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摘要】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管理者所要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直到现在,国内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股利具体发放的实施阶段也有很多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的股利政策更为完善。本文主要对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股利分配政策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股权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5

一、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一)股利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认为企业的留存收益再投资时会有很大的风险,股利理论主要分为四种。

所以比起“森林里”的未来收入投资者更加偏好“在手上”的现在收入;mm理论认为在一个没有税收的市场上,股利政策和公司股价是没有相关性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税差理论认为只要股息收入的个人所得税高于资本利得的个人所得税,股东就会不愿意公司不支付股息;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管理者与市场上的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拥有更多公司内部信息,股利是管理者向外界传递企业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

(二)股利支付形式与支付率

1.股利支付形式

上市公司主要有四种股利支付方式。股票股利是指一个企业选择用股票的方式来回报他的投资者;现金股利是指一个企业选择用现金资产等来回报他的投资者;财产股利是指一个企业选择用现金资产以外的资产回报投资者;负债股利是指一个企业选择用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回报投资者。

2.股利支付率

一个上市公司所发放的股利和他当期利润的比值叫做股利支付率。通常一个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与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是成正比的。

二、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

(一)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方式对比

1.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比例低

如表1所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可谓很多,包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送股、转赠、派转、派送等等,但是在这其中,不分配股利的公司仍然存在。

2.美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比例高

在美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是选择现金股利,而且现金股利的股利支付率往往都是比较高的,通常都会超过50%,而选择股票股利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只有15%不到。虽然在美国没有除公司之外的第三方硬性规定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但是许多上市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着高股利支付率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二)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支付水平对比

1.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下。虽然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逐渐抛弃了以前偏爱股票股利的观念,开始采用现金股利这一股利政策,但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派现率却一直保持着比较低的水平,即股利支付率偏低。

2.美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高

美国上市公司大约有50%~70%的税后利润会被用于股利支付。且股利支付次数是比较多的,往往按照季度支付。他们选择这样做带来了许多好处,如果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支付股利,那么就意味着公司的管理者必须要向投资者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公布企业在这一个特定时期的具体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而这就会使投资者能够持续密切地了解关注公司的发展状况,

同时也增加了投资者的透明度。

(三)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稳定性对比

1.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稳定性差

上市公司在选择股利分配政策时,保持该政策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却一直缺乏稳定性,这样就会导致股票价格经常波动,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我国上市公司中没有流通的国有股份和法人股份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上市公司没有长期的股利政策,所以投资者对于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和收益状况以及自己的投资回报没有确定的预期,削弱了投资者的投资欲望。

2.美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稳定性强

因为股利分配政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他的决定也会影响到企业投资者等诸多利益相关者,所以美国的上市公司选择股利分配政策时往往是十分谨慎的。他们的股利政策一直很稳定,不会有比较大的波动,上市公司一般都会事先确定好相应的股利支付率,然后保持相对的稳定,即使在某一个时期,公司的经营水平或者是财务状况大幅度的增长,往往也不会立即提高股利支付率回报投资者,而会事先定一个比目前高的股利支付率,再慢慢增长。

三、两国股利政策差异原因分析

(一)股权结构分布不同

在美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分散开来的,其中个人投资者占的比例比较大,往往会超过所有投资者的一半左右,剩下的就是法人股、政府机构或者是社会团体所持有的。而且这些机构投资者基于法律限制并且为了分散风险,他们通常在单个上市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很低,这就意味着在美国,股权一般处于非常分散的状态,持有大比例股份的股东很少。

在中国,公司的股份持有者中,国家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股权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公司的股权结构越集中,那么他的控制权与所有权会结合的越紧密,公司的管理层也更不偏爱支付股利。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虽然这一现象在不断的改善,但这并不代表现在股东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实际上,现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还是比较严重的。

(二)资本市场完善程度不同

在美国,资本市场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一般情况下供给等于需求,这就使得美国的投资者无法通过资本利得来获得收益,所以股票回购与现金股利才是最为直接的获取收益的方式。而且因为美国拥有最为成熟的资本市场,所以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下滑,那么大部分的股东会选择放弃该上市公司的股票,这就给了其他有经济基础的投资者一个机会来收购该企业的股票,变成该企业的大股东,重新管理整治该企业。在中国,投资者往往不会关注企业的经营水平或者是财务状况等影响投资的因素,而会利用资本市场来进行一系列投机的行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买卖股票往往不是为了真正成为该企业长期的投资者,而是利用市场短期的变化来赚取投机的收益,投资行为明显趋于短期化。在我国,也正是因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都十分清楚投资者的这种投机的心理,所以才会选择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不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很不完善,波动性较强。

(三)现有法律政策不同

美国关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法律法规是比较完善的,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没有合理的理由说明公司在未来需要资本,那么公司累计的留存收益大于25万美元以后,就要承担很重的税负。正是因为这样严格完善的法律制度,对于企业来说,他规定了上市公司最低的股利分配水平,有法可依。对于投资者来说,很好的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

虽然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上市交易的标准不是很详细具体,但是根据实际来看那些可以选择债券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是比较大型的公司。以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于公司债券发行的审核都是实行额度制,但是经过法律修订之后,让公司对于债券的需求也有所缓解,同

时也有利于企业的投资者,通过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券结构一定会逐步完善的。

四、美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一)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虽然在最近的企业改制过程中,我国推进了股权分散化进程,从而使我国企业的股权不再那么单一,而是越来越多元。但是至今股权多元化还没有完成,国有股依然在许多上市公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无疑不利于上市公司的管理经营和股东的利益。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分散化和多元化,让上市公司的股份不再那么单一,这是我国目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任务。

(二)完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譬如投资者需要证券市场建立起高效公正的信息披露制度以确保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仍不完善,从而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随意性较强,我国应逐步完善资本市场,加强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监管,使之建立起合理透明的股利政策,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及投资热情,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三)推进相关法律的改革

首先,有关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披露制度,一个有效完善的披露制度肯定会促进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合理化。其次,我国应改进上市公司的审计制度,法律应该明确禁止与上市公司有任何利益关系的会计师对该公司进行审计工作,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最后,法律应规定如果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中存在虚假、错报、遗漏或者是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将会追究其法律责任,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只有这样在规范管理者经营管理工作时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保护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

国内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文献综述

国内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综述 张洪芳王颖 (教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18)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我国学者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动因及投资偏好的研究。【关键词】股利政策股利无关论税差理论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理财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的股利政策不仅可以使上市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而且能激发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投资热情,从而使上市公司长期、稳定地发展。因此,制定合理的股利政策对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必须慎重对待。1956 年,Lintner 对股利政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此后,对于股利政策的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潜心钻研,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在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一鸟在手”理论。国外的股利政策研究开展得比较早。早在1938 年,Williams 就揭开了股利政策研究的序幕,提出了股利重要论。1956 年,哈佛大学教授Lintner 对股利政策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首次提出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认为公司管理者在制定股利政策时会考虑三个因素:①目标

股利支付率,据此可确定公司愿意支付的股利比例。②根据长期可持续的变动收益调整股利,公司管理者只有觉得在长期内能够维持更高的收益时才提高股利支付率。一般来说,股利的增长总是落后于收益的增长且平滑得多。③股利的变动。公司管理者更加关注股利的变动而非股利的发放水平。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Walter 研究了股利、每股利润、投资收益率及基准折现率同股票价值的关系,建立了华特模型,用数学公式证明了股利政策与股票价值有关。Gordon 对当时流行的盈利假说和股利假说做了精辟的分析,认为购买股票像购买其他资产一样,是因为它在将来能创造收入,并通过分析证明投资者购买股票是为了获得股利,股利的分配确实能够影响公司的价值。如此一来,股利重要论逐渐发展成了“一鸟在手”理论,其主要观点可归纳为:股票价格与股利支付率成正比;权益资本成本与股利支付率成反比。也就是说,必须采用高股利支付率的股利政策才能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2.股利无关论。1961 年,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 和财务学家Miller 提出了著名的“股利无关论”。该理论认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或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单就股利政策而言,无所谓最佳,也无所谓最差,它与企业的价值不相关。一个公司的股票价格主要受其获利能力的影响,而非取决于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该理论有三个严格的假设条件:一是完全资本市场假设,指资本市场投资者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分析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分析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分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分析在我国证券市场上,高比例送股和转增股的股票,一直受到市场追捧,而连续派现且支付率较高的股票表现平平,且长时间遭到市场冷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请看——— 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历来是证券市场经久不衰的炒作题材,高比例配送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而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方面素有“铁公鸡”的绰号,到公布年报时,公司以“不分配不转增”六个字就把投资者轻易地打发了,使投资者的期望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又称红股、送股)两种,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和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常常被上市公司作为股票股利的一种替代品,在此一并归入股利分配范围讨论。从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批露来看,实施纯现金分红的公司比重超过一半,达54%;不分配不转增的达35%;其余的公司主要实施混合分配,但比重都很小,此外,还有非良性现金分红公司增多的新问题。同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仍然存在现金股利支付率偏低、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送股和转增股支付与股价的波动相关性大这三大老问题。 非良性现金分红公司增多

2001年报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非良性现金分红的公司增多,主要表现为:①将利润分光吃光,超能力派现,如承德露露(每股收益0.38元,每股派现0.66元)、长城电脑(每股收益0.156元,每股派现0.2元)。②经营情况欠佳,照常派现,如格力电器、隆平高科、深深宝a(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值,每股派现分别为0.3元、0.3元、0.05元),深科技a(净利润为负值,每股派现0.06元),新钢钒(每股账面货币资金为0.08元,每股派现0.2元)。③派现当年已推出再融资方案,如盐田港a(中期每10股配3股,年末每股派现0.5元)。④刚上市就高派现,如用友软件(2001年上半年上市,每股派现0.6元)。 上市公司如果每股派现大于每股收益表示除分完当年利润外,需动用往年的结余利润;净利润为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时派现,表示在没有现金正流入时还派现;派现前已推出再融资方案表明公司自身资金不足,需融资才能进行现金分红;刚上市即高派现表示公司要动用募股资金进行分红。 现金股利支付率偏低 2001年度有盈利但不进行现金分配的公司达274家。在分配预案中实施现金分红的668家公司中,现金股利支付率在25%以下的公司有120家,其中每股收益超过0.80元的5家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竟低于15%。不考虑超能力分配的53家公司,有分配能力的上市公司平均现金股利支付率也仅为35.3%,比起国际证券市场50%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仍属偏低。低于每股0.05元现金分红(蜻蜓点水

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原因

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原因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具有以下原因: 1、盈余因素的约束 a. 其中最典型的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说。这类公司一般都有曾经亏损的历史,当年的收益并没有大幅提高,只是勉强通过“及格线”,不派发股利显得合乎情理。我国《公司法》规定,利润的分配顺序是弥补以前年度损益,提取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积金,提取任意公积金,剩余余额才可以用于发放股利。这种规定也是出于对股东利益和公司未来发展的考虑,是资本保全理论的规范化。在实务操作中,公司的盈利情况无疑是发放股利的决定因素。 b. 另有部分公司对不分配的解释比较直接,即“利润较少,不足分配”。这类公司的经营通常处境艰难,虽有一定利润,但由于经营环境难以乐观,因而采用不分配可以为企业保留一部分资金,用于扭转局面。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不分配,首先是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不良,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不分配现象,需要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入手。 2、“中期或前年已分配过” 作为对股东的回报,也为了表现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许多公司除了在期末进行分配之外,会考虑在年中时对股东进行分配。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期分配来源是中期报告,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中期报告不需要审计,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中期报表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从而成为其预测上市公司全年经营状况的依据。在全面估计当年业绩的情况下,许多公司开始考虑进行中期分配。然而我们发现,许多公司进行中期分配只是将全年的分配变换了时间而已,中期分配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年末不分配的理由,这与中期分配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然而从全年来看,这些公司毕竟进行了分配,其解释的理由似乎也可以理解。但另有一些公司却将以前年度曾经发放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作为当年不分配的理由,从这些公司的解释看,公司的管理层有将发放股利作为对于股东的“施舍”的倾向,由此可见,我国某些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分配理念上还存在误区。 3、现金流量因素 此种情况公司持有的不分配的理由大多是“现金流量状况不佳”,“经营现金紧缺”和“流动资金紧张,正在处理坏帐”等。这些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公司年报中所显示的利润可能只是存在帐面上的应收帐款或是存货,所以,不进行分配也算有正当理由。但是这种理由会让我们联想到我国推出的四项计提的相关规定,现金流量不佳应是相当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在年报中言明,似乎许多公司对此存在“回避”倾向。从另一方面看,许多上市公司的难以持续发展,应该说都与现金流量状况有联系,可见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应是上市公司经营中的一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3、流动资金因素 流动资金因素本来不会影响到股利分配,然而有许多公司以需要补充流动资金为由不发放股利,这可能是针对证监会关于把发放现金股利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条件而说的。在我国股利分配至少有两种形式:现金方式和股票方式。本来就这两种股利形式看,现金股利分配应该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压力较小,而股票股利分配由于导致股本增大,会稀释每股利润,所以会给公司带来盈利增长的压力。但是在解释不分配原因时,许多公司仅限于对现金股利作解释,似乎股利分配只有一种方式。不过,有许多公司在提出流动资金原因的同时,也提出了其他解释原因。有一点可以肯定,流动资金因素是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流动资金的紧张,可能是由于公司扩展的需要,也可能是前述的现金流量

上市公司收益分配案例分析(作业版)

市公司收益分配 案例分析 班级: 财务管理一班学号:113 姓名: xx 、中外收益分配政策对比一)、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政策 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主要采取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分红方式。在证券市场建立的初期,采取现金股利形式分红的上市公司较少,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采取现金股利形式分红的公司越来越多。 案例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摘录) 1、分配年度:2010 年度。 2、本次分配以公司总股本415,646,691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 现金红利 0.6 元(含税)。 3、每股税前现金红利金额 0.06 元。 4、对于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A 股股份的个人股东(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按10%的税率代扣个人所得税后,实际派发现金红利为每股 0.054元。对于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A股股份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FI D,公司委托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按照扣除10%企业所得税后的金额,即每股人民币 0.054 元进行派发;如该类股东在本公告刊登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公司提供相

关纳税证明文件: 1)以居民企业身份向中国税务机关缴纳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凭证;2)以居民企业身份向中国税务机关递交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3)该类股东虽为非居民企业,但其本次应获得的红利属于该类股东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取得的证明文件。由本公司核准确认有关股东属于居民企业股东后,安排不代扣代缴10%企业所得税,并由本公司向相关股东补发相应的现金红利款每股 0.00 元。 如果该类股东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证明文件,则本公司将按照10%的税率代扣代缴QFII股东的红利所得税。对于其他非居民企业,我公司未代扣代缴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对于属于《企业所得税法》项下居民企业含义的持有公司无限售条件A 股股份的机构投资者的所得税自行缴纳,实际发放现金红利为每股人民币 0.06 元。 二)、国外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政策 在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分红收益分配方案大致可以分为4 种形式。 (1)现金股利形式。即上市公司分红时向股东分派现金。这种分红方式可以使股东获得直接的现金收益,方法简便,是分红的主要形式。但是在确定分派现金比例时,往往存在公司与股东之间的矛盾。分派现金过多,受到股东的欢迎,但是公司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就会减少,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分派现金过少,虽然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增加,但是股东的眼前利益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公司股票的价格。 (2)股票股利形式。即上市公司以本公司的股票代替现金作为股利向股东分红的一种形式。这种分红形式即送红股的形式。所送红股是由红利转增资本或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形成的,属于无偿增资发行股票。由于所送股票是按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分派的,每位股东在公司拥有的权益不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分红方式只是使公司帐户上的一部分留存收益转化为股本,公司的资产及负债并未受到影响。送红股方式的好处在于,现金股利可保留在公司内部,防止其流出公司,既增加了公司的资本,又扩大了公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_以贵州茅台为例

案例库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以贵州茅台为例 ◎文/许 云 赵 娣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贵州茅台异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通过迎合理论和代理理论分析贵州茅台派发高股利的真正动机。中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主要并不在于传递某种信号,或是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间代理问题,更主要的是与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集中度有关,现金股利更多的是被大股东用作从上市公司“转移资源”或“套现”的工具。 关键词:股利政策;迎合理论;代理理论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 1961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了股利无关论,这个理论的提出是建立在完备资本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1.没有税收。2.没有破产成本。3.负债对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决策没有影响。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不存在以上假设,当放松这些假设时,股利政策与公司价值不再无关,从而出现了股利相关论。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也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然而,由于西方理论所提出的假设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不具备,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及其发放动机存在着差异性。 以A股市场为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的二十余年里,累计已实现现金分红总额为16050亿元。然而,20年来沪深两市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在内的累计融资金额高达3.7万亿元,比较二者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仅为43.3%。同时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以现金股利为主,它的分配水平呈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1.总体分配金额不高,平均为每股分配现金0.16元,中位数为每股0.1元; 2.各公司间的差别较大,每股现金股利最大值达到 3.997元人民币,而最小的只有0.0035元,相差1142倍;3.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受政策影响较大。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治理模式以及制度背景:股权相对集中,证券市场股权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一股独大”,外部的法律及市场发育较差,监督机制弱化,缺乏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能主要并不在于传递某种信号,或是解决公司股东与经理间代理问题,更主要的可能是与公司的股权结构以及集中度有关,现金股利更多的是被大股东用作从上市公司“转移资源”或“套现”的工具。本文旨在探究贵州茅台异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通过迎合理论和代理理论分析贵州茅台派发高股利的真正动机。 二、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贵州茅台”)股利政策分析 (一)迎合理论分析 2012年12月9日,网上有网友爆出贵州茅台含有塑化剂,引起一片哗然。受此影响,茅台10日停牌,11日复牌,开盘报198.50元,跌0.15%,开盘后一分钟股价急速拉升,并重上200元,涨幅超过1%。贵州茅台的高股价在沪深两市一直是一枝独秀,公司2001年8月27日上市,发行价为31.39元/股,在之后的11年时间内,公司的股价从最初的开盘价34.51元/股一路走高,在2012年7月16日达到峰值266.08元/股。根据统计显示,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少发或者不发股利所不同的是,贵州茅台自2002年度至2012年度,实现净利润合计292.05亿元,公司同时期的分红总额为110.2亿元,股利支付率为37.74%。贵州茅台采取的是稳定增长型股利政策,每年发放现金股利,且股利支付水平稳步增长,与同行业相比,贵州茅台的每股现金股利十分突出。 那么根据Baker和Wurgle的股利迎合理论,贵州茅台的高股利是否与公司的高股价有关呢?事实上,公司发放股利越多,对股东和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就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公司声誉。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会更多的买进公司的股票,从而促使股价上升,公司股票的价格越高,对公司吸引投资以及再融资就越有利。另一方面,过高的股利分配政策,会使公司的留存收益减少,从而影响公司未来收益和股东收益。因此,公司在发放股利时应当做好发放股利和再投资之间的权衡取舍。 统计数据显示,贵州茅台在近5年整体上保持着超出行业水平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盈利能力,这给投资者传达了公司发展势头猛进的利好信息。另外,公司的每股收益为行业水平的17.36倍,位居整个行业的第一位。为了迎合投资者的期望,公司倾向于发放较多的现金股利。 (二)代理理论分析 原红旗(2001)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进行分析时,认为在国外股利政策是控制代理成本的一种工具,但是在中国现行股利政策恰好是代理问题没有解决好的产物。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股利形式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贵州茅台的股权结构是否存在上述代理问题呢?通过对目前贵州茅台股权结构的研究发现,茅台实现了股票的全流通,消除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间的不平等,避免出现非流通股股东为套现而大肆派现的情况发生。但是它的股权相对集中,国有法人股东仍旧是控股股东,对企业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由于我国监督机制的亟待完善,对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还存在不足,对于股票的散户持有者而言,他们购买股票更加关注股票的溢价能力,比较容易忽略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而且,贵州茅台的高股价也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它分配的股利,尤其是现金股利大部分都流向了大股东,成为向大股东输送利益的渠道。 62015.01 当代会计

中美两国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

中美两国上市公司市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2000-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在境外市场市盈率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估值效果。文章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在境市场的市盈率水平高于境外市场;和新加坡给予了中国公司以不同的评价:中国上市公司在主板的市盈率高于本地公司,而中国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主板的市盈率低于新加坡本土公司;没有证据表明A-H股的跨境上市形式提高了A股估值,但A-H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H股的估值。 关键词:海外上市;市盈率;股票估值 Abstract: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2000-2006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market earnings,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valuation of companies listed overseas. Article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domestic market price-earnings ratio is higher than the foreign market; China,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the company gave a different assessment: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Hong Kong main board of the Hong Kong-earnings ratio is higher than local companies, while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in Singapore Motherboard the price-earnings ratio is lower than Singapore-based companies;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the AH-share listing in the form of improved cross-border valuation of A shares, but AH shares to some extent, enhance the valuation of H shares. Keywords: overseas listing; earnings; stock valuation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以万科集团为例

摘要 股利的政策是现代的公司的理财的活动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公司的投资和融资的活动有深远影响,所以股利的分配的政策研究都是国内外的理论界实务界的关注热点。本文先介绍股利政策基本的理论,归纳股利的政策的影响的因素,包括了行业的生命周期、财务的状况、股权的结构和法律都限制等等,阐述我国的证券市场的股利政策的制度以及其的演变。然后,理论再联系着实际,运用了案例的研究的方法,详细的分析万科集团股利的政策以及影响的因素。本文就研究对同行业或者相关的行业制定了有效股利的政策来具有了一定参考的价值,并有助于我们的投资者们形成了正确投资的决策,来获取了合理投资的回报。 【关键词】股利政策行业生命周期盈利能力

目录 一、前言------------------------------------------------------------------------------------ 3 二、相关理论概述------------------------------------------------------------------------ 4 (一)股利政策理论--------------------------------------------------------------- 4 (二)股利政策类型--------------------------------------------------------------- 4 1.剩余股利的政策 ------------------------------------------------------------ 4 2.固定的股利的政策 --------------------------------------------------------- 5 3.低正常的股利加额外的股利的政策 ------------------------------------ 5 三、万科集团的基本情况--------------------------------------------------------------- 5 (一)房地产行业分析------------------------------------------------------------ 6 (二)万科公司的基本情况------------------------------------------------------ 6 四、万科集团的股利的政策分析------------------------------------------------------ 8 (一)万科集团股利的政策的公告效应 -------------------------------------- 8 (二)万科股利的政策的影响因素 -------------------------------------------- 8 1.行业的生命周期与股利的政策 ------------------------------------------ 8 2.财务的状况与股利的政策 ------------------------------------------------ 8 3.股权的结构与股利的政策 ------------------------------------------------ 9 4.法律的限制与股利的政策 ------------------------------------------------ 9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10 (一)研究结论-------------------------------------------------------------------- 10 (二)政策建议-------------------------------------------------------------------- 11 1.万科集团的角度 ----------------------------------------------------------- 11 2.监管部门的角度 ----------------------------------------------------------- 12 结论 ----------------------------------------------------------------------------------------- 13 参考文献----------------------------------------------------------------------------------- 14

如何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1)

如何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1)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普遍存在着非理性倾向。年报分析表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出现非理性行为的深 层原因是体制问题。因此,改革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制度、审计制度是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关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非理性行为体制 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现状 近年来,在证监会的监督和市场的引导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由不规范逐步走向规范,由不稳定走向稳定,由随意的行为走向具有一定理性的行为,具体特征表现为股利分配由高比例送配转向派现、由不愿意分红向不得不分红转变。但是,在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还很严重。 1、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不分配、不愿分红现象 股利的获取本应是投资者高投入、高风

险的必然回报,但通过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分析,可发现“暂不分配”的情况经常出现。据上海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提供的统计资料,自1992年以来,沪市中从未进行过现 金分配的上市公司达到220家,而其中竟有67家公司甚至从未进行过利润分配;这两个数字分别占目前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20%和6%左右,并且没有任何不分配股利的充分理由。另据中国银河证券公司苑德军博士对深、沪两市上市公司1998年年报的分析,在公 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80家公司的资产 负债率低于20%;在这80家公司中,有51 家公司没有分配现金股利,其中,又有40 家公司的每股收益大于元。不分红成为上市公司普遍施行的股利政策。本来,过多的持有现金将会增加企业的持有成本,违背财务会计的一般原则。从理论上讲,税后利润留存企业对投资者并无损失,因为如果企业税后利润高,股价相应也高;然而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来说,股票市场波动较大,并且市盈率较高,投资风险相当大,采取不分配政策限制了短期投资资本的流动,也剥夺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分析及建议(1)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分析及建议(1) 股利理论研究在西方已达数十年, 早在1938年威廉斯(Williams,1938)就揭开了股利理论研究的序幕,1956年林特纳(Lintner,1956)对股利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 )和财务学家米勒(Miller,1961) 提出了著名的“股利无关论”。在此基础上,西方财务学界展开了对股利理论的深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股利理论已经在不同角度得到了很大发展,积累了大量成果,形成了包括剩余股利理论、客户效应理论、信号股利理论和代理股利理论在内的现代股利理论学派。但是这些学派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许多方面甚至互相矛盾。因此,费舍?布莱克(Fischer?Black,1976)将股利政策视为“股利之谜”,布瑞利和迈耶斯(Brealey&Myers,1987)等将股利政策列为公司财务的十大难题之一。 ?,不分配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从年度之间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变化也较大(见表2)。1999年与1998年相比,沪市有59.3%的上市公司股利数量发生变化,47.9%上市公司的股利形式发生变化;深市有56.0%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数量发生变化,45.7%的上市公司的股利形式发生变化。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改变过于频繁、随意、股利政策严重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 2.邵正林,林云刚.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金融观察.2004,3:147-154. 表2 1998与1999两年相比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变动表 市场数量不变数量增加数量减少形式不变形式变化 家 % 家 % 家 % 家 % 家 % 沪市 175 40.7 113 26.3 142 33.0 224 52.1 206 47.9 深市 185 44.0 93 22 142 33.9 228 54.3 192 45.7 数据来源:1.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研究数据库》;?? 2.邵正林,林云刚.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金融观察.2004,3:147-154. ?? 2、股利分配往往伴随着配股,转增资本等股本扩张行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资金紧张,因此不派现的公司较多,但在2000年派现送股的公司比例有所回升之后几年呈稳定状态。根据证监会对公司配股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要获得配股资格,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10%,一些净资产数额较高的公司为达到配股的目的,采取了发放现金股利以降低净资产额,从而相应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办法。 ?? 3、上市公司存在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中,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的公司逐年增多,暂不分配现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不分配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呈逐年增加。据统计1994-2003年9年中,不分配股利的公司占上市公司比例分别为7.12%, 19.45%, 34.88%, 53.53%, 58.59%, 62.48%, 35.52%、39.89%, 46.3%,46%(具体情况见表1),不分配的状况很严重,对于不分配股利的原因,许多公司未做出具体解释。而且在1997,1998年度不分配股利的397家、480家公司中分别有243,265家的每股收益大于0.2元,即有一半的公司有盈利但不发放股利。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 —以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摘要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旨在分析和研究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对海尔集团股利政策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限制性条件因素、公司自身情况因素、股东因素、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等等。并阐述股利政策的四种类型,比较不同股利政策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研究在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的每个生命周期中应该如何依据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选 择合理适度的股利政策,以此来权衡利弊达到各方利益的均衡,使企业的收益和分配合理规范化,最终实现青岛海尔的终极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关键词股利政策;影响因素;选择目录第1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章股利政策理论概述第3章影响股利政策的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3.1 限制性条件3.2 公司自身的情况 3.3 股东因素3.4 外部环境的影响第4章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4.1 四种股利政策类型论述 4.2 各种股利政策在理论依据、目的、优缺点等方面的比较第 5 章生命周期在各阶段应该如何选择股利政策5.1 投产阶段5.2 高速增长阶段5.3 稳定增长阶段5.4 成熟阶段5.5 衰退阶段第6 章青岛海尔股利政策影 响因素及其选择的案例分析第7 章总结及建议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股份有限公司最敏感的问题莫过于股利政 策的选择和制定,如何选择和制定一个适合公司发展的股利

政策一直是公司财务决策的核心内容。随着2010 年全球经济的稳固增长,我国经济已经踏上了缓慢而温和的复苏之路,并且伴随着股权分置问题在上市公司中的解决,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直接体现在公司的股票价格上。但是,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股利政策的选择方面还存在短期性,而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从而导致股利政策缺乏稳定性、多变的股利支付形和股利支付率或高或低、股利收益率较低等问题,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上市公司对于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方面还考虑的不够全面,没有将公司的客观情况与各种影响因素相联系。因此,在我国特定的制度背景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和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有诸多因素,诸如股东因素、限制性条件、偿债能力、盈余稳定性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还存在选择股利政策的短期性等问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显得尤为必要。对我国上市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和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提高公司市场价值。对于股利政策的选择,没有一种股利政策能够适应所有的公司,因为每一种股利政策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环境,如果公司选择了不适度的股利政策,公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存在的问题 多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结构上说都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状态。这种结构上的不正常状况,主要指股权流动性分裂的现状,它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市场预期机制,是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它也是造成以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造成股利分配政策的不公平、导致市场信息失真、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等等。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1内部环境存在的问题1.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现状所存在问题的根源之一即体制因素,主要在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合理:一是国有股仍占有相当于绝对的控股地位三分之二的股份是不可流通的。股权流动性分裂问题,这种违反市场原则的制度安排,破坏了资本市场基本的功能。这一问题不解决,中国资本市场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多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从结构上说都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状态。这种结构上的不正常状况,主要指股权流动性分裂的现状,它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市场预期机制,是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它也是造成以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造成股利分配政策的不公平、导致市场信息失真、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等等。1.2上市公司的资金需求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顺应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需求新建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另一类是占绝大部分的由国企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前者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创业初期需要

不断追加投资,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而且一般这些企业的投资回收期较长。当前我国专门服务于高科技企业的二板市场尚未推出,因此对于在主板市场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必然会充分利用这条融资渠道,依靠外部资金和利润留存支持其成长。后者在面对国内外潜在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同时需要进行适当扩张,获取规模经济。这些理所当然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所以目前阶段,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对资本强烈的“饥渴症”。我们将上述两类上市公司分别与美国的股利分配作一比较。首先对于高科技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国外也普遍少分红,如美国NASDAQ的几家高科技企业,尽管业绩有较高的成长,平均增长率远高于纽约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但均没有现金分红。因此国内外高科技企业都有少派现的倾向。进而笔者认为,我国与美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间的差别主要来自于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根本原因是我国的上市公司正处于一个比美国更迫切需求资金的特别阶段。因此目前令人不满的上市公司分配行为,可以乐观地看作是解“资本饥渴症”的过渡行为,是“股利分配政策反映公司对资金的需求状况”在我国的切实运用。现金分红意味着企业现金流、净资产的减少,与目前企业大量需求资金是格格不入的。上市公司会通过实施股利分配方案和与分配相关的行为,力求避免现金流出,同时寻求现金流入的渠道。以中国特有的“既派息又配股”的现象为例,我国配股政策前后调整了三次,主要围绕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进行修正,对于那些离配股资格线不远的上市公司,少量的分红能起到显著的杠杆作用,较大幅度地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少出多进”的效果。资本经营者的资本需求可通过多种筹资方式来解决,因

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分析

【摘要】股利分配政策是上市公司管理者所要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直到现在,国内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股利具体发放的实施阶段也有很多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的股利政策更为完善。本文主要对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股利分配政策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股权结构 【中图分类号】f275 一、股利政策相关理论 (一)股利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认为企业的留存收益再投资时会有很大的风险,股利理论主要分为四种。 所以比起“森林里”的未来收入投资者更加偏好“在手上”的现在收入;mm理论认为在一个没有税收的市场上,股利政策和公司股价是没有相关性的,股利政策不会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税差理论认为只要股息收入的个人所得税高于资本利得的个人所得税,股东就会不愿意公司不支付股息;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公司管理者与市场上的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拥有更多公司内部信息,股利是管理者向外界传递企业内部信息的一种手段。 (二)股利支付形式与支付率 1.股利支付形式 上市公司主要有四种股利支付方式。股票股利是指一个企业选择用股票的方式来回报他的投资者;现金股利是指一个企业选择用现金资产等来回报他的投资者;财产股利是指一个企业选择用现金资产以外的资产回报投资者;负债股利是指一个企业选择用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回报投资者。 2.股利支付率 一个上市公司所发放的股利和他当期利润的比值叫做股利支付率。通常一个企业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与该公司的股利支付率是成正比的。 二、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比 (一)中美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方式对比 1.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比例低 如表1所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方式可谓很多,包括现金股利、股票股利、送股、转赠、派转、派送等等,但是在这其中,不分配股利的公司仍然存在。 2.美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比例高 在美国,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是选择现金股利,而且现金股利的股利支付率往往都是比较高的,通常都会超过50%,而选择股票股利支付方式的上市公司只有15%不到。虽然在美国没有除公司之外的第三方硬性规定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但是许多上市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着高股利支付率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二)中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支付水平对比 1.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低下。虽然我国目前上市公司逐渐抛弃了以前偏爱股票股利的观念,开始采用现金股利这一股利政策,但是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派现率却一直保持着比较低的水平,即股利支付率偏低。 2.美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水平高 美国上市公司大约有50%~70%的税后利润会被用于股利支付。且股利支付次数是比较多的,往往按照季度支付。他们选择这样做带来了许多好处,如果上市公司向投资者支付股利,那么就意味着公司的管理者必须要向投资者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公布企业在这一个特定时期的具体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而这就会使投资者能够持续密切地了解关注公司的发展状况,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新资料推荐------------------------------------------------------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导读:: 准则体系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 上市企业盈利模式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研究现状传统的理论和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误区,使得我们对企业盈利模式认识不到位。 难以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发展战略,尤其是难以培育出有高盈利能力的企业。 而这正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 企业的盈利模式是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设计和实施的可为企业带来显著、持续利润的经营方式,是其特有的赖以盈利的商务结构及其对应的业务结构 1。 成功的盈利模式必须能够突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性 2。 上市公司是企业形态中的特殊群体。 上市公司群体不仅对于促进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这使得我们对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开始不断涌现。 1 / 7

这些研究成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对企业盈利模式以及上市公司盈利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汇总、梳理和分析,指出盈利模式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一、我国有关盈利模式研究概述通过对 CNKI 博硕士论文及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 以盈利模式为检索关键字,在文献标题中进行检索,检索出文献共计 733 篇上市公司,其中期刊论文 622篇,博士论文 0 篇,硕士论文 95 篇,会议论文 16 篇。 在检索结果里,搜寻有关上市公司的相关研究,只有 3 篇期刊论文,针对性研究文献非常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见表 1)。 表 1 盈利模式相关文献检索情况另外,还有众多国内学者有关盈利模式的研究集中于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 他们分别从券商的经营模式、企业战略、资源投入和企业竞争行为等来分析券商的盈利来源,盈利结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经营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如资产规模小,业务单一、创新能力不足上市公司,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等(王开国,2003) 17。 吴晓求(2004) 18 认为我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券商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缺乏财富积累机制。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 股利政策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务问题之一,一直受到各方的关注。因为股利的发放既关系到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如果支付较高的股利,一方面可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公司股票市价上升。但是过高的股利,将使公司留存利润减少,或者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或者因举债、增发新股而增加资本成本,最终影响公司未来收益。而较低的股利,虽然使公司有较多的发展资金,但与公司股东的愿望相违背,致使股票价格下降,公司形象受损。因此,如何制定股利政策,使股利的发放与公司的未来持续发展相适应,并使公司股票价格稳中有升,便成了公司管理层的终极目标。 一、上市公司如何制定股利政策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制定股利政策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充分考虑影响股利政策的一些因素,这样才能保护股东、公司本

身和债权人的利益,使公司的收益分配规范化。 股利分配的一般原则。 1、纳税优先的原则。企业必须在依法缴纳各种税收以后,才能向股东分配股利。 2、弥补亏损的原则。企业每年的经营业绩不尽相同。如果往年出现亏损,则企业必须在弥补了以前年度亏损以后才能分配股利。 3、提取法定公积金原则。企业当年税后利润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如有剩余,应从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法定公积金。我国《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的10%,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 4同股同利、股东平等原则。公司税后盈利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如果有剩余,就可在股东间进行分配。股利分配应按同股同利、股东平等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企业在分配股利时,必须平等地对待各股东,在分配日期、分配比率和分配方式上,各股东不得有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