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离线作业

物理化学离线作业

物理化学离线作业
物理化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物理化学》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吴灵敏学号:716213222001

年级:2016春药学学习中心:宁波医学院—————————————————————————————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 系统的性质分为广度性质和_强度性质___。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q=u+W。

3. ΔU=Q v的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统中等容非体积功为零。

4. O2(g)的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

答: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部分物质就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 什么是等压过程?什么是可逆过程?

答: 等压过程是在环境压力恒定下,系统始终态压力相同且等于环境压力的过程。某系统经过一过程由状态1变为状态2之后,如果能使系统和环境都完全复原,则该过程称为可逆过程。

3.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答: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多咱不同的形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的总量在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4. 什么是标准摩尔生成焓?什么是标准摩尔燃烧焓?

答: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物质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三、计算题

1. 1 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在298K 时,在恒定外压为终态压力下从15.00dm 3等温膨胀到40.00 dm 3,求该过程的Q 、W 、ΔU 和ΔH 。

ΔU=ΔH=0

P=(n*R*T)/V=(1*8.31*298)/(40/1000)=61.94KPa

W=-61.94*(40-15)=-1548.5J

Q=-W=1548.5J

2. 1 mol 水在100℃、101.3kPa 下蒸发为水蒸气,吸热40.7kJ ,求该过程的Q 、W 、△U 和△H 。

Q=40.7Kj

W=-3.10Kj

ΔU=37.6KJ

ΔH=40.7KJ

3. 已知298.2K 时,NaCl(s)、H 2SO 4(l)、Na 2SO 4 (s)和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411、

-811.3、-1383和-92.3 kJ·mol -1,求下列反应的θm r H ?和θm r U ?

2NaCl(s) + H 2SO 4(l) = Na 2SO 4(s) + 2HCl(g)

答:2NaCl(s) + H2SO4(l) = Na2SO4(s) + 2HCl(g)

△rHm ?=(∑H )产物-(∑H )反应物=(-1383-92.3*2)-(-411*2-811.3)=65.7KJ/mol

4. 已知298.2K 时,C (石墨)、H 2(g )和C 2H 6(g )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393.5 kJ·mol -1、-285.8 kJ·mol -1和-1559.8 kJ·mol -1。计算下列反应的θm r H ?和θm r U ?:

2C (石墨) + 3H 2(g )→ C 2H 6(g )

θm r H ?=-84.6KJ/mol

θm r U ?=-79.6KJ/mol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填空题

1. 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由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所组成。

2. 工作在高温热源373K 与低温热源298K 之间的卡诺热机的效率为0.2。

3. 1mol 100℃,100kPa 液态水的吉布斯能大于1mol 100℃,100kPa 气态水的吉布斯能(填

“小于”、“大于”或“等于” )

4. 吉布斯能判据的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统等温等压和非体积功为零的过程。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自发过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答:自发过程是指一定条件下,不需任何外力介入就能自动发生的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指热量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

2. 空调可以把热从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这是否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而空调在制冷时,环境作了电动,同时得到了热,所以环境发生了变化。

3. 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用熵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

答:熵是系统混乱程度的度量,孤立系统的熵值永远不会减少,孤立系统杜绝了一切人为控制则可用熵增原理来判别过程的自发方向。孤立系统中使熵值增大的过程是自发过程也是不可逆过程;使系统的熵值保持不变的过程是可逆过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孤立系统不可能发生使熵值变小的任何过程。

4.什么是热力学第三定律?什么是标准摩尔熵?

答: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在绝对零度,任何纯物质完整结晶的熵等于零。标准摩尔熵是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得到的一摩尔物质在标准压力,指定温度时的熵

三、计算题

1. 1mol 300.2K、200kPa的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100kPa下等温膨胀到100kPa。求该过程的

△S、△F和△G。

答:△S=5.76J/K △F=-1730J △G=-1730J

2. 0.50 kg 343K 的水与0.10 kg 303K 的水混合,已知水的C p,m=75.29J/( mol·K),求系

统的熵变和环境的熵变。

答:0.5*75.29*(343—T)=0.1*75.29*(T—303)

T=336.33

△S=2.091J/K

△S环=0

3. 在298K和标准状态下,已知金刚石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90 kJ·mol-1,金刚石和石墨

的标准摩尔熵分别为2.38 J·mol-1·K-1和5.74J·mol-1·K-1,求

石墨→金刚石

的θm r ΔG ,并说明在此条件下,哪种晶型更加稳定?

θm r ΔG =2901J/mol 在此条件下,石墨更稳定

4. 在25℃和标准状态下,已知CaCO 3(s)、CaO(s)和CO 2(g)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1206.92 kJ·mol -1、-63

5.09kJ·mol -1和-393.51 kJ·mol -1,标准摩尔熵分别为92.9 J·mol -1·K -1、39.75 J·mol -1·K -1和213.74J·mol -1·K -1,求:

CaCO 3(s)=CaO(s)+CO 2(g)

的θθθm r m r m r ΔΔΔG S H 和、。

答:△H=-635.09+(-393.51)-(-1206.92)=178.32kj/mol

ΔrSm θ=213.74+39.75-92.9=160.59 J·mol-1·K-1

△G=△H —△S=130.46KJ/mol

第三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一、 填空题

1. 在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晶体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蔗糖的化学势(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已知水的正常凝固点为27

3.15K ,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1.86K·kg·mol -1,测得0.1000 kg 水中含0.0045 kg 某非挥发性有机物溶液的凝固点为272.68K 。该有机物的摩尔质量为0.178kg/mol 。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溶液?答:混合物是指任何组分可按同样的方法来处理的均相系统。溶液是指各组分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的均相系统。

2. 0.01mol/kg 葡萄糖水溶液与0.01mol/kg 食盐水溶液的蒸气压相同吗?为什么?

答:不同。虽然两者都是稀溶液且质量摩尔浓度相同,但食盐水溶液中的NaCl 是强电解质,电离为Na+和Cl-,溶质分子数(离子数)远大于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葡萄糖水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数(离子数),因此,0.01mol/kg 食盐水溶液的蒸汽压

三、 计算题

1. 已知人的血浆凝固点为 -0.5℃,水的凝固点降低常数k f =1.86 K·mol -1·kg ,求37℃时血浆的渗透压(血浆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为1.00×103 kg·m -3)。

答:血浆的渗透压为6.932*105Pa

2. 已知在288K 和101.3kPa 时,乙醇的质量分数为0.56的乙醇水溶液的乙醇偏摩尔体积为56.58×10-6 m 3/mol ,水偏摩尔体积为17.11×10-6 m 3/mol ,求1.000 kg 该溶液的体积。 答:1.000kg 该溶液的体积为1.107×10-3m 3

第四章化学平衡

一、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某化学反应的0G Δm r <θ

,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该反应将自发进行。错

二、选择题

1. 已知反应N 2+3H 2= 2NH 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θp K ,经验平衡常数为p K ,两者的关系为D 。

A .p θp K K =

B .p θθp K p K =

C .θp θp /p K K =

D .p 2θθp )(K p K =

2. 已知反应N 2+3H 2= 2NH 3的标准平衡常数为θ1K ,反应322

3221NH H N =+的标准平衡常数为θ2K ,两者的关系为D 。

A .θ2θ1K K =

B .θ2θ12K K =

C .θ2

1θ1K K = D .2θ2θ1)(K K = 3. 1000K 时反应Fe(s) + CO 2(g) =FeO(s) + CO(g) 的84.1θp =K ,当气相中CO 2和CO 的摩尔数之比为65∶35时,则B 。

A .Fe 不会被氧化

B .Fe 将被氧化

C .正好达化学平衡

D .难于判断其进行方向

4. 当压力增大时,反应 NH 4Cl (s) = NH 3(g) + HCl (g)的θm r ΔG B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确定

5. 反应O 2+2H 2= 2H 2O 的θ1r ΔG 与反应O H H O 2221=+的θ2r ΔG 的关系为B 。 A. θθ2r 1r ΔΔG G =B .θθ2r 1r Δ2ΔG G =

C . θθ2r 211r ΔΔG G =

D .2

2r 1r )Δ(ΔθθG G = 三、填空题

1. 445℃时,Ag 2O (s )分解压力为20974kPa ,该分解反应Ag 2O(s) = 2Ag(s)+?O 2(g )的

θ

m r G Δ= -15.92 kJ·

mol -1。 2. 当反应 PCl 5(g) = PCl 3(g) + Cl 2(g) 达平衡时,加入惰性气体,但维持系统总压力不变,

平衡向右移动。

四、 简答题

1. 化学反应CaCO 3(s)=CaO(s)+CO 2(g)必须在高温下进行,请用热力学原理解释之。 答:是吸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大平衡常数

2. 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

C 6H 5C 2H 5(g )= C 6H 5CH=CH 2(g )+ H 2(g )

是吸热反应,通入过热水蒸气(不参加反应)可以提高苯乙烯产率,为什么?

答:乙苯脱氢生成苯乙烯是吸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有利;该反应也是增加体积的反应,减少压力有利。通过通入过热水蒸汽即可提供热量,维护较高的反应温度,同时还由于水蒸汽不参加反应,起稀释作用,与减少压力效果等同。

五、 计算题

1. 已知Ag 2CO 3(s )在298.2K 时的分解反应

Ag 2CO 3(s )=Ag 2O (s )+CO 2(g )

的1m r mol kJ 89.12Δ-?=θ

G ,求:

(1)标准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5.521*×10-3

(2)若大气中含0.1%的CO 2(体积),298.2K 时Ag 2CO 3在大气中能否自动分解?能自动分解

2. 已知25℃时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和标准熵如下:

CH 3OH(g) = HCHO(g) + H 2(g)

θm r ΔH (kJ·

mol -1) -201.25 -115.9 θ

m S (J·

mol -1·K -1) 237.6 220.1 130.59 求:(1)该反应的θm r ΔH 、θm

r ΔS 和θm r ΔG ; θm r ΔH =85.35kj/mol

θm r ΔS =113.09

J·mol -1·K -1 θm r ΔG =51.63kj/mol

(2)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θp K

θp K =9.032*10-10

第五章相平衡

一、填空题

1.在常压下,NH4SO4水溶液与NH4SO4 (s)达到平衡,则相数Φ=2;自由度f=1。

2.系统的温度、压力及总组成在相图中的状态点称为物系点。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最低恒沸混合物?什么是最低恒沸点?

答:在恒温相图和恒压的最低点处气相线和液相线相切,表示该店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这时的混合物叫最低恒沸混合物。其沸点称为最低恒沸点。

2.液体的饱和蒸气压越高,沸点就越低;而由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表明,液体温度越

高,饱和蒸气压愈大。两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两者并不矛盾。因为沸点是指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时对应的温度。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一般不同,饱和蒸气压高的液体,其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时,需的温度较低,故沸点较低:克劳修斯一克拉珀龙方程是用于计算同一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温度越高,液体越易蒸发,故饱和蒸气压越大。

三、计算题

1.水和乙酸乙酯部分互溶。310.7K液-液二相平衡时,其中一相含6.75%乙酸乙酯,另一相

含3.79%水(质量百分浓度)。已知该温度时的纯乙酸乙酯蒸气压是22.13kPa,纯水蒸气压是6.40kPa。求:

(1)乙酸乙酯的分压

答:乙酸乙酯的分压为18.57kpa

(2)水蒸气的分压

答:水蒸气的分压6.31kpa

(3)总蒸气压

答:总蒸气压为24.88kpa

2.以下是对硝基氯苯和邻硝基氯苯在常压下的固——液平衡相图。

当70g 对硝基氯苯和30g 邻硝基氯苯高温熔化后再冷却至50.10℃时(即相图中的点a ,液相组成为:对硝基氯苯重量百分含量为60.18),

每个相的重量多少?

答:根据杠杆规则:N/n1=(70-60.18)/(100-70)=9.82/30

n*=(70+30)*[9.28/(30+9.82)]=24.66g

n1(70+30)*[30/(30+9.82)]=75.34g

第六章电化学

一、选择题

1.公式)c β(1ΛΛm m -=∞

适用于C 。

A .任何电解质溶液

B .电解质稀溶液

C . 强电解质稀溶液

D .弱电解质稀溶液

2.质量摩尔浓度为m 的K 3PO 4溶液,343

PO K a a -+=D 。 A. 44θ4()m r m ± B. 4θ()m r m ± C. 4θ4()m r m ± D. 44θ27()m r m

± 3.Pt ︱H 2 (p 1)︱H 2SO 4 (m)︱O 2 (p 2)︱Pt 的电池反应可写成:

① H 2 (g) + ?O 2 (g) = H 2O (l)

或② 2H 2 (g) + O 2 (g) = 2H 2O (l)

相应的标准电动势和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分别用E 1?、E 2?、K 1?和K 2?

表示,则D 。

A .E 1?= E 2?、K 1?= K 2?

B .E 1?≠E 2?、K 1?≠K 2?

C .E 1?≠E 2?、K 1?= K 2?

D .

E 1?= E 2?、K 1?≠K 2?

三、填空题

1. 已知H + 和SO 42-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2

H m 104982.3λ-∞?=+, S·m 2·mol -1和

2SO m 10596.1λ-24-∞?=,S·m 2·mol -1,则H 2SO 4的=∞42SO H m λ,8.5924*10-4S·m 2·mol -1。 2. 0.002mol·kg -1的Na 2SO 4溶液的离子强度I =0.006,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0.8340。

3. Ag ︱AgCl ,KCl(a1)‖AgN O3(a2)︱Ag 的电池反应方程式是Cl-(a1)+Ag+(a2)=AgCl(s)。

4. 公式ΔG = -z F E 的使用条件是封闭系统中等温、等压、非体积功只有电动的可逆过。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电导率?什么是摩尔电导率?

答:电导率是相距一米、截面积1米2的两平行电极间放置1m3电解质溶液时所具有的电导。摩尔电导率是指相距为1m 的两平行电极间放置含有1mol 电解质的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2. 当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电导率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电导率下降。对强电解质而言,由于在溶液中完全解离,当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溶液中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大,离子的运动速率将减慢,因而电导率反而下降

3. 当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下降时,其摩尔电导率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上升。因为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使得解离度迅速增大,溶液中离子数目急剧增加。因此,摩尔电导率迅速上升,而且浓度越低,上升越显著

4. 什么是可逆电池?

答:电池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而且浓度越低,上升越显著

五、计算题

1. 298.2K 时,0.020mol·dm -3KCl 水溶液的电导率为0.2786S ·m -1,将此溶液充满电导池,

测得其电阻为82.4Ω。若将该电导池改充以0.0025mol·dm -3的K 2SO 4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76Ω,试计算:

(1) 该电导池的电导池常数

因为G=I/RG=R*A/I 所以I/A=Kr=0.2786*82.4=22.96m -1

(2) 0.0025mol·dm -3的K 2SO 4溶液的电导率

K2=1/R2A=1/376*22.96=0.06106sm -1

(3) 0.0025mol·dm -3的K 2SO 4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k/c=6.11*10-2/0.0025*10-3

=0.0245

2. 25℃时分别测得饱和AgCl 水溶液和纯水的电导率为

3.41×10-4S·m -1和1.52×10-4S·m -1,已知∞+Ag m ,λ=61.92×10-4S·m 2·mol -1,∞

-Cl m ,λ=76.34×10-4S·m 2·mol -1,求AgCl 的溶度积θ

sp K 。 θsp

K =1.88*10-10 3. 25℃时,已知V 507.12-4Mn /H ,MnO =++θ?,V 358.1-2Cl /)(Cl =θg ?,对于电池

Pt│Cl 2(g)│Cl -‖MnO 4-, H +,Mn 2+│Pt ,

(1) 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负极(氧化反应):2Cl --2e →Cl2

正极(还原反应):MnO4-+8H ++5e -→Mn 2++4H2O

电池反应:2MnO4-+16H ++10Cl -→2Mn 2++5Cl2+8H2O

(2) 求25℃时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 0=V 507.12-4Mn /H ,MnO =++θ?—V 358.1-2Cl /)(Cl =θg ?=0.149V

(3) 若溶液的pH=1.0,其它物质的活度均为1,求25℃时该电池的电动势。

E=0.149-(8.314*298/10/965000)=0.0543V

4. 25℃时,测得电池

H 2(101.3kPa )|H 2SO 4(m=0.5)|Hg 2 SO 4 (s) |Hg (l)

的电动势为0.6960V ,已知V ,

(1) 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正极反应:H 2SO 4(S)+2e →2Hg (1)+SO 42-

负极反应:H 2-2e →2H +

电池反应:H 2SO 4 (S)+H2→2Hg (1)+SO 42-+2H +

(2) 求H 2SO 4在溶液中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 答:离子平均火毒系数为0.1572

第七章化学动力学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测得反应2k 33O 2O ?→?的反应级数等于1,该反应可能是基元反应。错

6158.0/42=θ

Hg SO Hg ?

二、填空题

1. 某化学反应A+B→P 的速率方程是2B A C kC r =,该反应的反应级数等于3。

2. 某化学反应A→P 是一级反应,当反应时间为2t 1/2时,反应的转化率为75%。

3.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途径可以使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加快。

4. 温度对光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影响不大。

三、简答题

1. 合成氨反应可能是基元反应吗?为什么?

答:不可能。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N2→2NH3,方程式中反应物的系数之和等于4,四分子反应至今还没发现过

2. 什么是假一级反应(准一级反应)?

答:有些反应实际上不是真正的一级反应,但由于其他反应物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这些反应物的浓度项就可以并入速率常数中,使得反应速率只与某反应物的一次方成正比,其速率方程的形成与一级反应相同,这样的反应称为准一级反应

3. 为什么光化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不大?

答:在热化学反应中,活化分子是根据玻尔茨曼能量分布反应物分子中能量大于阈值的部分。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速率常数增大。而在光化反应中,活化分子主要来源于反应物分子吸收光子所形成,活化分子数与温度关系不大,因此,速率常数也与温度关系不大

4. 对于平行反应A B ,A C ,已知活化能E 1>E 2,请问: (1) 温度升高,k 2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答:温度升高,K2增大

(2) 升高温度对两种产物的比值有何影响?

(3) 答:升高温度,B 产物的相对含量大

四、计算题

1. 在100ml 水溶液中含有0.03mol 蔗糖和0.1molHCl ,蔗糖在H +催化下开始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以旋光计测得在28℃时经20min 有32%的蔗糖发生水解。已知蔗糖水解为准一级反应。求: ?→?

1k ?→?2

k

(1)反应速率常数K=0.0193min-1

(2)反应的初始速率r0=5.79*10-3

(3)反应时间为20min时的瞬时速率r=3.94*10-3

(4)40min时已水解的蔗糖百分数53.8%

k=0.0193min-1;r0= 5.79×10-3 mol·dm-3·min-1;r= =3.94×10-3mol·dm-3·min-1;53.8%

2.气相反应2HI → H2+I2是二级反应,508℃时的速率常数为1.21×10-8Pa-1·s-1。当初始压

力为100kPa时,求:

(1)反应半衰期为826.4s

(2)HI分解40%需要多少时间551s

3.青霉素G的分解为一级反应,测得37℃和43℃时的半衰期分别为32.1h和17.1h,求

该反应的活化能和25℃时的速率常数。

答:该反应的活化能E=85.60kj/mol

速率常数为5.68*10-3h-1

4.5-氟脲嘧啶在pH=9.9时的分解是一级反应,在60℃时的速率常数为4.25×10-4h-1,反应

活化能Ea=102.5kJ·mol-1,求:

(1)60℃时的反应半衰期为1631h

(2)25℃时的速率常数为5.525*10-6h-1

(3)25℃时分解10%所需的时间t=1.907*10-4h

第八章表面现象

一、填空题

1.20℃时, 水的表面张力σ=7.275×10-2N·m-1,水中直径为10-6m的气泡所受到的附加压力

等于2.91*105pa。

2.p平、p凹和p凸分别表示平面、凹面和凸面液面上的饱和蒸气压,则三者之间的大小关

系是p凹

3.将200g HLB=8.6的表面活性剂与300g HLB=

4.5的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所得混合物

的HLB=6.14。

4.对于化学吸附,当吸附温度升高时,吸附速率增大,吸附量减少。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溶液的表面吸附?为什么会产生溶液的表面吸附?

答:因为液体分子间有吸引,在液体内部的分子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引力,抵消了。

但是表面层的液体分子,一方面受到内部液体对它往内的引力,另一方面受到的是液面上方的气体对它的引力。气体引力要小于液体,所以它的合力总体有一个向液体内部的趋势。

如果是一个溶液,那么溶剂和溶质分别都会受到这样的作用,都倾向于钻进内部。如果说溶剂-溶剂的分子力大于溶剂-溶质的分子力,那么溶剂分子钻到液体内部的趋势更大。相对来说,表面的溶质分子就会更多。这就是溶液的表面吸附!

2.什么是表面活性剂?其结构特征如何?

答: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憎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的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而憎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

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12H25 - 苯环- SO3Na

3.增溶作用与溶解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溶解作用是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增溶作用是溶质溶解在增溶胶束中。前者受溶解度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增溶胶束数目的影响。溶解的地方不同,这是最基本的区别4.固体吸附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

答:通常是放热。因为气体被吸附到固体表面,活动的自由度减少,△S<0。

根据△G=△H—T△S,当吸附自动发生时,△G<0,可推知△H<0,所以固体吸附气体通常是放热的

三、计算题

1.在293K时,将半径为1.0 mm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0 μm的小水滴,已知水的表面张

力为0.07288 J/m2,请计算:

(1)比表面是原来的多少倍

答:1000倍

(2)环境至少需做多少功

答:至少做9.149*0.001J的功

2.20℃时,将半径为

3.5×10-4m的毛细管插入汞液,测得毛细管内外的汞面相差16mm,

汞与毛细管壁的接触角为140°,已知汞的密度ρ=1.359×104kg·m-3,请问:

(1)毛细管内的汞面上升还是下降

答:因为P静=(ρ液-ρ气)hg=ρ液hg

又Δp=(2σ)/r,rcosθ=R,

所以Δp=(2σcosθ)/R

因此ρ液hg=(2σcosθ)/R

即h=(2σcosθ)/(ρ液hgR)

根据汞与毛细管壁的接触角为140°,θ>900,h<0,毛细管内液面下降,低于正常液面。所以毛细管内的汞面下降。

(2)汞的表面张力

答:由上题公式h=(2σcosθ)/(ρ液hgR)得

σ=(ρ液hgR)/(2cosθ)

=[1.359×104*(-16)*9.8*3.5×10-4]/[2*(cos140)]/1000

=0.487N/m

3.已知100℃时,水的表面张力σ=58.9×10-3N·m-1,摩尔气化热ΔH=40.66kJ·mol-1。如果

水中只有半径为10-6m的空气泡,求:

(1)水中气泡所受到的附加压力

答:附加压力为0.00001178pa

(2)这样的水开始沸腾的温度

答:138度

4.用活性碳吸附CHCl3符合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在273K时的饱和吸附量为93.8dm3·kg-1,

已知CHCl3的分压为13.4kPa时的平衡吸附量为82.5dm3·kg-1,请计算:

(1)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中的吸附系数b

答: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m*(bp)/(1+bp)

82.5=93.8*(13.4b)/(1+13.4b)

b=0.545kPa-1

(2)CHCl3的分压为6.67kPa时的平衡吸附量

答: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m*(bp)/(1+bp)

「=93.8*(0.545*6.67)/(1+0.545*6.67)=73.6dm3/kg

第九章胶体分散系统

一、填空题

1.胶体分散系统可分为3种基本类型,即憎液胶体、亲液胶体和缔合胶体。

2.KBr与过量的AgN O3溶液形成AgBr溶胶,其胶团结构式[(AlBr)m·nAg+·(n-x)NO3]

*Xno3。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溶胶为什么能稳定存在?

答:溶胶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表面吉布斯能,具有自动聚沉而使分散相颗粒变大、表面吉布斯能减小的趋势,因此,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由于布朗运动、胶粒带电和溶剂化作用都能阻碍溶胶聚沉,因此溶胶能稳定存在。

2.与分子分散系统和粗分散系统相比,溶胶具有丁达尔现象,为什么?

答:产生丁达尔现象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一、粒子直径小于入射光的波长;二、光学不均匀性,即分散相与分散介质的折光率不同。溶胶正好满足这两个条件,因此具有丁达尔现象,而粗分散系统由于粒子太大不满足粒子大小的条件,小分子溶液由于是均相系统不满足光学不均匀性条件。

三、计算题

1.某溶胶粒子的平均直径为4.2nm,介质粘度η=1.0×10-3 Pa·s,求298.2K时溶胶粒子因

布朗运动在1s内沿x轴方向的平均位移。

答:x=[RTt/(3兀ηrL)]1/2

=[8.314*298*1/(3*3.14*2.1*10-9*1.0*10-3*6.023*1023)]1/2

=1.442*0.00001m

2.由电泳实验测知,Sb2S3溶胶(设为球形粒子)在210V电压下,两极间距离为0.385m,

通电时间2172秒,溶胶界面向正极移动3.20×10-2m。已知分散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81,真空介电常数ε0=8.85×10-12C·V-1·m-1,粘度η=1.03×10-3 Pa·s,求溶胶的ζ电势。

答:v=s/t=0.385/2172=1.77*0.0001

ζ=(Kηv)/(4εrε0E)

=(6*1.03×10-3*1.77*10-4)/(4*8.85*10-1281*210)

=0.058V

第十章大分子溶液

一、填空题

1. [η]=KM α的线性形式是 ln[η]=lnK+αlnM 。

2. 为了消除大分子电解质的电黏效应,可以加入足够量的小分子电解质。

二、简答题

1. 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π,Pa )与大分子化合物的浓度(c ,g /dm 3)存在如下关系:

)(22c A M c RT +=π

其中M 是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A 2是维利系数,表示溶液的非理想程度。如何用渗透压法测定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答:配制一组不同浓度的大分子化合物溶液,分别测得它们的渗透压。以π/c 对 c 作图,从公式RT/M+RTA2C 可知,得一直线,从直线截距 RT /M 求得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 。

2. 什么是Donnan 效应?如何消除Donnan 效应?

答:由于大分子离子的存在引起小分子离子在膜内外分布不均的现象称为唐南效应。消除方法:在膜外加入足够量的小分子电解质。

三、计算题

1. 假设某大分子化合物样品由10 mol 摩尔质量为10.0 kg·mol -1的分子和5 mol 摩尔质量为100.0 kg·mol -1的分子所组成,求该样品的平均摩尔质量M n 、M m 、M z 各为多少? 答:Mn=∑NBMB/∑NB=(10*10.0+5*100.0)/(10+5)=40Kg ·mol-1

Mm=∑NBMB2/∑NBMB=(10*10.02+5*100.02)/(10*10.0+5*100.0) =85 Kg ·mol-1 Mz=∑NBMB3/∑NBMB2=(10*10.03+5*100.03)/(10*10.02+5*100.02) =98.2 Kg ·mol-1

2. 半透膜内放置浓度为1.28×10-3 mol·dm -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膜外放置初始浓度为64×10-3 mol·dm -3的卞基青霉素钠溶液,求Donnan 平衡时,膜外与膜内卞基青霉素离子浓度比C 外/C 内。

答:已知C1=1.28*10-3mol·dm -3, C2=64*10-3mol·dm -3

唐南平衡时满足

(x+c1)x=(c2-x)2

代入数值,得:

(x+1.28)*10-3*x=(64*10-3-x )2

X=0.032

膜外膜内卞基青霉素离子浓度比为:

C外/C内=(64.63*10-3-32*0.001)/32*0.001=1.02

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1.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是:()。 ? A 稳定作用 ? B 破坏作用 ? C 大分子化合物量少时起稳定作用,量多时起破坏作用 ? D 大分子化合物量少时起破坏作用,量多时起稳定作用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2.乙醇和乙酸乙酯完全互溶,当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462时,形成恒沸物。若用精馏方法分离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35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 ? A 只能得到纯乙醇 ? B 只能得到纯乙酸乙酯 ? C 能够得到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 ? D 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都不能得到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3.1 mol 0℃、101.325kPa 的水在等温等压下变为冰,该过程的()。 ? A △G=0,△H<0 ? B △G=0,△H=0 ? C △G<0,△H<0 ? D △G<0,△H=0 正确答案:A ?

4.关于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化分子的最低能量 ? B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 ? C 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 ? D 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5.晶体物质的溶解度和熔点与粒子大小的关系是()。 ? A 粒子越小,溶解度越大,熔点越低 ? B 粒子越小,溶解度越大,熔点越高 ? C 粒子越小,溶解度越小,熔点越低 ? D 粒子越小,溶解度越小,熔点越高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6.下列测定大分子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中,()不是独立的测定方法。 ? A 渗透压法 ? B 光散射法 ? C 粘度法 ? D 超离心沉降法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7.使一定量的某种溶胶聚沉需要1.00mol?dm-3 CaCl2溶液 20mL 或0.002mol?dm-3 Na2SO4 50mL,则该溶胶()。 ? A 带正电 ? B 带负电 ? C 不带电 ? D 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8.当电解质的浓度降低时,电导率()。 ? A 增大 ? B 减小 ? C 不变 ? 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9.化学反应刚产生沉淀时,生成的沉淀颗粒大小不一,当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小颗粒变大,大颗粒变小,直至颗粒大小相同 ? B 小颗粒变小直至消失,大颗粒变得更大 ? C 小颗粒和大颗粒都变小,颗粒数增加 ? D 小颗粒和大颗粒都不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 ,第1章,第3章, 一、名词解释 t:即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和温度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 且每ml 中含[,]D 有旋光性物质1g 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1. 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即达到恒重 2. 限度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3. 干燥失重: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杂质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说明药物分析的主要任 务。答: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其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药品从研制、生产、供应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因此,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其主要任务包括:?药品质量的常规检验,如药物成品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指导和评估药品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进行新药质量研究,包括新药质量标准研究与制订、新药体内过程研究、以及配合其他学科在工艺优化、处方筛选等研究中的质量跟踪。 2、什么是重金属,说明中国药典测定重金属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答: 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

质,如铅、铜、汞、银、铋、镉、锡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重金属测定方法有三种:?硫代乙酰胺法——适合于溶于水、稀酸、乙醇的药物。?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适合于含芳环、杂环及难溶于水、稀酸、乙醇的有机药物。?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酸性溶液或在酸性溶液即生成沉淀的药物。 三、计算题 1. 某药物进行中间体杂质检查:取该药0.2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0mL,取此液5.0mL,稀释至25.0mL,摇匀,置1cm比色皿中,于320nm处测得吸收度为0.05。另取中间体对照品配成每mL含8,g的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收度是0.435,该药物中间体杂质的含量是多少, 6答:[(0.05×8)/0.435]×[(25×25) /5×0.2×10] ×100,=0.0575% 2. 氯化钠注射液(0.9%)中重金属检查:取注射液50mL,蒸发至约20mL,放冷,加醋酸盐缓冲液(pH 3.5)2mL和水适量使成25mL,依法检查,含重金属不得过千万分之三。应取标准铅溶液(10μg Pb/mL)多少mL, 76答:(3/10)-[(v×10)/(50×10)] ×v(ml)=1.5ml 3. 醋酸甲地孕酮中其它甾体检查: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以无水乙醇为溶剂,配制成每1ml含2mg 的溶液(1) 与每1ml含0.04mg 的溶液(2)。分别取溶液(1)和溶液(2)各10ul,进样,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两倍。溶液(1)显示的杂质峰数不得超过4个,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分别不得大于溶液(2)主峰面积的1/2和3/4。试计算最大一个杂质和总杂质的限量分别是多少, 答:?最大一个杂质的限量=[0.04×(1/2)] /2×100%=1.0% ?总杂质的限量 =[0.04×(3/4)] /2×100%=1.5% 四、判断题(指出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物理化学第二版作业答案6-8

物理化学作业题答案 第六章 相平衡 思考题 5.在含有氨的容器中氯化铵固体分解达平衡,43NH Cl(s)NH (g)HCl(g)+垐?噲?。指出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 相数和自由度? 答:反应中有三个物种,一个平衡限制条件,没有浓度限制条件。所以独立组分数为2,相数为2,自由度为2。 习题解析 3.3CaCO (s)在高温下分解为CaO(s)和2CO (g),根据相律解释下述实验事实。 (1) 在一定压力的2CO (g)中,将3CaCO (s)加热,实验证明在加热过程中,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3CaCO (s)不会分解。(2) 在3CaCO (s)的分解过程中,若保持2CO (g)的压力恒定,实验证明达分解平衡时,温度有定值。 解:(1) 该系统中有两个物种,2CO (g)和3CaCO (s),所以物种数2S =。在没有发生反应时,组分数2C =。现在是一个固相和一个气相两相共存,2P =。当2CO (g)的压力有定值时,根据相律,条件自由度 *12121f C P =+-=+-=。这个自由度就是温度,即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可维持两相平衡共存不变,所以3CaCO (s)不会分解。 (2)该系统有三个物种,2CO (g),3CaCO (s)和CaO(s),所以物种数3S =。有一个化学平衡,1R =。没有浓度限制条件,因为产物不在同一个相,故2C =。现在有三相共存(两个固相和一个气相),3P =。若保持 2CO (g)的压力恒定,条件自由度*12130f C P =+-=+-=。也就是说,在保持2CO (g)的压力恒定时,温度 不能发生变化,即3CaCO (s)的分解温度有定值。 5.结霜后的早晨冷而干燥,在-5℃,当大气中的水蒸气分压降至 Pa 时,霜会升华变为水蒸气吗? 若要使霜不升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要有多大?已知水的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 K 和611 Pa ,水的摩尔气化焓 1vap m 45.05 kJ mol H -?=?,冰的摩尔融化焓1fus m 6.01 kJ mol H -?=?。设相变时的摩尔焓变在这个温度区间内是 常数。 解:冰的摩尔升华焓等于摩尔熔化焓与摩尔气化焓的加和, sub m vap m fus m H H H ?=?+?11(45.05 6.01) kJ mol 51.06 kJ mol --=+?=? 用Clausius-Clapeyron 方程,计算 K (-5℃)时冰的饱和蒸气压 (268.15K)51 06011 ln 611 Pa 8.314273.16268.15p = - ? ? ??? 解得 (268.15K)401.4 Pa p = 而 K (-5℃)时,水蒸气的分压为 Pa ,低于霜的水蒸气分压,所以这时霜要升华。当水蒸气分压等于或大于401.4 Pa 时,霜可以存在。

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离线作业参考答案(20160910) (第1章~第3章) 一、名词解释 1.t D ][α——即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和温度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 且每ml 中含有旋光性物 质1g 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2. 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 以下即达到恒重。3. 限度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4.干燥失重——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杂质。 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说明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 答: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其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药品从研制、生产、供应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因此,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其主要任务包括:①药品质量的常规检验,如药物成品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贮藏过程的质量考察;②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等,指导和评估药品临床应用的合理性;③进行新药质量研究,包括新药质量标准研究与制订、新药体内过程研究、以及配合其他学科在工艺优化、处方筛选等研究中的质量跟踪。 2、什么是重金属?说明中国药典测定重金属的几种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答:重金属系指在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铅、铜、汞、银、铋、镉、锡等。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重金属测定方法有三种:①硫代乙酰胺法——适合于溶于水、稀酸、乙醇的药物。②炽灼后硫代乙酰胺法——适合于含芳环、杂环及难溶于水、稀酸、乙醇的有机药物。③硫化钠法——适用于溶于碱性水溶液而难溶于酸性溶液或在酸性溶液即生成沉淀的药物。 三、计算题 1.某药物进行中间体杂质检查:取该药0.2g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25.0mL ,取此液5.0mL ,稀释至25.0mL ,摇匀,置1cm 比色皿中,于320nm 处测得吸收度为0.05。另取中间体对照品配成每mL 含8μg 的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吸收度是0.435,该药物中间体杂质的含量是多少?

浙江大学远程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2016)1.【第01章】()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A C(石墨) B C(金刚石) C CO2 D CO 正确答案:A 2.【第01章】理想气体在绝热、恒定外压下膨胀的()。 A ΔU =0,W<0 B ΔH=0,W>0 C ΔU >0,△H>0 D ΔU <0,ΔH<0 正确答案:D 3.【第01章】()是状态函数。 A G B △U C W D Q 正确答案:A 4.【第01章】Q=ΔH的适用条件是()。 A 封闭系统中非体积功为零的等压过程 B 封闭系统中非体积功为零的等容过程 C 封闭系统

D 等温过程 正确答案:A 5.【第01章】()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特征的是。 A 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始、终态决定。 B 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 C 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 D 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 正确答案:C 6.【第01章】()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A C(石墨) B C(金刚石) C CO2 D CO 正确答案:C 7.【第01章】()具有强度性质。 A S B V C G D η(粘度) 正确答案:D 8.【第01章】由于p和V都是状态函数,则(p+V)也是状态函数。()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9.【第01章】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0.【第01章】H2和O2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的△H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11.【第01章】H2O(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2.【第01章】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13.【第01章】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的△H = 0。()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14.【第01章】标准状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热力学能等于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15.【第01章】理想气体节流膨胀过程的△U = 0。()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中学物理化学A(I)作业习题

物理化学A(I) (教材第一至第九章) 第一章: Problem 1: a) Use the fact that to show that the radiant energy emitted per second by unit area of a blackbody is. b) The sun’s diameter is m and its effective surface temperature is 5800 K. Assume the sun is a blackbody and estimate the rate of energy loss by radiation from the sun. c) Use to calculate the relativistic mass of the photons lose by radiation from the sun in a year. Problem 2: The work function of K is 2.2eV and that of Ni is 5.0eV. a) Calculate the threshold frequencies and wavelengths for these two metals. b) Will violet light of wavelength 4000A cause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in K? In Ni? c) Calculate the maximum kinetic energy of the electron emitted in b). Problem 3: On the basis of the Bohr theory, calculate the ionization energy of the hydrogen atom and the linear velocity of an electron in the ground state of the hydrogen atom. Problem 4: What is the de Broglie wavelength of an oxygen molecule at room emperature? Compare this to the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oxygen molecules in a gas at 1 bar at room temperature. What is the de Broglie wavelength of an electron that has been accelerated through a potential difference of 100V.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4、如图,将CuSO4 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可带计算器)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得分 D. CuSO水溶液 4法后面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A. G=H,TS B. G=A,PV C. A=U,TS C. H=U—PV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

A. Q > 0,W > 0,ΔU > 0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B. ΔQ = 0,W = 0,ΔU < 0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C. Q = 0,W = 0,ΔU = 0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D. Q < 0,W > 0,ΔU < 0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8、ΔH =Q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p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655A. 理想气体从10 Pa反抗恒外压10 Pa膨胀到10 Pa 5B. 0? , 10 Pa 下冰融化成水得分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 置。(每小题3分,共45分) C. 电解 CuSO水溶液 4 54D. 气体从 (298 K, 10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 10 Pa) 1. 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的分压为( )。 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 10、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1

2017年药物分析离线必做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物分析》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 学号:*********** 年级:******* 学习中心:华家池医学中心 第1章 第3章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比旋度——指在一定波长和温度条件下,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ml中含有旋光性 物质1g的溶液时的旋光度。 2.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即达到恒重。 3.限度检查——不要求测定杂质的准确含量,只需检查杂质是否超过限量。 4.干燥失重——指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他 挥发性杂质。 二、判断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指出下列叙述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改正) 1.测定某药物的炽灼残渣:750℃炽灼至恒重的坩埚重68.2510g,加入样品后共重69.2887g,依法进行炭化,750℃炽灼3h,放冷,称重68.2535g,再炽灼20min,称重68.2533g。根据二次重量差,证明已恒重,取两次称量值的平均值计算炽灼残渣百分率。 答:错。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或以后各次称重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炽灼30min后进行,此题中仅炽灼20min,故不能判定其已恒重。若已恒重,应取最后一次称量值计算。 2.用三氯化铁比色法可以区别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丙磺舒,在弱酸性溶液中阿司匹林与高铁离子形成紫色配位化合物;对乙酰氨基酚无直接反应,需水解后有该反应;丙磺舒不能形成紫色溶液,但在中性溶液中可生成米黄色沉淀。 三、问答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为什么说“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说明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 答: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其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对药品从研制、生产、供应到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因此,哪里有药物,哪里就有药物分析。其主要任务包括:①药品质量的常规检验,如药物成品的检验、生产过程的质

物理化学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 1.()不是状态函数。 ? A H ? B U ? C S ? D △G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熵不会减小 ? B 熵总是增大 ? C 孤立系统中熵不会减小 ? D 孤立系统中熵总是增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关于克-克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适用于任何两相平衡 ? B 适用于气-液平衡和气-固平衡 ? C 适用于固-液平衡和气-固平衡 ? D 适用于气-液平衡和液-固平衡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1 mol 100℃、101.325kPa 的水在等温等压下变为水蒸气,该过程的()。 ? A △G=0,△H<0 ? B △G=0,△H>0 ? C △G<0,△H<0 ? D △G<0,△H>0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 A C(石墨) ? B C(金刚石) ? C CO2 ? D CO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6.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个过程肯定能自发进行?() ? A △H>0,△S>0 ? B △H>0,△S<0 ? C △H<0,△S>0 ? D △H<0,△S<0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7.乙醇和乙酸乙酯完全互溶,当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462时,形成恒沸物。若用精馏方法分离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35的乙醇和乙酸乙酯组成的混合溶液,()。 ? A 只能得到纯乙醇 ? B 只能得到纯乙酸乙酯 ? C 能够得到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 ? D 纯乙醇和纯乙酸乙酯都不能得到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8.1 mol 0℃、101.325kPa 的水在等温等压下变为冰,该过程的()。 ? A △G=0,△H<0 ? B △G=0,△H=0 ? C △G<0,△H<0 ? D △G<0,△H=0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9.()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 A C(石墨) ? B C(金刚石) ? C CO2

物理化学(作业集)

第一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微分式)。 答案 2: —定量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只是_______的函数。 答案 温度 3: 热力学平衡状态必须同时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热平衡。力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4: 可逆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体系在内、外_______性质只相差无限小的情况下发生的。答案 强度 5: 理想气体向真空急速膨胀过程的W_______0,_______0。(>,<,= ) 答案 =。= 二.判断题 1: 如果说一个化学反应在标准态下发生,则反应式中各物质分别都处于各自所选定的标准态。 答案 是 三.计算题 1: 有2 mol理想气体,从到经下列三种不同过程,分别求出其相应过程中所做的功。 (1)在298K时恒温可逆膨胀; (2)在298K时,保持外压为100 kPa,做恒外压膨胀; (3)始终保持气体的压力和外压不变,将气体从加热到使体积膨胀到。 答案 2: (1)1 mol水在373 K,101. 325 kPa恒压下蒸发为同温同压下的蒸汽(假设为理想气体),吸热 (2)1 mol水在101. 325kPa恒压下在373K的恒温真空箱中全部蒸发为蒸汽(假设为理想气体)。 求过程的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2)过程2的始终态与过程1相同,故状态函数的改变量与过程1相同 该过程为向真空蒸发,故 比较过程1和2,结果表明,两种变化过程的相同,因为U,H是状态函数,其改

变量与过程无关,只决定于系统的始终态。而两过程的Q和W不同,因为它们不是系统的状态函数,是与过程有关的物理量,所以尽管两变化过程的始终态相同,但所经历的途径不同,Q和W也不相同。 第二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设高低温热源的温度分别是,则卡诺热机的效率为_______。 答案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Clausius不等式)的微分式是_______。 答案 3: 隔离系统中熵值减小的过程是_______的过程。 答案 不可能实现(进行)的过程 4: 使用吉布斯函数作为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其适用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封闭系统 5: 均相封闭系统热力学函数之间的4个基本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 二.判断题 1: 熵值不可能为负值。 答案 是 三.计算题 1: 1 mol理想气体在恒温下通过①可逆膨胀,②真空膨胀,体积增加到原来的10倍,分别求其系统和环境的熵变,并判断过程的可逆性。 答案 (1)可逆膨胀 根据熵判据,过程(1)是可逆过程 (2)真空膨胀 熵是状态函数,真空膨胀与过程1中可逆过程的始终态柑同,熵变也相同,因此 根据熵判据,过程(2)是不可逆过程。 2: 在标准压力100 kPa和373 K时,把1.0 mol可逆压缩为液体,计算该过程的。已知该条件下水的蒸发热为,=,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答案 第三章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设分别是二组分系统中组分1和2的偏摩尔吉布斯函数,二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则体系的吉布斯函数G为_______。

(0129)《物理化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0129)《物理化学》网上作业题答案 1:第一次 2:第二次 3:第三次 4:第四次 5:第五次 6:第六次 7:第七次 1:[单选题]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 2(g) + S(s) = H 2 S(s) (1) K1 ; S(s)+O 2 (g)=SO 2 (2) K2 则反应:H 2(g)+SO 2 (g)=O 2 (g)+H 2 S(g) 的平衡常数为() A:K1 + K2 ; B:K1 - K2 ; C:K1·K2 ; D:K1/K2 。 参考答案:D 2:[单选题]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A: 平衡向右移动; B:平衡向左移动; C: 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 D: 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

B:15 s ; C: 30 s ; D:21.65 s 。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 Pa ; B: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 C:水的冰点温度是0℃(273.15K),压力是101325 Pa ; D: 水的三相点f = 0,而冰点f = 1 。 参考答案:A 5:[单选题]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 A:天气太热; B:很少下雨; C:肥料不足; D:水分倒流。 参考答案:D 6:[单选题]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 B:0.001M HCl水溶液; C:0.001M KOH水溶液; D: 0.001M KCl水溶液。 参考答案:B 7:[单选题]在某温度下,一密闭的刚性容器中的PCl5(g) 达到分解平衡,若往此容器中充入N2(g) 使体系压力增大二倍(此时体系仍可按理想气体处理),则PCl5(g) 的离解度将:A:增大; B:减小;

药理学药离线必做作业定稿版

药理学药离线必做作业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理学(药)》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 第一部分药理学总论(第1-4章) 一、名词解释 1、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2、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4、不良反应: 5、副反应: 6、毒性反应: 7、量效关系: 8、效能: 9、效价强度:

10、治疗指数: 11、受体: 12、激动药: 13、拮抗药: 14、离子障: 15、首关消除: 16、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 17、肝药酶: 18、肾小管主动分泌通道: 19、肝肠循环: 20、时-量关系: 21、曲线下面积(AUC): 22、生物利用度: 23、一级消除动力学: 24、零级消除动力学:

25、药物半衰期(t1/2): 26、稳态: 27、表观分布容积(V d): 28、血浆清除率(CL): 30、耐受性与耐药性: 二、问答题 1、试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并各举一例说明。 2、简述药物的作用机制。 3、何谓竞争性拮抗药,有何特点?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特点。 4、何谓非竞争性拮抗药,有何特点? 5、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号转导过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受体可大致分为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第二部分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第5-11章) 一、名词解释

1、除极化型肌松药: 2、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3、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4、内在拟交感活性: 二、问答题 1、简述传出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受体分类及其药物的分类原则。 2、简述拟胆碱药代表药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简述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及常用解救药。 4、试述抗胆碱药代表药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5、试述阿托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6、试述抗胆碱药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后马托品和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与阿托品比较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7、试比较肌松药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主要作用特点。 8、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有哪些类型?各举一代表药。

东北大学16春《物理化学》在线作业123(标准答案)

东北大学16春《物理化学》在线作业123(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反应 2NO(g) + O2(g) == 2NO2(g) 是放热的, 当反应在某温度、压力下达平衡时,若使平衡向右移动。则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力; B.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 C.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力; 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力。 2.影响任意一个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值的因素为 ( )。 A. 催化剂; B. 温度; C. 压力; D. 惰性组分 3.设有理想气体反应A(g)+B(g)==C(g),在温度T,体积V的容器中,三个组分的分压分别为pA、pB、pC时达到平衡,如果在T、V恒定时,注入物质的量为nD的惰性组分,则平衡将( )。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移动; D. 不能确定 4.气体被固体吸附的过程其DS、DH的变化 ( )。 A. DS<0 DH>0; B. DS<0 DH<0; C. DS>0 DH<0; D. DS>0 DH>0 5.已知反应(1)和(2)具有相同的指前因子,测得在相同的温度下升高20K时,反应(1)和(2)的反应速率分别提高2倍和3倍,说明反应(1)的活化能Ea,1( )反应(2)的活化能Ea,2。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以上都不正确

6.已知某反应的反应物无论初始浓度cA,0为多少,反应掉cA,0的1/2时所需时间均相同,该反应为( )。 A. 零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以上都不正确 7.温度升高时,固体氧化物的分解压力(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A. 降低; B. 增大; C. 恒定; D. 无法确定。 8.固体六氟化铀的蒸气压p与T的关系为lg(p/Pa)=10.65-2560/(T/K),则其平均升华热为( )kJ·mol-1。 A. 2.128; B. 49.02; C. 9.242; D. 10.33 9.人工降雨是将AgI微细晶粒喷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降雨提供 ( )。 A. 冷量; B. 湿度; C. 晶核; D. 温度 10.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的电动势与氯离子的活度a(Cl?)无关的是 ( )。 A. Zn(s) | ZnCl2(aq) | Cl2(p) | Pt; B. Zn(s) | ZnCl2(aq)( ) KCl(aq) | AgCl(s) | Ag(s); C. Pt | H2(p1) | HCl(aq) | Cl2(p2) | Pt; D. Ag(s) | AgCl(s) | KCl(aq) | Cl2(p) | Pt 三、判断题: 1.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以用ΔrGmq?来判断反应的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2.隔离系统的熵是守恒的。 A. 错误 B. 正确 3.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A. 错误

物理化学离线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物理化学》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金泽学号:717123224001 年级:2017春学习中心:温州学习中心(龙湾)—————————————————————————————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 系统的性质分为广度性质和__强度性质__。 2. 。 3. “增大”、“减小”或“不变” ) 4. 理想气体在恒定外压下绝热膨胀,气体的焓。(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5. ΔU=Q v的适用条件是封闭系统中等容非体积功为零。。 6. O2(g)的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 答: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部分物质就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 什么是等压过程?什么是可逆过程? 3.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4. 什么是标准摩尔生成焓?什么是标准摩尔燃烧焓? 5. Zn与稀硫酸发生放热置换反应,请问在开口瓶中进行还是在闭口瓶中进行放热更多?为什么? 6. 石墨在充满氧气的定容绝热反应器中燃烧,若以反应器和其中所有物质为系统,请问燃烧前后热力学能和焓如何变化? 三、计算题 1. 1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在298K时,在恒定外压为终态压力下从15.00 dm3等温膨胀到40.00

dm 3,求该过程的Q 、W 、ΔU 和ΔH 。 2. 1 mol 水在100℃、101.3kPa 下蒸发为水蒸气,吸热40.7kJ ,求该过程的Q 、W 、△U 和△H 。 3. 已知298.2K 时,NaCl(s)、H 2SO 4(l)、Na 2SO 4 (s)和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分别为-411、-811.3、 -1383和-92.3 kJ·mol -1,求下列反应的θm r H ?和θm r U ? 2NaCl(s) + H 2SO 4(l) = Na 2SO 4(s) + 2HCl(g) 4. 已知298.2K 时,C (石墨)、H 2(g )和C 2H 6(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393.5 kJ·mol -1、 -285.8 kJ·mol -1和-1559.8 kJ·mol -1。计算下列反应的θm r H ?和θm r U ?: 2C (石墨) + 3H 2(g )→ C 2H 6(g )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填空题 1. 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由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和 所组成。 2. 卡诺循环中等温可逆膨胀过程的温度 等温可逆压缩过程的温度。(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3. 工作在高温热源373K 与低温热源298K 之间的卡诺热机的效率为 。 4. H 2气和O 2气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的ΔS 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5. 1 mol 373.2K 、101.3kPa 水蒸发为373.2K 、101.3kPa 水蒸气的ΔS J/K (知水的蒸发热为40.64 kJ/mol )。 6. 系统经过不可逆循环过程ΔS 环 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7. 1mol 100℃,100kPa 气态水的吉布斯能 1mol 100℃,100kPa 液态水的吉布斯能。(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8. 吉布斯能判据的适用条件是 。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自发过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2. 空调可以把热从低温热源传递到高温热源,这是否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矛盾?为什么? 3. 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如何用熵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 4. 从同一始态出发,绝热可逆过程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为什么? 5. 什么是热力学第三定律?什么是标准摩尔熵? 三、计算题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 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 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 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 (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 (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 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 (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 (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 (B) (?G/?p)T(C) (?U/?V)T (D) C V 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

《实用药剂学》离线必做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实用药剂学》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药剂学: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的药典委员会编写;并由政府颁布实行,具有法律约束力;药典中收载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剂型:指将药物制成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 第二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一、填空题 1.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范围可分为(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稳定性。 2. 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试验)(强光照射试验)。 3. 药物制剂最常见的降解途径(水解)(氧化)。 第三章表面活性剂 一、填空题 1.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以(阳离子)型毒性最大,其次为(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毒性最小。 2. 表面活性剂均可外用,但以(非离子)型对皮肤与黏膜的刺激性最小。 3. 当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浓度时,表面活性的分子互相聚集,形成(疏水)基团向内,(亲水)基团向外的缔合体,即胶束。形成胶束时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4. 利用增溶的原理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这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可以形成

(胶束)的性质。 5.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越高,HLB值越(小)。 6.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其表面活性部分的分子所带电荷而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二、名词解释 1. 增溶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达到CMC后形成胶束,一些水不溶性或微溶性物质在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可显著增加,形成透明胶体溶液,这种作用称为增溶。 2. 昙点某些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开始时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溶液澄明,当温度升高到某一点后,其溶解度表现为急剧下降,使溶液由清变浊。此温度称为昙点。 3. 表面活性剂系指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的一类物质。 4. 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与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 三、简答题 1. 简述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主要应用。 答:(1)增溶剂。在药剂中,许多难容性的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达不到治疗所需的浓度,此时经常应用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2)乳化剂。许多表面活性剂具备乳化剂的性质,是优良的乳化剂。 (3)润湿剂。表面活性剂具有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透的润湿作用,作为润湿剂。 (4)起泡剂或消泡剂。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稳定,具有起泡剂和稳泡剂的作用。而一些表面张力小而且水溶性也小的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泡沫破坏。 (5)去污剂。一些表面活性剂能够用于除去污垢。 (6)消毒剂和杀菌剂。大多数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做消毒剂。 四、计算题 1. 某处方应用Tween-80 12g(HLB值为15)与Span-40 8g(HLB为6.7)做乳化剂,问HLB值最终是多少,若作为乳化剂,是适合于作为W/O型还是O/W型乳化剂? 解:HLBAB=(HLBA*WA+HLBB*WB)/(WA+WB) =(15*12+6.7*8)/(12+8)≈11.7 答:混合后HLB值为11.7。若作为乳化剂,适合作为O/W型乳化剂。 第四章液体制剂 一、填空题 1. 混悬剂常用的稳定剂有润湿剂、(助悬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