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把手教你结构设计(入门到熟练)

手把手教你结构设计(入门到熟练)

手把手教你结构设计(入门到熟练)

1.结构设计的过程(了解)

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1,看懂建筑图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

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

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比如住宅,在房中间做一道梁,本来层就只有3米,一道梁去掉几十公分,那业主不骂人才怪...)。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2.计算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面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

3.绘图

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

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大样图,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面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

4.校对审核出图

当然,一个人做如此复杂的事情往往还是会出错,也对安全不利,所以结构师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一个校对人对整个施工图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校对通常比较仔细资格也比较老,水平也比较高,设计中的问题多是校对发现的,校对出了问题后返回设计者修改。修改完毕交总工审核,总工进一步发现问题返回设计者修改,通常修改完毕后的施工图,有错误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就是有错误,也对整个结构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然后签完字,盖完出图章和注册章,拿去晒图吧...

5.联系单或设计变更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候实际情况与设计考虑的情况不符或,设计的施工难度过大,施工无法满足就需要设计变更,由甲方或施工队提出问题,返回设计修改,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也需要多次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看施工是否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来做的,不对的地方及时指出修改...

1. 地质报告看什么-----

1、先看清楚地质资料中对场地的评价和基础选型的建议,好对场地的大致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根据地质剖面图和各土层的物理指标对场地的地质结构、土层分布、场地稳定性、均匀性进行评价和了解;

3、确定基础形式;

4、根据基础形式,确定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土层数据等;

5、沉降数据分析;

6、是否发现影响基础的不利地质情况,如土洞、溶洞、软弱土、地下水情况.......等等。注意有关地下水地质报告中经常有这样一句“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如果带地下室,而且场地为不透水土层,例如岩石,设计时必须考虑水压,因为基坑一旦进水,而水又无处可去,如果设计时未加考

虑那就麻烦了。

2. 钢筋验收验什么

1钢筋数量与直径;

2钢筋锚固;

3 钢筋间距;

4 钢筋保护层;

5 箍筋弯钩;

6 后浇带钢筋;

7 拉结筋;

8 钢筋搭接长度及接头率;

9 钢筋接头部位;

10 钢筋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3. 验槽到底该验什么

验槽是为了普遍探明基槽的土质和特殊土情况,据此判断异常地基的局部处理;原钻探是否

需补充,原基础设计是否需修正,对自己所接受

的资料和工程的外部环境进行确认。

1 地基土层是否是到达设计时由地质部门给的数据的土层,是否有差别,主要由勘察人员负责;

2 基础深度是否达设计深度,持力层是否到位或超挖,基坑尺寸是否正确,轴线位置及偏差、

基础尺寸;

3 验证地质报告,有不相符的情况下协商解决,修改设计方案;

4 基坑是否积水,基底土层是否被搅动;

5 有无其他影响基础施工质量的因素(如基坑

放坡是否合适,有无塌方)

4. 主体验收验什么---

主体验收,结构工程师主要注意的内容有:

1、梁柱板尺寸定位是否设计要求,其成形质量如何,是否有蜂窝麻面等。还有是否有修补的痕迹,如果有,应询问修补的原因,是否对结构有

影响。

2、预埋件是否准确埋设,插筋是否预留,雨水管过水洞是否留设准确,卫生间等设备是否按要

求留设,对后封的洞板钢筋是否预留等。

3、砌体工程的砂浆是否饱满,强度是否够(可以用手扳一下),砌体的放样如何,是否平直,墙面是否平整。砌体中的构造柱是否设槎,框架梁

下砌体是否密实,圈梁是否按要求设置。墙面的

砂浆找平层厚度是否过厚。等等。

4、看看各层施工时的沉降记录如何,是否有过

大的差异沉降。每层增加的沉降量,及各观测点

间的沉降差如何。如有差异过大,首先加大观测

密度。

5、查看施工记录,各种材料合格证,试件的强度

检验报告等

5. 结构专业扩初说明包含什么

一、设计依据:

1.主要设计规范和规定

2. 岩土工程勘察

二、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值、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抗

震重要性分类、建筑物安全等级、场地土类型、

地震作用、抗震措施、场地稳定性、场地土层描述。

三、基础

1.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基础持力层。2.拟建建筑物基础形式。

3.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中钢

筋有无腐蚀性及措施。

四、上部结构形式及平面布置说明

五、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

2.隔墙材料

六、使用荷载标准值

七、计算方法和结果

1 计算软件

2 主要技术参数:自震周期、层间位移、剪重比、总质量G。

6. 结构施工图主要画什么

1 结构设计说明;

2 基础平面图及详图:基础尺寸定位、暖沟图

及基础留洞图;

3 ▲结构平面图及详图:主要包括模板图、现浇

板的配筋(预制板的布置)、特殊节点详图、过梁

布置、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楼

梯布置、板顶标高、梁布置及其编号、板上开洞

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

及详图;

4柱配筋及详图;

5梁平面配筋图及详图;

6 楼梯详图;

7 墙、暗柱详图及构造;

8 圈梁、构造柱布置及其剖面详图;

9 非结构构件详图及构造。

7. 计算书内容主要有什么----

一、设计依据

1.执行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与地方标准;

2.资料:地质勘察报告、试桩报告、动测报告等;

3.应用的计算分析软件名称、开发单位。

二、结构的安全等级:

砼结构、钢结构、桩基、天然地基等安全等级。

三、荷载取值

1.墙自重取值:

(1)砼墙

(2) 围护外墙

(3) 内隔墙

(4) 活动隔断等效荷载

2.侧压力、水浮力计算、人防等效静载、底层施工堆载、支挡结构的地面堆载。

四、楼面(含地下室)、屋面荷载计算(推荐格式,括号中数值为推荐值)

1.底层楼面

静载:

(1) 砼板厚mm,自重标准值(kN/m);

(2) 面层厚度mm,自重标准值(kN/m);

(3) 底粉或吊顶(含吊挂灯具风管重) ,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静载合计标准值(kN/m)

活载:

施工活载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2.楼面荷载计算:按荷载标准层分别写。

一般楼面:

静载:

(1) 砼板厚mm,自重标准值(kN/m);

(2) 面层厚度mm,自重标准值(kN/m);

(3) 底粉或吊顶(含吊挂灯具风管重) ,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静载合计标准值(kN/m)

活载:

(1) 活载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2) 等效隔断kN/m,分项系数。特殊楼面:机房、贮藏、库房等活载大的

逐项写出。

(3) 隔墙计算:q= kN/m,hioxqi= kN/m 其中hio(净高)

不上人屋面:

静载:

(1) 防水层,标准值kg/m,分项系数

(2) 保温层,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3)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4)屋面板,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静载合计:kN/m

检修活载:标准值0.7kN/m,分项系数

注:不上人的屋面活载平屋面建议标准值1.0kN/m,斜屋面为0.5kN/m。

上人屋面:

静载:

饰面,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刚性面层(50厚),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找平层,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防水层,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保温层,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找平、隔气层,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屋面板,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吊顶或底粉,标准值kN/m,分项系数。

合计:kN/m

楼梯荷载计算:

静载:

(1) 楼板自重标准值,分项系数。

(2) 饰面自重标准值,分项系数。

(3) 底粉自重标准值0.5kN/m。

合计:kN/m

五、地基基础计算书

1.天然地基

(1) 持力层选择,基础底面标高。

(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3) 底层柱下端内力组合设计值(可以用平面图

代替)。

(4) 基础底面积计算、地基变形计算

应归纳总底面积,总垂直荷载设计值,供校对用。

(5) 基础计算书:冲切、抗剪、抗弯计算。

2.复合地基

(1) 静载试验值。

(2) 承载力设计值计算与选用值。

(3) 、(4)、(5)同天然地基。

3.桩基(1) 结构计算,取出柱底内力;

(2)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计算(分别按钻孔计算)

(3) 桩数计算;总桩数,总荷载设计值。

(4) 静载试验分析,桩位调整。

(5) 承台设计计算(冲切、剪切、抗弯)

六、地下室计算

1.荷载计算

2.内力分析:侧板、底板。

3.配筋原则

(1) 强度控制顶板。

(2) 裂缝控制,结构自防水底板、周边墙板。

七、电算部分

1 结构设计总信息

2 周期、振型、地震力

3 结构位移

4 轴压比与有效计算长度系数简图

5各层楼面及墙、梁荷载

6各层平面简图

7各层配筋简图

8层超筋超限输出信息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

2

2

2

2

2

2

2

2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

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

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

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

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

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

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

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

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

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

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

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

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

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

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

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

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

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

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

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

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

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

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

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 如坡、平屋顶、橱厕、

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

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

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

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

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

应双向双排配筋。

(3).关于过梁布置及轻隔墙。现在框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

而是现浇梁带。应注明采用的轻墙的做法及图集,如北京地区的京94SJ19,并注明过梁的补充筋。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不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围护墙,装修难做

并不能用在厕所处。

(4).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时,最小板厚120。阳台的竖板应尽量现浇,预制挡板

的相交处极易裂缝。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

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钢丝焊接,

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

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

宜配温度筋。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

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内

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当

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

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100,顶层阳台必须设雨搭。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

钢筋,给工人以下脚的地方,防止踩弯。挑板内

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

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

圈向上,但当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时是难以施工的,应另加筋。

(5).楼梯布置。采用X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

注明楼梯间另详。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

施工,也较美观。

(6).板顶标高。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

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特殊处在其房间上另外

标明。

(7).梁布置及其编号,应按层编号,如L-1-XX,1指1层,XX为梁的编号。柱布置及编号。

(8).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

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

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

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

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未浇

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

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

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 洞边加暗梁。

(9).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

(10).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

构详图。

3.基础平面图及详图:

(1).在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

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

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

适当加宽基础。

(2).当基础下有防空洞或枯井等时,可做一大

厚板将其跨过。

(3).混凝土基础下应做垫层。当有防水层时,

应考虑防水层厚度。

(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可在筏板区格中间挖空垫聚苯来调整高低层的不均匀沉降。

(5).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7).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8).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条基。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板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9).采用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面积不大的独立基础宜采用锥型基础,方便施工。

(10).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11).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12).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13).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

(14).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15).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置和基础详图。生成的基础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基础详图名为JCXT?.T。

(16).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

异较大,本末倒置。

请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各

地方的地基基础规程。

4. 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

(1).沟盖板在遇到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洞口大于400时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

(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

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

(5).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

不同于一般地区。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

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

(6).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

偏小。

5. 楼梯详图:

(1).应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够(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

应低于2.0m),以免碰头,尤其是建筑入口处。楼梯平台净宽不得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应小于

1.2m。

(2).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2m,以免易摔跤

(3).两倍的踏步高度加踏步宽度约等于600。

幼儿园楼梯踏步宜120高。

(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

(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衔接。

(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相同;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且不得过大。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何时候休息平台

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并应与梯段

板的配筋相应。梯段板板厚一般取1/25~1/30跨度。

(7).注意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5米时,挠度不

容易满足。应注明加大反拱或增大配筋。

(8).当休息平台板为悬挑板时,其内部的楼梯梯段板负筋应大于休息平台板的板上筋,长度也

应大于平台板筋。

(9).楼层处的休息平台板的配筋应与楼层板

统一考虑配筋,主要是板的负筋。

6.梁详图:

(1).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

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梁上小柱和水箱下, 架在板上的梁, 不必加附加筋。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处画一节点,有次梁处两侧各加三根主梁

箍筋,荷载较大处详施工图。

(2).当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时,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外部框架梁尽量做成

外皮与柱外皮齐平。梁也可偏出柱边一较小尺寸。梁与柱的偏心可大于1/4柱宽,并宜小于1/3柱宽。

(3).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

(4).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

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此条是从弹性计算

角度出发)。当采用现浇板时,抗扭问题并不严重。

(5).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

面相应。箍筋按规定在梁端头加密。布筋时应将

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小断面的连续梁或

框架梁,上、下部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尽量

不在支座搭接。

(6).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

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

加密。

(7).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

梁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

内La。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

(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

做下挑沿。

(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

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

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

筋,每个都不一样,难以施工。变截面梁的挠度

也大于等截面梁。挑梁端部有次梁时,注意要附

加箍筋或吊筋。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

非受剪承载力不足。对于大挑梁,梁的下部宜配

置受压钢筋以减小挠度。挑梁配筋应留有余地。

(10).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

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梁从构造

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

(11).梁净高大于500时,宜加腰筋,间距200,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

(12).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

算或按深梁构造配筋。

(13).尽量避免长高比小于4的短梁,采用时

箍筋应全梁加密,梁上筋通长,梁纵筋不宜过大。

(14).扁梁宽度不必过大,只要钢筋能正常摆

下及受剪满足即可。因为在挠度计算时,梁宽对

刚度影响不大,加宽一倍,挠度减小20%左右。

相对来讲,增大钢筋更经济,钢筋加大一倍,挠

度减小60%左右,同时梁的上筋应大部分通长布置,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挠度的增大,如果上筋

不小于下筋,挠度减小20%。

(15).框架梁高取1/10~1/15跨度,扁梁宽可取

到柱宽的两倍。扁梁的箍筋应延伸至另一方向的

梁边。

(16).当一宽框架梁托两排间距较小的柱时,可加

一刚性挑梁,两个柱支承在刚性挑梁的端头。

(17).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

7. 柱详图:

(1).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

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

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

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2).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

不宜大于200。

(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

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

截面面积占柱截面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柱内不得穿暖气管。

(4).柱断面不宜小于450X450,混凝土不宜小

于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

足0.45La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异型柱结构,梁纵筋一排根数不宜过多,柱端部纵筋不宜

过密,否则节点混凝土浇筑困难。当有部分矩形

柱部分异型柱时,应注意异型柱的刚度要和矩形

柱相接近,不要相差太大。

(5).柱应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满足轴压

比的限制,减小断面尺寸。

(6).尽量避免短柱,短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短柱纵筋不宜过大。

(7).考虑到竖向地震作用,柱子的轴压比及配筋宜留有余地。

(8).独立柱上或柱的中部(半层处)有挑梁时,挑梁长度应有限制。

在用PKPM软件计算梁柱时,应尽量采用

TA T或SATWE三维软件。相对平面框架PK来讲,第一,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受力状态,如地震力

或风力是按抗侧移刚度分配,而不是按框架的楼

面从属面积,还如从框架柱出挑的梁和从次梁出

挑的梁,因次梁的支座(框架梁)发生下沉变形,内力重分布,从框架柱出挑的挑梁配筋将较大。第二,快速方便,三维软件整体计算,不必生成单

榀框架,再人工归并,可整楼归并。第三,TAT

或SATWE还可以进行井式梁的计算,由于PKPM 软件计算梁时仅按矩形计算,而井式梁的断面较小,有可能超筋,此时可取出弯距再按T型梁补

充计算,不必直接加大梁高。在绘制施工图时,

较大直径的钢筋连接宜用机械连接取代焊接,造

价相差不大,但机械连接可靠并易于检查。机械

连接接头位置可任意,但一次截断的钢筋不大于50%,接头位置应错开70d。

8. 重点注意或设计原则:

(1).抗震验算时不同的楼盖及布置(整体性)决

定了采用刚性、刚柔、柔性理论计算。抗震验算

时应特别注意场地土类别。8度超过5层有条件时,尽量加剪力墙,可大大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

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应加强垂直地

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给出的垂直地

震作用明显不足。

(2).雨蓬不得从填充墙内出挑。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

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

(3).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级宜相差一级。

(4).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梁或过梁等截面较大时,应验算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5).出屋面的楼电梯间不得采用砖混结构。

(6).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

(7).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

(8).柱子轴压比宜满足规范要求。

(9).当采用井字梁时,梁的自重大于板自重,梁自重不可忽略不计。周边一般加大截面的边梁。

(10).过街楼处的梁上筋应通长,按偏拉构件设计。

(11).电线管集中穿板处,板应验算抗剪强度或开洞形成管井。电线管竖向穿梁处应验算梁的抗剪强度。

(12).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 否则应验算是否能装下。电梯井处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

(13).验算水箱下、电梯机房及设备下结构强度。水箱不得与主体结构做在一起。

(14).当地下水位很高时,暖沟应做防水。一般可做U型混凝土暖沟,暖气管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室内暖沟。有地下室时,混凝土应抗渗,等级S6或S8,混凝土等级应大于等于C25,混凝土内应掺入膨胀剂。混凝土外墙应注明水平施工缝做法,一般加金属止水片,较薄的混凝土墙做企口较难。

(15).采用扁梁时,应注意验算变形。

(16).突出屋面的楼电梯间的柱为梁托柱时应向下延伸一层,不宜直接锚入顶层梁内,并且托梁上铁应适当拉通。错层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女儿墙内加构造柱,顶部加压顶。出入口处的女儿墙不管多高,均加构造柱,并应加密。错层处可加一大截面梁,上下层板均锚入此梁。

(17).等基底附加压力时基础沉降并不同。

(18).应避免将大梁穿过较大房间,在住宅中严禁梁穿房间。

(19).当建筑布局很不规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布局做出合理的结构布置,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建筑方案为两端较大体量的建筑中间用很小的结构相连时(哑铃状),此时中间很小的结构的板应按偏拉和偏压考虑。板厚应加厚,并双层配筋。

(20).较大跨度的挑梁下柱子内跨梁传来的荷载将大于梁荷载的一半。挑板道理相同。

(21).挑梁、板的上部筋,伸入顶层支座后水平段即可满足锚固要求时,因钢筋上部均为保护层,应适当增大锚固长度或增加一10d的垂直段。

9.常用轻隔墙(加气块或陶粒)自重(含双面抹灰):150墙:1.66,200墙:1.98,250墙:2.30,300墙:2.62 KN/M2。泰柏板:1.10 KN/M2。

10.关于降水问题:当有地下水时,应在图纸上注明采取降水措施,并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建筑及构筑物因降水不能正常使用(开裂及下沉),及何时才能停止降水(通过抗浮计算决定)。

11. 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还应掌握如下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抗震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并应考虑当地地方性的建筑法规。设计人员应熟悉当地的建筑材料的构成、货源情况、大致造价及当地的习惯做法,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

12. 关于绘图:

(1).一般钢筋粗线宽度为.45, 距边界线1,圆点直径为.6。

(2).应注意墙身剖面、连梁剖面、墙出挑梁的水平筋位置。

(3).注意一、二级钢是否加弯钩,二级钢的断点一般不加45度直钩,除非不能表达清楚。

(4).字高应为2.5,3.5,5,7,10,14, 高宽比:0.8。在图面中,一般英文字高取2.5或3.5, 汉字取3.5或5,在说明处多用7。当多个数字一样时,个数在前,如11X280=3080。

结构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

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打通关节

1、刚柔相济

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太刚则变形能力差,强大的破坏力瞬间袭来时,需要承受的力很大,容易造成局部受损最后全部毁

坏;而太柔的结构虽然可以很好的消减外力,但

容易造成变形过大而无法使用甚至全体倾覆。结

构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刚到什么程度或柔到什么程度才算合适呢?这些问题历来都

是专家们争论的焦点,现今的规范给出的也只是

一些控制的指标,但无法提供“放之四海皆准”

的精确答案。最后,专家们达成难以准确言传的共识:刚柔相济乃是设计者的追求。道也许都是相通的。

想想看,人应该是刚多一点好还是柔多一点好呢?思考的哲人们对此各抒已见,力求给出处世

的灵丹妙方。总的来讲,做人太刚和太柔都不受

推崇。过份刚强者,应变能力差,难以找到共同

受力的合作者,便要我行我素,要鹤立鸡群,即

使面对任何突然袭来的恶势力,亦敢于硬顶硬撞

而不留变通的余地,这种时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才能立于不败,否则一旦后继乏力,油尽灯枯就

会发生脆性破坏,导致伤痕累累、体无完肤的灭

顶之灾。在盛赞这种刚气之余,却鲜有人能够或

者愿意完全去做到,英雄的眼泪大抵只有英雄自己能体味。人们唯有感叹道:精神可嘉,方法难取!

世人处世多以“柔”为本,退一步海阔天空,和

为贵。柔者易于找到共同受力的构件以协同消化

和抵抗外力。但过柔亦为人所不耻。因为“柔”

必然产生变形以适应外力,太柔的结果必然是太

大的变形,甚至会导致立足不稳而失去根本。处

世极为圆滑者,八面玲珑,见风使舵,整日上窜

下跳,左右逢源,活得游刃有余,这种柔得无形,表面上着实不容易受到伤害,骨子里却难免有“似我非我”的疑问,弄不好会个性丧失、面目全非,可能还免不了要背上奴颜婢膝的骂名。

所以古人在长期的实践后发现了中庸之道最适合

生存。用现代的话来讲大意是做人最好既有原则

性又有灵活性,也就是刚柔相济。刚是立足之本,必要刚度不能少,如此方能控制变形在可以忍受

的范围内,才不会失掉本质的东西;柔为护身之法,血肉之躯刚度毕竟有限,要学会以柔克刚,

不断提高消化转换外力的能力,有时候,牺牲一

点变形来抵抗突然到来的摧毁力是必要的,也是

值得的,但应以不失去自我为度。

只可惜“道可道,道难行”。不是想刚就能刚,想柔便得柔的,刚柔相济只是理想中的“模糊结构”,每个人的组成材料千差万别,生存的地基也不尽相同,所受的外力更难统一定性。如此的差异下,企望哲人们找到统一的、万无一失的处世良方实在勉为其难。不过,每个人如果都能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一下适合于自身的结构体系,想必这世界会有另一番光景。

2、多道防线

安全的结构体系是层层设防的,灾难来临,所有抵抗外力的结构都在通力合作,前仆后继。这时候,如果把“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某个单一的构件上,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多肢墙比单片墙好,框架剪力墙比纯框架好等等,就是体现了多道防线的设计思路。也许我们会自信计算的正确性,但更要牢记绝对安全的防备构件是不存在的,还是应该多多考虑:当第一道防线跨了,第二道防线能顶住吗?或者能顶住多少?还有没有第三、第四道防线?

人生也应该是多道设防的吧。毕竟,谁能坚信在一棵树上永远吊不死,或者谁又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再好的汽车,都会有一个备胎在后面。一辈子平平安安、无灾无难的人实在很幸运。而每当看到饱经沧桑、历尽苦难的人尽力呵护甚至溺爱他们的子女时,也总有一股暧流涌入我的心中。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不幸际遇在下一辈去重演的!张开陈旧而温暖的大伞,他们时时设防,企图让子女在暴风雨来临时免受伤害。能有这样的父母作为人生的第一道防线是该知足了。但进一步想想,这第一道防线就已经足够了吗?父母是否也该注意到去督促和帮助子女学会构筑人生的第二、第三道防线呢?因为大多时候,最终陪我们走完一生路程的,可能不会是别人,不会是父母,而只有自己啊。

记得有个同行朋友,在精心做完一个建筑的结构设计之后对我说,他煞费苦心地设计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线来抵抗可能出现的地震破坏,真希望来一场地震检验一下他的成果,可接着他又说心底里有点害怕地震真会到来。我对此很有同感:想一想,最好还是没有检验的机会吧,因为安全的储备能够名副其实,永远处于储备状态才是我们设计者的心愿。类似地,培养一个人坚强,当然决不是希望他去遭受磨难的,而是让他具有化解磨难的能力而已,如果能平平安安岂不更好?只是,我们千万千万不能放弃培养一个人变得坚强起来的努力。

偶尔在报上会读到百折不挠者,他们象坚不可摧的建筑,无数次风雨雷电、天崩地裂之后依然立在那里,让人肃然起敬。但我并不赞成“经历磨难越多越伟大”的观点,我以为我们的生命真的不需要用磨难来证明些什么:生命原来可以不伟大的,但应当快乐,所以我们要努力使其免遭伤害,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我想到的只是,虽然生命历程中最好没有任何灾难,但是抵抗灾难的防线却是越多越好,我们宁愿这些防线一辈子都用不上,可谁又会认为建立这些防线就是多余、是空费时间和精力呢?就象建筑结构的安全储备,用不上可不等于没有用的!

我忽然乱想一通。战争来了人们寒暄:“还活着呢?”饥饿日子人们关心:“吃饱了吗?”混乱之后人们调侃:“捞了多少?”竞争年代人们试探:“何时下岗?”什么时候,人们会笑问:“防线准备好了没有?”是呀是呀,奔跑时常回头看看备胎是否带上,啊喔。

3、抓大放小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是建筑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人问:为什么不是“强柱强梁”“强剪强弯”呢?为什么所有构件都很强的结构体系反而不好,甚至会有安全隐患呢?

这里面首先包含着一个简单的道理:绝对安全的结构是没有的。简单地说,虽然整个结构体系是由各种构件协调组成一体,但各个构件担任的角色不尽相同,按照其重要性也就有轻重之分。一旦不可意料的破坏力量突然袭来,各个构件协作抵抗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最重要的构件免遭摧毁或者至少是最后才遭摧毁,这时候牺牲在所难免,让谁牺牲呢?明智之举是要让次要构件先去承担灾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果平均用力,可能会“玉石俱粉”,损失则更大矣!在建筑结构中,柱倒了,梁会跟着倒;而梁倒了,柱还可以不倒的。可见柱承担的责任比梁大,柱不能先倒。为了保证柱是在最后失效,我们故意把梁设计成相对薄弱的环节,使其破坏在先,以最大限度减少可能出现的损失。如果梁柱等同看待,企图让他们都“坚不可摧”,则可能会造成同时破坏,后果会更糟糕,损失会更大。

所以关键时刻要分清主次,抓大放小,也就是要取大舍小。有舍才有得,舍是为了得。但取谁舍谁,真是个难题。整个社会缩小了就象建筑结构体系。人们竟不住要自问:在冥冥众生中,我是一根梁还是一根柱?我能做一根梁还是能做一根柱?我愿做一根梁还是愿做一根柱?取舍在所难免时,我是被“取”还是被“舍”?按理说,不管梁还是柱,都属于社会体系的一分子,都不可或缺。但我相信很少有人甘心去做陪衬、做垫脚石的--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顶梁柱之类的重要角色。只可惜总要有人担任其他次要角色,去成为梁、楼板乃至填充墙等等的。于是这世界充满了竞争,充满了矛盾;于是在这种竞争和矛盾中导演了一出出角色互换的悲喜剧;于是这社会最后必然要论功行赏才显得公平。大概每个人都能在相应的岗位各得其所,社会才会变得有序起来。

身居高位者,承担的责任较大,他(她)的行动会影响到多数人的利益,所以他不能倒,他只能最后倒;所以在给予相应特权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他,以确保大众的利益。如果高官和平民享受同样的待遇,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人想去做官想去承担更多责任。但是倘若手握重权而不慎用,享受特种待遇却没有做出相应的贡献,最终这样的官是做不长久的。就象一根柱子如果没有发挥柱子的作用,大厦将倾,最后倒掉的还包括它自己。可见柱的选材设计须当谨慎,否则即害了柱,还要殃及整个大厦的。

担任次要角色、身处低位的人,身上的担子当然很轻,只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要求社会,因为自身的存亡对他人影响不大,所以获得的特权保护相对很少,甚至没有什么特权,非常时刻还要“舍车保帅”,但幸亏大多时候还可以拥有活得轻松的心情,因为责任小嘛。不甘寂寞者要想实现角色由低到高的转换,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承受能力,然后再去努力把能力提高,如此方能担起重任,好高骛远是不明智的。也许我们所需要的,我们想争取的,其实只是一份发热后轻松的心情。如果说“大材小用”导致的是浪费,“小材大用”蕴藏的则是危险,所以严守“大”关实在很有必要。道理是简单的,比较起来却很残酷--谁愿意承认自己是“小”呢?

4、打通关节

在结构体系中,所谓关节,是指变化相聚之处,或变化出现的地方。不同类型的构件相接处,同一构件截面改变之处,是关节。广义上,诸如结构错层之处,体量改变之处,转换层亦是关节。关节无处不在,因为结构体系乃是变化的统一。外力突然袭来之时,对于单一的构件,力量的传

递简明,因而容易控制。对于复杂的结构体系,关节的复杂性难于预测和控制,即使从理论上保证了每个组成构件的强度和刚度,但因关节的普遍存在,力量的传递往往不能畅通而出现集中甚至中断,破坏由此而发生。历次灾害表明,从节点开始破坏的建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以理想的结构体系当然是浑然一体的----也就是没有任何关节的,这样的结构体系使任何外力都能迅速传递和消减。基于这个思路,设计者要做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结构中各种各样的关节“打通”,使力量在关节处畅通无阻。中医上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结构就象一个人,气穴若不能畅通,症结和隐患就会产生。在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刚柔相济”,“多道防线”,“抓大放小”是设计概念中的战略问题,但要想得让这些战略思想得以实现,靠的是“打通关节”这个原则作为保证的,结构设计的具体操作,最后全都归到“打通关节”的贯彻和实施上来。

如何打通关节?在设计概念里,要解决的是外力在结构体系内重分配的问题,要确保力量是按照各构件的刚度大小进行分配的,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集中,最终达致静态的平衡。因结构形本为“静”,灭于“动”中。所有“动”的因素对于结构均为不利。打通关节保持平衡的目的其实就是使其永远处于原始的静态,当力量不能畅通时,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的组成元素与元素之间的静态平衡一旦被破坏,结构变成机动,“动”即是死,即为终结。可见设计者是协调者,其任务是让所有互不相关的静态构件相聚之后依然处于静态(也就是使其保持常态),或者是处在相对的静态之中。

对比由构件与构件组成的静态“结构体系”,来看看由人与人组成的动态的“社会体系”,这一静一动之间,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社会体系既是由动态的人组成,变化乃是其常态。如果把变化亦称为关节的话,这种关节是无形的,或者称为动态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关键在于“动”字,因为其形本为“动”,灭于“静”中,“静”即是死,即为终结。同样的,打通关节的方法是要解决各种各样的,诸如情感、金钱、地位等等的重分配的问题,要确保这种分配是按某种合理、有效的规则来进行的,避免形成集中而不畅,以期达到动态的平衡。任何静态--也许是强制性的静态,出现了对社会都是不利的。打通关节的目的是使社会永远处在动态之中。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行为举止,一旦被限制,一旦处于停滞,出现静态的死角,社会必将有症结和隐患。是以对于任何动态异端,治理者只能以合理之规则加以疏导,不可强其静止,不可逆之堵之,如此方为长治久安。

其实处理和成就世间万物,必须使动为动,静为静,才能平衡;必须动者动之,静者静之,才能持久;必须知其本源,施以规则,顺之导之,才能达至繁荣昌盛。一切的一切,以顺应自然为始,达到平衡为终,诸多规则,只是手段,只为平衡,只为畅通。

漫谈结构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的自我总结,希望能对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有点益处。

对于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来说,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自信和自学的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要不断地完善“真、善、美”的自身修养。真,就是从实际出发,诚恳、实用、合理,不夸大,不缩小。善,就是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积极主动地与建筑、水电、暖通等专业配合,积极主动地和甲方、施工、监理单位合作完成工程建设。美,就是形式美观大方、自然简洁,语言优美动人,内容表达准确到位,做到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在这里,我想特别就自信,谈谈对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的重要性。每个毕业生都应该有这种自信,那就是经过了大学的刻苦学习,我已经在理论上具备了做好结构设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灵活运用基本理论,不断地学习和运用规范,不断地向有经验的工程师学习请教,脚踏实地,我们很快就可以感受到结构设计工作的无穷乐趣和无限魅力。如果我们可以相信自己,我们的大脑就会转动起来,产生无限的能量。但是如果我们否定自己,那么我们就怎么也找不到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有了自信,并不是盲目自大,而是要更谦虚乐观。

对于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来说,一定还要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素质,也就是要坚持实践→方法→认识→理论→实践的不断循环的过程。只要我们投身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理论,就可以很快地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结

构工程师。一个结构工程师要有一种荷载的意识,也就是荷载的传递和抵抗的概念。我们要认真地学习、理解和运用规范。对于规范,我们要遵守,但不必盲从。我们应该以规范为指导,创造性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要真正地提高我们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自己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因此,对于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说,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规范,不要怕烦,用你学过的理论知识来理解规范,有疑问就要多方请教,反复思考。总之,理论是根,规范是本,两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规范,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和规范。

对于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来说,一定还要具备从整体和大局着眼,从小处入手的素质。什么叫从整体和大局着眼呢?1、三性统筹: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加以统一的辩正考虑,以可靠地满足工作性能为基准,反对不切实际的强调先进,反对不讲求经济效益。2、四位一体:建筑、结构、水电、暖通要有机地配合,各得其所,发挥专长。3、多方兼顾: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使用、维护、保养要全面地综合分析,贯穿到整个建筑物中去。4、要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从施工过程和实际使用中的各种不同情况都加以综合考虑,要为用户服务,为使用者着想。5、要有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概念分析。6、上部结构要有空间整体的分析模型和计算简图。7、要考虑建筑物所在位置和周围建筑物及环境不同而引起的变化,同一建筑物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受力状态和整体模型。

从小处入手,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荷载的取值和分布情况,正确选择结构构件,正确处理连接锚固的构造要求,细致地解决局部的各种详图等等。还要有分解的概念,不仅仅是分解成单个的具体结构构件,更重要的是采用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分解成一个个规则的结构单元,满足合理结构的要求。

结构设计安全度专题讨论综述

1、关于可靠度设计理论

可靠度理论是分析结构安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已颁布统一标准,要求结构设计规范按可靠度理论设计。70年代的我国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和钢结构设计规范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体系,在安全度的表达形式上互不相同,给设计或教学都造成不便,80年代用可靠度理论率先加以统一。但是,对规范采用可靠度理论,以及这一理论能否将各种结构的安全度都统一在同一体系中,专家们持不同意见:

(1)认为我国规范采用了先进的可靠度理论,用失效概率度量结构的可靠性,通过将抗力和作用效应相互独立。将随机过程化为随机变量并以经验为校准点,成功地将这一理论用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这是我国规范先进性的一种表现。工程设计采用可靠度理论为国际标准组织(ISO)所提倡,是国际上大势所趋;多次国际安全度会议也倾向于采纳ISO提出的在设计规范中采用可靠度理论的原则。可靠度理论一样重视经验,可靠度取值用校准法确定。(2)认为可靠度理论是分析和度量结构安全性的一种先进手段,但在应用上还有其局限性,理论本身也有一些方面未能突破,比如结构可靠度分析的三个约束条件:将抗力与作用效应分离,将随机过程变为随机变量,以及将截面承载力的安全指标β作为结构的可靠指标,随着认识的发展都值得质疑。用概率可靠度理论需要进行大量数据统计,但不论荷载统计或抗力统计都还存在一些问题,规范安全度还需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荷载变化。概率可靠度理论会有意或无意地简化、忽略本应考虑但又无法用这一理论处理的因素,如一定程度的人为失误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等。可靠度理论强调三个正常,即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但正常和不正常有时不易界定。匆忙地将可靠度理论推广于各种规范,会带来一些不必要麻烦,比如地基基础规范中,地基承载力强度的设计值竟比标准值还高,抗震设计规范中不得不引入调整系数。又如地下结构的荷载与其作用效应高度耦合,其不确定性远大于荷载本身的不确定性、结构构件尺寸的不确定性。以及材料强度不确定性的总和,而前者又难以估计,这时勉强采用可靠度设计往往徒有形式而无实效。有的专家指出,水工结构的大坝设计目前只有苏联用可靠度理论,其它国家都用安全系数k大坝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温度。渗透压力很难用统计确定,影响坝基稳定的地基软弱夹层及其分布也很难凭少数钻孔取样确定其统计特性,所以用可靠度理论估计不了坝体的安全度。将可靠度理论用于铁路工程结构规范要确定火车的荷载谱,现在花了很大力气已取得

上万条荷载谱,统计出了50年最大可能荷载,可是今后铁路上的火车荷载及其变化,更多地由铁路部门指令所确定,与那些统计多不相关。

(3)认为分项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要比可靠度方法更为灵活实用。在确定安全系数时,同样可以利用可靠度理论一起作分析,最后选定合适的系数值。鉴于现行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经采用了可靠度理论,不足之处可继续改进,而其设计公式的表达形式又与分项多安全系数基本相似,所以也不必再回到老路上去。现行可靠度设计规范中的分项系数,其含义可以模糊些,考虑更多的经验因素,这在可靠度理论中也是说得过去的。规范采用可靠度理论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能用的尽量用,尚不成熟的将来再用,不宜用行政手段一刀切去追求“统一”。

(4)认为可靠度理论是美国专家于40年代最早提出的,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也远远超过我们,可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大部分的重要规范都还没有用可靠度方法。在西方,主张可靠度理论用于规范的主要是可靠度理论家们的观点,搞工程实践的人多持反对或怀疑态度。所请国际标准《结构可靠性总原则》,主要也是一些理论工作者提出的、是参考性的,并无约束力。前不久,曾长期担任过美国混凝上设计规范ACI-318委员会主席的国际著名学者Siess教授,就在《Concrete lnternational》杂志上谈了为什么不用可靠度设计理论的见解。可靠度理论是否己完善到可以用于规范的程度,这个问题在国际上是有争论的。确定工程的安全度在一定程度上需以概率和统计为基础,但更多的须依靠经验、工程判断及综合考虑。所以在可靠度用于规范这一点上,我们大可不必去争天下先。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还是用安全系数方法好,对于工程设计人员来说用分项安全系数表达安全度要比可靠指标β更直观。更明白。可靠指标虽然有一个相应的失效概率,可是这个所谓的失效概率其实也不是真实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相对比较。

2、多大的安全度才算够

多大的安全度才算够?这是一个探讨已久的国际性课题。所谓“安全”,包括保证人员财产不受损失和保证结构功能的正常运行,即所谓的“强度”和“功能”二原则,结构安全度还应保证结构有修复的可能,加上“可修复”则为三原则。与国际上一些通用标准相比,我国混凝土结构规范设定的安全度水平偏低,有的偏低较多。由于不同

标准对安全度的表示方法不一样,所采用的抗力

计算公式也不一致,要准确估计不同标准之间安

全程度的差异比较困难。有的专家认为,我国规

范与欧洲模式规范相比,可靠度只是偏低一些,

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另有专家认为,我国规范

的安全度要比欧美规范低20%~40%;也有专家认为,如果再考虑到荷标准值的差异,对于有些

建筑物楼层,安全储备相差远不止40%。解放后,我国结构设计安全度历次变更,现在的安全度低

于50年代。

确定结构的安全储备或安全度水平,应考虑到国

家和社会的经济、技术水平,结构的生命周期,

结构的功能需求,以及增加安全度与增加费用之

间的关系。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如何对规范的设

计安全度进行调整,专家们有不同的见解:

(1)认为现行规范的设计安全度在总体上是合适的,只要施工质量保证,设计不出错误,安全程

度已能满足要求。所以不必作出全面的变更,个

别地方有不够的,则可作局部修补。规范对安全

度的要求只是最低值,设计人员完全可以根据不

同的工程对象,必要时采用高于规范规定的数值。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还是要尽量提倡节约,即

使在美国,省钢也是受表扬的。我国规范中的构

造要求,并非都比外国低。有的已经超过。外国

大企业在北京买了按我国规范设计的大楼,说明

我国规范不是进不了国际市场。现在对安全度进

行讨论,应注意不要引起误导,以为规范安全度

不够而在设计中盲目加大构件截面,造成不必要

的浪费。

(2)认为现行规范安全度与国际相比虽然偏低,但使用十年来已成功建成约100亿m2的建筑物,实践已经证明,现行规范安全度是可以接受的,

这是重要的经验,不能轻易放弃。但考虑到客观

形势变化,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和住宅制度改革现状,可以将现行设计可靠度水平适当提高一点,

这样投入不大,却对国家总体和长远利益有利。(3)认为设计安全度应大幅度提高。由于环境变了,对结构功能和安全程度的需求增强了,比如

现在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已非昔日可比。规范要

适应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

短缺经济年代的影响下走出来。现在,建筑物商

品化,结构造价在建筑物售价中的比例愈来愈低,用相对较少的钱换得更为可靠和更为好用的房

子,应属合理消费,为此而多用一些钢筋也属合理使用,说不上有违节约。如果既不要国家出钱,又能刺激生产,也不浪费资源,就不要限制合理消费,限制对商品高质量和高标准的追求。所谓“大幅度”提高,只是一个宏观估计。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提高幅度可区别对待。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建筑物功能要求和售价都高,设计安全度应相对高些。

(4)认为设计安全度水平应尽量与国际接轨,比如混凝土结构能够与美国混凝土学会(ACI)的规范接近。即使达到相同的安全度水平,由于施工和材料的管理水平尚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结构的实际安全储备仍会偏低。我国现行规范的低安全度水平是历史条件造成的,在60年代初编制我国混凝土规范时,对当时工程事故频繁状况,不少专家曾提出增大安全度,但限于当时政治形势和经济状况而未能实现。现在条件变了,安全度应该提高。

(5)我国目前的建筑业队伍有3500万人,其中2000万来自农村,在确定结构设计安全度时,确实不能不考虑施工队伍平均受教育水平低的现状。对于设计和施工,也不能不考虑难以避免的一定程度的人为差错(human error)。要提高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牵涉到人员素质和技术的发展,需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认为这些问题完全是施工的而在设定规范的安全度水平时不予理睬。也有专家指出:一些有经验的设计人员,能够针对具体工程和施工的特点,需要时能选用高于规范规定的最低要求,可是没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就不一样,还要提防故意钻规范最低要求空子的。确定规范的设计安全度水平时,应该考虑这些现实。

(6)关于工程事故与设计安全度的关系,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频繁的工程事故主要是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所致。有些专家认为,国内发生的工程事故与现行规范的安全度没有关系,规范的安全度是够的。不过也有专家指出,一些工程事故往往由多种因素综合造成,施工质量差、设计有毛病、结构安全储备又偏低,加在一起终于酿成大祸,这类情况不是由于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较高的安全度总是与较低的失效概率相联系,这是客观规律;例如铁路工程结构的设计比较保守,安全度大,施工管理也比较严格,到现在没有发生一例倒塌事故。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由来已久,只是不象现在这样可以爆光而已。

3、设计要从多个方面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结构的安全度通常指安全系数或可靠指标,实际上只是对结构截面强度安全的一种度量,与此相关的还有荷载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的取值。影响结构安全性的因素大多,安全度是保证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全部。有些设计人员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从结构体系。结构构造。结构材料、结构维护、结构耐久性、以及从设计,施工到使用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为错误等方面去加强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有的结构整体性和延性不足,抗偶然作用和防倒塌能力差;或者计算图形和受力路线不明确,造成局部受力过大:或者混凝土强度等级过低、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直径过细、构件截面过薄,消弱了结构耐久性;这些都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有的城市桥梁虽然满足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仅用了5-10年就因耐久性出了毛病影响结构安全。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设计时要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并要对施工单位提出具体要求。现在有这样的倾向:设计中考虑强度多而考虑耐久性少,重视强度极限状态而不重视使用极限状态,重视新建筑的建造而不重视旧建筑的维护。设计人员不能只套规范,应该根据不同的设计对象,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性;规范再详细也不能包罗本来应由设计人员自己去解决的各种问题。此外,不同的结构体系针对其特点需有特殊的布局与构造,例如预制预应力多孔空心板的楼面结构,板端应考虑墙的嵌固约束,并配置负钢筋以防止端部开裂而造成脆性剪切破坏,可是过去多按简支设计而出现端部裂缝,造成大面积隐患。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中,有许多专门技术需有专业公司合作配合,如有特殊防腐蚀要求的后张预应力筋或混凝土等。

4、关于设计规范的操作和管理

国际上的结构设计规范有二种体制,一种是推荐性的,另一种是强制性的。发达国家的规范多是推荐性的,对设计人员只起帮助指导作用,结构工程千变万化,规范不可能取代设计人员所必需

的理论知识、经验和判断,设计人员必须自己承担设计的全部责任,可以不受推荐性规范的约束。我国的设计规范则是强制性的,是设计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律,如有违反,一切责任由设计人自负,而出了事故,设计人员也可凭规范推卸责任。几十年来,这种做法已在工程设计界深入人心,因而对规范的制订工作也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强制性规范的不足之处是,不能灵活适应设计中遇到的各种情况,难以照顾到设计者可能遇到的各种特殊问题,而且客观上不利于发挥调动甚至限制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强制性规范的利弊值得仔细探讨。

长期以来,我国规范由政府部门管理,随着政府机构精简和政府功能转变,有人担心在规范管理的力度上会否削弱。今后可否借助各种学会、协会的积极性,委托学会、协会来编制和管理,而政府部门则起批准监督作用。如果将规范的课题研究,规范的编制和规范的批准分成独立的不同层次,是否会更好一些。在规范的编订和管理上,如何能更好地适应既是社会主义。又是市场经济的体制,有必要作细致的研究。

结构设计的重点

1.结构应尽量配合建筑要求,建筑是龙头,建筑布置好比是人的灵魂,而结构就是人的骨干.

2.建筑材料的选定.规范及其他的一些要求,我们在做设计时都应斟酌选定.

3.最优的结构设计,不只是用材料最少,而且还要看整体利益,它包括:易施工;力结构布置要尽量齐整,力传递直接;结构要稳定且有足够的刚度,并注

意裂缝;耐用.维修少等.

4.构件的设计已经标准化了,而符合经济范围亦大.如梁的高度变化,其造价也随着变化,梁的造价

与梁高度之间呈曲线关系,曲线在最小造价附近是平坦的.

5.整体的稳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将三维结构简化为二维结构来分析,这时候很易忽略第三维的稳定性,此时可以通过加斜杆.节点固结或补

加强板等来解决.

6.▲电脑分析.现在用电脑来作结构分析已经很普及啦,但在应用电脑软件时要小心,要知道软件

的应用范围及限制条件,如弹性.挠度.刚性板.受压失稳等.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电脑,输入数据时要复核结构的几何图形.荷载.边界条件等等.输出结果

时要复核平衡条件及边界条件,要多对几个结构

模型变换参数来复核结构对参数的灵敏度及可靠性.结构的分析结果与结构的实际效应是有差别的,在作动态运算时,结构的模型及假定最为重要,

只有经过多方面变换参数及参考有实际经验的方案,才能有效地保证运算的合理性.

7.结构概念.首先要注意静定与超静定的区别.

如简支梁(静定)其内力可从力学平衡而得,它不会随支承沉降.梁刚度变化而变化,如果是连续梁(超

静定)的话,其内力会随支承沉降.梁刚度变化而变化.对于许多重要构件,如转换梁等应尽量用静定

结构,使结构内力传递清晰,以便设计;其次,要认识分辨主应力和次应力,如在桁架中,主应力为轴力,

次应力为力矩,在设计时可不必考虑力矩.在一般

的梁板结构中,主应力是力矩,次应力是扭矩等等.

以上说明还有不到之处,望各位同仁补充.谢谢.

---------- 结构工程师的职责就是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经济、美观,安全是第一位的

------------没错!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电脑,输入数据时要复核结构的几何图形.荷载.边界条件等等.输

出结果时要复核平衡条件及边界条件,要多对几

个结构模型变换参数来复核结构对参数的灵敏度及可靠性.

---------只要造价不会增加太大的情况下,还是偏

安全一点为好.

结构设计若干问题

这是本人10年结构设计经验的总结,属于一家之言,看看也好,别太当真。欢迎交流探讨指教。

1.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1).阳角面积在整个基础底面积中所占比例极小,干脆砍了。可砍成直角或斜角。

(2).如果底板钢筋双向双排,且在悬挑部分不变,阳角不必加辐射筋,谁见过独立基础加辐射筋的?当然加了也无坏处。(独立基础接近刚性角与薄底板受力差之远矣。独立基础有裂缝无妨,悬挑底板纵向为构造筋至阳角处双向为构造,加放射筋能抵抗集中应力,防止漏水,岂能马虎。) (3).如果甲方及老板不是太可恶的话,可将悬挑板的单向板的分布钢筋改为直径12的,别小看这一改,一个工程省个3、2万不成问题。

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的挑板问题:

(1).从结构角度来讲,如果能出挑板,能调匀边跨

底板钢筋,特别是当底板钢筋通长布置时,不会因边跨钢筋而加大整个底板的通长筋,较节约。

(2).出挑板后,能降低基底附加应力,当基础形式处在天然地基和其他人工地基的坎上时,加挑板就可能采用天然地基。必要时可加较大跨度的周圈窗井。

(3).能降低整体沉降,当荷载偏心时,在特定部位设挑板,还可调整沉降差和整体倾斜。

(4).窗井部位可以认为是挑板上砌墙,不宜再出长挑板。虽然在计算时此处板并不应按挑板计算。当然此问题并不绝对,当有数层地下室,窗井横隔墙较密,且横隔墙能与内部墙体连通时,可灵活考虑。

(5).当地下水位很高,出基础挑板,有利于解决抗浮问题。

(6).从建筑角度讲,取消挑板,可方便柔性防水做法。当为多层建筑时,结构也可谦让一下建筑。

3.关于箍筋在梁配筋中的比例问题(约10~20%):例如一8米跨梁,截面为400X600,配筋:上6根25,截断1/3,下5根25,箍筋:8@100/200(4),1000范围内加密。纵筋总量:3.85*9*8=281kg,箍筋:0.395*3.5*50=69,箍筋/纵筋=1/4, 如果双肢箍仅为1/8,箍筋相对纵筋来讲所占比例较小,故不必在箍筋上抠门。且不说要强剪弱弯。已经是构造配箍除外。

4.关于梁、板的计算跨度:

一般的手册或教科书上所讲的计算跨度,如净跨的1.1倍等,这些规定和概念仅适用于常规的结构设计,在应用日广的宽扁梁中是不合适的。梁板结构,简单点讲,可认为是在梁的中心线上有一刚性支座,取消梁的概念,将梁板统一认为是一变截面板。在扁梁结构中,梁高比板厚大不了多少时,应将计算长度取至梁中心,选梁中心处的弯距和梁厚,及梁边弯距和板厚配筋,取二者大值配筋。(借用台阶式独立基础变截面处的概念)柱子也可认为是超大截面梁,所以梁配筋时应取柱边弯距。削峰是正常的,不削峰才有问题。

5.纵筋搭接长度为若干倍钢筋直径d,一般情况下,d取钢筋直径的较小值,这是有个前提,即大直径钢

筋强度并未充分利用。否则应取钢筋直径的较大值。如框架结构顶层的柱子纵筋有时比下层大,d 应取较大的钢筋直径,甚至纵筋应向下延伸一层。其实,两根钢筋放一起,用铁丝捆一下,能起多大用,还消弱了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所以,钢筋如有可能尽量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锚固搭接全靠混凝土握裹,铁丝捆一下仅作钢筋定位,如非受拉,远比焊接可靠.机械联接成本过高,若非钢筋直径过大()25),能省则省。)

6.钢筋锚固长度为若干倍钢筋直径d,这是在钢筋强度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的要求,在钢筋强度未被充分利用时,如梁上小挑沿纵筋,剪力墙的水平筋端部等,锚固长度可折减。如剪力墙的水平筋端部仅要求有10d的直钩即可。

7.柱子造价在框架结构中是很小的,而在抗震时

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经实验,考虑空间作用时,柱子纵筋加大至计算值的2.5倍左右才可保证塑性铰不出现在柱子上。可不按计算配筋,大幅度增加纵筋,同时增大箍筋。(加大柱配筋能保证塑性铰不出现在柱子上,实验依据何在。常规0.8~1.0%柱配筋x2.5=2.0~2.5%,高得离谱。)

8.抗震缝应加大,经统计,按规范要求设的防震

缝在地震时有40%发生了碰撞。故应增大抗震缝间距。

9.锚固?搭接?:例如,中柱节点处,框架梁下纵筋锚入柱内LAE,其搭接长度:2*LAE-柱宽,如钢筋直径25,LAE=40D,柱宽500,

2*25*40-500=1500,既其搭接长度,已经达到了1500,远大于1.2*LAE=1200。而柱变断面,如上下柱断面相差50,上柱锚入下柱40D,此处按锚固还时搭接?

10. 关于回弹再压缩:基坑开挖时,摩擦角范围内的坑边的基底土受到约束,不反弹,坑中心的地基土反弹,回弹以弹性为主,回弹部分被人工清除。当基础较小,坑底受到很大约束,如独立基础,回弹可以忽略,在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当基坑很大时,相对受到较小约束,如箱基,计算沉降时应按基底压力计算,被坑边土约束的部分当做安全储备,这也是计算沉降大于实际沉降的原因之一。

11. 柱下条基一般认为在刚度较大,柱子轴力和跨度相差不大时,可按倒楼盖计算。实际大部分都可以按倒楼盖计算。即采用修正倒楼盖。先按平均反力计算连续梁,然后将求得的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相平衡,将差值的正值加到柱两边的1/3

梁上,负值加在梁跨中1/3,相对来讲,跨中1/3的压应力较小。可能要修正多次,直到支座反力与柱子轴力接近平衡。

12. 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认为是:主梁箍筋在次梁截面范围无法加箍筋或箍筋短缺,在次梁两侧补上,象板上洞口附加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不加附加筋。还有当主次梁截面均很大,如工艺要求形成的主次深梁,而荷载相对不大,主梁也可不加附加筋。总的原则,当主梁上次梁开裂后,从次梁的受压区顶至主梁底的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加箍筋能承受次梁产生的剪力时,主梁可不加附加筋。梁上集中力,产生的剪力在整个梁范围内是一样,所以抗剪满足,集中力处自然满足。主次深梁及次梁相对主梁截面、荷载较小时,也可满足。话又说回来,也不差几根箍筋。但有时画图想偷懒时可用此与老总狡辩。

13. 一般情况下,悬挑梁宜做成等截面,尤其出挑长度较短时。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加大施工难度。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当然,大挑梁外露者除外。外露的大挑梁,适当变截面感官效果好些。

14. 现浇板一般应做成双向板。其一,双向板的支承边多,抗震的稳定性好,垮了两边还有两边。单向板垮一边板就下来了。二,双向板经济。从计算上讲,例如四边简支支承的双向板,其单向跨中弯距系数约1/27,两边简支的单向板跨中弯距系数为1/8,二者比为2*1/27 / 1/8,约为60%。从构造上,双向板的板厚为1/40~50,单向板为

1/3~40,双向板薄,再着,即使是单向板,其非受力边也得放构造筋。

15. 梁垫:为了减小支座反力偏心对砖墙体产生的附加弯距,可做成内缺口梁垫。

16. 一般认为,板的上筋直径为8以上时,可防止施工时踩弯,而现场经验看,只有螺纹12以上的才能保证。

17. 现浇阳台栏板,从施工条件来讲,当布单排筋时,板厚应大于80,双排筋时,应大于120。因振捣棒最小为30,布单排筋时,板厚如为60,双向钢筋直径如为8+6,则钢筋两边仅剩23,无法振捣。

18. 当某一房间采用双向井字次梁时,板应考虑整体弯距。即,井字次梁分隔成的4个角上的小板块,负筋应考虑按房间开间进深尺寸截断,而不是仅仅按本小板格截断。即次梁仅认为是大板的加劲肋。

19. 当建筑大多数房间较小,而仅一两处房间较大时,如按大房间确定基础板厚会造成浪费,而按小房间确定则造成配筋困难,当承载力能满足要求时,可在大房间中部垫聚苯卸载,按小房间确定基础板厚。

20. 挑梁端部的挠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本身的变形,其支座内垮的影响很可能超过挑梁本身的变形。

结构分析的目的、结构模型以及分析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在工程设计、结构安全鉴定等众多工程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诸如结构分析的深度,如何简化结构模型以便迅速找到合理误差范围内结构或构件的计算结果等许多问题,本文就其中结构分析的目的、分析与设计的关系及关于结构模型的问题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1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确定在给定荷载下结构中产生的内力和变形,以便使结构设计得合理并能检查现有结构的安全状况。

在结构设计中,必须先从结构的概念开始拟定一种结构形式,然后再进行分析。这样做能确定构件的尺寸以及所需要的钢筋,以便a). 承受设计荷载而不致出现结构或结构构件的破坏(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b). 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规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由于通常在工作荷载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状态,因此以弹性状态假设为基础的结构理论就适用于正常状态。结构的倒塌通常在远远超出材料弹性范围,超出临界点后才会发生,因而建立在材料非弹性状态基础上的极限强度理论是合理确定结构安全性,防止倒塌所必需的。不过弹性理论可

用来确定延性结构强度的安全近似值(塑性下限逼近法),在钢筋混凝土设计中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基于这种原因,在本文中仅仅采用结构的弹性理论。

2 结构模型

仔细的观察所有结构都是三维构件的组合体,对其进行精确的分析,甚至在理想状态下,也是一个棘手的工作,即使专业人员也无从考虑。由于这种原因,分析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将实际结构和荷载状态简化成一个易于合理分析的模型。

这样,结构框架系统可分解成板和楼盖梁,楼盖梁是由柱支撑的交叉梁系,柱将荷载传递到基础上。因为传统的结构分析不能分析板的作用,所以经常理想化成类似于梁的条形系统。同样,普通的方法不能处理三维框架系统,因此利用平面结构组合系统建立整个结构的模型,分别加以分析。现代的有限元法可以分析整个系统从而革新了结构分析,这样可对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性能做出更可靠的预测。

实际荷载状态也是很难确定和很难客观表达的,为了进行分析,必须进行简化。例如:桥梁结构上的交通荷载主要是动载和可变荷载,通常理想化成静态行使的标准汽车或分布荷载,以用来模拟实际产生的最危险的荷载状态。

同样,连续梁有时简化为简支梁,刚性结点简化为铰结点,忽略填充墙,把剪力墙简化成梁。在决定如何建立一个结构模型使之比较客观,但又比较简单时,分析人员必须记住每个这样的理想化都将使所求的结果更加可疑。分析的越客观,产生的信心越大,所取的安全系数(或可忽略的因素)可以越小。这样,除非规范条款控制,工程师必须估算出结构精确分析所需追加的费用与结构中可能节省的费用相比,是否合算。

3 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的关系

结构分析的最重要的用处是在结构设计中作为一种工具。它通常是反复试算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这种方法中,首先,在假定的恒载下对假定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设计各构件,这个阶段称为初步设计。由于这种设计常常在变化,通常采用粗略的快速分析方法就足够了。在此阶段,估计结构的成本,修正荷载及构件特性,并对设计进行检查以便改进。至此,所作的更改已纳入到结构中,需进行更精细的分析,并修改构件设计。这种设计过程会收敛,收敛的速

度取决于设计者的能力。很清楚,为了设计需要

从“迅速而粗略”到“精确”的各种分析方法。

因而,有能力的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严密的分析方法,必须能够通过适当的假设条件进行简化分析,必须了解可利用的标准设计和分析手段以及建筑

规范中允许的简化方法。同时,现代的分析人员

必须精通结构矩阵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数字计

算机中的应用以及会应用现有的结构分析程序及

有关软件。

结构设计技术总结

结构设计技术总结

一、拿到作业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

分析,与建筑设计人员进行勾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

二、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方荷载的计

算要准确,不能估计。要完全根据建筑做法或使

用要求来输入。

三、在进行结构建模的时候,要了解每个参数的

意义,不要盲目修改参数,修改时要有依据。

四、在计算中,要充分考虑在满足技术条件下的

经济性。不能随意加大配筋量或加大构件的截面。这一点要作为我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来重视。

五、梁、柱、板等电算结束后要进行大量的调整

和修改,这都要有依据可循(可根据验算简图等

资料)。具体有以下集中修改或注意事项:

a、梁:

1、梁的标高(是否确定梁底标高及梁上翻等问题)

2、梁的支座负筋不能太疏,要人为加密。

3、梁的跨数要核对。

4、尽量减少钢筋的种类和级差(≤2级)

5、有雨蓬等外挑构件处的梁要加强(可以将此处的箍筋加密、设置抗扭钢筋等措施)

6、钢筋在梁中的放置必须满足净距要求,特别是梁上部钢筋的净距(≥1.5d或30mm)

7、碰到电算结果的井字梁(有主次关系)处,要分清主次关系,在主要梁支座处标出支座筋

8、搁在边梁上的连梁等,在靠边梁处的支座筋不宜过大,宜减小,从而减少对边梁的扭矩

9、有主次梁关系,从梁截面上也有区别,次梁适当放小。

b、柱:

1、满足轴压比要求(≤0.9)

2、大跨度的厂房等,柱子截面宜选用长方柱。

3、构造柱的设置(细查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P72)

c、板:

1、负筋不宜选用过细的钢筋,可以用较大直径的钢筋代替,可避免施工时被踩下;较大

直径钢筋不宜过疏,否则受力不力或容易开裂。

2、在结构平面图中须注明标高及板剖面图。

3、屋面板的钢筋须全部拉通。

4、板配筋要表达清楚,不能让施工人员猜测。

5、在结构平面图中,注明雨蓬、阳台、檐口等位置及尺寸,并画出大样。

d、基础:

1、不能将深基础与浅基础混用。

2、基础荷载计算时,千万别漏算荷载(包括底层墙体荷载重量等)

3、基础(包括地梁、承台等)的标高要满足上部管线的通过,一般其上预留300mm。

e、其它:

11.结构人员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下面是我院总师办给每个结构人员在设计中的注

意事项,现发上来供大家参考!!!

2000系列新规范执行初期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根据建设部要求2003年1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规范,相应的89系列规范废止。为正确理解、有效执行各有关2000系列规范,提出以下要点,请各结构设计人员予以注意:

一.一般规定

1、设计说明应注明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选用的建筑材料,应注明规格、型号、性能

等技术指标,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2、2003年签订合同的设计项目,一律采用与新规范配套的软件作计算分析,TBSA用6.0版,SATWE用2003.1及以后的版本。

3、用新版本软件计算结果用钢量将会提高,我

院规定用新版本软件计算梁、柱主筋,钢材优先

采用HRB400。一级柱箍筋优先采用HRB400.

4、风荷载取值,南京地区设计周期50年,w0

=0.40Kpa,设计周期100年w0=0.45,对风荷载

敏感的建筑以及6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按w0=0.45取值。

5、基本雪压,南京地区设计周期50年,取0.65Kpa,设计周期100年取0.75Kpa。

6、对小塔楼的界定应慎重,当塔楼高度对房屋结构适宜高度有影响时,小塔楼应报院结构专业

委员会确定。

7、施工图涉及到钢网架、电梯及其它设备予留的孔洞、机坑、基础、予埋件等一定要写明:“有关尺寸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得到设备厂家签字

认可方可施工。”

8、砌体结构不允许设转角飘窗。

9、钢结构工程设计必须注明:焊缝质量等级,耐火等级,除锈等级,及涂装要求。

10、砌体工程设计必须注明设计采用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一般采用B级)。

11、砌体结构不宜设置少量的钢筋混凝土墙。

12、砌体结构楼面有高差时,其高差不应超过一个梁高(一般不超过500mm)。超过时,应将错

层当两个楼层计入总楼层中。

二.结构计算

13、结构整体计算总体信息的取值:

(1)钢筋混凝土容重(KN/m3)取26~27,全剪结构取27,若取25,对于剪力墙需输入双面粉层荷载。(规范取24~25)

(2)地下室层数,取实际地下室层数,当含有地下室计算时,不指定地下室层数是不对的,请

审核人把关。

(3)计算振型数,取3的倍数,高层建筑应至少取9个,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振型应不少于15个,对多塔结构不应少于塔数×9。计算时要

检查Cmass-x及Cmass-y两向质量振型参与系数,均要保证不小于90%,达不到时,应增加振型数,重新计算。

(4)地震信息中的“活荷质量一般折减系数”RMC取0.5,具体问题时按照《抗震》5.1.3条)。(5)自振周期应考虑填充墙体对刚度的影响进行折减。当添充墙为砖墙时:框架结构0.6-0.7,框剪结构0.7-0.8,剪力墙结构0.9-1.0。

(6)活荷载信息中“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一般不折减,“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应

折减。

(7)调整信息中“中梁刚度增大系数”BK取2.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BT=0.85~0.9;

“梁跨中旁矩增大系数”BM=1.05~1.10,一般取1.05;活荷载大于3.0Kpa的多高层,1.1~1.2“连梁刚度折减系数”BLZ取0.50~0.7,在内力

Revit入门教程(一看就会)要点

Revit入门教程(一看就会)要点

Revit入门级小教程(原创~) 写在前面: REVIT作为一款专门面向建筑的软件,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兼任辅助建筑设计和建筑表现两方面工作,以下所谈到的建模过程指的是建筑表现方面的工作,用REVIT辅助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对REVIT建模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相比于辅助建筑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用REVIT来做建筑表现更加容易上手一些。因此以下所谈到的REVIT建模主要是针对建筑表现方面。 建模观念上的改变: REVIT作为一款BIM软件,它的建模跟我们平时常用到的建模软件,如SKETCH UP,RHINO 等,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要接受这款软件,在建模观念上就需要有一些改变。 如果把常用的SKETCH UP、RHINO比作手工模型的话,REVIT便可以比作实际建造,

SKETCH UP、RHINO等软件的建模是通过形体的组成来完成,而REVIT的建模是通过组合不同的建筑元素来完成,如梁、柱、门、窗等等。既然是模拟实际建造,便有着实际建造的一些特点,如掌握建筑各部分精确的尺寸,了解建筑各部分材料的运用,构造做法等等,综合来说,用REVIT建模,必须对你的建筑方案有深入准确的了解,才可以建出一个完善的REVIT模型。这个观念对于一个刚刚接触REVIT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对自己的建筑方案了解的不够准确细致深入的话,建模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困难,让自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建模工作,来确定某一部分的尺寸、材料或构造等。REVIT模型的细致程度最终取决于设计者所做的方案的深度和对方案的了解程度。 两个重要的专有名词: 我从官方解释和我个人的理解两个方面来说一下对于REVIT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专有名词的意思 样板文件: 官方解释:项目样板提供项目的初始状态。

CAD绘图技巧与建筑识图___入门级

CAD绘图技巧与建筑识图 入门级

一、CAD基础知识 二、宿舍楼平面图 三、宿舍楼立面图 四、宿舍楼剖面图 五、建筑行业就业形势论文 第一节AutoCAD的基础知识 CAD是Computer Adide Deignde简称(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对我们建筑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吃饭用的筷子,不管以后是从事设计还是施工、监理等等都要用到CAD。事实论事我们以后进入社会的从事设计的人不会很多,大多数都要从施工做起,要想做好一个好的施工人员识图是必备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能力,对于我们刚刚接触建筑行业的人员,只有通过不短的画图联系才能掌握好识图的要领,可能一个施工员不是很会画图纸,但一个会画图纸的施工员必定是一个好的施工员,施工员在工地上是知道施工的人员,这就要求施工员掌握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建筑CAD就是绘制各种建筑图纸的(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施工图等等)所以CAD 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专业人士应该掌握的技能。 一、安装要求: 为了给CAD一个优越的工作环境。用户的计算机,应采用高档的CPU(最低512的如pentiun133以上的处理器如果性能太低CAD将运行缓慢影响绘图速度,其优越性无法体现CAD安装的时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安装向导,可以按照安装向导的操作提示逐步进行安装。 提示:1安装完成后一定要重启计算机才能是配置生效 2拷贝资料是一定要安装程序快捷方式没用一默认般在C盘 3CAD2006的安装序列号:191-75444444(有注册机) CAD2007的安装序列号111-11111111

二CAD的界面组成 三、CAD的基本操作 1灵活的使用鼠标对提高绘图速度和绘图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鼠标在垫板上动时,鼠标的光标会在屏幕上不断的移动,光标所在屏幕上的位置不同,起形状也不同,所代表的含义也就不同,下面是各种光标形状所表示的含义: 光标形状含义光标形状含义 选择目标垂直移动 正常选择水平移动 正常绘图形状上右下移动 输入状态上左下移动 等待符号输入文本符号 应用程序启动任意平移

手把手教你结构设计(入门到熟练)

手把手教你结构设计(入门到熟练) 1.结构设计的过程(了解) 本文是送给刚接触结构设计及希望从事结构设计的新手的,其目的是使新手们对结构设计的过程以及结构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请前辈们不要见笑了,新人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在贴中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共同进步。 1,看懂建筑图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师,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2,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关键)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好厚好厚的,买起来会破产)。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8~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比如住宅,在房中间做一道梁,本来层就只有3米,一道梁去掉几十公分,那业主不骂人才怪...)。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2.计算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面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 3.绘图 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平面布置及基础大样图,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面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 4.校对审核出图 当然,一个人做如此复杂的事情往往还是会出错,也对安全不利,所以结构师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一个校对人对整个施工图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校对通常比较仔细资格也比较老,水平也比较高,设计中的问题多是校对发现的,校对出了问题后返回设计者修改。修改完毕交总工审

revit非常经典的入门实战案例

案例的详细过程写下来,所以REVIT这是寒假的一个作业,倪伟桥让我把我做的一个初学REVIT就写了这么一篇类似教程的东西,既然写了就发上来分享一下,相信对于不久,也还有很多REVIT者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同时希望大家能指出不足呀,我也用~要学习的,欢迎分享心得经验 写在前面:它可以兼任辅助建筑设作为一款专门面向建筑的软件,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REVIT计和建筑表现两方面工作,以下所谈到的建模过程指的是建筑表现方面的工作,用相比于辅助建筑设REVIT建模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REVIT辅助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对REVIT因此以下所谈到的来做建筑表现更加容易上手一些。计,对于初学者来说用REVIT 建模主要是针对建筑表现方面。 建模观念上的改变:RHINOUPSKETCH ,作为一款BIM软件,它的建模跟我们平时常用到的建模软件,如REVIT 等,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要接受这款软件,在建模观念上就需要有一些改变。SKETCH 便可以比作实际建造,RHINO比作手工模型的话,REVIT、如果把常用的SKETCH UP的建模是通过组合不同的而REVITRHINOUP、等软件的建模是通过形体的组成来完成,建筑元素来完成,如梁、柱、门、窗等等。既然是模拟实际建造,便有着实际建造的一些特点,如掌握建筑各部分精确的尺寸,了解建筑各部分材料的运用,构造做法等建模,必须对你的建筑方案有深入准确的了解,才可以建出REVIT等,综合

来说,用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模型。这个观念对于一个刚刚接触一个完善的REVITREVIT对自己的建筑方案了解的不够准确细致深入的话,建模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困难,让自 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建模工作,来确定某一部分的尺寸、材料或构造等。REVIT模型的细致程度最终取决于设计者所做的方案的深度和对方案的了解程度。 两个重要的专有名词: 我从官方解释和我个人的理解两个方面来说一下对于REVIT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专有名词的意思 样板文件: 官方解释:项目样板提供项目的初始状态。 Revit Architecture 提供几个样板,您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样板。基于样板的任意新项目均继承来自样板的所有族、设置(如单位、填充样式、线样式、线宽和视图比例)以及几何图形。 个人的理解:如果把一个REVIT项目比作一张图纸的话,那么样板文件就是制图规范,样板文件中规定了这个REVIT项目中各个图元的表现形式:线有多宽、墙该如何填充、度量单位用毫米还是用英寸等等,除了这些基本设置,样板文件中还包含了该样板中常用的族文件,如工业建筑的样板文件中,族里面便会包括一些吊车之类的只有在工业建筑中才会常用的族文件。 族文件:

Eviews操作手册

Eviews操作入门:输入数据,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画图 首先是打开Eviews软件,可以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者从windows开始菜单中寻找Eviews,打开Eviews后,可以看到下面的窗口如图F1-1。 图F1-1 Eviews窗口 关于Eviews的操作可以点击F1-1的Help,进行自学。 打开Eviews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建立一个新Workfile或者打开一个已有的Workfile,单击File,然后光标放在New上,最后单击Workfile。如图F1-2 图F1-2 图F1-2左上角点击向下的三角可以选则数据类型,如同F1-3。数据类型分三类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

图F1-3 图F1-2右上角可以选中时间序列数据的频率,见图F1-4。 图F1-4 对话框中选择数据的频率:年、半年、季度、月度、周、天(5天一周或7天1周)或日内数据(用integer data)来表示。 对时间序列数据选择一个频率,填写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日期格式: 年:1997 季度:1997:1 月度:1997:01 周和日:8:10:1997表示1997年8月10号,美式表达日期法。 8:10:1997表示1997年10月8号,欧式表达日期法。 如何选择欧式和美式日期格式呢?从Eviews窗口点击Options再点击dates and Frequency conversion,得到窗口F1-5。F1-5的右上角可以选择日期格式。

图F1-5 假设建立一个月度数据的workfile,填写完后点OK,一个新Workfile就建好了。见图F1-6。保存该workfile,单击Eviews窗口的save命令,选择保存位置即可。 图F1-6 新建立的workfile之后,第二件事就是输入数据。数据输入有多种方法。 1)直接输入数据,见F1-7 在Eviews窗口下,单击Quick,再单击Empty group(edit series),直接输数值即可。注意在该窗口中命令行有一个Edit+/-,可以点一下Edit+/-就可以变成如图所示的空白格,输完数据后,为了避免不小心改变数据,可以再点一下Edit+/-,这时数据就不能被修改了。

revit非常经典的入门实战案例

写在前面: REVIT作为一款专门面向建筑的软件,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兼任辅助建筑设计和建筑表现两方面工作,以下所谈到的建模过程指的是建筑表现方面的工作,用REVIT辅助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对REVIT建模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相比于辅助建筑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用REVIT来做建筑表现更加容易上手一些。因此以下所谈到的REVIT 建模主要是针对建筑表现方面。 建模观念上的改变: REVIT作为一款BIM软件,它的建模跟我们平时常用到的建模软件,如SKETCH UP,RHINO 等,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要接受这款软件,在建模观念上就需要有一些改变。 如果把常用的SKETCH UP、RHINO比作手工模型的话,REVIT便可以比作实际建造,SKETCH UP、RHINO等软件的建模是通过形体的组成来完成,而REVIT的建模是通过组合不同的建筑元素来完成,如梁、柱、门、窗等等。既然是模拟实际建造,便有着实际建造的一些特点,如掌握建筑各部分精确的尺寸,了解建筑各部分材料的运用,构造做法等等,综合来说,用REVIT建模,必须对你的建筑方案有深入准确的了解,才可以建出一个完善的REVIT模型。这个观念对于一个刚刚接触REVIT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对自己的建筑方案了解的不够准确细致深入的话,建模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困难,让自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建模工作,来确定某一部分的尺寸、材料或构造等。REVIT模型的细致程度最终取决于设计者所做的方案的深度和对方案的了解程度。 两个重要的专有名词:

我从官方解释和我个人的理解两个方面来说一下对于REVIT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专有名词的意思 样板文件: 官方解释:项目样板提供项目的初始状态。 Revit Architecture 提供几个样板,您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样板。基于样板的任意新项目均继承来自样板的所有族、设置(如单位、填充样式、线样式、线宽和视图比例)以及几何图形。 个人的理解:如果把一个REVIT项目比作一张图纸的话,那么样板文件就是制图规范,样板文件中规定了这个REVIT项目中各个图元的表现形式:线有多宽、墙该如何填充、度量单位用毫米还是用英寸等等,除了这些基本设置,样板文件中还包含了该样板中常用的族文件,如工业建筑的样板文件中,族里面便会包括一些吊车之类的只有在工业建筑中才会常用的族文件。 族文件: 官方解释:族是一个包含通用属性(称作参数)集和相关图形表示的图元组。属于一个族的不同图元的部分或全部参数可能有不同的值,但是参数(其名称与含义)的集合是相同的。族中的这些变体称作族类型或类型。 个人的理解:族文件可算是REVIT软件的精髓所在。初学者常常拿SKETCH UP中的组件来和REVIT中的族来做比较,从形式上来看,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族可以看做是一种参数化的组件,如:一个门,在SKETCH UP中的一个门组件,门的尺寸是固定的,需要不同尺寸的门就需要再重新做一个,而REVIT中的一个门的族,是可以对门的尺寸、材质等属性进行修改的,所以说,族可以看做是一种参数化的组件。 还有一些专有名词会在后面的建模步骤中出现的时候进行解释。

读书笔记之建筑结构设计快速入门

P24 1.1.3如何初估各种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 主动记忆一些常识性的工程数据,比如梁板的跨高比,剪力墙墙厚,平时注意积累分析,多问多算,大工程做细,小工程做精。 1.1.3熟记民用建筑设计荷载 (1)多高层住宅楼(商品房),二次装修改造的荷载,落棉荷载一般取值2.0kN/m2。 (2)3个2.0kN/m2 楼面做法自重(2.0kN/m2)轻质隔墙自重(2.0kN/m2)活荷载取值(2.0kN/m2) 2.0 2.0 2.0 左右,与实际不会有太大出入;对于屋面活荷载,不上人时0.5 kN/m2,上人时为2.0 kN/m2。 1.2.3 “次要让位于主要”的原则—明确哪些钢筋的位置对结构设计来说更重要 1.3.1 钢筋的三种连接方式—焊接、搭接、机械连接“孰优孰劣” 对于结构重要的部位,《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钢筋的连接宜采用机械连接,而之前规范规定为焊接,改的原因是焊接会使被焊钢筋变脆,在抗震的重要部位,反而变成了“最坏”的做法。 机械连接分为邓强连接和不等强连接,I级为等强连接,II、III级则为不等强连接,主要是针对“钢筋接头处的强度是否大于钢筋母材强度”而言的。 设计可依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中相关的规定,选择与受力情况相匹配的接头。 I级接头:套筒挤压、镦粗接头、剥肋滚螺纹。 剪力墙之水平与竖向分布筋,因钢筋较细,不是抗震的关键部位,适合采用搭接的方式,

不宜采用机械接头。 搭接接头应满足: (1)选择正确的搭接部位; (2)有足够的搭接长度; (3)搭接部位的箍筋间距加密至满足要求。 (4)有足够的混凝土强度与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如能满足这4款要求,搭接是一种比较好接头方式,而且往往是最省工的方法。但其缺点: (1)在抗震构件的内力较大部位,当构件承受反复荷载时,有滑动的可能; (2)在构件钢筋较密集时,采用搭接方法将使浇捣混凝土较为困难。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8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32mm时,不宜采用搭接。

STC15W系列单片机初学者教程

目录 因为网站限制原因,其他链接都不予显示,还有联系方式都不予显示,带来不便非常抱歉 1.开始学习了 2.15W4K32S4单片机简介资料 3.单片机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4.单片机示例!写一个串口通讯程序,您也可以直接先从这 步开始学习 5.相关资料链接(数据手册,其他进阶例子,开拓眼界) 6.售后持续支持 7.所有下载链接汇总 一. 开始学习了 这个宝贝包含的硬件,也就是给您发货的内容包含以下东西:

1.15W4K32S4最小系统板 1块 2.转串口下载器一个2303转串口 1块用来下载程序和串口 通讯 3.白色面包板一个 1块适合搭建各种电路 4.一个霍尔传感器,制作一个霍尔电路做一个磁控开关 5.若干杜邦针;连接电路 6.彩灯3 颗若干电阻学习彩色灯控制彩色灯 7.三极管若干个电位计 1个灯亮度控制 8.提供上面所有元器件手把手教程手把手教程

这篇教程能够让您学会什么呢? 1.怎么使用 4软件编写的程序,并且使用下载程序到单片机 上面; 2.串口通讯程序,另外在电脑端使用软件进行图形化显示 程序; 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希望下面对您学习工作有帮助,资料有点多,但是还是值得花一些时间实际操作演示,只有自己动手了,才能体会到更多的内容。

二. 15W4K32S4单片机简介 15W4K32S4单片机是一款非常优秀的51系列单片机,很适合用来作为初学者入门单片机世界。当然单片机的世界没有最强大,只有最适合的单片机。如果你有了解过什么是51单片机和一点C语言。就可以尝试进入这款单片机。边玩边搭建更多的电路,在玩中学习。 继续往下看,将会一步一步演示给您看具体怎么是使用这款单片机。请有耐心的看下去哦,不过如果一次看不完的话,可以分多几天来操作,关键是要坚持! 那么单片机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到电话,玩具,手机,刷卡机,电脑键盘,彩电,冰箱,空调,电磁炉,大到汽车,工业自动控制,机器人,导弹导航装置,甚至是美国的火星车,这些设备里面都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单片机。单片机的数量不仅远超过机,甚至比人类的数量还要多。可见数量之庞大,用途之广泛啊。 三. 我们掌握单片机有什么用呢?

03 第三讲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力天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之入门篇

手把手教你学51单片机 ——之MCS-51入门篇 主讲: 尹延辉 策划:张勇 开发板:LT-Super51 QQ群:31646346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329246270.html, E-Mail:litianmcu@https://www.doczj.com/doc/329246270.html, litianmcu@https://www.doczj.com/doc/329246270.html,

入门篇第三讲——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本讲内容提要 数字量和模拟量 数制和码制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数字芯片 常用数字芯片简介 可编程逻辑器件 存储器 学习板上扩展IO口 的实现

——数字量和模拟量 ?数字量和模拟量定义 模拟量: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信号称之为模拟量 数字量:随时间离散变化的量称之为数字量 ?数字量的实质为加入判决门限的模拟量

——数字电路’0’与’1’的定义?数字电路’0’与’1’的定义 TTL电平:电压+5V代表’1’,电压0代表’0’ LVTTL:+3.3V~’1’,0~’0’ RS232:-15V~’1’,+15V~’0’ LVDS:2根线上电压差的正负表示’1’或’0’

——数制和码制 ?数制的定义 计数过程中一位数字通常是不够用的,多位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方法及从低位向高位进位规则称为数制。 N进制数的通俗定义:逢N进1 ?十进制:逢十进一 ?十六进制:逢十六进一 ?二进制:逢二进一 ?常用数制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人类有十个指头,所以习惯采用十进制 ?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采用二进制 ?为了计算机学中的数据书写方便,采用十六进制

——数制转换详解 ?数制间的转换 二-十转换 十-二转换 二-十六转换 十六-二转换 ?位与字节的概念: 位(bit):简写为b,表示二进制数的一位。 字节(Byte):简写为B,8位为一字节。 ?数制转换工具: 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

手把手教你学FPGA 设计思想篇

泽屹电子 手把手教你学FPGA 设计思想篇 阿东团队编著

手把手教你学FPGA 设计思想篇

目录 写在前面...................................................................................................................................... - 4 - 1 什么是设计思想.................................................................................................................... - 6 - 2 概述........................................................................................................................................ - 6 - 3 代码简单化............................................................................................................................ - 6 - 4 注释层次化............................................................................................................................ - 7 - 5 交互界面清晰化.................................................................................................................... - 7 - 6 模块划分最优化.................................................................................................................... - 7 - 7 代码工具化............................................................................................................................ - 8 - 8 方案精细化............................................................................................................................ - 8 - 9 资源合理化............................................................................................................................ - 9 - 10 时序流水化.......................................................................................................................... - 9 - 11 资源优化方法.................................................................................................................... - 10 - 12 代码自检............................................................................................................................ - 10 - 13 通用电路BB化.................................................................................................................. - 10 -

revit非常经典的入门实战案例

这是寒假的一个作业,倪伟桥让我把我做的一个REVIT案例的详细过程写下来,所以就写了这么一篇类似教程的东西,既然写了就发上来分享一下,相信对于REVIT初学者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同时希望大家能指出不足呀,我也用REVIT不久,也还有很多要学习的,欢迎分享心得经验~ 写在前面: REVIT作为一款专门面向建筑的软件,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兼任辅助建筑设计和建筑表现两方面工作,以下所谈到的建模过程指的是建筑表现方面的工作,用REVIT辅助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对REVIT建模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相比于辅助建筑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用REVIT来做建筑表现更加容易上手一些。因此以下所谈到的REVIT 建模主要是针对建筑表现方面。 建模观念上的改变: REVIT作为一款BIM软件,它的建模跟我们平时常用到的建模软件,如SKETCH UP,RHINO 等,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要接受这款软件,在建模观念上就需要有一些改变。 如果把常用的SKETCH UP、RHINO比作手工模型的话,REVIT便可以比作实际建造,SKETCH UP、RHINO等软件的建模是通过形体的组成来完成,而REVIT的建模是通过组合不同的建筑元素来完成,如梁、柱、门、窗等等。既然是模拟实际建造,便有着实际建造的一些特点,如掌握建筑各部分精确的尺寸,了解建筑各部分材料的运用,构造做法等等,综合来说,用REVIT建模,必须对你的建筑方案有深入准确的了解,才可以建出一个完善的REVIT模型。这个观念对于一个刚刚接触REVIT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对自己的建筑方案了解的不够准确细致深入的话,建模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困难,让自

eviews3.1基础入门知识

引言 Eviews是怎么用的呢?从来没用过的人真是无从下手,甚至因为陌生的界面而觉得有相当 的距离感。其实呢,什么工具创造出来,其目的都是为了让事情更容易办,是吧? Eviews也不例外,她的基本操作非常简单。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很有助于动手实践、 亲历亲为,从而在此基础上能够加深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当然,如果你足够猛,觉得Eviews 不够专业(功能不够强),也可以直接用其他的计量软件(比如说:MA TLAB、SPLUS等等) ——事实也正是如此,好多高手都是用这些更为专业的软件。 作为一只成长不久的中年菜鸟,有时候会想起自己当初作为小菜鸟的艰辛…… 所以我就在百忙之中,抽出了这么点时间,开始写这个东东。 谨以下面的工作飨吾辈之后继者! 第一篇 Eviews的初步使用 我们以Eviews3.0进行操作的说明。下面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Eviews的初步使用,这个 例子来自于Gujarati 这位印裔经济学家的《计量经济学教程》(中译本第三版)课后题(3.17)。 该题如下: 下表给出1960-1972年间美国制造业的每百名雇员的辞退率与失业率。(辞退一词指自愿离 职的人。) 美国制造业中的辞退率和失业率 年份每百名雇员的辞退率Y 失业率(%)X 1960 1.3 6.2 1961 1.2 7.8 1962 1.4 5.8 1963 1.4 5.7 1964 1.5 5.0 1965 1.9 4.0 1966 2.6 3.2 1967 2.3 3.6 1968 2.5 3.3 1969 2.7 3.3 1970 2.1 5.6 1971 1.8 6.8 1972 2.2 5.6 资料来源:Manpower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总统的人力报告》,1973,表C-10及表A-18。

Revit入门级小教程-建模日记

Revit入门级小教程 REVIT作为一款专门面向建筑的软件,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它可以兼任辅助建筑设计和建筑表现两方面工作,以下所谈到的建模过程指的是建筑表现方面的工作,用REVIT辅助建筑设计需要设计者对REVIT建模有着非常熟练的掌握,相比于辅助建筑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用REVIT来做建筑表现更加容易上手一些。因此以下所谈到的REVIT建模主要是针对建筑表现方面。 建模观念上的改变: REVIT作为一款BIM软件,它的建模跟我们平时常用到的建模软件,如SKETCH UP,RHINO 等,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的,要接受这款软件,在建模观念上就需要有一些改变。 如果把常用的SKETCH UP、RHINO比作手工模型的话,REVIT便可以比作实际建造,SKETCH UP、RHINO等软件的建模是通过形体的组成来完成,而REVIT的建模是通过组合不同的建筑元素来完成,如梁、柱、门、窗等等。既然是模拟实际建造,便有着实际建造的一些特点,如掌握建筑各部分精确的尺寸,了解建筑各部分材料的运用,构造做法等等,综合来说,用REVIT建模,必须对你的建筑方案有深入准确的了解,才可以建出一个完善的REVIT模型。这个观念对于一个刚刚接触REVIT的同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对自己的建筑方案了解的不够准确细致深入的话,建模的时候会碰到很多困难,让自己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建模工作,来确定某一部分的尺寸、材料或构造等。REVIT模型的细致程度最终取决于设计者所做的方案的深度和对方案的了解程度。 两个重要的专有名词: 我从官方解释和我个人的理解两个方面来说一下对于REVIT中两个比较重要的专有名词的意思 样板文件: 官方解释:项目样板提供项目的初始状态。Revit Architecture 提供几个样板,您也可以创建自己的样板。基于样板的任意新项目均继承来自样板的所有族、设置(如单位、填充样式、线样式、线宽和视图比例)以及几何图形。 个人的理解:如果把一个REVIT项目比作一张图纸的话,那么样板文件就是制图规范,样板文件中规定了这个REVIT项目中各个图元的表现形式:线有多宽、墙该如何填充、度量单位用毫米还是用英寸等等,除了这些基本设置,样板文件中还包含了该样板中常用的族文件,如工业建筑的样板文件中,族里面便会包括一些吊车之类的只有在工业建筑中才会常用的族文件。 族文件: 官方解释:族是一个包含通用属性(称作参数)集和相关图形表示的图元组。属于一个族的不同图元的部分或全部参数可能有不同的值,但是参数(其名称与含义)的集合是相同的。

结构设计新手的七种学习方法(免费分享)

结构设计新手的七种学习方法 第一种武器:熟悉结构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是结构设计,了解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深度很重要,起码要知道结构设计不同阶段的不同设计内容,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如果连起码的设计内容都不是这里缺一点就是那里漏一点,想不被审图办打回来都难! 结构新手必看--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深度及图样 https://www.doczj.com/doc/329246270.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189&fromuid=991887 05G104民用建筑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及图样 04G103民用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及图样 第二种武器:扎实的结构理论基础知识要用结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忌盲目上阵: 大学本科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设计原理、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等这些和结构设计紧密相关的主干课程务必要重视。真正的高手一定是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素质,但如果这些理论不过关的话何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呢?很多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总是觉得学校的课程枯燥无味,不知道学这些知识和实际的设计有什么样的联系。其实当你真正地涉足设计的时候却往往发现:原来我们90%的设计总是可以从我们的大学课程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很多学员都是在开始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大学的主干课程学得不扎实然后恶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是结构设计,这些和结构设计紧密相关的主干课程务是一个必须跨过去的坎,任何抱着侥幸心理而又想做好结构设计的思想都是不切实际的,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是无法妥协也是没有捷径而言的。比如结构新人在画楼梯大样配筋时经常容易犯图一的错误,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对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不了解。

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进阶-框架篇(上)

手把手教你学单片机进阶教程 框架篇(上) 本篇里我们聊一聊软件框架,那么什么是框架呢?它又有什么用处呢? 软件框架,说简单一点就是我们组织软件的方式,没有框架的代码,模块是乱添的,写程序的人也不知道要添在哪里,只知道加在这里可以用,放在这里就行。有框架的代码,模块应该添加到哪里是清楚的。曾经看过一句话说的挺有道理,“一个好的程序架构,是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和一个初学者的分水岭”,我们在单片机软件中用的最多的结构莫过于下面这样的: 1While(1) 2{ 3Led_on(); 4i = 1000; 5While(i--); 6Led_off(); 7} 当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个,程序比较简单,这样单纯的结构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如果当我们真的要做一个系统级的工程的时候,有很多功能要处理,这样的结构显然就不能适应了,只那一个“while(i--)”就不知道耽误了多少事儿。 到这里有人要说了,工程复杂的时候我可以跑个OS。可以说RTOS对于功能复杂的嵌入式系统来说是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如比较出名的RT-Thread (我们以后会推出这个的专题),uc/os-ii。不过,可惜的是,操作系统对于51来说有点太,系统的开销有可能比应用占用的资源的还要多。 那么我们就自己动手来打造一个小资源单片机适用的框架吧。我们将实现两个版本,其内在思想都是一样的,一个简单点,占用资源更小。一个稍复杂些, pzq@https://www.doczj.com/doc/329246270.html,/csh@sparkcn

但更灵活。大家可以根据情况选用。 easy_framework 我们把这个框架暂时命名为easy_framework,这里我们仅提供思想和基本的代码。完整的代码可以在我们提供代码包(下载地址见文章最后)里找到。 这里测试和实验的硬件环境是Spark51学习板。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到我们工作室店铺购买https://www.doczj.com/doc/329246270.html,或直接通过QQ联系我们首先使用一个Timer来产生一个1m的定时中断。在51单片机上,这里选用Timer0 1init_sys_timer() 2{ 3/*T0 1方式*/ 4TMOD |= 0x01; 5/*设定1m的计时*/ 6TL0 = (u8)SYS_TIMER_INIT_VALUE; 7TH0= (u8)(SYS_TIMER_INIT_VALUE >> 8); 8/*允许中断*/ 9ET0 = 1; 10TR0 = 1; 11} 通过上面这个函数产生一个1m的中断,在其“中断服务函数”里我们对一些时间标志量进行记数 1/*Timer 0中断服务程序*/ 2void proc_sys_tick() interrupt 1 3{ 4TR0 = 0; 5Cnt5ms++; pzq@https://www.doczj.com/doc/329246270.html,/csh@sparkcn

知识:手把手教你计算光电参数,设计高光效产品

知识:手把手教你计算光电参数,设计高光效产品 作为一个光学设计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关于光电参数计算的问题,以前100lm/W灯管就是好产品,但随着LED的发展,要求也水涨船高,现在很多工程案例为了节能,光效从120涨到150、甚至180lm/W,让人非常头疼。 下面结合实例,谈一谈怎么设计一款光电满足要求的灯具。 标称值一般指产品稳定后的测试数据。 你首先必须知道灯具测试的标准,大部分灯具可以直接通过积分球完成光电测试,依据IESLM79提供的方法,需要待灯具稳定后来测试,至于一些参数虚标的产品可以无视。

图1.IES LM79中对灯具稳定的要求 为什么一定是稳定后的数据,大部分LED产品从瞬态到稳态都有一个衰减,而这些衰减很大,不能够忽视。 通过测试这些衰减大小,可以等到一个相对的热衰减系数,可以参看红字部分。 表2市场上8-9W球泡灯的测试参数 LED灯珠选型与测试 设计的时候,首先是LED选型,LED规格书好多页,让你眼花缭乱。主要有额定功率、光通量、电压、色温、显色指数、色容差等等。如果继续深究下去,支架有ppa、pct、emc 几种,芯片尺寸有好多种,荧光粉、硅胶、金线、支架金属都有很大的猫腻,这些对光源寿命都有着很大影响。 对LED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额定电流下光通量,比如现在最常用2835颗粒,额定60mA 的光通量24-26lm。那是不是我将100pcs该LED焊在灯条上,60mA测试时光通量就是240-260lm?

答案是否定的,以下是一些误差的来源,最后测试报告一定是以自己仪器测试为准,所以就需要弄清楚这些系数。 表3 一些误差汇总 然而这些系数有时候推算比较麻烦,也少不了很多一对一测试。所以我的思路是,直接将厂商的标准LED灯珠焊在灯板上,用大积分球测试,直流供电,测试多个电流下的数据。 如果你设计一款常规的产品,对光效没有要求,额定电流下测试就可以了。但如果你需要更高光效的产品,那些方法就不适用了,要么选择更亮的灯珠,要么就是降低电流使用,更多的时候两者需要结合来使用。 表4 一款颗粒的测试数据 LED灯珠数量计算 做好以上一些工作后了,你还缺少两个重要的参数,一个是灯具电源转换效率,另外一个就是灯具的光学效率,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有时候面对全新的灯具无从入手,可以根据经验进行一些估算。

计量实验一Eviews入门操作讲解

1. Eviews 基础 1.1. Eviews 简介 Eviews :Econometric Views (经济计量视图),是美国QMS 公司(Quantitative Micro Software Co.,网址为https://www.doczj.com/doc/329246270.html, )开发的运行于Windows 环境下的经济计量分析软件。Eviews 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经济计量分析软件——MicroTSP 的Windows 版本,它引入了全新的面向对象概念,通过操作对象实现各种计量分析功能。 Eviews 软件功能很强,能够处理以时间序列为主的多种类型数据,进行包括描述统计、回归分析、传统时间序列分析等基本数据分析以及建立条件异方差、向量自回归等复杂的计量经济模型。 1.2. Eviews 的启动、主界面和退出 1.2.1. Eviews 的启动 单击Windows 的【开始】按钮,选择【程序】选项中的【Eviews 】,单击其中的【Eviews 】;或者在相应目录下用鼠标双击 启动Eviews 5程序,进入主窗 口。如图1.1所示: 图 1.1 菜单栏 命令窗口 工作区 状态栏 路径

1.2.2.Eviews窗口介绍 标题栏 Eviews窗口的顶部是标题栏,标题栏左边是控制框;右边是控制按钮,有【最小化】、【最大化(或还原)】、【关闭】三个按钮。 菜单栏 标题栏下面是菜单栏。菜单栏中排列着按照功能划分的9个主菜单选项,用鼠标单击任意选项会出现不同的下拉菜单,显示该部分的具体功能。9个主菜单选项提供的主要功能如下: 【File】有关文件(工作文件、数据库、Eviews程序等)的常规操作,如文件的建立(New)、打开(Open)、保存(Save/Save As)、关闭(Close)、导入(Import)、导出(Export)、打印(Print)、运行程序(Run)等;选择下拉菜单中的Exit将退出Eviews软件。 【Edit】通常情况下只提供复制功能(下拉菜单中只有Cut、Copy项被激活),应与粘贴(Paste)配合使用;对某些特定窗口,如查看模型估计结果的表达式时,可对窗口中的内容进行剪切(Cut)、删除(Delete)、查找(Find)、替换(Replace)等操作,选择Undo表示撤销上步操作。 【Objects】提供关于对象的基本操作。包括建立新对象(New Objects)、从数据库获取/更新对象(Fetch/Update from DB)、重命名(Rename)、删除(Delete)。 【View】和【Procs】二者的下拉菜单项目随当前窗口不同而改变,功能也随之变化,主要涉及变量的多种查看方式和运算过程。我们将在以后的实验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介绍。 【Quick】下拉菜单主要提供一些简单常规用法的快速进入方式。如改变样本范围(Sample)、生成新序列(Generate Series)、显示对象(Show)、作图(Graph)、生成新组(Empty Group)以及序列和组的描述统计量、新建方程和V AR。 【Options】系统参数设定选项。与一般应用软件相同,Eviews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如窗口的显示模式、字体、图像、电子表格等都有默认的格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Options下拉菜单中的项目对一些默认格式进行修改。 【Windows】提供多种在打开窗口种进行切换的方式,以及关闭所有对象(Close All Objects)或关闭所有窗口(Close All)。 【Help】Eviews的帮助选项。选择Eviews Help Topics按照索引或目录方式在所有帮助信息种查找所需项目。下拉菜单还提供分类查询方式,包括对象(Object)、命令(Command)、函数(Function)、矩阵与字符串(Matrix&String)、程序(Programming)等五个方面。 命令窗口 菜单栏下面是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s),窗口内闪烁的“︱”是光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