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调研及长尾市场战略报告

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调研及长尾市场战略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19

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

调研及长尾市场战略咨询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长尾市场战略概述 (8)

第一节人工智能行业长尾市场战略研究报告简介 (8)

第二节人工智能行业长尾市场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 (9)

一、研究原则 (9)

二、研究方法 (10)

第三节研究企业长尾市场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1)

一、重要性 (11)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可预见性 (11)

(二)有利于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12)

(三)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12)

(四)有利于促进企业整合资源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3)

第一节人工智能走向产业应用 (13)

一、人工智能行业图谱 (13)

二、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 (15)

第二节人工智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16)

一、人工智能价值创造的三个层次 (16)

二、人工智能助力企业业务智能化 (17)

第三节2019-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8)

一、美国规定10项AI监管原则 (19)

二、发展人工智能各国争先 (19)

三、人工智能以人为本 (21)

四、2019年人工智能发展的热点透视 (21)

五、人工智能将在回归理性中走向新的飞跃 (26)

第四节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展望 (28)

一、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29)

(一)从产业链建设看 (29)

(二)从政策推动来看 (29)

(三)从投融资情况看 (29)

(四)从外部形势看 (30)

二、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围绕五大方向持续攻关 (30)

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31)

(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31)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核心基础相对薄弱 (31)

(三)以算法战、深度伪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给经济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32)

四、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32)

(一)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 (32)

(二)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 (32)

(三)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 (32)

(四)在国际社会上提出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32)

第五节全球主要经济体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33)

一、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旨在继续“全面领先” (33)

二、欧盟:伦理价值观引领,协同合作推进战略 (35)

三、英国:积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36)

四、德国:借势工业4.0打造国家品牌 (37)

五、日本:以人工智能构建“超智能社会” (38)

六、中国: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39)

七、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人工智能战略及部署 (40)

第六节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专利态势分析 (41)

一、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 (42)

二、语音识别与语音合成 (43)

三、自然语言处理 (44)

四、结束语 (45)

第七节2019-2020年人工智能的落地进展 (46)

一、营销 (47)

二、金融 (50)

三、数字政府 (53)

四、安全 (55)

五、医疗 (57)

六、教育 (60)

七、工业 (63)

第八节2019-2020年人工智能落地挑战与应对 (65)

一、数据 (66)

二、算法模型可解释性 (70)

三、业务场景理解 (72)

四、服务方式 (73)

五、投入产出比 (73)

第九节2020-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74)

一、基础设施升级,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74)

二、人机协同带来全新业务模式 (74)

三、产业智能互联 (75)

四、结语 (76)

第三章企业长尾市场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77)

第一节长尾市场战略概述 (77)

一、长尾理论产生的原因 (77)

(一)生产工具的普及 (77)

(二)通过普及传播工具降低消费的成本 (77)

(三)连接供给与需求,将新产品介绍给顾客,推动需求沿曲线向尾部移动 (77)

二、长尾理论现实意义 (78)

三、长尾市场的优势 (78)

(一)扩大客户群体范围 (78)

(二)企业竞争中的夹缝求生 (78)

(三)互联网传播成本降低,使得小众化商品潜能被进一步挖掘 (78)

第二节从二八定律到长尾理论的启示 (79)

一、资源稀缺:二八定律的基本假设 (79)

二、丰饶世界:长尾理论的基本假设 (81)

(二)长尾理论的内涵阐释 (81)

(三)长尾理论的基本假设 (82)

三、共存互补:二八定律与长尾理论的辩证关系 (82)

第三节长尾理论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启示 (83)

一、对企业经营模式的启示 (84)

二、对企业自身定位的启示 (84)

三、对企业内部管理的启示 (84)

四、对企业营销策略的启示 (85)

第四章长尾理论的价值及应用分析 (86)

第一节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86)

一、长尾理论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分析 (86)

二、长尾理论网络营销行为特征分析 (86)

(一)处于“零库存”及边际成本递减 (86)

(二)接近无限的选择 (87)

(三)拥有庞大的客户群 (87)

(四)产品的数字化程度高 (87)

三、品牌延伸带来的长尾效益 (87)

四、结论与启示 (89)

第二节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产生的经济效应 (89)

一、对范围经济效应的影响 (89)

二、产生了拉动型和推动型两种营销模式 (89)

三、新时代下的新型商业战略模式 (89)

第三节长尾经济下的顾客价值提升 (90)

一、顾客价值的定义及特点 (90)

(一)顾客价值的定义 (90)

(二)顾客价值的主要特点 (90)

二、长尾经济下的顾客价值提升 (91)

(一)提供丰富的个性化产品 (91)

(二)有效利用顾客参与生产 (91)

(三)网络环境下突出企业形象 (92)

第五章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长尾市场战略探讨与建议 (93)

第一节人工智能企业长尾市场战略探讨与建议 (93)

一、选择长尾产品 (93)

二、选择和开发长尾市场 (93)

三、正确看待和使用新科技 (93)

四、处理好选择过多问题 (94)

五、避免长尾理论运用的误区 (94)

第二节基于长尾效应的网络营销策略探讨 (95)

一、长尾效应的内涵 (95)

二、长尾效应对网络营销的影响 (96)

(一)市场细分长尾化 (96)

(二)市场推广长尾化 (96)

(三)渠道建设长尾化 (97)

(四)利润获取长尾化 (97)

三、长尾效应在网络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97)

(一)产品策略 (97)

(二)价格策略 (98)

(三)渠道策略 (98)

(四)促销策略 (98)

第三节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注意的问题 (98)

一、长尾市场的最大问题在于数据信息冗余 (98)

二、舍头逐尾导致产品不伦不类 (99)

三、首尾不相连 (99)

四、产品的盲目多元化导致企业成本上涨,资源枯竭 (99)

第四节对长尾理论未来在网络营销中的思考 (99)

一、从关注热门商品到长尾商品的观念转变 (99)

二、建立强大的渠道 (99)

三、通过推荐,把顾客的需求朝长尾引导 (100)

第六章跨界:不同行业企业长尾市场战略借鉴 (101)

第一节基于长尾理论的轻量化材料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101)

一、文献综述 (101)

二、轻量化材料企业商业模式选择分析 (102)

(一)差异化战略与电子商务化 (102)

(二)柔性化管理和拉式生产系统 (102)

(三)精益生产 (103)

(四)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标准化与定制化相结合 (103)

第二节教育:长尾理论的天然应用领域 (103)

一、无处不在的教育长尾现象 (103)

二、长尾理论与在线教育的内在契合 (104)

三、关注全体、关注个性呼应长尾理论的旨趣 (104)

第三节长尾理论观照下的在线教育发展策略 (105)

一、秉承“协同生产”理念,重视学习者参与教育资源与服务生产 (105)

二、树立“非零和”思想,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与服务 (105)

三、拓宽知识传播渠道,支持多种学习方式与资源呈现方式 (106)

四、注重信息分享和智能推荐,将教育资源与服务同学习者供需相连 (106)

五、发挥群体评测优势,帮助学习者选择教育资源与服务 (107)

六、采取灵活定价和免费策略,解决教育资源与服务成本问题 (107)

第四节基于零售商店的长尾效应分析与研究 (108)

一、长尾理论给我们的启发 (108)

二、零售业电商化研究现状 (110)

(1)我国零售业电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110)

(2)传统零售业进军电子商务将是一个转型难题 (110)

(3)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消费者有一定的反向需求 (110)

(4)我国的物流也尚未完全 (110)

三、零售业对于长尾需求的应对选择 (111)

第五节基于长尾理论的中小物流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112)

一、广东省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113)

二、基于长尾理论的物流产业分析 (113)

三、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115)

四、结语 (117)

第六节长尾理论在中小LED企业网络营销中的应用 (117)

一、长尾理论在网络营销中优势 (117)

二、LED行业网络营销的必然趋势 (118)

三、长尾理论在中小LED企业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118)

(一)领导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营销 (118)

(二)注重企业网站内容的更新和维护 (118)

(三)在照明行业综合网站注册并开设空间 (119)

(四)制定相应的网站推广策略 (119)

(五)加大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119)

第七章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全方位推进“长尾市场战略”及实施路径探讨 (120)

第一节企业战略规划执行体系研究 (120)

一、国内战略执行管理研究情况 (120)

二、全周期战略闭环管理体系及其构建 (121)

(一)依托战略变革,推动组织变革 (121)

(二)落实战略分解,提升企业执行力 (121)

(三)实施动态监控,强化战略纠偏 (122)

(四)建立战略复盘机制,实现战略闭环管理 (122)

三、结束语 (123)

第二节构建长尾市场战略推进体系:稳准推进公司长尾市场战略实施 (123)

一、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工作实施方案 (123)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动态督导督办机制 (123)

三、营造全员全链条参与环境 (123)

第三节企业战略规划的动态管理与实施程序 (124)

一、战略规划管理的意义 (124)

二、建立健全战略决策体系和责任体系 (124)

三、加强战略规划动态管理 (125)

四、战略规划年度实施程序 (125)

五、加强子企业战略管理 (126)

第四节构建长尾市场战略管理体系:增强公司战略管理能力 (127)

一、有效的战略管理组织 (127)

二、充分透明的战略制定与分解过程及动态的调整 (127)

三.战略落地要构建有效的执行保障体系 (128)

第五节构建长尾市场战略保障体系:增强实施保障能力 (128)

一、注重战略风险防控 (128)

二、加大业绩考核力度 (129)

三、优化战略研究组织架构 (129)

四、构建开放式研究网络 (129)

五、加快信息、成果共享与成果转化 (129)

六、加强战略研究队伍建设 (129)

第六节构建长尾市场战略动态调整机制:完善长尾市场战略的主要措施 (130)

一、完善长尾市场战略 (130)

二、完善企业长尾市场战略的有效措施 (130)

三、企业长尾市场战略创新调整的重要性 (131)

第七节持续变革是长尾市场战略的精髓 (132)

第八章盛世华研总结 (133)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33)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33)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34)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35)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35)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35)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35)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36)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36)

六、小结 (136)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37)

第一章企业长尾市场战略概述

第一节人工智能行业长尾市场战略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如果要顺利实现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的合理运用。但是,由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度和实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环节步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规划,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和战略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未来发展趋势,及全面系统、实用高效的战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人工智能行业长尾市场战略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在对我国人工智能业市场发展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人工智能行业长尾市场战略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一套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其中包括:

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

企业长尾市场战略的基本类型与选择

企业长尾市场战略规划制定原则及依据

制定长尾市场战略的内容、方法步骤、流程

未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长尾市场战略探讨与建议

企业全方位推进“长尾市场战略”及实施路径探讨

构建人工智能企业实施长尾市场战略“管理、保障、调整”等机制的措施

……

为人工智能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长尾市场战略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人工智能行业长尾市场战略研究报告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及长尾市场战略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

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人工智能行业长尾市场战略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人工智能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

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三节研究企业长尾市场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它必须有自己持久的竞争优势和清晰的经营发展战略。企业战略是企业根据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状况,为求得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不断的获得竞争优势,对企业发展的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和参考;企业战略是为了获得持久优势而对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的积极反应。

一、重要性

目前,我国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需要处理各种不确定因素。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如果要顺利实现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的合理运用。但是,由于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度和实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环节步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规划,以便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长尾市场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主要战略之一,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可预见性

企业必须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了如指掌,不断增强企业处置风险的能力,才有可能使企业得以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合理的战略规划可以针对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和问题进行科学预测,进而使企业的预测能力得以增强,帮助企业在日常生产

经营中更好地开展风险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转移或者规避风险,进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而使企业可以及时根据各种变化进行战略调整,从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当企业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之后,可以有效整合企业现有资源,使企业的交易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有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的战略规划并非只是企业拥有者或企业管理人员的目标,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承接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理想。企业战略规划方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从而使每一个企业员工的未来得到一定的指引,从而使每一个企业员工意识到自身同企业整体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可以使每一个企业员工紧紧围绕在企业的战略规划积极开展工作,从而有利于提升每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有利于促进企业整合资源

企业资源能否可以得到有效的整合,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规划对于企业资源整合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其主要强调通过合理配置,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企业战略规划的制度不仅要同企业当前发展实际情况相契合,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各种外部因素,从而高效整合企业资源,显著提升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帮助企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

二、研究意义

除了有清晰的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外,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还要看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科学,是否合理。或者说,企业能否实现高效经营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对经营发展战略的选择,如果经营发展战略选择失误,那么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就必然会满盘皆输。所以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实际上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和重要的因素。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通过对长尾市场战略的研究,将为企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发展模式提供指导,让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更科学、合理、可行,减少失误带来的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市场及竞争环境是制定企业长尾市场战略的基础

市场及竞争环境分析包括行业现状分析、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客户群分析、竞争态势分析、技术发展、影响因素、发展趋势分析、政策环境分析等各方面。

第一节人工智能走向产业应用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由来已久,由深度学习引爆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以及算力的进步和数据的爆发,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走向成熟,并逐步落地产业应用。

一、人工智能行业图谱

从底层基础技术到上层行业应用,可以把人工智能行业划分为基础层、通用层和应用层三部分。基础层为图像、语音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提供芯片、计算框架等计算能力支持,通用层提供感知、认知计算等通用技术,而应用层则是人工智能通用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产生应用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基础层:为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提供计算能力支持,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包括AI芯片、AI平台以及AI计算框架等,主要以谷歌、微软、亚马逊、英特尔、IBM、百度、腾讯、华为、京东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和行业巨头公司为主。

通用层:基于基础设施开发出的通用性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如计算机视觉算法、机器人系统等,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以感知计算和认知计算技术为代表的软件通用技术,和无人机、机器人等软硬一体化通用产品。

通用层的技术和产品主要是模拟人的各项能力。与人类的感知、认知和执行能力相对应,通用层可以分为感知层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认知层的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深入应用,以及执行层的机器人等。

应用层:人工智能通用技术与各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领域,以垂直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公司为主。应用层人工智能企业将通用技术封装成能够落地的产品,包括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场景的端到端解决方案。随着通用技术走向成熟,行业应用价值凸显,大量通用层的公司也在基于基础技术能力向各行业应用层延伸。

二、人工智能的商业模式

人工智能走向产业应用的过程中,从向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人工智能产品服务的角度,人工智能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四种类型:API调取、产品订阅/License、“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及效果付费。

API调取:常见于基础层厂商和通用层厂商,通过API形式输出自身的技术能力,如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商汤科技、自动驾驶领域的百度Apollo平台、语音识别领域的科大讯飞等,都是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输出给应用厂商,由应用厂商完成最后一步产品及方案的封装。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模式较轻,规模化复制能力强。

产品订阅/License:主要是以机器人、APP等方式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以标准SaaS模式面向互联网客户和传统行业中小型客户的产。例如,大疆、松鼠AI等公司主要采取这种方式服务个人用户。

“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主要是面向传统行业中大型客户,这类客户的应用场景相对复杂,单一产品很难解决其需求,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定制化服务。例如旷视科技、明略科技等公司服务

公安领域客户,需要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按效果付费:人工智能与业务场景结合后,按照其产生的可衡量的实际业务价值进行收费。人工智能公司与客户更多是类似合作模式,按照业务量收取一定费用,目前在应用较为成熟的金融、智能客服领域有一些早期落地。例如,智能客服厂商根据帮助企业客户节省多少人力成本来衡量效果,可以按照工作量和坐席数量进行收费。

第二节人工智能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展至今,人工智能经历了明显的泡沫降温,进入了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低谷期。行业开始回归理性,更多地关注人工智能如何落地产业,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分析人工智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创造的价值,以及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落地进展和实践案例。

一、人工智能价值创造的三个层次

人工智能落地产业带来的价值创造,可以分为自动化、智能化、创新化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创造的价值度逐步提升。

自动化,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业务的自动化程度。自动化并不改变原有业务流程,而是由机器替代人来自动执行业务流程,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典型的场景,例如工业机器人取代工人进行分拣、组装等重复性劳动;医学影像领域,人工智能系统辅助阅片,提升医生诊断效率;广告营销领域的程序化广告投放等。多数场景下,自动化涉及的是业务链条中的单个环节。

智能化,是基于知识图谱等认知智能技术,让机器具备分析和决策能力,可以完成人力无法实现的工作,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创造增量价值。

例如,在安防领域,基于行业知识图谱技术在几亿个实体中寻找隐性关系,发现团伙作案的行为,人力无法处理如此大数据量的分析。零售领域,基于门店历史销售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构建销量预测模型,实现销量预测,实现远高于依靠经验预测的准确度,降低库存和损耗。

智能化主要涉及分析、推理和决策性的工作,应用场景中往往涉及到数据挖掘,以及NLP、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认知智能技术和算法,并深入到相对完整的业务流程当中。

创新化,是人工智能与行业深度融合后重塑业务流程和产业链,形成新的商业模式甚至新的细分行业。例如,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货柜,相比传统机械式无人售货机成本下降50%以上,容纳更多商品种类。无人驾驶是未来最具备创新潜力的人工智能落地方向,一旦无人驾驶技术成熟,传统汽车行业从主机厂到用车场景的产业链关系将被颠覆。

二、人工智能助力企业业务智能化

数字化,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来重塑业务流程,从而带来新的收入和价值创造机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实现业务增长的必然选择。

数字化的典型路径分为“信息化——在线化——智能化”三个阶段。信息化即IT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企业服务客户和经营管理在线化的基础。在线化包括用户交互场景以及企业经营场景的在线化。智能化是基于在线化沉淀的数据,让企业的经营决策从经验和流程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自动化决策,实现降本增效。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走向深入。随着业务信息化和在线化的推进,企业积累的数据量不断增长,同时业务场景的复杂度也在提升,传统的业务模式很难满足精细化运营和服务的需求,必然要走向智能化阶段。

例如,当零售企业通过APP等在线化渠道实现了线上化的交易、会员运营、客户服务之后,将有机会基于客户数据进行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促销方案,提升服务体验和销售额。但是,这种业务诉求无法通过传统的人工匹配或单纯依靠业务经验规则来做到,必须要借助机器学习建模来实现。

因此,人工智能技术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从信息化、在线化走向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业务智能化,会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部分行业头部企业已经走在前列,通过自有业务场景的应用实践,逐步积累人工智能技术的自研能力,并开始对外输出。

第三节 2019-2020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据德勤预测,全球人工智能(AI)市场在未来几年将经历现象级的增长。到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年~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0%。随着人工智能在提升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优化产品和服务、创造新市场和就业等方面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转变日益显著,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政府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经济和战略上的重要性,政府站到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前台。

一、美国规定10项AI监管原则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在2020年1月7日发布的一份备忘录草案中提出了10项人工智能监管原则,敦促联邦监管机构放松对国内人工智能的监管,以消除阻碍私营部门人工智能创新和增长的障碍。

这十项原则是:1.公众对人工智能的信任。政府对人工智能的监管和非监管方法必须促进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应用。2.公众参与。应为公众提供“充分机会”参与规则制定过程的所有阶段。3.科学的完整性和信息质量。应通过公开、客观的方式寻求可验证证据来获得有关人工智能的技术信息。4.风险评估和管理。5.收益和成本。在考虑法规之前应仔细考虑所有的社会收益和分配效应。

6.灵活性。法规应调整,以适应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变化和更新。

7.公平与非歧视。对于人工智能应用产生的结果和决定,应该考虑公平和非歧视的问题。

8.公开和透明。

9.安全与保障。鼓励在整个人工智能设计、开发、部署和操作过程中考虑安全和保障问题。10.机构间协调。机构应相互协调,以分享经验,并确保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政策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以促进美国人工智能的创新和增长。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指出,促进人工智能的增长和创新是美国政府的高级优先项。联邦机构在监管行为或非监管行为上,必须避免不必要的妨碍人工智能创新和增长的行为。在对人工智能采取任何监管行动之前进行风险评估和成本效益分析,重点是建立灵活的框架,而不是一刀切的监管。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承诺白宫不会通过实施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决定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施方式。但实际上在2019年,美国政府就将人工智能视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频频出台相关政策和建议。

2019年2月,特朗普签署了第13859号行政命令——《维持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该行政令启动了“美国人工智能倡议”,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美国政府未来发展人工智能的指导原则。6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人工智能问题特别委员会推出了《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计划(2019更新版)》,为联邦政府资助的人工智能研究确立了八大战略优先事项。8月,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发布了《美国人工智能的领导:联邦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和相关工具的计划》,就政府如何制定人工智能技术和道德标准提出指导意见。10月,国防部国防创新委员会通过了《人工智能原则:国防部人工智能应用伦理的若干建议》,提出了“负责、公平、可追踪、可靠、可控”五大原则。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彰显了美国欲在人工智能领域称霸的决心,也有力推动了美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二、发展人工智能各国争先

目前,全球很多国家都已经从国家层面加大了对人工智能的支持力度,加拿大、日本、英国、

韩国等国都已发布了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战略。

一个月前,2019年12月17日,韩国政府公布“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该战略旨在推动韩国从“IT强国”发展为“人工智能强国”,计划在2030年将韩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提升至世界前列。“人工智能国家战略”重点是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和对最新技术的接受度,努力将韩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半导体、电子原配件制造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构建和技术研发领域,韩国政府将争取到2021年全面开放公共数据,到2024年建立光州人工智能园区,到2029年为新一代存算一体人工智能芯片研发投入约1万亿韩元。在支持初创企业方面,韩国政府今年将集中培育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还将为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发展提供管制放宽、完善法律服务等各方面的支持。在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方面,韩国政府将从明年起在高校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到2022年把软件和人工智能相关教育纳入中小学基本课程。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劳动市场变化,韩国政府将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同时建立跨部门合作体系,加大对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性的管理力度。

德国政府计划在当前至2025年期间投资30亿欧元开展人工智能研究,推动落实“人工智能德国制造”国家人工智能战略;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聘请数学家Cédric Villani负责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次年,法国公布“人类人工智能”计划,并建立15亿欧元的专项基金推进该计划的相关项目;新加坡推出全国人工智能策略,在交通物流、智能市镇与邻里、医疗保健、教育以及保安与安全五大领域,大力推动采用人工智能科技,以促进经济转型并改善人民的生活。此外,新加坡还成立了全国人工智能署,隶属智慧国及数码政府署(SNDGO),促进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合作,推动全国人工智能项目。

各国政府如此积极的原因,一方面是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经济效益。根据预算,相关措施若得以实施,到2030年,韩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创造455万亿韩元(约合2.7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由德国政府委托发起的一项调查也预计,人工智能技术可为德国制造业增加320亿欧元的产值。

另一方面,更被各国政府看重的是抓住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波科技浪潮的机遇,抢占领先优势。美国的人工智能监管原则文件称:“人工智能的部署有力地保证了安全性、公平性、福利、透明度和其他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美国对自身全球领导地位的维护,是对我们经济和发展的重要保证。”韩国“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目的也是构建引领世界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成为人工智能应用领先国家。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

册子 / 报告标题|章节标题 目录 主要发现 1第一章人工智能行业综述篇 3 1.1 全球及中国发展概况 4 1.1.1 全球市场 4 1.1.2 发展驱动力 6 1.1.3 面临挑战 11 1.2 人工智能产业链 12 1.2.1 基础层 13 1.2.2 技术层 14 1.2.3 应用层 16 1.3 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资 17 1.3.1 投资热点及趋势 17 1.3.2 进击的巨头 19第二章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篇 21 2.1 数字政府:政策利好加速政府智能化变革 23 2.2 金融:人工智能变革金融经营全过程 26 2.3 汽车: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生态 30 2.4 医疗:人工智能加速医疗技术革新 34 2.5 零售:人工智能应用从个别走向聚合 38 2.6 制造业:人工智能应用潜力被低估 44第三章中国主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区域及定位 47 3.1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分布重点城市 48 3.2 人工智能产业园 57 3.3 杭州未来科技城人工智能发展建议 59 02

册子 / 报告标题|章节标题主要发现 1.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但整体实力仍落后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人工 智能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 元人民币。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位列全球第二。本次人工智能浪 潮以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为特征,其发展驱动力主要来自计算力的显著提升、 多方位的政策支持、大规模多频次的投资以及逐渐清晰的用户需求。与此同 时,中国处于人工智能发展初期,基础研究、芯片、人才方面的多项关键指标 与美国差距较大。 2. 中国企业价值链布局侧重技术层和应用层,对需要长周期的基础层关注 度较小。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基础层(芯片、算法框架)、技术层(计算机视 觉、自然语义理解、语音识别、机器学习)和应用层(垂直行业/精确场景)。中 国企业布局比较偏好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场景清晰的领域,对基础层关注度 较小。瞄准AI专用芯片或将为中国企业另辟蹊径。 3. 科技巨头生态链博弈正在展开,创业企业则积极发力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深耕巨头的数据洼地,打造护城河。科技巨头构建生态链,已经占据基础设 施和技术优势。创业企业仅靠技术输出将很难与巨头抗衡,更多的创业企业 将发力深耕巨头的数据洼地(金融、政府事务、医疗、交通、制造业等),切入 行业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探索商业模式。 4. 政府端是目前人工智能切入智慧政务和公共安全应用场景的主要渠道, 早期进入的企业逐步建立行业壁垒,未来需要解决数据割裂问题以获得长 足发展。各地政府的工作内容及目标有所差异,因而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并 非是完全标准化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服务。由于政府一般对于 合作企业要求较高,行业进入门槛提高,强者恒强趋势明显。 5. 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最为深入,应用场景逐步由以交易安全为主 向变革金融经营全过程扩展。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进行合作推进人工 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改变了金融服务行业的规则,提升金融机构商业效 能,在向长尾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同时降低金融风险。 6. 医疗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发展快速,但急需建立标准化的人工智能产品市 场准入机制并加强医疗数据库的建设。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帮助医疗行业解决 医疗资源的短缺和分配不均的众多民生问题。但由于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医疗 又是一个受管制较严的行业。人工智能能否如预期广泛应用,还将取决于产 品商业化过程中如何制定医疗和数据监管标准。 03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未来智能制造将成为行业主战场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未来智 能制造将成为行业主战场 未来智能制造将是人工智能的主战场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认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有着广泛的基础,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而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重点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智能制造将是人工智能的主战场。 1、人工智能+制造业创造新业态 目前中国人工人工智能迈向了2.0阶段,以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的一套巨大的智能系统为标志。从智能制造业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入改造制造行业。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应用市场一大亮点,催生了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等应用场景,创造出自动化的一些新需求、新产业、新业态。

2、政策春风利好工智能发展 2017年,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人工智能的描述也由“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变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可见在国家层面上,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 3、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400亿 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跟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5年到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复合平均增长率为54.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3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415.5亿元。其中,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平台两个应用领域据发展火热。

2019年版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9年版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部分内容) China's Industrial Market Research and Prospect Forecast Analysis Report(2019-2025) (专业、精准、高效,助力企业决策)

2015-2017年机器人产业发展综况 一、全球机器人行业规模分析 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工业、特种机器人市场增速稳定,服务机器人增速突出。技术创新围绕仿生结构、人工智能和人机协作不断深入,产品在教育陪护、医疗康复、危险环境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拓展,企业前瞻布局和投资并购异常活跃,全球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 全球市场规模 根据调研的数据,2017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232亿美元,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长率接近17%。其中,工业机器人147亿美元,服务机器人29亿美元,特种机器人56亿美元。 图1:2017年全球机器人规模占比 (一)工业机器人:销量稳步增长,亚洲市场依然最具潜力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金属制品、电子、橡胶及塑料等行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应用场景的不断明晰,2012年以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正以年均15.2%的速度快速增长。据IFR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首次突破132亿美元,其中亚洲销售额76亿美元,欧洲销售额26.4亿美元,北美地区销售额达到17.9亿美元。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主要国家销售额总计占到了全球销量的3/4,这些国家对工业自动化改造的需求激

活了工业机器人市场,也使全球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大幅提升,目前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经超过了70台/万人。2017年,工业机器人将进一步普及,销售额有望突破147亿美元,其中亚洲仍将是最大的销售市场。 图2:2012-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率 (二)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兴起,行业迎来高速发展新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互联网快速普及,以2006年深度学习模型的提出为标志,人工智能迎来第三次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正不断拓展,带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达29亿美元。2020年将快速增长至69亿美元,2016-2020年的平均增速高达27.9%。2017年,全球医疗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16.2亿美元、7.8亿美元和5亿美元,其中医疗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占比最高达55.9%,高于家用服务机器人29个百分点,其中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比例快速提升。

火电厂扩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中国市场经济研究院-工程咨询-甲级资质)

https://www.doczj.com/doc/386798556.html,/

火电厂扩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1.成功丰富的案例 我们的项目团队已完成多个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工作,为客户完满完成了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项目涉及行业达三十余个,为客户解决了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银行贷款、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等需求。 2.专业撰写的团队 由行业资深专家、博士、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造价师、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项目小组,为您编制专业、高水准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3.行业专家团队 我们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业研究团队,我们的研究人员具有不同背景和资历,拥有多种专业学历背景: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营销,贸易,数学等,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相关行业的多年从业经验,研究员对市场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4.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规定,用于立项审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需要有具有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写,本机构可提供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保证项目顺利的通过发改委审核立项。主要专业资质范围(参考第六章)。

【报告目录】第一章火电厂扩建项目基本情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 二、拟建地点 三、建设必要性 四、建设方案 五、建设期 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七、环境影响 八、资源利用 九、征地搬迁及移民安置 十、社会环境概况 十一、投资及资金筹措 第二节、评估依据 第三节、评估主体 一、拟建项目的评估主体指定方 二、评估主体的组成及职责分工 第四节、评估过程和方法 第二章火电厂扩建项目评估内容 第一节、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最新竟争力资料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最新竟争力

未来科技五年人工智能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最新竟争力 人工智能产业是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其他智能科技产品发展的基础,国内外的高科技公司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以下对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和美国目前是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领导者,仅在2015年,两国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AI相关论文接近1万篇,而英国、印度、德国和日本加起来才大约相当于中美的半数。2017-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项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表明,中国有着全球最多的数据量,拥有巨大应用市场,正在围绕AI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我们有理由相信,AI将成为企业跨部门业务发展的“颠覆者”,渐趋成熟的AI技术正逐步向“AI+”进行转变。我国将在AI关键技术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推动关键场景应用逐步走向成熟。 趋势一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当前随着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成长,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人工智能相关战略文件,力争在新的科技浪潮中抢占制高、规避风险。美国、英国等相继出台了《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等报告,不断完善人工智能顶层设计。我国也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如2016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到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

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今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借鉴美国、英国等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预计我国也将发布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文件,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制定顶层设计。另一方面,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也将有望发布人工智能相关的政策文件,从技术研发、产业培育等角度做出具体的部署,实施一批大型项目。此外,围绕标准、安全等特定议题,相关的政策研究与制定也将有望取得积极进展。 趋势二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自2006年深度学习算法提出以来,语音和视觉识别准确率得到大幅提升,人工智能进入到了第三次高峰期。当前,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人工智能技术已走出实验室,加速向产业各个领域渗透,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正处在黄金期。根据初步测算,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1680亿元,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98亿元。今年,随着我国软件与互联网技术向各行各业的持续深入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相关产业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人工智能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增速将超过40%。从细分行业来看,语音服务相关技术和模型将趋于成熟,围绕智能语音的行业应用将不断加速,市场逐渐打开,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图像处理等计算机视觉技术将随着训练数据的快速累积实现大的突破,而面向各个行业领域的专业化智能服务则将创造出新的市场空间,有望造就新的行业领军者。 趋势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人工智能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人工智能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3) 一、人工智能: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 (3) 二、机器学习:使人工智能真实发生 (4) 三、人工神经网络:赋予机器学习以深度 (4) 四、深度学习:剔除神经网络之误差 (5) 第二节深度学习的实现 (5) 一、突破局限的学习算法 (6) 二、骤然爆发的数据洪流 (6) 三、难以满足的硬件需求 (7) 第三节现有市场——通用芯片GPU (8) 一、GPU是什么? (8) 二、GPU和CPU的设计区别 (8) 三、GPU和CPU的性能差异 (9) 四、GPU行业的佼佼者:Nvidia (10) 五、Nvidia的市场定位:人工智能计算公司 (11) 六、Nvidia的核心产品:Pascal家族 (12) 七、Nvidia的应用布局:自动驾驶 (13) 八、Nvidia的产业优势:完善的生态系统 (14) 第四节未来市场:半定制芯片FPGA (14) 一、FPGA是什么? (14) 二、FPGA和GPU的性能差异 (15) 三、FPGA市场前景 (16) 四、FPGA现有市场 (17) 五、FPGA行业的开拓者:Intel (17) 六、Intel的产品布局 (17) 七、Intel的痛点:生态不完善 (18) 八、Intel的优势 (19) 第五节投资前景 (20)

第一节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 2016年,AlphaGo与李世石九段的围棋对决无疑掀起了全世界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一轮关注。在与李世石对战的5个月之前,AlphaGo因击败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二段,围棋等级分上升至3168分,而当时排名世界第二的李世石是3532分。按照这个等级分数对弈,AlphaGo每盘的胜算只有约11%,而结果是3个月之后它在与李世石对战中以4比1大胜。AlphaGo的学习能力之快,让人惶恐。 一、人工智能: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 自AlphaGo之后,“人工智能”成为2016年的热词,但早在1956年,几个计算机科学家就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此概念。他们梦想着用当时刚刚出现的计算机来构造复杂的、拥有与人类智慧同样本质特性的机器,也就是我们今日所说的“强人工智能”。这个无所不能的机器,它有着我们所有的感知、所有的理性,甚至可以像我们一样思考。 人们在电影里也总是看到这样的机器:友好的,像星球大战中的C-3PO;邪恶的,如终结者。强人工智能目前还只存在于电影和科幻小说中,原因不难理解,我们还没法实现它们,至少目前还不行。 我们目前能实现的,一般被称为“弱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能够与人一样,甚至比人更好地执行特定任务的技术。例如,Pinterest上的图像分类,或者Facebook的

2020年火电行业研究报告及展望

2019.12.30 2020年火电行业 研究报告及展望

2020年火电行业研究报告及展望 中国是全球电力生产第一大国,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量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电源结构看,截至目前,火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60%,2019年1-10月火电发电量占比超过70%。火电长期以来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应急调峰、集中供热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报告研究以2019年以来火电分析为主。 一、火电行业现状 1.电力市场需求保持平稳增长,第二、三产业用电贡献度大。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592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受社会经济趋势下行的影响,叠加2018年冬季寒潮和夏季高温导致用电量超预期增长带来的高基数因素,各产业用电量增速全面回落。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1%;第二产业用电量398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7.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5.7%;第三产业用电量99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4.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4%。整体看,2019年以来,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第二产业及其制造业各季度用电量增速相对平稳,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第三季度用电增速环比回升;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增速有所回落;第三产业绝大部分行业均实现较快增长,特别是随着电能替代力度的加大及电能应用领域的扩展,2019年

2016年全球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6年2月出版

正文目录 1、人工智能是利用人工计算实现人类智能 (4) 1.1、本质: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甚至超越 (4) 1.2、原理:利用一系列算法驱动电脉冲模拟人脑神经元的运作过程 (5) 2、全球人工智能千亿市场爆发在即,AI+引领未来商业模式新风向 (6) 2.1、人工智能起源于上世纪50 年代,2006 年起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 (6) 2.2、发达国家火热布局,2040 年或有可能实现广义人工智能 (7) 2.2.1、欧盟:人脑工程项目(HBP) (8) 2.2.2、美国:大脑研究计划(BRAIN) (8) 2.2.3、日本:大脑研究计划(Brain/MINDS) (9) 2.3、下游应用需求迫切+上游技术基础成型,人工智能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 (10) 2.3.1、下游应用需求倒逼、上游技术成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 (10) 2.3.2、人工智能逐渐受到机构重视,2020 年全球市场规模超千亿 (11) 2.4、人工智能推动传统产业变革,AI+将成为未来普遍的商业模式 (13) 3、人工智能领域风云迭起,科技巨头雄霸天下 (14) 3.1、北美及西欧地区公司数量激增,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是主要玩家 (14) 3.2、感知层技术领域竞争白热化,机器学习等空白蓝海已成大势所趋 (15) 3.3、投资+收购+顶级人才招聘、科技巨头动作频频上演实力争夺 (17) 4、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近百亿,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9) 4.1、受益四大利好因素,人工智能发展势头良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19) 4.2、投资机构青睐有加,2020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近百亿 (20) 4.3、感知智能试点阶段,预计我国将在5~10 年内实现感知智能全面普及 (22) 5、行业火爆:企业数量激增发展迅猛,机器人等是典型应用场景 (24) 5.1、巨头基础层切入引发技术革新,创业公司应用层进入带来产业升级 (24) 5.2、机器人、虚拟服务等是目前的典型应用场景,未来将进入各行各业 (26) 5.3、产业投资偏爱应用类企业,软件服务和机器视觉是热门细分领域 (29) 6、海外人工智能企业一览 (29) 6.1、人工智能基础平台领域:IBMWatson (29) 6.2、机器学习领域:Wise.io 实现高效大数据分析 (31) 6.3、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Facebook、Apple、Microsoft (32) 6.4、图像识别领域:Clarifai 超越传统图像识别界限 (35) 6.5、预测分析领域:Google 云计算能力打造顶级预测API (35) 6.6、先发优势、技术实力、下游爆发潜力是人工智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7) 7、我国人工智能投资机遇 (38) 7.1、投资逻辑:短期看好应用开发领域,长期技术研究是投资大势 (38) 7.2、主要公司分析 (39) 7.2.1、科大讯飞 (39) 7.2.2、东方网力 (40) 7.2.3、佳都科技 (41) 7.2.4、新松机器人 (42) 图表目录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展望及市场规模预测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分类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既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三大尖端科技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被发达国家视为人类的最后科学尖端,科研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二)人工智能的分类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泛,按照人工智能的实力可分为三大类: 1、弱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等同或者超过人类智能或效率的机器智能。 2、强人工智能: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 3、超人工智能:在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等各个领域都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革命就是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达到超人工智能的过程。目前人类已经掌握弱人工智能,生活中弱人工智能无处不在,比如Siri、垃圾邮件过滤器、谷歌翻译、电商网站上的商品推送、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等等。 人脑与电脑的最大差别在于,一些我们认为困难的事情,如微积分、金融市场策略、翻译等,对于电脑来说都十分容易;但一些人类认为容易的事情,如视觉、动态、移动、直觉,对于电脑来说却是十分困难。而要达到人类级别的智能,电脑必须要理解更高深的东西,比如微小的脸部表情变化,以为为什么喜欢这个而不喜欢那个,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首先在硬件方便要增加电脑处理速度,其次在软件方面要让电脑变得智能。 美国发明家、未来学家Kurzweil估算出人脑的运算能力是10^16 cps(calculations per second,每秒计算次数,描述运算能力的单位),即1亿亿次计算每秒。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中国的天河二号,运行能力已达到3.4亿亿次,已经超过人脑,但由于其成本高、规模大、功耗高,使其并不能够被商业及广泛运用。Kurzweil认为考虑电脑发展程度的标杆是看1000美元能买到多少cps,当1000美元能买到人脑级别的1亿亿运算能力的时候,强人工智能就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目前1000美元能买到10万亿cps(人脑的千分之一),根据加速回报定律,科技的进步将呈指数型增长,按照这个速度,到2025年1000美元就可以买到和人脑运算速度抗衡的电脑了。 二、人工智能的产业链分析 从发展路径及阶段上看,实现人工智能需经历三个阶段:计算智能(能存会算)、感知智能(能听会说、能看会认)和认知智能(能理解会思考)。

中国火力发电行业调研及前景分析报告

2017-2021年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分析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我们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

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 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s)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是企业判断自身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无数大中型企业讨论和制定市场战略的重要依据。对市场份额的研究,又分为总体市场市场份额和目标市场市场份额,本告以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中国市场即为总体市场,而某些特定的省、市则为目标市场。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集中度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缩写:HHI,以下简称赫希曼指数)、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其中集中率(CRn)与赫希曼指数(HHI )两个指标被经常运用在反垄断经济分析之中。本报告对市场集中度的研究采用的计量指标是行业集中率(CRn),CRn指该行业的指定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例如,CR4是指该行业四家最大的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CRn的值越大,表明该行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大多数客户都集中到有数的几家企业去了。

2015-2020年中国火力发电厂水资源利用市场深度分析与前景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2015-2020年中国火力发电厂水资源利用市场深度分析与前景发展战略 咨询报告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5-2020年中国火力发电厂水资源利用市场深度分析与前景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水资源调查12 第一章中国水资源概况12 第一节中国水资源占全球水资源比重12 第二节中国水资源结构12 第三节中国水资源分布12 第二章中国水资源利用情况14 第一节全国总用水量14 一、全国用水总量14 二、用水结构15 第二节全国工业用水量16 第三节火电用水情况16 第四节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18 一、各地区人口分布密度18 二、全国各地区水消费结构19 三、全国各地区水资源供应结构20 第三章中国水污染情况22 第一节我国水资源质量状况22 一、河流水资源质量状况22 二、主要湖泊水资源质量与营养状况26 三、主要水库水资源质量与营养状况29 四、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30 五、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34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目录 一、对2020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4) (一)从产业链建设看,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生态条件日益成熟。 4 (二)从政策推动来看,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6) (三)从投融资情况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市场将关注易落地的底层技术公司。 (7)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9) (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9) (二)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核心基础相对薄弱。 (10)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3) (一)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 (13) (二)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 (13) (三)推动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 (14) (四)在国际社会上提出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14)

【内容提要】 2019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在产业链建设、政策推动、投融资发展上取得新进展,但也面临各种内外部压力和挑战。展望2020年,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将更关注落地前景好的底层技术公司,但产业整体面临的外部形势将更为严峻。需关注的问题有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算力算法基础相对薄弱,以算法战、深度伪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滥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潜在负面影响等。基于上述分析,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提出,以算力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建设、体系化梳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供应链现状、加快开拓国内外应用市场并提升出海抗风险能力、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等措施建议。 2019年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生态条件日益成熟,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智能芯片、智能无人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细分产业,以及医疗健康、金融、供应链、交通、制造、家居、轨道交通等重点应用领域发展势头良好。展望2020年,全国各级地方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和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投融资将更关注易落地的底层技术公司,但同时产业发展的外部形势将更为严峻,美国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压制可能从上游元器件转向下游行业应用。

2020年火电行业研究报告及展望

2020年火电行业研究报告及展望 中国是全球电力生产第一大国,发电量约占全球发电量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电源结构看,截至目前,火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60%,2019年1-10月火电发电量占比超过70%。火电长期以来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着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应急调峰、集中供热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本报告研究以2019年以来火电分析为主。 一、火电行业现状 1.电力市场需求保持平稳增长,第二、三产业用电贡献度大。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592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受社会经济趋势下行的影响,叠加2018年冬季寒潮和夏季高温导致用电量超预期增长带来的高基数因素,各产业用电量增速全面回落。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1%;第二产业用电量398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7.3%,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5.7%;第三产业用电量99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3.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6.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3.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7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4.8%,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4%。整体看,2019年以来,中国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第二产业及其制造业各季度用电量增速相对平稳,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第三季度用电增速环比回升;化学原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有色金属冶炼四大高载能行业用电量增速有所回落;第三产业绝大部分行业均实现较快增长,特别是随着电能替代力度的加大及电能应用领域的扩展,2019年

2019年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分析报告

2019年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分析报告 2019年8月

目录 一、走进人工智能新时代 (6) 1、人工智能是什么 (6) 2、中美两国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 (8) 二、多角度对比中美人工智能投资 (11) 1、看规模,中国人工智能投资额已超过美国 (11) 2、看轮次,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更偏早期 (12) 3、看投向,中国重应用层而美国重基础层 (13) 三、人工智能带来新机会,中国有望从AI芯片突围 (18) 1、人工智能的发展加速芯片专用化进程 (18) 2、高端人才缺乏是中美AI芯片领域投资差异的最大原因 (21) (1)美国在芯片领域起步早,巨头众多,培养并积累了丰富的人才 (21) (2)美国芯片和互联网巨头众多,为资本退出提供更多选择 (22) (3)美国芯片产业链齐全,产业布局完整 (24) 3、换道超车,中国在AI芯片上可以有所作为 (25) (1)AI芯片处于发展早期,竞争格局未定 (25) (2)边缘AI芯片领域,广阔的应用场景为中国提供巨大机会 (28) (3)芯片自主可控呼声高涨,政策为芯片研发保驾护航 (28) 四、深入落地,计算机视觉仍有广阔的应用场景 (30) 1、计算机视觉是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 (30) 2、多重因素促成中美计算机视觉领域投资差异 (33) (1)安防千亿市场成为拉动中国计算机视觉发展的最大需求 (33) (2)我国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先,在数据方面占有优势 (35) (3)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接受度更高 (36)

3、对比美国,看好中国计算机视觉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37) (1)新零售 (38) (2)医疗影像 (38) (3)保险行业 (39) (4)工业制造 (39) 五、主要风险 (40) 1、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不及预期 (40) 2、计算机视觉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40)

2018-2019年度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研究报告

2018-2019年度中国人工智能 市场研究报告

一、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整体概述 (4) (一) 产业发展概述 (4) 1、产业概述 (4) 2、产业规模与增长 (5) 3、基本特点 (5) (二) 产业结构分析 (7) 1、产业结构 (7) 2、产品结构 (8) 二、2019-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预测 (8) (一) 市场发展趋势 (8) 1、开源平台成为巨头生态之争主战场 (8) 2、人工智能产业将与智慧城市建设协同发展 (8) 3、高校跨界创新成为新趋势 (9) 4、人工智能加速阶段,人工智能芯片成为新机遇 (9) (二) 2019-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测 (9) (三) 2019-2021年细分结构预测 (10) 1、产业结构 (10) 2、产品结构 (10) 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重点企业分析 (11) (一) 阿里AI (11) (二) 商汤科技 (13) (三) 明略数据 (14) (四) 思特奇 (16) 四、建议 (17) (一) 以政府示范带动重点行业应用落地 (17) (二) 构建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17) (三) 针于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差异化布局 (17) (四) 针对重点应用领域构建技术创新壁垒 (18) 表目录 表1 201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及增长 (5) 表4 2016-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结构细分 (7) 表5 2018- 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与增长预测 (9) 表6 2019- 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结构预测 (10) 表7 2019-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产品结构预测 (10) 表8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产品分析 (12) 表9 商汤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分析 (14) 表10 思特奇人工智能AIPaaS 产品 (17)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营销趋势及策略分析(上海环盟)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营销趋势及策略分析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营销趋势及策略分析 (3) 第一节人工智能市场销售渠道分析 (3) 一、营销分析与营销模式推荐 (3) 1、渠道构成 (3) 2、销售贡献比率 (4) 3、覆盖率 (4) 4、销售渠道效果 (4) 5、渠道建设方向 (5) 二、销售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三、营销渠道发展趋势与策略 (6) 第二节人工智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9) 一、中国人工智能营销概况 (9) 二、人工智能营销策略探讨 (13) 1、中国人工智能产品营销策略浅析 (13) 1、营销策略的目标的制定 (13) 2、选择合适的市场营销途径 (13) 3、产品组合策略 (14) 4、价格组合策略 (14) 5、促销组合策略 (14) 2、人工智能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策略 (15) 2、户外广告 (15) 3、报纸书刊 (15) 4、网络信息推广 (15) 3、人工智能细分产品营销策略分析 (15) 1、品牌营销策略 (16) 2、销售渠道营销策略 (16) 3、价格营销策略 (16) 1

第三节人工智能营销的发展趋势 (17) 一、未来人工智能市场营销的出路 (17) 二、中国人工智能营销的趋势预测 (17) 2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营销趋势及策略分析 第一节人工智能市场销售渠道分析 一、营销分析与营销模式推荐 1、渠道构成 人工智能行业产品主要体现在终端应用上,我国人工智能产品销售渠道主要由线上、线下渠道构成。 1)线上渠道 由于互联网的威力越来越大,网络营销因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逐渐成为人工智能行业营销新宠。尤其针对人工智能产品的自身特点来说,网络营销在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线下渠道 1、传统销售渠道。这种模式是由一群独立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分销组织形态,各渠道成员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每个成员都是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他们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户,渠道中没有一个成员对其他成员有足够的控制力,最终使整个分销渠道效率低下。所以也被称为松散型分销模式。该模式的优点是成员独立性强,进退自由;能够促使企业不断创新;适用于中小企业,在进入市场时可以借助这种关系迅速成长。缺点则是各自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整体效率下降;成员之间缺少信任感和忠诚度;临时性的交易关系,安全系数低;各种渠道资源无法有效共享;成员缺少渠道建设的积极性。 2、垂直销售渠道。该模式是由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所组成的一种统一的联合体,每个成员把自己视为分销系统的一份子,关注整个垂直系统的成功。该模式的优点是合理管理库存,削减分销成本;便于把握需求动向;抑郁安排生产与销售;渠道控制力强;有利于组织竞争者加入;商品质量有保障,服务水品高。缺点则较为明显,系统维系成本高,经销商缺乏独立创造性。 3、水平销售渠道。该模式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联合开发新的营销 3

人工智能行业分析

人工智能行业分析 人工智能行业可谓是现在科技的前端,高科技的行业,那么关于人工智能行业的分析有哪些知识呢?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人工智能行业分析,供大家阅览! 人工智能行业简要分析 一、机遇 在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7年将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3月11日,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全国人大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表示,正在起草促进中国人工智能(AI)创新发展的规划,并估计两会后将很快出台。 二、行业简介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研究目标是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智能语音技术、图像识别技术、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和机器人等。

人工智能可分为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为算力支撑(AI 芯片、云计算),技术层为算法平台,应用层是AI向各传统行业的渗透应用。 AI 产业链中,芯片产业率先引来爆发。PC GPU 巨头NVIDIA 已经将业务重点转向AI 领域,应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可进行通用计算的GPU市场基本被NVIDIA垄断。但是芯片巨头英特尔明显对人工智能市场虎视眈眈,至强处理器Xeon+FPGA也将在2017年下半年量产,预计英特尔有很大的机会在2017年四季度迎来人工智能的第一波红利。 云计算方面,亚马逊、微软云计算业务爆发,其中亚马逊的AWS 云服务平台表现尤为靓丽。(先前我写的文章《网宿科技为什么大跌?》也有所涉及)。 技术层方面,Google、IBM 专注于人工智能(AI)技术层,研发更高级AI 算法,积累AI 底层技术。国内百度在这方面也有相当的投入并取得较大的进展。 应用层方面各显神通,Facebook、苹果在AI 应用层的布局集中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助理等领域;IBM 加速向医疗领域渗透,盈利前景已开始显现。 国内的话,目前主要还是在应用层耕耘较多,基础层和技术层方面与外国的差距较大。 三、部分上市公司 科大讯飞作为中国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导者,以“从能

2018-2019年中国国内火电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

2018-2019年中国国内火电行业市场 分析研究报告

摘要 2017年,火电行业发展特点是“高收入、低利润、亏损严重”,行业延续了2010年的亏损格局。虽然国家在2017年两次提高了火电的上网电价,部分缓解了火电行业的经营压力,但煤电矛盾依然突出,电煤成本高依然是火电行业亏损的主要因素。 回顾2017年—— 销售收入高速增长:2017年1-12月,火电行业销售收入12717.08亿元,同比增长18.06亿元。增速较2010年提高了1.97个百分点。火电行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电力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关系密切,2017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低利润,亏损严重:2017年1-12月,火电行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但是利润较低,亏损严重,利润总额205.94亿元,同比增速为负增长,亏损总额482.35亿元,同比增长35.91%。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煤炭资源需求大幅增长,加之国际操纵炒作,国际巨头垄断等多重因素,煤炭价格高位上行,同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利息支出等因素,使得火电企业的发电成本大幅攀升,而下游上网电价面临管制,使得火电的发电成本无法内部消化,经营效益大幅减少。 原料成本高企:2017年,煤炭价格总体仍保持高位运行,但大幅上涨势头得到明

显抑制,并在4季度出现小幅回调。截止12月30日,全国市场交易煤炭平均价格为786.1元/吨,价格指数为198.5。电煤成本的持续上涨,对火电企业的利润挤压严重,是导致行业效益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望2018年—— 供需仍偏紧:2018年,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有所回落,但受气候、来水、电煤供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将仍旧偏紧。预计2018年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在4750小时左右,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在5300-5400小时,最大电力缺口3000-4000万千瓦。 煤电矛盾趋于缓和:近年来,在现行的煤电价格体制下,煤炭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火电企业的大面积亏损,使得煤电矛盾愈演愈烈。而国家电煤价格干预措施己经对煤炭价格快速上涨产生了有效遏制,发电企业成本上涨压力将有所缓解;另外,随着2017年底上网电价调整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发电企业盈利水平将会提高;而货币政策紧中趋松,发电企业融资环境也将有所改善。总体来看,2018年,电力行业大面积亏损状况有望逐步改善,煤电矛盾将暂时趋于缓和。 节能减排压力大: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行业,电力行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虽然近年来清洁能源发展步伐有所加快,但火电发电量仍占全国发电量的八成以上,因此,电力行业也是重要的排污行业,是烟尘、一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意味着2018年全国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在这一背景下,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也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因此,2018年电力行业仍将面临较大节能减排压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步伐也有望继续加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