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二极管 说课稿

晶体二极管 说课稿

晶体二极管 说课稿
晶体二极管 说课稿

《晶体二极管》说课稿

邯郸市涉县职教中心机电教研组张晓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大家上/下午好:我是来自邯郸市涉县职教中心机电教研组电子电工专业青年教师张晓刚,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各位兄弟学校的同专业老师一起交流学习,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晶体二极管》。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开始我今天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现在我手中拿的这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金华老师主编,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出版,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通用教材。本书的编写特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课程的基础性、通用性和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体现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在编写模式上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在内容方面贴近电工电子技术的新发展等特点。

本节内容?晶体二极管?选自本书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晶体二极管的基础知识和二极管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本节内容承上启下,一方面与PN结知识存在联系,另一方面是今后学习整流、稳压以及直流电源电路等后续课程知识的基础;是电子电工类专业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与技能》的基础,也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结合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分析能力较弱,好奇心强和喜欢动手和实践操作的学生特点,我对教材做如下处理:简化理论知点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原理性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中知道怎么做和做什么;先实践,然后给出理论知识点,让学生在学和做的过程中培养仔细观察、分组合作,协调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良好职业道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寓教于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服务于社会。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处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现有的专业知识水平,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首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晶体二极管的结构、符号和主要参数,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伏安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知识到技能的培养原则确立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从而实现能力目标,即:掌握二极管极型辨别的方法,能简单分析和总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伏安特性;

确立情感目标,可通过举例介绍生活中学生们常见的手机充电器,LED手电筒等实物,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的生动形象教学启发学生探究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下面我说一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

晶体二极管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领域最常见的半导体元器件之一,结合它在日常生活中整流、稳压、检波、信号指示等广泛应用,鉴于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结合本节课承上启下的教学作用,设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重点让学生知道并掌握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难点是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理解及应用。解决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要学生克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讲清楚重点和难点,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分组实验,共同讨论等方法来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伏安特性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判断二极管的管子质量好坏及正负极性的判别。

第二部分,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也就说是我怎么教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需得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永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任教的12春电子电工班的学生具备掌握和应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能力,对晶体二极管伏安特性有一定的认识能力,结合学生理论基础差,分析能力较弱,好奇心强和喜欢动手和实践操作的特点,我确定?探究—发现—证明—应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落实教学目标;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的引导,为学生搭建参与,交流学习的平台。

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直观演示、多媒体动画演示、讲授、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学习突破重点,掌握难点。

第三部分:说教学方法。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取向,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动手实验,分析讨论和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学生能力,突出技能训练。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生动形象的探索情景,学生模仿,学习教师的思维模式,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感受知识的乐趣,将知识转换为能力。

第四部分: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程序: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造各种情景,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感受学习的乐趣。

本节课一开始,我首先通过手中的这个小企鹅引入本节课的新知识。同学们都知道我手中的这个可爱的小企鹅是手机充电器,学生们对它再熟悉不过了,那么它是怎样实现给手机充电的呢?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我给这只小企鹅做个开膛手术,我们发现它里面是一些电子元器件,然后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电子元器件。

第二环节,以组为单位,分发二极管元件,大家一起观察,认识二极管,让同学们一起分组讨论二极管元件身上的银环代表什么意思从而引出?二极管极性判别?这个知识点。

注:这个环节可以有效地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第三环节,我们一起来突破重、难点,

结合之前学生已知道二级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但如何验证,成为问题的关键;大家一起根据我的提供的实验器材分组组装电路,分别在二极管的两端加正,反向加反,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这里采用分组教学,实验教学等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我让同学们继续上面的实验,启发学生当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又是如何变化的??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电路,一起研究二极管两端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时如何变化的?

边做边指导学生读数,并记录每个数据,然后根据数据一起做练习,最后根据实验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图?。这时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动画具体讲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并介绍二极管的主要参数。这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学生体地位,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使学生爱学更会学。

第四环节:总结教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中善于思考和总结,才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为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机务,作如下总结:

①知道二极管的概念及符号;

②解二级管的单向导电性;

③会用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俗话说,学必习、习必熟、熟必久,进入第五环节:强化训练:

注:这个环节所选题目均是日常测试必考题目,也是学生们参加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常考题目,可以有效的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节选历年对口高考试卷中本节知识必考的试题类型,强化学习。(试题见PPT)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强化训练:

布置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锻炼自习的自主学习能力,让知识转换为能力,最终形成技能和技巧。

以上就是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

下面我说一下教学反馈环节。

为了使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我设计了教学反馈表,请学生们参与问卷调查,以便优化我的课堂教学。通过反馈表显示同学们对本节课教学方式及知识的掌握效果都比较好。

最后是版本设计:(清晰,明了,提纲携领,便于学生笔记)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中职学校的学生思维敏捷,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但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自律性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中职教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我们中职教师的首要任务,本节课就是基于此设计的。当然通过一节课就达到教学目标是不可能的,本人的教学经验尚浅,教学能力和水平都十分有限,衷心的恳请各位专家评委以及各兄弟学校专业课教师批评指正,以改进我今后的教学工作,谢谢!

机械能说课稿完整版

各位评委好!我是17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及其转化》。我的说课主要从这六个方面进行,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3说学生,4说教法,5说教学过程,6说板书。 一、说教材 《机械能及其转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前面所学《动能和势能》的延伸,又为后面《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由“机械能及其转化”、“水能和风能的利用”两部分组成,后面的“科学世界”之“人造卫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科技发展,并认识到高科技成果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基础物理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计划达到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重点是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难点是对机械能守恒的理解。 三、说学生 通过近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他们对问题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 四、说教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自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鉴于学生特点,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应用多媒体视频、现场实验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形式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根据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四题,预先准备好实验器材,为了使学生能更明确认识到这个现象的反常,我先用一个普通罐子从同一斜坡上滚下来的现象做铺垫,然后向学生视频展示这个“奇怪的罐子”。通过前后两个现象的对比,吸引学生注意力,用看似违反常规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惊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极大兴趣。 (二)探究新课释疑解惑 1、机械能:因为课本中给出的机械能的概念比较模糊,而且课本中的第一句话就直接告知学生“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所以,我在讲机械能的概念时,采取了先复习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后,直接讲授的方法,并用图形结构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在此分了三步进行。 (1)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为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实验室滚摆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我在课前布置学生用硬纸片或者其他物品如萝卜等,自制滚

第四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

第四章半导体二极管和晶体管 教学目标 本章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元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1.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2.具有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接受电子技术新发展的能力,以及将所学知识用于本专业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半导体基础知识 2、PN结特性 3、晶体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PN结的单向导电性、伏安特性 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主要参数 3、三极管放大、饱和、截止三种模式的工作条件和性能特点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 电子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元器件的发展上。

电子管→半导体管→集成电路 半导体元器件的发展: 1947年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 1958年集成电路 196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第一片集成电路只有4个晶体管,而1997年一片集成电路中有40亿个晶体管。有科学家预测,集成度还将按10倍/6年的速度增长,到2015或2020年达到饱和。 二、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 1、电子电路中信号的分类: 数字信号:离散性。 模拟信号:连续性。大多数物理量为模拟信号。 2、模拟电路 模拟电路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处理的电路。 最基本的处理是对信号的放大,有功能和性能各异的放大电路。模拟电路多以放大电路为基础。 3、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主要研究数字信号的存储、变换等内容,其主要包括门电路、组合数字电路、触发器、时序数字电路等。 数字电路的发展与模拟电路一样经历了由电子管、半导体分立器件到集成电路等几个时代。但其发展比模拟电路发展的更快。

二极管说课稿

《晶体二极管》说课稿 邯郸市涉县职教中心机电教研组张晓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大家上/下午好: 我是来自邯郸市涉县职教中心机电教研组电子电工专业青年教师张晓刚,很高兴能站在这里和各位兄弟学校的同专业老师一起交流学习,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晶体二极管》。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教学反馈等几个方面开始我今天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现在我手中拿的这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张金华老师主编,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出版,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的通用教材。本书的编写特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课程的基础性、通用性和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体现与生产生活的实际联系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在编写模式上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在内容方面贴近电工电子技术的新发展等特点。 本节内容?晶体二极管?选自本书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晶体二极管的基础知识和二极管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本节内容承上启下,一方面与pn结知识存在联系,另一方面是今后学习整流、稳压以及直流电源电路等后续课程知识的基础;是电子电工类专业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子技术与技能》的基础,也在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结合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分析能力较弱,好奇心强和喜欢动手和实践操作的学生特点,我对教材做如下处理:简化理论知点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原理性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中知道怎么做和做什么;先实践,然后给出理论知识点,让学生在学和做的过程中培养仔细观察、分组合作,协调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良好职业道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寓教于道,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服务于社会。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处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现有的专业知识水平,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首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晶体二极管的结构、符号和主要参数,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伏安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知识到技能的培养原则确立能力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从而实现能力目标,即:掌握二极管极型辨别的方法,能简单分析和总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伏安特性; 确立情感目标,可通过举例介绍生活中学生们常见的手机充电器,led手电筒等实物,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的生动形象教学启发学生探究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热情,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下面我说一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点 晶体二极管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领域最常见的半导体元器件之一,结合它在日常生活中整流、稳压、检波、信号指示等广泛应用,鉴于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结合本节课承上启下的教学作用,设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重点让学生知道并掌握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难点是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的理解及应用。解决重点和难点的关键是要学生克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讲清楚重点和难点,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用分组实验,共同讨论等方法来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伏安特性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判断二极管的管子质量好坏及正负极性的判别。 第二部分,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也就说是我怎么教的。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需得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永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教师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本章要点 ●半导体基础知识 ●PN结单向导电性 ●半导体二极管结构、符号、伏安特性及应用 ●特殊二极管 本章难点 ●半导体二极管伏安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应用 半导体器件是近代电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半导体器件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特点,才能正确地选择和合理使用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是最常用的半导体器件,而PN结又是组成二极管和三极管及各种电子器件的基础。本章首先介绍有关半导体的基础知识,然后将重点介绍二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主要参数以及应用电路等,为后面各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1.1 PN结 1.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 半导体特性 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按其导电能力划分为: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称之为半导体。导体如金、银、铜、铝等;绝缘体如橡胶、塑料、云母、陶瓷等;典型的半导体材料则有硅、锗、硒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等,其中,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最多的材料是硅和锗。 半导体之所以用来制造半导体器件,并不在于其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而在于其独特的导电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热敏性:导体的导电能力对温度反应灵敏,受温度影响大。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其导电能力增强,称为热敏性。利用热敏性可制成热敏元件。 (2) 光敏性:导体的导电能力随光照的不同而不同。当光照增强时,导电能力增强,称为光敏性。利用光敏性可制成光敏元件。 (3) 掺杂性:导体更为独特的导电性能体现在其导电能力受杂质影响极大,称为掺杂性。这里所说的“杂质”,是指某些特定的纯净的其他元素。在纯净半导体中,只要掺入极微量的杂质,导电能力就急剧增加。一个典型的数据是:如在纯净硅中,掺入百万分之

最新《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说课稿

《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说课稿 宿城区职教中心王翠荣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陈其纯编著的《电子线路》§1.2内容,此内容既是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教材的重点,教材的第一节介绍了晶体二极管的结构与特性,而整流电路正是晶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具体应用。同时,该内容也是后面滤波、稳压电路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现状:所任班的学生,为电子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与平行班相比,学生学习习惯总体较好,相关的课程《电工基础》刚学完,由于《电子线路》这门专业课本身的特点,入门难,学生又是刚开始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困难,有少数学生学习较被动,还未 掌握好一定的学习方法。 3.学习目标及确立依据 (1)学习目标 (2)确立依据:首先根据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电路组成、整流工作原理及整流电路的计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由此确立了学习目标的知识目标。而根据学生的现状,学生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学习方式仍较被动,还处于一种简单的记忆、接受和模仿的阶段,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学会合作探究、与人交流,从而提高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确立了学习目标能力目标。 4.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大纲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整流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需要学生在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基础上,根据电位的高低判断二极管的状态,从而准确画出整流电流通路,此为分析电压和电流波形、计算负载上电压和电流及二极管选择的关键所在。而这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故工作原理的分析既 是难点也是重点。 二、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及研究重点: 1.教学设计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更加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始终保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过程。(2)根据探究教学理论,学生学习应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研究重点与教学模式及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是“达标式问题情景的创设”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关键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故研究重点是问题情境的创设。《电子线路》课由于其理论性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普遍感到难学,为了分解难点,创设便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探索、认识、解决问题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采用启发讲授、实验演示、讨论、练习等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设计了3个复习练习,通过复习题,让学生掌握二极管伏安特性,这既是上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而整流电路正是晶体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具体应用。由 此自然引入新课。 (二)新课内容 1、电路将电路直接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进行比较单相半波、变压器中心抽头式整 流电路,桥式电路。

3 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检测与选用(二)

[复习提问] 1、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符号及分类? 2、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是什么? [导入新课]二极管是电路中的关键器件,种类繁多,应用十分广泛,识别常用半导体二极管,掌握检测质量及选用方法是学习电子技术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 能,下面我们来学习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 1.1半导体二极管的识别、检测与应用(二) 九、二极管的型号命名 1、国产二极管 国产二极管的型号命名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的含义见下表。 第一部分用数字“2”表示主称为二极管。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二极管的材料与极性。 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二极管的类别。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序号。

例如: 2、日本半导体器件的型号命名(JIS-C-7012工业标准)由五部分组成,各部分含义见下表。 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器件的类型或有效电极数。 第二部分用字母S表示该器件已在日本电子工业协会(JEIA)注册登记。 第三部分用字母表示器件的类别。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登记序号。 第五部分用字母表示产品的改进序号。 日本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及含义

例如: 2SA733(PNP型高频晶体管)2SC4706(NPN型高频晶体管)2——三极管2——三极管 S——JEIA注册产品S——JEIA注册产品A——PNP型高频管C——NPN型高频管733——JEIA登记序号4706——JEIA登记序号 3、美国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含义见下表。 第一部分用数字表示器件的类别。 第二部分用字母“N”表示该器件已在EIA注册登记。 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该器件的注册登记号。 第四部分用字母表示器件的规格号。 美国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及含义 例如: lN 4007 2N 2907 A l——二极管2——晶体管 N——ElA注册标志N——ElA注册标志 4007——ElA登记号2907——ElA登记号 A——规格号 1、整流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主要用于整流电路,即把交流电变换 成脉动的直流电。整流二极管都是面结型,因此结 电容较大,使其工作频率较低。一般为3kHZ以下。 从封装上看,有塑料封装和金属封装两大类。常用 的整流二极管有2CZ型、2DZ型、IN400 X型及用于 高压、高频电路的 2DGL型等。

二极管与三极管练习

二极管、三极管练习 一、是非题:(8分) ()1、二极管是根据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制成的,因此,二极管也具有单向导电性。 ()2、二极管的电流—电压特性关系可大概理解为反向偏置导通、正向偏置截止。 ()3、用万用表识别二极管的极性时,若侧的是二极管的正向电阻,那么和标有“+”号的测试笔相连的是二极管的正极,另一端是负极。 ()4、一般来说,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小于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5、晶体管由两个PN结组成,所以,能用两个二极管反向连接起来充当晶体管使用。 ()6、晶体管相当于两个反向连接的二极管,所以,基极断开后还可以作为二极管使用。 ()7、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的晶体管,一定是工作在放大状态。 ()8、既然晶体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是由同一种类型的半导体构成,故E极和C极可以互换使用。 二、选择题:(20分) 1、如果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大,则该二极管()。 A、正常 B、已被击穿 C、内部断路 2、如果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或为零,则该二极管()。 A、正常 B、已被击穿 C、内部断路 3、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小功率二极管的特性好坏时,应把电阻档拨到()。 A、R*100或R*1000档 B、R*1档 C、R*10K档 4、用万用表电阻档测试二极管的电阻时,如果用双手分别捏紧测试笔和二极管引线的接触处,测得二极管正、反向电阻,这种测试方法引起显著误差的是()。 A、正向电阻 B、反向电阻 C、正、反向电阻误差同样显著 D、无法判断 5、当晶体管的两个PN结都反偏时,晶体管处于()。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C、截止状态 6、当晶体管的两个PN结都正偏时,晶体管处于()。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C、截止状态 7、当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晶体管处于()。 A、饱和状态 B、放大状态 C、截止状态 8、当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时,它的集电极电流将()。 A、随基极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B、随基极电流的增加而减小 C、与基极电流变化无关,只取决于U CC和R C

“二极管”说课稿

“二极管“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说课内容是应用电子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半导体二极管。 首先我对教材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本节课所学的二极管是对学生之前学习的pn结的深入和应用,为第四章将要学习的运算放大电路和第十章将要学习的整流电路打下基础;所以这一章学习的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二极管,掌握其特性、主要参数;(这里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说) 教学的重点: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教学难点: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以下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教学、演示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二极管正负极的识别、伏安特性、等效电路。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教师通过用课件举例在日常生活中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许多由电子元件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如:自动报警装置、路灯发光和熄灭的自动控制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引入新课。(这里应该有个能体现二极管特点的例子)首先是二极管阴极和阳极的识别,教师分发给学生几种不同外形结构的二极管,首先让学生通过二极管外部封装来识别其正负极,再次让学生运用万用表的欧姆档进行检测,以判断其极性。通过这个任务锻炼了学生万用表的使用和动手能力 二、伏安特性 在此基础之上,下面由老师进行演示,将二极管、灯泡、电阻、电源、开关组成一串联电路,这里要板书电路图。分别将二极管正向和反向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灭情况。通过对以上两个实验的观察,师生间相互探讨,得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性质。基于对二级管这些特性的了解,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讲解,回答学生的提问。实验完成之后根据所绘制出的特性曲线,老师和学生一起观察分析二极管的一些主要参数,比如开启电压、导通电压、反向饱和电流等。(从实际操作上来看,这里有问题,学生能不能设计出能达到要求的实验?) 三、等效电路的学习 通过以上学习了解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具有非线性的性质,为了便于分析,常在一定条件下用线性元件所构成的电路来进行模拟二极管的特性,由于这部分内容是理论教学,学生听起来会比较抽象,所以要求在学生完全掌握二极管伏安特性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进行讲解,并做详细的板书。 课程的最后是练习巩固和知识小结,以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最后是本次课的板书设计,黑板的左侧是实验设计方案和所得出的结论,中间用于绘制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及相关等效电路图,右侧用于课后练习。(这里可以画图)

电路说课稿范文

电路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说课稿王瞳中学 ----皮桂花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电流和电路》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内容。电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应用,本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而本节中的电流、电路、电路图的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的基础,因此,掌握好本节的知识和技能,对今后电学内容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我确定本节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②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③结合小灯泡、电子门铃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实验现象,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可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概括性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3、说教学重难点 电流和电路的概念不但贯穿电学部分的始终,而且是本章的核心,电路的连接是初中学生实验操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本节又是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电路连接;第一次进行物理作图,对于九年级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重要。能否会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电学各章

的学习。因此,认识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及正确连接电路和画电路图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学策略 1、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对“电”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电”不是陌生的东西,但是它却让人感到神秘,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生活很贴近,而且很有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认识到电是可操作的,并产生进一步探究其奥秘的兴趣。 2、说教法 电流是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但电流是摸不着,看不到的;电路的连接是电学实验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突破难点,结合本节课的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转换法、引导法、类比法等。

第14章二极管和晶体管

第十四章二极管和晶体管 第十四章 二极管和晶体管 一、本章提要 介绍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PN结的构成是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共同基础。此外本章还介绍了稳压管和几种光电器件。 二、本章课时安排 章节序号及名称主要内容学时分配本章总学时 14.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介绍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N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的基本概念。 1学时 14.2 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 PN结的构成; 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0.5学时 14.3 二极管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和参数。 0.5学时14.4 稳压二极管 稳压管的工作原理、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0.5学时14.5 晶体管晶体管的基本结构、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伏安 特性和主要参数。 1学时 14.6 光电器件 光电器件: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晶体 管。 0.5学时 4学时 14.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一、相关内容回顾 自1948年第一个晶体管问世以来,半导体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由于半导体器件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寿命长、,工作可靠等突出优点,在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是最常用的半导体器件,虽然在物理课中有所了解,但为了理论的系统化、我们还要从讨论半导体的导电特性和PN结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它的单向导电性)开始。因为PN结是构成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共同基础,了解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和参数,是学习电子技术和分析电子电路必不可少的基础。 二、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1)本征半导体与杂质半导体的概念; (2)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概念。 2.教学难点: (1)本征半导体和杂质半导体的特点和导电机理; (2)杂质半导体分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两种,它们的特点和导电机理。 1

半导体二极管培训讲学

课题 1.1 半导体二极管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熟识二极管的外形和符号。 2.掌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理解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难点 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新课 A.引入 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导电能力的不同,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人们又发现还有一类物质,它们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那就是 半导体。 B.新授课 1.1半导体二极管 1.1.1什么是半导体 1.半导体:导电能力随着掺入杂质、输入电压(电流)、温度和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人们把这一类物质称为半导体。 2.载流子:半导体中存在的两种携带电荷参与导电的“粒子”。 (1)自由电子:带负电荷。 (2)空穴:带正电荷。 特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两种载流子都可以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N型半导体:主要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 即: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4.P型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 即: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1.1.2PN结 1.PN结: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则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就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接触面,称为PN结。 2.实验演示 (1)实验电路 (2)现象 所加电压的方向不同,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不同。 (3)结论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反向击穿:PN结两端外加的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反向电流急剧增大,称为PN结的反向击穿。 4.热击穿:若反向电流增大并超过允许值,会使PN结烧坏,称为热击穿。 5.结电容(讲解) (引入实验电路,观察现象)

晶体二极管教学设计

《晶体二极管》教案 授课班级班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 容 二极管的结构、符号及特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辨认实验室的常用二极管, B、会画普通二极管的图形、文字符号,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C、能说出二极管的导电特性并判断简单电路中二极管的导通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实验锻炼学生的电路拼搭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模仿、总结、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实验过程中体会到严谨、细致工作的重要性。 课的类 型 理实一体化的理论课 教学方 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情境教学法、分组教学 教学准备 1.电子电路拼搭器件准备、学生任务书、二极管分发,课件播放 2.组长课前辅导,主要介绍电子电路拼搭板的技巧指导,课堂任务安排 3.课前5分钟用收音机收听节目。 教学重 点 学生会画二极管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学生会用导电特性。

教学难点 学生应用二极管的导电特性判断简单电路中的二极管是否导通。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流程教学内容 设计 意图 情境引入(3’) 教学形式:视觉、听觉、触觉感受实物 展示能让 学生在视 觉、听觉、 触觉上得 到真实感 受,启发学 生思考,提 高学习兴 趣。 1.教师展示收音机实物,收听节目,学生感受电波魅力。 2.教师提问:你知道最简单收音机(矿石机)的制作材料吗?学 生思考。 3.教师简单介绍最简单收音机的材料,学生了解。 4教师指出学习对象——二极管,指出电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二 极管,二极管改变世界,学生引发思考“二极管有这么重要吗?”。 “触”二极管结构、符号(8’) 教学形式:实物展示、口诀记忆采用 实物、图形 等直观教 学手段能 让学生对 二极管的 认识是具 体的,采用 口诀记忆 方式让学 生对二极 管正负极 的判断是 简单的。 1、看一看:教师实物、图片展示实验室的常见二极管,并分发给 每位学生二极管两个(整流二极管1N4007和检波二极管2AP9)并简 单讲解二极管的结构,学生观察、比较二极管实物、听取教师介绍。 2、画一画:学习二极管的电路符号和文字符号,教师在黑板上、 学生在任务书上绘制二极管符号。 3、记一记:教师提问:怎样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想想有什么 好办法能更好地记一记二极管的正负极。学生自主思考、自由表达。 教师介绍判断常见二极管实物正负极的方法,介绍判断二极 管图形符号正负极的口诀:三角一端极为阳,短杠一端极为阴。学 生默记学习。 “探”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形式:提问——教师实验——学生实验——观察——结论 由于 学生对电 子电路拼 搭的不熟 悉,教师展 示实验即 1、教师提问:小小的二极管能改变世界凭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 性?让我们一起用实验来试验下!学生动手欲望被点燃。 2、【实验1】——教师展示实验: V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第二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本章内容简介 半导体二极管是由一个PN结构成的半导体器件,在电子电路有广泛的应用。本章在简要地介绍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后,主要讨论了半导体器件的核心环节——PN 结。在此基础上,还将介绍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主要参数以及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与应用。最后对齐纳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和光电子器件的特性与应用也给予简要的介绍。(一)主要内容: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PN结的形成及特点,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参数、模型及应用电路 (二)基本要求: ?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 ?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工作原理 ?了解二极管(包括稳压管)的V-I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 (三)教学要点: ?从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入手,重点介绍PN结的单向导电工作原理、 ?二极管的V-I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

2.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1.1 半导体材料 根据物体导电能力(电阻率)的不同,来划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材料,我们称之为半导体。在电子器件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元素半导体,如硅(Si)、锗(Ge)等;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GaAs)等;以及掺杂或制成其它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如硼(B)、磷(P)、锢(In)和锑(Sb)等。其中硅是最常用的一种半导体材料。 半导体有以下特点: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2.半导体受外界光和热的刺激时,其导电能力将会有显著变化。 3.在纯净半导体中,加入微量的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急剧增强。 2.1.2 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 在电子器件中,用得最多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它们的简化原子模型如下所示。硅和锗都是四价元素,在其最外层原子轨道上具有四个电子,称为价电子。由于原子呈中性,故在图中原子核用带圆圈的+4符号表示。半导体与金属和许多绝缘体一样,均具有晶体结构,它们的原子形成有排列,邻近原子之间由共价键联结,其晶体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图中表示的是晶体的二维结构,实际上半导体晶体结构是三维的。 硅和锗的原子结构简化模型及晶体结构

二极管的电子教案

二极管 【教学目标】 ●知道半导体基本知识。 ●会识别二极管的外形和符号。 ●会识别二极管的极性。 【教学重点】 二极管极性的识别 【教学难点】 二极管极性的识别 【参考学时】 3学时 【教学过程】 一、任务导入 实物(如常用电器电路板)演示及列举实例,让学生认识二极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任务准备 1.半导体材料的导电特性 半导体,是指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 (1)掺杂性。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晶闸管等,都是利用半导体的掺杂特性制造的。 (2)光敏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成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等。 (3)热敏性。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成热敏电阻,常用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中。 2.PN结 不加杂质的纯净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在纯净的半导体中加入极微量的其他元素,得到的半导体称为杂质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适量的三价元素,就形成P型半导体。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适量的五价元素,就形成N型半导体。

在P区和N区的交界面形成一个具有特殊电性能的薄层,称为PN结。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PN结 3.二极管的分类 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它由一个PN结加上电极引线和管壳构成。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按制作材料分:硅二极管、锗二极管 按结构形式分: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平面型二极管 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开关二极管 特殊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变容二极管 二极管的分类 三、任务实施 1. 认识常见二极管的图形符号和外形 二极管的一般图形符号如图所示,文字称号为V。常见的二极管有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等。 二极管的一般图形称号 (1)整流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是用于将交流电能转变为脉动直流电能的半导体器件。 按用途分

二极管教案

教师班级日期 课时1课时 课型 新课地点 教学楼204室 科目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题 二极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符号 2.掌握二极管的特性 3.掌握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认识二极管,由外观判断极性 2.学会用面包板搭接一般电路 3.掌握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4.掌握万用表的使用,判断二极管好坏和极性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看图片、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对学习二极管的求知欲,进而增进学生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二极管的结构、符号 2.二极管的特性 3.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发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数字万用表判断二极管好坏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任务书 小组分发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数字万用表、电池、面包板、多种类型二极管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教 学生学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PPT上打出日常生活中身边二极管的图片,让学生观查,引入新题。学生观看图片,与老师互动,发现身边中的二极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用熟悉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二极管就在我们身边。明确 任务 1.学习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2.学习二极管的特性 3.学习万用表测量二极管认真倾听,明确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重 点掌握什么。 认识二极管结构

1.首先通过PPT动画演示介绍什么是PN结,然后讲解PN结如何封装成二极管,最后指出PN结的重要性。 通过二级管用途的介绍,指出“二极管改变了世界”。 2.给出二极管的图形符号 文字符号:VD 3.通过PPT结合发给学生的二极管元件,学习如何从外观判断二极管的极性。同时简单介绍下面三种二极管的用途。 整流VD负极:银色色环;稳压VD负极:黑色色环;发光VD负极:短引脚。认真看、认真听,了解二极管是有极性的电子器件。学生记忆,并在任务书上写下来,总结讨论记忆VD 正负极的小技巧,在任务书中写下。认真观察手里的元件,感性学习二极管极性判断,并写入任务书。听老师讲解学习二极管用途。用PPT拆解并讲解PN结的构成,让学生掌握P区正极、N区负极这一知识点。“二极管改变了世界”为下面的实验埋伏笔。 让学生总结规律,发散思维,边学边写边记忆,随堂巩固,加深印象。要求熟记。 锻炼学生观察力,巩固前面的符号极性,也为下一步单向导电实验做准备。要求熟练掌握。做 中 教 实验引入:电子产品引领人类文明的进化,作为常见电子器件,二极管改变了世界,下面做个试验,看二极管是靠什么改变世界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动手自主发现问题的主观愿望。

二极管及三极管电路符号大全

二极管及三极管符号大全【图】二极管符号参数二极管符号意义

CT---势垒电容 Cj---结(极间)电容,表示在二极管两端加规定偏压下,锗检波二极管的总电容 Cjv---偏压结电容 Co---零偏压电容 Cjo---零偏压结电容 Cjo/Cjn---结电容变化 Cs---管壳电容或封装电容 Ct---总电容 CTV---电压温度系数。在测试电流下,稳定电压的相对变化与环境温度的绝对变化之比 CTC---电容温度系数 Cvn---标称电容 IF---正向直流电流(正向测试电流)。锗检波二极管在规定的正向电压VF下,通过极间的电流;硅整流管。硅堆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正弦半波中允许连续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平均值),硅开关二极管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直流电流;测稳压二极管正向电参数时给定的电流 IF(AV)---正向平均电流 IFM(IM)---正向峰值电流(正向最大电流)。在额定功率下,允许通过二极管的最大正向脉冲电流。发光二极

管极限电流。 IH---恒定电流。维持电流。 Ii---发光二极管起辉电流 IFRM---正向重复峰值电流 IFSM---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浪涌电流) Io---整流电流。在特定线路中规定频率和规定电压条件下所通过的工作电流 IF(ov)---正向过载电流 IL---光电流或稳流二极管极限电流 ID---暗电流 IB2---单结晶体管中的基极调制电流 IEM---发射极峰值电流 IEB10---双基极单结晶体管中发射极与第一基极间反向电流 IEB20---双基极单结晶体管中发射极向电流 ICM---最大输出平均电流 IFMP---正向脉冲电流 IP---峰点电流 IV---谷点电流 IGT---晶闸管控制极触发电流 IGD---晶闸管控制极不触发电流 IGFM---控制极正向峰值电流

《二极管》教案

2013年中职学校“创新杯” 工科类专业说课比赛教案 专业:电工电子类 学科: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课题:二极管 任课教师:刘艳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2013-11-14

1.2二极管 教案 授课班级 2012级电子一班 授课课时 2节课 教 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学情分析 思维活跃,关注现实生活,直观、生动的教学容易引发学习兴趣。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单一理论教学,学习兴趣低。 教学目标 认知 知识目标 1、掌握晶体二极管的符号和分类 2、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能力 能力目标 1、学会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的质量 2、学会用万用表判定二极管的极性 情感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课的类型 理实一体化的新授课 教学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验教学、分组教学 教学准备 制定学生任务书、分发二极管及相关实验器材 教学重点 掌握二极管的结构和图形符号 掌握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教学难点 二极管质量的检测 二极管极性的判定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流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情境引入 (3分钟) 教学形式:视觉、听觉、触觉感受 实物展示能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得到真实感受,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电子元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自贡的彩灯灯组)通过多组图片一一展示,引出本课的内容——二极管。指出电子技术的发展 离不开二极管,二极管改变世界。

设计流程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任务一(5分钟)教学形式:实物展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采用实物展 示的方式,让 学生在视觉 和触觉上有 真实的感受, 让学生在一 种轻松的环 境中很容易 的就认识了 二极管。 教师: 1、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 1)画一画二极管的结构符号。 2)看一看二极管的正负极性。 3)比一比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2、指导学生完成任务书。 学生: 1、以组为单位分发任务书和各种型号的二极管 若干。 2、学生通过看一看,查一查方式认识二极管, 了解二极管的相关知识。 任务二(20分钟)教学形式:学生实验——观察现象——讨论结果学生大胆尝 试,主动探 究,使让学习 过程真正成 为学生自己 经历和体验 的过程,顺利 完成本节课 的重点内容。教师: 1、演示、指导实验。 2、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学生: 1、以组为单位分发实验器件,探究二极管的导通 和截止的条件。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接通电源,观察小 灯在电路中的发光情况,并做好记录。 3、通过实验现象,分小组讨论总结实验结论。 S闭合后,观察实验现象 灯_______(亮或灭) 灯_______(亮或灭)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即二极管具有 单向导电性。

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知识教案

第1课时 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知识 课题名称 半导体二极管的基本知识 授课对象 课型 理论课 学情分析 总体文化基础较差,自制力较差,爱玩手机,普遍厌学, 教学目的 了解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熟识半导体二极管的外形 2. 半导体的主要材料 3. PN 结的结构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也越来越方便。 图1.1所示的生活情景体现了计算机、手机、MP3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 图1.1 而这些产品都离不开电子元器件,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讨论构成这些产品的基本半导体器件—二极管、三极管等。 二、二极管的外形展示: (图片+实物) 真好听!

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 二极管是什么?它的主要由什么材料?

三、半导体的概念: 1、什么是半导体? 人们根据物质导电性能,通常将其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3大类。 导电性能良好的物质称为导体,如金、银、铜、铝等。几乎不导电的物质称为绝缘体,如陶瓷、橡胶、塑料等。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为半导体,如硅(Si)、锗(Ge)等。 图1.2所示为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硅单晶材料。 图1.2 硅单晶材料 2、半导体的导电性 半导体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在于它具有以下特性。 (1)热敏性。大多数半导体对温度都比较敏感,且随温度的升高导电能力增强,电阻减小。(2)掺杂性。许多半导体在爱光照射后,导电能力会增强,电阻减小。 (3)光敏性。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某种杂质元素,导电能力会增强很多,电阻急剧减小。 3、杂质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也叫做本征半导体,这种半导体只含有一种原子,且原子按一定规律整齐排列。 利用半导体的掺杂特性,可制成N型和P型两种杂质半导体。 四、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用特殊的工艺使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就会在交界处形成一个特殊薄 层,该薄层称为“PN结”,如图所示。PN结是制造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各种半导体的基础。

二极管教案

课题 半导体二极管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教学目标 1.熟识二极管的外形和符号。 2.掌握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3.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理解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教学难点 二极管的反向特性。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新课 A.引入 自然界中的物质,按导电能力的不同,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人们又发现还有一类物质,它们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那就是 半导体。 B.新授课 半导体二极管 1.1.1 什么是半导体 1.半导体:导电能力随着掺入杂质、输入电压(电流)、温度和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人们把这一类物质称为半导体。 2.载流子:半导体中存在的两种携带电荷参与导电的“粒子”。 (1)自由电子:带负电荷。 (2)空穴:带正电荷。 特性: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两种载流子都可以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3.N型半导体:主要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 即: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4.P型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 即:空穴是多数载流子,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1.1.2 PN结 1.PN结:经过特殊的工艺加工,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则在两种半导体的交界面就会出现一个特殊的接触面,称为PN结。 2.实验演示 (1)实验电路 (2)现象 所加电压的方向不同,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不同。 (3)结论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导通,加反向电压时截止,这种特性称为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反向击穿:PN结两端外加的反向电压增加到一定值时,反向电流急剧增大,称为PN结的反向击穿。 4.热击穿:若反向电流增大并超过允许值,会使PN结烧坏,称为热击穿。 5.结电容 PN结存在着电容,该电容称为PN结的结电容。 半导体二极管 利用PN结的单向导电性,可以用来制造一种半导体器件——半导体二极管。 1.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讲解) (引入实验电路,观察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