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诗的语言可以这样品味

儿童诗的语言可以这样品味

儿童诗的语言可以这样品味

儿童诗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充满儿童情趣和想像,又不失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提出阅读时要“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儿童诗的语言正是“优美的”“富有魅力的”,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受语言文字的强大表现力,读出儿童诗的意境和情趣,领悟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儿童叙事诗《礼物》,讲了去年、今年,亲人们送“我”种子、小鸡、手表、《少儿百科全书》等礼物,寄托了亲人对“我”的关爱和期盼。整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呢?

一、在关联阅读中品味语言

所谓关联阅读,就是调动学生与诗歌内容有关联的的生活积累与感受,将它们放进诗歌中进行有关联的阅读,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与诗歌的语言文字对话,从而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例如《礼物》第四小节:“今年春天,爸爸送我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品读着那些奇妙的知识和精美的图片,我懂得了世界的博大和精彩。”这一小节中“品读”一词怎么理解呢?老师的质疑让学生不由自主联系到自己平时读书的情景,纷纷发表意见:“反复读就叫品

读。”“逐字逐句地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可以让自己进入到精美的图片中去。”……学生将诗歌语言与自己的阅读生活关联起来,在交流中感受到“品读”的方法,“品读”的效果,同时也品味到“品读”比“读”更有诗意。

再如第三小节(去年春天,妈妈送我一块手表,看着指针不停地跳动,我懂得了时间)的教学片断:

生:我特别喜欢手表这个礼物。妈妈为什么要送手表给“我”呢?就我自己来说吧,我做作业的时候喜欢玩,如果妈妈给我一块手表,我就会明白一寸光阴一寸金。

师:你真会读诗,孩子们,你们知道他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诗的吗?

生1:他用名言帮助理解的。

生2:他还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读诗的。

师:是的,儿童诗最贴近我们生活了,读诗其实就在读我们的生活,把我们的生活感受放进诗歌里,你就读懂诗歌的意思了。

在儿童诗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关联生活,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读诗,用自己的感受去品诗,诗歌语言的魅力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彰显。

二、在想象阅读中品味语言

诗歌语言凝练含蓄,充满了丰富的内涵,特别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阅读中品味语言,能丰富诗歌内容,

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升华诗歌的语言魅力。

比如《礼物》第一小节:去年春天,爷爷送我一粒种子,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我懂得了自然。学生对这一节看似读懂,又说不出任何感受。交流时,各个小组基本都回避了这一小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种子”和“自然”的关系还不能完全搞明白,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如何引导学生扣住“种子”一词去懂得“自然”呢?

师:看来“种子”这个礼物有点特别,把大家难住了。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研究。孩子们,你们准备品读这一小节中哪个词?

生:生根发芽。

师: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可能会长成什么?

生1: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生2:长成各种美丽的花儿。

生3:长成青青的小草。

生4:还会长成水果和粮食。

师:我们来见证一粒种子的神奇吧!(播放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动态图像及大自然中一些植物的视频)

师:孩子们,一粒种子,让你看到怎样的大自然?

生1:美丽的大自然。

生2:神奇的大自然。

生3:五彩斑斓的大自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