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各级各类学校要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在_____ __ ,普通话要成为校园语言。

2、涌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______ 、缅甸、___ ___ 等地。

3、单元音韵母包括________个舌面元音和3个舌尖元音。

4、上声音节后的轻声音节读_________ 调。

5、________ 、_______ 两韵母儿化,直接卷舌。

6、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________文,是我国最古的________文字。

7、小篆据说是秦相________简化大篆而成。

8、了解字义,对防止________ 有帮助。

9、多义词的转义往上通过_______或以本义作比喻的方式形成。

10、谚语具有鲜明的_________ 、特定的思想性,通俗生动的等特点。

11、古语词具有________的特点,多用于______ ___语。

12、句式搭配不当主要指在一组结构较整齐或____ __一致的句式中,不须______ 的要求,随意使用不一致的句式。

13、领词往往引出一吕排比句与________ ,使联语衔接自然,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粤方言的使用人口占汉民族的()

A.4%

B.5%

C.2.4%

D.8.4%

2、下列儿化属于表示"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的是()

A.猴儿

B.话儿

C.头儿

D.信儿

3、东晋以后的草书变体称为()

A.隶草

B.章草

C.今草

D.狂草

4、属于支配式的是()

A.纠正

B.袒护

C.人为

D.借口

5、《汉江临泛》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牧

C.李贺

D.王维

三、多项选择

1、通行客家方言的地区是()

A.广东西部

B.广东东北部

C.福建西北部

D.江西东部

2、"不"念轻声的有()

A.好不好

B.坐不住

C.不对

D.不可以

3、现行汉字使用楷体的场合有()

A.国家正式文件

B.报刊

C.日常书写

D.书籍

4、属于惯用语的是()

A.桃李满天下

B.八九不离十

C.马后炮

D.墙头草

5、总结的特点有()

A.明确性

B.针对性

C.求实性

D.指导性

四、改错:

1、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付度禅联点掇寒怆无边无银

不寒而立流言诽语直截了当

2、改正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的错误

(1)处理事件,要经过调查研究,不能果断地作出决定。

(2)这本书我虽然也曾读过几遍,但对它的印象却很含糊。

(3)写文章要注意详略得当,该简单的地方要写得简单。

(4)我们要把坚决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5)突然间,他叫嚣起来。

五、词语解释:

1、术语解释

(1)带鼻音韵母

(2)轻声

(3)相对反义词

(4)常式句

(5)喻证法

2、解释下列词语

(1)风尘仆仆

(2)责无旁贷

(3)逍遥

(4)亵渎

(5)黔驴拔穷

3、解释下列诗文中加点的词语

(1)风暄草欲薰

(2)接天莲叶无穷碧

(3)喜把杭州作汴州

(4)远鸡数声灯火杳

(5)秋日荒凉石兽危

六、古诗文标点、默写、翻释

1、给下面的对联加标点

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古往来帆影繁华淮唤醒听一百八枰早晚钟声

2、默写宋·苏轼《饮湖上初晴谷雨》

3、翻译唐·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作文

题目:公害和我们的责任

具体要求:1、必须写成论说文

2、内容正确、具体

3、语言通顺、文字规范

4、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卷面清洁

5、字数不少于600字

汉语言文学答案

一、填空题

1、师范院校

2、越南泰国

3、7

4、半高

5、i u

6、籀,刻石

7、李斯

8、写错别字

9、引申本义

10、经验性艺术审美性 11、典雅含蓄书面

12、语气语境 13、骈文句层次分明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D

三、多项选择题

1、BC

2、AB

3、ABD

4、BCD

5、BCD

四、改错题

1、付--忖禅--蝉掇--缀怆--伧

银--垠立--栗诽--蜚接--截

2、⑴果断--截断⑵含糊--模糊⑶简单--简略

⑷坚决--坚定⑸叫器--叫嚷

五、词语解释

1、⑴带鼻音韵母,是指一个或两个后带上鼻辅音而

构成的韵母。

⑵有的音节在一定场合常常失去原有的声调而变成

一个较轻、较短的调子,就是轻声。

⑶反义词之间有中间状态,否定了甲,不一定就能肯

定乙。

⑷是按常见句序组句的句子。

⑸是用与论点有一定联系的比喻为论据而进行推论

的论证方法。

2、⑴形容奔波忙碌、旅途辛苦劳累的样子。

⑵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⑶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

⑷轻慢,不尊敬。

⑸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

3、⑴花草香⑵无尽、无边⑶简直⑷昏暗不

明(5)端正

六、古诗文标点、默写、翻译

1、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往米帆影;

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早晚钟声。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说明】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在我系的教学计划中列为专业必修类,开设两学期,共126学时*。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和文言文教学素养。要求学生在阅读背诵若干文选的基础上增强文言语感,占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并通过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为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选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这套教材虽略显陈旧,但毕竟经历了40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和专家的严格修订,具有资料丰富,教学选择面宽的显著优点,多数院校至今将其列为汉语语言学科考研复习的指定教材或参考书。至于教材的不足之处,可由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修正,这种做法也有助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教材处理和教法研究既要从本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实效,又要围绕培养目标,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1)以教材一、二册为主,兼及三、四册的部分内容。对所讲授的教材内容,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删调整。“常用词”、“古代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等内容主要由学生自学,授课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要适当联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利用二、四册的附录材料,授课时注意参考。2)感性知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文选与通论穿插照应。文选教学应援引教材以外的材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贯穿理论方法。通论课在宏观上不求系统完整,但对于具体知识点必须讲求相对的系统性、完整性。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调熟读文选,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各自的发展方向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并为其提供材料和线索,组织研究性学习。结合考研需要,在单元教学完成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材料。4)突出师范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法技能,体现扎实的业务功底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作用。涉及到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可利用学生熟悉原文的条件,采取提供训诂材料的办法,重点培养其参考古注和查阅工具书解决问题的基本功。 【本文】 绪论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目的及学习方法。 内容要点:1、古代汉语的两个系统。2、传统语言学——小学的产生及发展状况。小学中的三个分支学科: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3、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4、树立语言发展的观点。 教学方法:分析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介绍学习古代汉语的具体作用,列举古 * 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讲授第一册的内容;第二学期每周3学时,选讲二、三、四册内容。

汉语言文学论文: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 教育制度改革热潮在我国掀起之后,引起了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改变,我国各大院校的语文教育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语文教学在随后几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应该看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实现对接不仅是提高语文教育水平的发展需求,也是适应新时期,新文化的发展需求。 汉语言文学应该说,它本身就属于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并没有重点把握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反而更多的是为考试而学习而不是为文学而学习。加上我国语文教育的师资水平整体来说还没有满足新时代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要求,因此,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应该实现更多方面的共通和交流,应实现语言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对接性教育,这样才能够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也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精髓。现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不会存在什么不良的冲突,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比如在语文知识的运用上,教学方式或者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的运用上,都要进行对接性思考,这样才能够把汉语言文学的一些信息反馈到语文课堂教育中去。另外,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特别是现在教学理念越来越宽容,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正确理解语文教育和汉

语言文学的对接问题。 第一,关于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的对接,在实践能力方面的思考。 不管是语文教育还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二者都能够对学生的精神面貌或者认识观念等产生一定的影响,都能够丰富人的见识,并重塑自我。汉语言文学和语文教育要实现很好的对接,要能够形成结合性发展模式,首先要实现二者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对接。汉语言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应该寻找他们的共通点,虽然语文和汉语言文学在本质上有区别,但是语言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包含汉语言文学教育这个模块的,因此,二者在教学内容或者一些理论指导上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在实践方面,应该抓住这些共通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要积极地探索提高实践能力的方法,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对汉语言文学中,诗词歌赋的品读和学习也是要重视的,汉语言文学的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探索和运用方面。而在语文教育中,也要把握汉语言文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作诗词歌赋的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开设一些实践性课程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实践课程相对语文教育来说是比较少的,因此,应该加大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课堂的创设和开展。汉语言文学实践课堂的开展形式可以参考语文教育的实践课程,比如通过开展一些汉语言文学实践讲座,或者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知识的社会调查等,

自考汉语言文学学习顺序

. '.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顺序建议 刚开始学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其实并不太清楚到底都要学什么东西,只是一门一门的考,直到现在才理出一点头绪,专本加起来一共是24门,抛去公共课,各门课程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关于各门之间的关系,我系统的归纳了一下,希望对那些刚开始学习的,像我曾经那样迷茫的新同学有一些帮助,也希望能对大家选择考试的顺序有所帮助。当然,如有不足这处,也请更专业的高手指证。专科(13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写作、文学概论。 本科(11门):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外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美学、训诂学、汉字学概论。 所谓汉语言文学,其实主要学的就是两方面,语言与文学,下面我将近一步说明。 专本一共24门,我们先抛去公共课的7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英语。 我们来说说文学,《文学概论》里面说“研究文学的科学叫做文艺学”,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我们来看看它们又分别跟哪三个课程相对。 1、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共4门) 2、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写作。(2门) 3、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美学。(6门) 然后是语言学这方面,建议大家先学语言学概论,本人现在还没有学,但是它应该和专课的文学概论一样是比较系统化的课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语言学包括的东西比较多,它既有古今之分,而且涉及的面儿很广,应该是比较枯燥的学课。下面是我对语言学的认知,要提到一点,就语言学来说,古代方面的要占的比重大一点,更应该多重视些。 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三方面的问题:文字、词汇、语音。现在还要涉及到语法、修辞等内容。 1、比较系统的阐述语言学的理论:语言学概论。(一门) 2、全面的、系统的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二门) 3、深入研究的课程:文字学概论、训诂学(词义)。(二门) 这样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共是17门,整个汉语言文学的雏形也出来了,我想,应该还是对大家有帮助的吧,至少能使大家制定一个有序的学习计划。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各个课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有计划的学习,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要急于拿专科的证书,应该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一、专业概述 1、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2、本专业主要培养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或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达到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古籍阅读能力。 3、如果你的学习非常优秀,或者你在校期间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话,毕业之后你可以选择出国教书。 二、专业综合介绍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是老牌专业,也是基础专业,出现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师范类大学要为中国语文教学培养教师开设本专业,综合类大学在中文系或文学院也普遍设有这一专业,即使是专业性较强的学校,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设有中文系。一个多世纪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剧作家,对中国人文学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比如古典文学方面的某个作家研究,如对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等比较著名的作家所开的专题,某部作品研究的专题,某种文体及流派研究等。在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戏剧、语言等几个方面也会开设和专业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选修课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侧重的进行选修。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于开设历史较长,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开拓,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很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现在,很多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文字处理有关的工作这一客观现实,大都开设了中文信息处理方面的课程,使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语文知识,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毕业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应手。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1、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校中文系的主干专业,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是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简称中文系),其前身为京师大学堂的中国 文学。1910年3月31日,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成立“中国文学门”,正式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这是我国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开始形成现代的一门独立学科,这之后较早设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学府还有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等,其间这一学科在研究和教学中曾涌现过鲁迅、胡适、刘半农、沈从文、王力、废名等大批著名学者。 2、建国以后,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很快;另一方面随着民智的启发,文化受到重视,一时间很多高等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及答案4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学语文教案研究试卷 2018年1月 一、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每题10分,共50分) 1.语文教案方法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2.如何全面理解语文知识教案的综合实践原则? 3.合作学习具有哪些特征? 4.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倾听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5.简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二、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每题16分,共32分) 1.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语文教师教案能力结构的认识。 2.联系教案实际,谈谈怎样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三、分析题(18分) 分析教案个案,回答问题: 1.教师是怎样引导学生处理整体感知与局部切入分析的?(12分) 2.举例说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6分)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实录 师:(简单导入后)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带着知难而上的精神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44年8月恩格斯与马克思在布鲁塞尔会面,从此这两位历史巨人结成挚友,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奋斗了近四十年。对于马克思的了解,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哀痛的莫过于思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的洞察,最深刻的也莫过于思格斯。那么,读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学生开始思考。) 生1:读完本文我认为恩格斯没有表达自己的哀痛,甚至从表面上根本读不出他的哀痛,他重点写了马克思的伟大精神和贡献。恩格斯表达出自己的深深悼念和赞美。 师:你认为恩格斯没有宣泄自己的哀痛,而是将哀痛隐于字里行间,对吗7.生1:是的。 师:那大家能找到恩格斯表达对马克思赞美的句子吗? 生2:“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说明马克思的精神是伟大的,流传千古。师:你能带着这种崇敬将这句话再读一遍吗? (学生读) 师:很好。哪位同学对这句话还有自己的理解? 生3:这句话说明恩格斯对马克思伟大贡献的肯定。师:带着这种赞美我们一起再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doc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乃为人之本,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 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学会感恩是培 植善良品性的第一站,而如今的小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 懂得知恩图报,把父母的呵护、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心视 作为理所当然地给予,他们的字典中没有“感恩”这个字眼。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 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 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具体的教学 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感恩教育。 一、知恩感恩,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曲传诵千古的佳音,它涵盖在生活的每一个细 节中。生而为人,要懂得感恩万事万物,如此方能拥有快乐 的人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 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等。进行感恩教育,首先 要让学生知恩。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但赐予我们壮丽秀美的山川,让我们获得愉悦 的感受,而且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 物质保证。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地球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地方,要从小培养环保意识。表现大自然之恩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大自然 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 生通过课文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从而才会感激大自然赋予 我们的一切。 2.父母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人行善的表现, 是一种生活态度,忘恩负义必遭唾弃。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 恩情大。语文课本中不同的文章从各个角度表达父母之恩。 课文《月光启蒙》中母亲给我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丰 富了我的想象,启迪了我的智慧,为我以后成为一个诗人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中感受了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到作者 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3.社会之恩 古人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我们不仅要把学 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 要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二、捕捉时机,实施感恩教育 1.在感情朗读中体验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只有通过情感 体验,才能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蕴含感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试题教学文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汉语言文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试题(卷) 语言学纲要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共8页,答题时间为2小时。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请诚实答卷,尊重知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空,每空1分,共20分。) 1、文字学、()、( )是我国 传统的语文学。 2、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能力和灵活的()能力。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三大部分。 4、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 )、舌位的前后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5、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 )、韵尾三部分。 6、语法的( ) 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7、根据语法意义的表达手段的不同,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屈折语、黏着语、()四种类型。 8、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叫作()。 9、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 )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 ( )。 10、 ( )和 ( )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二、名词解释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音位 2、音位变体 3、区别性特征 4、组合关系 5、聚合关系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3、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4、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5、[t]、[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6、音素[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7、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词根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这是汉语的特点。有的语法著作中常常把前缀、后缀叫作"词头"、"词尾"。() 8、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这就是结构规则有" 递归性 "。()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特有的艺术体征和美学品格,已然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作品符合汉语言的语文认知水平,符合汉语言的内心发展特征。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言文学与其他教材的教学要求不同,需要教师教出童真的感觉,让小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特有的美感。然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汉语言文学。关键词:小学语文汉语言文学教材应用研究

一、汉语言文学符合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特点 下面是武汉映辉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的小学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语言词汇通过模仿和交流不断得到积累,并开始在语境中使用这些词语。这个阶段的汉语言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依靠具体形象的事物,呈现出间断性和记忆的简短性,他们在学习生活规范和记忆时,采用单事件学习和记忆法。他们的思维呈现习得事物的累积学习。这个思维特点,要求语言的表达要短小精干,学生只有在简单句的语言表达中才能体会情感,习得知识。 汉语言文学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以小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短小生动、贴近生活的语言表达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具体包括: 1.听过一些故事,解释一些事物的基本特征,例如《狼和小羊》一文,通过狼和小羊抢水的故事,告诉学生狼这种动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故事传递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例如《孟母三迁》传递母爱的问答,《爱你本来的样子》一文教育学生要喜欢自己、爱护自己等。从上述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比较简短,语言比较通俗,基本没有理解和阅读的难点,这个表现形式是与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因此学生容易接受。汉语言文学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包括童话、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等,学生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感受着语言的优美,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掌握词汇和语言。因此,通过这种文学形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是有效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 二、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教师缺乏汉语言文学素养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出于汉语言文学作品,因此,教师的汉语言文学素养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效,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都缺乏汉语言文学素养,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很多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还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思想中,没有储备完善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也不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美学内涵、功能价值与体裁特征,难以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活动。 (二)未抓住汉语言文学的特征 对于小学语文中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很多教师都抓不住汉语言文学的特征,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汉语言文学工具化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很多教师还采用“字词句段”教学法,仍然将汉语言文学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进行讲解,没有意识到汉语言文学的审美价值。 第二,汉语言文学教学成人化一些教师对于汉语言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汉语言文学的内涵与主题,导致本应该生动有趣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变得晦涩难懂。 第三,未注意到汉语言文学的文体特征很多教师没有深刻地把握好汉语言文学的文体特征,使用与成人文学相同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很多教师在讲解诗歌与儿歌时,就没有注意到儿歌的趣味性与押韵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三、汉语言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在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如能加以适当地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于一身的基础学科,是情感教育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能收到以情动人的良好效果,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本文探索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式。一、从教材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感恩当前的学生心理都成熟得比较早,也懂得感恩的道理,但是往往没能落实到行动中,有些学生对于同学给予的帮助不予理睬,或是认为理所当然,没有感恩之心。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从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入手,开展感恩教育。教材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例如,在讲授老舍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笔者把课文的教学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也讲述自己的母亲在生活中的艰辛与付出。老舍的《我的母亲》讲述了我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管教和关爱呵护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大爱无疆的爱子深情和高尚的性情品质。其中有些事情琐碎而又细腻,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温暖而又深刻的影响。比如母亲在父亲去世后,为了养活自己的三个孩子,日夜辛勤劳作,不仅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还给别人洗衣服、缝补衣服贴补家用,在动荡的社会中,母亲坚强地撑起了一个家,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而我在长大后拒绝了母亲让我结婚的想法,离开母亲去留学甚至是在抗战中辗转到西南,没有一刻让母亲省心,母亲仍然理解并体谅着自己的儿子,没有强迫过我。天下的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在学习了课文之后,

笔者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来讲讲自己的母亲,讲述自己的母亲对生活、对自己的付出的事迹。在同学的讲述和交流中,学生对母亲和母爱会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而老舍提到母亲,是这样说的人,纵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从此却失去了根。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关于自己母亲的事迹,他们会对这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母亲也会产生感恩之心,感恩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无私的付出。课后笔者给学生留了一个实践作业如果母亲不在身边,学生就给母亲打个电话问候,母亲在身边的,帮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生对这个作业都完成得特别好。老舍的这篇文章中关于亲情、友情的句子辞藻唯美、富有感染力,笔者便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并注意适时引导学生去鉴赏文章语句,让学生明白,自己便是父母深切关爱、不可替代的一切,是亲情不可或缺的承载;自己便是挚友无法填补的感情空间,是友情不可多言的温馨。帮助学生明白生命价值的可贵,让他们亲近生命、热爱生命、感恩生命,学会感恩父母、珍爱他人,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排演以感恩为主题的舞台剧以情动人让学生正确认识了感恩,但是学生对感恩的体验还不深刻。面对一年一度的学校会演,笔者提议学生排练一个以感恩为主题的舞台剧——《纸飞机》,这个剧本讲述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女学生突然身患白血病,并且因为化疗导致头发掉光,只能戴帽子来遮丑。她的心情越来越难过,越来越消极,以为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她拒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美学”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牵头设立,并亲自授课。课程设立后,依托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在美学基础理论建设方面勤力耕耘,蒋孔阳先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美与美的创造》,由其任主编、朱立元任副主编的《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朱立元撰写的《黑格尔美学论稿》、《接受美学》,与张德兴合著的《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述评》等影响甚众,为美学课教学积淀了厚实的知识基础。 进入新世纪后,中山大学把美学课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推广到本科生中去,这也促使我们在美学理论课教学如何通俗化、深入浅出方面下功夫改革,以便使文理科低年级学生能够喜欢听、听得懂、学得进,这样美学课就形成了面向文理科学生的公选课和面向中文系的专业选修课两种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前者较为普及、后者较为专业。 为夯实根基,扩展视野,吸纳信息,近年来美学团队在美学理论相关的分支研究上用力甚勤,先后有《西方美学范畴史》、《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国美学范畴史》、《中国美学史教程》、《西方文论教程》、《西方美学思想史》、《世俗与尊严:杜威的艺术哲学》、《<周易禅解>研究》、《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等大量著述出版,受众褒誉众多,频频获奖,同时也为美学课提供了深厚而广博的知识背景的支持,使美学课教学的深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由朱立元主编的《美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又作了较大修改,出了修订版,反响良好,为国内100多所大学广泛使用,受到普遍欢迎,是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美学教材之一。现在,由朱立元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西方美学史》重点教材也已启动。相信在美学团队集体努力下,美学课教学当会沿承传统、突破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20087814552745988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线性 2.音高取决于() 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 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D.共鸣器的形状 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素 B.音位 C.音渡 D.音节 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 A.自由重音 B.移动重音 C.固定重音 D.不固定重音 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 A.同化 B.异化 C.弱儿 D.增音 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7.英语“worker”中的“-er”是() A.构词语素 B.构形语素 C.虚词语素 D.词根语素 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 A.健儿 B.女儿 C.少儿 D.花儿 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一般语汇 D.基本语汇 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 A.古语词 B.方言词 C.新造词 D.外来词 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 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 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 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 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 A.句子的句型类 B.句子的句式类 C.句子的功能类 D.句子的简繁类 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语气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色彩不同 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总是一致 B.二者总是不一致 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 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 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 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 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 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 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 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050101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文学 门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有的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适宜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排名 排名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排 名 学校 名称 等 级 1 北京 师范 大学 A + 27 厦门 大学 A 53 深圳 大学 A 2 北京 大学 A + 28 西北 师范 大学 A 54 重庆 师范 大学 A 3 四川 大学 A + 29 广西 师范 大学 A 55 广州 大学 A 4 复旦 大学 A + 30 安徽 师范 A 56 山西 大学 A

大学 5 山东 大学 A + 31 西北 大学 A 57 哈尔 滨师 范大 学 A 6 南京 大学 A + 32 清华 大学 A 58 青岛 大学 A 7 中山 大学 A + 33 渭南 师范 学院 A 59 河北 大学 A 8 华中 师范 大学 A + 34 上海 大学 A 60 扬州 大学 A 9 福建 师范 大学 A + 35 浙江 师范 大学 A 61 通化 师范 学院 A 10 上海 师范 大学 A + 36 天津 师范 大学 A 62 延边 大学 A 11 华东 师范 大学 A + 37 中央 民族 大学 A 63 济南 大学 A 12 浙江 大学 A + 38 江西 师范 大学 A 64 安庆 师范 学院 A 13 苏州 大学 A + 39 安徽 大学 A 65 湖北 大学 A

汉语言文学教育学

1、未来语文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1)开放的空间。①从空间看,是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向外开放,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方面。从家庭到社会,从学校到工作单位,不断接受语文教育;②从内容看,以信息社会的高节奏高效率工作需要为目的,以社会需要和实践为出发点。 (2)全面发展的。①否定传统教育中只重视书面能力的教育观,强调听说读写全面发展。②重视复合人才的培养,重视自学能力的养成等。(案18) 2、文言文教学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用现代人的故事去理解文言文,让学生对古文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用现代人的意识去诠释文言文,使学生感悟人生,影响于行;用现代生活实例领悟文言文,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生活的自觉性,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3、谈谈你文言文教学要求的认识与困惑? 关于文言文的教学要求,一般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文言文教学只要求读懂浅显文言文就行了,现实社会中不要求用文言文写作,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求学生背那么多的篇目呢,达到一定篇目就行了,既可减轻学生负担又可减少教学盲目性。二是认为把文言文教学目标定位在基本的阅读上是不够的,单纯以实用为取舍原则,会造成文化根基越来越浅。所以文言文教学应多背诵,以培养中华文化情结。4、关于新课标“写作取向”方面的认识。 (1)淡化写作的功利倾向。以往强调文章的思想性,新课标只从语言的角度,提出“表达自己思想”的要求,不再作思想性方面的硬性规定。因为中学生还是少年,人生体验,喜怒哀乐等情感非常丰富,但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实践证明,过于追求写作的功利倾向,规定表现伟大理想、积极意义等反而会扭曲表情达意的功能,容易造成学生说假话、大话的现象。 (2)关注学生写作态度。例如“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能与他人交流心得,互相评价作文,沟通见解”。(案64)5、听说读写相互促进这条原则具有什么意义? (1)听、说、读、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是人类交流活动中的不同方式,四者相互影响,互为促进。(2)这是培养全面的语文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听说的使用频率加快,听说的功能交际范围越来越大,如果还像传统那样不重视听说训练,培养出来的人才将会遭到淘汰。 6、“整体感知”在阅读教学层面的含义。 汉语不同于西欧语系,具有整体性特点,从词到句子,意义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决定,因此,阅读教学提倡整体性感知就是要求从汉语文特点出发来把握文章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不能就句子讲句子,就段落讲段落,反对单一的肢解式的分析阅读。从目的而言,整体感知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 7、课标关于“语文素养”的界说: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8、关于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解。 首先从语文教育的内容来看。语言教育、文学教育、文化熏陶涵盖了语文课程所承载的全部教育内容。这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分裂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合统一的。语言教育不仅仅是工具教育,还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的人文教育内容也必须以工具层面的语言教育为前提,这就从课程内容方面说明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其次,从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来看。在语文课程中,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必须从教育“立人”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题记:仅以此文献给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一)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保证了我们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生我养我人类的是地球母亲;《黄河魂》能让我们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桂林山水》《西湖的“绿”》能让我们心灵小憩。 (二)父母之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教科书中多角度表达父母之恩,有《春蚕》中年年辛劳无怨无悔的母亲,有《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有《钓鱼的启示》中给儿子道德力量的父亲等。有感天动地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等。

(三)祖国之恩。祖国是具体的,祖国不仅是疆土,还有文化和她的万千子女。我们不仅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课文中的几十首古代诗歌,《长城》《赵州桥》《芦沟桥的狮子》《颐和园》等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我们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詹天佑》等课文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四)社会之恩。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画杨桃》等课文感受师恩,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友恩,从《尊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之恩。 二、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感恩——珍惜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美学课程简介 “美学”汉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 先生牵头设立,并亲自授课。课程设立后,依托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在美学基础理论建 设方面勤力耕耘,蒋孔阳先生的《德国古典美学》,《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美与 美的创造》,由其任主编、朱立元任副主编的《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下册),朱立元撰写的《黑格尔美学论稿》、《接受美学》,与 张德兴合著的《现代西方美学流派述评》等影响甚众,为美学课教学积淀了厚实的知识基础。进入新世纪后,中山大学把美学课作为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课程推广到本科生中去,这也促使我们在美学理论课教学如何通俗化、深入浅出方面下功夫改革,以便使文理科低 年级学生能够喜欢听、听得懂、学得进,这样美学课就形成了面向文理科学生的公选课和 面向中文系的专业选修课两种不同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前者较为普及、后者较为专业。 为夯实根基,扩展视野,吸纳信息,近年来美学团队在美学理论相关的分支研究上用 力甚勤,先后有《西方美学范畴史》、《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中国美学范畴史》、 《中国美学史教程》、《西方文论教程》、《西方美学思想史》、《世俗与尊严:杜威的 艺术哲学》、《研究》、《中国当代文论话语转型研究》等大量著述出版,受众褒誉众多,频频获奖,同时也为美学课提供了深厚而广博的知识背景的支持,使美学课教学的深广度 得到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由朱立元主编的《美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9年又作了较大修改,出了修订版,反响良好,为国内100多所大学广泛使用,受到普遍欢迎,是目前国内影响最大的美学教材之一。现在,由朱立元 任首席专家的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西方美学史》重点教材也已启动。相信在美学团队集体努力下,美学课教学当会沿承传统、突破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什么 培养什么人 提到语言文学,大家会想到中学语文课上讲过的作家,如老舍、鲁迅、冰心、巴尔扎克,想到《社戏》、《论语》、《祝福》这些经典作品。的确,这些不仅是中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要讲到的内容。但中学语文,尤其是高中语文,是以单篇课文作为切入点,讲解其中涉及的字、词、语法现象、修辞现象、文化常识等相关内容,侧重点是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在此基础上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汉语言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从语言的角度看,包括了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比如古代汉语和现在汉语;从文学的角度看,可以按照中国和外国、古代和现代这些地域和时间范畴划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同课程。每门课程都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语言现象或者文学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脉络、走向和流变规律,涉及的是各个领域内更为系统和宏观的、具有史论性质的内容。把这些课程按照语言和文学这两大部类放置在一起,就构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在当下,中文专业不是受人青睐的热门专业,这与社会、时代因素和人们对它的认识不无关系。有些人认为学习中文出路窄,就业难。还有人认为中文系是培养作家的,作家这个职业缺乏稳定性,生活难以得到保障。这些认识都有失公允。 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的不少作家确实有过中文系的求学经历和专业背景,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文字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文字能力包括了文字处理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例如,担任编辑,需要的是文字处理能力。担任记者,需要的是文字写作能力。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目的并不止于此,它通过教授给学生一系列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础课程,意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学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能够在新闻出版、文艺宣传、教学科研等文化研究单位,从事编辑、采写、企宣、文案、教师等与专业基础尤其是文字能力密切相关的工作。这,才是中文系真正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目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中文系分为语言、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三个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下设文学、影视文学和语言三个方向;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分为师范和非师范两个大部类,非师范类又具体分出涉外文秘、影视文学和比较文学三个专业。方向选择始于大一新生入学后,以个人兴趣为主,院系调剂为辅。但不论哪个方向,学科基础课都是一样的。只有到了大三,才会针对每个专业方向的特点,有区别地开设不同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开设哪些课程 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都什么内容?下面,我就做一下介绍。

中学语文教学法复习资料[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及文本?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中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中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中学的阅读教学?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中学的作文教学.............................................................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中学的口语交际训练.........................................................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中学课外语文活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中学语文课的复习与测试?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特定对象是中学语文的课程与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经验法、试验法等 研究中必须遵循一些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 2尊重联系的原则3注意发展的原则 第一章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节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中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1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2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 二、中学语文课程的目标确定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 2中学阶段的教育目的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