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似数作业

近似数作业

近似数作业

七年级上数学近似数

1.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3.1415926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值是_________,精确到千分位近似值是________。

2.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0.01249精确到0.001的近似数是_________.

3. 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396.7精确到十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____。

4. 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值0.380精确到_____位,48.68万精确到___位。

5、下列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①65.7 ;②0.0407;③1.60;④4000万;⑤3.04千万;⑥7.56×10的二次方

1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课后练习

亿以内数的认识 一、我来填。 1、个级包括的数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级包括的数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个十万是________,10个一百万是________,一百万包括________个万。 3、从个位起,第七位是________位,与它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________位和________位。 4、3050000是由3个________和5个________组成的。 5、14062000是__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__位。6在________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表示6个________。4在________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表示4 个________。 6、最小的八位数是________,比它小1的数是________;最大的八位数是________,比它大1的数是________。 7、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六位数少________;最大的八位数加上________结果是最小的九位数。 8、与100000相邻的两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9、327085是__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__位,“2”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7”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 10、________个一千万是一亿,________个一百万是一亿。 11、从个位起,第________位是百位,千万位是第________位,第________位是亿位。 12、和万位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是________和________。 13、最大的六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五位数是________。 二、将第一行表示的意义与第二行数中的相应数字连起来。 4个千万5个百万8个万1个千5个十 4 4 5 8 8 1 5 5 8

《数的认识》练习题

《数的认识》练习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的认识》练习题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的认识》练习题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 在430097800这个数中,3在()位上,万位上的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求近似数是()。 二、将下面的数填在适当的括号里。 -15 24.75 28 20%4.95 302 1. 火星表面上,白天最高温度约为5℃,而夜间最低温度为()℃。 2. 某班女生比男生少() 3. 2019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是()个大项目,()个小项目。 4. 宠物精灵图片的每套价格为()元,买5套需要()元。 三、判断。 1. 1.9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 2. 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9。( ) 3. 2453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求近似数是25万。( ) 四、选择题。 1. 在450的后面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比原来增加()。 A、10倍 B、405 C、450 D、4050 2. 29与()的积是质数。 A、质数 B、合数 C、1 D、0

3. 2.40600和( )值相等。 A、2.46 B、2.4006 C、2.406 D、0.2406 4. 大于2的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 A、质数 B、合数 C、偶数 D、奇数 五、智力大比拼。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把110这10个数按你的标准把他们进行分类,比比谁的方法多。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1.DOC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 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学生自由谈 以组为单位按要求数数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的数 观察图片,试着读数。 10个一千是一万 拨回去,在万位上拨一个珠子。 10个一万是十万 在十万位上拨1个珠子。 同桌互相数数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全班交流 复习所学的数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大数的需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四年级数学上册 求简单的平均数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四年级数学上册求简单的平均数教案青岛版 五年制 7、8号两名队员的得分数据。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哪名队员的得分占优势”的问题,引入对较简单平均数的学习。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通过操作和思考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感受统计的意义,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统计观,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 3、进一步增强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即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下一个该派谁上场”这一问题,需要先求一下7号、八号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发争论。谈话引入:师:同学们喜欢体育运动吗?你能告诉大家你都喜欢那些体育运动吗?(学生可能说出多种体育运动)师:老师和你一样,也喜欢体育运动。奥运会结束了,你能告诉大家你心目中的体育明星是谁吗?(课件出示姚明照片)师生交流师:一支出色的球队里

除了要有优秀的运动员,还要有一名什么优秀的角色?师:你想不想当回小教练?老师很喜欢打篮球,发现同学们也很喜欢打篮球,下面有学校组织了一场比赛大家来看一下。多媒体课件展示篮球比赛片段:蓝、红两队比赛异常激烈,比分在交替上升,正打到关键的时候,蓝方的一名中锋受伤了,急需换人。蓝队中只有两名替补中锋:7号和8号,换谁上场呢,作为小教练的你会怎么样去选呢?(学生讨论的基本要点)学生可能会做出下面的一些回答: 1、选身材高的能得分的队员上场。 2、选一个投篮准的 3、选一个状态好的 4、换一个得分多的师:看来换谁上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今天,我们就从“运动员的得分”角度上考虑该换谁上场的问题,好吗??(课件出示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7号、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第四场第五场7号911138号713128师:仔细分析7号和8号的得分情况,思考一下应该换谁上场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分组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讨论基本要点)设计意图:新课开始,创设一个情境,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围绕“你认为应该派谁上场”这一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用7号和8号队员的平均分来比较比较公平,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活动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学

万以上的数的认识》练习题

《万以上的数的认识》测试题一 一、填空: “8”表示8个()。 2.按规律填写数: 123456、234567、345678、(); 1000000、800000、600000、();65000、66000、67000、(); 134000、144000、154000 ()。 3. 5□989≈5万,□里最大填()。13□907≈14万,□里最小填()。 4.一个数由7个千万、4个百万、9个万和6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 5.有一个多位数,它的千万位和万位上的数字都是8,百万位和百位上的数字都是4, 其余个数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6. 9604500=()+()+()+()。 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下面的式子成立。 20□810≈20万 30□710≈31万□8643≈9万□≈2亿 8、读作(),它是()位数,6表示()。 9、一万是()个千,100个()是1亿。 10、雅兴小区1号楼3单元3层2号房的编号是13302号,那么该小区中的5号楼4 单元4层1号房的编号是()。 1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起,每()个数位是一级。在数位顺序表中,从个位起向左数,第五位是(),亿位是第()位。 1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7,个级上都是0,其他数位上都是6,这个数是(),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精确到亿位大约是()。 13、用2、6、0、0、0、5、9按要求组成一个七位数。 一个0也不读的数有();只读一个零的数有(); 读出两个零的数有();读出三个零的数有();最大的七位数是();最小的七位数是()。

EXCEL求平均数的的几种用法[1]

EXCEL求平均数的的几种用法 求平均分是Excel里再平常不过的操作了。使用EXCEL,不仅可以求简单的平均分,即使要去掉几个最高分、最低分再求 平均分,那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一、直接求平均分 如果要对指定的数据直接求平均分,那显然是最简单的。如图1所示,假定要求平均分的数据在B2:B20单元格,那么我们只要在B21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B2:B20),回车后平均分就有了。 二、去掉指定分数再求平均分 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这个要求。 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之后再求平均分为例。 我们可以在B22单元格输入公式:=(SUM(B2:B20)-LARGE(B2:B20,1)-SMALL(B2:B20,1))/(COUNT(B2:B20)-2),回车 后即可得到结果,如图2所示。 其中,SUM(B2:B20)求到的是所有数据的和;LARGE(B2:B20,1)返回的是B2:B20单元格数据中的最大 值;SMALL(B2:B20,1)则返回B2:B20单元格数据中的最小值;而COUNT(B2:B20)返回的是B2:B20中数值的个数。这样,用这个公式自然就可以求到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成绩了。 如果要扣除的高分和低分更多,那么,只需要增加上式中LARGE和SMALL函数的数量就可以了,不过需要把公式中的“1”换成“2”或“3”等,以求得第二高(低)分或第三高(低)分。当然,COUNT函数后的数字也应该做相应改动。 这个方法思路固然简单,但公式实在是有点麻烦。在EXCEL中,其实是可以有更简单的方法的。那就是利用TRIMMEAN 函数。如图3所示,在B2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TRIMMEAN(B2:B20,0.2),回车后即可得到结果。 TRIMMEAN函数可以求得截去部分极值后的数据的平均值,即TRIMMEAN先从数据集的头部和尾部除去一定百分比的数据,然后再求平均值。而上面公式中的“0.2”,即我们所规定的要去除数据的百分比。

数的认识练习题(一)

数的认识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5060086540读作()。 2、二百零四亿零六十万零二十写作()。 3、5009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4、960074000用“亿”作单位写作();用“亿”作单位再保留两位小数()。 5、把3/7、3/8和4/7从小到大排列起来是()。 6、0,1,54,208,4500都是()数,也都是()数。 7、分数的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8、0.045里面有45个()。 9、把0.58万改写成以“一”为单位的数,写作()。 10、把一根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11、6/13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这样的单位。 12、()个1/7是5/7;8个()是0.08。 13、把12.5先缩小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 14、分数单位是1/11的最大真分数和最小假分数的和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所有的小数都小于整数。() 2、比7/9小而比5/9大的分数,只有6/9一个数。() 2、120/150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3、1米的4/5与4米的1/5同样长。() 4、合格率和出勤率都不会超过100%。() 5、0表示没有,所以0不是一个数。() 6、0.475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0.48。() 7、因为3/5比5/6小,所以3/5的分数单位比5/6的分数单位小。() 8、比3小的整数只有两个。() 9、4和0.25互为倒数。() 10、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11、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12、5.09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0。()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26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1)26 (2)10 (3)126 2、不改变0.7的值,改写成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数是()。 (1)0.007 (2)0.70 (3)7.00 (4)0.700 3、一个数由三个6和三个0组成,如果这个数只读出两个零,那么这个数是()。 (1)606060 (2)660006 (3)600606 (4)660600 4、把0.001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三位后,再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1)扩大10倍(2)缩小

平均数的概念

《平均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42——4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了解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能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建立的平均数概念,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孩子们,我们今天来进行一次口算比赛,比一比一分钟之内哪个同学做对的口算题目最多! 2、出示口算题目,孩子在一分钟之内完成 3、同桌交换批改 4、组织学生汇报自己做对的数量,评出个人前三名。 5、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班**同学的口算最棒,那么6个小组那个小组在本次口算比赛中表现得最优秀呢?这个怎么来评比,谁来出个主意?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从矛盾冲突中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是比较每个小组做对题目的总数。(6个小组的人数不完全一样) 2、师:大家赞成用这个方法来比较吗?为什么?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3、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组织汇报:得出结论,因为每个小组的人数不一样,比较总数不公平。 5、师:哎呀,看来当人数不相等时,用比较总数的方法来决定哪个小组做得最好不公平,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比较每个小组本次比赛的总体水平了吗? (二)探索问题,从实际生活中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1、师:我们可以算出每个小组平均每人做对了多少道题目,也就是求出每个小组的平均数,然后再比较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 2、学生同桌交流用平均数比较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是反应一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的数。 (三)解决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 1、师:怎么样计算每个小组做对题目的平均数呢? 2、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求平均数

数的认识综合作业

《数的认识》综合作业 1、把64006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2、七亿零四十八万零八百写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3、一个数是由3个十万、6个百、9个一、9个十分之一和5个百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读作(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4、9.96565……是( )小数,还可以记作( ),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5、 5、8614.68这个数中,左边的8在( )位上,它表示( );右边的8在( )位上,它表示( )。左边的6表示( );右边的6在( )位上。 6、 7、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最小质数,个位上是最小合数,这个数是( ),从这个数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是( )。 8、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9、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的真分数(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的带分数是( )。 10、与 这两个数中,分数值比较大的是( ),分数单位比较小是( )。 11、的分数单位(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 )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合数;0.073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 个这样的单位。 12、一根长a 米的绳子,如果用去米,还剩下( )米;如果用去它的, 还剩下( )米。 13、既是2、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14、3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5、如果a=3b(a 、b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 ), ()()()()()()009 360.7512:=÷====成数59 19 45565118 3535

1.1亿以内数的认识及读法

---------------------------------------------------------------最新资料推荐------------------------------------------------------ 1.1亿以内数的认识及读法 宝龙山镇第三小学学习方案设计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及读法时间主备人审核人四年级数学教师使用人四年级数学教师课型问题发现课课时 1 课时学习目标 1 认识亿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 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会给亿以内的数分级,会读亿以内的数。 3 通过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能按级读数。 中间和末尾有 0 的数的读法。 关键问题 1 认识亿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2 认识数位、数位顺序表,会给亿以内的数分级,会读亿以内的数。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投影仪 2 页图学习过程设计(第一课时)程序时间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一.导入新课,呈现目标二.预习检测三.合作交流四.展示提升五小结归纳六提出问题七.达标检测八.多元评价 3 5 8 10 3 2 8 1 引入新课 1 1358 是几位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各表示几个计数单位? 2 读出下面各数。 1/ 6

2563 1200 5030 6008 3 出示 2 页主题图引入新课。 检查问题导读评价单完成情况小组讨论问题导读评价单中问题小组汇报,各组补充亿以内数可以分为几级?每级包含哪几个数位?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怎么读亿以内的数?有什么疑问? 1 做 4 页做一做 1 题 2 做 6 页做一做 1---3 题。 自我评价: (很认真,很开心小马虎要改进)组长评价: (完成没完成)学科长评价: (工整脏乱)老师评价: ()激发学习兴趣各组积极讨论交流汇报展示自己总结所学知识。 学生提出质疑能够当堂完成检测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认识及读法数位顺序表(投影)例 2 读数例 3 54621 读作: 2496 读作: 6407000 读作: 24960000 读作: 10030040 读作: 3080000 读作: 40500000 读作: 教学反思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1亿以内数的认识》作业(二)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1亿以内数的认识》作业(二) 题号一二 得分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XX页,二个大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1分钟。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填空题(共45分) 评卷人 得分 1.说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1. 19875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其中,“9”在( )位上,表示( )。 “7”在( )位上,表示( )。 2. 76000009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其中,“6”在( )位上,表示( )。 “9”在( )位上,表示( )。 3. 1327000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其中,“1”在( )位上,表示( )。 “3”在( )位上,表示( )。 (5分) 2.三峡大坝泄洪闸最大泄洪力是每秒102500立方米。读 作:。(5分) 3.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全长6300000米,比黄河长836000米。 读 作:, 。

(5分) 4.把4个“6”和4个“0”制成卡片。 你能摆出下面的数吗?先摆一摆,再读一读。 (1)只读一个“零”的八位数。 (2)读出两个“零”的八位数。 (3)读出三个“零”的八位数。 (4)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八位数。 (5分) 5.用两个2、三个0和三个6组成一个八位数 1.最大的数是( ) 2.最小的数是( ) 3.读一个零的数( ) 4.读两个零的数( ) 5.读三个零的数( ) (5分) 6.先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省略万后面的数) (1)一座寺庙的一个石碑上刻了三十八万六千八百八十八个汉字。 (2)甲省有一千三百八十一万九千人,乙省有二百六十一万六千三百人,丙省有八千三百二十万零九百三十五人,丁省约有九千二百五十六万人。 (5分) 7.填表格。

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练习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练习题 姓名: 一、填空。 1、()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10个一千万是()。 2、个级的数位有()。万级的数位有()。 3、十万位右边一位是(),左边一位是()。 4、6085007的6在()位上,表示6个(),8在()位上,表示()个(),7在()位上,表示()个()。 5、最小的五位数是(),最大的五位数是()。 6、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的九位数相差()。 二、数一数。(数给家长听) 1、一千一千地数,从六千数到二万。 2、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五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3、十万十万地数,从二十万数到一百三十万。 三、先把下面各数分级,再读出来。 1、635400 读作: 2、63540000读作: 3、43000043读作: 4、87002300读作: 5、1358967读作: 6、135896700读作: 四、写出下面各数。 1、七百写作: 2、七百万写作: 3、九千零八写作: 4、九千零八万写作: 5、四千五百二十六万三百七十写作: 6、一千零五十万零三十写作: 7、十万零五写作:8、十二万五千写作:

t h i n g s i n t h 五、拓展练习。 用0、0、2、3、4这五个数字,组成两个零都要读的五位数,看看你能写出几个?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练习题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0850000= 1300000= 20600000= 94000000= 52500000= 230000 = 7000000= 240000= 2、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 968292≈ 699996008≈ 62628383≈ 92100582≈ 10800009≈ 708590≈396000≈ 4293096≈ 52070600≈250734≈ 805200≈ 1400036≈16739600≈ 974000≈ 795400≈164999≈ 1307200≈ 2044700≈ 3、填写下面表格。原数 要求 近似数 省略十位后的尾数(四舍五入到十位) 省略百位后的尾数(四舍五入到百位)省略千位后的尾数(四舍五入到千位)926228 省略万位后的尾数(四舍五入到万位) 4、8□578≈80000,□里可以填的数有 ( )。 4□45601≈5000000,□里可以填的数有( ) 。 □2679010≈20000000,□里可以填的数有 ( ) 。 5、比较大小。 9980○10010 34560○6543 74560○47560 240万○2396000 8475○8万 23586○230000 675900 ○ 700000 12000000○3800000

数的认识练习题

1.数的认识 、填空。(30分) 1. 十个十万是(),6个0.01是(),5里面有()个-。 8 8 2. 一个数,它的亿位上是9,百万位上是7,十万位上和千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万。 3. “神舟七号”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成功发射。飞船绕地球飞行了45圈(约1898325 km)后, 共飞行了2天20小时27分,于2008年9月28日成功着陆。这次载人航天飞行共花费约元人民币。 (1)1898325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4. 一个数由8个亿,6个百万,4个万,9个千,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5. 9..27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6. 3.25化成分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 增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能得到最小的合数。 7. 把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都得8.0,这个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 8. 在3.&&、22、n 3.14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9. a= 2X 3X 5, b= 2X 5X 7,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10. 既有因数3,又是2和5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11. 当x=()时,-是假分数,A是真分数。 10 11 12. a是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13、把4.8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再向右移动两位后,这个数是( 3、9.5607是()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14、最小奇数是(),最小质数(),最小合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 20以内最大的素数是()。 15、把36分解质因数是()。 16、因为a=2X3 X 7, b=2X 3X 3X 5,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X X 17、如果6是假分数,7是真分数时,x= ()o 18、甲数扩大10倍等于乙数,甲、乙的和是22,则甲数是() 19、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72,这三个偶数是()、()、()o 20、x和y都是自然数,x* y=3 (0),x和y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1、一个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个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分位上是最大 的数字,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o 2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29,其中最大的那个奇数是(),将它分解质因数为()o

第12讲 简单的平均数问题201611

难题点拨①同步练习① 36

3、某商场星期六、星期天、星期一3天的平均营业额是67万元,这个商场星期六的营业额是77万元,星期天的营业额是83万元,那么星期一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 4、小娟的数学成绩是97分,小冰的语文、数学、科学三科的平均分是95分,其中语文和科学都是93分。他们俩谁的数学高?高多少分? 难题点拨② 学校开展捐书活动,前2天共捐书214本,后3天共捐了176本。平均每天捐书多少本? 拓展1:王叔叔在工厂做一种零件,前5天平均每天做64个,为了赶任务,他在后3天共做了232个。问:王叔叔平均每天做多少个零件? 同步练习② 1.学校开展捐书活动,前4天共捐书116本,后3天共捐了59本。平均每天捐书多少本? 2.小芳学写毛笔字,他在2天时间里写了47个,后来在4天时间里写了127个。问:她平均每天写多少个毛笔字?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4小时行了226千米,司机算了一下,以这样的速度不能按时到达乙地,所以在后面的路程中以平均每小时61千米的速度行驶了5小时,在规定的时间刚好到达乙地。问:从甲地到乙地,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小明去爬山,他2分钟爬了46米,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再用23分钟就可以爬到山顶。山高多少米? 难题点拨③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3,甲与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75.那么丙是多少? 拓展1:有A、B、C三个数,前两个数的平均数是95,后两个数的平均数是87,中间数是97.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同步练习③ 1、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62,乙、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43。甲数是多少? 2、A、B、C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12,A、C 两个数的平均数是84。B是多少?

《亿以内数的认识》同步练习及答案

《亿以内数的认识》同步练习 一、填空。 1. 10个一千是(),10个一万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 2.一个整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第七位是()位,亿位在第()位。 3.6006006的最高位是()位,最左边的6表示(),中间的6表示(),最右边的6表示() 4.由3个千万、2个百万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5. 比十万少一万的数是(),比九千多一千的数是()。 6. 452631是()位数,4在()位上,表示()个(),它的计数单位是(),5在()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 7. 从右边起,每()个数位是一级。个级包括()、()、()、();万级包括()、()、()、()。 二、判断。 1.十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万。() 2.一个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3.数位就是计数单位。() 4.和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是千位和百位。() 5.万级有万、十万、百万、千万四个数位。() 6.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三、选择。 1.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A、十万 B、千 C、百 2.986543中的“9”表示9个()。 A、万 B、十万 C、百万 D、千万 3.百、千、万、十万……都是() A、数位 B、位数 C、计数单位 4. 一万一万地数,数十次是()。 A.十万 B.一万 C.九千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个数位是一级。 A.三 B.四 C.五 四、解答题。 1. 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一亿倒数到一千万。

2.想想下面每个数中的6各表示多少?再在计数器上画出. 3006 2640 1869 6127 3. 写出下面各数前后相邻的两个数。 (1) ________、_______、40000、 ________ 、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4299、 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99998 ________ 、________。 4. 写一写,画一画.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公开课教案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结合现实情境,利用数位顺序表进一步体会“位值”的含义。 3.在结合现实情境认识大数的过程中,体会大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教学难点:体会“位值”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 1.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读信息。 2.师:这些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你都知道什么?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说,如: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法、大小比较等。 3.课件出示: (1)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把这些数与刚才的数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二)点明课题 (1)师: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比万大的数? (2)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比万更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亿以内的数。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1.认识“十万”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谁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0? (2)师:如果再拨一颗珠子,是几万?(2万)再拨下去呢…… (3)师:9万再加一万是几万?万位满十,怎么办?(万位满

10,要向前一位进1)这里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十万)(4)师:根据刚才拨珠的过程想一想,万和十万有什么关系?(10个一万是十万) (5)师:十万有多大?(课件演示:小正方体由一→十→百→千→万→十万的变化过程)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万”“千万”和“亿” (1)师:十万比万大,10个一万是十万,那还有比十万大的计数单位吗?是什么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两人合作研究。 (2)学生两人一组研究。 (3)汇报,学生可以继续用计数器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最终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归纳“十进关系” (1)师: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师:读一读(从10个一是十,到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认识数位、数级,体会“位值”的含义1.认识数位 (1)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计数单位?万和千万可以换下位置吗?为什么?

各类平均数的简单定义

各类平均数的简单定义 一、算术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设一组数据为X1, X2,...,Xn,简单的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M=(X1+X2+...+Xn)/n 例如,某销售小组有5名销售员,元旦一天的销售额分别为520元、600元、480元、750元和500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 平均销售额=(520+600+480+750+500)/5=570(元) 计算结果表明,元旦一天5名销售员的平均营业额为570元。 拓展:一组数据X1,x2...Xn在数a上下波动,则,原数据分别减掉a,得到一组新数据 X1'=X1-a X2'=X2-a .......Xn'=Xn-a 所以X1=X1'+a X2=X2'+a........Xn=Xn'+a 所以:平均数=(X1+X2+....+Xn)/n 将上面的 X1'=X1-a X2'=X2-a .......Xn'=Xn-a 代入 得到了:(X1'+X2'+....+Xn')/n+a 即=x'拔+a 所以:x拔=x'拔+a 2.加权算术平均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主要用于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设原始数据为被分成K组,各组的组中的值为X1,X2,...,Xk,各组的频数分别为f1,f2,...,fk,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M=(X1f1+X2f2+...+Xkfk)/(f1+f2+...+fk) 二、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是变量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 调和平均数是给定数据的倒数之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简单平均式) (加权平均式) 三、几何平均数 是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根据资料的条件不同,几何平均数有加权和不加权之分。 设一组数据为X1,X2,...,Xn,且均大于0,则几何平均数Xg为:[1] 四、位置平均数 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 1、算术平均值:有样本标志值的总和除以样本数据个数得出。它是描述样本集中区是最常用的统计量。它的指标仅适用于定比数据和定距数据。 2、中位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注意:和众数不同,中位数不一定在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 得影响,有时也会成为优点。在奇偶数中:第、项分别是中位数。 3、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有时众数在一组数中有好几个。用M表示。理性理解:简单的说,就是一组数据中占比例最多的那个数。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平均数》习题.docx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简单的平均数》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题。 ( 1)为了表示得更清楚,可以把数目填在()表中。 ( 2)甲 18 岁,乙 24 岁,甲乙的平均年龄是()岁。 ( 3)每班平均有42 人, 3 个班共有多少人? ( 4)幼儿园把360 朵花平均分给每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4朵,幼儿园共有()个小朋友。 ( 5)( 5+ 9+ 8+ 6)÷ 4=() ( 6) a、 b、 c 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 7)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a,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b,那么这六个数的和是()。 二、综合题 1.四年级学生参加学校大合唱,其中一班男生 6 人,女生 10 人;二班男生和女生都是 5 人;三班男生 2 人,女生 4 人;四班男生 3 人,女生 5 人。把各班参加大合唱的人数, 填入下面统计表。 班别一班二班三班四班合计 人数 ( 1)哪个班参加的人数多? ( 2)哪个班参加的人数正好是哪个班的 2 倍? 2、小明 4 次语文测验的平均成绩是89 分,第 5 次测验得了94 分,求 5 次测验的平均成绩? 三、提高题 1.求平均数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应用平均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 必须灵活应用。如:有三个修路队,甲队有20 人,每天可修200 米 , 乙队有 17 人,每天修

路136 米,丙队有 17 人 , 每天可修路 204 米。 提出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 1)统计( 2) 21( 3) 126( 4) 90( 5) 7 ( 6)(a + b+ c) ÷ 3( 7) (a +b) × 3 二、综合题 1、 班别一二班三四班合计 班班 人数16106840(1)四(一)班参加的人数最多。 (2)四(一)班人数正好是四(四)班的2倍。 2、解:(89×4+94)÷ 5 =( 356+ 94)÷ 5 =450÷ 5 =90(分) 答: 5 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 分。 三、提高题 (1)我们可以求三个队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00+ 136+ 204 = 540 (米) 540÷ 3 = 180( 米 ) (2)我们也可以求三个队平均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 200+ 136+ 204 = 540 (米) 20+ 17+17 = 54 (人 ) 540÷ 54 = 10 ( 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范例三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范例三篇亿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感觉孩子应该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在课堂 教学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范例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缺乏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深入了解。 学生已认识了万以内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数的读写,在创设情景引入环节,我设计了 新世纪小学上学期与这学期的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的对比,旨在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情况,同时也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但没有对万以内数读法进行回顾。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停留在 表面,影响了对含两级的大数读法的积极探究。 二、没有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给我们提供了2015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六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还附有 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反复考虑要不要拓展,拓展可以增强学生的见识,让数学课具有文化味,但时间肯定要被占用。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回答“看图你得到哪些信息时?”首先说到了人口数,我也骑驴顺坡走,没有再延伸。为了让两课时的过度自然,我和学生们借助数位表上讨论了北京市的人口数的组成并试读后,直接出示了例2的典型数据,试读并讨论读法。把第一课时后面的做一做删掉了,学 生没有去感受“你知道吗?”中的大数。这些隐形的知识效果肯定是短时显示不出来的,但学生的知识拓宽被限制了。我在思考假如我不整合课时又该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 三、缺乏练习巩固知识的时间 两个平行班上完后,都只完成对读法的讨论。缺乏必要的训练。而巩固练习是帮助学 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课后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 的正确率不高。铁一般的事实告诉我,我的设计思路是错误的,我可能要付出双倍的时间 去弥补我的过失了。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 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但现在的学生聪明可爱,课外知识丰富,喜欢有挑战性的数据学教学内容,虽然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 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