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031心理学简答题押题宝

00031心理学简答题押题宝

00031心理学简答题押题宝
00031心理学简答题押题宝

00031心理学

高频考点押题宝

简答题必背知识点

1【简】简述心理学的流派。

答: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格式塔心理学;

(4)行为主义心理学;

(5)精神分析学派;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2【简】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答:

(1)认识客观世界:

①加深对自身的了解。可以知道自己的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自己的个性、脾气的形成原因等。

②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去推断其心理活动,实现对外部世界更准确的认知。(2)调整和控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

(3)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上:理论心理学以间接指导我们的工作,应用心理学则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直接起作用,如教师运用教育心理学、商场工作人员利用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3【简】简述意识的状态。

答: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白日梦状态;

(4)睡眠状态;

(5)特殊状态,如催眠、麻醉、吸毒等。

4【简】简述注意的特点和功能。

答:

(1)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2)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

5【简】催眠的心理特征

答:

(1)感觉麻痹;

(2)感觉扭曲和幻觉(幻听、幻视);

(3)解除抑制;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6【简】简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及二者的关系。

答:

(1)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感觉到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3)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7【简】简述知觉的特性。

答: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8【简】知觉的整体性组织规则。

答:

(1)接近性;

(2)相似性;

(3)连续性;

(4)封闭性;

(5)良好图形。

9【简】简述知觉的恒常性。

答:

(1)大小恒常性;

(2)形状恒常性;

(3)颜色恒常性。

10【简】简述时间知觉的线索。

答:

(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太阳的升落、昼夜的交替、四季的变化、月亮的圆缺等周期出现的自然现象,为我们估计时间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例如,心跳和脉搏,每分钟60-100次;

从进食到饥饿,每个周期4-6小时;觉醒与睡眠,每个周期24小时等。

(3)计时工具。如日历、时钟、手表等。

11【简】深度知觉线索。

答:

(1)刺激物的特性,如大小、视野中的高度、遮挡、线性透视、纹理变化、光照与阴影;(2)视觉系统本身的特性:辐合、双眼视差。

12【简】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

答:

(1)编码;

(2)保持;

(3)提取。

13【简】信息的整合过程。

答:

(1)首因效应;

(2)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4)社会刻板印象。

14【简】简述遗忘原因。

答:

(1)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

(3)干扰可分前摄干扰与倒摄干扰两种。

①前摄干扰指已学过的旧信息对学习新信息的抑制作用(旧扰新);

②倒摄干扰指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新扰旧)。

15【简】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的影响因素。

答:

(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情绪的作用。

16【简】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地点法;

(2)韵律法;

(3)记笔记。

17【简】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复习策略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答:

(1)复习的时间。应注意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及时复习可以较大限度地控制遗忘,但要长期保持所学到的内容还要进行系统的复习。

(2)复习的次数。过度学习的程度达50%时,记忆效果最好。

(3)复习的方法。较好的方法是阅读与背诵相结合。

18【简】按学习方式划分,学习的种类。

答:

(1)接受学习;

(2)发现学习;

(3)意义学习;

(4)机械学习。

19【简】按学习内容划分,学习的种类。

答:

(1)知识学习:概念、命题、图式等不同形式的知识;

(2)技能学习:心智技能、操作技能;

(3)社会规范学习:把外在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需要的内化过程。

20【简】简述思维的概念及其过程

答:

(1)思维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过程:

①分析与综合;

②比较;

③抽象与概括。

21【简】简述思维的特征

答:

(1)间接性;

(2)概括性;

(3)和语言有密切关系。

22【简】简述问题解决的特征。

答:

(1)目标指向性;

(2)操作系列性;

(3)认知性操作。

23【简】简述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答:

(1)算法式:就是按照正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

(2)启发式:就是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为:

①手段-目的分析法:先有一个目标,与当前状态之间存在差异,想办法减少这个差异的方法。

②爬山法:指经过评价当前的问题状态后,限于条件,不是去缩小,而是去增加这一状态与目标的差异,经过迂回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总目标。

③逆向工作法:是指从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的方法。

24【简】试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

(1)问题表征的方式;

(2)无关信息的干扰;

(3)功能固着性;

(4)心向。

25【简】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答:

(1)敏感性;

(2)流畅性;

(3)灵活性;

(4)独创性;

(5)再定义性;

(6)洞察性。

26【简】试述影响创造性活动的因素。

答:

(1)智力因素;

(2)人格因素;

(3)环境因素;

(4)动机因素;

(5)广博的知识。

27【简】简述能力的种类

答:

(1)按倾向性,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按功能,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3)按照在活动中产生的结果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关系,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28【简】简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答:

由卡特尔提出,他认为一般智力或g因素可以进一步分成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

(1)流体智力是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随生理成长曲线的变化而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后开始逐渐下降。

(2)晶体智力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晶体智力一

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其发展在成年期不仅不会下降,反而在以后的过程中还会有所增长。

29【简】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答:

(1)语言智能;

(2)音乐智能;

(3)逻辑-数学的智能;

(4)空间智能;

(5)身体-动觉智能;

(6)人际智能;

(7)自我认知智力;

(8)自然智能。

30【简】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答:

(1)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2)经验性智力。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

(3)智力的外部作用,又称情境性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31【简】简述斯经典的智力测试

答:

(1)斯坦福-比内测验;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32【简】试论述智力的影响因素。

答:

(1)遗传因素;

(2)家庭环境;

(3)学校教育;

(4)社会实践。

33【简】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

答:

(1)信度;

(2)效度

(3)测验的标准化--常模。

34【简】简述动机的含义和功能。

答:

(1)含义: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功能:

①激活功能;

②指向功能;

③调节与维持功能。

35【简】什么是成就动机?结合实际论述成就动机的结构和特征。

答:

(1)含义:成就动机指人们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是一个人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结构: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3)成就动机高者特征:

①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②具有坚定信念;

③正确的归因方式。

36【简】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答:

(1)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这些层次是一种由低到高的逐级上升的过程,呈金字塔形式排列。

(2)处于最低层的是生理需要,依次上升的是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3)马斯洛认为在满足较高层次需要之前,必须先部分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低级的需要满足之后,才能产生高级需要。在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37【简】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答:

(1)从需要的角度看差异:

①情绪更多的是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②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早晚角度看差异: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3)从反映特点看差异:

①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

②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38【简】试论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答:

(1)动机功能;

(2)调控功能;

(3)健康功能;

(4)信号功能。

39【简】简述人格的特征。

答: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因人而异、因材施教)(2)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空一致性)

(3)统合性:典型统一(结构和谐→人格健康标准)

(4)功能性:“性格决定命运”→生活方式、命运

40【简】简述人格的成因。

答: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早期童年经验:

(5)学校教育因素:

(6)自然物理因素:

41【简】试述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答:

(1)包容需要;

(2)支配需要;

(3)情感需要。

42【简】简述人际沟通的基本要素。

答:

(1)信息源;

(2)信息;

(3)通道;

(4)目标靶;

(5)反馈;

(6)障碍;

(7)背景。

43【简】简述人际吸引的条件。

答:

(1)相似性与互补性;

(2)个人品质;

(3)邻近性与熟悉性。

44【简】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

答:

(1)本能;

(2)合群需要;

(3)自我肯定需要。

45【简】群体的功能。

答:

(1)给成员心理上的归属感;

(2)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3)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46【简】简述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

(1)社会助长、社会干扰和社会惰化;

(2)去个体化;

(3)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

(4)从众与服从。

47【简】界定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应遵循的原则。答:

(1)心理活动与外部环境是否具有同一性

(2)心理过程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

(3)个性心理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

48【简】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情商);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49【简】简述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答: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

50【简】压力的来源.

答:

(1)躯体性压力源;

(2)心理性压力源;

(3)社会性压力源;

(4)文化性压力源。

51【简】压力的影响因素。

答:

(1)外部因素:有直接关系。大环境--国内外形势、社会环境;小环境--工作单位或学校及家庭。

(2)内部因素:个人经验、准备状态、生理状况、认知评估、性格差异。

52【简】压力的应对策略

答:

(1)了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2)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

(3)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

(4)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

(5)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6)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

53【简】简述焦虑的类型。

答:

(1)广泛性焦虑障碍;

(2)恐慌障碍;

(3)恐惧症;

(4)强迫症;

(5)创伤后应激症。

54【简】简述焦虑的处理策略

答:

(1)认识焦虑,即认识焦虑症状,以及会带来什么影响;

(2)三个原则:不回避、正面迎战、做记录;

(3)学会放松自己;

(4)运用想象减轻焦虑;

(5)对焦虑情景进行理性思考;

(6)必要时接受专业治疗。

55【简】挫折的应对策略:

答:

(1)认知应对策略;

(2)情绪调节策略;

(3)行为应对策略;

(4)人格塑造策略。

56【简】毕生发展的主要观点.

答:

(1)人生的发展,是伴随一生的过程,其行为变化过程贯穿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退的情况;

(2)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为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

(5)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57【简】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形成“客体永久性”,即儿童学会了当自己看不见某个人或某个物体时,物体还仍然存在的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来对事物进行表征,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不成熟的,典型的特点是自我中心性或不“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58【简】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品质发展四个阶段。

答: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不顾规定,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划。

(2)权威阶段(6-7、8岁)绝对服从权威(他律);父母、权威者;规则(3)可逆性阶段(8-10岁)守恒和可逆。自律;把准则看作同伴间共同约定。(4)公正阶段(10-12岁)公正感和正义感。抛弃父母意见;平等性

59【简】简述科尔伯格儿童道德理论。

答:

(1)前习俗水平,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

阶段1:服从于惩罚定向→服从权威,父母

阶段2:朴素的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为了获得奖赏

(2)习俗水平:着眼于习俗的规则与服从性道德,主要满足社会期望

阶段3:好孩子道德→获得表扬

阶段4:权威与维诗社会秩序的道德→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

(3)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

阶段5: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

阶段6: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