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释义200条

成语释义200条

成语释义200条
成语释义200条

成语释义200条

1.开卷有益

释义: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出处: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2. 开门揖盗

释义:揖:拱手作礼。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

患。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3.开源节流

释义:开:劝课;源:水源。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

支。

出处:《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

足。”

4.开宗明义

释义: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出处:《孝经·开宗明义》:“开宗明义章第一。”宋·邢昺题解:“开,张也;宗,本也;明,显也;义,理也。言此章开张一经之宗本,显明五孝之义理,故曰开宗明义章也。”

5.侃侃而谈

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

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6.可乘之机

释义:可以利用的时

机。

出处:《晋书·吕纂传》:“宜缮甲养锐,劝课农殖,待可乘之机,然后一举荡灭。”

7.克敌制胜

释义:克:战胜;制胜:取得胜利。制服敌人,取得胜

利。

出处:《孙子·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

形。”

8.克勤克俭

释义: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出处:《尚书·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9.刻骨铭心

释义: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

忘。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

骨。”

10.恪守不渝

释义:严格遵守,决不改

变。

出处:不明

11.孔武有力

释义:孔:甚,很。形容人很有力

气。

出处:《诗经·郑风·羔裘》:“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

直。”

12.口蜜腹剑

释义:嘴上说的很甜美,心里却怀着害人的主意。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

险。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

剑’。”

13.口诛笔伐

释义: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

讨。

出处:宋·陈亮《畏羞于君子》:“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荜门闺窦之

间。”

14.苦思冥想

释义: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出处:不明

15.苦心孤诣

释义: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

心。

出处:清·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公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

之。”

16.脍炙人口

释义: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17.宽猛相济

释义:宽:宽容;猛:严厉,猛烈;济:相辅而行。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

充。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

和。”

18.暴风骤雨

释义: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

烈。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

日。”

19.岿然不动

释义:岿然:高峻独立的样子。象高山一样挺立着一动不动。形容高大坚固,不能动

摇。

出处:《淮南子·诠言训》:“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动,行者以为期也。”

20.溃不成军

释义:溃:溃败,散乱。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出处:不明

示例: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抓住要害猛力一击,就可以把敌人杀得~。(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八章)

21,马革裹尸:东汉·班固等《东观汉记·马援传》

22,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上》

23,卖官鬻爵:唐·李百药《赞道赋》

24,漫不经心:清·石玉昆《三侠五义》

25.毛骨悚然

释义: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26.毛遂自荐

释义: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出处:《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27.美轮美奂

释义:《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

出处:《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28.门可罗雀

释义: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故事:汉朝廷尉翟公的府第总是车来轿往,热闹非凡。翟公自身还养了一些门客,皇帝听信谗言把翟公的官职撤了。平时那些称兄道弟的纷纷改变态度。门客也各走东西,门前非常冷清,鸟雀飞舞,张网就能捕捉到。后来他官复原职就不与他们往来

29.梦寐以求----选自《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0.弥天大谎----冯德英《迎春花》第十四章:“‘谁撒这个弥天大谎啊,’胖老婆道:‘那可丧尽天良啊!’”

31.勉为其难----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下集第四章:“可是,情况尚不分明,我怎样迎敌?好吧,勉为其难吧。”

32.面面相觑----明·张岱《海志》:“舟起如簸,人皆瞑眩,蒙被僵卧,懊丧此来,面面相觑而已。”33.民不聊生

聊:依赖。百姓没法生活下去。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34.名不副实

副:相称,符合。指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刘邵《人物志·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35.名闻遐迩

迩:近。名声传遍远近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魏书·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36.明察秋毫

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形容目光敏锐,可以看见极细小的东西。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37.谬种流传

释义:泛指荒谬的东西一代代地传下去。

出处:《宋史·选举志二》:“所取之士既不精,数年之后,复俾之主文,是非颠倒愈甚,时谓之缪种流传。”

38 莫名其妙

释义: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情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我实在是莫名其妙,我从那时得着这么一个门生,连我也不知道。”

39 漠不关心

释义: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出处:不明

40 目不暇接

释义: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46 弄巧成拙

释义: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47 奴颜婢膝

释义: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相;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指表情和动作奴才相十足。形容对人拍马讨好卑鄙无耻的样子。

出处:《抱扑子·交际》:“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

48怒不可遏

释义:遏:止。愤怒地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49 怒形于色

释义:显露;色:脸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曹沫右手按剑,左手揽桓公之袖,怒形于色。”

50呕心沥血

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出处: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51拍案叫绝

释义: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出处:唐·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52庞然大物

释义: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出处:唐·柳宗元《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53旁征博引

释义: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出处:不明

54朋比为奸

释义:朋比:依附。互相勾结。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出处:《新唐书·李绛传》:“趋利之人,常为朋比,同其私也。”

65.其貌不扬【解释】:不扬:丑陋。形容人或器物的容貌不漂亮。

其貌不扬多形容相貌不是很出众,含贬义【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今子少不扬,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杜预注:“颜貌不显扬。”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近义词】:贼眉鼠眼、獐头鼠目

【反义词】: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66.奇耻大辱解释:奇:少有的。极大的耻辱。

近义:胯下之辱、卑躬屈膝

反义:丰功伟绩、光宗耀祖

出处:清·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67.棋逢敌手解释逢:遇到;敌:相当。比喻高手碰上高手。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高君也咱两个棋逢对手。”:《晋书·谢安传》:“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68.旗鼓相当

解释:当:同等。比喻双方实力不相上下。

近义: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反义:相形失色、天差地别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典故西汉末年,成纪(今甘肃秦安地区)隗(wěi)嚣组织武装力量反抗王莽统治,攻占陇西、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后刘秀任隗嚣为西川大将军。为阻止占据成都的公孙述势力向外发展,刘秀写信给隗嚣,希望他阻击公孙述的侵犯。信的大意是:如公孙述进兵汉中,图谋长安,我希望借重将军的兵马旗鼓抵挡之。如你能这样做,我就算得到上天的赐福。人们由刘秀信中“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引申出“旗鼓相当”,比喻势均力敌或力量不分上下。

85、窃窃私议【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86、锲而不舍【出处】战国·荀况《荀子·劝学》

87、亲密无间【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赞》

88、沁入肺腑【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篇·时尚小令》

89、倾家荡产【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董和传》

90.情不自禁: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91.情随事迁: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92.磬竹难书:《吕氏春秋·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旧唐书·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93.穷兵黩武:《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94.穷寇勿追:《孙子·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95.茕茕孑立: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96求全责备:《论语·微子》:“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97求同存异:《人民日报》1965.3.23:“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98.曲突徙薪——《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99.趋炎附势——《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100.趋之若鹜——《明史·萧如薰传》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

101.权宜之计——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允传》

102.却之不恭——出处《孟子·万章下》

103.三令五申——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49天罗地网-元朝-无名氏<<锁魔镜>>;

150.恬不知耻-宋朝-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

151.条分缕析-清朝-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

152.铁中铮铮-<<后汉书.刘盆子传>>

157.同工异曲

【解释】:曲调虽异,演奏得却同样精妙。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做法虽不同而效果却一样。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

158.同舟共济

【解释】:舟:船;济:渡,过河。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出处先秦·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59.投笔从戎

【解释】:投:扔掉。指弃文从武,投身疆场,为国立功,施展抱负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弃文就武、弃笔从戎

【反义词】:解甲归田

160.图穷匕见

(见通“现”,出现、显现)

【解释】: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珂曰:“起,取武阳所持图。”珂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真相大白、东窗事发、原形毕露

【反义词】:显而易见、不明真相、扑朔迷离、深不可测

161. 徒劳无功

【解释】: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出自】:《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管子·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近义词】:劳而无功、徒劳往返

【反义词】:大功告成、不劳而获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162. 退避三舍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近义词】:委曲求全

【反义词】: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63. 纨绔子弟:

【解释】:纨绔:细绢裤。衣着华美的年轻人。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出处】:《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裤之间,非其好也。”

【近义词】:膏粱子弟、花花公子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164. 玩世不恭:

【解释】:玩世: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不恭:不严肃。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赞》:“依隐玩世,诡时不逢。”

【近义词】:逢场作戏

【反义词】:谨小慎微、兢兢业业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165. 万籁俱寂(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籁:古代的一种箫,泛指声音;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寂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出处】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安静

【近义词】万籁无声、鸦雀无声、鸦默雀静、万籁悉寂

【反义词】人声鼎沸、沸沸扬扬、沸反盈天、人喊马嘶

166. 万里长征

【解释】:征:远行。上万里路的远行。形容极摇远的征程。后用以比喻所从事的长期的、艰巨的事业。

【出自】: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陈毅《送沈张诸君赴延安》诗:“万里长征不计程,指津自有北辰星。”

【近义词】:千山万水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

167.万象更新

【解释】: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改变。一切事物或景物都更换了新的面貌。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面目一新、耳目一新

【反义词】:万古不变、依然如故 168.

169.忘恩负义:

【解释】: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出自】:《魏书·萧宝夤传》:“背恩忘义,枭獍其心。”

【近义词】: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反义词】:感恩戴德、以德报怨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用于谴责

170.为非作歹:

【释义】为:做;非、歹:坏事。做种种坏事。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

【近义】胡作非为为所欲为

【反义】安分守己

171.唯我独尊:

【解释】:原为佛家语,指万物的主宰是人,人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是靠什么神而是靠自己,故为“独尊”。现在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近义词】: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反义词】:虚怀若谷、虚己以听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172.惟妙惟肖:

【解释】:惟,助词。妙:好。肖:像,相似,逼真。形容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十分逼真。也作“维妙维肖”和“唯妙唯肖”。

【出处】:宋·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指非常逼真。

【近义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反义词】:画虎类犬、画蛇添足

173.尾大不掉:《左传·昭公十一年》

174.娓娓不倦: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75.蔚然成风:范文澜《中国通史》

176.文不加点:汉·祢衡《鹦鹉赋序》

177.文过饰非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出处:《论语·子张》:“小人之过也必文。”《庄子·盗跖》:“辩足以饰非。”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社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178.乌合之众

乌:乌鸦。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179.无的放矢

的:靶心;矢:箭。没有目标乱射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或不切合实际。

出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

180.无关宏旨

宏:大;旨:意义,目的。和主要意思没有关系。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

出处:章炳麟《答梦庵》:“《大乘缘起说》者,无过考证之文,不关宏旨。”

181.无补于事

补:帮助。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出处:无

182.无人问津

津: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83.无懈可击

懈:松懈,引伸为破绽。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出处:《孙子·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184.无与伦比

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

185.重蹈覆辙

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出处:《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186.相得益彰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彰)。”

187.相形见绌

形:对照;绌:不够,不足。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他一个部曹,戴了个水晶顶子去当会办,比着那红蓝色的顶子,未免相形见绌。”

188.心不在焉

焉:这里。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89.心怀叵测

叵:不可。心里藏着别人难以猜测的阴谋诡计。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190.心悦诚服

悦:愉快,高兴;诚:内心。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191.信手拈来

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出处: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192.兴味索然

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出处:清·王韬《瀛壖杂志》:“卓午来游者,络绎不绝。溽暑蒸郁,看花之兴味索然矣。”示例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贫乏,读起来使人兴味索然。

193.言简意赅

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出处:无

194.恶(wù)紫夺朱

紫:古人认为紫是杂色,引申为异端;夺:乱;朱:大红色,古人认为红是正色。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以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出处:《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95.杳无音信

杳:见不到踪影。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出处: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196.贻笑大方

贻:留给;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出处:《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97.移风易俗

移:改变;易:变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出处:《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198.坐不窥堂

窥:偷看。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出处:《三国志·魏郑浑传》:“张孟卓(邈)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199.有条不紊

紊:乱。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200.直言不讳

讳:避忌。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出处:《晋书·刘隗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200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200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1.开卷有益: 卷:书本。益:好处,收获。打开书本,就会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收获。 2.开门揖盗 揖:拱手行礼,表示欢迎。开了门请强盗进来。 3.开源节流 源:水源,比喻增加收入。比喻在财政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4.开宗明义 宗:主旨。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清主要的意思。 5.侃侃而谈 侃侃:说话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6.可乘之机 乘:利用。可以利用的机会。 7.克敌制胜 克:战胜、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8.克勤克俭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9.刻骨铭心 铭:在石头或金属器物上刻字。比喻牢记在心上,永远不忘。10.恪守不渝

渝:改变。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11.孔武有力 孔:很,甚。武:勇猛。非常勇猛有力。 12.口蜜腹剑 腹:肚子。嘴上说得好听,心里却满是害人的注意。13.口诛笔伐 诛:责罚。伐:声讨。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14.苦思冥想 冥:深沉地。深沉地思索。 15.苦心孤诣 诣:达到。费尽心思地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16.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细的肉。炙:烤熟的肉。美味的东西人人爱吃。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人人赞美和传诵。 17.宽猛相济 济:补足。宽大和严厉两种手段相结合,互相调节。18.暴风骤雨 骤:急促。来势急剧而猛烈地风雨。 19.岿然不动 岿:高峻独立。像高山一样挺拔、稳固,形容高大牢固,不可动摇。 20.溃不成军

溃:溃败。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不成队伍。形容惨败。21.马革裹尸 革:皮。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战死沙场。22.买椟还珠 椟:木匣。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23.卖官鬻爵 鬻:卖。旧指有权势的人出卖官职,用以聚敛财物。24.漫不经心 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25毛骨悚然 悚:害怕。毛发竖起,背脊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26.毛遂自荐 荐:推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27.美轮美奂 轮:高大。奂:众多的样子。形容房屋多而高大华丽。28.门可罗雀 罗:用网捕捉。门口可以张网捕捉鸟雀。形容门庭冷落。29.梦寐以求 寐:睡着。睡梦中都在寻求。形容愿望十分强烈迫切。30.弥天大谎 弥:满。天大的谎话。形容极大的谎话。 31.勉为其难

中考语文四字成语改错精选200题及答案

摘要:新东方网中考频道为广大的师生整理了中考语文知识点、中考语文学习方法等内容,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本文主要内容是中考语文四字成语改错精选200题及答案。 001、关怀倍至( )002、随声附和( )003、巧妆打扮( ) 004、记忆尤新( )005、挺而走险( )006、融汇贯通( ) 007、并行不背( )008、略见一般( )009、宽洪大量( ) 010、无耻滥言( )011、世外桃园( )012、伶牙利齿( ) 013、汗流夹背( )014、轰堂大笑( )015、名列前矛( ) 016、备受青睐( )017、挑拔事非( )018、歪风斜气( ) 019、默守成规( )020、待价而估( )021、走头无路( ) 022、侯门似海( )023、手屈一指( )024、众口烁金( ) 025、积毁消骨( )026、行踪鬼密( )027、出奇致胜( ) 028、好高鹜远( )029、杯盘狼藉( )030、精兵减政( ) 031、鼓惑人心( )032、眼花瞭乱( )033、披星带月( ) 034、陈词烂调( )035、消声匿迹( )036、不省人事( ) 037、振撼人心( )038、插科打浑( )039、绝然不同( ) 040、要言不繁( ) 041、层峦迭嶂( )042、仗义直言( ) 043、既往不究( )044、委屈求全( )045、明火执杖( ) 046、迷天大罪( )047、张慌失措( )048、火势漫延( ) 049、饱经苍桑( )050、无精打彩( )051、禁若寒蝉( ) 052、真知卓见( 053、谍谍不休( )054、虚无飘渺( )

055、甘败下风( )056、出类拔萃( ) 057、蓬筚生辉( ) 058、计日成功( )059、谋取暴利( ) 060、流览一遍( ) 061、大学肆业( )062、磬竹难书( )063、相辅相成( ) 064、好景不常( )065、谈笑风声( )066、请予接恰( ) 067、沸反盈天( )068、到处传颂( )069、政权颠复( ) 070、提心掉胆( )071、无礼漫骂( ) 072、言谈恢谐( ) 073、冒然行事( )074、很有俾益( )075、按价赔尝( ) 076、沾污名誉( )077、图书装祯( )078、大声急呼( ) 079、山青水秀( )080、战胜朝庭( )081、民生凋蔽( ) 082、旁证博引( )083、水乳交溶( )084、事必躬亲( ) 085、应接不遐( )086、违法造事( )087、冒天下之大不违( ) 088、共商国是( )089、飞扬拔扈( ) 090、分道扬镖( ) 091、断烂朝报( )092、厝火积薪( ) 093、单精竭虑( ) 094、嘻笑怒骂( ) 095、喜皮笑脸( )096、远大报负( ) 097、各行其是( ) 098、佩戴手饰( ) 099、私下蹉商( ) 100、誊写复印( )101、璀灿夺目( ) 102、德艺双磬( ) 103、心头烦燥( )104、皮肤皲裂( ) 105、厉兵秣马( ) 106、万里平筹( ) 107、高潮叠起( )108、惹事生非( ) 109、群英汇萃( ) 110、胸无城府( )111、淹没无闻( )

短一点经典成语典故大全

短一点经典成语典故大全 李陵是西汉时的著名将领。他擅长骑马、射箭,作战十分勇敢,对士兵也非常爱护,因此深得汉武帝的喜爱。 当时,北方匈奴经常出兵侵犯中原。汉武帝为了安定边塞,便封李陵为派骑都尉,命他率军前去征讨匈奴。他带领五千步兵,从居 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约今蒙 古图音河南),被匈奴三万骑兵包围于两山之间。李陵用战车围成营寨,歼灭匈奴数千人。匈奴单于又召集骑兵八万人围攻李陵。李陵 边战边向南撤退,斩杀匈奴三千多人,向南撤退,途中来到一大片 沼泽中。匈奴从上风放火,李陵也命令士兵从里边放火烧出一溜空地,以阻止再烧过来的火继续向南漫延。 正在匈奴作战不利,打算撤退的时候,李陵的一个部下投降了匈奴,把汉军无后援、箭矢将用尽等情况告诉了匈奴,于是匈奴加紧 了对汉军的进攻。李陵率军退入一个山谷,匈奴紧追不舍,并切断 了汉军的后路。一场激战,汉军伤亡惨重。夜里,李陵见自己没有 了突围的希望,就召集起将士,沉重地说:“看样子明天就会被匈 奴打败,我们如鸟兽散吧,这样或许还能有逃脱回朝报告皇上的希望。”随后,李陵在夜里突围时被匈奴追击,最后被擒,投降了匈奴。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合兵一处,进攻郑国。郑庄公吃了败仗,就向陈桓公提出两国讲和。陈桓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的弟 弟陈五父对他说:“与善良的人亲近,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最宝贵 的东西,不可失去。我看郑国既然服软了,就跟他们讲和吧!” 听了弟弟的话,陈桓公很生气,说:“宋国和卫国国势强盛,我对它们有几分畏惧,恐怕它们为难我;可郑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我 去攻打它,它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命令本国军队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以后,郑国终于强大起来,派遣军队攻打陈国,大获全胜。陈国的邻国眼看陈国吃亏,却不来救助。

表情的成语及解释

表情的成语及解释 表情的成语及解释1 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含情脉脉 [hán qíng mò mò] 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笑逐颜开 [xiào zhú yán kāi] 眉开眼笑,十分高兴的样子。 漫不经心 [màn bù jīng xīn]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也说漫不经意。 精神焕发 [jīng shén huàn fā] 情绪饱满振奋。 恼羞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由于羞愧和恼恨而发怒。 眄视指使 [miǎn shì zhǐ shǐ] 形容骄傲的神态。 怡然自得 [yí rán zì dé] 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的样子。 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形容理屈词穷、无言答对,或紧张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捧腹大笑 [pěng fù dà xiào]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哭笑不得 [kū xiào bù dé]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哑然失笑 [yǎ rán shī xiào] 见到或听到好笑的事,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哑(旧读è)。 谈笑风生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勃然大怒 [bó rán dà nù]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常用四字成语300个及解释

常用四字成语300个及解释 1:好高鹜远——骛:通“务”,追求。指不切实际的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2:有恃无恐——因为有倚仗就无所畏惧或顾忌。含贬义 3: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讲话等表达的详尽细致、充分彻底。淋漓:畅快的样子。尽致:到达极点 4: "愤世嫉俗——不满黑暗的世道,憎恶不合理的社会习俗" 5: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冰释:冰块消融。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6:庸人自扰——庸人:平凡的人;自扰:自己搅乱自己。指本来 无事而去自找麻烦 7:引吭高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8: "老奸巨猾——深历世故,十分奸诈狡猾的人" 9:略见一斑——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斑:斑纹 10: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心境、语言 或文章等枯燥无味 11: "绵里藏针——喻外表看来温柔,软弱,实则内心刻毒强硬" 12:一语破的——一语:一句话。的: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 问题的实质 13:买椟还珠——椟:木匣子。还:退还。比喻没有眼光,不识货,取舍失当 14:匠心独运——匠心,巧妙的心思。形容创造性地使用精巧的 心思。多指文学艺术的创作构思

15:安之若素——素:平常。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 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16: "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 17:弱不禁风——弱得受不住风吹。形容人体质虚弱 18:门可罗雀——罗:张网捕捉。形容门前冷落,宾客往来稀少 19:动辄得咎——辄:就。咎:罪过。一有举动就会获罪或受到 责备 20:莫衷一是——莫:不能。衷:折衷,判断。是:对。不能断 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 论 21: "为虎作伥——为老虎引路的鬼。比喻给坏人做帮凶,为坏人 效劳" 22:痴心妄想——根本办不到的空想。比喻不切实际的希望 23:不三不四——不想这个不像那个。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 24:事半功倍——事:所要做的事情,指措施。功:功效。形容 费力小,收效大 25: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顾全大局,暂时忍让" 26: "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盛行于一时,一地,成为一种风气" 27:汗牛充栋——意为书多得堆满屋子,用牛运时,牛马累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作极多。充:装满。栋:栋宇、房屋 28: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过错。指以各种理由 或借口掩饰过失、错误

成语改错200题汇编(附答案)

成语改错200题汇编(附答案) 1、璀灿夺目() 2、德艺双磬() 3、心头烦燥() 4、皮肤鞭裂() 5、历兵秣马() 6、万里平筹() 7、高潮叠起() 8、惹事生非() 9、群英汇萃()10、胸无城府()1 1、淹没无闻()1 2、徇私舞敝()1 3、泯心沥血()1 4、千锤百练()1 5、欢心鼓舞()1 6、声名雀起()1 7、长备不懈()1 8、引疚辞职()1 9、不容质疑()20、百战不怠()2 1、举止安祥()2 2、味同嚼腊()2

一张一驰()2 束之高搁()2 磨肩接踵()2 功亏一溃()2 果断决择()2 茅屋修茸()2 良晨美景()30、赋与使命()3 偷盗消脏()3 材料翔实()3 针贬时敝()3 频临破产()3 怵目惊心()3 金榜提名()3 若既若离()3 与日具增()3 棉里藏针()40、晓勇无敌()【答案】 璀璨夺目 德艺双馨 心头烦躁 (正确)也写作龟裂。 厉兵秣马。厉,磨兵器;秣,喂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 万里平畴。畴,田野。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高潮迭起 8、惹是生非 9、群英荟萃10、(正确)1 1、湮没无闻1 2、徇私舞弊1 3、呕心沥血1 4、千锤百炼1 5、欢欣鼓舞1 6、声名鹊起1 7、常备不懈1 8、引咎辞职1 9、不容置疑20、百战不殆2 1、举止安详2 2、味同嚼蜡2 3、一张一弛2 4、束之高阁2 5、摩肩接踵2 6、功亏一簣2 7、果断抉择2 8、茅屋修葺2 9、良辰美景30、赋予使命3 1、偷盗销脏3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 最经典成语故事大全精选:庸人自扰 唐睿(ruì)宗时,有个叫陆象先的人。他为人宽容,才学很高, 办事干练,素有威名。有一年,陆象先出任益州剑南道按察使。到 任后,对百姓十分宽厚仁慈。即使对于犯罪的人,也不轻易动刑, 而是讲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马韦劝他说:你应该用严厉的刑 罚建立自己的威望。 不然,这里的百姓就会轻慢你,就没有人怕你了!陆象先听了, 摇摇头说:老百姓的事情在于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会安定,百 姓安居乐业,他们便会服从你,谁说只有用严刑才能树立自己的威 望呢?又有一次,一个小吏犯了错,陆象先只是批评了他一顿,劝他 以后不要重犯。而一个属下认为处理太轻,应该用棍子重重责打那 个小吏一顿。陆象先严肃地对他说:人情都是相通的。我责备了他,他难道会不理解我的话吗?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你也有责任,如 果一定要用刑的话,是不是应该先从你开始呀?这么一来,那个属下 不敢说话了,满脸羞惭地退了下去。 后来人们就用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 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 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 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

高考常用成语清单和释义

高考常用成语清单和解释 成语接龙(一) 待人接物物极必反反客为主 七手八脚脚踏实地地大物博博学多才才疏学浅浅尝辄止只争朝夕 息事宁人人才辈出出口成章 八面威风风云人物物尽其用用兵如神神通广大大声疾呼呼之欲出历历在目目不转睛精益求精精雕细刻刻舟求剑一心一意一清二白三心二意三从四德四分五裂五颜六色六六大顺 七零八落乱七八糟七上八下 成语接龙(二) 七步成诗诗情画意意味深长长驱直入入木三分分毫不取取之于民 民脂民膏膏腴之地地狭人稠稠人广众众所周知知人论世世疏事异 异口同声声色俱厉厉兵秣马马壮人坚坚毅果敢敢怒敢言言而有信 信口开河河鱼腹疾疾风暴雨雨淋日炙炙手可热热情洋溢溢于言表 表里相济济济之才才疏学浅浅斟低唱唱对台戏戏蝶游蜂蜂拥

而上 上窜下呆呆若木鸡鸡飞蛋打打抱不平平起平坐坐井观天天真烂漫 漫不经心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得心应手手舞足蹈蹈常袭故故作高深 深入浅出出生入死死里逃生生生不息息交绝游游手好闲闲花野草 成语接龙(三) 瞒天过海海底捞月月黑风高高枕无忧 呆若木鸡鸡飞蛋打打抱不平平起平坐 坐井观天天真烂漫漫不经心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得心应手手舞足蹈蹈常袭故 常胜将军军令如山山穷水尽尽力而为 好事多磨摩拳擦掌掌上明珠珠连壁合 成语接龙(四) 七步成诗诗情画意意味深长长驱直入入木三分分毫不取取之于民民脂民膏膏腴之地地狭人稠稠人广众众所周知知人论世世疏事异异口同声声色俱厉厉兵秣马马壮人坚坚毅果敢敢怒敢言言而有信信口开河河鱼腹疾疾风暴雨雨淋日炙炙手可热热情洋溢溢于言表表里相济济济之才才疏学浅浅斟低唱唱对台戏戏蝶游蜂蜂拥而上上窜下呆呆若木鸡鸡飞蛋打打抱不平平起平坐坐井观天天真烂漫漫不经心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得心

小学语文最易错200个成语改错题(附答案)

小学语文最易错200个成语改错题(附答案) 001、关怀倍至()002、随声附和() 003、巧妆打扮()004、记忆尤新() 005、挺而走险()006、融汇贯通() 007、并行不背()008、略见一般() 009、宽洪大量()010、无耻滥言() 011、世外桃园()012、伶牙利齿() 013、汗流夹背()014、轰堂大笑() 015、名列前矛()016、备受青睐() 017、挑拔事非()018、歪风斜气() 019、默守成规()020、待价而估() 021、走头无路()022、侯门似海() 023、手屈一指()024、众口烁金() 025、积毁消骨()026、行踪鬼密() 027、出奇致胜()028、好高鹜远() 029、杯盘狼藉()030、精兵减政() 031、鼓惑人心()032、眼花瞭乱() 033、披星带月()034、陈词烂调() 035、消声匿迹()036、不省人事()

037、振撼人心()038、插科打浑()039、绝然不同()040、要言不繁() 041、层峦迭嶂()042、仗义直言()043、既往不究()044、委屈求全()045、明火执杖()046、迷天大罪()047、张慌失措()048、火势漫延()049、饱经苍桑()050、无精打彩()051、禁若寒蝉()052、真知卓见()053、谍谍不休()054、虚无飘渺()055、甘败下风()056、出类拔萃()057、蓬筚生辉()058、计日成功()059、谋取暴利()060、流览一遍() 061、大学肆业()062、磬竹难书()063、相辅相成()064、好景不常()065、谈笑风声()066、请予接恰()067、沸反盈天()068、到处传颂()069、政权颠复()070、提心掉胆()

有关大的成语_经典成语大全

有关大的成语_经典成语大全 导语:下面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一些关于大字的相关成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借鉴。有关大的成语_经典成语大全成语精选(一)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大腹便便: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大摇大摆: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大义凛然: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大智大勇: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寸下得很大。 大雨倾盆: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形容雨大势急。 大雨如注:注:灌入。形容寸下得很大,雨水象往下灌似的。 大直若屈: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亦作“大直若诎”。 大梦初醒: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大谬不然: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大惑不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大呼小叫: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 大才盘盘:盘盘: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才槃槃: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功告成:功:事业;告:宣告。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 大海捞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大含细入:原指文章的内容,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形容文章博大精深。 大寒索裘:等到大冷天才去找毛皮衣服。比喻平时没有

成语及解释

成语大全 和蔼可亲——性情温和,态度亲切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按兵不动——指挥官止住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战机;比喻接受任务后暂不执行,以观望形势的发展 黯然失色——黯然:暗淡的样子。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 慷慨激昂——形容语调高亢有力,情绪激奋昂扬 安步当车——安步:慢步行走。以慢步行走当作坐车 安之若素——素:平常。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 飞扬跋扈——鸷鸟飞扬,大鱼跋扈。喻指意气举动骄横放肆 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略见一斑——喻指大致看到了事物的某个方面,斑:斑纹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纪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碑:纪功碑。并行不悖——彼此同时进行,不相妨碍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含有美中不足表示惋惜的意思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对阻止、劝告或建议不耐烦 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喻虽有力,力量亦达不到 明辨是非——明确地分辨是与非。形容判断力强 按部就班——“按”本作“案”。部:门类。班:次序。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令人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期望。负:辜负 不三不四——不想这个不像那个。形容不伦不类,不像样子。形容品行不端,不正派 不遗余力——遗:留下。不留下剩余的力量。指毫无保留地使出一切力量 不落窠臼——窠臼:老套子。比喻有独创性,不落俗套 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辈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不可开交——开交:结束,解决。形容无法摆脱或不能了结 不刊之论——刊:修改。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而能够跑。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 斑驳陆离——斑驳:多种颜色夹杂在一起的样子。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形

常用成语读音及释义

1.终南捷径zhōng nán ji? jìng: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2.存而不论cún ?r bù lùn: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3.问心无愧wan xīn wú kuì: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4.束之高阁shù zhī gāo g?: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5.振振有词zhan zhan yǒu cí: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6.下车伊始xià chē yī shǐ: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7.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8.津津乐道jīn jīn la dào: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9.沸反盈天: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 10.穷形尽相qi?ng xíng jìn xiàng: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 11.不可开交bù kě kāi jiāo: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12.老枝横虬:形容树枝象虬龙一样苍劲有力的生长姿态。 13.狗尾续貂: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14.志哀zhì āi:用某种方式表示哀悼。 15.不足挂齿bùzú guà chǐ:表示不值得一提。 16.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17.不亦乐乎bù yì la hū: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18.众人拾柴火焰高zh?ng r?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比喻人多力量大。 19.莫衷一是m? zhōng yī shì: 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20.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 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21.大快人心dà kuài r?n xīn: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22.天字第一号tiān zì dì yī hào: 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23.无时无刻wú shí wú ka:时时刻刻。表示毫不间断。 24.蔚然成风wai rán ch?ng fēng: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25.望其项背wàng qí xiàng bai: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26.评头品足píng t?u pǐn zú: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27.屡试不爽lǚ shì bù shuǎng: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28.罪不容诛zuì bù r?ng zhū: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29.见贤思齐jiàn xián sī qí: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30.瓜田李下guā tián lǐ xià: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31.釜底抽薪fǔ dǐ chōu xīn: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2.五光十色wǔ guāng shí sa: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33.以儆效尤jǐng y?u: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34.不学无术bù xu? wú shù: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35.步人后尘: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36.风声鹤唳fēng shēng ha lì: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37.不速之客bù sù zhī ka: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38.移花接木yí huā jiē mù: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39.一笔抹杀yī bǐ mǒ shā: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40.没头没脑m?i t?u m?i nǎo: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 41.危言耸听:使听话的人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42.功败垂成gōng bài chuí ch?ng: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语文成语改错200题答案解析

语文成语改错200题答案解析 001、关怀倍至()002、随声附和()003、巧妆打扮() 004、记忆尤新()005、挺而走险()006、融汇贯通() 007、并行不背()008、略见一般()009、宽洪大量() 010、无耻滥言()011、世外桃园()012、伶牙利齿() 013、汗流夹背()014、轰堂大笑()015、名列前矛()016、备受青睐()017、挑拔事非()018、歪风斜气() 019、默守成规()020、待价而估()021、走头无路() 022、侯门似海()023、手屈一指()024、众口烁金() 025、积毁消骨()026、行踪鬼密()027、出奇致胜() 028、好高鹜远()029、杯盘狼藉()030、精兵减政() 031、鼓惑人心()032、眼花瞭乱()033、披星带月()034、陈词烂调()035、消声匿迹()036、不省人事() 037、振撼人心()038、插科打浑()039、绝然不同() 040、要言不繁()041、层峦迭嶂()042、仗义直言()043、既往不究()044、委屈求全()045、明火执杖() 046、迷天大罪()047、张慌失措()048、火势漫延() 049、饱经苍桑()050、无精打彩()051、禁若寒蝉() 052、真知卓见()053、谍谍不休()054、虚无飘渺() 055、甘败下风()056、出类拔萃()057、蓬筚生辉() 058、计日成功()059、谋取暴利()060、流览一遍()061、大学肆业()062、磬竹难书()063、相辅相成()064、好景不常()065、谈笑风声()066、请予接恰() 067、沸反盈天()068、到处传颂()069、政权颠复() 070、提心掉胆()071、无礼漫骂()072、言谈恢谐() 073、冒然行事()074、很有俾益()075、按价赔尝() 076、沾污名誉()077、图书装祯()078、大声急呼() 079、山青水秀()080、战胜朝庭()081、民生凋蔽() 082、旁证博引()083、水乳交溶()084、事必躬亲()085、应接不遐()086、违法造事()087、冒天下之大不违()088、共商国是()089、飞扬拔扈()090、分道扬镖() 091、断烂朝报()092、厝火积薪()093、单精竭虑() 094、嘻笑怒骂()095、喜皮笑脸()096、远大报负() 097、各行其是()098、佩戴手饰()099、私下蹉商() 100、誊写复印()101、璀灿夺目()102、德艺双磬() 103、心头烦燥()104、皮肤皲裂()105、厉兵秣马() 106、万里平筹()107、高潮叠起()108、惹事生非() 109、群英汇萃()110、胸无城府()111、淹没无闻() 112、徇私舞敝()113、沤心沥血()114、千锤百练() 115、欢心鼓舞()116、声名雀起()117、长备不懈() 118、引疚辞职()119、不容质疑()120、百战不怠() 121、举止安祥()122、味同嚼腊()123、一张一驰() 124、束之高搁()125、磨肩接踵()126、功亏一溃() 127、果断决择()128、茅屋修茸()129、良晨美景() 130、赋与使命()131、偷盗消脏()132、材料翔实() 133、针贬时敝()134、频临破产()135、怵目惊心() 136、金榜提名()137、若既若离()138、与日具增() 139、棉里藏针()140、晓勇无敌()141、额首称庆() 142、不循私情()143、剑拔驽张()144、粼次栉比() 145、匪贻所思()146、残无人道()147、为虎作昌() 148、鱼翁得利()149、呱呱堕地()150、一杯黄土() 151、编篡字典()152、尚待商确()153、捉发难数()154、毕竟不同()155、勤能补绌()156、朴朔迷离() 157、天翻地复()158、顶力相助()159、笑容可鞠() 160、置若往闻()161、面面相去()162、不记其数() 163、咸口不言()164、遗笑大方()165、浑浑恶恶() 166、烦文褥节()167、不径而走()168、矫柔造作() 169、风声鹤泪()170、流言飞语()171、人情事故() 172、堪误校正()173、园舞曲()174、九宵云外() 175、工程峻工()176、卑恭屈膝()177、震聋发聩() 178、巧夺天功()179、壁立千刃()180、焕然冰释() 181、风糜一时()182、成绩蜚然()183、名门旺族() 184、标新立意()185、工程剪彩()186、火中取粟() 187、入不付出()188、张慌失措

四字成语及解释

岸谷之变岸:喻指高位。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白衣苍狗苍:苍白。浮云像白衣,瞬间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变化不测测:测量,估计。变化无常,无法预料。 变化如神神:神奇。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 变幻莫测幻:变化;变幻:不规则地改变;测:捉摸;莫测:无法推测。变化又多又快,使人不可捉摸。 变幻无常变幻:不规则的变化;常:常规。指事物经常变化,无常规可寻。 波谲云诡谲:变化多端。比喻文章如波云变化多致。也比喻事物变化多端,难以预料 渤澥桑田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苍狗白衣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苍黄翻覆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此一时,彼一时此:这;彼:那。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不能相提并论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反复无常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风云变幻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恍如隔世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仿佛隔了一世。指因人事、景物变化很大而生的感触。 加减乘除算术的四则运算,借指事物的消长变化。 九变十化指变化多端。 冷血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比喻缺乏感情、对人对事冷漠的人。 连锁反应连锁:像锁链似的一环扣一环。比喻相关的事物发生相应的变化。 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白往黑来比喻变化极大。 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常用成语解释

常用成语解释 200个常用成语的解释 1、和蔼可亲:性情温和,态度亲切。 2、唉声叹气:因伤感、烦恼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3、按兵不动:使军队暂不行动(以等待时机)。 4、黯然失色:阴暗,失去光泽。多指相形之下显得暗淡无光。 5、慷慨激昂:形容满怀正气,情绪激动,精神振奋。 6、飞扬跋扈:形容意气举动骄横放肆,不受约束。 7、纵横捭阖:指运用政治或外交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8、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 9、有口皆碑:所有人都讲述他的功德。形容到处为人所称颂。

10、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不相抵触。悖:违反。 11、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面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 12、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形容创业艰难。 13、刚愎自用:指为人傲慢固执,自信专断。 14、鞭长莫及:马鞭子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借指力量达不到。 15、明辨是非:明确地分辨出正确和错误。 16、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和程序。形容做事有一定的步骤和规矩。 17、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指诗文、美术、建筑等)。 18、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19、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帮助恶人做坏事。

20、得不偿失: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21、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了的样子。 22、纵横驰骋:形容转战各地所向无敌。 23、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不好。 24、川流不息: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25、穷奢极侈:极端奢侈,尽量享受。 26、鞠躬尽瘁:兢兢业业,竭尽劳苦。 27、措手不及:因没有准备,来不及应付。 28、披星戴月:身披星光,头顶月亮。形容早出完归或昼夜赶路,辛苦奔波。 29、虎视眈眈:象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猎物)。

(完整版)小学语文最易错200个成语改错题(附答案)(最新整理)

小学语文最易错200 个成语改错题(附答案) 001、关怀倍至()002、随声附和() 003、巧妆打扮()004、记忆尤新() 005、挺而走险()006、融汇贯通() 007、并行不背()008、略见一般() 009、宽洪大量()010、无耻滥言() 011、世外桃园()012、伶牙利齿() 013、汗流夹背()014、轰堂大笑() 015、名列前矛()016、备受青睐() 017、挑拔事非()018、歪风斜气() 019、默守成规()020、待价而估() 021、走头无路()022、侯门似海() 023、手屈一指()024、众口烁金() 025、积毁消骨()026、行踪鬼密() 027、出奇致胜()028、好高鹜远() 029、杯盘狼藉()030、精兵减政() 031、鼓惑人心()032、眼花瞭乱() 033、披星带月()034、陈词烂调() 035、消声匿迹()036、不省人事() 037、振撼人心()038、插科打浑() 039、绝然不同()040、要言不繁() 041、层峦迭嶂()042、仗义直言() 043、既往不究()044、委屈求全() 045、明火执杖()046、迷天大罪() 047、张慌失措()048、火势漫延() 049、饱经苍桑()050、无精打彩() 051、禁若寒蝉()052、真知卓见() 053、谍谍不休()054、虚无飘渺() 055、甘败下风()056、出类拔萃() 057、蓬筚生辉()058、计日成功() 059、谋取暴利()060、流览一遍() 061、大学肆业()062、磬竹难书() 063、相辅相成()064、好景不常() 065、谈笑风声()066、请予接恰() 067、沸反盈天()068、到处传颂() 069、政权颠复()070、提心掉胆() 071、无礼漫骂()072、言谈恢谐() 073、冒然行事()074、很有俾益() 075、按价赔尝()076、沾污名誉() 077、图书装祯()078、大声急呼() 079、山青水秀()080、战胜朝庭() 081、民生凋蔽()082、旁证博引()

最新经典四字成语典故大全

【篇一】经典四字成语典故 1、合浦珠还 典故来源:《后汉书·孟尝君传》 国学故事:孟尝君到合浦当太守,合浦原来盛产珍珠,但由于官吏滥采,使得珍珠蚌迁到别的地方去了。孟尝君就任后,发现过去的许多弊端,对滥采滥捕、贪赃枉法现象进行整顿和治理,于是珍珠蚌又回到了合浦。 2、程门立雪 典故来源:《宋史·杨时传》 国学故事:杨时和宋游酢早年曾向程颐学习,并且考取了进士。一次两人相邀又到洛阳向程颐求教。到了程家,先生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于是,两人便站在门外恭恭敬敬地等候。等到程颐睁开眼睛,门外纷纷扬扬的飞雪已在地上积了一尺厚了。 3、戴逵破琴 典故来源:《晋书·戴逵传》 国学故事:魏晋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贵族门阀观念严重,一些文人仕途艰难但又不愿寄人篱下、阿谀奉承。谯县人戴逵,年轻博学,喜好谈论,善作诗文,会弹琴作诗。当时有个大官,听说他琴弹得极好,便派人叫他演奏。戴逵却在使者面前摔破了琴,并说:“我不是为王公使唤的艺人。” 4、披裘负薪 典故来源:《论衡·书虚》 国学故事:相传延陵季子出游,见到路上有别人丢失的金子。当时正是农历五月,却有位穿着皮袄背柴的人。季子叫他拾起金子,那人十分生气,睁大眼睛,摆摆手说:“我难道是拾取人家金子的人吗?” 5、锦屏射雀 典故来源:《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 国学故事:隋朝末年,战乱不定,各路诸侯争雄天下。窦毅不愧老谋深算,为女儿择婿别出心裁。一次窦毅指着大公主说:“这女子才貌双全,不能轻易许配人家,应当为她选择一个好的丈夫。”因此便在屏风上画了两只孔雀,凡是求婚的人,均给两支箭让射,暗定若有能射中孔雀眼睛的,就把大公主嫁给他。有

几十人前来求婚,但都未能中标,后李渊到来,两箭分别射中两只孔雀的眼睛。窦毅见了十分高兴,便把女儿许配给李渊。当时战乱以武治国平天下。 6、割席分坐 典故来源:《世说新语·德行》 国学故事:有两个读书人,一名叫管宁,一名叫华歆。他们俩一起在菜园锄地,看见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把它看得像破瓦碎石一样挥锄拨开,华歆却赶紧拾起来看了又看。后来他们又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位衣着华贵的大官乘坐马车从学校门前经过,管宁不为所动,仍旧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非常的羡慕,扔下书本跑出去看。他回来后,管宁二话没说,立即与他割断坐席,并郑重宣布:“你不是我的朋友!”· 7、逢人说项 典故来源:《赠项斯》 国学故事:唐代有位很有名望的江东人叫项斯,在他未出名之前,曾拿自己的诗文去拜见朝廷官员杨敬之。杨敬之十分喜爱他,赞道:“几次看诗都觉得很好,见到人后觉得人品更值得称道。我生来不会隐瞒人的长处,因此只要见到人我必会称赞项斯的人品和诗文。”不久,项斯便被选拔重用。 8、牧羊读书 典源:《三国志·魏书·杨俊传》 国学故事:西晋的权臣杨俊隐居太原时,见到一个名叫王象的少年,生活很清苦,但却十分勤奋好学,常常一边牧羊,一边偷偷读书,为此被主人鞭打了一顿。杨俊喜爱他珍惜时光,勤奋好学,于是便将王象赎买到家中,给他一定的条件和时间,让他继续用功读书,年长后还为他定亲娶妻。王象身为仆奴,不甘沦落,仍勤奋刻苦“牧羊读书”。 9、指鹿为马 典故来源:《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但又怕别的臣子不服从,就设法试探。他故意给秦二世献了一只鹿,并说:“这是马。”二世笑着说:“丞相弄错了吧?把鹿说成马了。”赵高问其他大臣,有的不吭气,有的巴结赵高就附和说是马,也有的说是鹿。赵高就把说是鹿的人暗害了。 10、爱屋及乌

成语解释及出处

成语解释、出处及例句 哀毁骨立:āi huǐ gǔ lì 【成语解释】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成语出处】《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例句】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本就体弱多病的老王哀毁骨立。 白虹贯日:bái hóng guàn rì 【成语解释】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祥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后引义为有较大变革发生之前上天所降示的吉凶之征兆。形容异常的现象。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 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例句】战争之前,将军观测天象,只见白虹贯日,凶吉难测。 暴虎冯河:bào hǔ píng hé 【成语解释】不借助工具,即徒步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字词解释】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例句】暴虎冯河之人,历来难成大器。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 【成语解释】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字词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孔颖达疏:“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方言》云:‘楚谓凡人家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后因以“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

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

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常用成语大全及解释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隔靴搔痒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瓜田李下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