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1229 九上化学演练

20171229 九上化学演练

20171229 九上化学演练
20171229 九上化学演练

2017化学期末考试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下列每组的两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 钢铁生锈食物腐败

B. 汽油挥发干冰升华

C. 矿石粉碎灯泡通电

D. 工业制氧气工业制取二氧化碳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B. 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防止腐败

D. 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刻画玻璃

2.

A. A

B. B

C. C

D. D

3.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

A. 酒精

B. 天然气

C. 煤气

D. 氢气

4.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古代字画年深日久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

C.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的氧气更快、更多

D. 某溶液加入水后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6.根据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 它们依次表示原子、离子、离子

7.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图中的两种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

8.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如图是铝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 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 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0.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2SO4=ZSO4+

H2↑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X>Y>Z

B. Z>X>Y

C. Y>Z>X

D. Z>Y>X

1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B. 铝在空气中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的空气中更易生锈

D.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12.某气体既可以用排水取气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一定具有

的物理性质是(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C.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13.食醋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其主要含有醋酸,其化学式是C2H4O2,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它属于氧化物

B. 醋酸中含一个氧气分子

C.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 醋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1

三、填空题

14.能用于冰箱的去味剂和防毒面具的虑毒剂的是______ ,可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的是______ ,能和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发生中毒的是______ .

15.要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选用的方法是______ ,要降低水的硬度,工业上采用

的是______ ,生活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1O2可由如下的反应制取:Cl2+2NaC1O2═2X+2C1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其中C1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

16.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两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

(2)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为______ ;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7.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盐酸中,只有Z能生存气泡;把Y浸

入到X与硫酸根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Y的表面生成一层X.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Z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18.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铁制容器不能长期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CuSO4).

(2)天然气燃烧;

(3)实验室用锌和硫酸制取氢气.

19.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这些因素是如何

影响化学反应.示例: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进行得更快,更剧烈.答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粉末块的石灰石比相同质量的块状的石灰石与相同的盐酸反应更快;

(2)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产生一氧化碳.

20.金属材料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甲图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图乙中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2)工业炼铁的原理如图乙,写出B中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

D中现象是______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E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

(3)一氧化碳可用碳还原二氧化碳得到,在实验室中用12.5克石灰石(主

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与酸反应)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4.4克二氧化碳,求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1.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

容.

(1)如图1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可做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2装置探究炼铁的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

②右边酒精灯上方的导管口有______ 出现.

③右边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

④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3)如图3是探究铁生锈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形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

(4)硫酸亚铁能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现有纯净的铁粉112g,与足量的稀

硫酸(H2SO4)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2.己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 、C ______ ;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3.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

Fe2O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它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2)图a中,设计酒精灯②的目的是将本反应的一氧化碳点燃燃烧掉,避

免污染空气,实际操作时,应先点燃第______ 个酒精灯.

(3)图b与图a相比,优点是什么?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三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请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B装置收集由KMnO4分解产生的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

B中的水有显紫色的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3)实验室制取CO2气体时,可以用C装置盛放______ 来干燥制得的

CO2气体;

(4)若由C装置的a端管口通入某气体进行收集,则该气体具备的特点是

______ .

(完整)九年级化学培优专题训练

直升班化学培优专题讲座 第一讲差量法 例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 例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 例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例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致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30mL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例5、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1、8克2、7∶53、11.2克4、8∶7 7∶235、28.89% 练习1、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2、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3.5Ml,则原混和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 练习3、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求⑴原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 ⑵反应后生成的CO2与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比? 练习4、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练习5、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A Fe B Al C Ba(OH)2 D Na2CO3 练习6、在CuCl2和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m克,反应完全后,过滤称量剩余固体为m克,则原混合溶液中CuCl2与FeCl3物质的量之比为()(高一试题) A 1∶1B3∶2 C 7∶ D 2∶7 练习7 P克结晶水合物A?nH20,受热失去全部结晶水后,质量为q克,由此可得知该结晶水合物的分子量为() A18Pn/(P—q) B 18Pn/q C18qn/P D18qn/(P—q) 答案:1 、96% 5、A 6 、C7、 A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知识点填空

精品文档 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化学量 专题一 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一、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 .物质的性质包括 性质和 性质。 2 ?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 颜色、 、气味、熔点、 、硬度、 、溶解性等方面。 3 ?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 它包括可燃性、 、氧化性、酸性、 性等。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 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 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 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 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 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 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 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 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 、变色、放出 、生成 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 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 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 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 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 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 变化,燃烧是 变化, 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 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 )化合反应(合) 通式:A+B=AB 例: (2 )分解反应(分) 通式:AB=A+B 注意:CO+CuO =CO 2+Cu 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该 反应的反应物由 组成。 4 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 通式:AB+CD=AD+C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注意:反应:CaCO+2HCI =CaCl 2+HO+CO!从 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 解反应:CaCO+2HCI ——CaCb+HCO 例: (3) 置换反应:(换) 通式:AB+C=CB+A 例: 3 4 、元素符号 1、 元素符号含义: ①表示一种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 2、 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如:2O 表示 O 2 :表示氧气分子,表示 O :表示 O 2 : 表示氧离子,表示 3、常见的离子: 阳离子:K > Ca 2+、Na +、Mg 2+、zn 2+、Al 3+、Fe 3+(铁离子)、 Fe 2+(亚铁离子)、Ag +、H +、NH 4 (铵根离子)等。 阴离子:Cl -、&、S 2-、SQ 2-、NO -、CO 2-、OH 等。 对于常见的原子团,其化合价你应该记住,特别是以下六个原子团: 二、化学式 1 ?化学式意义: (1) 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 2)这种物质的一 个分子及分子的构成 2 ?化学式书写要求: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1) 单质的书写相信你们都非常熟悉 (2) 化合物书写四步曲: ①:排序:一般 在前, 在后 ②:标价:在元素或原子团 上方标出化合价 ③:交叉:交叉写出 个数(最简比) ④:检查: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三?化学方程式 (一)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规律)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九年级化学计算专题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计算题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1.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2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1.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4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茶是我国的特产,种类很多。其中,绿茶是将新鲜的茶叶炒熬,破坏其中酵素,再经搓揉、烘焙而成。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茶碱(C8H10N4O2·H2O),还有鞣酸及芳香油等。阅读以上信息后回答: ①茶碱(C8H10N4O2·H2O)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最多; ②茶碱(C8H10N4O2·H2O)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2011.烟台市)(4分)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O:Na=。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右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 (1)富马酸亚铁颗粒中的铁属于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富马酸亚铁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 (3)已知富马酸亚铁(C4H2FeO4)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 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 质量为mg。 二、有关化合价的计算: 3.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 +4 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A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B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C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D列出比例式,求出未知量 E作答 4.发射通信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填写化学式以完成该化 学方程式。 (2)请计算9.6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专题(最全内部资料)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考点归纳】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方面。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区别: 物理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新物质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白炽灯丝因通电发热变红而发光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几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合) 通式:A+B=AB 例:C+O2 CO2;CaO+H2O Ca(OH)2 (2)分解反应(分) 通式:AB=A+B 例:Cu2(OH)2CO32CuO+CO2↑+H2O Cu(OH)2CuO+H2O (3)置换反应:(换) 通式:AB+C=CB+A 例:Zn+H2SO4ZnSO4+H2↑ 注意:CO+CuO CO2+Cu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该反应的反应物由两种化合物组成。 (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 通式:AB+CD=AD+CB 例:2NaOH+CuSO4Cu(OH)2↓+Na2SO4 注意: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解反应:CaCO3+2HCl CaCl2+H2CO3 【问题探究】 【例1】: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A.不锈钢;B.氧气;C.生石灰;D.活性炭;E.二氧化碳;F.水;G.醋酸;H.熟石灰(氢氧化钙);I.锌;J.盐酸。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可供急救病人呼吸;(6)是最常用的溶剂; (2)可用于制造炊具;(7)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最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共8小题) 1.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E;F;G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以下是初中化学中某些常见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其中X是重要的建筑材料,A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B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试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X;A;B;C. 3.A、B、C、D、E、F六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内容中涉及的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D是最常见的溶剂. (1)根据上图推断,C是,D是,E是(填写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试推断: (1)写出C、D各物质的化学式:C;D. (2)写出②、④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④. 5.化学兴趣小组在某地收集到两种岩石样品A和B.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的主要成分,B的主要成分,X,Y. (2)写出图中下列步骤的化学方程式:②,⑤,⑥. 6.A﹣H是九年级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它们如下的转化关系,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溶液I中溶质;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E→G:;②G→D:. 7.A~J分别为九年级化学学过的不同纯净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为铁锈的主要成分,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常温下B、D、F、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B、D为氧化物.(反应②、④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 E (2)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8.下图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A与C均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液体,B,D为气体单质,F为固体单质,A,C,E,G为化合物,G为红棕色粉末.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 (2)可加快①的反应速率的物质是; (3)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 (4)上述转化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九年级化学专题专题训练

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跟酸或某些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1、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②、铁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③、铝片放入稀硫酸中 ④、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⑤、铜片放入盐酸溶液中⑥、锌片放入氯化银中 ⑦、铜片放入硝酸汞溶液中⑧、铝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3、下列盐可由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取的是() A、AgCl B、Fe2(SO4)3 C、Mg(NO3)2 D、Al2(SO4)3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 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 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 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 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 D、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 2、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①将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疏酸中;②将Zn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u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Zn片插人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①③B、③C、①②③D、②③ 3、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 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 B、X能置换酸中的氢 C、Y能置换酸中的氢 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4、将镀锌铁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开始反应速率快,后来反应速率慢 B、反应中生成气体,同时液体变成浅绿色 C、最终放出氢气的质量小于0.2g D、最终放出氢气的质量等于0.2g 5、分别用以下四组物质测定锌和铜的活动性顺序:①Zn、Cu、H2SO4溶液;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AgNO3溶液;④Zn、Cu、ZnSO4溶液。仅用组内物质就能直接到达目的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今有x、y、z三种金属,它们之间有下列反应事实:x+H2SO4→不发生反应; z+H2SO4→zSO4+H2↑;x+yCl→xCl+y。由此可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左至右逐渐减弱的顺序是()A、x、y、z B、y、x、z C、z 、y、x D、z 、x、y 7、已知三种二价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x>y>z,某同学设计完成了如下实验,请你从理论上分析不成功的实验是() A、实验一:x+ySO4→xSO4+y B、实验二:z+ySO4→zSO4+y C、实验三:x+H2SO4(稀)→xSO4+H2↑ D、实验四:z+H2SO4(稀)→不反应 8、某校甲、乙两个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Zn、Cu、Ag三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甲组同学选用了三种物质(填化学式,下同)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经过讨论,选用了与甲组同学完全不同的三种物质进行实验。结果两组的同学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性质包括性质和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气味、熔点、、硬度、、溶解性等方面。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氧化性、酸性、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区别:物理变化后没有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变色、放出、生成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变化,燃烧是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合)通式:A+B=AB 例: (2)分解反应(分)通式:AB=A+B 例: (3)置换反应:(换)通式:AB+C=CB+A 例: 注意:CO+CuO CO2+Cu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该反应的反应物由组成。 (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 通式:AB+CD=AD+CB 4注意: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解反应:CaCO3+2HCl CaCl2+H2CO3 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化学量 一、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含义: ①表示一种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 2、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如:2O:表示O2:表示氧气分子,表示 O :表示O2-:表示氧离子, 表示 3、常见的离子: 阳离子:K+ 、Ca2+、Na+ 、Mg2+、Zn2+、Al3+、Fe3+(铁离子) 、 Fe2+(亚铁离子)、Ag+、H+、NH 4 (铵根离子)等。 阴离子:Cl-、O2-、S2-、SO42-、NO3-、CO32-、OH- 等。 对于常见的原子团,其化合价你应该记住,特别是以下六个原子团: 二、化学式1.化学式意义: (1)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2)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及分子的构成 2.化学式书写要求:一种纯净物只用一个化学式来表示。 (1)单质的书写相信你们都非常熟悉 (2)化合物书写四步曲:①:排序:一般在前,在后②:标价:在元素或原子团上方标出化合价③:交叉:交叉写出个数(最简比)④:检查: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三.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规律) 1.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到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质:化学反应前后三个不变:①原子不变;②原子不变;③原子不变。(补充: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但种类改变。) 3.适用范围:一切化学变化(反应),与物理变化和体积变化没关系。 (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1、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1)质的方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2)量的方面:①表示各物质之 间的关系;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微粒(分子)个数关系。 3、读法:(以2H2+O2 2H2O为例)。 (1)生成水;(2)每两个和一个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3)每份质量的氢气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 -2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知识汇总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 (共十二个专题) 专题一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及分类 一、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质的性质包括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2.物理的性质是指通过眼、鼻等感官可以感知或者用仪器可测出的物质的表面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方面。 3.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的内在性质,它肉眼无法感知,只有通过发生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它包括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二、物质的变化及其分类: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从定义上区别: 物理变化后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将纸撕成纸条、蜡烛熔化、冰融化成水、石油的蒸馏分离等;但化学变化则有新物质生成,如米饭烧焦变黑有糊味、木柴燃烧、火药爆炸等。所谓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的物质。 (2)从反应现象上区别: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白炽灯丝因通电发热变红而发光就不是化学变化,所以判断时还需综合其他因素作出判断。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如分析蜡烛燃烧这一变化:火柴靠近蜡烛芯时,烛芯处变软、熔化、燃烧、发光发热、有黑烟。在此过程中,蜡烛变软、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发光发热是伴随的现象。 3、化学变化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合) 通式:A+B=AB 例:C+O2 CO2;CaO+H2OCa(OH)2 (2)分解反应(分) 通式:AB=A+B 例:Cu2(OH)2CO32CuO+CO2↑+H2OCu(OH)2CuO+H2O (3)置换反应:(换) 通式:AB+C=CB+A 例:Zn+H2SO4ZnSO4+H2↑ 注意:CO+CuOCO2+Cu不是置换反应,它不符合定义中“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这一句,该反应的反应物由两种化合物组成。 (4)复分解反应:(互换成份) 通式:AB+CD=AD+CB 例: 2NaOH+CuSO4Cu(OH)2↓+Na2SO4 注意: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从表面来看不是复分解反应,究其本质,仍属复分解反应:CaCO3+2HClCaCl2+H2CO3 专题二化学用语及化学量 一、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采用该元素拉丁文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元素,若第一个字母相同,则把第2个字母小写,若第

九年级化学专题-探究题

探究题 1某校学生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下图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 (1)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制取氢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4)用B、D装置可制取某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5)已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混合剧烈反应,将放出的气体M直接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据此事实估计,该气体M中应含有____________ 等成分;(6)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氨气时应选用E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②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条). 2.某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请你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 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2)固体A和还原铁粉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两种干燥剂.____________①可区分两种干燥剂的简单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②气体D固态时的名称为_______③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 、玻璃棒;(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探究与验证】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他们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记录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 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溶液几乎没有 气泡放出 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 Cu2+ ②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 然后加入2-3滴溶液 溶液中有大量 气泡放出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训练(一) 一、选择题 1、食品与健康相关,下列作法不会危害人体的是(C ) A、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酸钠 B、饲养猪加入瘦肉精 C、蒸馒头加适量纯碱 D、长期使用铝餐具 2、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 A、硝酸钠 B、氢氧化钾 C、氢氧化铁 D、硝酸 2.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的反应,而A中的Na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均可溶,所以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3、为了防治病害,对生长过程中的菜喷洒农药,用碱性溶液或清水冲洗可使毒性降低,浸泡时可加入(A) A、固体碳酸钠 B、食醋 C、白酒 D、白糖 3.解析: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食醋显酸性,白酒,白糖均显中性,所以选A. 4、配制番茄无土培养液用到KNO3,化肥硝酸钾是(A) A、复合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5、为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加入适量的(B) A、铁屑 B、氯化钡 C、硝酸银 D、氢氧化钾 5.解析:除去硫酸钠,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故排除A,C,D(2)不能与氯化钠反应,B中氯化钡不 与氯化钠反应,而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可过滤去除,故选B. 6、下列各物质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B) A、Na2CO3·10H2O B 、CuSO4 C、浓硫酸D、NaCl 固体 6,解析:A久置于空气风化失水,质量减少.发生化学变化.B 硫酸铜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五 水硫酸铜,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变化.C 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质量增加但无化学变化D NaCl 固体质量不变. 7、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可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 B ) A、K2SO4、HNO3、BaCl2 B、BaCl2、Na2CO3、HCl(过量) C、CaCl2、KOH、Na2CO3 D、CuSO4、FeCl3、NaOH

初三化学图像专题

化学专题——化学图像专题 一、金属与酸反应类型 1.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2.用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跟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情况用下列图线表示,纵坐标是氢气的质量,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其中图线正确的是 ; 3.过量的Mg、Zn、Fe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w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4.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b、c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序 A ab>c ! B aa>c C a>c>b c>b>a D a>c>b a>b>c 5.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二、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6.将一定浓度的硫酸加水稀释,下列图像可能符合的是(m为加水的质量) 】 7.下列各图能表示18.25g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与20g质量分数为2%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Y Al Mg

8.下列溶液通 入气体后与下 图中的曲线变 化相符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B.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C.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D.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9.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时测定唾液的pH,发现进食开始至10分钟,唾液的酸性逐渐增强;10分钟至40分钟,酸性逐渐减弱。下列符合此事实的图像是() 10.某种药片的有效成份中的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PH PH PH PH 】 A B C D 三、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11.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下列有关放出氧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A.B.C.D. 四、质量守恒定律型 1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 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型 时间时间时间时 物 质 质 量 原 子 个 数 时间 元 素 种 类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

九年级化学复习专题(内容分析及试题研究) 专题一生活中的化学 归纳整理 当我们走进化学之门,不断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的物质,了解和掌握了许多化学知识之后,我们便逐步体会到,所有我们能够感受到的物质世界,化学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化学之“手”伸向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近年来,以日常生活为背景或素材的考查形式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充分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显示了化学教学与知识考查的“返朴归真”。 1.考查内容 (1)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分析;(2)生活中某些物质的成分分析;(3)生活用品的鉴别与检验;(4)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设计实验;(5)食品的保存方法;(6)化学视野中健康和良好的生活方式;(7)与生命有关的化学物质;(8)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生活的常识;(9)分析生活中的某些常见现象并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等等。 2.考查形式 (1)选择题;(2)填空题;(3)简答题;(4)实验及实验探究题;(5)计算题等等。 3.答题要点 (1)认真读题、理解条件;(2)联系课本、缜密思维;(3)领会要求、分析解答。 问题探究 问题1你有没有引燃蜂窝煤炉的经验?它一般要经过下列几个步骤: (1)把炉子移到庭院中,在炉膛中按自下而上的顺序把引火材料和蜂窝煤球放好。 (2)点燃最底下的引火材料。 (3)等到火燃烧起来以后,再在炉子的上方加一个拔火筒。 (4)看到引火材料基本烧完,蜂窝煤球微微被烧红以后,取下拔火筒,把炉子的进风口关小一点,并把炉子转移到较为温暖、避风的场所。直到炉火烧得旺旺的,你的工作才告成功! 说说看,为什么要经过这样一些步骤?这个过程应用了哪些关于燃烧的知识? 。[分析]物质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必须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3)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把引燃蜂窝煤炉几个步骤和燃烧条件加以对照,就不难解答有关问题。 [答案]引火材料的着火点较底,易于点燃,燃烧的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达到煤球的着火点以上,引燃煤球,并提供足够的氧气,使煤球能够持续燃烧。 问题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常食醋中约含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2COOH,在温度高于16.6O C时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醋酸具有酸的性质。 材料二:钙是人体中的一种常量元素,人们每日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钙。动物骨头中含有磷酸钙,但磷酸钙难溶于水,却能跟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盐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

初三化学总复习专题一基本知识、理论(一) 本周教学内容: 1. 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 H2S、NO等物质 3. 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 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注意各酸根或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 一价氢氟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三五氮;一二铜汞四七锰; 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三五磷;一五七氯常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 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 表示一种物质; 第1 页共65 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训练

一、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氧气 2、氮气 3、3个铁原子 4、水 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6、4个硝酸根离子 7、氢气 8、碳酸根离子 9、氧离子 10、8个碳酸根离子 11、二氧化锰 12、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 13、钙离子 14、n个铁离子 15、3个硫酸根离子 16、4个亚铁离子 17、n个氮分子 18、高锰酸钾 19、4个镁离子 20、氧化亚铁 21、2个氢原子 22、氦气 23、正三价的铝 24、硫酸镁 25、氯化钠 26、硫酸根 27、磷 28、氯酸钾 29、氖气 30、氧化汞 31、碳酸钠 32、五氧化二磷 33、氧化铁 34、硝酸钙 35、氯化亚铁 36、氯化钡 37、氯酸钾38、高锰酸钾 39、硫酸锌 40、碳酸钾 41、氯化钾 42、二氧化硫 43、氧化铝 46、三氧化硫 47、氧化铜 48、碳酸钡 49、氯化银 50、二氧化氮 51、氯化铜 52、氢氧化铜 53、硝酸钾 54、硫酸亚铁 55、硫酸钠 56、碳酸钙 57、硫酸铜 58、氢氧化钠 59、氯化钙 60、氧化钙61、盐酸 62、碳酸 63、硝酸铝 64、氧化锌 65、氢氧化钙 66、硫酸铝 67、氯化铝 68、硫酸钡 69、硝酸银 70、硫酸 71、氧化钡 72、氢氧化铁 73、氯化铁 75、氯化镁 76、硫酸铁 77、氢氧化亚铁 78、四氧化三铁 79、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二、实验题 1. 实验室现有下列仪器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H的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字母);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人教版

专题复习: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通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应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去探究其他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重点) 1、通过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形成制气思路。 2、应用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 2、教学器材:大试管 长颈漏斗 铁架台 带塞导管 集气瓶 水槽 锌粒 稀硫酸 (教学过程) 一、 导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探究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已经有了一些具体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我们通过复习,总结一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 (投影课题) 如何在实验室制取气体,这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中学阶段,我们要在实验室里制取多种气体,只要我们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方法,那么在今后的探究中就有了理论指导。下面我们先复习一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二、 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提问:1、能生成氧气的化学反应我们学过那些?(举手回答) 投影: 2KClO 3=====2KCl + 3 O 2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O 2 2H 2O 2====2H 2O+O 2 2、哪些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电解水的反应行吗?为什 么? 3、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我们学过哪些?(举手回答) 投影: 点燃 C +O 2===CO 2 高温 CaCO 3===CaO + CO 2 CaCO 3 +2HCL===CaC l2 + CO 2 + H 2O 高温 MnO 2 MnO 2

九年级化学专题练习

专题练习 (一)溶液练习 1.已知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 B.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30℃时,将50gKNO3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150g D.4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NaCl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加入NaCl的质量(m)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ω)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3.20℃时,盛有饱和硝酸钾溶液的烧杯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升温至35℃时,烧杯中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升温后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比 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4.t℃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晶体,有关溶液的叙述错 误的是 A.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大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5.欲使稀硫酸溶液导电性实验的结果呈现右图所示的变化趋势,应在稀硫酸中加入的物质是 A.Zn B.BaCl2C.NaOH D.Ba(OH)2 6.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t1℃KNO3的溶解度是20g B.在t2℃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D.可用降温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7.在t℃时,某物质的A的溶液先恒温蒸发10g水,析出2g无水晶体,再恒温蒸发20g水,析出5g无水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 D.t℃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8.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的是 A.氧化铜和木炭粉B.食盐和泥沙 C.水和酒精D.氯化银和硫酸钡 9.在一定质量的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直到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硫酸溶液的质量相等,则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50.0%B.42.1%C.36.2%D.24.5% 10.将60℃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发生变化的是 A.KNO3的溶解度B.溶质质量 C.溶剂质量D.溶质质量分数 11.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参考答案 (二)酸碱盐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Na2O、MgCl2、S B.Na2CO3、Ba(OH)2、NaCl、Zn C.HNO3、KOH、NH4NO3、H2O D.HCl、NaOH、KCl、O2 2.下列各组溶液中,两种溶液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Ba(OH)2、CuCl2B.HCl、AgNO3 C.HNO3、NaCl D.NaOH、H2SO4 3.在SO3 + H2O=H2SO4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总数B.原子总数 C.各元素化合价D.质子总数和中子总数

【重磅】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运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运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特别是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发现规律、判断元素所属类别及原子得失电子等有关能力。 3.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分析、比较物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4.能判断一些典型的混合物和纯净物,能区分单质的化合物。 5.能对常见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和命名。 6.能找出物质分类中的包含、并列、交叉等,简单逻辑关系。 二、典型题例 例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析:抓住概念的本质,注意概念的外延。分子、原子却可以构成物质,而不停地运动是它们的性质之一。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又是由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和电子构成的,因此,原子能再分。D选项就是分子的定义。 例2.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由3个氧元素组成B.臭氧由3个氧原子构成 C.臭氧是单质D.臭氧是氧化物 解析:由臭氧的化学式(O3)可知,臭氧是由一种元素新组成的纯净物,。应属单质,

例4.下列关于酸、碱、盐的元素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正盐可能含氢元素B.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 C.酸、正盐、酸式盐一定含氢元素D.酸、碱、盐都可能不含金属元素 解析:注意“可能”、“一定”的用词,善于寻找反例。 NH4Cl属正盐,因是铵盐而含氢元素。当然NaCl就不含氢元素。A正确 NH4Cl,HCl和NH3·H2O就都不含金属元素。 酸、酸式盐一定含氢元素,正盐可能含氢元素。碱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而只有含氧酸才既含氢元素又含氧元素。 例5.下列说法是滞正确?为什么?如何改正? (1)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分子组成。 (3)纯净的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不同原子组成的混合物。 (4)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解析运用宏观和微观的构成观点具体分析: (1)该说法有两个错误:①二氧化大是宏观概念,碳原子和氧分子是微观概念,二者不好搭配;②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含氧分子,不能将化学式CO2中的“O2”单独看成氧分子。改为:二氧代经碳是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该说法错误。改为:二氧化硫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按宏观组成观点,由元素组成宏观物质。原子是微粒,应讲构成。改为:纯净的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