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当代史材料分析题题库答案(西南大学08级历史)

世界当代史材料分析题题库答案(西南大学08级历史)

世界当代史(西南大学08级历史)

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天全世界面临的局势之严重,促使我不得不出席国会的两院联席会议。这里将谈到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的问题。

我这次想请你们考虑和决定现今情势中的一个局面,它是跟土耳其和希腊有关的。

材料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近来在违反其意愿的情况下,被迫接受极权政制。美国政府曾经屡次提出抗议,抗议在波兰、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使用压力和威胁,因为这违反了雅尔塔协定。我还必须指出,许多别的国家,也有相似的发展。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1947年3月20日杜鲁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

(1)材料一所说的“局势之严重”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中的问题,杜鲁门认为美国的政策应该是什么?

(3)这份国情咨文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如何?

(4)这份国情咨文对战后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指的是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的扩张

(2)美国领导和支持“世界各地自由民族”抵制“极权政权”

(3)它表明了美国战后的外交政策终于完成了从孤立主义向全球扩张的转变;它成为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标志并使其意识形态味道十分浓烈;它明确提出了两种制度之争,标志着美国越来越一两极思维看待这个世界(4)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它与美国当时实行的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在二战中的同盟关系的结束及冷战的开始,也标志着美国作为战后第一大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在此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杜鲁门主义一直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并起着支配性作用

2.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洲、近东、远东经济不发达地区以及中南美洲某些地区,千百万人赤贫如洗,缺少就业机会,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挑战之一。尽管这些地区的人民长期处于不利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但近几十年来他们已经分发和觉醒。工业文明的传播,现代行政管理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和观点。他们迫切希望在世界大家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材料二鉴于上述原因,援助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政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曾在就职演说中,概述了帮助这些地区的人民增加生产以达到繁荣和安定的计划。这项计划主要靠这些地区的努力,主要靠不发达地区的人民自己去实现。然而要使他们的努力获得成功,外界的援助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时候若无其它国家的初步援助,这些地区的人民便无法着手这项伟大的事业。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1949年6月24日杜鲁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

问题:

(1)结合两则材料,回答材料二所说的“帮助这些地区的人民增加生产以达到繁荣和安定的计划”指的是什么?

(2)该计划提出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除了以上计划外,杜鲁门总统的第二任期内还提出了哪些外交原则?

答案:(1)指的是“第四点计划”也称“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

(2)战后,美国和苏联为扩张其势力范围不遗余力地展开争夺。第四点计划便是当时美国为了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地区,已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援助计划,是当时马歇尔计划的补充。在第四点计划下,美国打折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进行蚕食老牌殖民国家的势力范围,给美国带来了长远巨大的经济利益;强化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地位;拓展了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势力范围;为本国垄断资本带来了滚滚红利,对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3)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筹建北约组织

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但是)这几个月事情很明显,即这些肉眼可见的破坏可能远远小于欧洲经济整个系统的裂痕。过去的10年情况是极端异常的。狂热的备战和更狂热的战争力量的维持使得国家经济所有方面断裂。机器失修或者完全过时。在军事独裁和毁灭性的纳粹统治下,实际上每一个可能的企业都卷进了德国的战争机器。因为资金的缺乏、民族主义的榨取或者单纯的破坏,长期的商业联系、私人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和船务公司消失了。在很多国家,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已经严重动摇。战争中欧洲商业结构已经完全坍塌。重建被严重滞后,因为这么个事实,即在战争敌意结束后的两年后,和德国与澳大利亚的和平协议没有被遵守。但是即使对这些困难问题给予更多的措施,战后欧洲经济的重建很明显地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并且需要比已经预见到的更大的努力。

——摘自马歇尔1947年6月5日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所有这些地区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它们必须为人民的民主报复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它们就无从满足当今世界对这些地区人民所激起的种种希望。倘若它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

——1949年6月24日杜鲁门致国会的特别咨文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的这篇演讲发表的背景是什么?

(2)针对材料一中所说问题,马歇尔提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欧洲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各国生产萎缩失业增加货币混乱,通货膨胀严重。各国共产党蓬勃发展,大有获取国家政权之势。美国一方面担心欧洲巨大财政赤字是他们无力购买美国货物,会带来美国的经济危机。因此美国的利益便与欧洲的经济复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马歇尔计划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2)通过美国经济援助,是世界特别是欧洲恢复到正常竞技状态,欧洲国家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国家联合提出一个总体方案作为美国远足考虑的基础,美国则视其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所给予援助。

(3)早期研究马歇尔计划的学者大多把它看作美国式慷慨的又一成功范例。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经济帝国主义的表现。美国企图通过这一计划全方位控制西欧,美国还试图利用马歇尔计划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因此这绝不是什么慷慨。

4.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摘自197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将于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美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有什么共识和差异?

(2)材料一中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指的是什么?

(3)1972年中美两国就发表了《上海公报》,为什么到1979年才正式建交?

(4)除了以上两个公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还有哪一个?

答案:(1)共识: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差异:中国认为美国在台保持武装

力量武装设施对台军售是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违背了中国三个联合公报。美国认为对台军售等措施是确保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保证。根本目的仍然是让台湾问题和平解决,不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2)《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波茨坦公告》宣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

(3)因为国际形势和中美两国国内形势的变化造成。中国和美国长期的隔膜使中美必须思考“敌对之后怎么走”?中国和美国都在观望。中美建交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主导:"水门事件"使尼克松下台,中美关系停滞不前;福特上台后,中美间针对台湾问题的试探与摩擦,导致中美关系无法正常化;直到卡特上台后,中美共同努力,促成了正式邦交。

(4)《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双方回顾了中美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严重争端。中国方面重申自己的立场: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早已归还祖国;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摘自1972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材料二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是按照这一大政方针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进一步重大努力。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与中国的关系,并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所表明的中国争取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台湾问题上出现的新形势也为解决中美两国在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上的分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考虑到双方的上述声明,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在作这样的声明时,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贯立场。为了使美国售台武器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最终得到解决,两国政府将尽一切努力,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以利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摘自1982年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公报发表的背景。

(2)材料二中为何大谈售台武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为什么至今没有解决?

答案:(1)一方面美国长期陷于无法取胜的越南战争,表明美国并不打算也没能力进攻中国尼克松上台时决心退出越南集中力量对付苏联,这样中国的威胁就已消退;另一方面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之间分歧不断表面化,特别是珍宝岛战役后中苏关系陷入了全面紧张的状态。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对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中国的立场是:美向台出售武器是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中国坚决反对;同时考虑到历史的因素,从实际出发,同意美国在切实尊重中国主权的前提下,逐步减少直至最后终止向台湾出售武器。

(3)美国以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为借口,作为对台军售的法律武器;美国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的武器,不愿意看到中国统一。

6.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实际上崩溃了,日本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失败,反映了日本接受了将美国人起草的一个条款载入战后于1948年5月1日生效的“马克阿瑟”宪法,该条规定战争“作为解决国际

争端的手段”是非法的。重新措词的马克阿瑟使日本有可能动用军事力量来实现除了“解决国际争端”以外有其他目的——可以解释为自卫的目的。

材料二首相和总统重申,他们相信日美合作与安全条约是远东和平与稳定,以及保卫日本的基础。为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以及对日本的防卫,他们承认有必要在日本与美国之间做出必要的分工。首相表示,日本将主动地,根据其宪法和国防政策作出更大的努力,改善日本领土上和领海及邻近的空域防卫能力。并进一步减轻美国驻日军队的财政负担。总统表示对首相的态度予以理解。他们认识到对外增强日本防卫能力的共同利益,并表示希望两国在安全问题上进行更有成果的对话。

材料三只要不发生全球性大灾难,日本肯定将继续是世界上的一个重要和越来越从容沉着的部分。今天在日本所进行的一场独特与国际性的争端,将以国际性占上风而获得解决。鉴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将明显地促使日本朝这个方向发展。日本和世界其他大国大大地接近一种可行的世界秩序。

材料四今后文明的主宰者将是日本、美国和欧洲三大势力,“日本目前不可能单独地立即脱离美国的世界战略”,“日本必须在历史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她将与浩瀚的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并驾齐驱,成为世界的另一核心,她正踏在未来文明的浪尖上”,“美国离不开日本,日本也同样需要美国”

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日本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说明美国为什么对日本采取这样的政策?

(3)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日美关系中,日本提出了哪些要求?

(4)分析日本为什么提出这些要求?

(5)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今日日本”在国际问题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二战后日美关系演变的基本过程。

(7)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二战后日美关系的基本特征。

(8)你最同意或者最不同意上述材料中的哪些说法?为什么?

答案:(1)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变日本为支持美国的忠实属国。扶植日本

(2)为了遏制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发展其世界霸权做准备。

(3)与美展开安全对话的要求,加强其军事实力。

(4)原因:一是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发展,二是美国当时战略重点在欧洲,希望日本承担在亚洲的防务(5)日本企图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企图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同美国、西欧相抗衡的力量,特别是成为控制亚洲地区的主要力量

(6)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美国由二战结束后控制日本的局面开始随日本实力的增长而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同时也影响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7)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美国由二战结束后控制日本的局面开始随日本实力的增长而日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日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也影响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8)材料四的说法。因为其忽视了俄罗斯、中国、印度等新兴国际经济政治体,违背了国际局势是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

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世界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从1934年开始,意大利军队不断在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边境挑衅,导致流血冲突。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理事会提出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马世力:《世界史纲》)材料三:联合国之原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联合国宪章》)

问题:

(1)建立国际联盟的构想是哪位政治家在哪份文件中提出的?这份文件有那几部分组成?

(2)国际联盟的建立反映出了当时世界各国怎样的愿望?这种愿望为什么没能实现?

(3)材料二中,国际联盟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没有包括石油,其隐含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联合国与国际联盟宗旨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反映了怎样的一种世界趋势?答案:(1)是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的;

(2)反映了当时世界各国追求和平(合作)的愿望。国际联盟受到英法等大国的操纵,成为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

(3)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危害)国际联盟受到英法等大国的操纵,成为其推行绥靖政策的工具。导致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吞并。

(4)联合国的宗旨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等国际问题,即发展问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的最高税率,使超富裕阶层的所得税平均降低了16%,……改变了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即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消减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

材料二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涨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紧缩货币,抑制货币发行和流通,压缩公共开支,消减税收,控制通货膨胀。……其次,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的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消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10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起见,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英美两国在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执政起见改革措施的异同。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政府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果的原因

(3)联系此时世界其它各国的措施,概括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共同特征。并由此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异:里根是以大规模减税为主,撒切尔政府把对付通货膨胀、改善宏观经济环境作为其政策的核心目标。

同:都大规模减税,都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2)改革符合了历史发展趋势、改革的措施比较得力。

(3)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自由化(市场)经济兴起。认识:正确的改革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9.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

(2)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趋势

(3)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消长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总趋势:从高速发展走向"滞胀"。

(2)高速发展的原因:一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促进。出现"滞胀"的原因:一是70年代发生了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二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日益减弱。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因其自身经济特点不同而发展速度有别,其中德国、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英国相对缓慢。导致的后果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竞争十分激烈,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70年代以后,美国的经济霸权主地位动摇,由二战后美国独霸、欧日依附的格局演变为以美为主、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这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0.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今天庆祝的不是一次政党的胜利,而是一次自由的庆典;它象征着开始;意味着更新,也意味着变革。……这只火炬已经传交新一代的美国人,他们出生在本世纪,经历过战争的锻炼,受过严酷而艰苦的和平的熏陶,以我们的古代传统而自豪,而且不愿目睹或容许人权逐步被掳夺。……我们事业的最后成败,主要不是掌握在我手里,而是操在你们手中。自从我国建立以来,每一代的美国人都曾应召以验证对国家的忠诚。

——1961年肯尼迪就职演讲词材料二:这是所有美国人民共同给出的答案--无论老少贫富,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是黑人、白人、拉美裔、亚裔、原住民,是同性恋者还是异性恋者、残疾人还是健全人--我们从来不是“红州”和“蓝州”的对立阵营,我们是美利坚合众国这个整体,永远都是。长久以来,很多人一再受到告诫,要对我们所能取得的成绩极尽讽刺、担忧和怀疑之能事,但这个答案让这些人伸出手来把握历史,再次让它朝向美好明天的希望延伸。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但今晚,由于我们在今天、在这场大选中、在这个具有决定性的时刻所做的,美国已经迎来了变革。

——2008年奥巴马获胜演讲

问题:

(1)材料一中所说的“革新”与“变革”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变革已经来到的美国”指的是什么?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两位总统演讲风格。

答案:(1)“新边疆”政策

(2)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来自金融和信贷市场的双重打击,衰退加剧,失业率上升,经济下滑,奥巴马是美国历任总统中上任初所面临挑战最严峻的一个。”因此他在竞选口号中提出YES WE CAN表明将要改革以摆脱危机

(3)两位总统的演讲风格是很相似的。或者说奥巴马是在模仿肯尼迪,因为许多人称他为“肯尼迪第二”。他们的风格主要是富有激情、极具煽动性、善于运用对比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