直度 每米﹤1m/m 全长﹤5m/m 水平度 每米﹤1m/m 全长﹤5m/m 位置误差及不平度﹤5m/m

10mm左右为宜。 7、盘面上设备应平整、齐全,外观完好、无损,元件固定牢固,标志清晰 完整。 第二部分:电力变压器的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一、电压为35KV及以下干式变压器安装工艺标准和要求 工序检验项目性质质量标准备注 设备检查 外壳 及附 件 铭牌及接线图标志齐全清晰 附件清点齐全 绝缘子检查光滑、无裂纹 铁芯 检查 外观检查无碰上变形 铁芯紧固件检查紧固、无松动 铁芯绝缘电阻主要绝缘良好 铁芯接地主要只能1点接地 绕组 检查 绕组接线检查主要牢固正确 表面检查无放电痕迹及裂纹 绝缘电阻主要绝缘良好 引 出 线 绝缘层无损伤、裂纹 裸露导线外观主要无毛刺尖角 裸导体相间及对地距离主要按GBJ149-1990规 定 防抬件主要齐全、完好

各种不同导线的连接方法及电工接线标准,非常值得收藏

各种不同导线的连接方法及电工接线标准,非常值得收藏 1、下面是第一种接法。注意:在家装中是不应有接头的,特别是在线管内更不能有接头,如果有接头也应该是在电线盒内。通常的电线接头都是这样的接法,才能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 下面是第二种接法(防火胶布隔离法),多用于吊项内,或比较高能的工程中,主线不能能弄断,符线绕主线6--8周,

吊顶内的射灯,一路上要有很多灯就是这样接法,用防火胶布缠在里面,它的作用就是防止电打火烧坏东西,这是在吊顶内很重要。外面再用绝缘胶布缠绕。

下面是第三种接法,就是压线冒接线法,这种方法是最规范和最实用的,但是它需要专用工具来做,压线冒的压线钳来压线,把压电线用的专用钳子,套在压线冒上,用力压紧就行了。另外还要说一下,压线冒的大小根据所压线经的大小与根数有关我们常用的是T4型的,就是直径毫米的,能压四根四平方毫米的电线。

各种不同导线的连接方法1.剖削导线绝缘层

可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剥削导线的绝缘层,也可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的绝缘层。 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时,电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导线上与导线成450夹角,斜切入绝缘层,然后以250度角倾斜推削。最后将剖开的绝缘层折叠,齐根剖削。剖削绝缘时不要削伤线芯。 2.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和T形分支连接 (1) 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先将两线头剖削出一定长度的线芯,清除线芯表面氧化层,将两线芯作X形交叉,并相互绞绕2~3圈,再扳直线头。将扳直的两线头向两边各紧密绕6圈,切除余下线头并钳平线头末端。 (2) 单股铜芯导线的T 形分支连接将剖削好的线芯与干线线芯十字相交,支路线芯根部留出约3~5mm,然后顺时针方向在干线线芯上密绕6~8圈,用钢丝钳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芯末端。

011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需要确认的过程进行控制,确保过程进行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中焊接能力的确认。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过程操作人员的确认; 3.2 生产部和技术质量部负责设备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过程记录的确认。 4 过程控制 4.1 需确认的特殊过程为产品生产中的焊接工序。 4.2 确认准则: a)过程操作应严格依据经过批准的作业指导书; b)过程使用的设备应处于良好状态,性能参数应满足工艺要求; c)过称操作人员需经过焊接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获得焊接资格证,或者从事该类工作多年,经验丰富,技术熟练。 4.3 过程确认的主要方法: a) 办公室对特殊过程人员进行考核和能力鉴定工作; b) 生产部对特殊过程设备进行检查,以确认其状态良好; c) 技术质量部负责对工艺文件、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必要时组织工艺评定。 4.4 生产部负责过程记录。 4.5当过程发生变化,如人员更换、设备状况变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作业指导书内容变更等,应对类似过程实施再确认。 5 相关文件 焊接作业指导书 6 质量记录及表式 附录一:《特殊过程控制表》 附录二:《设备点检表》

特殊过程控制表 工位号:年月日 记录人: 特殊过程控制表 工位号:年月日 记录人:

设备点检保养记录表编号:HD-QR-SC-02 备注:√正常 故障待修;点检保养完成后需组长或车间主管确认,若遇到问题无法处理,则及时报生产主管

本指导书规定了碳素钢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及操作应遵守的规则; 2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机械及钢结构产品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3 技术要求 3.1 焊工 3.1.1 焊工须经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经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方可从事有关焊接工作。 3.1.2 焊工应熟悉所用焊机的使用性能,正确掌握各开关、旋钮的作用,以便正确操作。 3.2 焊丝 3.2.1 焊丝应符合规定,并有制造厂的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3.2.2 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分和对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的要求,合理选用焊丝。 3.3 保护气体 3.3.1 二氧化碳气体应有完整的质量证明书。 3.3.2 二氧化碳气体纯度应不低于99.5%(体积法),其含水量不超过0.005%(重量法)。 3.3.3 二氧化碳气体用钢瓶使用前应做倒置放水处理,即将钢瓶倒立静置 1~2h 后,打开总阀把水放掉。 3.3.4 对于瓶装二氧化碳,当瓶内压力低于1MPa 时应停止使用。 3.4 焊机及附属设备 3.4.1 半自动焊机及附属设备 3.4.1.1 焊机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3.4.1.2 焊机的附属设备主要包括: a、焊炬(包括焊枪水冷系统); b、送丝机构(包括焊丝盘及送丝软管); c、焊接控制装置; d、焊接电源; e、保护气体气路系统; f、连接电缆。 3.4.2 焊接控制装置应能实现如下焊接程序控制; 启动→提前通气(1~2s)→接通焊接电源;送丝、引弧(开始焊接)→停止送丝→切断焊接电源(停止焊接)→滞后断气(2~3s)。 3.4.3 由于药芯焊丝刚性较差,为确保稳定送丝,对送丝机构还应增加如下要求:a.应配备两对双主动的送丝辊轮;b.应配备焊丝校直机构;c.应配备小摩擦系数、柔软且增长变形较小的送丝软管;

电气工艺安装与接线工艺设计规范

电器柜设计规范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 需要的灭弧距离 ?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瞧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就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与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电工接线方法和标准

电工接线方法和标准接线方法

下面是第三种接法,就是压线冒接线法,这种方法是最规范和最实用的,但是它需要专用工具来做,压线冒的压线钳来压线,把压电线用的专用钳子,套在压线冒上,用力压紧就行了。另外还要说一下,压线冒的大小根据所压线经的大小与根数有关我们常用的是T4型的,就是直径毫米的,能压四根四平方毫米的电线。

过很多电线的事故发生,有一部分是电线超负荷的使用造成的,另一部分是电线的接头松动造成的。电线线盒内的接头不付合规范,电线不受负载情况下,没有一点事,只要一推上电闸就会跳闸,并且电线的接线盒内就会"啪啪"几声的冒火,后再出现跳闸声,这种现象全部是由于,电线的接头不规范,电压在受负载的情况下,接触不良造成的。 导线的几种连接方法 1.剖削导线绝缘层可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剥削导线的绝缘层,也可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的绝缘层,如图3—1所示。 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时,电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导线上与导线成450夹角,如图3—1b)所示,斜切入绝缘层,然后以250度角倾斜推削,如图3—1c)所示。最后将剖开的绝缘层折叠,齐根剖削如图3—1d)所示。剖削绝缘时不要削伤线芯。

2.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和T形分支连接 (1) 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先将两线头剖削出一定长度的线芯, 清除线芯表面氧化层,将两线芯作X形交叉,并相互绞绕2~3圈,再扳直线头,如3—2b)示。将扳直的两线头向两边各紧密绕6圈,切除余下线头并钳平线头末端。 (2) 单股铜芯导线的T 形分支连接将剖削好的线芯与干线线芯十字相交,支路线芯根部留出约3~5mm,然后顺时针方向在干线线芯上密绕6~8圈,用钢丝钳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芯末端,如图3—3所示。 3.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和T形分支连接 (1) 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首先将两线线端剖削出约150mm并将靠近绝缘层约1/3段线芯绞紧,散开拉直线芯。清洁线芯表面氧化层,然后再将线芯整理成伞状,把两伞状线芯隔根对叉,所示。理平线芯,把7根线芯分成2、2、 3三组,把第一组2根线芯扳成如图3—4c)所示状态,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2圈后扳平余下线芯,再把第二组的2根线芯扳垂直,所示。用第二组线芯压住第一组余下的线芯紧密缠绕2圈扳平余下线芯,用第三组的3根线芯压住余压的线芯,所示,紧密缠绕3圈,切除余下的线芯,钳平线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边的缠绕,完成7股导线的直线连接。 (2) 7股铜芯导线的T形分支连接剖削干线和支线的绝缘层,绞紧支线靠近绝缘层1/8处的线芯,散开支线线芯,拉直并清洁表面,所示。把支线线芯分成4根和3根两组排齐,将4根组插入干线线芯中间,所示。把留在外面的3根组线芯,在干线线芯上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4~5圈,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端。再用4根组线芯在干线线芯的另一侧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3~4圈,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端,所示完成T形分支连接。 4.19股铜芯导线的连接其方法与7股导线相似。因其线芯股数较多,在直线连接时,可钳去线芯中间几根。 导线连接好以后,为增加其机械强度,改善导电性能,还应进行锡焊处理。铜芯导线连接处锡焊处理的方法是:先将焊锡放在化锡锅内高温熔化,将表面处理干净的导线接头置于锡锅上,用勺盛上熔化的锡从接头上面浇下。刚开始时,由于接头处温度低,接头不易沾锡,继续浇锡使接头温度升高、沾锡、直到接头处全部焊牢为止。最后清除表面焊渣,使接头表面光滑。 5.铝芯导线的连接因铝线容易氧化,且氧化膜电阻率高,所以铝芯导线不宜采用铜 螺栓压接法接线

配电柜接线工艺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 1、元器件安装 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适用条件 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必须按图安装 (如果有图) 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

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 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 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 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2)对于发热元件 (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 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13)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 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 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5)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16)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 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准则内容:

本准则规定了过程确认的对象、含义、目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二、过程确认的对象: 过程确认的对象是特殊过程。 三、特殊过程的含义: 过程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测量或监控加以验证,或者过程结果的缺陷仅在后续的过程乃至在产品使用或服务交付后才能显露出来,或需实施破坏性测试才能获得证实的过程,称为“特殊过程”。 四、过程确认的目的: 证实特殊过程的能力能够达到过程策划中预期的要求。 五、特殊过程确认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1、本公司的特殊过程由技术课确定,目前有热处理过程; 2、特殊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生产设备,应按《设备管理程序》作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并进行鉴定。 特殊过程涉及的主要工装,应进行验收(通过加工产品的初物及终物结果判定)。 3、特殊过程的操作工人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方可上岗操作。 4、特殊过程应由技术课编制作业指导书或工艺规程、工艺卡片之一的工艺指导文件,操作人员必 须按文件规定进行操作,对过程参数进行监控。 5、特殊过程投入生产前,要进行评审和批准。评审由品质部、生产部共同进行,评审内容包括: ●是否定期对特殊过程涉及的设备、工装进行检查和必要的保养; ●从事特殊过程的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是否编制了工艺指导文件; ●现场观察,并进行小样试验,评估试验结果是否合格。 评审合格后,由技术课批准特殊过程投入运行。评审和批准的结论应记录在“特殊过程确认表”中。(附表) 6、特殊过程的再确认 发生下列情况,应对特殊过程进行再确认: ●过程发生大问题,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 ●影响过程的因素发生了变化(如生产设备、工装进行了大修); ●品质部、技术课有要求时。 特殊过程确认表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教程

1、元器件安装 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6)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7)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8)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9)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0)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2)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 接法 13) 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14)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 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15)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16) 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17)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 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 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18)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19) 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将母线、元件上预留给顾客接线用得螺栓拧紧。 2、二次回路布线 1)基本要求:按图施工、连线正确。二次线的连接(包括螺栓连接、插接、焊接等)均应牢固可靠,线束应横平竖直,配置坚牢,层次分明,整齐美观。同一合同的相同元件走线方式应一致。 2)二次线截面积要求: 单股导线不小于1.5㎜2 多股导线不小于1.0㎜2 弱电回路不小于0.5㎜2 电流回路不小于2.5㎜2 保护接地线不小于2.5㎜2 3)所有连接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 4)每个电器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 5)每个端子的接线点一般不宜接二根导线,特殊情况时如果必须接两根导线,则连接必须可靠。 6)二次线应远离飞弧元件,并不得防碍电器的操作。 7)电流表与分流器的连线之间不得经过端子,其线长不得超过3米 8)电流表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连线必须经过试验端子。 9)二次线不得从母线相间穿过。

电工常见接线方法

导 线常用连接方法 需连接的导线种类和连接形式不同,其连接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连接方法有绞合连接、 紧压连接、焊接等。连接前应小心地剥除导线连接部位的绝缘层,注意不可损伤其芯线。 1 . 绞合连接绞合连接是指将需连接导线的芯线直接紧密绞合在一起。铜导线常用绞合连接 (1)单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小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4-46所示,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 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 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图4-46 大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4-47所示,先在两导线的芯线重叠处填入一根相同直 径的芯线,再用一根截面约的裸铜线在其上紧密缠绕,缠绕长度为导线直径的10倍左绰海方向

右,然后将被连接导线的芯线线头分别折回,再将两端的缠绕裸铜线继续缠绕 5?6圈 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 图4-47 不同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4-48所示,先将细导线的芯线在粗导线的芯线上紧密缠绕5?6圈,然后将粗导线芯线的线头折回紧压在缠绕层上,再用细导线芯线在其上继续缠绕3?4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2)单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单股铜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如图4-49所示,将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对于较小截面的芯线,可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在干路芯线上打一个环绕结,再紧密缠绕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 即可。 单股铜导线的十字分支连接如图4-50所示,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 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可以将上下支路芯线的线头向一个方向缠绕[见图㈣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标准

配电柜接线工艺规范 一、元器件的安装 1、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适用条件:需要的灭弧距离,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2、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3、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4、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5、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6、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7、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②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③各种电气元件和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条的规定。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2))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3)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4)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 (5)所有电器元件及附件,均应固定安装在支架或底板上,不得悬吊在电器及连线上。 (6)接线面每个元件的附近有标牌,标注应与图纸相符。除元件本身附有供填写的标志牌外,标志牌不得固定在元件本体上。 (7)标号应完整、清晰、牢固。标号粘贴位置应明确、醒目。 (8)安装于面板、门板上的元件、其标号应粘贴于面板及门板背面元件下方,如下方无位置时可贴于左方,但粘贴位置尽可能一致。 (9)保护接地连续性保护接地连续性利用有效接线来保证。柜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钉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应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垫圈齿 面接触零部件表面(红圈处),或者破坏绝缘层。门上的接地处(红圈处)要加“抓垫”,防止因为油漆的问题而接触不好,而且连接线尽量短。 (10)安装因振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特殊过程关键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特殊过程关键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文件号XHQO7.5.1e 温州兴海渔具有限公司版本 1.0 第页, 共3页 关键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目的: 本准则目的是证实过程能力满足过程策划要求。 二,范围: 用于本公司关键过程的确认和再确认。 三,要求: 1,凡确定为关键过程的工序,在正式运行之前,均必须按本准则确认,适当时应该按本准则进 行再确认。 2,本组织确定的关键特殊工序为:染色。 3, 1 确认内容和方法: 3(1(1 各关键特殊工序的设备是否能满足工艺要求。包括设备的运行方式,所用工具软件,设备控制参数的精度调整范围及设备环境、技术保养状态等是否符合工艺规范要求。 3(1(2所加工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材料的标准、材质的要求、材料质量的保证和验收是否能确保符合策划的要求以及设备的加工范围。 3(1(3 对所规定的工艺规范,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对产品技术要求和设备技术状况的规定是否充分、适宜,是否能最大限度防止潜在的质量问题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发生。 3(1(4 对于操作的员工和现场工艺控制人员及相关的人员的操作能力和调控能力是否能满足工艺规定的要求。 3(1(5 对过程运作的环境影响是否符合要求。 3(1(6 对过程及其结果的监控装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1(7 对过程的监控纪录是否符合要求。 3,2 确认的方式: 3(2(1 有下列情形之一必须进行确认 (1) 未经过确认的关键过程 (2) 符合需要再确认要求的已经确认的关键过程 (3) 其他认为必须进行确认的过程 (4) 正常情况下每年一次 3(2(2 确认采取职能部门认可的方式进行,由技术经理签署评价意见并签字对认可负责。 3(2(3 必要时技术部经理应提供认可的证据。包括人员资格、设备工程能力(或精度参数)、 工序能力、控制图等。 3(2(4 确认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方有效,由管理者代表作出综合评价意见。 3(3 再确认: 文件号XHQO7.5.1e 温州兴海渔具有限公司版本 1.0 第页, 共3页 凡所确认的内容发生影响过程能力或超出过程能力的要求的变化时,均应重新按本准则进行确认。 3(4 必须保持确认纪录。记录格式见附件。 3(5 确认实施 关键过程的确认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确认记录由生产部保存。 编制:潘月英审核:林建德批准: 叶学平 文件号XHQO7.5.1e 温州兴海渔具有限公司版本 1.0 第页, 共3页 染色确认记录 工序名称:染色产品要求: 标准、规范

低压成套配电柜安装工艺标准.doc

ICS Q/ZXJZ 低压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盘)、照 明配电箱施工工艺标准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发布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施工准备: (1) 4 操作工艺 (2) 5 质量控制 (6) 6 质量标准 (6) 7 成品保护 (8)

低压成套配电柜及动力开关柜(盘)、照明配电箱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我总公司所有在施的公共与民用建筑施工。 2 引用标准 GB50303-2002 (2002.4)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254-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5-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6-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96 (1996.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BJ 01-26-96 (1996.8)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 (1996) 北京地区电气规程汇编 (2002.12) 3 施工准备: 3.1 设备及材料要求 3.1.1 设备及材料均符合国标或部颁发的现行的技术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并有3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及随带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有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证标志,进口产品应提供商检证明和中文的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性能检测报告及中文的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设备有铭牌,并注明厂家名称,附件、备件完好、齐全,接线无脱落脱焊,涂层完整,无明显碰撞凹陷。 3.1.2 铁制配电箱、柜体为镀锌板,并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配电箱体二层板厚度不小于1.5毫米镀锌铁板。塑料配电箱体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二层板厚度不小于8毫米。木制配电箱体应刷防腐、防火涂料,木制板面厚度不小于20毫米。 3.1.3 柜、箱内的保护导体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当设计无要求时,柜箱内保护导体的最小截面积S P不应小于表1规定。 3.1.4 柜、箱内低压电器组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3.1. 4.1 发热元件安装在散热良好的位置; 3.1. 4.2 熔断器的熔体规格、自动开关的整定值符合设计要求; 3.1. 4.3 切换压板接触良好,相邻压板间有安全距离,切换时不触及相邻的压板; 3.1. 4.4 信号回路的信号灯、按钮、光字牌、电铃、电笛、事故电钟等动作和信号显示准确; 3.1. 4.5 外壳需接地(PE)和接零(PEN)的,连接可靠; 3.1. 4.6 端子排安装牢固,端子有序号,强、弱电端子隔离布置,端子规格与芯线截面积大小适配。 3.1.5 柜、箱内配线: 3.1.5.1 电流回路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芯线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3.1.5.2 除电子元件回路或类似回路外,其它回路的电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750V、芯线截面不小于1.5mm2的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

每个电工都应该知道的接线方法

每个电工都应该知道的接线方法 电工接线是不能马虎的,能不能做一名优秀的电工,除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外,更是从精工细活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精工细活不仅需要有标准和规范的支撑,也要有长期坚持不断的耐性练习。 其实接线有很多种,为什么把这些接线方法叫做规范接线呢?因为我们最常见的非专业接线方式(但常见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很容易出现毛刺、棱角、虚接,导致运行过程中出现打火、局部过热、接触不良甚至短路的故障现象,是存在很大安全风险的。 电线接头的处理方法 方法一:

通常的电线接头都是这样的接法,才能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这是施工规范,是每个电工的应该的做到的。 方法二:

分支线路就是这种接法,主线路不能截断,附电线围绕主线缠绕6--8圈。当电线出现打火、短路、接触不良的现象很严重时,也能够很简单的处理,电线打火与短路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接线头造成的,接线头松动后,高负荷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电离子,电离子相互排斥样子很象电焊的焊花,同时温度也升高起来了,而且很快,如果能粘上就通电,通不了电就形成了短路。 接线头的处理方法:

现在接线头如果讲究的话,电线应该用防火胶布缠在里面,它的作用就是防止电打火烧坏东西,这是在吊顶内很重要,特别是现在很多吊顶材料用了木方做龙骨,更需要这样做。 电线末端的处理方法

每一根电线的末端都要做这样的处理,这样有效的避免触电的危险,也是从细微处看工人的做工是否专业 接线盒是引发故障的原因之一

电线的打火,短路,接触不良,等等的故障不止是在接头上,还有一处是在接线盒内,有很多的现象是新房子水电都没有问题,装修结束后问题就现来了。再说一下电线盒内线头接法,看着乱其实是有规律的,红的是火线,篮的是零线,花的是地线,套线帽是一次性,有的工人打开后把线接好用胶布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完事了,这是不正确的。 接线盒内接线头的处理方法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与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与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就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与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 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与鉴定。 3)特定方法与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就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就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与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与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就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与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就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就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与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与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产单位,用于指导开工再生产。如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即应说明该过程不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该过程进行重新确认。

电工接线方法和标准

电工接线方法和标准 接线方法 下面是第三种接法,就是压线冒接线法,这种方法是最规范和最实用的,但是它需要专用工具来做,压线冒的压线钳来压线,把压电线用的专用钳子,套在压线冒上,用力压紧就行了。另外还要说一下,压线冒的大小根据所压线经的大小与根数有关我们常用的是T4型的,就是直径毫米的,能压四根四平方毫米的电线。

过很多电线的事故发生,有一部分是电线超负荷的使用造成的,另一部分是电线的接头松动造成的。电线线盒内的接头不付合规范,电线不受负载情况下,没有一点事,只要一推上电闸就会跳闸,并且电线的接线盒内就会"啪啪"几声的冒火,后再出现跳闸声,这种现象全部是由于,电线的接头不规范,电压在受负载的情况下,接触不良造成的。 导线的几种连接方法 1.剖削导线绝缘层可用剥线钳或钢丝钳剥削导线的绝缘层,也可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的绝缘层,如图3—1所示。

用电工刀剖削塑料硬线绝缘层时,电工刀刀口在需要剖削的导线上与导线成450夹角,如图3—1b)所示,斜切入绝缘层,然后以250度角倾斜推削,如图3—1c)所示。最后将剖开的绝缘层折叠,齐根剖削如图3—1d)所示。剖削绝缘时不要削伤线芯。 2.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和T形分支连接 (1) 单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先将两线头剖削出一定长度的线芯, 清除线芯表面氧化层,将两线芯作X形交叉,并相互绞绕2~3圈,再扳直线头,如3—2b)示。将扳直的两线头向两边各紧密绕6圈,切除余下线头并钳平线头末端。 (2) 单股铜芯导线的T 形分支连接将剖削好的线芯与干线线芯十字相交,支路线芯根部留出约3~5mm,然后顺时针方向在干线线芯上密绕6~8圈,用钢丝钳切除余下线芯,钳平线芯末端,如图3—3所示。 3.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和T形分支连接 (1) 7股铜芯导线的直线连接首先将两线线端剖削出约150mm并将靠近绝缘层约1/3段线芯绞紧,散开拉直线芯。清洁线芯表面氧化层,然后再将线芯整理成伞状,把两伞状线芯隔根对叉,所示。理平线芯,把7根线芯分成2、2、 3三组,把第一组2根线芯扳成如图3—4c)所示状态,顺时针方向紧密缠绕2圈后扳平余下线芯,再把第二组的2根线芯扳垂直,所示。用第二组线芯压住第一组余下的线芯紧密缠绕2圈扳平余下线芯,用第三组的3根线芯压住余压的线芯,所示,紧密缠绕3圈,切除余下的线芯,钳平线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边的缠绕,完成7股导线的直线连接。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文档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一、需确认过程的识别 过程的输出(产品)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使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时,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进行识别,并实施确认。 二、确认过程的准备 为了证实过程具备满足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在实施确认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设备和人员进行鉴定,包括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证明具备相应的技能;对设备的特性进行检查,如热处理炉的温度均匀性,电镀槽液的成分和含量,以及环境条件等。 三、确认的内容 确认是对过程的实现能力的证实和确认,在5M1E等因素相同或类似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典型零部件对该过程进行确认。确认的内容一般包括:1)设备能力的认可 过程所使用的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应具有满足工艺要求的能力,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在规定参数范围内的稳定性;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用设备的配套完整性等。 2)人员资格的鉴定 操作人员的岗位资格鉴定:通过岗位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工种级别符合工艺文件要求;技术能力鉴定:应熟悉工艺过程,清楚重要工艺的工艺参数,对过程能力实施有效的控制,以及实际经验的考核和鉴定。 3)特定方法和程序的使用

过程所使用特定工艺参数的规定:首先是参数设计,通过试验或计算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其次是对原材料、加工程序、操作环境、工艺装备等要求进行确认;工艺方法的规定:对按照策划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所加工样件的全部特性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包括必要时进行的破坏性性能试验,形成最终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检验试验所使用的文件应为经审批的有效文件。 4)过程实施的记录 记录是指过程能力确认的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确认准则、人员资格鉴定、样件加工和验证的原始记录等。 四、再确认 当质量要求、工艺方法、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或当过程停工时间较长恢复生产时,需要对过程继续满足要求的能力进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能力持续满足要求。其中,对过程输入发生变化的确认,主要是对变化输入要素按原来的策划要求进行确认,并对加工样件进行检验试验,根据检验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定期再确认,主要是依据规定的再确认周期,按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样件加工、检验试验和评价批准。 五、确认结果的判定 当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满足规定要求时,可以认定该过程具备了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当初次确认时,将确认的结果纳入正式工艺文件,并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用于指导正式批量生产;当再确认时,将确认记录发放到生产单位,用于指导开工再生产。如产品的检验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即应说明该过程不具备实现策划结果的能力,应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对该过程进行重新确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