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的隆回农业

发展的隆回农业

发展的隆回农业

—记改革开放30年来隆回粮食发展隆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范志远邓群华隆回是近代思想家魏源的故乡。县境地处湘中偏西南,雪峰山脉西南端,东西窄、南北长,总面积2855.86平方公里,境内南部多为丘岗,北部多为山地,丘陵起伏,山峦叠嶂,自然景色颇为壮观;受中亚热带气候影响,四季阳光充沛,雨水丰盈,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境内居住着汉族、回族、瑶族、蒙古族等24个民族,2007年末总人口112.75万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在党中央、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隆回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教育事业、旅游和服务业、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银蛇”般的乡村公路平坦出现,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家电大量进入寻常人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旧的三大件被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新的三大件所代替;程控电话,手机普遍成为人民的通信工具;摩托车、小汽车、电脑、空调等高档商品也陆续进入农民家庭消费。)其中隆回农业2007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2.9亿元,比2006年增长4%,农民均纯收入1944元,比2006年增长了8%。全县共完成粮播面积126万亩,其中优质稻61万亩,超级

杂交稻25万亩,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10万亩,全县粮食总产48.6万吨。中药材面积达到32万亩。蔬菜面积22.5万亩,发展反季节蔬菜面积2万亩。生猪出栏93万头,存栏53万头,牛、羊出栏分别为6.4万头和7.3万头,家禽出笼697万只,存栏468万只。完成烤烟1.72万亩,收购烟叶42689担。完成山地造林1.3万亩,实施生态公益林30万亩,发放退耕还林钱粮补助3670万元,三农工作受到省、市表彰。隆回是国家飞播造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及退耕还林重点县,是全国六大中药林种植基地,“中国金银花之乡”、“湖南省商品粮和优质稻生产基地县”、“湖南省瘦肉型猪养殖与出口基地县”、“湖南省秸秆养牛示范县”、“湖南省蔬菜生产基地县”、“湖南经济林基地县”、“湖南省笋林改造示范县”、“湖南省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障食品供应的最基础性的产业,也是确保国家和社会稳定的第一产业。农业也作为特殊的战略产业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持久而且不断深入的保护和支持。

农业的范畴包括农、林、渔、牧、副(农产品加工)五大行业。其中农业中的“农”泛指种植业,而种植业大体分为粮食作物(水稻和早粮:红薯、小麦、大豆、高粱等)、经济作物(蔬菜、中药材、烤烟、水果、茶叶、蚕桑等)两大类。

隆回粮食发展变化路程:

隆回农业的种植业中粮食作物以生产水稻为主,旱粮为辅;经济作物中以生产水果、蔬菜、中药材、烤烟为主。

20世纪的60、70年代,全国上下都在过着吃喝不饱的苦日子,粮食奇缺。在隆回年鉴史书上记载了1961年一位名叫阳芳桂的人,仅仅为了80斤稻谷,害死了一家4口的惨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2年,隆回县境内全面推行包产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简称大包干),土地按人口承包到户,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大包干”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此时,隆回的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转折点和启动点——隆回县农业局成立于1973年,1984年县设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旨目的是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指导与培训,病虫害预测与防治等,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加快隆回的农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县内大力推广新品种,发展庭院经济。县内由原来的常规稻全面推广杂交水稻及种植面积,大幅度增产粮食,解决了多年来未解决的吃饭难问题。1983年,种植杂交稻33.1万亩,全县平均亩产350公斤,稻谷总产31.6万吨。此十年双季稻面积稳定在33万亩左右,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87万亩左右,总产量为30万吨左右。杂交稻的技术推广与面积扩大,稻谷产量增加,但由于早灿稻品质差,适口性不好,稻谷产

生结构性过剩,80年代末市场曾经出现“卖谷难”。农民增产不增收。从1988年起,县内逐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水稻品种,压缩劣质早稻面积,增加优质水稻面积;压缩双季稻面积,增加单季稻面积;压缩粮食作物面积,大力推广优质超级新品种、新技术,扩大高效经济作物面积;20世纪90年代大力推广优质及超级杂交品种,县内大力建设商品基地,发展支柱产业。1999年,县(农业局)在羊古坳乡转角丘村试种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98亩,平均亩产680公斤。2000年,县(农技中心粮油站)在金石桥镇月山村举办两优培九百亩高产攻关,平均亩产703.3公斤。当年,全县种植面积3500余亩,隆回县被定为湖南省两系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基点。21世纪2001年,全县两系超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76.6万亩,稻谷总产为32.64万吨。2002年,全县两系超级杂交稻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减少到76.6万亩,稻谷总产为28.15万吨。是年,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32.17万亩,优质率达到45.4%,隆回县由湖南省农业厅确定为“湖南省商品粮和优质生态稻米生产基地县”。由于调整种植结构(压缩粮食作物面积,扩大高效经济作物面积),粮食生产90年代后期,有曾一度回落。21世纪2001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取消了“千年皇粮”农业税,财政倾斜投入农资补贴、生产补贴,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广大农

民尝到了种粮甜头,全县水稻面积和产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同时,不断涌现了种粮大户。

隆回县1978年-2007年三十年来粮食生产情况

年份

粮食作物早稻中稻晚稻

播种面

总产量(吨)

播种面

积(万

亩)

总产(吨)

播种面

积(万

亩)

总产(吨)

播种面

积(万

亩)

总产(吨)

1978 123.9 294742 38.96 114363 15.38 51629 37.72 77935 1988 118.63 337587 32.63 106638 20.24 66963 35.28 118768 1998 124.61 432924 28.13 119997 21.81 117121 34.02 126203 2007 126.38 48.66万吨23.82 952800 36.81 125515 25.875 103500 数字摘自《隆回县志》2006年第11版和《隆回年鉴》

1978年-2007年三十年全县农业总产值情况

年份

农业总产

值(亿元)农业总产值比上

年增长(%)

农民人均

纯收入

(元)

备注

2002 15.31 1170

人均纯收入为1978年的20.17

2004 18.943 比2003年增长1406

15.14%

2005 19.9 比2004年增长5% 1678

2006 21.6 比2005年增长4% 1804

2007 22.9 比2006年增长4% 1944

数字摘自于《隆回年鉴》

数字是枯燥的,这些数字给我们展示的是成几何级数的增长,而这些增长却真实地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隆回人在农业上拼搏进取的精神,由此可想,今日之成就却是一年一年、一月一月、一日一日累积,奋争而成的,我们欣喜于这样的结果。

隆回农业粮食发展前景:

1、粮食生产有市场。从表上可以看出,粮食生产有很

好的市场前景。

2、面积、产量发展有空间。一是结合“测土配方”、“多播

一斤种,增收百斤粮”等示范工程项目,大力推广粮食高产高效配套集成技术;二是加强高产创建,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力争粮食平均亩产超过500KG。隆回县已列入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分别安排在滩头、周旺、雨山铺、桃洪镇、石门、荷香桥6个乡镇40个村建设标准粮田40000亩。共投资909.67万元,2007年完成投资472.58万元。

3、农民增收有希望。一系列优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

台,加之市场的拉动,粮价的攀升,优质优价已成为市场的必然趋势;特别是现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机插、机收和机耕等农机作业的全面推进,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用工)投入成本,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4、生产技术有保障。一是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健全,推广力量雄厚,全县有农技人员300多人,二是农业科技入产率高,县农业局、农技中心认真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2006、2007年两年以来在金石桥、羊古坳、鸭田、司门前、罗洪、高坪、七江、六都寨、荷田、岩口10个乡镇创建了8个超级杂交水稻百亩高产示范方,4

个千亩示范片,10个万亩示范带,在荷香桥等10个乡镇建立辐射区,2007年,全县超级杂交稻总面积达25.17万亩,其中超级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10.08万亩,建立了一个品比试验点,一个高产攻关公顷片,两个300亩高产方,技术示范区平均亩产650.7公斤,总产增加1.89万吨,增收3405万元。通过以点带片,以片带面,推进粮食生产整体均衡发展。

5、政府高度重视与支持。在全县内积极开展病虫专业化防治试点示范工作。水稻实行病虫专业化防治:不仅能提高防治效果,而且比农民自防每季667平方米,共增收节支103.7元(含节约用工成本)。同时,可有效杜绝高毒、违禁农药使用,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保障人畜安全。有力促进

植保新技术、新器械的推广应用。农业部门得以从病虫防控的预测预报组织发动、宣传、督查等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将工作着力点转向到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的引导,管理和培训指导上,广大农民则腾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从事二、三产业,增加家庭收入。病虫专业化防治工作将作为大力推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举措。

6、引领生态农业。实施猪-沼-稻生态农业技术,推动隆回农业发展。在六都寨镇星星村示范该技术19.4亩,平均亩产547.6公斤,每亩减少成本32元,亩增纯收入54元。广泛应用该技术能提高种子出苗率和成穗率,改善稻米卫生品质,节省种田成本,增加种田收入。

隆回近年来因地制宜,针对南部多丘岗、北部多为山地的特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区域化发展支柱产业,区域化规模生产,以优势农作物为主,其它农作物为辅的多元种植结构。在南面乡镇逐步形成了傅家坳至柳山的20万亩柏林基地;以荷香桥、雨山等乡镇为主的3万亩烟叶生产基地;以三阁司等乡镇为主的3万亩辣椒生产基地;以北山等乡镇为主的4万亩百合生产基地;以滩头等乡镇为主的5万亩楠竹生产基地;以桃洪镇等乡镇为主的10万亩经果林生产基地。在北面乡镇逐步建成了以小沙江等乡镇为主的18万亩金银花生产基地;以虎形山等乡镇为主的1万亩反季萝卜生产基地;以六都寨等乡镇为主的30万亩杉木林生产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