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最新)

(完整版)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最新)

(完整版)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最新)
(完整版)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最新)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1.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三种不同理解

(1)普通社会工作 (2)行政性社会工作 (3)专业社会工作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2. 社会工作的特点

(1) 专业助人活动 (2) 注重专业价值 (3) 强调专业方法 (4) 注重实践 (5) 互动合作 (6)

多方协同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 3. 社会工作的目标

{

服务对象层面

{ 解救危难

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

社会层面{

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文化层面{

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

4. 社会工作的功能

{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恢复弱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对社会的功能{

维护社会秩序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 1. 社会工作的要素

(1) 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①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发展较快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讲最需要帮助的人。如: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最值得帮助的人”。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困难境地的人。 ② 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 贫困的个体和家庭→有问题、欠发展的社区 困难民众→一般公众

(2)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① 社会工作者的特征

社会工作者是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从事职业化社会服务的人。 它不只是一个个体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团队概念。 ②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a) 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服务提供者、治疗者、支持者、关系协调者、倡导者 b) 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行政管理者、资源筹措者、政策影响者 c) 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

(3) 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的灵魂)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为自己行动的目标。

(4) 专业的助人方法(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

(5) 助人活动(社会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连接各种要素,社会工作的外在表现)

不能简单的将助人活动理解为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单向支持,它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合作过程

2. 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1) 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 (2) 促进和使能的能力

促进:促进服务对象的改变;使能: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去面对问题

(3) 评估和计划的能力 (4) 组织服务和干预的能力 (5) 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第四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

{

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残疾人社工工作 矫正社会工作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

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 社会工作价值观 1. 社会工作价值观定义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在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一整套对人、对事和对专业的总体判断和核心理念,它对树立专业使命、规范专业行为和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2.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1) 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

(2) 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 (3) 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4) 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 (5)

维护社会正义

3. 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1) 服务大众 (2) 践行社会公正

(3) 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4)

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5)待人真诚和守信

(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4.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1)以人为本,回应需要

(2)接纳和尊重

(3)个别化和非评判

(4)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5)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

(6)权利与责任并重

(7)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二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定义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一整套指导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6)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3.社会工作实践中面临的伦理难题

(1)保密问题

(2)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

(3)价值介入和客观性的矛盾

(4)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利益满足和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5)自我决定问题

4.伦理难题的基本处理原则

(1)保护生命原则

(2)差别平等原则

(3)自由自主原则

(4)最小伤害原则

(5)生命质量原则

(6)隐私保密原则

5. 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的主要内容

(1) 尊重服务对象 全心全意服务 (2) 信任支持同事 促进共同发展 (3) 践行专业使命 促进机构发展 (4) 提升专业能力 维护专业形象 (5) 勇担社会责任 增进社会福祉

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人类行为 1. 人类需要的层次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从低到高){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Alderfer 的ERG 理论{

生存的需要(Existence ) 关系的需要(Relatedness )

成长的需要(Growth ) 莱恩?多亚尔和 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基本需要

中介需要

2. 人类需要的类型

(1) 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起源划分)

(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内容划分)

(3) 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划分)

3. 人类行为的类型

(1) 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按人类行为的起源划分)

(2) 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按行为对社会的作用划分) (3) 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按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

4. 人类行为的特点

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

第二节 社会环境 1. 社会环境的特点

多样性、复杂性、层次性、稳定性、变动性

2. 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1) 家庭

a) 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

单位,是人类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b)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一对夫妇+未婚子女)

主干家庭(一对夫妇+一对已婚子女)

联合家庭(父母+多对已婚子女)

单亲家庭(父母一方+未婚子女)

丁克家庭(夫妇双方,没有孩子)

单身家庭(鳏寡孤独)

失独家庭(失去独生子女)

空巢家庭(子女上学或外出工作) c)家庭教养模式

{娇纵型(溺爱+疏于管教) 容易发展成反社会型人格支配型(溺爱+严管)

专制型(无爱+严管)

放任型(无爱+放任)

冲突型(关系紧张+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

民主型

d)家庭的功能

情感支持、性爱满足、繁衍后代、社会化、经济功能

e)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纵向影响: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发生的事件对当今家庭成员行为的影响

横向影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同辈群体

a)同辈群体的含义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等大体相近的人所组

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b)同辈群体的特点

平等性、开放性、认同性、独特性

(3)学校

(4)工作单位

(5)社区

a)社区的基本功能

经济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控制功能、成员间相互支持功能

b)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i.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和风俗

习惯等;

ii.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产生影响;

iii.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iv.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6)文化(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

(7) 大众传媒

a) 大众传媒的功能

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b) 大众传媒的类型

{旧传媒:印刷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广播、电影、电视)新传媒(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1) 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 (2) 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 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 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社会工作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不仅要评估服务对象行为方面的情况,还要评估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评估服务对象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个人和环境,改变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况,恢复和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 婴幼儿阶段(0-3岁)

特点:自我意识的三个阶段

(1) 游戏伙伴阶段 (2)退缩阶段 (3)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哺乳 (2)母爱剥夺 (3)弃婴

2. 学龄前阶段(3-6岁)

特点: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自我意识的发展、认识性别、道德的发展 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因素构成。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挑食偏食 (2) 攻击行为 (3) 电视依赖 (4) 自闭症

自闭症主要症状:①社会交流障碍明显 ②言语障碍突出 ③兴趣狭隘,行为刻板重复,要求环境不变 ④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⑤多数感觉异常 社会工作者干预方法:①成立自闭症幼儿成长小组 ②对家长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服务 ③争取更多社会福利和保障

3. 学龄阶段(6-12岁)

特点:语言的发展、自我意识、道德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不出声的思考问题)。 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儿童意外伤害 (2)校园欺负 (3)儿童性伤害

4.青少年阶段(12-18岁)

特点: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情绪发展出现两极性、性心理发展、社会化任务

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面临的主要问题

(1)网络成瘾(2)青少年犯罪(3)青少年性行为

5.青年阶段(18-35岁)

特点:生理成熟稳定、心智活动效率最高、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更为成熟、人生观的稳定和成熟

青年人的认知发展表现为能力发展,包括一般能力(思维感知、观察、记忆、想象、语言和操作技能组成)和特殊能力(职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三方面的发展。

人生观稳定成熟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的发展成熟上。

面临的主要问题

(1)婚恋问题(2)性别歧视(3)就业问题

6.中年阶段(35-60岁)

特点:固定智力上升、流动智力下降、智力技巧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情感趋于深沉稳定、婚姻务实、事业成败的关键期

面临的主要问题

(1)早衰综合症(2)更年期综合症(3)婚外恋(4)家庭暴力

早衰综合症产生的原因:①工作压力大②生活负担重③不良的生活习惯。

7.老年阶段(60-死亡)

特点:认知既表现出成熟和稳定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的一面、老年期仍有创造性思维,并不是所有智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

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失智和失能(2)精神健康问题(3)死亡问题(4)老年人歧视和被虐待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

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联,包括内部的心理、外部的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心理社会社会治疗模式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为“人在情境中”。

4个基本假设:

{

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

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大的现实生活压力 缺乏个人社会功能发挥的机会 不成熟或有缺陷的自我和超我功能{

不成熟:像没长大的孩子 害怕独立、要求过度被保护有缺陷:过分焦虑、难以 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行为 、 较弱的现实感和理性判断力 过分严厉的自我防卫机制和超我功能:过分抑制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

(2)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直接治疗技巧:直接面对服务对象

间接治疗技巧:通过辅导第三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直接治疗技巧{

非反思性技巧{支持 直接影响 探索?描述?宣泄

反思性技巧{

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人格发展反思

间接治疗技巧:维持、直接影响、探索—描述—宣泄、现实反思,介入焦点是个人与环境之

间的适应程度。

2.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① 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② 运用综合的策略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分类诊断 ③ 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5个层面: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3.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 危机介入理论

危机介入模式通常涉及2个方面:①减轻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 ②利用危机事件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且同时提升服务对象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危机: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分为2类:普通生活经历的危机和特殊生活经历的危机

普通事件成为危机须同时满足的3个条件:①阻碍服务对象重要目标的实现 ②超出服务对象现有能力 ③导致服务对象出现心理失衡。

危机具有即时和紧急的特征。 (2)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危机介入策略通常涉及3个基本方面的服务:危机中无助感受的处理、

外部社会资源的挖掘以及服务对象应对危机能力的提升

4.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① 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② 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③ 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④ 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5. 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1) 行为治疗模式的3种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2) 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放松练习、系统脱敏(从低→高)、满灌疗法(快速脱敏,直接面对最担心的处境)、厌恶疗法、模仿

6. 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① 注重服务对象的行为评估

包括3方面的主要工作:确定需要修正的行为、明确需要修正行为的外部环境刺激、确定需要修正行为的结果。 ② 关注服务对象行为的修正

3项主要任务:确定行为修正的目标、选择行为修正的治疗技术、实施行为修正计划。 ③ 侧重行为修正效果的评估

对服务对象的行为改变状况和服务对象的满意状况进行评估。

7. 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 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人本治疗模式把辅导介入的重点转向辅导过程中伙伴关系的建立以及双方情感和体验的交流。

3方面的理论假设: {

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具有发挥各种潜力、追求不断发展的基本趋向。自我概念: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自己和他人关系、环境的知觉和评价。

服务对象自我概念的形成会受到周围他人价值标准的影响。 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自我概念与真实的经验感受相冲突。 (2) 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

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3) 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 ① 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② 强调个案辅导关系(真诚、同感、积极关怀) ③ 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第二节 个案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1. 申请与接案

3个具体步骤:

(1)求助者的服务申请

社会工作者要倾听诉求,进行简要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立即给予必要的帮助,对求助对象有一个总体了解。

(2)接案

面临的3项基本任务:

①鼓励服务对象积极面对改变

②明确服务对象的改变要求

社会工作者需要给予必要的说明和解释,让求助者正确了解机构的服务内容和

范围,并鼓励求助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积极配合,减少求助对象的依赖,明确求

助对象的改变要求。

③确认求助对象的受助身份

(3)专业关系的建立

专业关系建立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服务对象进一步寻求服务机构帮助的动力和

信心。另外社会工作者也要充分尊重求助对象自己的意见,让求助对象自己决定是

否接受机构的专业服务。

转介服务:通过一些必要手续将服务对象介绍给其他能提供及时必要帮助的服务机

构或者其他社会工作者。

2种情况下允许转介:①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属于本机构的服务范围②服

务对象在本机构的服务区域之外。

2.预估与问题诊断

(1)服务对象有关资料的收集

个人资料包括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情况,环境资料包括服务对象所处的家庭、同辈群体、社区以及学习和工作环境等情况,资料收集还包括个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情况。

(2)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

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横向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纵向是分析服务对象问题发展变化的过程。

(3)服务对象问题的诊断

内容包括4个方面:①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要表现②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③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环境拥有的资源④实施干预的建议。

3.制定计划

(1)服务计划的制定

服务计划制定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创造条件鼓励服务对象参与。

服务计划的内容涉及7个方面:

①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②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问题③理论的依据④服务计划的目标⑤服务开展的基本阶段和采取的主要方法⑥服务开展的期限⑦联系方式

社会工作者需做到5点:

①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②明确服务阶段的目标、阶段和方法③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④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⑤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2)服务面谈内和服务面谈外的安排

4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①每次服务面谈结束之后,给服务对象设计和布置行动任务作为面谈外的任务②每次

服务面谈开始阶段,安排一定时间用于回顾和总结服务对象前一次行动任务完成情况

③每一次服务的面谈中,针对服务对象行动任务的完成情况给予面对面的指导④每次

服务面谈结束前,让服务对象了解下一次行动任务的要求和要点

(3)服务协议的签订

5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①服务目标②服务内容和方法③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④服务的地点、时间、

期限和次数⑤服务双方的签字

4.开展服务

社会工作者需完成3项主要任务:

①服务的推进

社会工作者应遵循的原则(先易后难){从能做的开始

从愿意合作的着手

采取综合的服务策略

②专业角色的扮演

使能者、联系人、教育者、倡导者、治疗者

③专业合作关系的维持

社会工作者需做到:接纳、无条件关怀、真诚

5.连接社会资源与协调服务

(1)社会资源的类型

非正式社会资源: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亲属、朋友和同伴等正式社会资源:社会服务机构、公益组织以及学校和医院等(2)连接社会资源的方式

资源的提供→现有资源直接提供给服务对象

资源的发现→寻找潜在资源

资源的培育→培养和创造需要的社会资源

资源的表达→向周围人解释服务对象的想法和要求

利益的协调→为服务对象争取合理的利益

权益的保护→帮助服务对象争取合理的利益

(3)服务的协调

①服务面谈内跟服务面谈外的协调

②服务对象的改变与周围他人改变的协调

③服务对象的改变和社会工作者改变的协调

6.评估与结案

(1)结案

可以结案的情况:

{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

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

服务对象出现了新要求,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和服务机构解决

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结案处置:

{预先告诉服务对象,让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做好准备

巩固服务对象在已经开展的服务中获得的改变

与服务对象一起进一步探讨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

结案形式:

{在最后一次服务面谈中,直接告诉服务对象

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让服务对象逐渐适应个案工作的结束变换联系的方式

(2)成效评估

评估是对个案工作的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

主要内容:①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②服务目标的实现程度③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

评估采取的不同方法:①服务对象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②社会工作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③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

(3)跟踪服务

巩固进步、增强支持、持续评估服务效果

第三节个案工作常用的技巧(重点掌握)

1.会谈

(1)个案会谈的类型

建立关系的会谈、收集资料的会谈、诊断性会谈、治疗性会谈、一般性咨询会谈(2)个案会谈的安排

{个案会谈的准备:服务对象资料、会谈时间地点和场地布置等

个案会谈内容的安排{会谈开始阶段:回顾上一次会谈结束后服务对象生活中出现的变化会谈中间阶段:通过直接互动帮助服务对象调整想法、行为和感受会谈结束阶段:总结会谈中的学习经验并布置会谈后的行动任务

会谈内与会谈外的衔接:两者间的衔接主要依靠会谈内行动任务的布置(3)个案会谈的技巧

{支持性技巧: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引导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

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2.记录

(1)个案记录的方式:文字、录音、录像

(2)个案记录的要求

a)个案记录的基本格式要求

b)现在与过去

现在问题为描述重点,过去经历作为现在问题的补充解释,放在问题描述之后。

c)实事与推断

事实描述放在推断前。

(3)个案记录的作用

跟踪服务、社会工作者评估、转介依据、机构评估依据、未来研究的参考

3.收集资料(考多选)

(1)会谈的运用

方式:自我陈述、对答方式

(2)调查表的运用

调查表有2种:

结构式(问题+答案)→适用于服务结束后,针对服务对象改变状况的调查

非结构式(问题)→适用于对自己生活的评价,或对生活的改变要求

(3)观察的运用

参与观察:社工在观察过程中直接参与观察服务对象的活动(容易受社工自己主观偏好的影响)

非参与观察:社工在观察过程中不直接参与观察服务对象的活动

(4)现有资料的运用

文献纪录、实物

4.策划方案

(1)目标清晰而且现实(可观察、可测量、积极向上)

(2)服务对象范围明确

(3)策略合理

5.评估

效果评估:针对服务介入的效果进行评估

过程评估:针对服务介入的具体过程进行评估

评估的方法:行为评估(测量外在行为表现)、问卷评估和心理测量相结合(内在状况)

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

第一节小组工作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1.小组工作的概念

涉及4个要素:

①小组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②小组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按既定目标带领和引导的一个过程

③小组组员在小组过程中面对面的互动,互相影响,共同解决面对的问题

④小组组员之间经验的相互影响和分析,从而达到改善案主社会功能、促进个人和群体健

康成长的社会目标

2.小组工作的类型

(1)教育小组

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不足,促使成员改变其原来对于自己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和解决方式,从而实现小组组员的发展目标。

(2)成长小组

多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成长小组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的运用自己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的发展。成长小组的焦点在于个人的成长和正向改变。(3)支持小组

支持小组一般由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情感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

支持小组中最重要的是关系建构、相互交流和相互支持。

支持小组要充分发挥组员的自主性。支持小组有:“单亲家庭自强小组”、“癌症患者小组”、“吸毒人员的同伴治疗小组”。

(4)治疗小组

治疗小组组员来自那些不适应环境,或与其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而导致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例如:为吸毒人员提供的“美沙酮治疗小组”为矫正对象开展的“星星点灯小组”

3.小组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1)小组工作的特点

①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②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③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

④注重团体的动力

(2)小组工作的功能

①塑造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②提供小组组员自我改变和“被肯定”的社会场景

③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④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模式

1.互动模式

(1)互动模式的含义

互动模式是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和社会环境之间、小组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高其发展能力。

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焦点在于互动关系和效果。

(2)互动模式的工作原则

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工作,服务对象没有固定概念,只要是有需要的人都可参加特定的小组。

互动模式下没有治疗目标,没有政治和社会发展方案,有的是彼此间的交心、约定跟和谐的人际关系。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小组组员间、小组与社会间的协调者。

应坚持的原则:开放性互动、平等性互动、面对面的互动

2.发展模式

(1)发展模式的含义

发展模式旨在解决和预防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衰减问题,恢复和发展服务对象的社

会功能。

(2)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发展模式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提升。发展模式关注的是小组组员的社会功能而不是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因素,重视的是组员个人潜力的发展和发挥而不是治疗性辅导。

发展模式适用于有困难的人群、面对危机的人群、寻求更大发展的人群。它可以是救助性的,也可以是锦上添花性的。

(3)发展模式的工作原则

发展模式下的小组工作,特点是鼓励组员参与小组活动,积极表达自己并找出小组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形成积极的小组互助关系,促进组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

应坚持的原则:积极参与、使能者原则

第三节小组工作的过程

1.准备阶段

(1)组员的招募及遴选

a)招募成员(常考)

i.主动向本机构寻求帮助的某些人员

ii.已由本机构服务的某些对象

iii.其他机构转介来的特定服务对象

iv.通过互联网、社区宣传栏等载体得知信息而主动报名参加的某些人员

v.社区居民向本机构介绍的某个人员

b)遴选和评估

i.有共同或相似的问题,或有共同的兴趣和愿望

ii.年龄和性别

iii.文化水平或对某些问题的认知

iv.家庭状况

v.职业状况

vi.对参加小组的要求

c)确定组员

(2)确定工作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

确定小组目标应遵循的原则:①目标清楚(可测量、可评估)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③目标要适合小组组员的实际能力④具体目标之间的相容性⑤目标的表述要尽量使用正面的肯定性语言

(3)制定工作计划

(4)申请协调资源

向所属机构提出申请、向有关社区或赞助机构争取资源

(5)小组的规模和工作时间

a)小组的规模:3~50人为佳

影响小组大小的因素:①小组目标②小组类型③探讨问题的性质④组员的成熟度

⑤工作者的经验⑥有无协同领导者

b)小组的时间

工作的持续时间、小组聚会的频率、每次活动的长短、小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2.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是小组组员之间、社工与小组组员之间关系建构的阶段,是小组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的阶段,是小组规范化的阶段

(1)开始阶段组员的一般特点

矛盾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心理上)、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行动上)、沉默而被动(情绪上)、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与社工关系)

(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a)协助小组组员相互认识,消除陌生感

b)帮助小组组员厘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c)讨论保密性和建立契约

d)制定小组规范(秩序性规范、角色规范、文化规范)

e)营造信任的小组氛围

f)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领导者、鼓励者、组织者

3.中期阶段

组员关系走向紧密化,小组内部权利竞争开始。

(1)中期阶段组员的常见特征

a)对小组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b)互动中的抗拒与防卫心理

c)角色竞争的冲突

(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社会工作者在转折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小组冲突

a)处理抗拒行为

b)协调和处理冲突

c)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d)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不是以工作者为主导,主要以组员为主导)

e)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协助者和引导者、调解人和支持者

4.后期成熟阶段

(1)后期阶段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a)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b)小组的结构趋于稳定

c)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

d)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协助组员解决问题

a)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

b)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

c)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d)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3)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a)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连接者

b)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

c)小组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5.结束阶段

结束阶段最明显的特点是组员情绪和小组结构的变化

(1)结束阶段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a)浓重的离别情绪

i.采取逃避的态度否定小组即将结束的事实

ii.出现退化行为,以期能够延长小组的日程,增加与社工和组员相处的时间

b)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

(2)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a)处理小组的离别情绪与感受

在小组结束阶段最后一次聚会前,社工有必要告知每一名组员小组结束的日期

社工还应与组员一起讨论并处理他们此时内心的矛盾和伤感

b)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主要方法:模拟练习、树立信心、寻求支持、鼓励独立、跟进服务(通常安排在小

组结束后的两个月后、三个月后或半年后)

(3)做好小组评估

小组评估贯穿小组工作的整个过程

包括:社会工作者自评、组员自评、观察者或督导评估

6.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引导者、领导者

第四节小组工作技巧

1.沟通与的互动的技巧

(1)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a)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

b)专注于倾听

c)及时回应

d)适当的自我表露

e)对信息进行磋商

f)适当帮助梳理

g)及时进行小结

(2)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

a)提醒组员相互倾听

b)鼓励组员相互表达

c)促进组员相互理解

d)促进组员相互回馈

e)示范引导

2.小组讨论的技巧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主题、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公开讨论、陪席式讨论、座谈会、质询会形式)、安排活动的环境、挑选合适的参与者、准备好讨论草案

(2)主持小组讨论

a)开场的技巧(介绍成员、引出主题、提出要求)

b)了解的技巧(观察、反馈)

c)提问的技巧(封闭式提问:“是不是”、深究问答型:“描述”“告诉”“解释”、重新

定向型:问其他组员的看法、反馈和阐述型:对讨论内容总结、开发式:为什么)

d)鼓励的技巧(对较为内向的组员给予支持)

e)限制的技巧(当组员的发炎太抽象或讨论脱离主题范围时,①社工用“是不是”的

言辞问询其他成员②及时切断话题,给予适当打岔③限定发言时间,调整发言次

序)

f)沉默的技巧

g)中立的技巧(①避免与组员争论,不偏袒或属意任何一方②仅提供问题,不给予

答案③提供资料信息,但不予以决断

h)摘述的技巧(简要明晰,摘要后向发言组员确定其正确性)

i)引导的技巧(①注意把握小组讨论的程序②妥善处理讨论中发生的冲突,避免指

定发言,避免轮流发言,避免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

j)讨论结束的技巧

(3)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a)扣紧小组目标

b)考虑组员的特征和能力

c)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

d)经验分享环节(让组员分享彼此的经验,鼓励组员发表参与小组活动的感受,讨论

彼此在小组活动中的成长经验。经验分享环节也是社工评估小组工作是否达到预期

目标的环节之一)

(4)小组评估技巧

小组评估是一种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证明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a)小组评估的类型

作为研究方法的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作为工作方法的评估:组前计划评估、小组需求评估(开始于小组设计阶段并贯穿整个过程,由资料收集、资料分析、作出判断并制定干预计划三步骤形成)、小组过程评估(在小组发展中,收集相关资料以显示组员的变化和小组的发展过程状况)、小组效果评估

b)评估的一般流程

评估方案的制定、评估体系的建立、评估要素之间的联系、按照评估流程实施评估、评估后审核、编写评估报告

c)评估资料的收集

i.测量工具的选择

小组记录(过程式记录、摘要式记录、问题导向记录、录音和录像)

个人自我报告(小组组员的自我评价报告)

分析报告

目标达成量表(GAS)、任务完成量表(TAS)和心理测量量表

ii.资料的收集

资料来源的多样性、收集资料的方法、谁来做评估(由主持小组之外的人,如

老师、督导测量比较客观)

iii.资料收集中常见的问题

组员和社工之间的关系(社工最好不要参与评估资料的收集)

非干扰性与干扰性观察

第六章社区工作方法

第一节

1.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和目标

(1)社区工作的特点

a)分析问题的视角更趋向于结构取向

b)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政策分析和社会制度的改变,注重权利和资源分配的公正

c)具有政治性

凡涉及到权利与资源的都可视为政治

d)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2)社区工作的目标

目标分类{任务目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满足社区需要,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过程目标:促进居民的一般能力,重在过程,不要结果

具体目标

{推动居民参与

提高居民的社会意识(向上反映意见) 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第二节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的含义

社区成员通过参与与合作,以集体的形式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2)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地区发展模式是社工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

a)较多关注社区的共同性问题

b)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c)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

d)地区发展模式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3)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a)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

b)团结邻里→邻里关系不良

社会工作者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工作的含义:非盈利性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2.我国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普通、行政、专业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的特点:专业性助人活动、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1.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困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2.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 4.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1.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扩大的对象。 2.社会工作的五大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年龄层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特殊人群)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服务领域)社会救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服务角色、间接服务角色。 2.直接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 3.间接服务:管理者、资源管理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 4.社会工作者知识化基础:理论、政策、技术、文化。 5.能力要求:技术、文化、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简单了解)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1.国际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 2.六项基本原则(是根本性,但不具体化,不适用每一个具体实践环节):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等。 3.中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内容:对服务对象、专业实践、服务机构、公共福利发展、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五个方面的看法。 4.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容: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伦理主要六点内容:对服务对象、同事、机构、自身、本专业、全社会。 2.社会工作伦理难题:保密问题、情理合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觉原则和家长制。 3.七大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小伤害、改善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 4.专业守则四大作用:保障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5.社会工作守则十二项内容:尊重对象的权益、严守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尊重同事的工作、恪守公私界限、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发展专业、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共福利、共同执行守则。 第三章第一节人类行为 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层需要。 2.阿尔德弗尔ERG理论: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完整版)2017助理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助理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年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时间为6月17日、18日,考试科目:工作实务、综合能力。2017年助理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考试时间:6月18日9:00~11:00,真题及答案已经陆续公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工作者老李的带领下,社区助老服务队向社区居民宣传助人互助的精神,促进灵力相互关爱,相互扶助,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社区助老服务队。上述老李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在文化层面的目标() A.激发潜能 B.促进社会公正 C.促进发展 D.促进社会团结 答案:D 2、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是从事志愿服务的人 B.“助人”是专业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C.社会工作价值观必须通过专业实践养成 D.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合作的过程 答案:D

3、社会工作者小王筹备“老来乐”老年人小组活动,吸引不愿意出门的老年人参加社区活动,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区。在开展活动时,小王作为支持者应() A.负责小组的领导与管理 B.鼓励老年人分享人生经验 C.评估老年人的正向改变 D.邀请街道干部观摩小组活动 答案:B 4、社会工作者老李为10岁的困境儿童小蕾提供服务。老李评估发现,小蕾母亲因残疾无法正常工作,父亲因抢劫刚刚入狱服刑,尽管小蕾家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后能维持基本生活,但小蕾觉得会被社区其他孩子看不起,一直郁郁寡欢。下列老李的服务中,体现促进小蕾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功能的是() A.邀请小蕾参加社区举办的兴趣小组 B.协助小蕾母亲申请残联的残障补贴 C.协调小蕾定期联系正在服刑的父亲 D.联系小蕾亲戚商议其日常生活照顾事宜 答案:A 5、使能是社会工作者应该拥有的一种核心能力,下列做法中,体现该能力的是() A.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个案社会工作实用案例分析.docx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 案主背景: 李某,女,今年18 岁,初中文化程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喜欢独处。初一下半学期 开始就经常称头晕,不去上课,可经医生检查一切正常。初三勉强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入校 门。平时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比较喜欢卡通片,也照着漫画书上画漫画玩,可画得不怎么 样,也从不敢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父亲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她,母亲经常要去照顾外婆, 与案主交谈的机会也比较少。因案主读书成绩比较差,父母也就对她没什么期望,认为 女孩子书读不好就让她呆在家里,将来嫁人算了。母亲平时常常用“你不行的”、“你不会的”等言语对案主做家务事予以评价。案主初中毕业后不再上学,父母怕她到外面学坏,也不让她出去结交同伴,使她更加孤独。居委会人员也反映案主特别敏感,只要她看见别人聚在一起讲话,就会认为是在讲她,为此还和邻居发生过矛盾。对于邻居的同龄人,她总是以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拒绝与其交往,也从不肯参加社区活动。最近母亲发觉案主越来越不愿意与 人交往,就托熟人帮她介绍了一份简单的工作,想让她去社会上历练历练,可她做了两天就不肯去了,母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所以就来求助社会工作者希望得到帮助。 个案分析: 案主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性格问题( 2)人际沟通问题( 3)自我认同问题( 4)家庭问题 工作目标: ( 1)提高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2)改善案主的生活环境,恢复和提高案主的自信心( 3)树立其对自我的成功认同感,从而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 工作原理: ( 1)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2)“人在情境中”理论(3)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 4)现实治疗法的理论 工作方案: ⒈ 首先,工作员登门上访与案主母亲和案主进行初次见面,并和案主母亲及案主会谈。此 次会谈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案主母亲和案主双方来了解案主求助的动机,尽可能的找出案主当前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作出是否需要给与帮助的决定。在会谈过程中,一方面工作员通过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谈话方式,大致了解案主个人的基本信息、家庭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面临的 困难,以确定是否可以结案,另一方面要向案主坦诚介绍工作员自我的身份、机构的设置及服务内容,以尽量减轻案主的疑虑和敏感度。 ⒉再通过展开一到二次的访谈与案主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使案主相信工作 者的能力,同意接受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即取得案主的信任。并同案主一起协商制定具体的 治疗计划,签订服务协议,其中涉及到澄清服务的方法、服务的性质、服务的目标,明确案 主、工作者、机构各自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 成效评估: 本次服务计划综合考虑到案主的心理需求及其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

2019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知识点汇总Ⅰ

2019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知识点汇总Ⅰ 单选题 1、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这是小组工作的哪种工作模式?() A.社会目标模式 B.治疗模式 C.互动模式 D.发展模式 答案:C 社会工作目标模式强调“共同体”,治疗模式强调“改变”,互动模式强调“组员互动”,发展模式强调“人有潜力”。结合题中和每个模式强调的关键词,正确答案是C。 单选题 2、社会工作者小张为患有绝症的高大爷提供服务有三年了,双方建立了高度信任的关系。高大爷把小张当做自己亲身儿子看待,有很多没有跟儿女提起的事情,他都会跟小张说。有一天,小张在与高大爷的谈话中得知他有数额不小的银行存款,但又不愿意留给子女。面对这种情况,小张应当()。 A.告知高大爷的家人 B.根据保护隐私原则,为高大爷保守秘密 C.与高大爷面谈,了解他日前的苦恼和生活状况 D.劝说高大爷将存款转给自己的孩子 答案:B [解析] 为服务对象保密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除非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

相关保护措施。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社会工作者事后以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本题所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张应为高大爷保守秘密。 单选题 3、社会工作的灵魂是()。 A.价值观 B.工作方法 C.助人活动 D.服务对象 答案:A [解析]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只有在牢固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才会自觉地、持久地开展工作,才会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 单选题 4、关于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包括解决社会问题 B.包括促进社会公正 C.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革命 D.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不但要对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和群体进行服务,而且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及推动社会进步等。 单选题 5、社会工作督导是一个提升社会工作效能的过程,其根本目标是()。 A.协助社会工作者共同完成任务

助理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资料

精品文档2017助理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考试科目:工日17日、182017年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时间为6月18月2017年助理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考试时间:6作实务、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已经陆续公布。:00日9:00~11一、单项选择题 、在社会工作者老李的带领下,社区助老服务队向社区居民宣传助人互助1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社区助老服促进灵力相互关爱,相互扶助,的精神,() 务队。上述老李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在文化层面的目标A.激发潜能 促进社会公正B. 促进发展 C. 促进社会团结D. D 答案: () 2、关于社会工作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社会工作者是从事志愿服务的人A. “助人”是专业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B. C.社会工作价值观必须通过专业实践养成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合作的过程 D.D 答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社会工作者小王筹备“老来乐”老年人小组活动,吸引不愿意出门的老3 小王作为支持者在开展活动时,年人参加社区活动,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区。()

应负责小组的领导与管理A. 鼓励老年人分享人生经验B. C.评估老年人的正向改变 D.邀请街道干部观摩小组活动 B 答案: 岁的困境儿童小蕾提供服务。老李评估发现,小10、社会工作者老李为4尽管小蕾家领取最低生父亲因抢劫刚刚入狱服刑,蕾母亲因残疾无法正常工作,一直郁郁寡但小蕾觉得会被社区其他孩子看不起,活保障金后能维持基本生活,() 欢。下列老李的服务中,体现促进小蕾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功能的是邀请小蕾参加社区举办的兴趣小组A. B.协助小蕾母亲申请残联的残障补贴 C.协调小蕾定期联系正在服刑的父亲 联系小蕾亲戚商议其日常生活照顾事宜 D.A 答案:、使能是社会工作者应该拥有的一种核心能力,下列做法中,体现该能力5 () 的是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A.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协助服务对象激发自身潜质 B. 矫正服务对象的偏差行为C. 开发社会工作服务所需资源D. B 答案:

个案社会工作的过程

第三讲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过程 社会工作的过程都是一个建立在知识、价值和技巧的创造性结合基础上的问题解决过程,由一连串的服务所组成。它始于潜在案主面对问题或困扰前来机构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或社会工作人员给予机构功能外出游目的地寻求可能的服务对象(如针对街头少年帮的外展服务),终止于完成服务或中断服务关系。 个案社会工作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

根据个案社会工作者服务过程中实际工作的重点,将个案社会工作过程分为关系建立、评估、计划、干预、结案五个阶段。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五个阶段是一个有步骤的不断递进的过程,但实际上,依步骤进行时,又常常是互相关联或并行发生的,有时甚至是循环的。 第一节接案与建立关系 ●接触潜在案主 (一)接触潜在案主的途径 接触潜在案主是个案社会工作过程中的第一步,工作者和潜在的案主开始接触,通常有三种途径: (1)个人或家庭带着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或问题前来求助。 (2)工作者根据机构功能主动外出要为那些没有提出帮助要求的人提供服务,例如,逃学的街童、性工作者、吸毒者、艾滋病感染者、帮派少年或无家可归者。 (3)有人认为某人或某家庭有严重的威胁他们自己或他人福利的问题,因而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干预。工作者可能去接触那个人或那个家庭,或者转介处强迫规定他们向机构报告,例如经检察院审查判定为需要社区矫正的少年。 (二)潜在案主的分类 根据与机构接触的不同原因,潜在案主可以分为三类: (1)自愿性潜在案主(或申请人)。 (2)非自愿性潜在案主。 (3)强迫性潜在案主。 ●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 在建立关系阶段,社会工作者主要的工作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与潜在案主进行初步的会谈,根据机构的宗旨、资源和工作者的能力,鉴别、筛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重点川师大

名词解释: 1、转介:是指对本机构不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一连串的专业服务机构,转送到其他服务机构P96 2、转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本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P97 3、结案:是指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P115 4、接纳:是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P130 5、情感转移:是指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通常是父母,但并不一定)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P139 6、非现实性反应(反情感转移):即社会工作者将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转移到案主身上P141 7、实际干预:是指工作者采取各种强烈的措施直接干涉案主生活的行动P186 8、危机调试:是指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P194 9、泛暴疗法(快速疗法):是指让案主想象地或真实地大量面对引起他的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直至他最后习惯于这些刺激为止P218 10、自我概念:是人本治疗模式的一个核心概念,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P230 11、三角缠:是指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双方互动P288 单选: 1、个案社会工作本质上的助人自助性P15 2、哲学(价值)和知识被社会工作界视为两个重要和最优先的基石P25 3、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塔夫和罗宾逊提出“机构功能”和“助人过程”这一概念而得名P56 4、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兰克提出的自我心理学P56 5、社会学习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P62 6、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正式成立P77 7、病原诊断,通常是分析案主人格形成的历史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P106 8、联系人,是指社会工作者充当联系案主和社区各种资源的纽带P113 9、使能者(使其恢复能力),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或资源,使案主自身产生改变,以完成协议中所规定的任务P113 10、辩护人,社会工作者代表案主和某人或某一群体进行交涉,以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P114 11、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性的访问称作个案工作的访视,最早出现的访视是家庭访视P162 12、个案工作以文字记录为记录的主要方法和手段P166 13、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情绪需要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P178 14、间接治疗以环境改善技术为主,(p184)以工作者对案主的指导性强弱为标准,从弱到强共有五个直接影响的技术。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实际干预P185 15、卡布罗被称为“现代危机之父”P193 16、消除法,当某行为出现后便扣除原有的奖励刺激,以减弱或除去不理想的行为P215 17、现实治疗法认为,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求”P242

社会工作实务重点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一.接案 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 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 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 3.面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 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 (3)倾听 5.资料收集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6.资料收集的途径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7.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1 预估的主要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冠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辑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冈 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 政府的政策 与资源网络的联系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什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胚口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撰写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蒙自身系统的预估 对胜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三.计划 1制训计划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尊重服务对象意愿 (3)详细而具体 (4)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 2制订计划方法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6)目标要具有具体、可测、可操作性 3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 4 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及宏观社会系统 5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 资源整合 经济援助 安置服务 四.介入 1介人类型 直接介入、问接介入、综合介入 2介入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2012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2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根据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结合国内外经验,社会工作是(A)的重要组成部分。 A.社会建设 B.经济建设 C.文化建设 D.政治建设 2.关于社会工作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A.社会工作是多方协同的过程 B.社会工作是自上而下的行动 C.社会工作服务是志愿服务 D.社会工作目标是消除贫困 3.小秦是一名社区社会工作者,他所服务的社区一高层公寓发生火灾,造成数名居民遇难,数十名居民重伤、数百户家庭受灾,小秦在灾后安置工作中最主要的服务目标是(B)。 A.拓展对象 B.缓解困难 C.促进发展 D.改变环境 4.某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者小王持续5年对本院孤儿的生活成本进行追踪分析,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调查报告,上级政府参考他的建议后,决定提高孤儿的月基本生活费养育标准。小王的做法旨在实现社会工作(D)的目标。 A.发展人际关系 B.维持社会稳定

C.增强个人能力 D.促进社会公正 5.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等多种要素构成的互动过程。关于社会工作基本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A.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 B.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客体 C.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助人为乐 D.社会工作专业助人方法在宏观社会工作中更为重要 6.社会工作者小周发现,某中学出现行为偏差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都很相似,基本上以学校附近某商品批发市场的商户为主,小周了解到这类学生家长平时忙于生意,对孩子的关心以满足物质需要为主。小周决定对这些家庭进行家访,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希望通过改变家长的做法调整学生的偏差行为。小周的上述做法属于社会工作领域中的(C)。 A.心理健康服务 B.救助服务 C.学校社会工作 D.矫治服务 7.社会工作者在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时,既要重视服务对象的个人原因,也要重视社会原因,这表明社会工作者分析问题的基本观点是(A)。 A.人与社会环境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B.人与社会环境是互相对立的关系 C.环境是引发服务对象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D.能力是引发服务对象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8.社会工作者应该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该说法主要反映了社会工作者对(C)的看法。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重点全归纳川师大自考

一、名词解释 1、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 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P6 2、 转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本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 P97 3、 非直接式会谈:即案主的自我陈述。这是资料收集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允许案主以自己的方式、步骤讲述自己 的故事。P102 4、 直接式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事先准备好一系列的问题表,从开始提问到最后结束都严格地按照既定的步骤进行, 这样问题就不会岀现遗漏。 P103 5、 观察:是对资料的直接感知与记录。 P103 6、 非参与观察:是指社会工作者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观察案主的活动。 P103 7、 结案:是指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P115 8、 联系人:是指社会工作者充当联系案主和社区各种资源的纽带。 P113 9、 使能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或资源, 使案主自身产生改变, 以完成协议中所规定的任务。 P113 10、 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 交互反应,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P124 11、 接纳:是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 P130 12、 期望:是指一种预期或希望,希望自己的行为付岀(通常为爱的表示)能够得到某种形式的行为反应。 P131 13、 同感:也叫同理心,是准确地感知他人内在的参考架构和一直持续的情绪要素,好像是他人,但没有失去“好像” 这种情况。P133 14、 真诚是指工作者在和案主建立的专业关系中一直保持着开放和诚实的态度。 P133 15、 一致:则指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真实的自我价值观,与案主沟通的内容和行为举止要保持一致。 P133 16、 情感转移:又称转移反应,是指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通常是父母,但并不一定)的 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把他当作案主早年情绪生活经验中的某一特定个人一样看待。 P139 17、 反情感转移:社会工作者将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转移到案主身上。 P141 18、 沟通:是双方当事人(一个或多个)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彼此互相交换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内容 的双向互动过程。P148 19、 个案工作的访视: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到案主的家庭、 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性的访问称作个案工作的访视。 P162 20、 人在情境理论:该理论认为个案社会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 应注重于研究案主的环境及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 即人 在情境。P176 21、反映沟通动力技术:又称反映讨论。是指运用评语、提问和解释等技术来探讨案主的处境和心态的过程。 22、 危机调适:是指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调适的过程。 23、 正增强法:在某行为发生之后给予奖励性刺激,以增强或维持某一理想的行为。 24、 示范法:又称观察学习、模仿学习。是以某人或某团体的行为作为一种刺激(示范) 度,并采取相类似的行为。 P219 25、 自我实现:是指对天赋、能力、潜力等的充分开拓和利用。 P230 26、 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P230 27、比较中心:这是一个由个人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和由心理需求而产生的理想图象之间加以比较的场所。 P246 28、 拒绝放弃:是指即使在案主主动希望工作者放弃努力时, 仍然不放弃,仍然对案主改变自己的能力抱有信心。 P254 29、 次系统:在家庭系统中,根据功能、世代的不同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单位,叫做次系统。 30、 边界:家庭作为一个系统有其自身的界线,使它与周围的环境区别开来。 31、 家庭系统的弹性:是指家庭的适应与转变能力。 P294 32、 家庭重塑:它是运用戏剧的形式把个人的家庭生活史重演岀来,使案主可以认识过去一直影响着他的某些家庭经 验。P318 33、 自我环:即工作者利用戏剧的形式去帮助个人认识和整合自我的不同部分。 P319 P187 P194 P214 ,使案主接受近似的想法和态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的必考知识点归纳(新颖)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1.我国对社会工作的三种不同理解 (1)普通社会工作(2)行政性社会工作(3)专业社会工作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2.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助人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 (3)强调专业方法 (4)注重实践 (5)互动合作 (6)多方协同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 3. 社会工作的目标 { 服务对象层面{ 解救危难 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 4. 社会工作的功能 {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恢复弱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对社会的功能{ 维护社会秩序 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 1. 社会工作的要素 (1) 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①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发展较快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 上讲最需要帮助的人。如: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因 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最值得帮助的人”。如孤儿、孤寡老人、 残疾人、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困难境地的人。 ② 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

社工师综合能力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培训讲义 5/9/2012 表一:社会工作的目标 表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表三:社会工作的发展简史

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 表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类型具体角色主要服务内容 基本角色服务提供者提供物质、劳务和心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支持者对服务对象的授权和增能 倡导者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 间接服务角色 管理者对过程的有效控制、对资源、信息的协调、安排和管理 资源争取者向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争取资源政策影响人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者研究实践经验 表五:社会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素质要求分类具体内容 知识基础学科知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 政策知识现行的政策、法规 技术知识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知识 能力要求技术能力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守则的内容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ERG理论阿尔德弗尔提出了ERG(生存—关系—成长)理论。该理论把人类需要分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较大影响

表六:人类需要的类型 表七:人类行为的类型 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社会环境的构成:

表八:人生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 理论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 阶段论人性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人的性心理发展五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性器期是发展的关键期。 主要贡献:潜意识动机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 发展理论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把人格发展推演到人的一生;强调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自我发展最关键环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 段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岁) 具体运算期(7~12岁)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个体运用组织、同化、顺应三原则,将活动系统化,形成“心理图式”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 阶段论儿童得到的判断存在着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前习俗水平(惩罚与服从;享乐主义)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或社会秩序) 后习俗水平(社会约定定向;普遍伦理准则)-道德发展最高阶段。 阶段(年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任务与挑战 婴幼儿阶段(0~3岁)大脑发育迅速,是动作发展最快 的时期,逐步掌握了独立行走以 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 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孩子从随意性的 天生反射活动过渡到目标取向行为, 并在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的能力。 是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 开始寻求自主性,失败会感到 羞愧并怀疑自己能力;成功会 形成“意志”的美德。 儿童阶段(3~12岁)脑重接近成人水平,动作的熟练 程度与协调能力日益增长。 语言和记忆功能增强,开始具体化的 逻辑思考。 朋辈群体成为生活的重要 组成部分,自我概念开始 形成。 面临主动性或内疚感的冲突。 青少年阶段(12~20岁)出现第二性征,生理机能日益成 熟。 由叛逆逐渐稳定,开始形成比较稳定 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待人处事的方 法。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 要阵地。家庭、学校及同 伴的影响非常大。 自我认同对角色混合。

个案社会工作考试参考资料

1、个案工作的定义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2、个案工作的含义: 1.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 2基本价值理念是尊重个性,承认人的价值和独特性 3个案工作融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身 4服务对象是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 5个案工作需要动用资源 6个案工作能够同时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3、个案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1问题的范围:是否局限在心理问题 2对心理问题的探究深度:浅、深(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中不强调精神分析理论) 3关注点:问题成因与服务方案--个人还是环境 4工作方式:咨询室、走出个案工作室 5是否关注到社会政策、制度是否公平、合理 4、个案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差异: 1理念:助人与服务;教育与改造;价值是否中立 2关系是否平等:平等;不平等 3关注问题的层面:心理;意识形态、政治态度 5、个案工作的目标层次:三个 1.解决案主面对的现实问题,排除情绪困扰(短期\具体目标) 2.帮助案主恢复自助能力(中期) 3.发挥潜能、完善人格、趋向自我实现(终极) 6、玛丽·里士满:1917年《社会诊断》与1922年《何谓社会个案工作》 《社会诊断》:总结、概括个案工作的个别化、案主自决原则,并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第一次将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发热概括和总结,使之成为独立,可以指导实践并作为学校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7个案工作的哲学基础 西方哲学基础 1.人道主义2.实证主义3.乌托邦思想4.新教伦理5社会福利思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1儒家:强调道德、三纲五常2道家:和谐、自由3佛家:博爱 8、个案工作的价值是一套有关人类福利、公平、公正、尊严等发面的理念思想。 9、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1.人的价值与尊严是与生俱来的。 2.每个人的独特性与个别性都应该被尊重。 3.人有获得资源以解决问题并发展潜能的权利。 4.人在适当的资源状况下,均有改变和成长的能力。 10、伦理守则关键性伦理 1、保密:个案工作者对案主所告知的私事或资料有保守秘密的职责与义务。 2、案主自决:案主有自己选择和决定的权利。 3、知后同意:某些服务需案主同意后才能提供。 4、保有专业界限: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不能有双重或多重的关系。 11.、伦理困境 1保密与泄密2自我决定与父权主义3专业界线与利益冲突4专业价值与个人价值 伦理抉择原则1 预防对生命及健康的伤害优先于揭露保密资料的伤害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模拟题

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模拟题 2017年社会工作师综合能力模拟题 一、选择题 1[单选题]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已经被应用到医务领域。以下关于医务社会工作的表述错误的是()。 A.医务社会工作只是在医院开展的社会工作 B.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已扩大到促进保健和疾病预防 C.医务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D.医务社会工作可以帮助患者有效连接医疗资源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小明是大学一年级学生,今年19岁,他对大学生活适应很快,和同学相处融洽,对未来充满信心。按照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理论,小明将发展出()的美德。 A.能力 B.忠贞 C.关怀 D.智慧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初二学生小玲因父亲过世,母亲身体不好,决定退学打工,减轻母亲的负担。她请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徐帮忙联系工作并请其保密。此时,小徐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将小玲的决定告知其母 B.答应小玲的保密要求

C.对小玲的想法提出批评 D.与小玲商讨适当的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从遵守保密原则出发,社会工作者应当为其保密,但小玲上初二未满16岁,从为了保护她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她的 监护人有权得知这一决定。在这一实务过程中,我们就要尊重小玲 与其一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小玲继续完成学校的学习,同 时帮助小玲及其母亲走出生活困境。 4[单选题]小李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造成下肢瘫痪,肇事方 迟迟未予赔偿。治疗期间,小李欠下巨额外债,心情沮丧,也不愿 意接受单位新的工作安排。从支持者角度,社会工作者应当()。 A.鼓励小李面对现实,积极进行康复训练 B.与医院沟通,争取减免小李的医疗费用 C.与法院联系,起诉交通肇事者 D.建议小李多和朋友交流,改善不良情绪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一些困难群体由于家庭经济能力较弱从而不愿参加社 区的公共活动,他们的朋友圈逐渐缩小,逐渐脱离正常生活。社会 工作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为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恢复其自信,改变其生活方式。这体现了社会工作()的功能。 A.恢复弱化的功能 B.促进人的发展 C.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D.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参考答案】A

个案社会工作教案

《个案工作》教案 【课程教学目的】 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层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个案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工作,与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一起同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通过社会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的互动,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本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个案工作的基本原理,包括个案工作的概念、历史发展、价值观、知识基础、工作程序、工作原则与工作技巧;第二部分介绍当今个案工作中较有影响的实施模式。这种课程体系,既注重了体系的完整性,也兼顾了实用性。第二部分对实施模式的深入介绍,有助于学习者对个案工作有一个感性的、深入的认识。 【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个案工作方法,包括特点、程序、价值、知识与技巧等; 2、了解个案工作具体实施模式的背景、基本理论假设与概念、操作程序与主要特点; 3、为实际开展专业化的实务打好基础; 4、能把个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上反思,以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与能动。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了解个案工作具体实施模式的背景、基本理论假设与概念、操作程序与主要特点 本课程的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从事实际个案的分析 【课程考试】考核由课后作业、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构成,其中期末考试包括闭卷考试及要求每位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制作并上交一份完整个案。课后作业和平时考查共占30分,期末考试及个案制作共占70分。 第一章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个案社会工作的概念、基本特点及其本质,了解个案社会工作的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基本取向与思路、个案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以及个案社会工作的传统服务领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与专业特性 教学难点:个案社会工作与其它助人活动的本质区别 【学时分配】3学时 【教学方式】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 一、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1、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个案社会工作的经典定义,如里士满、鲍尔斯、斯莫利、霍利斯及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关于个案社会工作的定义。 2、个案社会工作的特点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 1、案主问题的类型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

名词解释(选6)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专业助人是社会工作 的本质,社会工作是持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职业性服务活动。 2.慈善组织会社: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的一个组织。 3.友善访问: 4.睦邻组织运动:或称社区睦邻运动, 是通过对社区进行改良来实 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 5.社会福利:通过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安排来解决社会问题, 满足公 民的社会需求, 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 6.激进女性主义:把妇女看做在社会中被男性压迫的角色, 这种压 迫以两性的生物差异为根基。在婚姻中两性是相互对立的个体, 女性被男性支配。P155 7.伦理守则: 伦理守则就是将专业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加以条理化 和详细地明确,以倡导的积极方式和强制的消极方式来规定和约束专业人员的行为。 1保护生命原则2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3自主和自由原则4最小伤害原则5改善生活质量原则6隐私和保密原则7真诚原则8符合规章 P112-113 8.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 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

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 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9.小组工作:指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 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 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群体或社区的问题。 10.宏观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部分, 是日益得到重视的社会 工作类别, 是促进社会公正的积极手段, 是指在机构和社区内引导积极的社会变迁的相关专业活动。 11.社区工作: 是以一定社区居民为对象, 帮助社区居民认识社区存 在的社会问题, 动员调配社区资源, 解决社区的社会问题, 以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 12.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重要领域, 是一个动态过程。 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 解决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安全, 改善社会环境, 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1.社会福利的功能 ⑴以不同的方式分配和再分配公民的收入; ⑵在社会福利体系中, 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 ⑶社会福利本身也是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可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

2021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试题

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试题 一、单项选取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社会工作者在为社区残疾人服务过程中,邀请康复师为残疾人家属开展康复技巧培训,联系劳动部门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并和社区干部一起与驻区公司进行协商,为某些残疾人找到了工作。上述做法凸显了社会工作( )特点。 A.注重专业价值 B.注重专业方向 C.注重政策倡导 D.注重多方协同 2.近年来,某些都市殡葬服务领域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针对逝者家属开展辅导服务,予以精神慰藉;同步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办法对殓仪馆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减轻工作压力,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角度看,上述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 )。 A.专业办法发展 B.目的模式变化 C.工作对象拓展 D.整合发展取向 3.关于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说法,对的是( )。 A.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是志愿者业余活动 B.社会工作者是志愿者队伍有机构成某些 C.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必要遵守专业守则 D.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规定比较严格,对志愿者则没有规定 4. 小张夫妇因夫妻关系紧张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与她们面谈后发现,小张夫妇因工作早出晚归,孩子放学后没人管,两人经常指责对方不负责任。因而,小李向她们建议,孩子放学后可以到社区青少年中心接受托管服务。依照上述内容,小李除了扮演服务提供者角色外,还扮演了( )角色。 A.倡导者 B.支持者 C.研究者 D.管理者 5.陈教师所在机构录取了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作为她们督导,陈教师在第一种月里安排她们观测和学习其她同事是如何开展服务。该做法是为了让这些新入职社会工作者学习和补充( )。 A.学科知识 B.政策知识 C.技术支持 D.文化支持 6.某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经常带着服务对象外出,学习乘坐公交车,去超市购物,去图书馆看图画书,并参加社区活动,学习人际交往。这属于社会工作中( )。 A.外展服务 B.康复服务 C.矫治服务 D.医疗服务 7.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关于服务对象自决权说法,对的是( )。 A.当服务对象不肯自决时,要为其提供合理建议,协助其自决 B.自决权是服务对象应有权利,任何状况下都不应当被限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