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2017(含答案解析)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2017(含答案解析)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2017(含答案解析)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2017(含答案解析)

贵州省铜仁市印江自治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

....的一项是()

A.晌.午(xiǎnɡ)门槛.(kǎn)震悚.(shù)气冲斗.牛(dòu)

B.商酌.(zhuó)儒.家(rú)修葺.(qì)心有灵犀.(xī)

C.迸.溅(bìnɡ)忏.悔(qiān)毋.宁(wù)颠沛.流离(fèi)

D.炽.热(zhì)遨.游(áo)点缀.(zhuì)深恶.痛疾(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

....的一项是()

A.选聘滞笨渺小鞠躬尽萃

B.婉转繁锁茏罩目不窥园

C.烦躁狂澜陡峭如释重负

D.班斓取缔稠密忧心冲冲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清晨,我看到几位老爷爷在文昌公园练太极,不禁赞叹:真是血气方刚

....啊!

B.市民秩序井然

....地上下公交车,这也成为印江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养老制度全面改革的消息虽说姗姗来迟

....,但还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D.他能在学校篮球运动会上入选最佳价值球员,是当之无愧

....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通过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县团委开展“我为母亲河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治理印江河”不只是政府的事,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积极参与。

C.他工作能力强,担任学生会主席这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

.......的一项是()

A.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B.参观严寅亮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

C.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D.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我走到天涯海角,我离他都不会再远。

6.下面搭配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阿长与〈三海经〉》——鲁迅——现代——《朝花夕拾》

B.《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

C.《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英国——《夺取南极的斗争》

D.《最苦与最乐》——梁启超——现代——《饮冰室合集》

7.下列关于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

.....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大部分已变成了现实,因此凡尔纳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在凡尔纳的笔下,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泰坦尼克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小说描绘了奇幻的海底世界,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C.《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记叙了主人公哈利和朋友被迫流亡在外,一起寻找并销毁魂器,最终与黑魔王伏地魔展开惊心动魄较量的故事。

D.在名著阅读时,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有圈点批注、快速阅读等。

二、课内阅读

阅读《河中石兽》,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

A.阅.十余岁(经过,经历)B.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学科)C.遂.反溯流逆上矣(于是)D.竟.不可得(终了,最后)

9.下列句中加点字“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其反激之.力

A.何陋之.有B.水陆草木之.花

C.以我酌油知之.D.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意料之中的结局,从而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

C.老河兵能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

D.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平而不板。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

⑵众服为确论。

三、句子默写

12.古诗文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5)《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已亥杂诗》完成下列各题。

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

14.这首诗的最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被后人反复引用,并衍生出新的意义。请解释这两句在原作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五、综合性学习

15.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为了培养师生正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习惯,提高师生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水平,

开展了“有错必纠,啄木鸟在行动”活动。作为学校的一员,请你参与:

⑴广告传播中,用谐音乱改成语已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请你仿照例子还原下列广告中成语的真面目。

例:某洗衣机广告:闲妻良母贤妻良母

某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某胃药广告:无胃不治

某摩托车广告:乐在骑中

某蚊香广告:默默无蚊

⑵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

宣扬朦胧

....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

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②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类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带着一些感慨说:“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有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句,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她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成“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是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礼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③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

小至一个标点,以致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绝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中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旧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6.段①中划线句子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请分析段①中加点词的含义。

答:宣扬朦胧:

顺势朦胧:

18.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叶圣陶先生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19.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的?

20.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七、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云还没有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流星雨,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待点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起,连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那是地,那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千万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的世界。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块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在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果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不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地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到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蹚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亮了一亮,雨又迷住了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了一会儿,又下了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中的树叶。

21.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体裁)____________(作品)。

22.请归纳选文的主要情节。

23.最后一段,将祥子比作风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4.文中划线句表现了坐车人什么性格?反映了祥子怎样的社会地位?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八、作文

25.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请你发挥想象,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晌”读作shǎng,“悚”读作sǒng,“斗”读作dǒu;

C.“迸”读作bèng,“忏”读作chàn,“毋”读作wú,“沛”读作pèi;

D.“炽”读作chì,“恶”读作wù;

故选B。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鞠躬尽萃——鞠躬尽瘁;

B.繁锁——繁琐,茏罩——笼罩;

D.班斓——斑斓,忧心冲冲——忧心忡忡;

故选C。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血气方刚: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不能用来形容“老爷爷”,对象使用错误;B.秩序井然:指整整齐齐、有条理的样子。使用正确;

C.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慢。使用正确;

D.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使用正确;

故选A。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C.主宾搭配不当。“担任”和“岗位”搭配不当,应将“岗位”改为“职务”;

D.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有”和“就”搭配不当,应将“就”改为“才”;

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B.这是一个选择问句,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应该用逗号。故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选B。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

C.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故选C。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B.船长尼摩设计制造的潜水艇不是“泰坦尼克号”,而是“诺第留斯号”。故选B。

8.B

9.B

10.A

11.(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

(2)大家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观点。

【解析】

【分析】

8.

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

B.句意: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物理:事物的道理。

故选B。

9.

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例句“其反激之力”中的“之”意思是助词。

A.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

B.助词;

C.代词;

D.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故选B。

10.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A.石兽是在上游找到的,这个结局出人意料;

故选A。

11.

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尔辈: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2)重点词语:“服:信服。为:认为是。”

【点睛】

参考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靠近河岸的寺庙,寺庙的大门倒塌在了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沉没在此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还是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坚硬沉重,泥沙的特点松软浮动,石

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大家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12.独怆然而涕下商女不知亡国恨凭君传语报平安政入万山围子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解析】

【详解】

容易写错的字词有:怆、涕、政、围、壮。

13.龚自珍

14.诗句原意: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衍生意义:多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能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

【分析】

13.

《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这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或议时政,或述见闻,或思往事,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社会。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

14.

本题考查诗意及哲理意。落红:落花。花:比喻国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此时诗人在想落红护花,借自然的循环法则来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这富有哲理的一句话,传达出诗人“不在其位,亦

谋其政”的难能可贵的精神,表明了诗人无比坚定的决心,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许多人甘愿牺牲自我,无私奉献,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点睛】

15.(1)一鸣惊人无微不至乐在其中默默无闻

(2)符合主题,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鼓动性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明”写作“鸣”。

②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周到、细致。“胃”写作“微”,“治”写作“至”。

③乐在其中: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骑”写作“其”。④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蚊”写作“闻”。

(2)考查了宣传标语拟写。回答此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宣传标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撰写此标语时一定围绕着“有错必纠,啄木鸟在行动”主题来回答,要求语句简练优美,主题突出,一下让人记住。示例:啄木鸟在行动,错别字去无踪。

16.这两句话承上启下。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

17.宣扬朦胧:是指让人看不明白写作的内容。

顺势朦胧:指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

18.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写话”主张即强调语言的简明、顺畅、通俗、质朴。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19.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20.只要结合文章内容从培养良好的用语习惯,反复修改,锤炼语言等方面谈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上:过渡,即承上启下。“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从“以上”二字上看出承接上文。“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还有严格的一面”看出是引出下文的作用。内容上:“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点明了叶圣陶先生宽容温厚的品质。“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突出了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

17.

这道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词语含义:一是弄清楚词语的本意(即字面意思),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文本义。“宣扬朦胧”与“简明如话”对立,前者是让人看不明白,后者是要让人看得明白,大约宣扬朦胧的人认为让别人看明白是不高明的写作,所以才会嘲笑简明如话的佳文。故“宣扬朦胧”是指让人看不明白写作的内容。根据第①段“叶先生则主张写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和第②段“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礼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可知,“顺势朦胧”是指有些人并不推究用语,只是跟着感觉走,这是一种不认真的写作态度。18.

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根据“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简洁应该是写话之类的一项要求……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句,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即可概括出叶圣陶“写话”的主张:语言简明、顺畅、通俗、质朴。根据“叶先生则主张写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可知,叶圣陶先生是在“写话”方面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19.

这道题考查筛选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根据第③段“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致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绝不放松。”即可筛选概括出叶圣陶在“语文的用语方面”的特点。

这道题考查阅读文章的感悟启示。要从原文出发,启示要有具体内容支撑。从“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可以感悟到:我们写文章要培养良好的用语习惯,要贴近生活。从叶圣陶先生区分“做”和“作”上可以感悟到: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严格的标准,反复修改,锤炼语言。

21.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22.(意思相近即可)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揽生意)

23.雨中的树叶是单薄无助,而黑暗社会中的祥子也是单薄无助的,他根本没有力量和这个社会抗争,正如风雨中的树叶没有力量与风雨抗衡一样。

24.坐车人:极其自私,对劳动人民的苦难不幸冷若冰霜、冷酷无情、蛮横凶狠。

祥子: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社会: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的冷酷无情的社会。

【解析】

【分析】

21.

考查文学常识。根据片段中的人物祥子可知,这是出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所著的长篇小说,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

22.

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这个文段,根据环境描写可知是在暴雨中,人物是祥子,事件是拉车。可概括为:祥子在暴雨下拉车。

23.

考查语句的赏析。“将祥子比作风中的树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中的树叶”是左右摇摆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方向,十分单薄无助,没有力量与风雨抗衡一样。“将祥子比作风中的树叶”,说明祥子也如风中的树叶一样,也是单薄无助的。树叶所处的暴风雨实际上是祥子所处的社会,风中的树叶无法和暴风雨抗衡,说明祥子也是没有力量与社会抗衡的。24.

考查人物情感与作品主旨的分析。划线句子是对坐车人的语言与动作描写,他要求祥子在暴

雨中继续拉车,加上一个“跺”的动作,可以看出他没有丝毫的同情心,为人冷漠。从坐车人对祥子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祥子悲惨的命运与当时社会有密切的联系,坐车人代表着社会上的有钱人,正是他们对祥子这样穷人的无情剥削与压榨,才让祥子他们永无出头之日。反映了祥子的社会地位很低,当时社会就是有钱人对穷人的无情剥削、欺压。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主旨可知这是一个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的冷酷无情的社会。

25.森林王国的规矩

在森林王国,各种动物都会遵守规矩,没有动物犯规。可这几天,森林王国却发生了违反规矩的事。

“走!”只见兔大姐拉着小狗走进了森林环保局长的办公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天上午,扫地的兔大姐发现小狗在水泥柱旁撒尿,这可把兔大姐气住了。她一把拉住小狗,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小狗骂了一顿,拉起他就来到了这里。

环保局长鸭先生听了兔大姐的诉说,便严厉地对小狗说;“小狗,你告诉你的同伴,下次再随地小便,罚款1000元。”经过一番整治后,随地小便的情况没有了。可是,狗狗们开始争起了地盘,说什么这块是我的,那一块才是你的,就这样,便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打斗。

黑猫警长迅速带来50名特警,经过一番劝说,小狗们的情绪稍稍得到了稳定,黑猫警长去询问环保局长鸭先生,想了解一下这件事情。黑猫警长得知鸭先生不准狗随地小便,便哈哈大笑道:“鸭大哥,你让我说什么好呢?狗撒尿是为了向别的狗宣布这是他的地盘。你这样不让他们撒尿,他们便没有自己地盘的象征,所以发生了打斗。”鸭先生听完,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看来,有些规矩是不能改变啊!”他迅速收回了命令。

没过多久,又有动物不遵守规矩。小猫皮皮是一位捕鼠能手,见一只抓一只,十拿九稳。一天,皮皮到一个粮仓去,因为他听说老鼠的根据地就在这里,皮皮来了,这里的老鼠可就没好日子过了,皮皮一天吃五六只老鼠,鼠老大看见鼠口不断地减少,整天唉声叹气。一天,鼠老大从《百科全书》上得知猫爱吃鱼,便和手下把猫的鱼罐头、钓来的鱼全部运到他们的仓库,并且全部都躲了起来。皮皮不见鱼,也不见老鼠,整整饿了三天。好心的蚯蚓弟弟告诉他,鱼就在老鼠洞里,皮皮知道洞里还有200多只老鼠,他们很可能把自己咬死,于是,皮皮就主动和老鼠交朋友。老鼠拿鱼给皮皮吃,皮皮便帮老鼠偷东西,而不吃老鼠。终于有一天,皮皮在偷东西时,被守粮仓的猴伯伯和熊大爷当场抓获,交给了黑猫警长。就这样,小猫皮皮因为不守规矩,最终落得进牢狱的下场。

同学们,你们看,即使是动物不守规矩,也会产生矛盾,也会受到惩罚,何况我们人类呢?

【解析】

【分析】

【详解】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试题,限定写成一篇具有想象力的记叙文。想象的背景,命题者已明确给出——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展开想象,我们可以“看到”森林王国里各种生物的生命奇迹,感受生命的律动;“听到”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对话,知晓许多生命的秘密,领略生命的丰富与精彩;“倾听”动物们、植物们的倾诉,感受它们的烦恼与心声,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我们还可以和动物们、植物们交朋友,感受它们对尊重的需要;我们更可以利用科技的力量,帮助动物、植物们排忧解难。这几个思路都是可以的。

点睛:想象作文要写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发生、但将来可能发生的事。如果脱离现实生活,没有任何根据地凭空捏造,这样的想象就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是没有意义的。精彩的想象,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得来,而且对人要有益,要新奇有趣。写想象作文,还要注意了解和运用有关科学知识。可以说,知识越丰富,见闻越广,想象就会越丰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