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联网大赛作品 (1)

物联网大赛作品 (1)

物联网大赛作品 (1)
物联网大赛作品 (1)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手套

团队名称:未来之光九队第一导师:李桃

第二导师:韩晶晶

队长:张震

队员1:侯凯

队员2:巩大利

队员3:崔瑜

诚信承诺申明

本参赛队全体队员及指导教师已认真阅读《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章程》关于竞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之全部条款,郑重申明,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时所呈交的竞赛作品及作品设计文档均为参赛队员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尽本参赛队所知,竞赛作品及作品设计文档中,除特别加以标注的部分外,不存在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的内容。竞赛作品及作品设计文档并非由参加其他竞赛之作品及作品设计文档未经改动直接参赛;如作品确参加过其他竞赛的,本参赛队承诺参加本次比赛之作品已经过较大改动。

指导教师签名:李桃韩晶晶

日期:2016 年 5 月28 日

设计作品名称

数据手套

摘要

数据手套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设备之一,数据手套的应用对于虚拟制造非常重要。研究数据手套的功能和原理,设计了一种面向虚拟制造的数据手套交互控制模块。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无线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数据手套,该数据手套采用以ARM Cortex-M4处理器,通过对手势数据的采集及处理,从而实现其所对应的功能。

关键词:数据手套;虚拟现实技术;数据采集;ARM Cortex-M4处理器

目录

摘要 .................................................................................................................................... I 第一章设计需求分析 (1)

1.1设计需求 (1)

1.2设计思路 (1)

第二章特色与创新 (2)

2.1 设计特色 (2)

2.2 设计创新 (2)

第三章功能规划 (1)

第四章硬件组成 (4)

第五章软件架构和开发环境 (6)

5.1 虚拟现实与数据手套 (6)

5.1.1 虚拟现实 (6)

5.1.2 数据手套 (7)

5.2 虚拟现实系统的功能以及应用 (7)

第六章数据传输技术应用 (9)

6.1 虚拟现实的技术的组成 (9)

6.2 数据手套实现的一般机理 (9)

6.3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9)

6.3.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 (9)

6.3.2实时三维图形系统和虚拟现实交互技术 (10)

6.3.3传感器技术 (10)

6.4开发和系统集成技术工具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设计需求分析

1.1设计需求

为了能让用户体验到真实物体的移动和反应,能够探测出所模拟物体、模型的表面密度、水含量、磁场强度、光照强度和振动强度等而研制出的数据手套。在医疗和机器人领域,数据手套/力反馈手套也用于虚拟远程机械手控制和远程医疗等方面。

1.2设计思路

智能手套可通过指套部分的几个个柔性传感器来收集信息。当使用者在手语交流时弯曲手指,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数据便会被发送到一个串行监视器,而手套内置的加速度计则可以检测到手掌的方向。随后,手套所内置的算法会将这些数据翻译成文字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智能手套所应用的非接触性技术,当前存在的非接触性卡的读卡器不必经过修改就可与手套兼容。

第二章特色与创新

2.1 设计特色

有关智能可穿戴设备,通常来说,只要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能被穿戴在身上的,包括帽子,手套,衣服等等都可以算到这个概念当中去。而根据外媒的报导。智能手套也许在人机接口领域能够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帮助人们摆脱操作杆或鼠标。当然,如何使其变得在使用时更加方便,并且操作起来更加直观和自然就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外形上来看,它有些像足球比赛当中守门员所佩戴的手套,然而在它的外表下隐藏着各种各样的零件,使它和一般的守门员手套或冬天滑雪时佩戴的手套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手势来对一些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包括电脑。当相关的配套系统根据光学追踪软件检测到动作之后,就会根据这些动作发出相应的指令从而进行远程控制。并且,在做这些动作或运动的时候,手套会根据产生的动能自动的进行充电,也正是基于此,这款手套是无需另外去刻充电,这样一来就会节省很多麻烦。

2.2 设计创新

现阶段的数据手套主要不足有:手套主体部分容易受用户手尺大小影响,应用过程中需要重新校正防止手套与手指之间滑动带来的误差,另外就是传感器的的疲劳问题,如:光纤传感器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精度下降或折断。

本论文所研究的作品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优化:本作品主体部分采用弹性纤维材质的手套作为载体,解决了不同人手尺寸的问题,各个结点及其所连接的导线都固定于手套上,解决了校正的问题。该作品采用的是结点感应,通过结点的状态判断人手的动作,代替了条状的传感器,解决了传感器疲劳的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制作的成本。

第三章功能规划

智能手套所应用的非接触性技术,当前存在的非接触性卡的读卡器不必经过修改就可与手套兼容。手套中植入微型非接触性芯片,可以与信用卡或借记卡相连,用于购买20英镑(约合人民币195元)以下的商品,无需输入PIN码。可穿戴技术正蓬勃发展,消费者希望这些设备更容易穿戴、更时尚,以及拥有更多功能。近年来日益受欢迎,目前英国有4500万张非接触性卡流通,30万个场所可以使用非接触性支付方式付账。手套还有触屏功能,购物者可戴着手套使用手机。特色与创新,因此若有了智能手套,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金融业,而金融业涉及太多领域,超市银行,大小城市都有,若是过节高峰期,这些智能手套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农业,畜牧业,教育界,医学界,虚拟世界,都离不开这种手套。所以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2014年11月份,全英房屋抵押贷款协会宣布,客户可下载Android 手机银行应用,然后通过Android Wear智能手表查询账户余额。此外,客户也可以对智能手表进行设定,每天向他们通报账户中还有多少资金。也许在将来,用它打游戏秀操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数据手套作为一致虚拟的手将被应用于3D虚拟现实场景的模拟交互中,可以识别人手的多种动作,从而实现虚拟与现实的互动。更高级的数据手套可以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如:机器人系统、操作外科手术、虚拟装备训练、手语识别系统、动画制作、动作捕捉、教育娱乐、机器人技术、动作捕捉、虚拟现实、创新游戏、复原、以及对残障人士的辅助等。

第四章硬件组成

该作品用弹性纤维手套作为主要载体,将传感器接在指关节处用来接受手指的状态,在手套背部连接一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当检测到做出手势时,然后锁定3秒钟,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功能,本作品的核心部分就是ARM Cortex-M4处理器,它是对数据接收和处理的中枢,是实现虚拟与现实交换的关键部分。

1、手套载体:手套能够很好的跟踪人手的每个关节,并且精确的捕捉人手的动作。

它可以像皮肤一样贴合手部,并不限制人手的动作范围:你可以带着手套打字或者做其他事。用手套甚至可以不需要键盘,用户可以在任何平面打字。如下图:

图一手套载体

2、传感器节点

传感器节点是采用自组织方式进行组网以及利用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转发的,节点都具有数据采集与数据融合转发双重功能。如下图:

图二传感器节点

3、ARM Cortex-M4的处理器

ARMCortex?-M4处理器是由ARM专门开发的最新嵌入式处理器,在M3的基础上强化了运算能力,新加了浮点、DSP、并行计算等,用以满足需要有效且易于使用的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混合的数字信号控制市场。其高效的信号处理功能与Cortex-M 处理器系列的低功耗、低成本和易于使用的优点的组合,旨在满足专门面向电动机控制、汽车、电源管理、嵌入式音频和工业自动化市场的新兴类别的灵活解决方案。如下图:

图三基于ARM Cortex-M4的处理器

4、三轴加速传感器: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大多采用压阻式、压电式和电容式工作原理,产生的加速度正比于电阻、电压和电容的变化,通过相应的放大和滤波电路进行采集。这个和普通的加速度传感器是基于同样的原理,所以在一定的技术上三个单轴就可以变成一个三轴。对于多数的传感器应用来看,两轴的加速度传感器已经能满足多数应用。但是有些方面的应用还是集中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中例如在数采设备,贵重资产监测,碰撞监测,测量建筑物振动,风机,风力涡轮机和其他敏感的大型结构振动。如下图

图四三轴加速传感器

第五章软件架构和开发环境

5.1 虚拟现实与数据手套

5.1.1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各界、尤其是军方的青睐。

在虚拟的现实中,人们利用头盔显示器、图形眼镜、数据服、立体声耳机、数据手套及脚踏板等多维输入输出设备通过传感器装置与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交

互作用,可获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反馈,并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时地改变虚拟环境。本文使用VR技术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五VR技术示意图

5.1.2 数据手套

手是人与外界进行物理接触及意识表达的主要媒介。当人与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交互操作时,传统的输入输出接口设备,如键盘、鼠标等只能限制手在桌面上或一个小区域内进行简单的运动控制,而表达意识的大多数手的自然运动被牺牲了,妨碍了人们对系统控制意识表达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因此,一种基于VR技术的应用诞生了——数据手套。

数据手套可以跟踪操作者灵活多变的手势及空间方位,使操作者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意识传送至计算机。因此数据手套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机交互接口,广泛地应用于虚拟现实的研究领域中。

5.2 虚拟现实系统的功能以及应用

虚拟现实系统按其功能高低大体分为4类:

一是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也称窗口中的VR。它主要在台式计算机上实现,所以成本低,功能也最简单,主要用于CAD、CAM、建筑设计、桌面游戏等领域。

二是沉浸虚拟现实系统,如各种用途的体验器,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各种培训、演示以及高级游戏等用途均可用这种系统。

三是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它在因特网环境下,充分利用分布于各地的资源,协同

开发各种虚拟现实的利用。它通常是沉浸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也就是把分布于不同地方的沉浸虚拟现实系统,通过因特网连接起来,共同实现某种用途。美国大型军用交互仿真系统NPSNET以及因特网上多人游戏MUD便是这类系统。

四是增强现实或混合现实系统。它是把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结合起来的一种系统,既可减少构成复杂真实环境的开销,又可对实际物体进行操作,真正达到了亦真亦幻的境界,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第六章数据传输技术应用

6.1 虚拟现实的技术的组成

虚拟现实系统中包括人件(HumanWare) 、媒体件(MediaWare) 、数据件(DataWare)和网络件(NetworkWare) 4部分。

人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人能与虚拟世界对话,体验虚拟世界的临境感,人的参与使虚拟现实更为重要。

媒体件将从听觉、视觉和触觉得到的信息加以综合,并以和谐的形式进行反馈处理。

数据件和网络件是指在虚拟现实中需要进行双向会话和数据交流,必须依赖面向

对象的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

6.2 数据手套实现的一般机理

数据手套是虚拟现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用的人机接口,其直接目的在于实时获取人手的动作姿态,以便在虚拟环境中再现人手动作,达到理想的人机交互目的。

数据手套实现的关键在于手掌、手指及手腕的各个有效部位的弯曲、外展等测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姿态的反演。完成反演主要取决于人体手部姿态的建模,最根本的

就是,确定传感器测量数据和手部各关节运动姿态的对应关系。

6.3 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

数据手套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6.3.1动态环境建模技术

虚拟环境的建立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内容。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的目的是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

以求有真实感。三维数据的获取可以采用CAD 技术(有规则的环境) ,而更多的环境则需要采用非接触式的视觉建模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获取的效率。

6.3.2实时三维图形系统和虚拟现实交互技术

利用实时三维图形系统,可以生成有逼真感的图形,图像具有三维全彩色、明暗、纹理和阴影等特征。虚拟现实是一种交互式和先进的计算机显示技术,双向对话是它的一种重要工作方式,为虚拟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接口。

6.3.3传感器技术

虚拟现实的交互能力,例如,显示以及拾取技术,均依赖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现有的传感器的精度还远远不能满足系统的需要。例如,数据手套的专用传感器就存在工作频带窄、分辨率低、作用范围小、使用不便等缺陷,因而寻找和制作新型、高质量的传感器变成了该领域的首要问题。

6.4开发和系统集成技术工具

虚拟现实应用的关键是寻找合适的场合和对象,即如何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选择适当的应用对象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开发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研究虚拟现实的开发工具。例如,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分布式虚拟现实技术等。

由于虚拟现实中包括大量的感知信息和模型,因此系统的集成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成技术包括信息的同步技术、模型的标定技术、数据转换技术、数据管理模型、识别和合成技术等等。

参考文献

[1] 曾芬芳,梁柏林,刘镇,王建华;基于数据手套的人机交互环境设计[J];

[2] 王智, 潘强, 邢涛. 面向物联网的实体实时搜索服务综述[D].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09.

[3] 邹湘军,孙健,何汉武,郑德涛,陈新;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9期

[4] 姜学智,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李琪,白英彩,曾芬芳;一个虚拟手原型的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11期

[6] 姜学智,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报;2004年02期

[7]李琪,白英彩,曾芬芳;一个虚拟手原型的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11期

[8] 邹湘军,孙健,何汉武,郑德涛,陈新;虚拟现实技术的演变发展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9期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技术” 课程论文

物联网和网络工程 xxxx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xx网工班)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已经不满足单一的Internet网络形式,我们希望身边的事物,不仅仅只有计算机可以随意接入网络,拥有计算能力。我们希望所有事物都是智能的,而且可以交互信息。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体系中的关键技术或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讨论了网络工程在物联网中有何作为。为大家了解物联网作为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网络工程,通信 Title Name (College of physic and electr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enZhou University,02(1)) Abstract:With the deeply improved of the Internet, human-beings are not satisfied about it. We’d like all the things beside us can access to the Internet and be intelligence like the computer. We’d like that they can change some information intelligently. So, it comes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his paper major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ology or something important problem which is need to be solved. Besides, it introduced what to do i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the one who major in network. For you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s reference.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 1 背景及简介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 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同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简介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物联网简介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说,物联网是指具有感知和智能处理能力的可标 识的亿万物品,基于标准的、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在宽带移动通信、下 一代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等技术的支撑下,智能处理物品或环境的状态信 息,提供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决策依据,甚至在人类直接干预或无需人 工干预情况下实现联动,从而形成信息获取、物品管理和控制的安全可信 的全球性信息系统。 物联网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全球信息化的 第三次浪潮,是传感网、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以及智能信息处 理等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应用需求和供给创新的双轮驱动下,通 过水平分层与垂直整合技术脉络与产业链条而形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 从产业化角度分析,物联网可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并表现出“全面感知、无缝互联、高度智能”的特征。 “全面感知”具体体现在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GPS、摄像头等感知仪器设备对商品、动植物等各种客观存在、可测量的物理实体所处位置、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精细感知。例如在精细化农业的生产中,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征,对其周边的生长环境,如水分、养分等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RFID追踪果实的生长和运输过程,为食品安全与溯源提供完整信息。测量、感知和标示能力的需求带动了物品标识(条形码、RFID)、授时定位(GPS)和传感器等产业。 “无缝互联”具体体现在所有物品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以便彼此之间的协作和互动。例如通过手机内嵌的RFID读卡功能,能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简介 ——物联极码系列之一一、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二、物联网网络架构: 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感知层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网络层主要实现信息的传递、路由和控制,包括延伸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网络层可依托公众电信网和互联网,也可以依托行业专用通信网络。应用层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和各种物联网应用。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信息处理、计算等通用基础服务设施、能力及资源调用接口,以此为基础实现物联网在众多领域的各种应用。

三、物联网的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物联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世界各国也对物联网的发展前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是物联网还处于产业发展初期,仍有许多瓶颈等待突破。有专家总结以下几点: 1.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 物联网从一种概念变为一种产业,进而形成真正的市场,需要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引导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出台,标准的缺失影响了不同物联网企业的产品间的相互识别与互通互联,因而大大制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尽快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是物联网产业化发展的前提。 2.商业模式的问题。 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应用三个层次,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将有多种选择去开拓市场。目前没有一个成熟发展的商业盈利模式来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3.技术层面的制约。 限制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能源!物联网的设备的小型化制约了设备电池的供电能力和可利用的太阳采光面积,所以低功耗的运行以及高效的

物联网及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物联网及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课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

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本科,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设置选项之一 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由于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主要涉及的现有高校院系与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电子信息与通讯,自动控制,遥感与遥测,精密仪器,电子商务等等。物联网专业可能会在上述这些院系中开设。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专业,如建筑与智能化,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与物流,节能与环保等等,可能会考虑开设选修课或在研究生、博士生阶段设置相关交叉学科的学位。 物联网可以是一个“专业”,但不一定是一个“学科”。国内有些专家反对设置“物联网专业”,因为定位不清,一个学校往往有好几个院系争夺“物联网专业“的申报,又不是一个明确的学科,难以培养出真正的专业人才,培养出来的人可能是“万精油”,懂得多但是不精,尤其是本科阶段,建议只作为研究生专业,像MBA一样的模式。和目前许多高校设置的“电子商务”专业一样,“电子商务”也有同样的定位不清问题,只要高校设置的物联网专业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就应该可以设置,不必拘泥于它究竟属于哪个现有的“学科”。下表列出了一个高校物联网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步建议,算是抛砖引玉。 课程1、物联网产业与技术导论使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等等教材。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通信原理,数字电路,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本课程,全面了解物联网之RFID、M2M、传感网、两化融合等技术与应用。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简介 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03月

目录 1背景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2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3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4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5流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6方案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7产品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联网介绍

-物联网介绍 一、物联网介绍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教学、医疗、卫生、安防、家居、旅游及农业等领域,在未来3年内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用传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五个领域将实现三万亿的总产值。中国是物联网国际标准的主导国,标志着我国在未来物联网发展领域将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促进技术也理念革新,突破物联网发展瓶颈,把撑物联网发展态势,加强行业经验交流,谋求行业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等将成为中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RFID技术介绍 1、何谓RFID RFID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身份识别、感应式电子芯片或是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等等,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最简单的RFID系统是由卷标(Tag)、读取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当卷标进入磁场区域后,接收的读取器发出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电源卷标或称被动卷标),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 1 号(Active Tag,有电源卷标或称主动卷标);读取器读取信息并译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的处理,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其它的软硬件支持。 根 2、RFID之特性

物联网行业介绍资料共12页

行业介绍资料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201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二、物联网发展史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2019年提出:Foundation of Auto-ID center of MIT (RFID technology) 2019 SUN article: Toward a Global “Internet of Things” 2019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 2009年1月23日:IBM Smart Planet,奥巴马针对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一概念,做出回应:物联网技术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2009年8月7日: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强调“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 2009年9月21日:工信部在相关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建设物联网、传感网,加快传感中心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运行效益和投入产出效率等 2009年9月:Internet of Things –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 欧盟行动计划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 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发展 (第二届国际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19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19: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 PPT课件

物联网发展及其应用

目录 1、物联网的背景 2、物联网的概念 3、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4、运营商的发展策略 5、几点思考

物联网发展历史 2008 2005 1999MIT Auto-ID Center成立并提出物联网概念 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 物联网》 2009 美国IBM提出“智慧地球”,奥巴马批准“智能电网”项目 欧盟委员会提出针对物联网行动方案; 中国提出“感知中国”

各国都以不同的概念向物联网发展 共同点: ?融合各种信息技术,突破互联网的限制,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实现“物联网” ?在网络泛在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个领域,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在由信息网络向全面感知和智能应用两个方向拓展、延伸和突破。 日本:2009年8月i-Japan 战略 中国:2009年8月感知中国 欧盟:2009年6月物联网行动计划 美国:2008年底IBM 向美国政府提出 的”智慧的地球”战略 强调传感等感知技术的应用,提出建设智慧型基础设施 具体而务实,强调RFID 的广泛应用,注重信息安全 在u-Japan 的基础上,强调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服务应用 对我国启示 ?依靠技术革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各种泛在网络战略,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战略,在下一轮信息化革命中占据制高点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全国 科技大会提出: ?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和新材料科技迅 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掌握装备制造业 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 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 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简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物联网简介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说,物联网是指具有感知和智能处理能力的可标识的亿万物品,基于标准的、可互操作的通信协议,在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等技术的支撑下,智能处理物品或环境的状态信息,提供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决策依据,甚至在人类直接干预或无需人工干预情况下实现联动,从而形成信息获取、物品管理和控制的安全可信的全球性信息系统。 物联网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及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全球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是传感网、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以及智能信息处理等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应用需求和供给创新的双轮驱动下,通过水平分层与垂直整合技术脉络与产业链条而形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 从产业化角度分析,物联网可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并表现出“全面感知、无缝互联、高度智能”的特征。 “全面感知”具体体现在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GPS、摄像头等感知仪器设备对商品、动植物等各种客观存在、可测量的物理实体所处位置、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精细感知。例如在精细化农业的生产中,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征,对其周边的生长环境,如水分、养分等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RFID追踪果实的生长和运输过程,为食品安全与溯源提供完整信息。测量、感知和标示能力的需求带动了物品标识(条形码、RFID)、授时定位(GPS)和传感器等产业。 “无缝互联”具体体现在所有物品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以便彼此之间的协作和互动。例如通过手机内嵌的RFID读卡功能,能够利用移动互联网信息平台获得该RFID标示商品的背景信息,配合生产流程中对商品的追踪,用户能够了解感兴趣商品从原材料组织到配送的全部过程。无缝互联的能力将促进终端通信设备(手机、计算机、智能终端等)、网络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支持中心(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计算中心)和网络安全等多个产业的发展。 “高度智能”具体体现在物与物之间根据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实现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智能化的优化决策与高效实施。例如在商品流通过程中,通过对联网物品的精细统

物联网权威简介

物联网 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据发送器; 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 背景 物流网示意图

物联网技术概要介绍

物联网技术概要介绍

目录 1.前言 (3) 2.系统的特点 (3) 3.IoT中的聚合子系统 (4) 4.IoT中的云 (6) 5.IoT中的智能传感器 (9) 6.小结 (10)

1.前言 物联网是与云计算相伴而生的,事实上,正是物联网的概念帮我弄清了对云计算的工作定义。物联网是一个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 ·云 ·聚合器 ·智能传感器 上述每一个子系统对于整个物联网系统的功能优化都是必需的。云是终极的计算单元和通用通信网络。智能传感器是通向现实世界的界面。最后,这些聚合者是中间人。对云来说,聚合器看起来像智能传感器,而对智能传感器而言,它看起来像云。 2.物联网系统的特点 系统的概念一直很有趣,这个术语引出了一些问题。例如,"一个系统存在的最小一组功能是什么?"或者,"一个系统可以由许多其他系统组成吗?"物联网是一个系统的系统。它的三个组件(云、聚合器和智能传感器)都有自己的系统。此外,任何两个组件也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IoT系统。例如,与聚合器进行通信的一系列智能传感器可以成为许多应用的一个最佳系统。同时,智能传感器直接对云进行通信也可以是一个最佳的系统。 然后,三者的区别是它们的具体性能,成本,功耗和规模的考量。特别是: ·云系统专注于性能。因此,成本、功耗和规模是次要的问题。 ·聚合系统较少关注性能和功耗,更多地关注灵活性。 ·智能传感器系统集中在电池寿命、大小和成本上,性能处于第三优先级。 也许一个示例应用可以帮助把这些系统放到一个维度上:

“智能咖啡杯”可以用来展示智能传感器如何直接与云进行通信。在最喜欢的咖啡馆,要上一杯"无限续杯"的咖啡。我会在咖啡店工作几个小时,不想每30分钟起来去续杯咖啡。有了无限的杯子,我可以坐在自己的桌子上工作,而我的咖啡杯正在和咖啡店的"云"通信,那就是WiFi。当云感觉到我的杯子温度越来越低,或者变冷了,咖啡师会给我另外一个杯子,如果需要的话自动完成付费。这最终成为咖啡馆现有云计算的一个新用途。它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餐厅和饮品店。 当认为物联网是一个系统系统时,有很多的方式。正如星球大战三部曲是从中间开始的,然后进入过去和未来,讨论IoT的三个系统也可以从中间开始,然后再到另外两个。乍一看,聚合器看起来既像是智能传感器上的云,又看起来像一个云上的智能传感器,似乎是物联网中不必要的组成部分。 3.IoT中的聚合子系统 看待物联网的简单方法是假设云直接连接到智能电子设备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智能传感器和聚合器的概念是同一装置的变体。但是这个概念在每个IoT机会中都不起作用。 聚合器是一个处理元素,它: ·使用标准通信方法与云进行通信 ·与具有专有通信功能的智能传感器进行通信,在这些传感器中,对长寿命和成本的需求超过了对标准的需求 ·有足够的处理性能来服务多个智能传感器。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管理了来自大量智能传感器的原始数据,消化它们的数据,准备一组需要传送到云端的信息,然后将数据传送到云端。·在某些情况下,聚合器有足够的自主权,可以作为该系统的云。 聚合器与其他两个元素之间的差异如下:

物联网个人简历范文

物联网个人简历范文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全职 职位类别: IT-品管、技术支持、测试及其它,互联网开发及应用,IT-管理 广告/文案/策划 行政/后勤 职位名称:电子商务,计算机 ; 工作地区:福建-莆田市区,福建-莆田市区,福建-莆田市区 ; 待遇要求: 4000-5000元/月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英语无 ; 普通话标准 电脑水平:熟练应用电脑上的各种软件。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2011年9月 - 2015年7月三明学院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培训机构培训主题 2013年5月 - 2013年7月迦博数码科技(厦门)有限公司nueo智能灯泡系统开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厦门网游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15年2月 - 2015年5月 公司性质:民营/私营公司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多媒体/游戏开发工程师 工作描述:负责网游后台服务器搭建与管理; 对即将上线的游戏版本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游戏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负责项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游戏bug问题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 负责测试脚本开发,方便于更快完成任务; 任职期间,准确并快速完成了本职工作; 离职原因:实习结束 所在公司:厦门众川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15年7月 - 2016年7月 公司性质:民营/私营公司 所属行业: 担任职位:互联网开发及应用-多媒体/游戏开发工程师 工作描述:负责网游后台服务器搭建与管理; 对即将上线的游戏版本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游戏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负责项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游戏bug问题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 负责测试脚本开发,方便于更快完成任务; 任职期间,准确并快速完成了本职工作; 离职原因:想家了。

物联网的介绍

物联网的介绍 1.物联网 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1。1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1.2物联网的用途 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他表示将会邀请台湾生产RFID、传感器和条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此外,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超过手机的数量。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

物联网详细介绍与说明

物联网详细介绍与说明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 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 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 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 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你可以到物联网世界网站多了解一点内容,或者也可关注深圳国际物联网展会,现场学习了解,寻找 合作机会。2011中国(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将于2011年9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 第三届。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 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 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 “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 络概念。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 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 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 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 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

物联网(IOT)简介

物联网简介 1物联网的定义 随着各种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应运而生。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中提及物物互联。199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1999年,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的基础上Auto-ID公司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其在报告中称以物联网为核心技术的通信时代就要来临。 现如今,各国政府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纷纷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点。2008年11月,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讲话由美国IBM 公司总裁在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上发表,他正式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最新策略,并且希望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希望以此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产业革命。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2009年,在欧盟委员会的资助下,《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和《RFID与物联网模型》等对物联网概念有重要推广作用的意见书由欧洲物联网研究项目工作组(CERP-IoT)制订。同年,日本针对物联网发展趋势也制订了i-Japan计划。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来到江苏省无锡市,对中科院所属的高新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了考察,在认真参观了解后,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想法,针对中国现状提出了要尽早策划未来发展,尽早掌握关键技术,并且指示尽早构建中国的传感信息技术中心;并提出“要尽全力掌握物联网、传感网的核心技术,提早对后IP时代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详细部署,借助信息网络产业的动力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快速迈向信息社会”。随着中美两国领导人的表态,物联网作为“智慧地球”的核心技术之一,被各方提到空前的高度,备受关注,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1999年,Ashton教授在研究RFID时,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Ashton最初的定义是:“就是当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

目录 一、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2) 二、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4) 1、感知层 (5) 2、网络层 (5) 3、应用层 (6)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6) 1、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 (6) 2、传感技术 (7) 3、人工智能技术 (8) 4、云计算技术 (8) 5、ZigBee技术 (9) 6、M2M (9) 7、数据挖掘 (10) 四、物联网的典型应用 (10) 1、人员管理 (10) 2、车辆船舶的管理 (12) 3、物品管理 (13) 五、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 (15) 1、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15)

2、感知层安全 (16) (1)传感技术及其联网安全 (16) (2)RFID相关安全问题 (17) 3、网络层安全 (18) 4、应用层安全 (19) 5、物联网安全的非技术因素 (21) 六、引入IKI体系的物联网 (22) 1,普通物联网流程图 (22) 2,IKI体系的物联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早在1995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中就提及到物联网概念,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1999年,Electronic Product Code (EPC) global

物联网的说明及相关应用

操作系统 课程设计 题目:物联网的介绍及相关应用 . 日期:2013年6月24日至 2013年6月28日 指导老师:钞票慎一 . 姓名:姬伟东 金晓明 学号:541007010113

541007010114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01班目录 1 物联网研究背景 (2) 2 物联网的差不多概念 (3) 3. 物联网体系结构及核心技术 (6) 3.1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6) 3.2 物联网核心技术 (8) 3.2.1 标识技术 (9) 3.2.2 感知技术 (10) 3.2.3 通信技术与网络融合技术 (12) 3.2.4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13) 4. 物联网的应用 (14) 4.1 物联网在科技中的应用 (14) 4.1.1 物联网与下一代网络 (14) 4.1.2物联网与CPS (15)

4.1.3 物联网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18) 4.2 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 (19) 4.2.1物联网对都市治理的阻碍 (19) 4.2.2 物联网对个人生活的阻碍 (21) 5 总结 (22) 6 参考文献 (22)

1物联网研究背景 随着政府关于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高度重视,物联网差不多引起国内学术界、工业界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物联网研究和技术的报道差不多十分普及。2009年10月,通过谷歌查询“物联网”关键词,获得了约500多万条结果,如表1所示。能够看出,关于物联网的关注程度相当于对“商品房价格”和“传感器网络”的关注程度,远小于对“软件”(2亿多条) 、“互联网”(1亿多条) 、“奥运会”(约3千万条)的关注程度;大于对“物价指数”(约300万条)的关注程度,远大于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约71万条)的关注程度。通过与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搜索能够看出,尽管物联网的被关注程度远小于“网络安全”、“RF 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下一代网络”和“嵌入式系统”(超过或者接近1千万条)技术的被关注程度,然而,与“传感器网络”的关注程度十分接近,而传感器网络进展历史远长于物联网。从以上搜索结果能够看出,物联网差不多迅速成为当前具有阻碍力的技术。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 百科名片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定义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成未来互联网。 背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