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21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古诗文阅读(43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诗经·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圆凿和方枘来说明不同道路的人不能相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我们描绘了隐隐可见、宁静祥和的村庄图景。

(4)《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小船在浩瀚的江面上随波飘荡的情景。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4题。(9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觞:喝酒

B.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的原因

C.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趋向,取向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C.引以为.流觞曲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客有吹洞箫者

A.仰观宇宙之大

B.不能喻之于怀

C.死生亦大矣

D.未尝不临文嗟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5-8题。(共19分)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岭南平擒/刘鋹将献俘/莫能知其礼/时昭已致政/太祖遣近臣就其家/问之/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

B. 岭南平/擒刘鋹/将献俘/莫能知其礼时/昭已致政/太祖遣近臣就其家问之/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

C. 岭南平擒/刘鋹将献俘/莫能知其礼时/昭已致政/太祖遣近臣就其家/问之/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

D. 岭南平/擒刘鋹/将献俘/莫能知其礼/时昭已致政/太祖遣近臣就其家问之/昭方卧病/口占以授使者/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志》即《三国志》,它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B.“迁”是表示古代官员职务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左迁”表示升官。

C.“吏部”是六部之一,通常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

D.“显德”是年号,古代可用年号称呼皇帝,有的皇帝一人有多个年号。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昭天资聪慧,博闻强识。他年少时能诵诗百余篇,通读《九经》;后又学习十三史,通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