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特征与分析——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特征与分析——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特征与分析——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特征与分析——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特征与分析

——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章丽娜

摘要:近年来,上海以郊区大规模集中建设模式应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市住房问题,使得郊区大型居住社区成为政府主导下形成的新型社区。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迁入,此类型社区中的非正式交通现状日益凸显。本文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该类型社区中的非正式交通现象进行类型及特征调研,以社区居民的社会属性、出行需求和出行特征出发,结合社区的公共交通、公共空间、步行系统等现状,分析总结了非正式交通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影响,指出其满足居民需求但同时增加了出行成本、填补地区公共交通空白但同时影响了交通秩序、提供地区就业机会但同时引发了社会矛盾。因而本文从社区交通问题入手分析其背后的社会空间问题,并尝试为非正式交通治理提供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社会空间

2007年8月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明确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之后,上海集中开展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工作,进入了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程。2009年,上海推出第一批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8个大型居住社区,2010年再推出23个大型居住社区。然而随着大型居住社区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心城区人口的不断迁入,地区交通压力攀升,促使非正式交通现象滋生——即没有正式授权的小汽车、三轮车、摩托车等私人交通工具公共化并用于商业用途——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总体上看,问题的焦点在于非正式交通满足了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出行需求,但同时也造成了地区交通混乱、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对非正式交通的治理时效性弱,成为难以解决的地区交通难题。而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大型居住社区在社区规划层面的一系列问题。

1.大型居住社区与非正式交通

1.1大型居住社区

2009年,上海市推进了第一批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即宝山顾村、嘉定江桥、松江泗泾、闵行浦江、浦东周康、曹路、嘉定云翔与青浦徐泾东站8个大型居住社区。2010 年开展了第二批选址工作,规划选址共计23 块,建设用地面积约105 平方公里(见

图1)。在这些大型居住社区内,包括了不同类型的住房建设,其中包括经济适用房、动迁配套商品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等。

有学者指出,上海大型居住社区具有不同于传统居住区三大特点。[1]其一,大型居住社区基本选址与中心城区之外,地处郊区,临近轨道交通线路站点;其二,规划人口规模较大,普遍在4万~20万人左右;其三,安置主要对象为原本居住在中心城区内的中低收入人群及老年人。以上大型居住社区的特点导致了其社区居民不同以往城市社区居民的出行需求与出行特征,并进一步影响社区的交通状况。

图1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选址规划图[2]

1.2非正式交通

非正式交通(Informal transport)在学术界尚未明确定义,Robert Cervero等在全球化视角下,认为非正式交通是指面包车、货车、出租车、旅行车、三轮车和摩托车通常在第三世界城市不正当运营的交通。[3]笔者认为非正式交通的特点并不在于其交通工具的差别,而在于私人交通工具被人为地公共化,在缺乏政府官方许可的情况下被用于商业用途并获取商业利润。从这个定义出发,无论是近期热点Uber、滴滴打车等其他品牌所提供的专车服务,还是传统意义上的黑车、黑三轮、黑摩托等,都属于非正式交通这一概念。

非正式交通的特征受所在地区、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所使用的人群不同而分异。对于传统概念中的黑车、黑三轮、黑摩托这类非正式交通而言,交通工具车况普遍不佳、乘坐者利益难以保障,并且往往出现在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官方营运的许可证件,非正式交通工具的

安全性能不受保障,而私人运营者在商业利润的驱使下,也无法保证在运营过程中交通工具的安全状况,并且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乘坐者的利益难以保障。此外,传统的非正式交通也往往出现在贫困地区,这是由于中低层收入群体机动性低,其出行大量依赖公共交通系统,然而贫困地区的公共交通系统普遍较弱,导致传统的非正式交通现象的滋生。对于新兴的Uber、滴滴打车等其他品牌所提供的专车服务而言,其车辆状况、运营地区均与前者不同,本文受制于案例情况仅对前一类型的非正式交通进行分析研究。

2.非正式交通调研

2.1概况

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距上海市外环约13.9km,是上海第一批推出的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之一。2009年3月明确选址,到2009年底已经实现了一期地块的开工建设,2010年一期地块社区居民入驻。规划总用地面积135.62公顷,其中规划用于建设保障性住宅的用地,约52公顷左右,其他用地则用于道路、公共绿地、公建配套设施等。[4]如图2,距离9号线佘山地铁站点最近的新凯家园一期是动迁房社区,其东侧的新凯家园二期则是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社区,一期二期居民入住率较高,社区环境较为成熟;而位于北侧的新凯家园三期包含12个小区,部分地块仍处于在/待建阶段。其中对于新凯家园二期,内有上海首批经济适用房1883户,动迁房1968户,截至2013年12月,该社区入驻居民5435人,常住居民3525人,流动人口1910人。保障性社区人口分别从徐汇、闸北、长宁、虹口等地迁入,外来人口比较集中,而在本地动迁户中老年人居多。[5]社区临近轨道交通9号线佘山站,社区内部4条公共交通线路穿越,分别为松江45路、松江1845路(高峰班车)、186路及沪陈线(见图4a)。尽管该社区是典型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但社区居民从家到达轨道交通站点的交通需求并未满足,导致早晚高峰时以黑车、黑三轮、黑摩托为主要类型的非正式交通盛行。早在2011年6月,社区居民就黑车、黑三轮泛滥事宜向当时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写信反映[6],可见非正式交通现象不仅程度严重且由来已久。

图2 上海市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概况

2.2非正式交通调研

2.2.1 类型及其特点

泗泾大型居住社区内非正式交通类型按交通工具可分为三类,分别为小汽车、电动三轮车及摩托车(包括电动车)。三类非正式交通的服务对象、交通距离和营运金额也各不相同,但都主要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目的地或出发地,所提供的交通服务填补了地铁站到社区周边地区公共交通的空白。

私营小汽车 私营电动三轮车

私营摩托车 图3三种非正式交通类型

表1 非正式交通类型及其特征

类型 服务对象 目的地

交通距离 营运金额 小汽车 外来游客 从地铁站点到欢乐谷、佘山国家公

园、奥特莱斯等娱乐休闲场所

5-10km 30~50元不等 电动三轮车 社区居民 主要为社区与地铁站点,少量地铁

站点至泗泾镇

2-5km 5~10元 摩托车(电动车) 社区居民 主要为社区与地铁站点,少量地铁

站点至泗泾镇 2-5km 5~10元

私营小汽车类型的非正式交通主要服务对象为外来游客,通勤路线一般为从佘山地铁站

到欢乐谷、佘山国家公园、奥特莱斯等娱乐休闲场所,其服务半径较大,营运金额较高,交通距离较长,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不提供从地铁站到新凯社区的交通服务。而电动三轮车及摩托车(电动车)两类主要服务对象均为社区居民,以短距离的交通服务为主,满足社区内不同小区居民早晚高峰的通勤需求,主要的行车路线如图4(b),即通过小区内部道路将居民经由小区主入口往返接送至佘山地铁站。因此,下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服务社区居民的电动三轮车及摩托车(电动车)两类非正式交通。

(a)社区内公共交通路线图

(b)社区内非正式交通路线图

图4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内公共交通与非正式交通路线图

2.2.2 交通流量调研

通过人工计数方法进行交通流量调研,具体方法如下:由于非正式交通存在两条主要线路,即从新凯家园一期、二期居民从南至北到达佘山站,和新凯家园三期居民从北至南到

达佘山站,因而选取如图4(b)中两个观测截面a-a与b-b,计算某一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间(7:00-9:00),单向通过截面(即均指向或离开佘山站)的公共交通、非正式交通以及行人的累计交通流量。

图5某一工作日各类型交通的早高峰交通量(以人为对象)

图6某一工作日各类型交通的早高峰交通量比例(以人为对象)由于本文调查的是社区内的通勤交通情况,针对的是从社区居民家到佘山地铁站即2~3km的交通出行情况,因此主要的交通对象并不是以车为对象,而是以人为对象。因此,在调研过程中,没有将不同交通工作的单位交通量换算为标准车。由于私营三轮车与摩托车普遍只载1名社区居民出行,因此其单位交通量等同于1个步行社区居民的出行。但为了调查非正式交通在工作日通勤出行中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必须考虑到公交车较大承载量,根据观察,1辆公交车可以承载20人左右的交通量,因此将公交车的单位交通量设为等同于20个步行社区居民的出行。

通过实地调研可知,在早高峰期间(6:00-9:00)公交车松江45线发车间隔为25分钟,并同时加开了联系新凯社区与泗泾镇1845线路(发车间隔亦为25分钟),使得早高峰期间公交车的发车间隔在10分钟左右,但由于观测截面位置,没有将早高峰期间从新凯社区乘坐1845到9号线泗泾站的交通量计算进入。尽管如此,在观测时间内,平均半小时才能有1辆公交车通过观测平面,而现状除了松江45路线外,还有2条公交线路通过观测平面,证实该社区公共交通严重不足。

由图5可知,在早高峰时期,社区居民的交通出行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在早晨8点及8:45左右,在8:50之后,交通量快速减少。这期间,非正式交通与公共交通、步行交通并不成正比关系,即并不是步行人数多或居民自用的非机动车出行量大,则非正式交通量也大。相反,在非正式交通的峰值时段,步行人数和居民自用非机动车出行量都不同程度呈现出减少趋势。此外,由图5、6可知,在早高峰期间,非正式交通流量趋向稳定。在早高峰期间,步行是主要的交通模式,占总交通量的53%,其次为居民自用非机动车出行量占总交通量的23%,而非正式交通占总交通量的13%(私营三轮车占1%,私营摩托车占12%),甚至超过了公交车所占11%的交通量。可见,非正式交通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原本公共交通的职能。

此外,笔者还将早高峰半小时(8:00-8:30)的工作日与休息日的非正式交通和总交通量对比,可以发现休息日的交通量大量减少,而且非正式交通所占总交通量的比例也较低,说明非正式交通为社区居民上班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见图7)。

图7工作日与休息日的非正式交通与总交通总量对比(以人为对象)

2.2.3 从业人员属性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对于非正式交通的从业人员访谈得知,其多为外地来沪打工人员,且多为全职,少有兼职人员。泗泾大型居住社区内现今的私营摩托车数量过百,私营三轮车数量在20辆左右。此外,其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群体,对不同交通距离的服务亦有所分工,对于试图新加入的运营非正式交通成员,往往会形成强有力的反对力量。

非正式交通的从业人员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有限的社区居民交通出行需求是其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往往会因新加入成员或资源分配不均而产生矛盾,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相关的媒体报道也证实了此情况[7]。

3.分析与对策

3.1 影响分析

3.1.1 满足居民需求,但同时增加其出行成本

对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居民而言,由于其多属于中低收入群体,导致其出行机动性低必须依赖公共交通,而从大型居住社区空间尺度较大,从家到轨道交通站点距离普遍在2km 以上,甚至居住在小区内部的居民到轨道交通站点距离在4km左右,非正式交通的出现满足了其短距离的交通出行需求。但同时,由于非正式交通没有政府授权,在同样的出行距离下花费远远高于乘坐公共交通。对于社区居民而言,一方面非正式交通极大满足了其工作日的通勤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其出行成本。

3.1.2 填补公共交通空白,但同时影响了交通秩序

对社区内的交通系统而言,非正式交通的出现填补了公共交通无法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空白,但同时也扰乱了公共交通秩序。由于居民的通勤出行需求固定在早晚高峰期间,因此,非正式交通运营人员往往在早晚高峰期间抓紧时间,加快车速以尽可能地多做几单生意。过快的车速、增加的交通噪音和空气污染及时不时引发交通事故,都表明了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地区的交通秩序,并对社区环境有不良影响。

3.1.3 提供就业机会,但同时引发了社会矛盾

由于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内不少社区是动迁房,而每户分配所得了几套房产,因此多余房产往往被用于出租给外来人口,导致大型居住社区内外来人口与本地中低收入群体的集聚。一方面,非正式交通从业人员内部为了瓜分有限的社区交通需求会产生其内部矛盾,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其对社区交通、环境的不良影响,也引发了其与普通社区居民的矛盾。因此,非正式交通为外来人口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造成

了非正式交通从业人员内部矛盾,以及其与普通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

3.2 成因分析

3.1.1物质空间原因

从物质空间角度分析,非正式交通的盛行原因如下:其一,社区内步行系统与轨道交通站点未能连通,在空间上增加了居民从家到轨道交通站点的通行距离。不论是新凯家园一期、二期或是三期居民,想要达到轨道交通站点必须通过交通量较大的小区外部道路,并且佘山地铁站点东侧的闲置绿地阻断了其与社区居民的空间联系(见图2)。尽管在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选址时考虑采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社区开发模式,实际实施时,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并没有设置商业设施,并且现状绿地极大地降低了站点的可达性。一方面促使社区居民依赖轨道交通出行,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其利用轨道交通出行的难度。

其次,社区内现行的公共交通系统,也是造成非正式交通盛行的原因之一。由于地处郊区,社区居民的早晚高峰交通量远远大于其他时段交通量,同时也受制于郊区公交有限的运行能力,难以缩短发车间隔、运行时间等使社区内的公交车难以满足居民高峰时段的出行需求。另外,规划的慢行交通并未发挥其作用。在佘山地铁站周边设立了公共自行车的租赁点,超百辆的公共自行车无人使用,长时间废弃在地铁站周边。究其原因,在于租赁自行车的门槛过高,使用时间也受到限制,同时又缺乏慢行交通空间,无法作为社区居民日常的通勤交通工具。

3.1.2社会空间原因

从社会空间角度分析,首先,社区居民的社会属性及其出行特征、规划大型居住社区功能过于单一都造成了非正式交通盛行的原因。正如前文所述,泗泾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社会属性为中低收入群体,外来人口及本地中老年人口集中,社会属性导致其具有独特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特征。有学者曾对新凯家园一期、二期居民进行问卷调研分析其出行特征,指出平均出行时耗为63分钟,且其工作性出行空间呈“哑铃状”,哑铃重心在中心城区(如图8)[8]。另有学者将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与其他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出行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其对公共交通尤其依赖(见图9)[9]。泗泾大型居住社区的居民除了本地搬迁居民在搬迁之后并没有改变工作地点,大多数居民仍在中心城区就业,并且其外来人口的工作地点也集中在中心城区。综合来看,正是由于社区居民多数需要前往中心城区工作,且其为中低收入群体具有较弱的机动性,导致其对轨道交通9号线的极度依赖,也造成了其对非正式交通所以提供的短途交通服务的需求。

图9 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方式图8 泗泾新凯家园一期、二期居民出

发时刻分布8

其次,规划的大型居住社区功能过于单一,导致严重的“职住不平衡”现象。尽管大型社区内部规划了小学、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但社区内缺乏工作机会,新迁入的社区居民或是由于较低租金入驻的外来人口其工作空间集中在中心城区。另外,实际上泗泾大型居住社区距离松江新城仅8km,但由于松江新城就业机会较少,早高峰时9号线从佘山往市区方向的乘客数量远远大于从佘山往松江新城方向的乘客。

3.3 建议对策

对于非正式交通的治理对策而言,首先应当正视非正式交通对社区带来的作用,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负面影响。非正式交通的机动性,灵活地满足社区居民实时的交通出行需求是其优点,同时弥补了传统公共交通的不足并为社区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非正式交通是由市场需求导致而产生的,但没有政府的相关管制导致其增加了居民出行成本、影响了交通秩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传统“堵”的治理方式,即一味地取缔、没收非正式交通工具,并不能真正使非正式交通的负面影响消失,还往往造成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现象。而通过改变政策手段,采取“梳”的治理方式,如对具备运营能力的非正式交通提供认证,对其进行管制,在保留了非正式交通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消除了其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可以从减少社区居民对非正式交通的需求着手,从根本上减少社区居民对非正式交通的依赖。例如,增加社区内部或是松江新城的就业机会,使得大型居住社区的功能复合;或是对现有的社区步行空间进行改造,形成适宜步行的社区环境,强化社区居住空间与轨道交通站点之间的空间联系,增加社区内的慢行空间等等。

4.结语

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的非正式交通问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的交通问题,其非正式交通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和典型性。它反映出非正式交通作为一把“双刃剑”,既存在积极影响又同时存在负面影响:即其满足居民需求但同时增加了出行成本、填补地区公共交通空白但同时影响了交通秩序、提供地区就业机会但同时引发了社会矛盾。

社区内的非正式交通问题从侧面反映出:在物质空间方面,尽管社区临近轨道交通站点,但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低,公共交通系统难以满足社区居民出行需求;在社会空间方面,社区居民集中为中低收入群体,其机动性低并且依赖公共交通,以及社区功能过于单一等问题。

治理非正式交通的方式,一方面从治理政策入手,针对非正式交通本身进行管理,采取“梳”的方式,保留了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消除了其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从减少社区居民对非正式交通的需求着手,增加大型居住社区内部的工作机会,使其功能复合;改造现有的社区慢性空间,强化社区与轨道交通站点之间的联系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张萍, 杨东援. 上海外围大型社区居民属性和出行行为——基于嘉定江桥金鹤新城的实证研究[J]. 城

市规划. 2012(08).

[2]张翔.大型居住社区交通规划研究——以上海市嘉定黄渡大型居住社区交通规划为例[J].交通与运

输.2013,29(5)

[3] Robert Cerveroa, Aaron Golub. Informal transport: A global perspective [J]. Transport Policy .2007(14)

[4]王颖禾. 从保障性住房建设角度对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的若干思考[J]. 上海城市规划.2011(3)

[5]负栋. 政府主导的大型居住社区治理研究——以上海泗泾新凯社区为例[J]. 山东工会论坛,2014(20).

[6]中共上海市委.回复泗泾镇黑车、黑三轮泛滥的原因[EB/OL].

https://www.doczj.com/doc/387276151.html,/swldxxnew/feedback_show.aspx?State=C4AD4221A364E620&LetterID=73F58767CC07A

B3D

[7]孔亮,郑翌,孙晓鸽. 四大“帮派”聚集“老大”专属车位[N].申江服务导报,2011-12-14(B04)

[8]孙姗珊,朱琛,陈川,杨东援. 不同区位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特征对比分析[A]; 201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7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

[9]李斌,赵一新,吕大玮.上海市郊区大型居住社区交通发展特征与分析[A]; 2013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暨第27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

作者简介

章丽娜,学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意见)松泗府(字2007) 106号签发人:陈玉龙 关于泗泾镇残联换届和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意见 各村、居委会: 根据沪松残(2007)26号文件《关于松江区镇、街道(园区)残联换届工 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现就我镇残联换届工作和召开泗泾镇残疾人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本地 区五年来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一步动员社会,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二、换届工作的步骤: 1、设立泗泾镇残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残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在镇党委领 导下进行,领导小组由党委分管书记、分管镇长、组织委员、残联理事长、残联专职干部等人员组成,并成立2—3人的换届工作班子。 2、确定残联主席、理事长、副理事长人选,由镇党委提名,经残疾人联合 会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3、代表的确定。代表大会应有残疾人、残疾人工作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参加,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一般控制在全镇残疾人总数的5%—10%以内,代表中残疾人 和残疾人亲属代表占总数的60%(残疾人亲属代表专指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的亲属),残疾人代表要有各类残疾人代表和女性残疾人代表。根据我镇情况,确定 代表总数为51名(残疾人及亲属代表30名,残疾人工作者代表21名)。具体分配

见附表。邀请代表30名。 4、代表的产生。以村(居)、基层残协和福利企业为基础,协商推荐产生残疾人代表。其他方面的代表,由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协商推荐。 5、换届工作的时间安排。松江区残联要求各镇残联代表大会应在12月中旬召开,完成换届工作,同时选举产生出席松江区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泗泾镇残联换届工作11月下旬全面推开实施,12月10日前代表推荐结束,12月18日前召开代表大会。 三、换届工作中注意的问题: 1、镇残联的换届和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因此希望各村、居委会要高度重视,按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2、协商推荐代表要按条件,全面考虑代表的广泛性和民主性,代表的产生要充分考虑各类残疾人的代表和骨干。代表的条件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残疾人中有威信,能充分反映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热爱残疾人事业。 四、关于换届工作的经费: 根据松委发(2003)28号文件精神,镇、街道、园区残联换届工作的经费由同级政府解决,列入所在地财政开支。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人民政府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10-04-20 1.规划背景 根据2010年2月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闵行浦江拓展基地属于23块大型居住社区之一。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的要求,开展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该地区发展的目标理念、功能布局、道路交通、风貌环境、公建配套、居民就业等关键性问题,将有效促进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的良好、有序、健康发展,也将为推进全市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建设起到指导和示范作用。 2. 规划区位 闵行浦江大型居住社区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南部黄浦江以东、大治河北岸,靠近规划轨道交通8号线鲁汇路站(暂名),是近期推进的大型居住社区之一。该基地至外环线约10公里,至人民广场约22公里,交通条件良好。 3.规划范围 位于鲁汇基地西侧,规划范围北至盐铁塘,西至黄浦江沿岸,南至大治河,东至城市主干路浦星公路,总用地面积约4.22平方公里。 4.规划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 《闵行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2006) ? 《闵行区浦江镇总体规划(2006-2020)》 ? 《上海市大型社区规划设计导则试行》(2009) 5.规划理念 规划目标:浦江湾畔、幸福小城 规划理念:捷运社区、活力街区、生态住区 6.发展规模 用地规模:规划总用地面积422.1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20.91公顷(含规划片林)。 建筑规模:规划总建筑量约253.4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量约202.29万平方米,社区级服务设施建筑量3.22万平方米,基础教育设施建筑量约18.38万平方米,公共设施建筑量约29.53万平方米。 人口规模:居住人口约7.7万人。 7.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环、三轴四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在社区中央依托商业等公共设施和中央公园组成的核心区,是未来整个地区最具活力的公共活动中心; “一环”——依托沿黄浦江、大治河、盐铁塘等自然水系及规划片林形成整个社区外围的生态环,将社区环抱在一个天然氧吧中。 “三轴”——实轴和虚轴的结合,“实轴”即沿浦锦路向南延伸、沿鲁南路向西延伸的两条城市发展轴,“虚轴”即由黄浦江、大治河交汇处的重要节点与规划的公共中心之间构筑的斜向景观廊道; “四区”——三个居住片区和一个滨江片林区,以浦锦路、鲁南路两条轴线划分,规划形成3个居住片区,同时浦业路以西作为滨江片林区作为远景规划考虑; 8.土地使用规划 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422.1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320.91公顷(含规划片林)。 规划居住用地134.61公顷,占总用地的31.9%,其中住宅组团用地108.42公顷,配套社区级社会服务设施3.22公顷,配套基础教育设施22.97公顷。

施工电梯接料平台施工方案

松江南站大型举着社区C19-01-05号动迁安置房施工升降机(货梯)接料平台方案 上海星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2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施工电梯接料平台设计 (3) 四、架体拆除 (7) 五、文明施工 (8) 附件:施工升降机落地接料平台计算书 (9)

施工升降机(货梯)接料平台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C19-01-05号动迁安置房 建设单位:上海车兴房地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建旗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 上海鼎业民防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星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松江区车墩镇,东至荣福路,南至香亭路,西至农田,北至河道,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9399.57m2为6栋地下1层地上17层高层住宅及附属用房组成。建筑设计等级: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建筑类别:二类。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地下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为了保证周转材料运输,提高经济效益,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该项目设置施工电梯6台,本方案主要针对施工升降机接料平台设计。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J119-2001) 4、《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T10055-1996) 6、《施工升降机技术条件》(GB/T10054-1996) 7、《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92) 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三、施工升降机接料平台设计 1、搭设位置 根据施工电梯方案,本工程工设置6台施工升降机,部位分别为:Q/14-16、

松江区泗泾镇SJSB0003单元07-01号居住项目地下室模板及支架专项方案

松江区泗泾镇SJSB0003单元07-01号居 住项目(除桩基) 地下室顶梁板模板及支架施工专项方案 编制: 王浩波 审核: 雷德智 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年月

目录 第一节编制依据 (1) 第二节工程概况 (1) 一、工程性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程地址 (1) 三、工程主要结构概况 (1) 第三节施工计划及部署 (3) 一、基本配置 (3) 二、材料要求 (3) 三、测量放样及排架立杆定位 (4) 四、排架立杆 (4) 五、排架牵杠 (5) 六、斜撑(抛撑)的设置 (5) 七、剪刀撑的设置 (5) 八、扫地杆 (6) 九、扣件及顶托 (6) 十、混凝土施工 (7) 第四节安全技术措施 (7) 一、管理组织网络图 (7) 二、安全职责 (7) 三、工艺流程 (9) 四、排架拆除 (9) 五、安全及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1) 第五节验收计划 (11) 第六节监测监控 (13) 第七节应急预案与应急响应 (13) 第八节计算书 (15) 第九节相关图纸 (15)

第一节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钢管扣件式模板垂直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G/TJ08-016-2011)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范》(DGJ08-2077-2010) 本工程建筑、结构相关图纸; 品茗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松江区泗泾镇SJSB0003单元07-01号居住项目(除桩基) 2、建设单位:上海云利置业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浙江绿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工程地址 本工程地处上海市松江区泗泾镇,东至泗通路,西至规划八路,南至规划路,北至规划路。 三、工程主要结构概况 本工程为架框架结构,共为11幢单体,分别为3#楼住宅5F、4#楼住宅5F、5#楼住宅5F、6#楼住宅6F、7#楼住宅6F、8#楼住宅5F、9#楼住宅15F、10#楼住宅15F、11#楼住宅18F、12#楼住宅10F、13#楼住宅1F,总建筑面积为55038.73m2:其中地下室11006.5㎡。本工程设计标高1#-8#±0.000标高相当于上海吴淞绝对标高5.1m、9#-13#±0.000标高相当于上海吴淞绝对标高4.2m。本次施工的地下室(地下一层),其主要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第二批选址规划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〇年一月

目录 1规划背景 2规划依据 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4全市选址概况 5近期实施 6实施建议 7各区县大型居住社区选址7.1宝山 7.2嘉定 7.3青浦 7.4松江 7.5金山 7.6奉贤 7.7闵行 7.8浦东 7.9长兴岛

1规划背景 推进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是改善居民居住水平、推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市委九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明确了推进大型居住社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总体目标。市政府部署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的要求加快推进实施。根据市委、市政府近期的指示精神,在大型居住社区推进办的指导下,我局会同市住房保障局等部门和相关区政府,集中开展了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工作。 2009年以来,按照聚焦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的要求,重点依托新城和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先后研究推进了宝山顾村、嘉定江桥、松江泗泾、闵行浦江、浦东周康航、曹路六大配套商品房基地和嘉定云翔、青浦徐泾东站两个大型居住社区试点工作。上述8个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29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约12平方公里,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1936万平方米。 在2009年初提出的全市15个大型居住社区选址设想的基础上,2009年下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开展了第二批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选址工作。 选址工作以批准的各区县的总体规划和已上报的上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为依据,按照“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市里选择、区里自报、市区结合、市里审定”。 选址过程中,相关区县政府非常关注,积极配合,结合区域发展,提出选址方案;市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明确工作推进要求。经过多轮沟通,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选址方案基本确定。第二批大型居住社区规划选址共计23块,建设用地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预计可建住宅建筑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约120万套(其中含约20%动迁安置房)。

城市新建大型居住社区的管理困境与创新治理

城市新建大型居住社区的管理困境与创新治理 导读:近年来,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大型居住社区是这一体系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大型居住社区在区位布局、配套建设、规模范围、人口结构、人口增速等方面与一般居住社区具有较大差异性,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需要着力于完善制度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夯实基层基础自治力量,形成政社分离又合作的关系,构建自治与共治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关键词:居住社区;沟通协调;“镇管社区”;“社会隔离” 居住问题是民生事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住有所居”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民生工程、加强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为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措施。保障房建设一般存在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分散型,即由开发商在新建小区提供一定比例的房源作为保障房(政府提供补贴);另一种是集中型,即政府规划一定面积的区域作为保障房基地,集中建设保障房。由于我国政府在过去一段时期忽视保障房供给,住房问题积累成疾,实现短期内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就只能是集中、快速增加保障房数量。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集中规划建设大型居住社区,落实

保障房政策,逐步实现中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的愿景。 一、浦东大型居住社区现状 (一)浦东大型居住社区的基本情况 自2003年开始,上海市有步骤地推进大型居住社区规划选址和分阶段建设,共在9个郊区县确定了47个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基地,规划导入人口300万左右。到2012年已建和在建的34个大型居住社区基地,总规划用地106.5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35万。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的郊区,也成为大型居住社区基地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区域之一,先后分三批选定批准了8个基地、共12个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导入人口近90万。2012年已建和在建5个基地、10个大型居住社区,规划人口65万。这些方面大致占上海市总量的四分之一。 具体来看,2008年规划选址的曹路、三林、周康航3个大型居住社区基地,居民已经陆续入住。到2012年10月已经签约4.12万户(套)。其中,曹路镇大型居住社区基地北片已交付使用1.76万套,实际入住4325套、10 255人。三林镇大型居住社区基地7个地块一期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部竣工,交付使用1.5万套住房,第一批在2012年8月份入住,目前大部分在装修,实际入住3000人左右。周康航基地(包括周浦镇、康桥镇和航头镇)办理入户近1万套,航头镇实际入住1341户、3007人;周浦镇和康桥镇入住率都

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 C19-26-05地块 工程测量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中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人员:王进锋 编制日期: 2018年4月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范围 (1) 1.2编制依据 (1) 2.工程目标 (1) 3.工程概况 (1) 3.1工程性质 (1) 3.2对测量的影响条件 (2) 3.3建筑结构设计简况 (2) 3.4基准点简况 (3) 3.5施工测量特点及难点 (3) 4.测量施工部署 (3) 4.1设计图纸审核 (3) 4.2测量控制点校核 (3) 4.3检定测量器具的选用 (5) 5.平面控制测量 (6) 5.1测量控制网建立 (6) 5.2建筑物控制测量 (6) 6.高程控制测量 (8) 6.1高程控制网建立 (8) 6.2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8) 7.沉降观测 (9) 7.1观测点布设 (9) 7.2观测周期与时间要求 (10) 8.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控制技术措施 (11) 9.测量放线精度要求 (12) 10.测量管理制度 (12) 10.1测量管理体系 (12) 10.2测量施工人员管理 (12)

10.3仪器管理 (13) 10.4资料管理 (13) 11.复核验线 (13) 11.1要求 (13) 11.2验线范围 (13) 11.2质量保证措施 (14) 12.附图 (15)

1.编制说明 1.1编制范围 本方案针对上海市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C19-26-05地块项目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制定相应技术与管理措施。 1.2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的实地踏勘、施工总承包合同、地质勘察报告等; (2)本工程建筑、结构、水电等施工图纸及文件; (3)业主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项目编号:2016230(上海城欣测绘有限公司); (4)现行国家、行业和上海市地方施工技术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我集团公司有效标准、文件等: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201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 《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CJJ/T73-2010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量规范》DG/TJ08-86-2010 《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DGTJ08-2069-201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117-2012 2.工程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本项目符合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标准。争创市优质结构和“白玉兰”工程 安全文明目标:无安全重大事故。争创上海市安全文明工地。 3.工程概况 3.1工程性质 建设单位:上海华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海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中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特征与分析——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特征与分析 ——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为例 章丽娜 摘要:近年来,上海以郊区大规模集中建设模式应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市住房问题,使得郊区大型居住社区成为政府主导下形成的新型社区。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迁入,此类型社区中的非正式交通现状日益凸显。本文以松江泗泾大型居住社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该类型社区中的非正式交通现象进行类型及特征调研,以社区居民的社会属性、出行需求和出行特征出发,结合社区的公共交通、公共空间、步行系统等现状,分析总结了非正式交通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影响,指出其满足居民需求但同时增加了出行成本、填补地区公共交通空白但同时影响了交通秩序、提供地区就业机会但同时引发了社会矛盾。因而本文从社区交通问题入手分析其背后的社会空间问题,并尝试为非正式交通治理提供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大型居住社区非正式交通社会空间 2007年8月由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明确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之后,上海集中开展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工作,进入了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进程。2009年,上海推出第一批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8个大型居住社区,2010年再推出23个大型居住社区。然而随着大型居住社区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心城区人口的不断迁入,地区交通压力攀升,促使非正式交通现象滋生——即没有正式授权的小汽车、三轮车、摩托车等私人交通工具公共化并用于商业用途——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总体上看,问题的焦点在于非正式交通满足了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出行需求,但同时也造成了地区交通混乱、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对非正式交通的治理时效性弱,成为难以解决的地区交通难题。而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大型居住社区在社区规划层面的一系列问题。 1.大型居住社区与非正式交通 1.1大型居住社区 2009年,上海市推进了第一批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即宝山顾村、嘉定江桥、松江泗泾、闵行浦江、浦东周康、曹路、嘉定云翔与青浦徐泾东站8个大型居住社区。2010 年开展了第二批选址工作,规划选址共计23 块,建设用地面积约105 平方公里(见

十五个大型居住社区呼之欲出

十五个大型居住社区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2009-08-08 14:48 长三角城市网【大中小】【打印】我要发稿 申城新一轮大型居住区建设已正式启动。本市规划部门透露,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研究在郊区建设交通方便、配套良好、价格较低、面向中等收入阶层的大型住宅小区的可能性”、“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为重点,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等目标和要求,上海市已规划安排十五个有一定建设规模、交通方便、配套良好、多类型住宅混合的大型居住社区。其中包括六个配套商品房基地和九个中低价普通商品房的大型居住社区。 六个配套商品房基地分别为; 1宝山顾村 2嘉定江桥 3松江泗泾 4闵行浦江 5南汇周康航 6浦东曹路 这些配套商品房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19.33平方公里,其中建筑用地面积约10.77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37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约1436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将达到52万人。按此计算,正在建设的这六大基地人均规划住宅建筑面积已接近28平方米。目前,这六大基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都已经获得批准,各区政府以及建设企业集团,已经开展各基地的规划及相关工程实施。 九个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大型居住社区分别为; 1嘉定新城西站 2嘉定新城白银路站 3嘉定环球乐园站 4青浦新城1站 5青浦新城4站 6青浦诸光路站 7奉贤南桥新城东城区 8临港新城 9金山亭林 目前选址方案已基本确定,规划总用地面积约41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可开发居住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近期将试点推进嘉定区环球乐园站、青浦区诸光路站两个大型居住区。这些大型社区将不仅具有居住功能,还将打造城市多种功能,特别是就业、商业、娱乐休闲等综合功能。社区中的房屋将以普通商品房为主,特别是以90平方米以下的2居室或小3居室为主,户型设计经济实用。社区中的商业、文化、卫生设施都相对集中。 六大配套房商品基地 1宝山顾村 顾村板块位于宝山区中西部,西起沪太路,东至富长路,北到宝安路,南抵外环线。辖区面积41.6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万人,未来五年内将建设成为本市北部地区一个生态良好、配套完善、人文浓郁的现代新兴城镇。顾村交通配套比较完善,有多个公交始发站,目前能直接到市中心的还比较少。在轨交方面,乘公交大约10-15分钟可到共富新村站换乘1号线,轨交7号线延伸段将设顾村公园站,建成后,该地区出行将变得更加便捷,加之原来就拥有的多条公交线路,居民生活成熟度将得到较大提升。作为上海的保障性住房基地,顾村板块一直以低价质平的市场形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2嘉定江桥 江桥板块位于嘉定区的东南部,主要是指分布在苏州河以北、京沪高速铁路以南、外环线以西的区域。板块东部是黄渡镇,北面南翔板块,西侧毗邻普陀区,南面紧连长宁区,是整个嘉定距离市区最近的区域。

特大型居住区设计

大型居住区设计 为成功获得销售业绩,也为了对城市发展负责,开发商及建筑师为大型社区的开发理念引入多种多样的概念名词,如:新城市主义理论;绿色生态设计理论;新都市主义;复合开发设计理论;“豪布斯 卡”(HOPSCA)概念;BLOCK街区规划概念。 一、新城市主义的城郊社区设计理论的基本原则 紧凑住宅布局与私宅平分土地资源相比较,公共空间基地内景观资源(小河)被更多人享有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建设提倡必须将公共空间的重要性置于私人利益之上,这一原则落实于“大都市、城市和村庄”,“邻里、分区和交通走廊”以及“街区、街道、建筑”这三个设计层面上在“大都市、城市和村庄”层面上,新城市主义开发理念的着眼点是:既要注重局部,又要总揽全局。社区多样性、人口规模、公用空间和结构所决定的城市化都应该贯穿于整个大城市地区。要根据相似的开发原则对整个地区进行规划与设计。 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邻里社区、分区和交通走廊。邻里社区是一片有着各种样功能的城市化的区域。分区是一片有着单一功能的区域。交通走廊是不同邻里或分区之间的分隔区域。新城市主义邻里社区应该紧凑,具有多种功能,应以公交系统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具有特殊功能的分区地理位置要合理,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合理开发的交通走廊有助于将自然环境与社区融为一体。 通过将街区、街道和建筑按照某种方式进行组合便可以实现新城市主义开发理念的具体模式。新城市主义致力于通过将个体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使之成为纽带,将居民凝聚到一起。街区、街道和建筑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要素,每一要素既具有自己的个性又拥有一定的共性。新城市主义关于街区、街道和建筑的开发思想是基于美学角度的设计,是从开发场所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遗留建筑风格出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扬和提高。目的是要能够充分表现当地的价

松江区泗泾镇泗陈公路沪松公路口商业地块三期商业初步设计说明-A

松江区泗泾镇泗陈公路沪松公路口商业用地三期商业(地块)初步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上海市松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上海天年华房地产有限公司建造商业用 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松发改字[2005]94号和95号 1.2上海市松江区规划管理局关于上海天年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松江区泗泾镇 泗陈公路沪松公路口商业地块三期商业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方案批复编号:DA31011720100667 1.3 上海市松江区测量队编绘的1:2000地形图(采用大地坐标系统) 1.4 上海天年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及设计要 1.5 国家及上海市颁发的有关设计规范、条例及标准 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2.1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松江区泗泾镇泗陈公路沪松公路交叉口西侧,沪松公路以北,泗陈公路以南,基地总面积3.3461公顷。基地南边邻靠河道(东西走向),中途分岔向北蜿蜒穿越地块,同时在河道与沪松公路交汇处有两条220KV 的高压线由东南向西北贯穿地块。基地中央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轻轨横贯,将用地南北分块,分别为南块一二期商业用地,面积2.1197公顷;北块三期商业用地,面积1.2264公顷。此次设计为三期商业用地。 2.2自然条件 本工程所在地地势较为平坦,属于滨海平原的老滨海平原类型地貌,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较长。但气候多变,冬有寒潮,春季多雨,盛夏高温干旱,夏秋受台风暴雨袭击。全年平均气温15.7℃,年降雨量1100mm左右,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平均最大风速30米/秒,极大风速38.9米/秒。2.3本工程三期建筑位于泗陈公路南侧、轻轨线北侧的狭长地块内。三期总建筑面积33462m2。本工程1#楼(公寓式办公楼)为地上十五层(一层层高5.2米,其余层高4.5米)、地下一层(层高3.9米)的高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22234.37m2 ,地下建筑面积2885 m2 ;2#楼(商业用房)为地下一层(层高3.9米)地上五层(一层层高5.2米,其余层高4.5米)的多层建筑,地上建筑面积5265.63m2 ,地下建筑面积3077 m2。 地下室总建筑面积5962m2 ,设喷淋,分三个防火分区。 2.4本工程设计范围为用地内的建筑的总体、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 专业的单体设计。 3.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3.1遵循现行国家及上海市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方针、政策及法规的前提下,坚 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做到总体规划布置合理,交通流畅清晰,功能分区明确。 3.2结构设计保证质量安全、经济、采用合理方案解决问题,抗震设计遵循地区7 度设防的规范要求。 3.3建筑轮廓适应地形,形体丰富,富有现代感。1号楼立面横向线条体块、竖向 线条与玻璃幕墙体块相互穿插,互相搭配,极力营造出极富地标性的现代风格建筑。2号楼平面布置与1号楼相衔接,形成流畅的交通流线。2号楼采用退台处理,形体丰富又与1号楼相呼应。立面虚实对比,并且有大面的弧形倾斜面。外墙面主要采用石材和面砖两种材料。在建筑周围的地面,露台和空中花园等处设置地灯,作为夜间照明,使得建筑外墙材料的反光性在夜间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3.4环保方面立足于形成一个健全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从规划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

上海市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主编单位: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09年7月 目录 第1章总则 1、目标 2、理念 3、规划原则 第2章功能布局 1、多元化居住类型 2、综合性城市功能 3、多样化社会生活 4、多层级布局结构 第3章开发控制 1、适宜的人口密度 2、高效复合的土地使用 3、合理的开发强度 4、舒适的居住建筑 5.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第4章道路交通 1、高密度的支路网系统 2、适宜的支路道路宽度 3、便捷的公共交通接驳 4、完善的慢行交通出行系统 5、合理的交通组织模式 6、合理布局的停车设施 7、适宜的交通宁静化措施 第5章公共设施 1、多层次的城市服务设施 2、综合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3、多类型的的产业设施 4、高效安全的市政基础设施 第6章空间特色 I、中小尺度街坊 2、增强街坊的围合度 3、有序的街道界面 4、适宜的街道尺度 5、整体建筑风貌 6、怡人的公共开放空间 第7章生态环境

1、自然的生态环境 2、省地节能环保 3、安全应急防灾 第8章实施对策 1、开发模式 2、分期实施 3、规划深化 第九章附则 1、适用范围 2、适用期限 3、解释权 第1章总则 第一条目标 大型居住社区是指用地规模约为5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0万人,以居住功能为主体、生活与就业适当平衡、功能基本完善的城市社区。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功能完善、交通便捷、自然宜居、活力繁荣的城市社区。 第二条理念 大型居住社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满足特大型城市人口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建设,突破传统居住区概念,突出城市社区的整体发展理念,突出社会和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第三条规划原则 社会和谐,是大型居住社区发展的核心目标。大型居住社区 中应当保证各种城市活动能相容共存,并为多样化的城市活动综合布局空间资源,以保证经济多样性、空间多样性、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功能完善,是大型居住社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型居住社区应当纳入新城.、新市镇的发 展范围,充分依托现有居住空间,考虑未来就业安排,符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上海市市 域"1986"城镇体系规划的战略发展要求。 交通便捷,是促进大型居住社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大型居住社区应当具备良好的交通出 行条件,大型社区的选址和布局应与轨道交通站点、高速公路布局以及其他公共交通设施配 套相结合。 自然宜居,是满足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措施。大型居住社区应当充分利用现有 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应当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符合节能环保的 要求。

333-上海市郊区大型居住社区交通发展特征与分析

上海市郊区大型居住社区交通发展特征与分析 李斌 赵一新 吕大玮 【摘要】随着上海郊区大型社区的建设推进,中心城人口的不断导入,使得郊区的交通问题也日益显现,郊区大型居住社区居民的社会属性与出行目的也与中心城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导致了郊区大型居住社区居民出行的多样性,使得居民正常出行需求难以得到保障。本文以郊区大型居住社区为研究对象,从功能目标、城市空间、交通配套、环境质量、人员构成、出行特征等方面对其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了上海郊区大型居住社区交通发展的特征,为今后郊区交通发展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郊区大型居住社区,出行特征,公共交通 1郊区大型居住社区发展概况 从2009年起,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集中开展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规划选址工作(以下简称“大居”):2009年初,第一批选址共8个大居,涉及6个郊区县,包括依托原配套商品房基地的宝山顾村等六大配套商品房拓展基地和嘉定云翔、青浦徐泾东站两个中低价普通商品房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29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约12平方公里,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1936万平方米;2009年下半年,确定浦东惠南民乐、宝山罗店等23个有一定规模的大居,涉及9个郊区县,建设用地面积约105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约40平方公里,预计可建住宅建筑面积约8000万平方米。第一批和第二批大社区中规模较大的基地分布于总体规划确定的7个郊区新城中的6个新城范围内(崇明陈桥新城除外),如松江南站(13.6平方公里)、奉贤南桥(12.6平方公里)等,其余均位于新市镇镇区或毗邻新市镇镇区。 2010年,结合保障房推进计划,在第二批23个大型居住社区中范围内,综合考虑区位、轨道交通、现状情况等因素,先后启动了浦东航头拓展、民乐、川沙、青浦徐泾东(华新拓展)、城一站、松江泗泾南拓展、佘山北、闵行浦江拓展、旗忠、宝山罗店西、嘉定城北站、云翔社区拓展、奉贤南桥12个近期建设社区的规划及建设,目前已有9个社区居民已入住。2郊区大型居住社区交通发展现状特征与分析 2.1特征一:目标和功能的单一性 郊区大型居住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动迁安置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其现状的功能也只是居住为主,由于以用地的可获取性为前提,规划和建设时间较为仓促,既缺乏与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目标的互动,也缺乏和郊区重点城镇发展和轨道站点建设的互动,导致选址与服务的错位,形成了功能单一和质量不高的“卧城”,由于缺乏和居住生活配套的公共设施,也缺乏城市和地区级的大型功能性设施和就业岗位,使得郊区大型住宅区缺乏吸引力,形成了缺乏就业能力人口和老龄人口的聚集地,人户分离现象严重。

金山亭林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山亭林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示 2011-09-20 1、规划区位 金山亭林大型居住社区位于金山区亭林镇,地处松江、奉贤、金山三区交界处,位于亭林镇区的东北角,东临奉贤庄行镇,北接松江叶榭镇,选址主要依托铁路金山支线(轨道交通22号线)。 2、规划范围 亭林大型居住社区范围:东至铁路金山支线、南至大亭公路、西至车亭公路、北临金山区界,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09公顷。 3、规划理念 总体理念:“关注每个人在城市中生活的需要”。 ——开放的住区街道空间 ——功能混合多样 ——活力氛围 ——健康生活 4、发展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约509.5公顷,规划总建筑量约643.2万平方米(其中现状保留32.08万平方米)。商办建筑量23.1万平方米。 住宅建筑量452.5万平方米,其中农民动迁房约2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288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约144.5万平方米。 人口规模约13.3万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约34平方米。 5、规划结构 规划布局结构可以概括为:一心双核引领、两轴五区相连。

(1)一心:是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的综合服务中心,是站点的门户区域。 (2)双核:分别为西片区的创新活力核以及东片区的生态休闲核。 (3)两轴:指生态发展轴和功能联系轴。 生态发展轴指的是贯穿东西片区的运港-东风一河生态发展轴 功能联系轴是指沿着亭华路的发展轴。 (4)五区:包括一个商贸服务区和四个居住片区。 6、土地使用规划 规划总用地面积509.5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79.0公顷。 规划居住用地257.4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53.74%。其中住宅组团用地216.17公顷,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9.86公顷,基础教育设施用地31.39公顷。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44.3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9.26%。 规划绿地62.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3.07%。 规划市政设施用地1.06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0.22%。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113.58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3.71%。 7、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建成后,亭林镇的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20万。规划形成一处区域级公共活动中心,两处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一处区域级公共活动中心位于亭林站点周边,设置区级的商业商务设施以及休闲娱乐设施等。两处地区级设施中心分别位于大社区西片区的创新活力核和东片的生态休闲核。规划配置服务于整个亭林镇的商业、文化、

高处施工预防坠落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实施细则 (防高坠) 项目名称: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C19-29-01地块 编制: (专业监理工程师) 审批: (总监理工程师) 2018年11月

监理文件(规划、细则)报审表编号:

监理规划(细则)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C19-29-01 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编号:

目录 1 工程概况 (5) 1.1工程地理位置 (5) 1.2工程高危险源及高处坠落类型分析 (7) 2 编制依据 (7) 3 高空防坠落监理控制要点 (8) 4 监理检查控制方法与频率 (9) 5 安全监理措施 (11) 工程概况 1.1工程总体概况 工程名称: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C19-29-01 地块经济适用房项目 建设地点:C19-29-01地块项目东至披云门路,西至欣浪路,南至玉阳大道(现为车阳路),北至茶亭路。 建设单位:明松置业 项目总承包:建工集团 设计单位:众鑫建筑设计研究院 人防设计单位:众防建筑设计 围护设计单位: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勘察单位: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华金工程咨询监理 质量安全监督单位:市松江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1.2场地及周边环境 玉阳大道(现为车阳路) C19-29-01地块项目西侧为6m宽欣浪路延伸临时道路,道路南侧不通、北侧通至柳亭路;地块南侧现为车阳路,车阳路与地块之间为正在施工的管廊;地块东侧现为华长路;地块北侧为已施工相邻工地,与本地块之间为暂未施工的茶亭路。 1.3 建筑概况 C19-29-01地块占地面积39028m2,项目总建筑面积118227.4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3420.93m2(计容建筑面积78056.00m2),地下建筑面积34806.44m2。主要建筑为8栋住宅楼及1层地下车库,其余建筑包括一栋社区配套,一栋商业配套等。住宅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人事丨松江区区管干部任职前公示(2016年8月18日发布)

人事丨松江区区管干部任职前公示(2016年8月18日发布) 新鲜、权威的松江新闻每日送达 ■来源丨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组织部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经区委研究决定,对下列同志进行任职前公示。陆青,男,1977年12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学,法学学士,2000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广富林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拟任松江区方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刘峥,女,1967年9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专,中央党校大学,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经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拟任松江区永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葛洪兵,男,1972年4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南通,全日制大学,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1995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建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拟任松江区永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季求清,男,1971年2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通州,全日制中专,中央党校大学,1987年9月参加工作,1991年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泖港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拟任松江区中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孙焱,男,1964年10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学,军事学学士,中央党校研究生,1984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文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兼文化执法大队大队长,拟任松江区九里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施佩丽,女,1976年10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中专,在职研究生,医院管理专业硕士,1995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卫计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拟任松江区泗泾镇党委副书记。 徐渊,男,1976年1月出生,汉族,籍贯浙江绍兴,全日制大学,法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1998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编办副主任,拟任松江区佘山镇党委副书记。 谈永根,男,1965年5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初中,在职大专,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泖港镇党委委员,拟任松江区九亭镇党委副书记。 董清,男,1971年7月出生,汉族,籍贯上海,全日制大专,在职大学,1991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松江区城管执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纪委书记、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拟任松江区九亭镇党委副书记。

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2016年度

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2016年度 部门决算 第一部分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概况 一、主要职能 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是隶属教育局领导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设校长室、副校长室、事业发展办公室、事务管理办公室、工会五个科室。各科室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校长室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执行上级指示,指导各职能科室开展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学校各项行政工作顺利开展。 2、副校长室全面负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包含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组织落实、检查和总结,提出教改和教研的意见,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并负责学校教师的管理,培养教师良好的教风。 3、事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学校教学常务管理;负责学校大型考试的策划及考务管理;负责教学常规的指导、检查和落实工作;负责组织安排各类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负责做好教学质量的评估、总结工作。 4、事务管理办公室负责学校的后勤保障和财务管理工作;

负责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设施的建设、维修和管理;负责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为师生提供健全的服务;开源节流,管好用好各项资金。 5、工会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工作,其工作范围按上级规定,但必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活动。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从预算单位构成看,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部门决算包括: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决算。 纳入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2016年度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单位名单见下表:

第二部分松江区泗泾镇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2016年度 部门决算表 2016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浦江镇拓展大型居住社区区域化管理文件

关于加强浦江拓展大型居住社区 区域化管理的请示报告 浦江拓展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开发面积达4.22平方公里,参与建设的单位多,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属于“多兵种、集团化”的作战模式。 要想打好这一仗,加强区域化施工管理是重要的一环。 如何开展区域化施工管理,首先要解决组织问题,因此构建区域化施工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机制成为开展浦江拓展大型居住社区区域化施工管理的首要工作。 一、区域化施工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 浦江拓展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指挥部是区域化施工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下设具体职能部门是区域化施工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全面负责浦江拓居的区域化施工管理的管理与协调工作,包括各参建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需指定专人,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渣土办、治安办、水务、供水供电等部门人员共同构建的管理网络,来共同维护区域化施工管理的统一与协调,对于部分特殊或疑难问题,则交由建设指挥部会同政府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如区重大办、拆迁办、建交委、公安局、水务局、城管局、交警支队及浦江镇政府,形成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制定专题实施方案,进行专项管理。

二、区域化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1、区域封闭管理 随着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的大量涌入,区域内的治安状况复杂,流动人口多,无证商贩和盲流也乘机驻扎,各类案件高发频发,周边 区重大办 区拆迁办 区建交办 区公安局 区水务局 区城管局 区交警支队 浦江镇政府 前 现 战 财 期 场 略 务 拓 管 发 部 展 理 展 部 部 部 各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现场管理小组 各驻场办事机构 浦江镇城管队 区域化施工管理 区域交通组织 总体土方平衡 大型临时设施 区域防汛排水 区域安保与治安管理 上海浦江拓居工程建设指挥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