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9北京高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1.西城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

千秋岁引·秋景

王安石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2],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3],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着。

注释:【1】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主持了“熙宁变法”,后因守旧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2】楚台风:楚王游兰台时曾赞“快哉此风”。【3】华表语:曾有得道之人在华表柱上唱“去家千年今来归”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别馆寒砧”一句,羁身异乡的人听到捣衣之声,意识到天时渐寒,心中抑郁难当。

B.“孤城画角”一句,虽为孤城,但画角声高亢,以极凝练的笔墨描绘了自然的秋声

C.燕东归,雁南飞,让作者生发出久客异乡,身不由己的思绪,自然过渡到下文的忆旧。

D.“梦阑时,酒醒后”可指实在的梦和酒,亦可视为作者历尽任途沧桑后的自知和独醒。

15.本词多处用典,将情感表达得丰富蕴藉。对下列诗文的用典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泊秦淮》中的“隔江犹唱《后庭花》”,作者借南朝陈后主作《玉树后庭花》新曲之典,抒发了对晚唐统治者因荒淫享乐而亡国的感慨之情。

B.《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作者借南朝刘宋大将檀道济临刑时怒叱皇帝之典,表达了对守边将领无故被杀的深切同情和愤愤不平

C.《永遇乐)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借廉颇之典,表达为国效力之决心,显示老当益壮之能力,抒发报国无门之忧虑。

D.《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作者借汉朝蒋诩隐居开辟三径之典,描绘了自家庭院荒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清高之意、悲愤之情。

16.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认为这首词应是王安石仕途受挫,退居金陵时所写,因其“意致清迥,翛然(意为无拘无束)有出尘之想。”请结合全词,简析黄苏为何会做如此推断。(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王安石常在文学创作中抒发政治情怀与人生哲理,他主持变法,一路坎坷,但他始终相信“而世之奇伟、瑰怪、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

②同样“梦阑”“酒醒”,与王安石不同,苏轼则感受到了温暖,所谓“,微冷,。”

③四时之景,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千秋岁引》便是王安石写秋之作。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

也有“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四时的景色,其中的春、夏景色分别为“,”,让人朝往暮归,赏乐无穷

④《边城》中描写河水时有这样一句“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的

“, ”也是类似的描述。

14.(3分)【答案】 B

15.(3分)【答案】 C

16.(6分)【答案要点及评分要求】

《蓼园词选》中认为此词意境清明旷远,表达了远离尘世,向往无拘无束生活的情感,因而应该是其仕途受挫,

退居金陵时所写(1)。

写景方面,作者听“寒砧”、“画角”之声,看“海上燕”“沙头雁”之景,秋声秋色均寥廓旷远,不是身处

政治漩涡的作者常见之景(1)。

抒情方面,作者对家乡有思归之情(1),对自己因追名逐利、琐事缠身而辜负了光阴,有无奈和追悔之情

(1),对往昔无拘无束的生活有留恋与向往(1)。这些都是在政治上有大作为的王安石因仕途受挫而产生的

厌倦官场,激流勇退的感慨(1)。

综上,这阙词应该是王安石历经宦海沉浮,退居金陵时的心情写照。

17.(8分)【答案】

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②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

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④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评分标准】每空1分。错一处则该空无分。

2.东城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共12分)

归辋川【注】作

王维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注】辋川:位于陕西蓝田县中南十五里辋川镇,王维晚年隐居于此处别墅。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谷口疏钟动”的“疏”字,既写出钟声洪亮悠远,又流露出诗人的孤寂。

B.“独向白云归”的“归”字,明写诗人回到家中,暗含着人对归隐的向往。

C.“杨花轻易飞”中,“杨花”质轻易飞,寄寓了诗人漂泊无归的人生感慨。

D.“东皋春草色”中,“东皋”指向阳的高地,陶渊明曾经“登东皋以舒啸”。

15.下列诗词中加点词语与本诗中相同的词语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陆游《题接待院壁》)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C.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D.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16.《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对王维的诗十分赞赏。结合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以及你对林黛玉这一

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林黛玉赞赏王维诗的原因。(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雅集”是古人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在许多作品中都有记载,最著名的要数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描

述的典型画面:“,。”

②古典诗歌常用“秋”与“酒”共同营造离别的伤感氛围,如白居易《琵琶行》的句子:“浔阳江头夜送

客,。主人下马客在船,。”

③诸葛亮的事迹常常成为诗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杜甫《蜀相》中有“,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书愤》中有“,千载谁堪伯仲间”。

④参观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同学们深受鼓舞,纷纷引用毛泽东《沁园

春?长沙》中的“,”来表达锐意进取、勇于拼搏的壮志豪情。

14.(3分)C 15.(3分)D

16.(6分)评分标准:

对林黛玉形象及诗歌创作观的理解符合原著(2分),对《归辋川作》赏析准确(2分),二者能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2分)。

17.(8分)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②枫叶荻花秋瑟瑟举酒欲饮无管弦

③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一表真名世

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3.海淀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5题。(共 1 3分)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①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②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①欻(xū):忽然。②潨( còng):急流。

13.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B.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14.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请为“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一则诗话。(4分)

15.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赏析两人山水诗的风格。(6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7分)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绿水青山,固然少不了“木欣欣以向荣,①”的佳

木清泉,更寄寓着诗人的万般情思。王羲之与友雅集兰亭,于“②,③”“清

流激湍”间畅叙幽情;杜甫独登高台,望“④,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情汹涌;苏

轼纵一苇于赤壁,赏东山月,观“白露横江,⑤”,超然洒脱;毛泽东立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⑥,⑦”,激荡似火豪情。青山绿水,不仅是自

然山水的画卷,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

13.(3分)C

14.(4分)评分要点:点评中肯3分,评析简练1分。

15.(6分)评分要点:比较风格准确2分,结合诗句恰当2分,分析合理2分。

16.(7分)

①泉涓涓而始流②崇山峻岭③茂林修竹④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水光接天⑥漫江碧透⑦百舸争流

(7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4.朝阳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

饮酒(其二十)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1】,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2】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3】,六籍【4】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5】。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6】。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注释:【1】鲁中叟:指孔子。【2】洙泗:二水名,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3】绝世下:指汉代灭亡以后。【4】六籍:即六经。【5】问津: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6】头上巾:《陶潜传》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直抒感叹之情,既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又统摄全篇。

B.“洙泗”两句,写孔子之后礼乐教化中断,世风日下,直到暴秦时代。

C.“区区”两句,写前代饱学诗书的长者忠诚勤恳地传授儒家文化典籍。

D.“终日”两句,写当今社会上人们终日奔忙,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请教。

15.诗中“凤鸟”出自《论语》(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下列诗句中“凤”

的含义,与本诗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战国?屈原《离骚》)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C.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D.岂无当世志,凤鸟不可逢。(明?唐时升《园中》)

16.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中指出,陶渊明的诗“言饮酒,未必意真在酒”。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

解。(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陶渊明不仅好酒,还爱菊,而周敦颐却独爱莲“,”不为环境所染的品格。

②“比”是《诗经》常用的手法。如《氓》中就以“,”比喻女子年老色衰和男

女主人公爱情的凋零。

③《滕王阁序》中的声音描写堪称绝唱,如“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带给人

辽远不绝之感。

④诗词大会上,主持人请你用杜甫的两句诗来概括他的晚年际遇和忧国之情。你会写下

“,”。

14.(3分)D(“却没有一个人向我请教”有误)

15.(3分)D

16.(6分)这句话是说陶渊明的诗写饮酒,未必是真的沉醉于酒中,而是借此别有寄托(1分)。本诗中“若复

不快饮,空负头上巾”表面上是说,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对不起用来漉酒的头巾(1分),实

则感叹整个社会的人都丧失真淳,忙于追名逐利,无人再读六经,像孔子一样探寻救世之道(2分)。

结尾说起饮酒,实乃对世道失望的愤懑无奈之语,暗含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和忧虑(2分)。

【评分参考】解释评论1分,结合诗句分析5分。意思对即可。

17.(8分)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③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①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评分标准】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⑦⑧两句如填其它,合理亦可。

5.丰台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6题。

江城子[1]

苏轼

前瞻马耳九仙山[2]。碧连天,晚云间。城上高台[3],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4]。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5]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注释: 【1】词人有自注云“丙辰十月,晚登超然台望月作”。当时苏轼已在密州为官两年,即将离官别任。

【2】马耳九仙山:马耳、九仙山均为山名。【3】高台:超然台,旧称北台。【4】联拳:(鸥鹭)群聚的样子。【5】使君:此作者自指。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词开头“前瞻”三句描写的是眼中实景,写作者登台远望,马耳山、九仙山连绵起伏,耸入云间。

B.本词下片“小溪”三句写了这样的场景:溪畔鸥鹭安静地聚在一起,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

C.词的结尾“垂柳下,矮槐前”两句描写的是作者曾经娱乐歌笑之处,含蓄地表达了虚度光阴的懊恼。

D.本词抒发了作者在即将离官别任时对密州山水的眷恋之情,同时也融入了些许人世沧桑的喟叹感慨。

15.下列词句中“回首”的含义与本词中“回首便他年”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B.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无因转还泛,回首眷前贤。(鲍泉《江上望月》)

D.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16.本词下片表现手法多样。请任选其一,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苏轼一生坎坷,但心胸旷达。他留下的著名诗篇《定风波》中,开头两句“,”形象地写

出了自己不惧风雨,舒徐行步的从容镇定。

②水天相连相映的美景常出现在文人笔下。如《苏幕遮》中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又如

《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起飞,”。

③“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常用铺陈和排比的手法来摹写事物。如《阿房宫赋》中的“使负栋之柱,

多于南亩之农夫;,”。

④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它不仅体现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大任担当中,也体现在陆游《书愤》颈联“,”的欲报国而不得的悲愤里。

14. (3分)C【不懊恼,而是留恋眷恋】 15. (3分)A

16.(6分)答案示例:

下片开头巧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静谧美好的画面。首先,苏轼化用杜甫名句“沙头宿鹭联拳静”,形

象描写了鸥鹭小溪聚集栖息的静谧画面;接着又以动衬静,写鸥鹭偶或翩翩飞离,犹如点点轻烟。尤其是鸥鹭的

翩然飞离,似乎又暗喻作者的即将离去,含蓄地抒写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整个画面动静结合,极富有诗情画

意。

【评分标准:点明具体手法1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4分,语言表达1分;言之成理即可】。

17.(8分)

①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②山映斜阳天接水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②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评分标准:写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添字、漏字现象之一,不得分】。

6.顺义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5-21题。

题山石榴花

白居易

一丛千朵压栏千,剪碎红绡却作团。

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

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

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被贬江州期间。山石榴,即杜鹃。②菡萏:荷花。③争及:怎比。④尽:任凭。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近体七律诗,对仗工整,韵律很和谐。

B.“千朵”“团",写出了山石榴花的茂盛的形态。

C.作者认为蔷薇、菡萏都远不及山石榴花高雅。

D.“檐户下”一词,写出了山石榴花生长的环境。

16."剪碎红绡却作团”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把从簇的山石榴花比作剪碎的红绡。下面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

法的一项是()(3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C.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王冕《墨梅》)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7.白居易曾经称赞山石榴“花中无比”。结合本诗,写出作者喜爱山石榴花的缘由及在其中寄托的情思。(5分)

18.苏轼有《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其中后两

句写海棠,与白诗“风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新干”句写山石榴,用了共同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

写出他们所用的这种手法,并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5分)

19.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绘了他在江州的生活状况,其中“,”两句写出了他的居住

环境。(2分)

20.本诗“菡萏生泥玩亦难”一句,令人想到周敦《爱莲说》中写莲花“,”的句子,但两人寄

托之意恰恰相反。(2分)

21诗中“菡萏”二字,有老师念错了,一学生指出应读hàndàn。老师当即表示感谢,且表扬了学生,并引用出自

荀子《劝学)中的一个成语“”来自我解嘲。(2分)

15.(3分)C(“高雅”是无中生有)

16.(3分)D

17.(5分)参考答案:山石榴花繁茂、艳丽(1分),不像蔷薇带刺,菡萏生泥那样远避尘世(1分),只

在檐户下,平易近人,任人观赏、采弄(1分)。作者借山石榴,表达了甘于卑贱的平常心态(1分),也表达出

了一丝落寞伤感(1分)。

18.(5分)参考谷案:两诗都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苏诗把海棠的凋谢比拟为即将沉睡的红妆美人(1分),白诗把山石榴(杜鹃)比拟为风中扭着腰肢摆动的舞女、露水销尽仿佛泪脸新干的美人(1分),形象生动,把作者对笔下之花的赞美,极尽能事的表现出来(2分)。意思对即可

19.(2分)答案: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20.(2分)答案: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1.(2分)答案: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出于蓝

7.房山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共12分)

早蝉①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②,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注:①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写《琵琶行》的次年,此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②“东掖”,宫中东

侧的旁门。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四句写秋季未至而蝉已鸣叫,透露出诗人听到连绵的蝉鸣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再四句写诗人的感慨,六月之初,秋风未起,竟然听到蝉鸣,思乡之情自然涌上心头。

C.尾四句借助今昔听蝉的不同感受的对比,表达了谪居湓城后理想破灭的无限失意之情。

D.此诗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人间至情,正体现了白居易诗歌通俗平易但绝不平庸的特点。

15.下列同为咏蝉诗,与本诗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A. 垂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B.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C.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D. 一声清溽暑,几处促流年。志士心偏苦,初闻独泫然。(雍裕之《早蝉》)

16.“今朝无限思”表明作者内心有着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整首诗,简要分析这“无限思”中包含了哪些具体情感?

(答出3点即可)(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人民经常在饥饿和温饱之间徘徊,因此历代先进的知识分子都渴望和赞美那短暂的政治

清明,百姓和乐的生活。春秋时期礼坏乐崩,孔子就曾倡导“暮春者,春服既成,①,童子六七人,浴乎沂,②,咏而归”的政治理想。初唐四杰的王勃通过《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③;④,青雀黄龙之舳”描绘出了大唐的国富民丰。北宋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被贬滁州后,治理有方,与民同乐。在《醉翁亭记》里他描绘

百姓和乐的场景:“负者歌其途,⑤,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⑥,滁人游也。”然而更多时候人们

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新中国建立后,才逐步实现全社会的脱贫和共同富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你站在天安门前,面对着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们倍加缅怀为新中国建立牺牲的英烈们,诚挚祝愿他

们在天之灵永垂不朽:⑦,⑧。

14. A(3分)。错在“连绵的蝉鸣”,原诗第四句描绘的蝉鸣之声是“薄暮两三声”。

15. D(3分)。

16.(6分)①年事渐高的感伤之情。听到蝉鸣之声,作者就想到自己鬓色渐衰,大有岁月催人老的感伤。②困居

异乡的思乡之情。蝉鸣之声触动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③被贬离朝的愁闷之情。往昔在东掖槐花之下听蝉,

今朝却是在浔阳僻处听蝉,今昔对比,失意无限。④听到早蝉的震动与惊悸,时值夏季,作者却意外地在江边听

到了蝉鸣之声,其声凄哀,让人顿起秋思,颇为伤感。

一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7.(8分)

①冠者五六人②风乎舞雩

③钟鸣鼎食之家④舸舰弥津

⑤行者休于树⑥往来而不绝者

⑦身既死兮神以灵⑧魂魄毅兮为鬼雄

8.门头沟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6题。

出塞作【1】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2】,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3】。

注释:【1】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奉使出塞宣慰

【2】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3】霍嫖姚:本指西汉霍去病,这里指崔希逸。

14.下列对本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吐蕃军队正在进行围猎,借写打猎声势之盛,渲染边关剑拔弩张之势。

B.颔联描绘出两幅生动传神的塞上风俗画,也暗示边情的紧急,为诗的下半部分作铺垫。

C.颈联用白描手法进行勾勒,前句说出击,后句说防御,暗示唐军作战英勇,进军神速。

D.尾联写出朝廷要把镶玉的宝剑等珍贵器物,赐给得胜的边帅,点出赏功慰军的题旨。

15.诗中运用“护羌校尉”、“破虏将军”典故,写出唐军的将能卒勇,比直接描写更能启发读者,更有余味之感。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

....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刘基《北风行》)

C.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D.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6. 清代方东树《唐宋诗举要》评论本诗说:“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

火如锦,乃称题。”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⑴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国殇》中用“凌余阵兮躐余行,①。霾两轮兮絷四马,②”表现战争的惨烈。《曹刿论战》中用“③,④,三而竭”阐明作战中准确地掌握战机的重要性。陆游和辛弃疾分别用“⑤,铁马秋风大散关”和“想当年,⑥,气吞万里如虎”追忆各自早年的战争生活。

⑵六月,是毕业的季节也是祝福的季节。在留言册上,你想把两句古诗词作为临别赠言送给同学们,请填写恰当

语句。

此刻,我们即将离开母校,各奔东西,但请相信“⑦,⑧”。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虽分隔各地,但我们的情谊依旧。

14.C (3分) 15.B (3分)

16. 评分标准:

(1)结合诗句解释“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2分;

(2)结合诗句解释“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2分;

(3)点出衬托或对比手法及作用1分。

(4)分析出感情1分。

答案示例:“前四句目验天骄之盛”指前四句用“驱马”“射雕”写出敌人勇猛善战,表现出敌人的勇悍和

嚣张气焰,烘托紧张氛围。(2分)“后四句侈陈中国之武,写得兴高采烈,如火如锦,乃称题。”指后四句写出

了唐军雍容镇静,应对自如,以一种压倒对方的凌厉气势夺取最后的胜利。最后写劳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

成,只须轻轻点染,诗旨全出。(2分)运用对比手法,越是渲染对方气焰之盛,越能衬托唐军的英勇和胜利的来

之不易,(1分)暗寓出诗人赞颂唐军对吐蕃作战的胜利,表现了盛唐时期的国力强盛和诗人自豪、喜悦的心情。

(1分)

17.①左骖殪兮右刃伤②援玉枹兮击鸣鼓③一鼓作气

④再而衰⑤楼船夜雪瓜洲渡⑥金戈铁马

⑦海内存知己,⑧天涯若比邻

9.石景山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水调歌头·登多景楼【1】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2】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释:【1】淳熙五年(1178年),作者与辛弃疾同由水路经过扬州,登上北固山甘露寺内的多景楼,写

下了这首词。【2】若为:怎样。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句以“乱”字写出秋叶飘飞的萧索景象,与“无边落木萧萧下”况味相似。

B.词人将登楼看到的景象比作壮美的图画,“舒卷”二字烘托出自然景物的流动感。

C.作者将波涛汹涌之声想象为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寓有一番寄托。

D.结尾处词人以“沙鸥”自况,进一步写出自己身形憔悴、飘泊无依的孤苦处境。

15.本词上阕“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运用了比拟手法,赋予寒风霜露以人的行为与情态。下列诗作中也运

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B.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C.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D.几处渔村欸乃歌,轻烟染就万峰螺。乌篷摇入潇湘路,才信春江是绿波。(何绍基《春江》)

16.这首词抒发情感起伏跌宕,波折连绵。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作简要阐释。(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杨炎正记游抒情,王安石则因游山产生理性思考:“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

此余之所得也!”

②“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浪漫诗人李白甚至在梦中登高观景:“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词与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同为感怀伤景之作,但辛词叙事抒情更为含蓄丰厚。辛词

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④你邀请好友周末外出踏青,好友担心影响复习不愿前往,需要你写一段话加以劝说。其中要引用两句

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微风和煦,春意渐浓;草长莺飞,春光惹人。学业虽重,也要秉承张弛之道,注意劳逸结合。我们不妨

暂别课业,寄情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舒缓身心,再接再厉。

14.D 15.C

16.答案示例:

先写深秋季节,满目荒寒,萧萦秋景使客居异乡的词人增添了无限愁思;再写词人力图振作而呼酒登楼,

眼前壮美的江山画卷、汹涌的波涛使他豪情勃发,意欲有所作为;但现实的阻力如冷风寒霜一般压抑着作者的

报国之志。眼见山河破碎,自己白发憔悴,如今仍是报国无路,深感无奈;只好与江月沙鸥为伴,将平生抱负

寄托于浪迹江湖的归隐生活。全词情感由抑而扬,由扬而抑,貌似旷达,实则包含着深沉的隐痛,读来令人唏

嘘。

17.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其孰能讥之乎

②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③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④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或: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④写其他诗文,符合情境即可。)

10.通州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

贺新郎·赋琵琶【1】

辛弃疾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只。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记出塞【2】、黄云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撚【3】,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4】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5】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注释:【1】这首词为作者谪居江西上饶时期所作。【2】出塞,指昭君出塞。【3】撚,同“捻”。【4】贺老,指开元、天宝年间善弹琵琶的艺人贺怀智。【5】沉香亭,用沉香建成的亭子,唐玄宗曾在此赏花。李白奉命作

《清平调》三首。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杨贵妃抱过的名贵琵琶开篇,目的是批评玄宗沉湎于酒色。

B.“记出塞”连接到“恨难说”,从作者个人遭遇写到国家恨事。

C.下片联想到闺中少妇演奏琵琶,寄托对远戍辽阳征人的思念。

D.“弹到此,为呜咽”,抒写作者心系国家安危悲慨无穷的情感。

15.辛弃疾的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霓裳曲》罢”,借唐玄宗所做乐曲,暗含兴亡之感。

B.“浔阳江头”,用白居易情事自比,表达作者谪居之苦。

C.“望昭阳宫殿”,借昭君出塞典故,寄托报国立功决心。

D.“想沉香亭北”,化用李白诗句,写出盛时已去之悲慨。

16.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价辛弃疾词作“于雄莽中别饶隽味”。意思是在豪放大气词风之外又不乏意味深

长之处。请结合本词具体词句谈谈你对此评论的理解。(6分)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①古人诗词中不乏描写衰飒秋景的作品。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却描绘了一幅长空湛碧、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②铺叙、夸张、渲染是赋体的特征。就杜牧的《阿房宫赋》而言,把阿房宫写得穷奢极丽,如“钉头磷磷,

____________;瓦缝参差,____________”,有力地揭示了秦王朝覆灭的必然性。

③杜甫的《蜀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表现其忠贞不渝、坚

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成人典礼,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正值青春的我们,要有坚毅的探索精神。因为“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

以,要想看到这种奇景异观,“____________”。让我们挽携意志,带着理想出发吧!

14.A[目的是借唐说宋。]

15.C[此典故既有作者谪居的苦闷,又暗喻“二帝蒙尘”的靖康之变。]

16.答案提示:

辛词豪放大气,如“黄云堆雪”“离愁三万里”“千古事”等,景象阔大,作者心系国家,情感沉郁激昂,

充分体现了词人豪放的词风。

意味深长,如“孤鸿”“轻拢慢撚”“泪珠盈睫”等,形象优美,蕴含情感复杂,显示词人俊美而隽永的另

一特色。

【共6分。结合词句1分,“雄莽”2分,“隽味”2分,语言表达1分。(学生答意味深长给分,如答出细腻柔美亦可。】

17.(8分)

①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②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

③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共8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11.大兴区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诗作,完成14-16题。

望鹦鹉洲怀祢衡①

李白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②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注释】①祢衡,字正平。东汉名士,有文采和辩才,但为人孤傲,喜欢批评时事。因触怒曹操被遣送到江

夏太守黄祖那里,后因触怒黄祖被杀害,年仅26岁。祢衡曾即席写作《鹦鹉赋》,辞采甚丽,鹦鹉洲由此得名。

李白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故作此诗。②讵:岂,怎。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帝"二句,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祢衡却视他为蚁类,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

B."吴江"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并做出"振金玉"、"欲飞鸣"的评论。

C."才高寡识"是作者对祢衡的评价,"兰蕙不忍生"似乎连兰蕙也为作者痛不欲生。

D.本诗语言精炼,寥寥几笔便凸显人物形象。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感情。

15.本诗结尾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下列诗句也使用这种写法的一项是()(3分)

A.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其一)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D.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6.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论这首诗"此以正平(祢衡)自况"。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你

结合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17.填写出下列诗句的原文。(7分)

(1)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喜欢在山水之中怡情悦性,吟哦歌咏。如《兰亭集序》群贤在竹林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①,②;如《赤壁赋》里苏轼在江上"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而不知其所止"。

(2)古人在散文创作中也有意追求文字的对仗之美。如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④ ";杜牧《阿房宫赋》中的"瓦缝参差,⑤;⑥,多于九土之城郭"。

(3)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大量知识。请你写出一条中国古代关于"积累"的名句⑦(不限于一句)来激励自己。

14.C 应该是兰蕙为祢衡痛不欲生

15.A

16.答案示例:①作者用"蚂蚁"、"斗筲"、"鸷鹗"等比喻,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魏帝、黄祖迫害祢衡的愤

慨之情;②对祢衡卓越才华的欣赏之情,③对祢衡被迫害的痛惜,④对自己拥有和祢衡相同命运的哀伤。

17.①一觞一咏②亦足以畅叙幽情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无案牍之劳形

⑤多于周身之帛缕⑥直栏横槛

⑦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符合要求即可)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二模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答案].docx

北京市各区2018 年中考二模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答案 ] 古诗词鉴赏 【西城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 题。 虞美人 ?无聊 ①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② 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 :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 ②簸:摇动。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16.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 情绪最相似的一项是( 3 分) A.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B.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鹧鸪天》 ) C.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 D.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 夏完淳《即事》 ) 17.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 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6 分)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 分) 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倚楼极目”,《滕王阁序》中王勃也写到登阁远望,“披绣闼,俯 雕甍,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②这首《虞美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愁绪”,李煜的《虞美人》也在结尾点明愁情,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词提到了战场,屈原的《国殇》里也有对战场的描写:“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 兮短兵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5.( 3分) C 16. ( 3 分) A 17.( 6分) 【答案示例1】 陈词中作者对春花而有“鹃啼血”的悲伤感,并劝春花不要开在血腥的战场上,而应与好 楼台相映,这是美好的风景;又对春风说不要在战场吹动战旗,而应送鲜美的鲥鱼过 江,这是惬意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高诗中作者 寻友途中沐春风看春花,春光明媚、风景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沉迷喜爱。 【答案示例2】 陈词中作者由春花、东风想到战场与战旗,认为美好的春花、东风与血腥的战争氛围不协调,而应该与楼台与鲥鱼一起,与美好的风景和生活相映衬。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高诗中作者寻友途中沐春风看春花,春光明媚、风景优美,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诗歌鉴赏答案

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诗歌鉴赏及答案 全国1(河北、河南、山西、广西)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提示】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答案提示】托物言志,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全国卷2(云南、贵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3分)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 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5分)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北京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10. 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 分) 2017 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7 题。(共 12 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 】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 【 1】树杪:树梢。 (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 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 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 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 A.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B.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C. 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D.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3 分) 王昌龄《古意》 ) 晁补之《吴松道中》 ) 张耒《感春》 )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 (17) 同样是描绘山峡, 《晓行巴峡》 与下列诗句相比, 在运用意象、 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6 分) 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郦道元《水经注》 ) 杜甫 《秋兴八首》 ) 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0-11 题。(11 分)

2019年各地高考模拟卷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2019 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古达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2 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 ③?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 金天兴三年(1234 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 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 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 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 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 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 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6 分)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3~4 题。 秋风辞 ①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 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年高考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汇编附详解-历 年高考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卷)柳梢青·送卢梅坡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可)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容具体说明。【答案】::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意思答对即可)【鉴赏资料】:作为辛派词人,我们提起过,总喜欢将他与“金戈铁马”、“整顿乾坤”、“誓斩楼兰”联系在一起,豪放粗犷是其词的当行本色。但他有些词却写得蕴藉含蓄,委

婉动人。这反而更使人觉得他是真豪杰,觉出他的真性情来。联想到鲁迅先生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愈觉此言不虚。卢梅坡,南宋诗人,过在京城交结的朋友,这首词是过为他送别时写的。它描写了送别的,尤其是送别后过对友人魂牵梦萦的思念之情,写得情真意切,饶有余味。汉乐府《横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欢听的笛曲。清照《永遇乐》词人“染柳烟浓,吹梅笛怨”之句。“吹梅角远”化用词,写在春天的时候他们携手踏青,欣赏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听那余韵悠长的笛声。远,写笛声悠长。一个“远”字,展现了他们胜日寻芳的愉快心情。这两句词,不仅形象地再现了他们欢会的场面,还巧妙地暗示了他们欢会时间的短暂,不过是从秋到春,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线。如果说“泛菊”二句暗示了他们欢会的时间,那么,“同在京城”则明确地交代了他们聚会的地点。短短十二个字,就把他们聚会的节令、地点和情景交代清楚了,可谓构思缜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

北京卷诗歌鉴赏题汇编

北京卷诗歌鉴赏试题汇编 【2002年】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登颧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颧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颧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 【2003年】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6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 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 【2004年】12.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4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 专题05 诗歌鉴赏

2019年08月03日xx学校高中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插田歌(节选)刘禹锡

北京市2020届(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古诗鉴赏专题 东城区 (二)古诗欣赏。(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著名学者林庚先生在《唐诗综论》里说,李白在《行路难》“短短的一首诗中,感情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仿佛是从谷底到波峰,大起大落”。请结合该诗具体诗句,谈谈李白的情感是如何波澜起伏的。 答: (二)古诗欣赏(4分) 5.示例: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由苦闷抑郁、到失望惆怅,满含希冀却又充满矛盾、最后乐 观自信的起伏过程。比如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表现他在理想与现实 发生矛盾时内心的苦闷抑郁;黄河不可渡,太行不可登,人生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 的悲慨惆怅;然后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诗人对重新被重用的希望;再反复咏 叹行路难,表现了诗人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最后写乘风破浪济沧海,则充满乐 观自信,表达出他伟大的理想抱负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评分:4分。其中,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起、落之情各2分。 海淀区 (二)阅读《游山西村》,完成8-9题。(共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8.阅读这首诗,任选其中一联,具体说说你对“古风存”的理解。(3分) 答: 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你读出了哪些情感?(2分) (二) 8.示例:首联写出淳朴的民风。农家酒味虽薄,但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现了丰收之年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这联诗句,表达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之意。 (共3分。选择首联、颈联、尾联其中一联,1分;说出理解,2分) 9.示例:我读出了诗人对农村风光和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从“疑无路”到“又一村”

2016北京市各城区高三一模汇编:诗歌鉴赏

【2016北京市各城区高三一模汇编】|诗歌鉴赏海淀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5题。 却说沧州牢城营里管营首告:(甲)杀死差拨、陆虞候、富安等三人,放火延烧大军草料场。州尹大惊,随即押了公文帖,仰缉捕人员…一且说(甲)与柴大官人别后,上路行了十数日,时遇暮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紧起,又见纷纷扬扬,下着满天大雪。行不到二十余里,只见满地如银。昔金完颜亮有篇词,名《百字令》,单题着大雪,壮那胸中之气: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____。缟带沾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 13.下列填人《百字令》(又名“念奴娇”)横线处的诗句,与整首词最相合的一项是(3分) A.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B.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14.按要求完成(1)(2)题。(10分) (1)上面文字出自我国古代文学名著____,作者借《百字令》一词的场景描写烘托了小说中(甲)____这一人物形象。这一手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分常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也以赤壁“____,____,卷起千堆雪”的壮阔景象,烘托周瑜“____,谈笑间,____”的英雄形象。(7分) (2)上面文字以《百字令》烘托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15.下面《世说新语》选段中谢朗、谢道韫的语句与上文的《百字令》都描写了“白雪纷纷”的景象,请从二谢语句中任选其一,与《百字令》中任一写雪的诗句进行比较赏析。(6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①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②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注释】①胡儿:指谢朗。②兄女:指谢道韫。 16.下列诗句以“雪”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3分) A.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孥。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 B.怪得北风急,前庭如月辉。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唐·陆畅) C.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五代·李煜) D.沙头十日春,当日谁手种。风飘香未改,雪压枝自重。(宋·黄庭坚) 13.(3分)B 14.(10分)(1)(7分)《水浒传》或《忠义水浒传》(2分,名著1分,书名号1分)林冲(1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4分) (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给分) (3分)诗歌借助壮阔的雪景以及征夫的威猛形象,衬托出林冲激愤满怀、豪气冲天、英勇无畏(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6分)要点:(1)明确比较赏析点(2分),(2)分析描写雪景诗句的特点(2分)(3)分析诗句表达思想、情感的效果(2分)。16.(3分)B 西城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8题。 杂诗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昔往鸧鹒③鸣,今来蟋蟀吟。

2019-2020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诗词鉴赏汇编

海淀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4题。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1】 黄庭坚 其一 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 坐隐【2】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簿书堆积尘生案,车马淹留客在门。 战胜将骄疑必败,果然终取敌兵翻。 [ 其二 偶无公事客休时,席上谈兵校两棋。 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3】化粘枝。 湘东一目【4】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 谁谓吾徒犹爱日,参横月落不曾知。 注释:【1】任公渐:任渐,黄庭坚的好友。【2】坐隐:与下文“手谈”都指下围棋。 【3】朝甲:蝉蜕。【4】湘东一目:南朝梁湘东王萧绎,自幼盲一目。围棋中,棋子在棋盘上围成的空白交点称为目。围棋需有两目才能成活,一目就是死棋。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开篇都写到作者因没有公务缠身,难得闲暇,于是生发了弈棋的雅兴。 B.第一首诗的領联用岩穴隐居、与俗人闲聊之事和下棋相比较,写出下棋之乐。 C.第二首诗颈联的“诚”“尚”二字写弈者虽不服输,但最终也未能扭转颓势。 ' D.两首诗中都写作者陶醉于对弈,不觉时间流逝,表现出其对下棋的痴迷程度。14.这两首诗都富含理趣,请结合第一首诗的尾联和第二首诗的颔联,分别对此加以赏析。(6分) 答: 15.《红楼梦》的人物取名是门艺术,曾有“省力之甚,醒目之甚,却是俗中不俗”的评价,例如迎春的丫鬟取名“司棋”,用字平常,但大有深意。请从《红楼梦》中另举一例,谈谈你对取名“俗中不俗”的理解。(6分) 答: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6分) ) 黄庭坚诗中用了“湘东一目”的典故,写出下棋者的处境。古代诗文中常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①,②”,以先贤的居所来写自己的陋室不陋,进一步表现了高洁脱俗的志趣;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了曹操“③,④ ”的英雄形象,生发出“固一世之雄也,面今安在哉”的感慨,叹英雄不再、世事无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前朝旧事“⑤,封狼居胥,⑥”,借古讽今,告诚当权者不要草率出兵。 西城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14题。(共12分)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

2019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教师版 2019东城高三期末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共12分)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1】 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2】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3】。 注释:【1】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当时叶梦得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2】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3】云中:汉代北方边防重镇。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篇四句以“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突出了深秋的寥廓与凄清。 B.“起瞰”三句,写词人午夜登高远眺,不由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借酒浇愁。 C.下片写了西园习射的情景,诗人因病不能竞武,看到虎士矫健英武的表现,感慨万千。 D.结尾“回首望云中”一句,诗人借汉代古地名表达了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心愿。 15. 下列对词中加点词语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促西风”的“促”字,不仅写出了秋风强劲,而且体现出敌情急迫、战事紧急。 B.“中夜入梧桐”中的“入”字,生动地描绘出风吹入梧桐的枝叶深处,鸣响不止。 C.“客争笑”中的“争”字,极写宴饮时宾客的欢笑,与诗人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D.“老矣真堪愧”中的“堪”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因虚度年华而一事无成的惭愧。 16. 明人毛晋《石林词跋》说叶梦得“不作柔语殢(tì, 纠缠)人”。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1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诗仙李白想象瑰奇,他诗中的意象常带有奇特的神话色彩,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古人认为,要想获得成功,需要“志”“力”“物”三者配合。当“物”与“力”不可强求时,你会选择“,”来激励自己。 北京是一座国际大都市,城市繁华,人才荟萃,真可用王勃的“,” 来形容。保持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古代很多政治家都懂得这个道理,诸葛亮就建议后主“,”。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4.(3分)B

(完整版)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共12分)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 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11分)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吧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四、【新课标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11分)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2

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浙江)2008-2019真题

久城KuJou 浙江高考——古诗词鉴赏 【2019年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 ”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2分) 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2018年浙江高考】(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水《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久城KuJou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①。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插②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 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①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②插:也同“锸”。铁锹。 (1).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 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 (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 【2016年浙江高考】(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北来人二首 (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1) 赏析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

2019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答案】 14.C 15.“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 14.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故C错误。 15.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北京卷2002-2016年十五年高考诗歌鉴赏汇编汇总

北京2002~2016 年十五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2002 年北京卷】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 分) 登颧雀楼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 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颧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 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雀楼的雄伟气势。 D. 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 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颧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 2002 答案: (1)BE (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颧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 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2003 年北京卷】 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6 分)江楼旧感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 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 .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体裁) (内容) (写法)

2019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诗歌鉴赏汇编(16区全,含静安黄浦)

2019年高三语文一模诗词鉴赏汇编 宝山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唐多令(宋)刘过① 安远楼②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注释】①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一生屡试不第,怀才不遇。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②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鹤山上,又称南楼。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12.下列对小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交代了聚会的时间地点。 B.交代了参加聚会的对象。 C.交代了写作的社会环境。 D.交代了写作该词的原因。 13.下列对词作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重过”点名故地重游,今昔对比,更添凄然之情。 B. 以“能几日,又中秋”反衬出故人难以团聚的忧伤。 C. “浑是新愁”包含着忧国伤时之感与自伤身世之慨。 D. 重过、故人、旧江山、少年等前后呼应,章法谨严。 14.扣住“满”“寒”二字,赏析“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两句。(4分) 【参考答案】 12.C(2分) 13.B(2分) 14.以满地芦叶、一带江水写出眼前萧瑟的景象,这里的“满”字写满眼都是枯黄的芦叶,突出景色荒凉;“寒”字将视觉转化为触觉,突出了景色凄冷;烘托了词人内心凄凉感伤的心境;为全词蒙上了一层黯淡的底色(奠定了感情基调)。(4分。答到一点给1分) 崇明区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秋夜客舍 (唐)杜甫 露下天高秋气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2019高考诗歌鉴赏练习30篇(附解析)

诗歌鉴赏练习30篇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都城元夕① 毛滂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②。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羁旅河南之时。②觚棱:宫殿的屋脊。 1.以上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词的开篇写眼前所见汴京元宵夜之景,灯火辉煌,华丽的车马云集,一派热闹景象。 B. 词人以想象中的仙境来比喻都城元夕的盛况,认为汴京元宵之夜之美宛如神仙境界。 C. 下片写羁旅之愁,上片越是写的繁华热闹,反而越表现出词人凄清冷寂的尴尬之状。 D. 词人看到了“江南客”的憔悴面容,想到自己羁旅之苦,于是从繁华回到凄冷中来。 E. “窗破月寻人”表明只有月亮陪伴自己,“寻”字运用拟人手法,越发显出人的孤独。2.这首次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一首汉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风辞 刘彻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C. 最后收笔两句情感陡转,发出“变徵之音”,乐极生悲,曲折而又缠绵地抒发了一代帝王对生命易逝盛年难再的悲慨。 D. 起句“秋风起兮白云飞”,字面义上近似于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但综合全诗来看,两者境界、情韵不一样,前者清新流丽,后者苍莽雄放。 E. 全诗因景而生情,以情来串景,语言清丽明快,构思巧妙严谨,情感丰富深沉。 4.清代诗人沈德潜读此诗时批“《离骚》遗响”,请结合此评价简要赏析“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两句。(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过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 B. 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 C. 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 D. 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 E. 诗人以“水北流”与“人南窜”加以比照,表达了远离京师的孤独、悲愤之情。 6.杜甫有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表现手法而言,本诗有一句与其相同。请指出来并作简要赏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杨顺国】

2019年高考古诗词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7套)1.(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 (1)B (2)意味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解析】 (1)“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错误,文中是因为“身受压抑遭遇理想困窘”而不是生活的贫困。置身于压抑和阴森的社会环境,面对炎凉的世风、冷漠的人情,诗人依然肥衣冲风、饮酒高歌,其感情何其沉郁愤激,其气概何其慷慨豪迈!B项符合题意。 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句子内容的理解力。整体理解诗歌,把尾联放进整首诗理解。《野歌》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紧扣诗题叙事,后四句诗人脱口抒怀,表达了诗人“屈穷心不穷”的高远志向,寄寓了诗人对未来的热情向往。全诗以写景收结,寓议论、抒情于景物描写之中,意境深远,脉络清晰,音节浏亮,基调昂扬,充满了激情。在诗人心目中,严冬过后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他能够乐观自信地在困境中唱出“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的诗句,迸发出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呼声。正因为诗人对光明未来充满信心,因此他在遭谗落

2017年北京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及答案

北京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总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②题。(6分) 登鹳雀楼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 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3分)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鹳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鹳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②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3分) 附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蝉虞世南 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垂緌,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 播, 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3.读下面的词,完成①-③题。(7分)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①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