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1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1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1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1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

在下象棋的过程中,擒住对方的将帅是取得胜利的最基本的标志。因此,熟练掌握各种能够简捷迅速地杀死对方将帅的方法,便成为下好象棋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在对局中,虽然每盘棋具体杀死将帅的方法可能千差万别,但认真分析以后还是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对这些规律进行

概括和总结,便可以得到一些比较典型和常见的杀死将帅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基本杀法”。在这里,我们在对各类基本杀法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又分别附上了选材于近年名手实战对局的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虽然局面千姿百态,难度有深有浅,但杀棋的实质形状都在基本杀法的范畴之内。希望读者能在解答这些练习题的过程中仔细揣摩,用心体会,最终达到对各种杀法熟练掌握并能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在基本杀法中,我们把控制将帅左右或者上下移动的子力称为控将子,直接将军的子力称为叫将子。完成一种基本杀法,往往需要控将子与叫将子相互配合才能实现。

侧面虎杀法

(图1)

当防守方的将或帅暴露在九宫一侧时,进攻方用处于棋盘3-7位或7-7位的马作为控将子,用同在一侧的车作为叫将子而把对方将死的杀法,称之为侧面虎杀法。(如图1)

炮三进七

不逃中马反而进炮叫将引离黑中象,是发挥侧面虎威力不可或缺的前奏曲。

象 5退 7

落象去炮亦属无奈,因如将4进1则车七进五,红速胜。

车七进六将 4进 1

马五进七将 4进 1

车七退二将 4退 1

车七平八

平车让马犹如拔剑出鞘,有此一着,黑将无力再逃了。

将 4退 1

车八进二

(图2)

炮六进七(图2)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抓住时机挥炮击士,是步紧着。

将 5平 4

出将是对侧面虎认识不足才走出的速败之着。

车八进八将 4进 1

车八平五

不再打将而先平中车制将,这是此局面下侧面虎发力擒王的关键所在。

士 6进 5

已是徒劳

马六进七将 4进 1

车五退一

车五平八亦是绝杀[变 2 接 1]

象 5退 3

车八进八象 7进 5

炮六退一红优

(图3)

车二退三

退车叫杀抢占佳位,为跃马将侧铺路搭桥,是形成侧面虎的重要着法。

将 6退 1

车5平6则红马七退五得车。

马七退五[变2] 车 5平 7

相五进三

扬相盖住黑车,红车马可以任意地纵横驰骋了。

士 5进 6

车二进三将 6退 1

车二进一将 6进 1

车二平五士 6退 5

马五进三将 6进 1

车五平二

[变 2 接 1]

士 5进 6

车二进三将 6退 1

车二进一将 6进 1

车二平五

钓鱼马杀法

用处于棋盘3-8位或7-8位的马作为控将子,用车或兵等子力作为叫将子而把对方将死的杀法,称之为钓鱼马杀法。

(图1)

兵五平四 ......

红要取胜,只要钓鱼马甩开黑炮的羁绊即可。这着平兵,是甩炮计划的开始。

...... 将 6平 5

马五进三炮 9进 3

兵四平五将 5平 4

马三退五

几步巧妙腾挪之后,红马兵恰好回到原来位置,但黑棋已然面目全非。以下黑无法阻挡钓鱼马杀,红胜。

(图2)

马四进六 ......

乍看红马四(七)进五叫将可逼黑车换双马似乎不错,但稍作分析则发现交换后红无赢棋。现在红冒着被捉双的危险毅然策马过河跃进敌营,这才是取胜正途。

...... 车 5退 2

退车捉马导致速败。但即使防备红钓鱼马的杀棋走车2平3,红马六退五后黑亦无力回天。

车九退一将 4退 1

马六进七将 4平 5

车九进一士 5退 4

车九平六

(图3)

车八平五 ......

弃车杀士摧毁黑将屏障,有胆有识,是迅速入局的佳着。

...... 将 5进 1

马五进三将 5退 1

退将无奈,如将5平4(6)则车七平六(四)杀。

车七平四

再充分利用就在黑棋车口的沉底炮对黑士的牵制,一着疾如闪电的平车,最终铸成了钓鱼马绝杀。

重炮杀法

进攻方双炮在同一条直线上重叠,一炮在前充当炮架,一炮在后将军而把对方将死的杀法,称之为重炮杀法。

(图1)

炮一平四 ......

平炮先避开黑炮长拦的纠缠,好棋。如直接走炮五退三,则炮8进3,红一时不易取胜。

...... 炮 8平 6

如马3进5不让红退炮,则炮四进三!红胜。

炮五退三

退炮形成绝杀,红胜。

(图2)

炮五平三 ......

红平炮打车是正常而凶狠的着法。

...... 马 4进 6

炮三进三马 6进 8

马三进二......

兑车后红有重炮杀的威胁,黑7路马因此受到牵制而不可动弹。红趁势果断进马踩炮,着法精妙! ...... 马 8退 7

马二进三

至此红得子胜定。

(图3)

车二进九将 6进 1

炮五平四 ......

炮借兵力平肋准备重炮杀,构思精彩动人。

...... 象 5进 7

兵五进一士 5进 4

炮三平四

红重炮虽然暂时放跑了黑棋老将,但吃掉黑车也是胜局已定。

挂角马杀法

用处于棋盘4-8位或6-8位的马作为控将子或叫将子而把对方将死的杀法,称之为挂角马杀法。

马二退四 ......

红棋左翼力量雄厚,双炮兵对黑棋老将极具威胁。然而若想就此擒住黑王直接沉炮叫杀,如炮九进五,则黑可平炮拦炮走炮8平2,红欲速不达。现在红一着退马挂角先逼黑必应,然后再趁黑炮路被阻这一来之不易的宝贵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沉炮叫杀,则可成胜局矣。没有深刻而敏锐的洞察力,是走不出挂角献马这一迅速入局的佳着的。

...... 马 5退 6

炮九进五士 5进 6

炮九进五

以下将4平5,红兵七平六,绝杀。

马三进二 ......

红棋虽然少兵,但可利用双马炮的优越位置对子力松散的黑棋进行闪电式的快攻取势。现这着马三进二要杀准确有力,由此展开对黑棋的攻击。

...... 炮 6退 7

后马进三 ......

进马卧槽控炮准备下着马二退三得子,穷寇必追,是一步紧凑而精巧的好棋。

...... 马 8退 9

退马保炮不愿失子,虽然导致速败,但实在是无奈之举。如改走卒7平6,红炮五进一,黑不能解决问题;再如改走将5平6活炮,则红马三退四!黑同样输棋。

马三退四

退马再次挂角马叫杀,黑棋终于无力挣扎了。以下炮6平7,马四进三,将5平6,马三退五!将6平5(将6进1,马五退三),马五进七!红胜。

马九进七 ......

进马踩马并且暗含车六进三弃车后马五进四挂角马的杀着,真是一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好棋。

...... 炮 3进 1

黑如欲先下手为强而误走车9进2去炮则中计,以下红车六进三!士5退4,马五进四!挂角马杀。

马七退六

这样红马先手吃去黑马,且黑中炮又恰好在这个不速之客的铁蹄之下,至此红必得子胜定。

双车错杀法

用双车对暴露在外且缺乏其他子力保护的将帅进行交错攻击而把对方将死的杀法,称之为双车错杀法。

炮五平九 ......

先平炮是正确的次序。如走车三进一后再平边炮,则黑炮1退7,车八进二,炮4退4,车三平五,车6平4,红取胜还须颇费周折。

...... 炮 1退 7

车八平二 ......

左车右移至将侧,令黑棋防不胜防。

...... 炮 4退 6

退炮意在守住红双车错的杀棋。

车三进一将 6进 1

车三平五

掠士坐定花心,绝杀红胜。

炮七平五 ......

仰仗占位绝佳的双车的潜在力量果断地以炮去士,这是红迅速入局的好棋。

...... 车 8平 5

如马7退5,则红车六进一再车六平四速胜。

车六进一将 6进 1

车六平三 ......

破掉黑棋双士后红车如鱼得水,现再风卷残云般地去象捉马,着法紧凑而自然。至此黑山河破碎,败局已定。

...... 前马退 9

车三退二象 5进 7

车八平一

红双车左右驰骋,杀局一气呵成。

马三退四 ......

弃马叫将构思双车错杀棋,着法精彩至极!

...... 将 5平 6

黑如士5进6,则车三进六!将5进1;车八进六!红胜。

马四进二将 6平 5

如将6进1,则车三进五!将6退1;车三平五!红胜。车三进六士 5退 6

车三平四将 5进 1

车八进六

双车马一鼓作气,红胜。

马后炮杀法

用马作为控将子限制对方将帅左右或上下活动,用置于马后的炮充当叫将子而把对方将死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杀法,称之为马后炮杀法。

马七进九 ......

红车马炮三子归边,攻势猛烈,但欲迅速拿下黑城则还须仔细地运筹帷幄。现红进边马准备马后炮将是颇有深算的好棋。如走炮八平九分炮叫杀,则黑车4退1蹩马后红将一时难以入局。

...... 将 5进 1

上将也是被迫之着。如将5平4则红马九进七后再车八进八,速胜。

马九退八

退马蹬炮准备下着马八进七再踩车并要马后炮将,好棋。以下黑必顾此失彼而丢子。红经过认真谋划,终于决胜于千里之外。

炮二进一 ......

眼看黑方下手车9平8即对红构成绝杀,看似子力分散的红棋却自有妙计。这着精巧无比的探炮叫杀便是力挽狂澜的不二选择,颇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恢弘气概。如诚惶诚恐地走车三进一叫将,黑将6进1,车三进一,将6进1,炮二退三,士5进4!马七进六,将6平5!红一阵手忙脚乱却并无制敌手段,局势将难以挽回。

...... 象 7进 9

炮二平七

红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仅这一进一平寥寥两着已使得战局风云突变,天翻地覆,真是妙不可言。以下无论黑方如何行棋,均将难以防范红马后炮的杀着。如黑走车2退8,则马七进六!士5退4,车三进一!红仍捷足先登。

马二进四 ......

黑棋正在打双,红棋似乎只有此着可走。但实际上这也是红迈向胜途的第一步。

...... 将 5平 6

车四退二 ......

这步退车是红向胜利进军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精妙好棋!赖此一着,红取胜天堑变通途,赢棋已定。如随手误走马四进二打将后再退车,则黑炮1退1后红将无比遗憾地与胜利失之交臂。

...... 卒 3进 1

炮五进一

进炮阻炮成马后炮绝杀,终于顺利完成了赢棋三步曲。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必修五文学常识 1、《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中国明代长篇小说。又题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一般认为是施耐庵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水浒传》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杆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写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情节。 3、施耐庵(1296~1371),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4、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5、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边城》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6、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是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因此后来文学史上称“田园诗人”。作品中也有表现那种怀念过去,满足现状,乐天知命的思想。 7、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初唐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8、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9、《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出现过的文化常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 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高中语文必修1、2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常识、文化常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 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一.汉字——出现在商代,“图画字”或“象形字”是最早的形状。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八个阶段: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大篆→④小篆→⑤隶书→⑥草书→⑦行书→⑧楷书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但前四种才是构字的方法,后两种只是用字的方法。 二.对联——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文学样式。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由上联、下联组合而成,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句

法相似)、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阳平,仄声则指上声、去声。张贴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 三.《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战国时代,最著名的五个学派是儒、道、墨、名、法。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写于春秋战国之际。书中提出的“仁”,核心是“仁者爱人”。书中提到的“礼”,就是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半部《论语》治理天下”相传出自宋代宰相赵普之口,显示它是不朽的著作。 四、其他要点—— (1)古文学常识★《左传》★《战国策》★《史记》 (2)文化常识 ★【晋侯、秦伯】(公侯伯子男)★【子】★【轲卿】★【竖子】★【为变徵之声】(古时的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郎中】(宫廷侍卫)★【山东】(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左司马】(官名,掌管军事)★【诹生】★【臣战河南】【参乘】(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课文中的文学文化常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修订版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化常识整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系列之高中课本(必修1-5) 必修1 《沁园春·长沙》 1. 万户侯:食邑万户的侯爵,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服劳役。 2. ⑴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还有人称之为“乐府诗”。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不同的词牌,它的段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不同的规定。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 3. ⑵词的分类:字数:小令:58字以内;中调:58~90个字;长调:91个字以上。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 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 《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 拓展: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断代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贯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 作者简介: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爵位:案《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究竟事实怎样,并无实物资料佐证。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废除了卿大夫的采邑制度而实行郡县制,出现了有别于之前卿大夫的封爵,如通侯、君等。这些新设的封爵有大小不等的食邑,但不能世袭。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寡人: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建议"朕" 为皇帝专有的第一人称代词。取"天下皆朕、皇权独尊"之义。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美称,相当与现在的先生。 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比重于称子。 父(读第三声)--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父(读第四声)-- 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 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长辈女性。 古代俾女的代称。 裙衩--古时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古代美女代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巾帼--古称妇女为巾帼。 姥--古称老妇人为姥。 妪--古对妇人,一般指年岁大者,亦有指少女者。

语文教材必修一的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是语文考试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写作中的加分内容,所以平时要多督促孩子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忆哦。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高中语文必修所涉与的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所涉及的文化文学常识 一、《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 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我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年年间各国政治、 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 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晋侯、秦伯围郑。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二、《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时期刘向编订。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其中 的一篇,讲述的是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巧妙的用自己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故事,去讽喻指出齐威王受蒙蔽更严重,劝说其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为变徵之声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变徵是徵声的变调,声调悲凉。 复为慷慨羽声。 声调激愤的羽声。 既祖取道。 祖:临行祭祀路神。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乃朝服,设九宾。 “九宾之礼”。这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它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 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王不同的爵位,爵位分公、侯、 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卿、大夫、士,诸侯国国君则自称为“孤”。这“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周天子朝会“九宾”时所用的礼节,就叫“九宾之礼”。“九宾之礼”是很隆重的:先是从殿内向外依次排列 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按古礼,“九宾之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但到了战国时代,周朝衰微,诸侯称霸,“九宾之礼”也为诸侯所用,演变 为诸侯国接见外来使节的一种最高外交礼节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设九宾之礼”就是指此。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宫迁侍卫

必修一二文化文学常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教学博苑 10-18 0629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系统讲解为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作进一步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古代文化基本常识,尤其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想要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作品,除了要学习大量的文言现象外,还应当适当掌握一些文化常识,今天我们就来对这方面的知识作一基本探讨。 二.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

必修一文化常识整理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 (1)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体裁)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主要记载了春秋(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2)《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3)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4)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5)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汉朝开始公之上设王爵;王爵只封给开国功臣。品级是官职的等级,与爵位是两码事。爵位是世袭的,品级不能世袭。 《荆轲刺秦王》 (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我们学过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荆轲刺秦王》。(2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邑,封地。 (4)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5)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音律度量 1,音律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即1234567。其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琴瑟等)、竹(管、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合奏与独奏两大类。合奏乐器多为锣鼓、锁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独奏乐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 下面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曲调进行简要说明。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鸿门宴》 (1)司马迁是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司马迁(作者)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 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它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鸿门宴 〖解释〗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3)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4)【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

(完整版)语文必修二文学文化常识试题

语文必修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 1、下列文化常识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望”为农历每月十五,既望为农历每月的十六。 B、“长乐王回深父”中的“父”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阳”为山的南面,古代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 D、“妇女无所幸”中所提到的“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 2、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书》被称为“前四史”。 3、“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制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个词语都曾在《琵琶行》中出现,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升迁”“右迁”等。 C、“出官”是外出做官,在文中并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 4、下列对文体常识的的理解正确的是() A、传,传记,记叙的内容是一个人的生平事迹。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对社会的影响。传记的基本特点:详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 形象的文学色彩。 B、“记”是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作为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记”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赋是秦朝时形成的文体。赋讲究文采、对仗、韵律,兼具诗与散文的性质,形式铺张扬厉、夸饰,有 大量的描述。 D、“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解释说:“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曰行。”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记年的。 B、“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中“视事”指官吏任职,“乞骸骨”指告老还乡。 C、“庐陵萧君圭君玉”中“庐陵”为籍贯,“萧”为姓,“君圭”为名,“君玉”为字。 D、“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中“下车”是指从所乘车骑中下来。 6、下列对古代官职或官署名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教坊:唐代官设的教习歌舞技艺的机关。 B、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低的官。 C、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而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称为孝廉。 D、大将军:古代领兵之最高统帅。始于战国,是将军的最高封号,汉代沿置,职掌统兵征战。 7、下面文学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农历十六日。 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著有《王临川集》等。 D.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其诗集有《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凤凰涅槃》。 8. 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鸿门宴》中项羽“按剑而跽”,就是握着剑,跪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 ? ? 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 ? ?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5.至易水上,既祖 ? ? ?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扬名天下。后人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 ? ? 变微、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微、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微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 ? ? 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 ? 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 ? ? 郎中:宫廷的侍卫 1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沛公欲王关中 ? ? 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3.季父、亚父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总结必备

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汇编 必修一 《诗经》两篇? 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 《离骚》? 1、考:指已故的父亲。 2、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三后”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孔雀东南飞》? 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一般的诗经。 3、初阳岁:农历冬末春初,即冬以后,春之前。? 4、初七: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 5、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适,这叫“六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7、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8、黄昏:十二个时辰之一,是戌时。?人定:是亥时。? 9、12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0结发:束发。古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也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1、罗敷:指古代美女的通名。 12、床:是古代的坐具。 13、城郭:古代内城叫做城;外城叫做郭。 《汉魏晋诗三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_》。? 2、河汉:银河。 3、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4、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杜康:相传古代发明造酒的人,后用作酒的代称。 6、周公吐哺: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相传周公求贤若渴,凡有士人来访,立即接待,以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7、双鲤鱼(鱼书):指代书信。古人常把两块刻有鲤鱼图形的木板合在一起制成木盒,中夹书信。故称鱼书。 必修二 《阿房宫赋》 1、四海:古代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 一。后指全国各地。 《赤壁赋》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文化常识 北川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第一册: 1.选自《左传·僖公十年》。《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的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郑国大夫。 《左传》:《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代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代地理、历法时令、古代代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代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 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国君、诸侯别称:比如春秋后期燕国通过兼并,土地也多了,但是一般称呼还是燕侯。但是春秋后期周天子没什么地位,后期礼器乐崩,就是各诸侯礼仪、用的器物、奏的音乐都比较混乱,好多都用天子的,所以称呼也就混乱了。到春秋后期,称呼大国国主公也行,也可以按照最初周天子分封的爵位称呼。还有比如吴王夫差、楚庄王等,就是因为这些当时认为是蛮夷部落,周天子没有分封,自称为王的。战国后期,大部分诸侯都自立为王,这个王不同于春秋时期的王。有些时候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的意思。比如晋国是公,称侯的就是说他是诸侯。楚国没被封,叫王也不合适,经常就其他国家拜访就称呼楚侯。 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 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

高中语文必修5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和文化常识汇总 《归去来兮辞》 本文是一篇辞赋。 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1 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2 风波:战乱。 3 公田:供俸禄的田。 4人事:指做官。 5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就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滕王阁序》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滕王阁序》成为他的“绝唱”。 1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旧说古时长江流过彭蠡(鄱阳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称“三江”。 3“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 4棨戟:有套的戟,古时候官员出行时用做前导的一种仪仗。 5襜帷:车的帷幔。 6旬假: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7学士:掌管文学撰述的官。 8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9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不再南飞。 10“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西汉梁孝王刘武在睢水旁边修建的竹园,他常和一些文人在此饮酒赋诗。 11北辰:北极星。这里暗指国君。 12帝阍: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13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做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 14“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公宴诗》,诗中有句“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这里指荷花(芙蓉)。 15“冯唐易老”:西汉人,有才能却一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经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后世遂用“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16李广:汉武帝时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终身没有封侯。 17贾谊: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因朝中权贵反对,就疏远了贾谊,任他为长沙王太傅。18“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梁鸿,东汉人,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 19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酌贪泉而觉爽”,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涸辙之鲋”,原指鲋鱼处于干涸的车辙中,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庄子·外物》:有此典故,“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又有成语“相濡以沫”,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课文中引用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 20北海:北冥。扶摇:猛烈的旋风。 2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东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22三尺微命:三尺,士佩三尺长的绅(古代礼服上束带的下垂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