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_林文雄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_林文雄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_林文雄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与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_林文雄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xx栽培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小麦生产的意义;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小麦产量形成特点;掌握春小麦播种技术;掌握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理解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春小麦播种技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难点是春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节小麦的栽培学基础 麦类作物属禾本科(Gramineae),—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小麦属(TriticumL.)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属(HordeumL.)有裸大麦、皮大麦;燕麦属(Avena L.)有裸燕麦、皮燕麦;黑麦属(Secal L.)小黑麦。 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目前栽培的主要有普通小麦、硬粒小麦、密穗小麦、圆锥小麦、波兰小麦、东方小麦。我国栽培小麦以普通小麦为主。 1.小麦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面积和产量居第一。 2.小麦对温光反应的不同,使小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可早春播或秋播,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率。 4.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9—18%)、氨基酸(0.3—0.4%)故加工特性好。 5.小麦是许多轻工业及医药卫生的重要原料,副产品麦草与麸皮也是不可缺少的加工原料和精粗饲料。 6.小麦籽粒水分含量低(11—13%),在11%水分下可以较长时间储藏而不霉烂变质,生产过程可以高度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一、小麦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时间。 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春小麦70~90天,冬小麦270~280天。 以小麦一生各器官形成的顺序和外部形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生育时期: 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黑龙江省小麦不同地区播种期不同,中部和南部较早,北部较晚,各区生育时期出现的时间差异很大。全省播种期为3月中旬~4月下旬。根据播种日期推算出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出现时间: 播种到出苗15~25d;出苗期到分蘖期10~15d;分蘖期到拔节期15~ 25d;拔节期到抽穗期为15~25d,再经过2~5d开花;开花期到成熟期30~38d。 二、小麦的生育阶段 1、营养生长阶段: 出苗至拔节,以长根、茎、叶、蘖为主,此阶段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2、“两长”并进生长阶段: 拔节至抽穗,是根、茎、叶的生长与幼穗分化 同时进行的并进阶段;此期是穗粒数的决定时期。 3、生殖生长阶段: 抽穗至成熟,以开花受精和籽粒形成、灌浆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是决定粒数的关键时期。

水稻直播和再生稻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和再生稻栽培技术 一、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栽培有水直播和旱直播两种。根据我省稻作实际,主要以水直播为主,可实行人工撒(点)播和机械直播。直播稻与常规育秧移栽稻相比,具有根系比较发达,但分布浅,有效穗数多但穗粒数减少和个体生长健壮等特点。 水直播是在灌水泡田整地后,田面保持水层或泥浆,直接播种。其优点是:耕层土壤膨软,田面容易平整,有利于催芽播种、抑草、保苗和防止田底渗漏。在播种季节雨水多,土质粘重或地势低洼,排水困难的地区或稻田多采用水直播。其关键栽培管理技术需把好“三关”,即一播全苗关、杂草防除关、防止倒伏关。 (一)精细整地,隔块平田 一播全苗是水稻直播夺取高产的基础,为此首先要精细整田,标准达到湿润育秧的秧田标准,“高差不过寸,寸水不露泥”,方可播种。播种前15天左右耕翻后,浅水诱草,再经耙、耖、平整田面,达到“以水诱草,以土灭草”的效果。对面积大的田块应根据地势高低,筑田埂隔成小块,再在小块田内每隔2.5米~3.0米,按“川”字或“井”字形和沿田四周开好排水沟,以便灌排畅通,提高晒田和药剂除草效果。采用免耕直播注意灭茬和土壤软化质量。 (二)适期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适期播种是保证全苗和安全齐穗的关键措施。早籼稻宜在常年旬平均温度稳定上升到12℃~14℃,早粳稻上升到10℃~12℃,就可开始抓住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我省自南向北为4月中、下旬。中稻品种的播期安排要注意避开抽穗扬花期的高温影响,以4月下旬至5月初为宜。晚稻播期,要防止“寒露风”,我省要保证在9月10日~15日前能安全齐穗。 要注意种子质量,做好种子处理和浸种催芽,催芽程度以破胸露白为度。播种量应根据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及种植密度来综合考虑。以符合质量要求的干籽计算,我省直播的播种量:早稻常规种每667平方米4公斤左右,中籼常规种2.5公斤~3.0公斤,中籼杂交种1.5公斤~2.0公斤,中粳常规种4.0公斤~5.0公斤,晚粳常规种5.0公斤~6.0公斤,杂交种2.0~2.5公斤。 播种方法有撒播、点播和条播。大面积的直播可用机条播。播种时宜采用与湿润育秧田泥浆播种相同,关键是要确保均匀度。点播的每667平方米不少于2.0万穴。播后轻蹋谷入泥,视天气保持畦面湿润、半旱状态或上浅水护芽。 (三)搞好水管,培育壮苗 播种后至三叶期的水、肥管理是保证全苗的关键。对浸种催芽的,播后应保持田面湿润,不使开裂,使种谷既不缺水又不缺氧气,有利发芽整齐,根、芽协调生长,促使幼芽粗壮,根系下扎。早稻见芽后,若遇寒潮,宜灌水层保温护苗。晚稻见芽后不能有水层,以防烫死幼芽。至幼芽一叶一心时结合早施“断奶肥”灌水,建立浅水层,此后随着秧苗长高,保持5厘米左右水层。 (四)平衡施肥,浅湿灌溉,防倒伏

春 小 麦 的 栽 培 技 术

春小麦的栽培技术 春小麦其生育特点可概括为“三短、三少、一早”。三短即生育期短,冬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约260天左右,春小麦仅95天左右,如从出苗期计算,春麦生育期只占冬麦的三分之一;营养生长期短,冬小麦秋播气温由高到低,日照由长到短,通过春化阶段缓慢,除去越冬期,营养生长期长达70天左右。而春小麦春播气温由低到高,日照由短到长,通过春化阶段很快就进入光照阶段,从出苗到单棱期不足20天。因此,就形成了分蘖期也短的发育特点。三少即主茎叶片少,冬小麦主茎叶片10片~13片,春小麦仅7片~9片;分蘖少,由于春小麦分蘖期短,分蘖少,分蘖成穗率也低,主要靠主茎成穗;次生根少,而且根浅根弱,后期易因脱肥、缺水而早衰。一早即穗分化早,一般三叶期生长锥开始分化,进入伸长期,四叶进入二棱期,五叶小花原始体分化。 根据春小麦这些生物学特性,在种植管理上就为前重型栽培体系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集中概括为:“两足一早,两浅一密,巧用肥水,治蚜保粒重。” 两足一早:即底墒足,底肥足,早播种。底墒足,是指春麦地均应秋耕冬灌,为早种作好准备。底肥足是指在秋耕前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播前施足氮磷化肥。春麦田和冬麦地一样,普遍缺氮,严重缺磷,加之施肥习惯上的重氮轻磷,致使当前麦田氮磷失调严重,并已成为春麦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春小麦比冬小麦对磷素更为敏感,而且春小麦生长发育快,三叶期开始穗分化,又值离乳阶段,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需要吸收大量肥料。此时脱肥,一是容不得时间追补,二是即使追补也不能弥补脱肥所造成的减产损失。所以底肥一定要施足,要增施磷肥,调整氮磷比例,一般公顷产量为4500千克(300公斤/亩)左右,应施二铵300千克(20公斤/亩)左右,混尿素75千克~105千克(5~7公斤/亩)。早播种就是顶凌播种;当日平均温度达2℃~4℃,白天化冻6厘米~7厘米,夜间仍然冻结时播种。天津地区一般应掌握2月20日播种,3月5日前结束。 两浅一密:即浅施肥,浅播种,合理密植。施肥深度以7厘米~

生理生态学论文

标题:浅析稳定碳同位素在植物水分利用 效率研究中的应用 姓名: 学院: 专业: ) 班级: 学号:

摘要: 本文旨在概述碳同位素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互关系,以及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研究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进行简要的探讨,使碳同位素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依据。 关键词:稳定性碳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稳定碳同位素比率影响因素 1.同位素分辨率的基本理论 在自然界中, 碳有15 种同位素(8C、9C、10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 12C 和13C 是两种稳定性同位素, 其中,12C 占98. 89% , 而13C 只占1. 11% 。不同物质中, 由于“同位素效应( isotope effect)”—参加反应的物质因重和轻的同位素不同而产生差异, 使得两种碳同位素的丰度比(R = 13C /12C )有所不同。而正是这种比值的变化包含了在碳转移固定过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代谢等方面大量的信息.这是因为植物组织中的13 C 与12 C 比值都普遍小于大气CO2 中的13 C 与12C比值, CO2 在通过光合作用形成植物组织的过程中, 会产生碳同位素分馏。基于这一特性, 生物体组织中的稳定性碳同位素已被成功地引入到生物学的多个研究领域, 如光合作用途径的研究、光能利用率、环境污染、植物水分利用率、矿质代谢、生态系统中种间关系、气候效应和生物量变化等. 2.水分利用效率的涵义 单叶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称之为蒸腾效率,指单位水量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时光合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物的量,即光合器官进行光合作用时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它实质上反映了植物耗水与其干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是评价植物生长适宜程度的综合生理生态指标。干旱、半干旱区的极端环境,植物能否适应当地的极限环境条件,最主要的是看它们能否很好地协调碳同化和水分耗散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其生存的关键因子之一。 至今普遍认为,对植物叶片来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之比,或者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比,既有WUE=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对植物个体而言,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植物蒸腾单位水所积累的干物质量,既有WUE=干物质量/蒸腾量;对植物群体来说,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是群体蒸腾和蒸发单位水所生产的干物质量,于是有WUE=干物质量/(蒸腾量+蒸发量)。 水分利用效率( WUE ) 反映了环境水分资源对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Farquhar 等根据大量研究确立了植物叶胞间CO2 浓度(Ci ) 与水分利用效率(WUE) 的数量关系为:WUE = (Ca - Ci) / 1.6$W其中, Ci 为大气CO2 浓度, $W 是叶片与空气的水蒸气浓度梯度; 1.6 为由气孔对水蒸气的传导性转为对CO2 传导性的转换因子。可以看出, Ci 越大, WUE 越小, 相反, Ci 越小, WUE 越大, Ci 与WUE 呈负相关关系。同时, Farquhar 等还进一步建立了碳同位素分辨力( $ 13C) 与Ci 之间的数量关系方程:$ 13C= a + ( b- a ) (Ci / Ca ) = 4. 4 + ( 27- 4. 4)(Ci/ Ca ) = 4. 4 + 22. 6(Ci/ Ca )$ 13C 与Ci 呈正相关, 而Ci 与WUE 呈负相关,由此推论$ 13C 与WUE 呈负相关。这就是$ 13C 作为植物WUE 的选育指标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分析植物的D13C 值和$ 13C 值, 可以了解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极及其影响因子。 3.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分馏效应 同位素分馏(isotope fractionation)是指某一反应中底物的同位素组成受到改变,使产生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组成,即反应物同位素组成改编的效果。空气13 CO2的扩散速度比12 CO2慢,加上光合作用过程中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以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在固定二氧化碳时优先吸收12 CO2的特点,由此引起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产生同位素效应的最重要过程。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气CO2进入植物体

植物生态特征介绍

香樟树特征:l别名香樟(杭州)、乌樟(四川)、小叶樟(湖南)、人柴(广西)、拷樟、 山乌樟(台湾)科樟科属樟属产地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有分布,以湖南、江西、浙江、台湾最多。多生于低山平原的向阳山坡、谷地,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600m以下,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树种。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达30m,胸径5m,树冠近球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宽楔形,近圆;叶缘波状,下面灰绿色,有白粉,薄革质,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生长习性:喜光,幼苗幼树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最低温度-10℃时,南京的樟树常遭冻害。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或中性黄壤、红壤中生长良好,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耐湿。萌芽力强,耐修剪。抗二氧化硫、臭氧、烟尘污染能力强,能吸收多种有毒气。较适应城市环境。耐寒。 二乔玉兰特征:二乔玉兰高6-10m。为玉兰和木兰的杂交种。形态介于二者之间。花 外面淡紫色,里面白色,有香气。叶倒卵形、宽倒卵形,先端宽圆,1/3以下渐窄成楔形。花大而芳香,花瓣6,外面呈淡紫红色,内面白色,萼片3,花瓣状,稍短。花期早春。小枝紫褐色。五毛,花芽窄卵形。密被灰黄绿色长绢毛;托叶芽鳞2片。叶倒卵形表面中脉基部常有毛,背面多少被柔毛,叶柄多柔毛,花钟状,花被片6-9外轮3片常教短,或与内两轮近等长,萼片状,绿色;内两轮长倒卵形,外面淡紫红色,上部褐边缘常为白色。聚合骨突果长约8cm,卵形或倒卵形,熟时黑色,具白色皮孔,花期4月;果期9月。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表面有光泽,背面叶脉上有柔毛,淡绿色。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花枝开展,花大,单生枝顶,钟状,白色有清香,花瓣9片,肉质。萼片与花瓣相似,每三片排成一轮,钟状。花在3月先叶开放,盛开时皎洁晶莹、灿烂夺目。聚合果圆筒状,红色至淡红褐色,果成熟后裂开,种子具鲜红色肉质状外种皮。 构树特征: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冠开张,卵形至广卵形;树皮平滑,浅灰色或灰 褐色,不易裂,全株含乳汁。单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卵圆至阔卵形,长8—20厘米,宽6—15厘米,顶端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粗齿,3—5深裂(幼枝上的叶更为明显),两面有厚柔毛;叶柄长3—5厘米,密生绒毛;托叶卵状长圆形,早落。椹果球形,熟时橙红色或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7~9月。[1] 强阳性树种,适应性特强,抗逆性强。根系浅,侧根分布很广,生长快,萌芽力和分蘖力强,耐修剪。抗污染性强。 白玉兰特征: 落可乔木。株高可达10米以上,生长较慢。树冠卵圆形,技疏生,幼枝和芽外侧均有短柔毛,冬芽鳞片状。单也互生,倒卵形全椭圆形,全缘,叶面有光泽并略有柔毛,叶背面也有少量柔毛,叶柄短。花大,花径12~15厘米,白色,单生长枝顶,清香。花萼与花瓣相似,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机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省耒阳市农业局,陈小虎 再生稻是在前茬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等条件加以培育,使萌发出来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不需再播种、再插秧、再犁田,只需60多天就能获得200kg的稻谷产量,高的亩产达350kg以上;湖南省耒阳市2016年在新市镇的1048亩机收再生稻示范,品种为Y两优9918和准两优608,双季平均亩产848kg,其中头季亩产614kg,再生季亩产234kg,最高产量达到331kg;湘南地处湖南南部,属丘山区地形地貌,以双季稻为主,但在丘陵山区以一季稻为主,种双季稻温光不足种一季稻有余,为了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种植一季稻蓄留再生稻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栽培技术,可提高复种指数,减少种植成本,增加粮食产量。经多年再生稻试验示范,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 蓄留再生稻品种的选择 做再生稻栽培的品种,应选择选择头季产量高、再生能力强、耐高低温能力强、抗倒伏性好、米质口感好、全生育期在135天以内的杂交中稻品种,确保头季稻在8月20日前成熟收割。根据再生稻试验示范情况,适合再生稻栽培的推荐品种有以下。杂交稻组合:准两优608、甬优4149、泰优390、Y两优9918、深两优8514、Y两优1号、隆两优华占、天优华占、两优336、徽两优898、C两优34156、丰两优香1号、准两优527、C两优4418等。常规稻品种:黄华占。 2 头季稻栽培技术 2.1 适时早播,适龄壮秧 蓄留再生稻的一季稻必须早播、早插、早收,才能确保再生稻的正常生长和安全齐穗[4],在湘南地区应与早稻同期播种,要求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增加头季稻的营养生长期,确保再生稻在湘南地区“寒露风”临界期9月20日前安全齐穗,避开“寒露风”的影响。采用塑料硬盘育秧机插、塑料软盘育秧抛栽或湿润育秧移栽等育秧方式。根据不同的育秧方式,秧龄控制在18~30天范围内,其中:机插秧18~25天,抛秧20~25天,湿润大苗秧不超过30天。湿润育秧在秧苗2叶1心时每亩施7.5kg尿素做断奶肥,移栽前5天每亩施5kg尿素做送嫁肥,插秧前防治病虫害1次;抛秧和手插秧在秧苗1.1~2.1时喷施300mg/L多效唑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60g兑水30kg),提高秧苗的抗逆性,培育多蘖矮壮秧苗。 2.2 合理密植,争取多穗 头季稻每个有效穗平均可以萌发1.5~1.8个再生稻有效穗,其中头季稻主穗发生的再生稻穗总粒数多于分蘖穗发出的再生穗。应把头季稻的高产穗粒结构建立在多穗的基础上[5]。合理密植是争取多穗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应根据不同的移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城厢镇农技推广站潘彩楼 再生稻是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稻桩(茎杆)上的腋芽萌发成穗收获一季水稻的耕作方式,不需播种、育秧和插秧和犁耙田,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时间短、见效快、效益高特点。过去,由于缺乏再生稻专用品种,加上管理粗放,产量极低,很少在南方双季稻地区推广。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新型品种的选育成功,南方双季稻作区再生稻生产展现出新的发展前景。 一、选用良种 选择茎秆粗壮,叶片挺直,脚叶少,耐肥抗倒、抗虫抗病,穗大粒多,产量潜力大、再生力强的大穗型籼粳杂交稻种植,是夺取南方双季稻作区再生稻高产量的前提。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是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公司联合选育的新型杂交稻新品种。属弱感光性籼粳杂交稻组合,其中,甬优6、12号生育期随着播种期提早而延长,随着播种期推迟而缩短;甬优1540生育期随日照长短而变化,短日照环境生育期短,长日照环境生育期长。故其在南方双季稻作区作早稻再生稻栽培,具有其它感温型品种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播期提早生育期延长可充分利用春夏秋季温、光、水资源实现早稻及再生稻超高产,是南方双季稻作区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再生稻超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 1、甬优1540:早稻生育期125天,再生稻80-85天,早稻产量潜力1300-1500斤/亩,再生稻产量潜力800-1000斤/亩。 2、甬优6号:早稻生育期140-145天,再生稻75-80天,早稻产量潜力1500-1800斤/亩,再生稻产量潜力800-1000斤/亩。 3、甬优12号:早稻生育期140-145天,再生稻75-80天,早稻产量潜力1500-1600斤/亩,再生稻产量潜力800-1000斤/亩。 二、强化头季稻栽培 (一)适期早播嫩秧浅栽 籼粳型杂交稻在本县再生栽培适播期为①甬优1540:3月21日(春分日)。②甬优6、12号:4月10-20日。播种期不宜提早或推迟,否则,成熟期过早或过迟,不利于再生稻产量的提高。播种后8-12天,秧苗长至两叶一心时开始抛秧。大田耙后沉浆10-12小时再抛栽(沙质土随耙随抛)。抛秧后8天及时进行查苗移密补缺。 (二)重施基肥全层施放沉浆抛秧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作早稻再生稻栽培,生育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一般亩施纯N 16-18kg,P 2O 5 8-10kg、K 2 O 15-17kg。耕前或耙前将100%的农家肥、磷肥,70%的氮肥,30% 钾肥作基肥施用,基肥一般亩施放腐熟农家肥800kg,过磷酸钙50kg(或磷酸二氢铵15kg),尿素20(15)kg,氯化钾10kg。施后一犁多耙,使肥、泥充分混合,做到土壤全层有肥,大田耙后沉浆10-12小时再抛栽(沙质土随耙随抛)。立苗后及时追施分蘖肥及除草剂,亩用尿素8kg、氯化钾7-8kg与除草剂混合施放;主茎倒数叶龄3.5叶抽生时施用穗肥(约在

植物生理生态学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生态学 ●绪论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机制的一门实验科学。 研究层次:植物个体—器官—组织水平。 植物生理生态学特点:植物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用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生态学现象。研究生态因子和植物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植物生理生态学主要集中在组织、器官、个体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对生态现象的验证和解释,同时也对微观植物生理学提供了表征验证。 ●植物与环境 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环境的本质就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或影响这种资源的因素。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存环境不能缺少的生态因子的总称。 生境: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根据性质划分: 1)气候因子:温度、水分、光照、风、气压和雷电等。 2)土壤因子:土壤结构、土壤成分的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 3)地形因子:陆地、海洋、海拔高度、山脉走向与坡度等。 4)生物因子: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 5)人为因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预、影响、破坏及对环境的污染等。 植物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态作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结构、过程、功能、分布等产生的影响。 2)生态适应:植物改变自身结构与过程以与其生存环境相协调的过程。 3)相互作用:植物对环境做出的响应和反馈,并影响环境的过程。(环境小 气候、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大气组分、生物链结构、协同进化、生 物多样性。)

植物生态习性

选用的主要植物生态习性: 1、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喜光有一定的耐荫性,喜温暖湿润,但亦耐寒,耐干旱瘠薄,抗污染,对土壤要求不盐严,抗盐性强。生长速度中等,幼、青年期生长较快,寿命长。 2、凤尾兰:Yucca gloriosa 百合科丝兰属,常绿灌,喜阳光,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水湿,耐土壤瘠薄。 3、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卫矛科卫矛属,常绿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土壤,耐寒性较差,耐修剪,寿命长。生长慢。对有害气体抗性强,亦能吸收有害气体。 4、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 木犀科女贞属半常绿灌木,喜光,稍耐荫,较耐寒‘抗有害气体。 5、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 木犀科白蜡属,落叶乔木,阳性,耐寒,耐干旱瘠薄,耐低洼,盐碱地,耐水涝,抗污染,对有害气体及病虫害抗性较强,落叶较晚。 6、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 玄参科泡桐属,落叶乔木,强阳性,根系发达,浅根性。较耐寒,耐热,忌积水。 7、国槐Sophra japonica 豆科槐属,落叶乔木,性喜光,略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酸性和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烟尘等抗性较强, 8、金枝国槐Sophora japonica var豆科槐属,喜光,稍耐荫。能适应干冷气候。喜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性土、石灰质土及微酸性上均可适应,在轻度盐碱上也能正常生长。但低洼积水处常落叶死亡。深根性,抗风力强,寿命长。 9、合欢:Albizziz julibrussin 豆科合欢属,好生于湿润之地,但在砂质土及干燥气候下也能生长。 10、千头椿:Ailanthus altissima cv. 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性强健,生长较慢。 11、金银木:Lonicera maackii 忍冬科忍冬属,落叶灌木,好光,稍耐荫,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瘠薄。 12、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喜光稍耐荫,生长较慢,寿命长,适应性强,喜肥沃土壤,耐旱耐涝,抗寒性较强。 13、石榴:Punica granatum 石榴科石榴属,落叶小乔木,性强健,喜光,适应性强,寿命长,栽培管理容易,耐旱耐寒。不耐荫。 13、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豆科紫穗槐属落叶灌木,阳性,耐水湿,干旱瘠薄和轻盐碱土。 14、紫荆:Cercis chinensis 豆科紫荆属,落叶灌木,广布于中国南北各地。较耐寒,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15、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 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喜光,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忌水涝。 16、紫丁香:Syinga oblata 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喜光耐半阴,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和石灰质土壤。耐旱、怕涝,抗寒性强,不耐高温。 17、高羊矛:Festuca arundinacea 禾本科,草坪植物,冷地型草种。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冬生长繁茂,耐修剪。 18、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百合科宿根草本,耐寒,可露地越冬,适应性强,喜光,耐半阴耐干旱。 19、马蔺:Iris lactea 鸢尾科宿根草本,对土壤和水份的适应性极强,可作地被及镶边植物。 20、鸢尾:Iris tectorum 鸢尾科鸢尾属宿根草本,性强健,耐半阴。

超级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69426297.html, 超级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胡子通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3年第22期 [摘要] 农作物作为支撑中国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持市场物价平稳有着重要 的作用。粮食的丰产和高产对于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和丰富城市居民餐桌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研究粮食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对我国的农业有着重要的帮助,而且对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超级水稻实现高产的栽培技术流程, 希望通过作者的分析能为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67-02 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遍布全国各地,产量每年也不断的增加,特别是中科院院士袁隆平的杂交系列超级水稻研究成功之后,为我国水稻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水稻亩产1千公斤的宏伟壮举。但是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技术和实现高产的栽培措施,导致产量不很理想。因此向农户推广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本文主要结合晚稻深两优5814品种的种植为实际例子,来讨论超级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适时播种,培育种苗 1.品种和培养田的选择 深两优5814在本地全生育期117-119天,穗大粒多,米质优,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 目前占全镇水稻播种面积70%以上,全县播种面积达6万亩,培育秧田应选择光照充足、灌溉方便、排水便利、土地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块,培育壮秧采用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技术,一般大田亩用秧盘45片,保证大田插植1.7-1.8蔸苗。 2.浸种催芽 浸种工作开展之前应将水稻种子在晴朗的天气下充分的晾晒2-3个小时,然后将种子洗净去掉秕谷放入清水中浸泡8小时左右,再次将浸泡好的种子转入到含有咪鲜胺或强氯精的溶液中浸泡4小时左右,由于晚造温度较高,将种子捞出后放在通风透气的竹筐进行催芽工作。以后看种子干燥程度用清水淋2-3次,等到种子萌发露白就可以进行播种工作了。 3.选择合适播种时间进行播种插秧 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进行播种,深两优5814品种在晚造播种时,播种的时间一般选在7 月上旬进行播种。每亩大田种子的用量为1.25公斤左右,播种时应该采用稀播培育,植株生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潜伏芽(休眠芽、再生芽)萌发,在适宜的温、光、水、肥条件下培育出的一季稻。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一种两收,种一季可收两季,既不需要再播种、育秧,又不需要翻耕犁田和中耕;②生育期短,我国一般为50~60天, 这有利于增种增收, 发展三熟, 促进稻田的综合开发利用;③产量高,杂交水稻有分蘖优势强的特性,也表现在再生稻上,再生季一般每公顷产量2250~3000千克, 最高单产可达每公顷7500千克以上; ④省种、省工、省时、省肥、省水、省药;⑤栽培技术简便、容易掌握;⑥米质优,再生稻生长季一般温差大,米质好。因此说,再生稻是一种费省、效宏的稻作形式。用杂交稻培育再生稻,实现头季与再生季都高产,是杂种优势再利用的良好途径。 我国是再生稻利用最早的国家,早在1700年前就有记载。70年代,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杂交稻的再生利用也开始进入生产。近几年来,随着杂交稻面积的扩大,杂交稻再生利用也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四川、福建、湖北等地,发展再生稻已成为“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改革耕作制度、增产粮食的一条有效途径。全国再生稻的应用面积已由1987年的22.7万公顷发展到1990年的66.7万公顷, 到1995年,已达到80余万公顷。据分析,我国再生稻适宜面积约200~333.3万公顷,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使再生稻获得高产,必须根据各地的生态特点,选择高产组合和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1. 确定再生稻的适宜种植区域 再生稻主要是在双季稻温光条件不足、种一季稻温光又有余的地区和部分双季稻区发展。再生稻能否种植,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结合杂交组合再生稻的生育特点来确定,主要是看当地头季稻收割以后到冬种前有没有2个月左右的空闲时间,或者是杂交组合收割蓄留的再生稻能否安全齐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春季日均温稳定通过12℃的初日至秋季连续3天日均温在23℃以上终日之间的天数和活动积温能否满足杂交水稻播种至再生稻齐穗的生育需要。不同组合这个阶段需要的活动积温有一定的差异。凡组合所需的安全生育天数、积温和某一地区所提供的热量条件相吻合,该地区就可以蓄留再生稻。根据各地经验,一般年均温18℃以上、水稻安全生育期180天、春早、秋迟的地区、杂交水稻生育期130~150天, 能满足蓄留一季再生稻的要求。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深松与翻、耙、卡相结合,化学灭草与防病健身相结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灌水与化控追肥相结合;指的是耕作、施肥、除草、灌水等项技术措施实施中的方法与技巧。各项措施相互结合,每项措施相互联系,构成了小麦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模式。 1 春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实施 春小麦大面积采用“以松为主,两定三改,多元结合”优质高产栽培模式过程中,豆茬深松秋施肥这一项措施就可以增加产量两成以上。 全程施肥的重点在于叶面肥的应用,全程根外追肥2~3次。根外迫肥的品种有磷酸二氢钾+尿素、强力增产宝、丰产素、络合微肥、多氮液肥、新华液肥、壮丰胺等;特别在干旱年份根外追肥效果更明显。 精量播种、适期灌溉。意思是说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块,要求精量播种,适当加大施肥量,这是该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也是项目推广的一项常规措施。根据旱情掌握适宜的灌溉时期和适宜的灌水量,是灌溉技术的关键。―般应抓好三叶期至拔节期的坐胎水和开花期之后的灌浆水。

春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模式中的重中之重是“深松”,它涵盖了合理轮作、科学耕作和精细整地这三项针对土壤基础的重要内容。它改良了土壤环境、培肥了地力;使得种植小麦乃至轮作中的其它作物持续获得高产。 2 春小麦栽培技术实施方案 2.1 播种前的技术规程及其立体施肥:包括选茬、整地、选种及其种子处、立体施肥技术等。 (1)选茬及整地技术: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保水保肥且成区连片的地块。选择前茬为有深松基础的豆茬或玉米茬,采用秋耙茬或旋耕,耙深18~22cm,旋耕深度14~16cm;对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实行深松,深松深度在35cm以下。整地标准:耕层细碎、疏松,上虚下实,地面平整。l0m内高低差不超过±3cm,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10cm土层内每平方米直径大于3cm的土块不超过1块。 (2)选种及其种子处理:当前主选品种龙麦29和龙麦30。种子精选后达到:纯度>99.5%,净度>99%,发芽率>90%。种子包衣:用50%多菌灵种子量的0.3%+50%福美双种子量的0.3%进行湿拌

各种植物生理仪器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分析

各种植物生理仪器对植物生理生态特征的分析 一、植物生理仪器简介概述: 在植物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应用植物生理仪器通过对植物生命活动的探索,可以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将实验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人类生产的巨大进步。 常用的植物生理仪器有:测定植物水势的植物水势状况测定仪,分析作物和植物群体冠层受光状况的植物冠层图像分析仪,测定二氧化碳浓度、叶片温度、、叶室温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光合作用测定仪,检测各种农作物病害的植物病害检测仪,判断农作物抗倒伏能力的植物茎杆强度测定仪,测定植被表面参数、植物冠层信息、植物养分信息、土壤养分信息、环境参数、植物病虫害程度的植物多普辐射计,分析植物根系各参数的植物根系分析仪,测定植物叶面积的植物叶面积指数仪,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或“绿色程度”的叶绿素测定仪,测树木内部缺陷情况的树木无损检测探伤仪,以及测量叶片厚度,从叶片厚度变化反映出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的农作物营养测定仪等等。 这些植物生理仪器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它们掌握植物的各种生理生态特征,可以为农业生产带来指导,推动中国农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常见的植物生理仪器其中包括: 1、叶面积测定仪、测量精度非常高,可在主机上显示叶片轮廓图,全自动扫描,全液晶汉字显示,一秒钟出结果。叶片长度范围:0~290mm,叶片宽度范围:0~220mm,分辨率:0,1mm。特别适用于小或细的叶片的测量(如松树、草叶)。叶面积测定仪YMJ-C是由背光装置和装有嵌入式软件的平板组成。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叶子特征提取、空间转换、边缘检测原理、形态学等技术综合设计。广泛应用于农业中田间作物叶面积的测量。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

简答题 1、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 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5分) 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2、简述高等植物的五个生活型。(每点2分) 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 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地面25cm以上,多为乔木、灌木等。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m以下,芽受土表或残留物保护。多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其地上部分死亡,但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④隐芽植物:又称地下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表以下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⑤一年生植物:植物只能在适宜的季节生长,以种子的形式渡过不良季节。 3、简述食物链的三种基本类型。 根据食物链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生物成员取食方式的差异,食物链可分成三种: (1)捕食食物链或牧食食物链。从活体绿色植物→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草→蝗虫→蛇→鹰;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4分)(2)腐食食物链或碎食食物链。从死的动植物残体开始,食物链上的生物以微生物和小型动物为主。如:动植物残体→蚯蚓→线虫→节肢动物。(3分) (3)寄生食物链。以活的生物有机体为营养源,取食者以寄生方式而生存的食物链。一般开始于较大的生物,如:哺乳动物→跳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3分) 4、简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三种基本类型。 (1)水循环: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的推动下完成的。可以说,没有水循环就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就没有生命。(3分) (2)气体型循环:大气和海洋是气体型物质循环的主要贮存库。所以,气体型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关。循环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属于这一循环物质主要有C、N、O等。气体型循环与三大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密切相关。(4分) (3)沉积型循环:沉积型物质循环的主要贮存库是岩石、沉积物和土壤。其物质一般要通过岩石风化作用和沉积物的溶解作用才能转变成可供生态系统利用的营养物质。循环过程慢,循环是非全球性的。沉积型循环的物质主要是矿物质如:P、S、Na、Ca 5、图解磷循环的过程并说明其特点。 磷循环的特点:(3分) 磷主要有两种存在形态:岩石态和溶盐态。P循环的起点始于岩石的风化,终于水中的沉积,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磷循环的过程:(7分)

春小麦栽培技术

春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1.条施肥,肥托种。在播种前,把肥条施在地下9厘米深处,然后把种子播到3~4厘米深处,麦苗在三叶期麦粒养分耗尽时,恰好肥料供应上。 2.施足底肥。若冬前作准备,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磷铵15公斤、尿素15公斤,均匀撒到地里,立即进行耕翻,做到“胎里富”,耕深达到20~25厘米。冬前未做准备,每亩施标准氮肥30~50公斤(因地力不同适当增减)、标准磷肥30~50公斤,钾肥及微肥适量。 3.适时早播,缩小行距。春小麦播种越早越好,小麦在春化阶段抗冻能力较好,一般不会出现冻害。春小麦分蘖少,个体较小,采取密植更能获得高产。一般行距17厘米左右为宜,或大小行,大行20厘米,小行13~15厘米。播种量依据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亩穗数而定,一般亩穗数35万穗左右为宜,这样播种量20公斤左右为宜,地力差或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量。 4.早管理。春小麦3叶期胚乳养分用尽,又值穗分化和分蘖期,需要大量的养分。春季雨水少,麦苗覆盖不了地面,地面裸露大,跑墒快。因此,春小麦管理要早追肥、早灌水,促进早分蘖。二叶一心灌头水,地力差的结合浇水追施碳铵35~40公斤,或尿素15公斤,地力好的施肥推迟到起身拔节期。原则上头水后二水要紧跟,间隔10~15天。二水后,三水要缓,一般在第二节间定型、无效分蘖死亡后再灌三水。 5.浇好灌浆水。灌浆期注意雨天、大风天不浇水,防止小麦倒伏。小麦扬花后按间隔15天左右浇一水。 6.注意病虫害防治。由于春小麦茎叶较冬枝嫩,更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因此,春小麦比冬小麦更要加强病虫害防治。 专家建议:麦田应提早追肥抓紧保墒去年冬季天气的特殊性表现为降温之早和雪情之大都打破了历年纪录,北方麦区在“小雪”节气之前,先后下了大雪到暴雪,这使大多数麦苗在弱小和分蘖少的状态下就提前进入了冬眠状态,并使得今年麦田水肥管理有其特殊性。今春麦田苗情长势复杂虽然冬前麦苗有大雪覆盖,不会受冻和受旱,但随着雪融化,年后麦苗处于无覆盖状态,加上春节前后的天气频繁降温,在持续低温条件下,麦苗可能会遭受冻害,尤其是一些晚播麦田和冬性较弱的小麦品种。春节前专家对于北京地区麦田调查已发现,有少部分的死苗现象。但经仔细观察主要是地上部茎死,并非是整株冻死。随着土温上升后根系的活动,这些麦苗还有返青的可能。总之,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麦苗在冬前的生长期普遍缩短,麦田积温不够,麦苗缺乏适当低温(指1℃-5℃)的阶段性锻炼,导致今春北方麦田普遍呈现弱小苗多、壮苗少和基本无旺苗的状况。针对当前麦田的上述特殊情况,专家认为:今春麦田水肥管理,比往年复杂,原则上要比往年适当提早,但是在具体落实时,既不能盲目地过早施肥灌水,又不要采用简单化的“一刀切”作法,而要体现出因地情和因苗情分别制宜的科学性。通过采用适时、适量和适法的水肥管理措施,以达到促进各类麦苗春后复壮和最终实现高产的目的。麦田应按苗情类型分别施肥春后麦苗将进入从返青至开花的中期生长阶段,既长蘖、根、茎和叶,又进行小穗、小花的分化,完成多器官建成,贯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是一段快速生长的时期。这时如何通过适时适量的施肥调控达到增穗、壮秆和穗大穗齐的目标,应该按苗情类型分别施肥。“弱苗”麦田的主要特点是群体较小、总茎数不超过70万;年前营养生长平均不到4片叶;叶色发黄,根系较少;对于这样的麦田要适当早施追肥,提前到起身初期,即返青后期春天第一叶伸长时进行追肥,这次施肥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穗数。主要施用速效氮肥,有些麦田如果年前底肥未施复合肥的,

植物生态学复习题

植物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尺度:一般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生命表: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 -3/2自疏法则: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

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生态型: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这样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多度: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 生态位: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 生物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1)偏利 (2)原始合作(3)互利共生(4)中性作用 (5)竞争(6)偏害(7)寄生(8)捕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