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案

教案19—21课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掌握意境类题目的答题格式;

2、掌握李白作品浪漫主义风格;

3、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背景简介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不到三年,就被排挤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解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题解:这首诗是李白的“发愤之作”。“梦游”说明这首诗的内容。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像手法。诗题中的“吟”,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指的是留下这首诗与朋友告别。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天姥”是梦游的对象。“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作者借梦游表明自己的志向。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三、课前预习

1、给画线字注音

瀛洲天姥剡溪渌水脚著谢公屐

石扉澹澹訇然魂悸

2、解释画线的词语

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霞明灭或可睹势拔五岳掩赤城

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虎鼓瑟兮鸾回车

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訇然中开

失向来之烟霞古来万事东流水开心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全诗三段,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说“梦前情由”,写“梦中情景”,抒“梦后情怀”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2)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

(3)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4)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书读并背诵全诗

四、课堂讨论、合作探究:

(一)鉴赏第一段

1、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衬托,以虚衬实。增添天姥山神话色彩,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五岳、赤城、天台。衬托天姥山的高大雄伟。

(二)鉴赏第二段

1、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请注意以时间和地点为序,将几幅画面找出来,并点出这些画面的特点?

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山中恐怖夜晚仙府欢乐

2、【说梦赏梦】从梦境的四幅画面入手,体会诗作的主要意境

意境类的赏析思路:①景—寻意象②境—组画面③情—品情感

示范:月夜剡溪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意象:湖、月、影、溪水、猿声特点:清幽

表述:抓住湖、月、影、溪水、猿声等意象,描摹了一幅清丽恬静幽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愉悦神往之情。

表述要点:※景物、画面需突出特征※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诗人的情感隐含在画面中要细心领会

(1)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明确:李白借谢灵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3)白昼山中图。登临所见: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①请参照前面示例,说说诗人在此抓住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通过对日出、天鸡、千岩、迷花等意象的描摹,营造了壮美雄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迷醉神荡,乐而忘返之情。

②“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用何手法写出了天姥山什么特点?

明确:手法——夸张,特点——高峻

(4)傍晚山中图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诗人在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主要通过对熊咆、龙吟、云、雨、烟等意向的描写,勾勒了一幅惊悚震撼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惊悸之情。

①“熊咆龙吟……生烟”一段, 这段描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对比手法描写了神仙世界的澄明、祥和,为下文神异现象的出现作铺垫,增加仙境的神秘感,突出现实的丑恶。

(5)夜晚仙府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诗人在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通过对霹雳、洞天石扉、青冥浩荡、日月、霓衣、风马等意象的描摹,描绘了一幅富丽堂皇、热闹盛大、和乐融融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极度兴奋愉快的心情。

(6)就整体而言,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诗人徜徉其间,心神完全被奇特之景所吸引,“心颜”大开,幸福无比。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离奇变幻、五彩缤纷的梦境。

(7)诗人梦醒后的心情怎样的,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来?

明确:“长嗟”、“惟”、“失”反映了诗人从梦中惊醒后面对着现实时的痛苦惆怅.

(8)【解梦】——分析梦境的情感由来

这个梦境从表层看来,景是虚的,然而我们知道梦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的折射,反映着人的一种情感需求,比方说《牡丹亭》游园惊梦,比方说庄生梦蝶,你认为,李白何以要用这样一个梦境留别友人,他想表露一种什么样的心绪?

①梦境中的奇幻壮美是超越于现实的理想世界,是李白心中的“桃花源”。对理想世界的神往追求正反衬出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憎恶。

②梦境暗合了他的人生,这个梦境也可以理解为他原本向往的布衣一

日为公卿的理想.他寻梦,带着向往之情来到了长安,也曾得梦,有过类似“仙之人兮列如麻”欢乐的场景,可是最终梦想破灭,他被赐金放还,一切盛大欢乐的场面戛然而止.梦醒了,现实冰冷残酷。作者借这个梦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之感.

(9)作者所描写的梦境体现了诗人的什么风格?

明确: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像,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三)鉴赏第三段:

1、思考: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慨?

明确: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

2、思考:“安能”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明确: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

3、本诗诗眼是哪一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揭示主旨,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描写神仙世界,诗人之所以向往神仙世界,是因为他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这句话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表现李白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傲岸性格和豪迈气概。

五、拓展延伸:

1、怎么看作者的及时行乐隐逸避世思想?

①这是作者不满现实、蔑视权贵、坚持自我、捍卫尊严的反抗性格和高贵品格的表现。

②这也是一种自我放纵、自我麻醉的消极思想。

③在黑暗、污浊的现实中,作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以施展自己的才华、韬略,实现抱负,只能消极反抗。

2、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所体现的思想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积极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揭示主题,显示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消极面:“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对人生伤感情绪和逃避现实生活的态度,反映了作者思想的消极面。

六、课堂练习:以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偶得为中心,用本诗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天生我才,敢教国忠研墨,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

下联:梦入洞天,欣见日月耀金,虎鸾伴驾,云君请出乐为仙。

横批:千秋浪漫

学案19—21课时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

1、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掌握意境类题目的答题格式;

2、掌握李白作品浪漫主义风格;

3、背诵全诗

学习过程:

一、知人论世——背景简介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应召入京,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不到三年,就被排挤离开长安,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临行作本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解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题解:这首诗是李白的“发愤之作”。“梦游”说明这首诗的内容。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像手法。诗题中的“吟”,指的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指的是留下这首诗与朋友告别。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天姥”是梦游的对象。“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作者借梦游表明自己的志向。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三、课前预习

1、给画线字注音

瀛洲天姥剡溪渌水脚著谢公屐

石扉澹澹訇然魂悸

2、解释画线的词语

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霞明灭或可睹势拔五岳掩赤城

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虎鼓瑟兮鸾回车

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訇然中开

失向来之烟霞古来万事东流水开心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全诗三段,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内容。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入梦的原因是:

(2)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3)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4)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5、熟读并背诵全诗

四、课堂讨论、合作探究:

(一)鉴赏第一段

1、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二)鉴赏第二段

1、第二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请注意以时间和地点为序,将几幅画面找出来,并点出这些画面的特点?

2、【说梦赏梦】从梦境的四幅画面入手,体会诗作的主要意境

意境类的赏析思路:①景—寻意象②境—组画面③情—品情感示范:月夜剡溪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意象:湖、月、影、溪水、猿声特点:清幽

表述:抓住湖、月、影、溪水、猿声等意象,描摹了一幅清丽恬静幽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愉悦神往之情。

表述要点:※景物、画面需突出特征※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诗人的情感隐含在画面中要细心领会

(1)思考: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3)白昼山中图。登临所见: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①请参照前面示例,说说诗人在此抓住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②“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用何手法写出了天姥山什么特点?

(4)傍晚山中图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诗人在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①“熊咆龙吟……生烟”一段, 这段描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夜晚仙府图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诗人在这一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就整体而言,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7)诗人梦醒后的心情怎样的,从哪些词语中可看出来?

(8)【解梦】——分析梦境的情感由来

这个梦境从表层看来,景是虚的,然而我们知道梦某种程度上是现实的折射,反映着人的一种情感需求,比方说《牡丹亭》游园惊梦,比方说庄生梦蝶,你认为,李白何以要用这样一个梦境留别友人,他想表露一种什么样的心绪?

(9)作者所描写的梦境体现了诗人的什么风格?

(三)鉴赏第三段:

1、思考: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两句,抒发作者怎样的感慨?

2、思考:“安能”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性格和精神?

3、本诗诗眼是哪一句?

五、拓展延伸:

1、怎么看作者的及时行乐隐逸避世思想?

2、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所体现的思想的积极面与消极面。

六、课堂练习:以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偶得为中心,用本诗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天生我才,敢教国忠研墨,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

下联:

横批: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
朝代:唐代作者:李白 类型:游仙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 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 ,(它)山

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 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 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 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脚穿 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 ,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 (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 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 旋,没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 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 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 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 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 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 .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 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枕头床席还在 ,刚才梦中的 烟雾云霞消失了.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 复返.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 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舒 心畅意,高高兴兴地过日子! 赏析: 诗的开头几句是写入梦的缘由。诗人说:海上回来的人谈起过瀛洲,那瀛洲 隔着茫茫大海,实在难以寻找;越人谈起过天姥山,天姥山在云霞里时隐时现, 也许还可以看得到。“瀛洲”是一座神山,我国古代传说,东海上有 三座神山, 一座叫蓬莱, 一座叫方丈, 一座叫瀛洲。 越, 现在浙江绍兴一带。 “ 信”,在这里当“实在”讲。 先说“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这一笔是陪衬,使诗一 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再说“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转 入正题。以下就极力描写天姥山的高大:“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 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先拿天姥山跟天相比, 只见那山横在半天云上,仿佛跟天连结在一起。再拿天姥山跟其他的山相比,它 既超过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盖过在它附近的赤城。“五岳”,指我 国的五座名山, 泰山、 华山、 衡山、 嵩山、 恒山。 “赤城”, 是山名, 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叫赤城。接着 诗人又换一个角度以天台山为着眼点来写, 说那天姥山东南方的天台山虽然非常 高,但在天姥山面前,也矮小得简直像要塌倒了。这里的“天台一万八千 丈”,只是说天台山非常高,并不是说它实有一万八千丈。 在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出天姥山怎样高,却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名《别东鲁诸公》,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 义色彩。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翻译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吴越一带 的人谈起天姥山, 在云雾忽明忽暗有时还能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 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 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 对着天姥山, (却矮小得)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 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 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 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 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 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 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 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 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 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 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 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 不复返。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 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倘若使我不 能舒心畅意,笑逐颜开! 《梦游天姥吟留别》注释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745 年, 李白将由东鲁(在今山东)南游吴越, 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 留给在 东鲁的朋友, 所以也题作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 天姥山, 在浙江新昌东面。 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经常出海的人谈起瀛洲这个地方,都说大海 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找到。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 叫蓬莱和方丈)。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 清。信,确实,实在。 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直插天空。横,直插。 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 山、西岳华(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台

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2、赏析这首诗以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表现主题思想的写作特点。 3、感受作者蔑视权贵不同流俗的反抗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浪漫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2、教学难点: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式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00年底,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将“剡溪”命名为“浙东唐

诗之路”。这条古水道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往来期间,那一山一水无不寄托着诗人们浓浓的诗情。难怪“诗仙”李白做梦都要飞度镜湖、飘临剡溪。今天,我们就走进诗人的梦境,由剡溪去领略天姥山的仙境美景,感受诗人的浪漫情怀和高远的追求。 二、解题 【问】大家都知道:好题一半文,好的题目能带给读者若干启示与喜悦。那么,我们能从诗题中读到些什么呢? (提示:“梦游”是一种表现手法,并非真梦。本诗既是记梦诗,也是游仙诗。“吟”是古诗中的文体,内容多悲愁慨叹,形式上自由多样,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留别,留恋作别。此诗是一篇临别赠友表心情制作。)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个别朗读(请学生读)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做好圈点勾画) 3、集体朗读(提示:注意读音及音节的停顿) 4、预习检测(结合资料书检测重点字词的意思) 5、带着问题集体默读,整体把握。 【问】本诗分为三层,请概括每层的层意? 明确:1、入梦之由2、梦中奇景3、梦后嗟叹 四、问题探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诗人为什么要梦游天姥山呢? 明确:神奇、可睹。

梦游天姥吟留别注释翻译与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注释翻译 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注释 (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选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将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越州(绍兴),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鲁东诸公》。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 (3).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 (4)云霞明灭:云霞忽明忽暗。 (5)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断。 (6).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超过五岳,遮掩住了赤城拔:超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天台(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万八千丈: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实数。 (7)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面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更低了。 (8).因之:因,依据。之,代指前段越人的话。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千岩万

梦游天姥吟留别最新译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翻译参考译文: 出海回来的人说起瀛洲,波涛渺茫令人难以相信;吴越一带的人谈到的天姥山,忽明忽暗的彩霞也许能够见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档住了天空,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一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些传说,梦游一趟吴越地的天姥山,有一天夜晚在梦中飞越了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来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碧波荡漾,山中不时传来猿猴清亮的叫声。我穿上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登上直入云霄的陡峭山路。在半山腰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还听到了从天空传来的天鸡的啼鸣。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不停地变换路径。因为迷恋各种奇花异草,靠着山石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茂盛的山泉发出的响声,犹如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峦震惊,乌云翻滚眼看就要下雨了,水波荡漾飘浮着水雾。电闪雷鸣,使山峦崩裂。山洞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有多深,日月的光辉照耀着用金银建成的宫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乘风而下。老虎弹琴,鸾鸟驾车,各路仙人密密麻麻列队而来。猛然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惊醒坐起,不由得长叹一声。但见醒来时身边的枕头和床铺,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事情也象梦中的光景一样,自古以来所有的事情都象东去的流水一般有去无回。离别朋友之后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大川。不能低头弯腰侍奉依权仗势的人,那样只能让我心情不舒畅,脸上也没有笑容!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 》是唐朝为伟大的诗人李白 做写的一首诗,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 ,一起来看看吧!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唐代: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 通:渡)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文
1/7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 色已经晚了。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 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 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 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注释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 此得名。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烟涛:波 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确实,实在。 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明灭:忽明忽暗。 向天横:直插天空。横,直插。 ”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 西岳华 (huà) 山、 中岳嵩山、 北岳恒山、 南岳衡山。 赤城, 和下文的“天台 (tāi) ” 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北部。
2/7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优质课课堂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例赏鉴 摘要:本课充分尊重学情,着眼于学生发展,从“梦前”“梦中”“梦后”等角度理解《梦游天姥吟留别》,以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李白“诗仙”美誉的内涵。以“诗仙”之美誉为切入点,以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境界为重点,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所写的阅读疑问或感受,以诵读、批注、属对等传统教学方式解读文本,践行课改理念,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学情生成“诗仙”批注读写结合 [教学设想] 异地上课,必须了解当地的学情。讲授本课时,当地学生即将学习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这本选修教材从“‘风神初振’的初唐诗”到“‘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十二个专题缤纷呈现,其中“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中收有我要讲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 北京新课改实施多年来,“专题教学”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如何着眼学生发展,把选修课上出一些专题味道来?北京市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室刘宇新老师在《专题教学:改变从教师开始》一书中提出要“以教材为基础、整合相关学习材料的专题教学”。这成为我开展 教学设计的初衷: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引导学生初步品味“诗仙”的内涵。 几轮备课,无论如何调整教学设计思路,我都充分尊重学情,着眼于学生的自身发展水平。通过请学生写批注、提出疑惑等多种方式,不断思考并分析学生理解或思维的“坎”究竟在哪里,进而想办法帮助学生迈过这道坎。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发现学生阅读的 理解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一些词语的理解。如“信难求”中的“信”字、“摧眉折腰”中的“摧”字等,到底如何理解,很多学生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2.诗人“梦境”的理解。有些学生通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等语句读出了愉悦、欢欣;有些学生通过“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等语句读出了阴森、恐怖……学生的理解体会各不相同,又各有依据。诗人的梦境到底该如何理解?我能否在这个思维矛盾点上设计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呢? 3.诗人情感的理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歌末尾的这句话往往被看作诗眼。学生们大多能从中读出诗人的傲骨仙风,独立不羁。这样的理解确实正确,但李白的情感就如此片面单一吗?是不是还有更复杂的内涵需要进一步思考?这句话能否成为探究“诗仙”这一美誉内涵的一个依托?是否可以成为体会诗人情感的一个突破口? 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备课时我从“梦前”“梦中”“梦后”这三个层次进行了设计,如“梦前”分析诗人的夸张手法,“梦中”讨论诗人的梦境,“梦后”多角度思考诗人的复杂情感等。回顾一轮轮的设计思路调整,表面在调整结构,实则在调整思维,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的位置:学生会的不讲,能自己解决的放手,较难解决的点拨,努力通过补充材料、比较阅读、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学生迈过一道道思维的“坎”! [课堂实录] (课前在大屏幕上播放沙画视频《梦游天姥吟留别》。沙画设计及诵读都是执教者本人。)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提到盛唐诗人李白,你会想到他的哪些诗句呢? 众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同学们,李白的很多诗句我们耳熟能详。李白有一个美誉,同学们也一定并不陌生。这个美誉是——— 生(齐):诗仙。 (教师使用毛笔以行草字体在黑板上竖排写下两个字:诗仙。) 师:“诗仙”的美誉流传千年!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那么,“诗仙”之名,看似毋庸置疑,到底有何内涵呢?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李白的传世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起来品品诗,品品人,品品“诗仙”的内涵! (教师分三列竖排写板书:梦游天姥吟留别品诗品人) 师:同学们,看诗歌题目,谁来解释一下呢?

郑州市公开课《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演示教学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诗人情怀。 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解题: 1、解题 该诗的另一个标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全诗是通过记叙“梦游天姥”的经历,来“留(诗)(赠)别(东鲁诸公)”,这里的“吟”和《琵琶行》的“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一样,只是标明着古诗的一种体裁,所以最好将标题写成《梦游天姥吟?留别》。“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歌”“行”“吟”是我国古代古体诗中的乐府旧题,称之为“歌行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有“歌行”一体。其形式较自由。大多模仿乐府诗的风格,语言通俗流畅,文词比较铺展。其中多有叙事之作。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 2、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作,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3、作者分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李白一直是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的。他渴酒“天子呼来不上船”;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李白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风流倜傥。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 李白复杂的思想:儒、道、侠的复杂思想。“儒”即李白的“入世”思想。也就是李白身怀“济苍生,安社稷”的思想几次投身官场的原因,走仕途也曾是李白的人生理想。“道”即道家的“出世”思想,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地万物并生而共存的道家哲学思想,构成了李白的思想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他的大量描山绘水的诗作有着以浓厚的道家色彩。“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潇洒中透着无奈。“侠”即李白的任侠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类的任侠精神。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思想背景。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

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双主”模式的教学尝试 嘉定一中王燕 背景: 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古诗词一般都是先反反复复地诵读,再进行语言的品析,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十分熟悉甚至有些倦怠了。如果古诗词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咬文嚼字上,把完整的诗句弄得支离破碎,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这一基本理念指导下备课时设想能否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唤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能否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古诗词?正值学校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尝试的这个契机,我尝试用这个模式来进行教学。 师:在中国文学古代诗词中里的“记梦的作品”是俯拾即是的,如岳飞的《小重山》里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他梦到的该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吧;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梦到的该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吧!这二人身处江南,心驰北国,他们的梦想是为国收复失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我们今天一起上溯千年,跨越千年的时空,走入李白的梦境,带着这样的一个疑问,我们首先请同学一起来把整首诗来朗读一下,在朗诵中我们感受李白要抒发的情感。 生:齐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师: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诗中李白怎样的情感?他的情感是否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我们就结合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特点来分析李白的心路历程。在分析李白的心路历程前,先给大家介绍诗歌的音乐美。这也是呆会让大家讨论的诗歌的语言特点。见PPT 师:朱自清先生说:“诗原是乐语,古代的诗与乐是分不开的,那是诗的生命在唱。”古代的诗歌往往都是可以入乐而唱的,只是很可惜,现在乐曲已经散逸了。我们只能用诵读来感受其中的音乐美。但即便只是诵读,我们也人就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中所特有的音乐美。一般来说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节奏和旋律上。节奏美体现在音节的组合变化,比如说五言诗,我们是2言、3言断开,七言诗,是4言、3言断开来朗读,这就是音节的组合变化。再有旋律美,旋律通过音调的高低抑扬,声调的起伏变化,再有通过句式的长短变化来体现错落有致的美。一般来说,断句适合表达急促、紧张、热烈、激昂的情感;长句适合表达舒缓、从容的,赞颂,沉重的内容。而长短句相间,可以表达非常丰富的情感。如本诗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五言诗的节奏变化,诗歌的结尾是以二言作结,七言诗“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结尾是以三言作结,朗读时可以感受到节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再如“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是六字的诗句以两言做结。句式的变化,五七言的变化,五言、六言、七言的变化在整首诗中也显得富有变化,非常具有音乐的美感。给大家简单介绍了诗歌中语言特点当中显示出的音乐的美感。接下来请请同学讨论在这首诗歌李白如何运用意象和意境和语言特点来展现出情感的变化。前后四人一个小组讨论下。 生:讨论 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交流。 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枕席和烟霞对偶,变现了他醒来怅然若失的感情,顿时转换了梦境和现实。 师:很好,请坐。同学从意象意境的角度来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再请同学发言。 生:“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显示出李白梦境中壮阔的景象,给人气势磅礴的感觉。 师:有这个意境中感受到什么情感?

梦游天姥吟留别段意

梦游天姥吟留别段意 导语:《梦游天姥吟留别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 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是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 光明、 自由的渴求, 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表现了蔑视权贵、 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段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段意

海外来客们谈起瀛洲,烟波渺茫实在难以寻求。 越中来人说起天姥山,在云雾忽明忽暗间有人可以看见。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伴随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 色已晚。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 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 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天宝四载(745 年),一说天宝五载 (746 年)。唐玄宗天宝三载(744 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 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绘梦中游历 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 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 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唐玄宗天宝元年(742 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吴 筠向玄宗推荐李白, 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 望,在给妻子的留别诗《别内赴征》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 机。” 李白初到长安,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与权贵同流 合污,又因得罪了权贵,及翰林院同事进谗言,连玄宗也对他不满。他在长安仅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案导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第二年写的,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怎么写?下面为小编整理分享的一些教学方案,欢迎借鉴 梦游天姥吟留别公开课教案教学目的: 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出示幻灯一: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几乎人人从小时候起就一直在背诗,对李白一定耳熟能详了,他的诗也一定能背出很多来,下面我们就来给听课的的老师展示一下我们的积累。这样吧,咱们以一竖排为一组,看哪一组同学的积累最丰厚。背一首可以,背不下来一整首背名句也行。现在开始。

大家背得太好了,有一些我都忘了,我回去也得好好复习一下了,要不然都要落伍了。同学们也是一样,别人会背而你不会的,回去也积累一下好吗? 背了这么多李白的诗,那么,喜欢李白吗?请说出理由。(两三个人即可) 四、作者简介: 1、(出示幻灯二: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与人称“诗圣”的杜甫是唐代诗坛的双子星座。(这是文学史中对他的概括) 2、较通俗的说法是:李白长得比较帅,且武艺高强,有傲骨,从不屈从,很有男人味!(这是李白的超级粉丝我给他的评价)。 3、关于他的诗风的评价:请大家打开书32页找到相关链接,找名同学读杜甫的评价。 4、(出示幻灯三:其他有关李白的评价)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对联: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句诗被一个考生引用在高考作文中,成就了一篇满分作文。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作背景及艺术赏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作背景及艺术赏析 李白 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的生活, 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 其中还有一些 诗和他求仙学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他那种酷爱自由,追求解放的独特性格,常 常是借这类诗篇表现出来。《梦游天姥吟留别 》就是这样的代表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作背 景,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https://www.doczj.com/doc/377777751.html,/wenxue)。 一、写作背景 李白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一生的愿望便是“安世济民”、 “功成身退”。天宝元年 (公元 472 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 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 认为实现“济苍生”、 “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等他到了长安, 得到的却只是翰林供 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李白“粪土王侯”他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 744 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 把他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 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 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先入梁宋,再入齐鲁,然后南下吴越。短暂的在朝为官让 他看清了当权显贵的 真面目。居身翰林供奉而成为从幸词客也与 他早年欲使 “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的济世理想相距天渊。 现实对理想的嘲弄和 残酷,深深地刺伤了李白,也冷却了他原来不可遏止的少年意气和青春激情。怀 着极端郁闷、深痛和失落的心情,他不得不再次清醒地估计自己的人生之态、命 运之数、现实之境。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 年),朝廷经历仍在李白心理上发生 着强烈影响,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的他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 二、内容赏析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安邦的远大抱负, 梦想着有朝一日得展才干。 但当时文人 盛行的通过科举登上仕途,这与他“不屈己,不干人”的性格,以及 “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的宏愿都不相符合。 他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 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扩大声誉。天宝元年,经友人推 荐,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已经 42 岁的李白以为大展抱负的机会来了,他喜悦地 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也的确曾有过短暂
1/8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留别原文及翻译 出处或作者: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外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翻译: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 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 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 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 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 (我)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 在半山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以听到天鸡啼鸣。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的方向)。 (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石,不觉已经天黑了。 岩泉发出的响声,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 闪电迅雷,使山峦崩裂。 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