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组:王鸫

复习导航:

本章知识网络:

高考重点:

1.掌握区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掌握影响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因素并学会描述区域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特征。

2.掌握区域发展三大阶段的特点以及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掌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归纳、比较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4.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意义。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理解产业转移的原因。掌握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点梳理

一.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一定的地域空间。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如:

气候区、内流区、行政区、地形区等。

2、区域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界线(模糊的和明确的)如:温带和亚热带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陕西省和山

西省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

2)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如:山西作为一个区域其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商业

区其功能是进行商业活动。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如: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等。

3、区域的空间结构

?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与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如:沿河分布的城市,其空间结构是带状分布;平原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是团块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

乡村区域城市区域

区别

范围大小

产业活动以农业为主以第二、三产业为主

联系乡村地域是城市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市地域对乡村地域提供带动作用?区域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

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

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4、区域的产业结构

1)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

3)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行业

4)区域产业结构的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为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的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

5)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空间)

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时间)

区域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发展时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

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区域发展后期)——第三产业比重及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形成“三-二-一”

格局。

补充1 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从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线路密度(小——大)、线路分布形式(线状、网络状)等角度分析。

二.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

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性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区域发

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水平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

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

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

升,第三产业加速发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

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

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

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

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

于区域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阶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平衡增长高水平的均衡状态3、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资源面临枯竭

2)环境污染严重

3)生产设备老化,技术工艺滞后,产品竞争力不高

4)就业矛盾突出

5)经济体制落后

4、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出路

1)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2)改进技术工艺,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

3)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

4)治理环境污染

5)调整产业结构

6)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较大支持

5、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匹兹堡的发展历程

1)在美国建国初期,美国处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匹兹堡作为区域核心,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较低,以第一产业为主,虽然匹兹堡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和水资源及其便利的水陆交通,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发展钢铁工业。

2)工业化阶段,也是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随着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以及铁路的修

建,钢铁业迅速发展。匹兹堡作为早期的中心城市逐步发展,并涌现出芝加哥、底特律、

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城市,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匹兹堡作为区域核心,去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区域内的其他地域。与此同时,匹兹堡也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人地关系紧张等问题。

3)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东北部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由于资源衰减、环境污染等问

题的出现,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的钢铁产量下降,而美国西部的硅谷、南部的休斯顿等新兴的工业中心崛起。

三.区域发展差异(结合以前《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中国区域差异)》学习)

1、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水文状况、

植被、土壤等)、经济基础(农业和工业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2、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

澳、台地区);

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

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3、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总体差异: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且对外开放时间早,对外开放程度高。

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带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还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工业结构:“南轻北重、东轻西重”;东部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为主;西部地带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地带则表现出一定的过度性。

工业化进程:东部地带工业化进程快;中西部地带则相对滞后。

工业产值:东部地带工业产值比中西部高。

城市化差异从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带远高于中、西部地带;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看,东部显著地高于中西部地带

的同类城市;从城市分布密度看,东部地带的城市密度及大城市的数量远远高于中

西部地带。

对方开放的区域差异从对外开放的时间、程度以及外资吸收能力来看。东部地带对外开放的时间早、程度高,对外资的吸收能力都比中西部好。

4、对外开放的原因:

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本地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有利于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产品竞争力。

5、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7、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优势: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

劣势: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6、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约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约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

有分布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一月均温<0℃>0℃

温度带温带热带、亚热带

年降水量<800mm >800mm

干湿地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地区湿润地区

水量小大

含沙量大小

结冰期有(自南向北结冰期增长)无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土壤黑土、棕壤和钙质土红壤、砖红壤

社会经济条件农

主要农业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

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是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耕地类型旱地水田

耕作制度1/1、3/2、2/1 2/1、3/1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

油料作物花生、大豆油菜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主要水果苹果、梨、葡萄、桃、杏等橡胶、柑橘、菠萝等

自然资源煤、石油、铁矿等水能、有色金属、生物资源等

主要工业

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等重

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重工业

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

重要的工业基地

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一产业比重较低

交通运输主要以铁路运输为主,铁路网密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便利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较低对外开发较早,开放程度较高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

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

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

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开

放不够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

地形破碎,山地水士流失严重,人

地关系矛盾加剧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改善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领域,加快产业

生态环境,加快渤海湾地区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好人地关系,治理污染

四.区域经济联系(参考以前《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区域经济联系)》学习)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东盟、APEC 等)和经济全球化(跨

国公司、国际贸易等)。 在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下,要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2、区域经济联系的形式: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 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原因:能源资源以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社会发展的需要,资源不足制约了社会经济的

发展。

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南水北调

1)线路:东、中、西线

2)跨流域: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3)三条线路的优缺点

东线 优点:有京杭运河现有河道及沿线湖泊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少,建设成本低;

缺点:水质较差 ,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耗用大量电能,运行费用高

中线 优点:可以自流、水质好;

缺点: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很大。

西线 优点:为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6省区提供灌溉、城镇生活和工业

用水,促进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水质最好,既可缓解华北缺水,又可缓解西北缺水;

缺点: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4)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增加水量,有利于水循环 增加地表水和土壤含水量

减少对地下水的开发,防止地面沉降和海水倒灌,有利于水土保持 有利于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 对受水区的不利影响:某些地区会出现土地次生盐碱化

对调出区的有利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促进经

济的发展

对调出区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西气东输 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 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

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

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

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较好

最好

1)线路

①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油田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

②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经过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等省。

③西气东输主干线管道要穿越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太湖平原等地形区。

2)意义(有利影响)

(1)对资源调出区:

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带动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2)对资源调入区

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破坏植被及地表保护层,土地退化;

工程建设中隔离动物活动的通道,引起物种资源的流失;

造成植被破坏,局部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环境恶化,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增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将对保护价值较高的众多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造成损失。

6、西电东送

1)原因( 资源分布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①我国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分布不均,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

②我国煤炭资源也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

③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非常短缺。

2)线路

北通道: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省区) 的火电输往京津唐地区

中通道: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 (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西通道:将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地区 (主要水电站有天生桥、岩滩、龙滩),开发贵州等地火电作为补充。

3)意义(有利影响)

①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②变西部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的状况,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③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④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

⑤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4)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调出区的影响:资源减少甚至枯竭,地面沉降,生态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产业层次偏低等。对调入区的影响: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等

五.产业转移

(一)定义:

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 (二)背景:经济全球化

背景知识

产业的发展类型: 产业的发展阶段

发展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劳动密集型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资源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 发达国家或地区

技术密集型

产品的生产环节

生产环节 附加值 主要分布地区 设计 高 发达国家或地区 加工 低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营销

发达国家占有大量国际市场

(三)方向: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迁移;

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广东边远地区的迁移。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

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一般方向是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国际制造业的转移】

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中国

东亚产业转移:日本(50年代)→亚洲四小龙(60、70年代)→我国东部沿海(80年代)→

我国中、西部(90年代后期) (四)本质/根本目的:

寻求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五)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重要因素: 发展阶段 主要分布地区 开发期 发达国家或地区 增长期 成熟期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衰退期

①劳动力

a.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特点: b.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c.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a.劳动力的数量、价格、素质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

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影响: b.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迁移。

a.“硅谷”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办厂。 (主要原因:东南亚具有充足、高素质且

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举例: b.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主要原因:劳动力因素不断变化。)

②内部交易成本:

定义: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 (包括政府) 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

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特点

内部交易成本原因

发达国家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低

影响:由于内部交易成本的差异,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投资办厂。

产业的发展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

举例:东亚的出口加工区

主要影响因素:内部交易成本低

③市场:

a.贸易壁垒的存在。

原因:

b.市场是在不断变化。

a.为了避开贸易壁垒,企业就直接到市场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影响:

b.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a.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举办汽车厂。(主要原因:我国拥有

举例: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b.20世纪90年以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西欧、北美;20世纪末,日本企业

的投资重点地区在东亚、东南亚(主要原因:市场在不断变化。)

2.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3.说明:

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当今世界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将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六)迁移的原因(推拉理论)

发达地区:城市病的出现(地价上涨、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工资水平高、就

业困难、社会治安不稳定);

环境意识的加强;

占有更广阔的市场;

降低生产成本;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不发达地区:地价便宜,工资水平低;

环境意识薄弱;

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

招商引资等优惠政策的吸引。

在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迁移、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广东边远地区的迁移的过程中,其迁移原因都符合以上的推拉理论。

3)产业转移的影响

对迁入区的影响:(利)大量的资金投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就业,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

的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利)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

(弊)会不可避免的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对迁出去的影响:(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利)减缓当地的人地矛盾(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社会治安差)及环

境污染;

(弊)降低就业率。

(七)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①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

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从而促进了产业升级。

②发展中国家: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有些产业处于开发和增长期,如信息产业;有些产业处于成熟或衰退期,如纺织工业。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还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①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产业转移使东亚的出口加工区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

②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加重。

③说明: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①表现: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②举例:发达国家国内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

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七)产业转移举例

1、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1)原因: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公用事业费用)。

开拓产品市场。

(2)主要影响:

①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②也会对迁入地区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迁入)。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①原因:寻求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土地价格、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

②主要影响: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对港、台影响: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产业升级。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

(1)第一次产业转移:

①时间:20世纪70~80年代

②具体表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从香港、台湾等地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③影响: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产业升级;但加重了环境污染。

对港、台影响: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产业升级。

(2)第二次产业转移:

①时间:20世纪90年代。

②具体表现: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粤东、粤北等

次发达地区

③影响:

对珠三角的影响:同第一次中对港、台的影响。

对粤东、粤北的影响:同第一次中对珠三角的影响。

对广东省的影响:加快广东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缩了地区之间的差距。

4、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1)原因:

①内因:区域内部发达地区产生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

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面临产业升级。

②外因:劳动力价格和房租、地价相对低廉;工业原料资源丰富;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流通条件和投资环境有了显著改善,许多地区已经具备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

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2)主要影响:

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逐渐缩小地区差别,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3)转移方向:珠三角(主要是产业升级)把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粤西一带转移。

(4)影响:促进边远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经纬网知识(用)

灵丘一中地理知识归纳与记忆 (经纬网知识) 地理组:王东 一、首先了解构成经纬网的基本要素的知识: 1.地轴和两极 (1)地轴是地球自转运动的旋转轴。它通过地心连接两极。 (2)两极是地轴的两端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对着北极星附近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 一端是地球的南极。 两极是地面上确定向北方向的依据,我们把向着北极的方向定为北,北极是地面上的最北点,在北极四面八方都是南;向着南极的方向定为南,南极是地面上的最南点,在南极前后左右都是北。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面上除了两极之外的各点都能在空间旋转成不同大小的圆,只有南极和北极是两个旋转的点。 2.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和东,西半球 (1)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经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所有的经线都在南极和北极汇合。 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叫南北线或子午线。 ③所有的经线长度大致相等。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的长度为 111km ④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 ⑤任何一个经线圈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两半球。 (2)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始经线,又名“首子午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 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即零度经线,全球经度以它作为零点 (3)经度是以通过当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来量度的。 ①东、西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 ②经度的读写,除了0°经线和180°经线之外,其余的经度都要区分东经或西经。经度的书 写方式,如东经120°也可写成120°E ③在地图上判别东、西经:经度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在北 极地区的地图上,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按逆时针方向减小的为西经。在南极地区的地图上,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按顺时针方向减小的为西经。 (4)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来划分,从西经20°向东通过0°经线到东 经160°的半球为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通过18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西半球。 注意: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范围不完全一致。 3.纬线、纬度、赤道和南、北半球 (1)纬线是地球表面与经线相垂直的线。与经线相比,纬线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①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②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单独构成纬线圈。 ④各条纬线的长短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由此越往南、往北,纬线越短,即纬线圈越小,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灵丘一中自主探究学案(5) 课题:《烛之武退秦师》课时:3课时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熟读并翻译课文,牢记重要字词。 (2)学习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2.过程和方法 在诵读过程中,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的精神。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三、读书指导: 1、作家作品: 左丘明,中国春秋时期史学家,鲁国人。一说左丘明为复姓,双目失明。春秋时期有称为瞽者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者之一。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转》、《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左传》记载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姿多彩。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纷呈的彩画长卷,展示了春秋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2、事件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情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使者出使晋国,与晋国修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庸”。但是最终也没有能够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之后发动了这场战争。 四.学习任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氾.()南佚.()之狐夜缒.()而出鄙.()远共.()其乏困朝()济阙.()秦以利晋 秦伯说.()杞.()子逢.()孙敝.()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知.()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以.其无礼于晋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尝.为晋军赐.矣 朝济.而夕设版 ..焉肆.其西封 唯.君图.之微.夫人之力 因.人之力而敝.之以乱易.整,不武 .. 吾其.还也 3、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无能为也已共其乏困 秦伯说失其所与,不知 4、想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吗?它们的古今意义各是什么? 且贰.于楚也

英国,法国,德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英国 (p117) 一、位置及领土组成 1、海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是西欧的一个岛国 东北临北海,南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法国相望。 2、经纬度位置:50°N~60°N 5°W~0° 3、领土组成:全名: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不列颠岛(包括苏格兰、英格兰和威尔士三部分)、 北爱尔兰岛及设得兰群岛等组成。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及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中部有奔宁山脉。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奔宁山脉 石油:北海 三、经济特征 1、农业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东南部:小麦、甜菜产区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工业: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老工业区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新工业区影响因素:新原料产地、环境、技术 分布: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 苏格兰中部(电子) 北海沿岸(阿伯丁) 四、主要城市 A、伦敦:是英国最大城市、港口和综合性工业中心,也是国际的金融中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B、阿伯丁、伯明翰、曼彻斯特等 英国法国 首都伦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纳河) 最大海港伦敦马赛(地中海岸) 主要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苏格兰地区(电子)、 英格兰中部区、 伦敦、伯明翰( 钢铁)、 曼彻斯特(纺织)、 阿伯丁(石油) 巴黎盆地(最大的 综合性工业区)、 敦刻尔克、福斯 (钢铁) 在欧洲的经济地位是欧洲最大的石油出口 国;海运发达。 工业占绝对优势 农业产值和谷物产 量仅次于俄罗斯, 是欧洲最大的粮食 出口国。 主要特产葡萄酒 (香槟、白兰地)

如何快速记忆地理知识

如何快速记忆地理知识 地理考试内容包括自然地理和地图、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四部分。地理考试内容十分庞杂,地理知识中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多,许多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演变过程等地理感性知识,以及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基本观点等地理理性知识,都需要记忆,这是地理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每个即将参加今年文科综合考试考生如何在有限的复习迎考时间里,记而不忘,掌握一些“死”知识的记忆方法,以便从“死”知识里找到“活”门径,以下几种记忆方法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图示相关记忆法 运用地图不仅是地理资料的突出特点,同时也是记忆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像利用某些省区或国家在地图上的轮廓图形来帮助记忆,如山西省轮廓像平行四边形,黑龙江省轮廓像只天鹅,山东省轮廓似卧着的骆驼,法国轮廓像六边形,澳大利亚像不规则的凹字形,意大利轮廓像个女式高跟鞋等。在复习黄河知识时,用笔描绘黄河干流图,得出黄河形似“几”字的结论。 二、因果推理记忆法 提高地理记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掌握因果推理记忆法。有些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因果推理关系,用多环节的连续推理或逆向推理是记忆的有效方法。根据因果推理式的分析,可推出对流层的三大特征: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冷下热),容易导致大气的对流运动,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内又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杂质,这些条件的同时具备,③造成复杂而多变的天气现象。再如“东亚季风的形成”可首先明确一月陆地上气温低、气压高,海洋上气温高、气压低,所以大气由气压高的大陆“吹”向气压低的海洋,即偏北风(冬季风)。再逆向推理,七月陆地上气温高、气压低,海洋上气温低、气压高,故大气由气压高的海洋“吹”向气压低的大陆,即偏南风(夏季风),如下图: 三、结构网络记忆法 地理理性知识如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基本观点等彼此之间常常有着各种内在的联系,因而挖掘这种内在联系,借助结构网络的方法,一目了然,帮助记忆,

地理记忆顺口溜(超全)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练习(附答案解析)之欧阳家百创编

灵丘一中高二地理限时训练 欧阳家百(2021.03.07) 课题:时区区时日界线 班级姓名1、读下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 夜,据图回答下列两题。 . (1)此时北京时间是() A、6月21日8时20分 B、12月22日21时20分 C、6月22日8时 D、12月22日8时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我国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B、此时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3度32分,该处的地理纬度是北纬38度54分 C、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将进入汛期 D、此时南北极圈相比,是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

由出发时间求到达时间,须加上行程时间;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须减去行程时间。 2.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较为合适。 A.23日15:00时B.23日18:00时C.24日7:00时 D.24日10:00时 (3)该场足球赛比赛过程中,下列地点一直是白天的有、。 A.70°S,30°W B.70°N,30°E C.30°N,120°E D.30°S,120°W 3.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

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25日15:00 B、25日13:00 C、26日19:00 D、26日15:00 4、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出发向东航行,过日界线于当地时间1月2日15时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地区(西七区),途经14天2小时,该船在青岛的启航的时间是() A. 2000年12月19日2时 B. 2000年12月20日4时 C. 2000年12月19日17时 D. 2000年12月20日13时 5、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度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 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大洋洲 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大洋洲 一、位置与范围 1、位置(在世界七大洲中,大洋洲面积最小)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处于10°S—40°S,属热带与亚热带; 110oE-180-130oW赤道穿过该区,跨南北半球; 160°E穿过该区,跨东西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穿过该区。 (2)海陆位置:介于亚洲与南极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3)交通位置: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 所需淡水、燃料与食物供应站,又就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 在交通与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范围:一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四大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新几内亚岛 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群岛 岛屿众多,有1万多个,多火山岛(夏威夷群岛)与珊瑚岛。包括14个国家 澳大利亚-堪培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达国家 汤加-努库阿络法:世界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 阿皮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基里巴斯-塔拉瓦:世界唯一横跨赤道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新西兰- 惠灵顿:农牧业、旅游业发达,发达国家 二、澳大利亚 大洋洲最大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与塔斯马尼亚等 岛屿,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地广人稀,居民以 英裔为主,讲英语。 1、地形地势 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东部:大分水岭,全国最大河流墨累河发源在其西侧,注入印度洋。 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地势最低处就是北艾尔湖。 西部:低矮高原,面积广(占一半),多沙漠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2、气候、自然景观呈半环状 一、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位于来自太平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②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 二、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为何却沙漠气候广布? ①副高控制地区广; ②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③东部大分水岭阻挡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气候分析 ①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 ②东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低纬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沿海一带,还受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背风坡降水减少,草原向沙漠过渡。最南端与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与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的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因而干燥少雨。 ④南部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向内陆过渡为草原、沙漠。 ⑤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3、古老而独特动物:袋鼠、鸸鹋、鸭嘴兽 成因:与大陆长期分离,缺少大型食肉类动物(天敌),动物演化缓慢 4、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中部与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少 原因:东南沿海气候温与湿润、宜人;交通便利,开发早;工农业发达;内陆与西部气候干燥,东北部湿热,(有大堡礁不利建设港口) 5、经济南半球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与工矿业 (1)农业:二战前以出口小麦与羊毛世界著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与西南部 混合农业的优点: ①农场就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 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耕作活动与牧 羊活动交替进行 ③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与对市场的适应性 混合农业特点:主要就是家庭农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 高,主要出口到英国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不利条件及解决措施: 不利:处于大分水岭西部,属雨影区,降水稀少,灌溉成为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 措施:政府实施东水西调促进农业发展

快速记忆地理知识的常用方法

快速记忆地理知识的常用方法快速记忆地理知识的常用方法歌谣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利用谐音汉字,将课本中的地名、物产、数据等枯燥乏味的内容编成一些顺口溜或有趣的语言,使知识变得生动而幽默,利于学记。 如复习“中国有色金属资源时” ,可以把它编为:“大余钨,个旧锡,铜矿集中在德兴; 招远金,平果铝,水口铅锌共同生; 锡矿山区却产烯,铜仁无铜偏产汞; 白云鄂博多稀士,金昌镍都更著名”。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长江黄河上中游的划分:“宜宾湖口九回肠,壶口(旧)孟津挖煤矿。” 谐音记忆法所谓谐音就是指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利用谐音记忆法,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学习材料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内容,愉快 地进行记忆。利用谐音可以激发兴趣,又利于记忆,但必须要把原字搞清楚,防止以假乱真。 例如:记忆“地壳的八大化学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可处理为:“养闺女,贴给哪家美(男)?” 中亚地区的两条内陆河——阿姆河和锡尔河。“阿姆” 和“阿母”,“锡尔”与“惜儿”是近音。阿母都是爱惜自己的儿子的。 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 作谐音记忆。

类地行星主要成分是氢、氖、氦,可以采用“勤奶孩子” 作谐音记忆。 江河年径流总量排序时,可以这样:“径流巴西,俄(我)加(家)(有)美印(人)尼(你)中吗?”。 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时,可以这样:俄(我)新(心)中美澳,阿蒙(门)。 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可以这样:美加法(深)澳阿, 该 出口时就出口。 数字记忆法有的地理事物偶尔有数字上的巧合,可总结出数字 规律。 如南亚地区,总结出该地区有三个“三”:三种地形(北部是山地,中部是恒河、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 三种气候(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沙漠)。又如东非国家,总结它有三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两布(吉布提、布隆迪); 两达(乌干达、卢旺达),东非的九个国家中已经记住了七个; 剩下的索马里,塞舌尔也就好记了。 类比记忆法 对易混概念、地名、事物,可进行类比记忆。 女口:枣椰——椰枣,岩溶——熔岩,鸭绿江——雅砻江,安哥拉——安卡拉,油棕——棕油,洛杉矶——落基山,环境资源――

(完整版)日本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二、日本(oneP82、twoP104) 1、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我国东面的岛国,东临太平洋, 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 北滨鄂霍次克海。 经纬度注意:135°E和140°E35°N和40°N穿过(2)范围:其领土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四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3)地形:①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带才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为其最高峰 ②日本太平岩沿岸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神户、横滨是著名的海港。 ③日本多火山、地震,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 和“地震国”,富士山便是一座活火山。 (4)气候:日本位于温带,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类型。表现为海洋性的季风气候。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5)资源:日本多山,森林资源丰富 降水多,山间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北海道渔场) 矿产资源贫乏,需从国外进口 石油:中东、东南亚 铁矿石:澳大利亚、印度、巴西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木材:俄罗斯、巴西、东南亚、北美 2、经济特征 (1)工业(加工贸易型经济) 原因:对资源和市场的对外依赖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亚洲、西欧 日本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日本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不利:①矿产资源缺乏,②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①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②较高的科技水平, ③以及岛国多深水良港等有利条件

主要工业部门:家用电器、电子、造船、汽车、机械、 化学、钢铁、纺织、电力 主要工业区有:京滨工业区(工业中心是东京和横滨) 名古屋工业区(名古屋) 阪神工业区(大阪和神户) 濑户内海沿岸、 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 (2)农业 ①海洋渔业发达:最大渔场为北海道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 居世界首位。鱼产品是日本人习惯的肉食品。 ②种植业单产高:日本耕地面积少,地块小,多采用小型农业 机械,发展水利。实行集约化生产,科技 含量高,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水稻是日本主要的粮食作物。 稻米、蔬菜、畜产为日本农业三大部门。 3、主要城市和贸易 ①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的南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海陆空交通的枢纽。 ②筑波为新兴的科学城。 ③京都和奈良为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④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4、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1)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为主 (2)服饰:和服与“洋”服并存 (3)建筑:和屋与“洋”房并存 5、发达的交通

记忆地理知识的快速方法有哪些

记忆地理知识的快速方法有哪些 如对于洋流流向,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向,南半球逆时针流向(可浓缩为“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流向(可浓缩为“气旋型洋流)。 再比如,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 同理,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 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可概括为“高高低低即:无论南北半球,如果某地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某地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 二、字头与谐音记忆法字头记忆法即把要记忆知识部分的字头排列起来记忆,应用时再展开,引出整体内容。 这种方法对于记忆需要排列时间或空间位置顺序的知识很有帮助。 谐音记忆法是将地名、物产、数据等枯燥乏味的内容编成有趣的语言,便于学生想象,达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 如俄罗斯西部两条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是:伏尔加河、鄂毕河,可以采取这两种方法,记忆为“富了。 再比如,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谐音记忆;德国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采煤工业、纺织

工业和钢铁工业,可以记忆为:计(机)划(化)采访钢(一位名人),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可采取谐音:爸爸四十八岁。 三、形象记忆法即借助人的形象思维,把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构成某种实物、数字、或几何图形,然后再进行记忆。 形象记忆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复习中国政区轮廓时,把各个省区的轮廓归类为人们熟悉的人和动物形象,如广东省形似一个象鼻,象鼻延伸的方向是南海,所以称之为“伸进南海的象鼻;辽宁省形似一个逗号;广西形似树叶;湖南、江西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云南像开屏的孔雀……。 这样,在谈笑之间掌握了知识,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四、比较记忆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记忆。 比较记忆法即把相反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异同点进行归纳。 从而获得感性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 它启发了思维,在比较中了解了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正确得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关系和联系,并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这样提高了认识地理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中国地理中,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的地理环境,等特点进行综合比较:秦岭一淮河以南地貌以盆地、丘陵为主,一月最冷月均温大于0℃,大于等于10℃积温4500℃以上,温度带是亚热带,干湿地区为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

高考地理知识记忆顺口溜

高考地理知识记忆顺口溜 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 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 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 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图兰。 河流多数为内流,锡尔阿姆水量减。里海最大世着称,咸海变化

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 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民族多信伊斯兰,最大城市塔什干。 6.中美地狭七国名称: (1)中美地狭有七国,色地马拉伯利兹。萨、洪、尼、哥、巴拿 马,香蕉咖啡天下知。(2)危洪刷(萨)泥(尼)哥爸(巴)离(伯 利兹),中美七国永牢记。 7.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苏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苏必”与“休伦”。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8.美国农业带及其分布: 美国农作形成带,中部冬麦北春麦。五大湖区及东北,典型乳肉畜牧带。南部地区条件好,成为集中玉米带。密河下游平原区,棉花似海处处白。西部山地高原区,牧业农业需灌溉。 9.西亚、北非地理位置:

细胞呼吸题型归纳

灵丘一中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呼吸题型归纳(一) 一、细胞呼吸得原理 1.在植物根细胞内能为吸收无机盐离子提供ATP 得细胞器就是( ) A 、叶绿体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 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得氧将( )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生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 ④在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有氧呼吸得三个阶段中,第一、二阶段得共同特点,三个阶段相同得产物分别就是( ) A.都在线粒体中进行;[H ] B.都需要O 2参与;CO 2 C.都能产生[H]与ATP;ATP D 、 能生成水;H 2O 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无氧呼吸得终产物就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得[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 2得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得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得能量多 5、关于细胞呼吸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 、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 B 、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 C 、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 D 、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 6.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得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得就是( ) A.滴管中冒出得气泡就是反应产生CO 2得结果 B.试管中加水得主要目得就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得水换成冷水,气泡速率下降 D.被分解得葡萄糖中得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 TP,其余得存留在酒精中 7、上 图就是生 物体内分 解糖类代 谢过程得 图解, 据图回答: ① ② ③ ④ 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 H 2O +CO 2 乙醇 二氧化碳

高考地理知识记忆顺口溜

高考地理知识记忆顺口溜 1.七名称及按面积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俄澳印加美,七国铁矿 储量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 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 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 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图兰。 河流多数为流,锡尔阿姆水量减。里海最大世著称,咸海变化

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民族多信伊斯兰,最大城市塔什干。 6.中美地狭七国名称: (1)中美地狭有七国,色地马拉伯利兹。萨、洪、尼、哥、巴拿马,香蕉咖啡天下知。(2)危洪刷(萨)泥(尼)哥爸(巴)离(伯利兹),中美七国永牢记。 7.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伊利”、“安大略”,“必”与“休伦”。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8.美国农业带及其分布: 美国农作形成带,中部冬麦北春麦。五大湖区及东北,典型乳肉畜牧带。南部地区条件好,成为集中玉米带。密河下游平原区,棉花似海处处白。西部山地高原区,牧业农业需灌溉。 9.西亚、北非地理位置: 亚欧非洲紧相连,滨临四海一湖间。丝绸之路连东西,海陆空运

趣味学习地理初中地理知识巧记忆歌诀

趣味学习地理:初中地理知识巧记忆歌诀 1.七大洲名称及按面积排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世界主要矿产资源: 世界重要三矿产,煤铁石油是重点。俄巴中澳印加美,七国铁矿储量大。亚欧大陆和北美,煤矿分布也不差。石油分布很集中,一半以上在中东。 3.世界人口超亿十国名称: 南极大洋均无他,人口超亿十国家。中美两印俄两巴,日尼外加孟加拉。 4.中亚五国名称: 哈吉塔连我肩,乌兹别克咸海边。里海岸边土库曼,中亚五国记心间。 5.中亚知识概括: 中亚距海位置远,冬冷夏热降水难。植被草原和荒漠,卡库沙漠居西南。 东和东南地势高,天山米尔边境间。北、西丘陵和平原,最大哈丘与图兰。 河流多数为内流,锡尔阿姆水量减。里海最大世着称,咸海变化危机现。 土库棉田产量增,功在卡库运河建。额尔齐斯外流河,流经三国向北穿。 产棉基地次中美,“白金之国”美名传。民族多信伊斯兰,最大城市塔什干。 6.中美地狭七国名称: (1)中美地狭有七国,色地马拉伯利兹。萨、洪、尼、哥、巴拿马,香蕉咖啡天下知。 (2)危洪刷(萨)泥(尼)哥爸(巴)离(伯利兹),中美七国永牢记。 7.北美五大湖: (1)北美五大湖,苏密休伊安。 (2)北美五大湖,相互连成群。冰川作用下,构成湖泊因。美加共有四,中间分界明。“伊利”、“安大略”,“苏必”与“休伦”。另一美独有,称之“密歇根”。五湖总面积,世界居第一。淡水资源丰,特别利航运。 8.美国农业带及其分布:

美国农作形成带,中部冬麦北春麦。五大湖区及东北,典型乳肉畜牧带。南部地区条件好,成为集中玉米带。密河下游平原区,棉花似海处处白。西部山地高原区,牧业农业需灌溉。 9.西亚、北非地理位置: 亚欧非洲紧相连,滨临四海一湖间。丝绸之路连东西,海陆空运很方便。紧邻油区波斯湾,里海海峡西北端。南北运河苏伊士,三洲两洋航程短。 10.拉美气侯特征: “拉美”大部居低纬,热带气候主地位。充足热量降水丰,“暖湿”二字表入微。“安山”两侧显差异,季节相反赤南北。 11.澳大利亚知识总结: 赤道以南澳利亚,地广人稀国发达。中部平原水自流,动物古老不可怕。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12.中国的省级行政区: (1)三北两广两宁山,五江四南藏蒙川。陕甘青贵福吉安,港澳重天上台湾。 (2)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藏川北上天,重蒙台海福吉安。 万人以上的15个少数民族: 蒙白布回朝,满彝哈尼瑶。壮族过千万,土藏侗维苗。 14.我国的山脉: (1)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台湾山脉东分布,长白武夷夹当中。弧形山脉气势雄,喜马拉雅山似卧龙。 (2)东西走向六条山,天阴昆秦南喜山;南北横贺六喜断;东北西南三排山,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东台湾;西北一东南祁连泰,我国地形是多山。 15.长江干流流经省区: (1)由入海口逆上:沪苏皖赣湘鄂渝,川云藏青至源地。 (2)青和藏,川渝云,两湖赣皖苏沪城,浩浩荡荡入东海,六三零零,航运忙不停。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设计整体性和差异性

灵丘一中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1.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2.掌握不同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发展阶段。 3.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表现。 4.通过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理解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5.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6.掌握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7.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表现。 2.学会分析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3.掌握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学生自主展 示中暴露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反馈问题的解答点拨及补充 解决问题方式 方法设计 教师导入:前面我们复习了地壳的物质循环、大气的三圈环流、水循环、洋流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它们体现了某种单一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就是由这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通过这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地理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环境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构成了一个成有机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当然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三部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整体性理解 1、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 自然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解释: 总的来说: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某地域环境特征的形成中,地形、气 候往往起主导作用。 具体来说: ⑴气候:对流层中大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自地面,地面性质的不同直接影响 到大气的水热状况乃至运动特征。 ⑵水文:各种水体之间存在水分交换、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 存在水分交换 ⑶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塑造的 ⑷生物:植物的生长受光、热、水、营养物质(土壤)等因素的制约。 ⑸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是各种自然 地理要素及时间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2、表现: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每 一个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理解举例: 以中亚地区为例: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是中亚地理环境的核心,由于远离海 学生自主解 答学案的问题。 2、小组学生代 表发言,根据其 发言内容,延伸 拓展问题。通过 其它小组成员 讨论、分析,逐 次加深知识的 学习过程。 对湿地的定义 大家要认真读 清,联系实际去 理解。

亚洲和东亚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一、亚洲 (一)亚洲的自然环境 1、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1)绝对位置:大致在10°S~80°N、30°E~180°之间,跨寒、 温、热三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2、世界第一大洲(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2)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洲 (3)东西距离最长的洲 3、地形地势 (1)特点:地形复杂,中部山地、高原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 的3/4 ,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2)重要地形区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河流 (1)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内流区面积广大。 (2)主要河流: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沿80°E地形剖面图 5、气候

(1)特点: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着、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共9种) 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跨寒、温、热三带,故亚洲既有温带气候,也有 热带、寒带气候。 ②海陆位置:靠近海洋能接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形成湿润气 候;内陆因距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上湿润气流的 影响,从而形成干旱气候。 ③地形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同一纬度地带海拔不同,气温、降 水均有差异。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有 高山气候,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候呈现垂直地带性。 注意: 受纬度位置影响,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日本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日本为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气温年较差较小;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具有过渡性的特点;我国除沿海外,为大陆性季风气候,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年较差偏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较大。(二)亚洲的人文环境 1、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

初一地理知识点记忆方法

初一地理知识点记忆方法 一、浓缩记忆法 即对学习材料进行提炼、概括、抓知识主要特征,用简要的语言高度浓缩,然后再展开记忆。 如:对于洋流流向,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向,南半球逆时针流向(可浓缩为“反气旋型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流向(可浓缩为“气旋型洋流”)。 再比如,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同理,南半球,1月份大陆上气温高,则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7月份大陆上气温低,则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可概括为“高高低低”即:无论南北半球,如果某地气温高,则向高纬凸出;某地气温低,则向低纬凸出。 二、字头与谐音记忆法 字头记忆法即把要记忆知识部分的字头排列起来记忆,应用时再展开,引出整体内容。这种方法对于记忆需要排列时间或空间位置顺序的知识很有帮助。谐音记忆法是将地名、物产、数据等枯燥乏味的内容编成有趣的语言,便于学生想象,达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 如:俄罗斯西部两条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是:伏尔加河、鄂毕河,可以采取这两种方法,记忆为“富了”。再比如,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

铬、锰等,可以采用“铁哥们”谐音记忆;德国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工业、化学工业、采煤工业、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可以记忆为:计(机)划(化)采访钢(一位名人),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可采取谐音:爸爸四十八岁。 三、形象记忆法 即借助人的形象思维,把需要记忆的地理知识构成某种实物、数字、或几何图形,然后再进行记忆。形象记忆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例如,在复习中国政区轮廓时,把各个省区的轮廓归类为人们熟悉的人和动物形象,如广东省形似一个象鼻,象鼻延伸的方向是南海,所以称之为“伸进南海的象鼻”;辽宁省形似一个逗号;广西形似树叶;湖南、江西像一对亲密无间的伴侣;云南像开屏的孔雀……。 这样,在谈笑之间掌握了知识,使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三、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记忆。比较记忆法即把相反或相近的知识点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异同点进行归纳。从而获得感性的地理知识,形成新的地理概念。它启发了思维,在比较中了解了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正确得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关系和联系,并理清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趋向,这样提高了认识地理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中国地理中,把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的地理环境,等特点进行综合比较:秦岭一淮河以南地貌以盆地、丘陵为主,一月

南昊网上阅卷系统案例

南昊网上阅卷案例 我们以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伴随客户一起成长!应用南昊网上阅卷系统,让考试评卷及分析变得如此简单。大型考试阅卷服务 上海嘉定区教育局上海卢湾区教育局上海长宁区教育局 河北省教科所高三模拟考试河北邢台市教育局高中联考河北沧州市教育局教科所联考河北省邯郸市市教育局联考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高中联考甘肃省天水市中考 甘肃省金昌市中考甘肃省陇南市中考甘肃省德阳市中考 云南省德宏州中考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中考云南省楚雄州中考 云南省保山市中考重庆垫江教育局中考重庆市彭水教育局中考 山东省德州中考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山东省聊城高中联考 内蒙古巴彦卓尔市中考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中小学联考安徽省枞阳中考等大型应用 贵州省遵义市高中联考广西省河池市教育局高中联考河南省新乡市教育局高中联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师资格考试湖北省襄阳8校联考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联考 全国医护英语等级考试四川省阿坝州中考 华北地区 北京海淀实验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北大附中香山学校人大附中第二分校 北京市中医药大学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市十九中学北京市丰台二中 北京市知春里中学北京市清华附中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北京市育英中学 北京市八一中学北京万寿寺中学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市明光中学北京交通大学初中部北京市太平路中学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北大附中香山学校北京市陶行知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房山石楼中学北京市206中学北京林业大学附属中学天津河北区教育局天津静海教研室 天津五十七中河北省邯郸磁县中学河北省邢台威县二中河北省沙河一中 河北省邢台五中河北省金华中学河北省任县中学河北省涉县中学 河北省衡水第十四中学河北省郑口二中河北省景县一中河北枣强中学 河北省邯郸一中河北省广平一中河北省冀州中学河北省阳光中学 河北省肃宁一中河北徐水综合学校河北省春光中学河北省南大港中学 河北省南宫中学河北省鹿泉一中河北省沙河一中河北省邢台一中 河北省邢台二中河北省邢台三中河北省内邱一中河北省高邑中学 河北省清河中学河北省临城中学河北省磁县一中河北省武安一中 河北省威县一中河北省曲周一中河北省魏县一中河北省邯郸三中 河北省涿鹿中学河北省沙城中学河北省徐水中学河北省唐山二中 河北省宣化四中河北省河间一中河北省沧州二中河北省围场一中 河北省廊坊一中河北省三河二中河北省管道局中学河北省饶阳中学

欧洲西部-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欧洲西部 一、位置 1.经纬度位置:36oN-70oN(属于北温带),10oW-30oE 经过的经纬度:20°W(冰岛)、0°本初子午线、20°E 40°N、60°N、66°34′N等 2.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二、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和南欧(原苏联以外的欧洲部分) 北欧:冰岛、丹麦、芬兰、挪威、瑞典(5个) 西欧:英国、法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个) 中欧:德国、波兰、瑞士、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奥地利、 列支敦士登、(8个) 南欧: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摩纳哥、圣马力诺、 梵蒂冈、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 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希腊、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马耳他、 三、自然区域特征 1.海陆轮廓 (1)海岸线十分曲折(对比非洲) (2)多半岛、岛屿和海湾 2.地形 (1)类型: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分布平原:波德平原(莱茵河以东)西欧平原(莱茵河以西)北海、波罗的海沿岸 山地: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及勃朗峰(4810m):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 (3)深受冰川作用影响千湖之国——芬兰,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 第四纪冰川在欧洲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中心的大陆冰川, 一个是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山岳冰川。第四纪冰川对欧洲的地形起了雕塑作用。 北部:受冰川作用,多峡湾、冰碛湖、海岸线曲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为典型。 南部:受冰川刨蚀,多U形谷、角峰、冰斗、冰碛湖,冰碛物的堆积形成波状丘陵。 以阿尔卑斯山地区最典型。 欧洲西部受冰川作用影响的实例: ①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②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③平原呈波状起伏④阿尔卑斯山多角峰,宽谷 3.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大陆比气候为主 南欧: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西欧:终年受西风带控制,且地势低平,北大西洋暖流带来的暖湿空 气易进入大陆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欧:距离大西洋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弱,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的三大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 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以常绿灌木丛林为主;也是 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 果、葡萄和油橄榄。 4.河流及湖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