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交大经济学考研配套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库

上海交大经济学考研配套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库

上海交大经济学考研配套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库
上海交大经济学考研配套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库

上海交大经济学考研配套曼昆《宏观经济学》考研真

题库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判断题

1在理性预期时,只有欺骗民众的货币政策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研]

【答案】√

【解析】在理性预期时,人们可以最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关于现在政府政策的信息来预期未来,所以正常的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状况不会造成影响,只有通过欺骗民众的货币政策,使民众产生错误的预期,才有可能改变实际经济状况。

2根据费雪模型,当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其消费水平会下降。()[上海财经大学2017研]

【答案】×

【解析】当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消费可能不降反增。比如在没有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在当期是贷款者。即他消费完还剩多余的资金,他愿意将剩下的资金贷款出去从而获得一部分收益,而如果现在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时,消费者就可能无法将手中多余的资金贷款放出去,这时候他就不得不把多余的资金花出去。则当期的消费会上升。

3根据庇古的实际余额效应,总需求将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这是因为利率下降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研]

【答案】×

【解析】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为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相对的富裕,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的上升,带来消费需求上升并进一步带来总需求的提升,所以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题目中所述的逻辑本身是正确的,属于货币市场理论与投资理论的内容,但与实际余额效应无关。

4托宾q理论认为企业家应该根据企业资本市场价值和企业资本的重置成本比率做出投资决策。()[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托宾q值是企业作出投资决策的比例依据,q=已安装资本的市场价格/已安装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大于1,那么股票市场对现有资本的估价就大于其重置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增加投资;如果q小于1,那么股票市场对资本的估价就小于其重置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减少投资。5政府控制通货膨胀一般要以一定的失业率为代价,但是如果居民采取理性预期的话,控制通货膨胀的成本就可以大大降低了。[北京大学2005研]

【答案】√

【解析】在短期中,控制通货膨胀会造成失业率上升,这是由于当价格下降时,名义工资的粘性使实际工资过高,增加了失业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具体关系由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π=πe-β(u-u n)+v决定。如果居民采取理性预期,那么居民了解到政府减少通货膨胀后,会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名义工资的粘性不存在,降低了失业率上升带来产量减少的损失。

6如果商品的价格在短期内存在黏性,那么当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时候,失业反而会增加。()[上海财经大学2012研]

【答案】×

【解析】根据新凯恩斯模型,若存在价格黏性,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得劳动需求增加,实际工资率上升,劳动投入增加,失业会减少。

7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个稳定的函数,是完全由制度决定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研]

【答案】×

【解析】弗里德曼强调,新货币数量论与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差别在于,传统货币数量论把货币流通速度V(或1/k)当作由制度决定了的一个常数,而新货币数量论则认为流通速度V不是数值不变的常数,而是决定它的其他几个数目有限的变量(r m、r b、(1/P)·(dP/dt)、w等)的稳定函数,不只是取决于政府政策。

8索洛模型没有解释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上海大学2018研]

【答案】√

【解析】索洛模型的结论是:一旦经济达到稳态,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就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速率。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经济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持续上升。但是,索洛模型并未解释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只是索洛模型的一个假设而已。因此,索洛模型没有解释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9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居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可以对经济主体的总产出有好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如此。[北京大学2005研]

【答案】√

【解析】根据蒙代尔-托宾效应,当消费取决于实际货币余额水平,而实际货币余额取决于名义利率,那么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影响消费、投资和实际利率。即C=F(M/P),M/P=L(i,Y)=L(r+πe,Y)。当预期通胀πe时,Y(总需求)增加,从而价格上升,M/P下降,进而导致i下降,也就是说,名义利率对预期通胀的调整是小于一对一的。从这个结论出发,可知居民的通胀预期对经济主体的总产出是有积极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10根据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国家的人均收入,并且前者的增长率也高于后者。()[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答案】×

【解析】高储蓄率具有水平效应,即提高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较高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将高于储蓄率较低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因为储蓄率不具有增长效应,即不影响经济增长率,因此前者的增长率未必高于后者。11如果居民具有完全理性,那么,对于一笔新增的政府支出,债券融资与税收融资对产出的影响是等价的。()[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答案】√

【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如果消费者具有足够的前瞻性,未来税收等价于现在税收,因此用借债为政府融资等价于用税收融资。

12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如果政府采取减税的政策,那么经济中的消费、总需求和总产出将会增加。[北京大学2004研]

【答案】×

【解析】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消费者具有前瞻性,他们的支出决策不仅基于现期收入,而且还基于预期的未来收入。政府减税,意味着未来更多的税收,因而家庭会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带来的未来税收责任。因此,减税不会影响消费,总需求和总产出也不会改变。

13根据生命周期原理,如果股票的价格上升,那么经济中的消费和总需求将会增加。[北京大学2004研]

【答案】√

【解析】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个人的消费取决于收入和财富,股票价格上升意味着消费者的财富增加,消费会将此财富增加平摊到各个消费阶段中,从而使得消费和总需求增加。

14根据卢卡斯批评,传统计量模型包含了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答案】×

【解析】卢卡斯认为预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包括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当政策制定者估计任何一种政策变动的效应时,他们需要知道人们的预期会如何对政策变动作出反应,而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对预期的影响。在传统的标准宏观计量经济模型中所采用的是适应性预期,未考虑行为人对未来事件的预期。

15根据托宾的投资q理论,其他因素不变,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股票价格的高低,股票价格上升则增加投资。()[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 【答案】×

【解析】托宾的q=已安装资本的市场价值/已安装资本的重置成本。净投资取决于q大于1还是小于1,如果q大于1,那么股票市场对已安装资本的估价就大于其重置成本,投资会增加;如果q小于1,投资会减少。因此,企业是否投资取决于企业资本的市场价格与重置成本的大小比较,与股票价格是否上升无关。

16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将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较低的稳态人均增长率。()[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答案】×

【解析】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有较低的稳态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存量,但是稳态人均增长率不变化,人均产出增长率只与技术增长率有关。

17通货膨胀由于导致人们持有更少的货币,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菜单成本”。()[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

【答案】×

【解析】菜单成本是指因为高通货膨胀率使企业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报价,而改变价格是有成本的,企业需要重新印刷并发送新目录表等付出的成本,菜单成本与人们因通货膨胀持有的实际货币量减少没有关系。

18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后者包含了技术进步。()[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答案】×

【解析】两模型最大的区别是索洛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定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内生增长模型假定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变。

19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麻痹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答案】×

【解析】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是指政府今天制定的政策不一定适合明天。在某些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可能愿意提前公告他们将遵循的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但是在私人决策者根据他们的预期行事之后,这些政策制定者可能会出于公共利益的考量而违背自己的公告。虽然其在客观上欺骗了公众,但其政策目的不是为了欺骗公众以谋取党派利益。

20在物价为黏性的时间范围内,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并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上海财经大学2009研]

【答案】√

【解析】价格为黏性时,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再是一条垂直的线,而是向右上方倾斜,在这个时候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并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

21消费的持久性收入理论认为,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对于收入的暂时性变动,人们会用储蓄加以平滑。()[上海财经大学2010研]

【答案】√

【解析】持久收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无效的,因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

22如果存在价格错觉,家庭就会对货币供应产生反应,从而在短期内改变他们的经济决策。()[上海财经大学2010研]

【答案】√

【解析】价格错觉也称为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在货币幻觉的情况下,工人们看到名义工资率上涨,而未看到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从而以为自己的实际工资率提高了,从而改变自己的劳动供给。

23央行宣布将采取有力措施降低通货膨胀,当公众相信了这一宣布并付诸于他们的行动时,不再实施宣布的政策可能对公众更有利。()[上海财经大学2011研]

【答案】√

【解析】由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当公众相信政府通货膨胀的政策,则会主动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使得经济的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此时若政府不再采取降低通胀率的政策措施,而是谋求失业率的降低,可能对公众更有利。

24永久性减税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大于暂时性减税。()[上海财经大学2011研]

【答案】√

【解析】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当期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非当前收入。暂时性减税引起居民当期收入的增加但对持久收入没有影响,从而对消费的影响较小,反之,永久性减税则会使得消费支出增加较多。

25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会降低就职率,延长预期的失业持续时间。()[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根据寻职模型,失业保险金的增加提高了人们在失业期间得到的有效实际收入,这又提高了人们的保留实际工资,所以提供的工作更容易被拒绝,降低了就职率,延长了预期失业时间。

26根据卢卡斯货币冲击假说,给定货币冲击力度的实际效果越显著,基本的货币环境越稳定。()[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卢卡斯认为,对货币冲击——即名义货币量M的变化——的反应程度,取决于一国货币政策是否有过稳定还是动荡的历史。在货币不稳定的背景下,家庭大都认为看到的名义工资率w与物价P的变动是普遍通货膨胀的反应。结果,货币扩张通常不能蒙骗工人,使他们以为其实际工资率w/P上升了。因此,在不稳定的货币环境中,货币冲击对劳动投入L和实际GDP的影响大都微乎其微。

相形之下,在货币稳定的背景下,家庭更可能认为看到的名义工资率w与物价P 的变动代表了实际工资率和相对物价的变动。结果,货币冲击对劳动投入L和实际GDP(Y)往往有显著的影响。总之,卢卡斯货币冲击假说总结:给定货币冲击力度的实际效果越显著,基本的货币环境就越稳定。

27在新凯恩斯模型中,由于名义价格黏性的存在,在短期内,货币冲击可以通过影响劳动供给来影响实际产出。()[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新凯恩斯模型的主要观点:在不完全竞争背景下,假设短期内价格具有黏性,厂商只能通过改变生产和劳动投入的方式迎合需求的变化。因此,货币冲击改变经济体的劳动需求量,从而改变劳动投入量和实际产出。

28物价水平在新凯恩斯模型中是逆周期的,而在价格错觉模型中是顺周期的。()[上海财经大学2013研]

【答案】√

【解析】在新凯恩斯模型中,由于价格黏性的存在,当经济衰退时,物价水平仍然较高,因而,物价水平是逆周期的。而在价格错觉模型中,当名义价格上升,企业和工人将会错误地认为是其产品和劳动的相对价格上升,而不是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因此劳动供给将会增加,企业将会增加产出,因而价格水平是顺周期的。

宏观经济学科学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东南大学2005研)

答: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二、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是什么?(西安交大2004研)

答: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为总量经济学。具体而言,宏观经济学主要采用以下分析方法:(1)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的实质就是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分为经验实证和逻辑实证两种方法。作为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采用逻辑实证的研究方法。逻辑实证的方法也被称为演绎的方法,或抽象分析的方法。逻辑实证对因果联系的把握是从建立假设开始的,排除一切无关和次要的因素,保留少数有关的重要因素,从而能够在一种“纯粹”的环境中观察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逻辑实证的第二步是在建立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数学等手段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有关结论以描述宏观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均衡分析方法

现代经济学对经济现象的研究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均衡概念是经济学从自然科学中借用来的。在力学中,均衡指在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两个力的作用下,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在经济学中,均衡的这层意思基本上保留下来了。对均衡状态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现象运动趋势的研究。这种研究对于揭示经济现象发生的前因后果是很有益的。

(3)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

现代经济学对经济均衡的研究有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这三个角度。静态分析方法是一种初步的、比较简单的分析方法。它着重刻画均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形成均衡状态的条件,假设经济变量从非均衡到均衡的调整是在一瞬间完成的;比较静态分析是从静态分析发展而来的。它着重研究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联系,揭示一个均衡状态必定沿着哪个方向过渡到另一个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把经济变量的调整放到时间这一维度中考察。在宏观经济学中,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的研究都是按动态的视角展开的。随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的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现代高级宏观经济学几乎完全建立在动态分析的基础之上。

(4)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总量分析是宏观经济学特有的分析方法。总量分析就是研究一国总需求、总产出、价格总水平等经济总量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显然,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是与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认识的基本倾向分不开的。这些总量分析能够较好地解释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一类宏观经济现象。宏观经济学中的结构分析又称为部门分析或总量分解,这种方法把国民经济总量分解为具有不同

特点的部门来进行分析。这些部门相对于单个经济主体来说是总量,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又不是总量。结构分析常常被用来分析各类市场、产业和地区经济。(5)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

研究宏观经济离不开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并列地使用这两种方法的。例如对总产出的研究,在萧条经济场合,侧重于需求分析;在通货膨胀经济场合,侧重于供给分析。在短期,侧重于需求分析;在长期,侧重于供给分析。

(6)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

存量和流量是对经济变量的一种区分。在一定时点上取值的经济变量称为存量,在一定时期内取值的经济变量称为流量。宏观经济学侧重于流量分析。例如,宏观经济学不去研究一国总财富的决定,而着重研究一国一年新增财富即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学在研究上的这种侧重是由其基本的理论观点决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