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附件17 常用道岔技术参数及检查方法

普速线路常用单开道岔基本参数

序号道岔图号道岔类型道岔全长

(m)

道岔前

长(m)

道岔后

长(m)

直尖轨

长度(m)

曲尖轨

长度(m)

直基本轨

长度(m)

曲基本轨

长度(m)

1 TB399.1-75 43-9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250 6.250 12.500 12.500 3

2 TB399.2-75 43-12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36.815 16.853 19.962 7.700 7.700 12.500 12.500 4 3 专线4141 50-9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200 11.200 3

4 TB399.3-7

5 50-9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250 6.250 12.500 12.500 3 5 专线(02)4151 50-9号固定型

辙叉混凝土枕单

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492 11.492 3

6 CZ2209

(CZ2209A)50-9号固定型

辙叉混凝土枕单

开道岔

28.848 13.839 15.009 6.450 6.450 11.492 11.492 3

7 TB399.4-75 50-12号高锰钢

木枕单开道岔

36.815 16.853 19.962 7.700 7.700 12.500 12.500 4 8 专线4147 50-12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

37.907 16.853 21.05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4

号(m) 长(m) 长(m) 长度(m) 长度(m) 长度(m) 长度(m) 护

(9 专线4198 50-12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

37.907 16.853 21.05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4

10 专线4257 50-12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

37.907 16.853 21.054 13.080 13.080 16.292 16.292 6

11 铁联线051 60-9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

29.740 14.015 15.725 13.456 13.465 16.432 16.442 5

12 SC390

(CZ577)60-9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

29.569 13.839 15.730 12.400 12.400 15.042 15.042 5

13 专线4190 60-12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

37.907 16.853 21.05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5

14 专线4128 60-12号固定型

木枕单开道岔

37.907 16.853 21.054 11.300 11.300 15.700 15.700 4

15 专线4249

(专线4228) 60-12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

37.800 16.592 21.208 12.400 12.400 16.792 16.792 6

16 SC330

(CZ560)60-12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

37.907 16.853 21.054 12.480 12.480 15.700 15.700 6

号(m) 长(m) 长(m) 长度(m) 长度(m) 长度(m) 长度(m) 护

(岔

17 铁联线004

(铁联线020) 60-12号固定型

混凝土枕单开道

37.800 16.592 21.208 13.880 13.880 16.792 16.792 6

18 CZ2516 60-12号可动心

轨混凝土枕单开

道岔

43.200 16.592 26.608 13.600 13.600 16.792 16.792

19 SC325 60-12号可动心

轨混凝土枕单开

道岔

43.200 16.592 26.608 14.200 14.200 16.192 16.192

20 GLC(08)01

(GLC(06)01)60-12号可动心

轨混凝土枕单开

道岔

43.200 16.592 26.608 14.250 14.250 18.592 18.592

21 专线4223A 60-18号可动心

轨混凝土枕单开

道岔

60.000 22.744 37.256 15.680 15.680 19.192 19.192

22 GLC(07)02 60-18号可动心

轨混凝土枕单开

道岔

69.000 31.729 37.271 21.540 21.540 24.592 24.592

23 GLC(08)06 60-30号可动心

轨混凝土枕单开

102.000 42.301 59.699 29.840 29.840 31.792 31.792

号(m) 长(m) 长(m) 长度(m) 长度(m) 长度(m) 长度(m) 护

(道岔

24 专线4261 60-30号可动心

轨混凝土枕单开

道岔

102.400 42.701 59.699 27.980 27.980 31.592 31.592

普速线路道岔框架尺寸及尖(心)轨降低值表

序号种

道岔类

道岔图号

尖轨

尖端

降低

(mm)

直尖

轨轨

头各

断面

宽度

(mm)

距离直

尖轨尖

端距离

(m)

直尖

轨降

低值

(mm)

两基本轨

作用边之

间的距离

(mm)

心轨实

际尖端

宽度

(mm)

心轨实

际尖端

降低值

(mm)

心轨轨

头各断

面宽度

(mm)

距离心

轨实际

尖端距

离(m)

心轨

降低

(mm)

1

43

岔43-9号

木枕单

开道岔

TB399-75 29

0 0 29 1450

5 0.217 20 1455

20 0.868 8 1469

50 2.17 5 1497

70 3.038 3 1515

2 43-12号

木枕单

开道岔

TB399-75 29

0 0 29 1445

5 0.267 20 1450

20 1.069 8 1463

50 2.673 5 1492

70 3.742 3 1512

序号种

道岔类

道岔图号

尖轨

尖端

降低

(mm)

轨轨

头各

断面

宽度

(mm)

距离直

尖轨尖

端距离

(m)

直尖

轨降

低值

(mm)

两基本轨

作用边之

间的距离

(mm)

心轨实

际尖端

宽度

(mm)

心轨实

际尖端

降低值

(mm)

心轨轨

头各断

面宽度

(mm)

距离心

轨实际

尖端距

离(m)

心轨

降低

(mm)

3

50

岔50-9号

木枕单

开道岔

TB399-75 29

0 0 29 1450

5 0.217 20 1455

20 0.868 8 1469

50 2.17 5 1497

70 3.038 3 1515

4 50-12号

木枕单

开道岔

TB399-75 29

0 0 29 1445

5 0.267 20 1450

20 1.069 8 1463

50 2.673 5 1492

70 3.742 3 1512

5 50-9号

固定型

辙叉混

凝土枕

单开道

专线

(02)4151

23

0 0 23 1450

5 0.21 14 1455

20 0.839 3 1469

50 2.097 0 1497

70 2.937 0 1515

6

50-9混

凝土92CZ2209 23

0 0 23 1450

5 0.210 14 1455

序号种

道岔类

道岔图号

尖轨

尖端

降低

(mm)

轨轨

头各

断面

宽度

(mm)

距离直

尖轨尖

端距离

(m)

直尖

轨降

低值

(mm)

两基本轨

作用边之

间的距离

(mm)

心轨实

际尖端

宽度

(mm)

心轨实

际尖端

降低值

(mm)

心轨轨

头各断

面宽度

(mm)

距离心

轨实际

尖端距

离(m)

心轨

降低

(mm)

改单开

道岔

20 0.839 3 1469

50 2.097 0 1496

70 2.937 0 1515

7 50-12号

固定型

辙叉、混

凝土枕

单开道

专线4198 23

0 0 23 1437

5 0.42

6 18 1442

20 1.702 4 1456

50 4.256 0 1486

70 5.958 0 1505

8 50-12号

固定型

辙叉、混

凝土枕

单开道

专线4257 23

0 0 23 1435

5 0.399 14 1440

20 1.596 3 1455

50 3.39 0 1485

70 5.587 0 1505

9 60

60-9号

高锰钢

整铸辙

SC390C

CZ577

23

0 0 23 1435

5 0.3255 14 1440

20 1.302 3 1455

序号种

道岔类

道岔图号

尖轨

尖端

降低

(mm)

轨轨

头各

断面

宽度

(mm)

距离直

尖轨尖

端距离

(m)

直尖

轨降

低值

(mm)

两基本轨

作用边之

间的距离

(mm)

心轨实

际尖端

宽度

(mm)

心轨实

际尖端

降低值

(mm)

心轨轨

头各断

面宽度

(mm)

距离心

轨实际

尖端距

离(m)

心轨

降低

(mm)

叉混凝

土枕单

开道岔

50 3.255 0 1485

71 4.622 0 1506

1 0 60-12号

固定型

木枕单

开道岔

专线4190 23

0 0 23 1437

5 0.423 18 1440

20 1.693 4 1455

50 4.233 0 1485

71 6.011 0 1506

1 1 60-12号

固定型

辙叉混

凝土枕

单开道

铁联线

004

23

0 0 23 1435

5 0.434 15 1440

20 1.734 4 1455

50 4.335 0 1485

71 6.156 0 1506

1 2 60-9号

固定型

辙叉混

凝土枕

铁联线

051

23

0 0 23 1435

3 0.1945 1

4 1440

20 1.2968 6 1455

50 3.2432 0 1485

序号种

道岔类

道岔图号

尖轨

尖端

降低

(mm)

轨轨

头各

断面

宽度

(mm)

距离直

尖轨尖

端距离

(m)

直尖

轨降

低值

(mm)

两基本轨

作用边之

间的距离

(mm)

心轨实

际尖端

宽度

(mm)

心轨实

际尖端

降低值

(mm)

心轨轨

头各断

面宽度

(mm)

距离心

轨实际

尖端距

离(m)

心轨

降低

(mm)

单开道

71 4.6036 0 1506

1 3 60-12号

高锰钢

整铸辙

叉混凝

土枕单

开道岔

SC330

CZ560

23

0 0 23 1437

5 0.397 14 1441.9

20 1.589 3 1456.4

50 3.972 0 1485.6

71 5.641 0 1506

1 4 60-12号

固定型

砼枕单

开道岔

专线4249 23

0 0 23 1435

5 0.330 15 1440

20 1.319 3 1455

50 3.297 0 1485

71 4.681 0 1506

1 5 60-12号

可动心

轨砼枕

单开道

专线4274 23

0 0 23 1435

3.14 23

3.14 0 23

5 0.414 14 1440 20 0.269 4

20 1.656 4 1455 50 0.747 0

50 4.141 0 1485 71 1.082 0

序号种

道岔类

道岔图号

尖轨

尖端

降低

(mm)

轨轨

头各

断面

宽度

(mm)

距离直

尖轨尖

端距离

(m)

直尖

轨降

低值

(mm)

两基本轨

作用边之

间的距离

(mm)

心轨实

际尖端

宽度

(mm)

心轨实

际尖端

降低值

(mm)

心轨轨

头各断

面宽度

(mm)

距离心

轨实际

尖端距

离(m)

心轨

降低

(mm)

71 5.880 0 1506

1 6 60-12号

砼枕可

动心轨

单开道

CZ2516 23

0 0.000 23 1435

3.1 23

3.1 0 23

5 0.415 15 1440 20 0.272 5.5

20 1.657 5 1455 50 0.7557 2.3

50 4.141 0 1485 71 1.093 0

71 5.881 0 1506

1 7 60-12号

可动心

轨砼枕

单开道

SC325 23

0 0 23 1435

3.27 23

3.27 0 23

5 0.432 12.8 1440 20 0.25

6 5.5

20 1.726 4 1455 50 0.714 2.3

50 4.315 0 1485 71 1.0354 0

71 6.127 0 1506

1 8 60-18号

可动心

轨砼枕

单开道

专线

4223A

23

0 0 23 1435

2.2 23

2.2 0 23

5 0.671 14 1440 20 0.407 5

20 2.682 3 1455 50 1.093 0

50 5.960 0 1485 71 1.573 0

71 7.673 0 1506

160-18号GLC(07)02 23 0 0 23 1435 1.6 23 1.6 0 23

序号种

道岔类

道岔图号

尖轨

尖端

降低

(mm)

轨轨

头各

断面

宽度

(mm)

距离直

尖轨尖

端距离

(m)

直尖

轨降

低值

(mm)

两基本轨

作用边之

间的距离

(mm)

心轨实

际尖端

宽度

(mm)

心轨实

际尖端

降低值

(mm)

心轨轨

头各断

面宽度

(mm)

距离心

轨实际

尖端距

离(m)

心轨

降低

(mm)

9 可动心

轨砼枕

单开道

岔5 0.964 14 1440 20 0.559 5 20 3.852 4 1455 50 1.454 0 50 8.5980 0 1485 71 2.0683 0 71 10.847 0 1506

2 0 60-12号

可动心

轨砼枕

单开道

GLC(08)01 23

0 0 23 1435

3.2 23

3.2 0 23

5 0.42

6 15 1440 20 0.275 5

20 1.706 4 1455 40 0.59 1.7

50 4.265 0 1485 49.9 0.747 0

71 6.057 0 1506 71 1.9414 0

2 1 60-30号

可动心

轨砼枕

单开道

专线4261 23

0 0 23 1435

1.5 23

1.5 0 23

5 1.143 14 1440 20 0.748 5

20 4.570 3 1455 60 2.335 0

50 10.523 0 1485 71 2.765 0

71 13.671 0 1506

2 2 60-30号

可动心

轨砼枕

单开道

GLC(08)06 23

0 0 23 1435

1.38 23

1.38 0 23

5 1.09

6 14 1440 20 0.8019 4

20 4.382 4 1455 50 2.0732 0

序号种

道岔类

道岔图号

尖轨

尖端

降低

(mm)

轨轨

头各

断面

宽度

(mm)

距离直

尖轨尖

端距离

(m)

直尖

轨降

低值

(mm)

两基本轨

作用边之

间的距离

(mm)

心轨实

际尖端

宽度

(mm)

心轨实

际尖端

降低值

(mm)

心轨轨

头各断

面宽度

(mm)

距离心

轨实际

尖端距

离(m)

心轨

降低

(mm)岔50 10.656 0 1485 72.2 8.665 0

72.2 14.215 0 1507.2

普速线路道岔支距值表

木枕43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图号:TB399-75)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793

支距(mm) 144 201 281 382 506 652 820 1011 1201

木枕43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TB399-75)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支距(mm) 144 188 243 311 390 483 587 703 831 972 1125

木枕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141)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65

支距(mm) 154 212 293 397 522 670 840 1032 1208

木枕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图号:TB399-75)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793

支距(mm) 144 201 281 382 506 652 820 1011 1201

砼枕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02)4151)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65

支距(mm) 154 213 294 397 522 670 840 1032 1208

砼枕5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图号:CZ2209/CZ2209A)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65

支距(mm) 154 213 294 397 522 670 840 1032 1208

木枕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TB399-75)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支距(mm) 144 188 243 311 390 483 587 703 831 972 1125

木枕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147)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7.416

支距(mm) 207 280 364 459 566 685 814 956 1108 1223

砼枕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198)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7.416

支距(mm) 207 280 364 459 566 685 814 956 1108 1223

砼枕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257)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27

支距(mm) 286 371 467 575 694 824 966 1120 1223

砼枕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图号:铁联线051)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8.35

支距(mm) 449.90 594.00 759.40 946.00 1153.8

0 1192.2

砼枕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图号:CZ577/SC390)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9.59

支距(mm) 374 505 657 831 1025 1195

木枕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190/专线4128)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7.416

支距(mm) 207 280 364 459 566 685 814 956 1108 1223

砼枕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铁联线004/铁联线020)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4.36

支距(mm) 311 401 502 615 739 875 1023 1181 1121

砼枕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SC330)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87

支距(mm) 263 344 437 541 657 784 923 1073 1223

砼枕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249/专线4228)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4.37

支距(mm) 311 401 502 615 739 875 1022 1181 1211

砼枕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GLC(08)01/GLC(06)01)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3.22

支距(mm) 299.00 383.80 480.10 587.80 707.0

0 837.60 979.80 1072.4

砼枕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SC325)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23 支距(mm) 298 383 479 587 706 837 980 1133 1234

砼枕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CZ2516)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4.36 支距(mm) 311 401 502 615 739 875 1023 1181 1211

砼枕6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274)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5.13 支距(mm) 291 377 474 583 702 834 977 1131 1223

砼枕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223A)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支距(mm) 217 267 321 380 444 513 587 666 750 840 934 横距(m) 25.76

支距(mm) 1233

砼枕60kg/m钢轨18号单开道岔(图号:GLC(07)02)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支距(mm) 231.60 273.50 318.90 367.90 420.6

0 477.00 536.90 600.60 667.8

738.7

813.2

横距(m) 26.00 28.00 30.00

支距(mm) 1058.7

0 1147.8

1240.5

砼枕60kg/m钢轨30号单开道岔(图号:专线4261)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支距(mm) 213 238 266 295 325 357 390 425 461 498 538 横距(m)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44.00 46.00支距(mm) 664 709 755 804 853 904 957 1011 1066 1123 1181

砼枕60kg/m钢轨30号单开道岔(图号:GLC(08)06)

横距(m)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支距(mm) 225.10 251.20 278.70 307.80 338.40 370.40 403.90 438.90 475.30 513.30 552.70横距(m)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 38.00 40.00 42.00 44.00 46.00支距(mm) 679.90 725.30 772.10 820.50 870.30 921.60 974.30 1028.6 1084.3 1141.6 1200.3

注:横距为距离尖轨跟端距离

常用道岔静态检查方法及位置

一、普通9号(含AT9号)、12号道岔的检查

(一)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

普通9号(含AT9号)、12号道岔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顺

号检查部位

轨距标准(mm)

说明

9号道岔

12号道

1 前顺坡终点1435 1435 检查位置:基本轨接头

2 尖轨尖端1450 1445

3 尖轨中144

4 1442

4 尖轨跟端(直)1439 1439

5 尖轨跟端(曲)1439 1439

6 导曲线部分前(直)1435 1435 检查位置:距离尖轨跟端1.5m处

7 导曲线部分前(曲)1450 1445 检查位置:距离尖轨跟端3m处

8 导曲线部分中(直)1435 1435 检查位置:曲股接头处

9 导曲线部分中(曲)1450 1445 检查位置:曲股接头处

1

导曲线部分后(直)1435 1435 检查位置:从最后一个支距点向前量4m处1

1

导曲线部分后(曲)1450 1445 检查位置:从最后一个支距点向前量4m处1

2

叉心前(直)1435 1435

1

3

叉心前(曲)1435 1435 1

4 叉心中(直)143

5 1435

检查位置:叉心宽10—40mm处,同时检

查查照间隔、护背距离

1

5 叉心中(曲)1435 1435

检查位置:叉心宽10—40mm处,同时检

查查照间隔、护背距离

1

6

叉心后(直)1435 1435

1

7

叉心后(曲)1435 1435

(二)水平的检查

1.普通道岔尖轨按标准高出基本轨6mm,所有叉心翼轨都有堆高,尖轨中和叉心中两处不检查水平。

2.普通道岔尖轨跟端高出基本轨6mm,有的混凝土岔枕普通道岔导曲线上股有6mm的超高,检查时要以此为标准。

3.尖轨尖端及以前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股,尖轨跟端及以后以内两股和叉心为基准股,基准股高为正,反之为负。

(三)方向的检查

直股外股道岔全长和直股内股辙叉趾端至尖轨后1.5m以及道岔前后各50m范围均可检查。(四)高低的检查

与方向检查范围相同,只是普通道岔内直股距尖轨跟端2m范围不得放弦。

二、AT12号道岔的检查(专线4128/专线4190)

(一)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

AT12号道岔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

顺号检查位置标准轨距(mm)说明

1 基本轨接头1435

2 尖轨尖端1437

3 尖轨中前(直)1435 距尖轨尖端2728mm(侧向轨距1442mm)

4 尖轨中部143

5 检查位置:距尖轨尖端6011mm处(刨切终点)

5 尖轨跟端曲股1435

6 尖轨跟端直股

7 导曲部分前(直) 1435 检查位置:直基本轨接头

8 导曲部分前(曲) 1435 检查位置:曲基本轨接头

9 导曲部分中(直) 1435 检查位置:连接部分中间接头处,直、曲

股均无接头时,内轨中间处

10 导曲部分中(曲)

11 导曲部分后(直) 1435 检查位置:内股配轨(与叉心连接)中间

12 导曲部分后(曲)

13 叉心前(曲) 1435 检查位置:叉心前接头处

14 叉心中(曲) 1435 检查位置:心轨宽10—30mm处,同时检

查查照间隔、护背距离

15 叉心后(曲) 1435 检查位置:岔心后接头处

16 叉心后(直)

17 叉心中(直) 1435 检查位置:心轨宽10—30mm处,同时检

查查照间隔、护背距离

18 叉心前(直) 1435 检查位置:岔心前接头处

(二)水平的检查

1.导曲线起点处因有构造误差,辙叉翼轨有堆高,所以导曲线起点处和岔心直、曲股3处不检查水平。

2.尖轨尖端至尖轨中部范围不检查水平,尖轨中部点及以后检查水平。

3.基本轨接头至尖轨中部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股,以后以内两股和辙叉心为基准股,基准股高为正,反之为负。

(三)方向的检查

可在外直股全长范围以及内直股尖轨跟部至辙叉趾端范围内检查,当开通直股时,可延伸至尖轨中部放弦检查内直股方向。一般主查外直股,兼查内直股并延伸至道岔前后各50m范围。

(四)高低的检查

与检查方向的范围相同。

三、12号固定型提速道岔的检查(铁联线004)

(一)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

12号固定型提速道岔轨距检查位置及标准

号检查部位

标准轨距

(mm)

检查位置说明

1 尖轨前顺坡终点1435 1号岔枕基本轨接头处

2 尖轨尖端1435 5号岔枕

曲尖轨轨头宽35mm处距离尖端3 尖轨中前部(直)1435 12号岔枕

4069mm,侧向轨距1447mm

距离尖端6156mm(尖轨刨切终4 尖轨中部1435 16号岔枕后边

点)

尖轨开通曲股时丈量或量取尖轨5 尖轨中后部(曲)1435 21号岔枕上

与基本轨间隔应大于65mm

6 尖轨跟端(直)1435

28—29号岔枕间

7 尖轨跟端(曲)1435

8 导曲部分前(直)1435

37号岔枕上

9 导曲部分前(曲)1435

1

导曲部分中(直)1435

41—42号岔枕间曲股接头处

1

导曲部分中(曲)1435

1

1

导曲部分后部(直)1435

2

47—48号岔枕间

1

导曲部分后部(曲)1435

3

1

辙叉前(直)1435 54号岔枕辙叉前接头

4

1

5 辙叉中(直)1435 57—58号岔枕间

在心轨宽20—30mm处量取

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1

6

辙叉后(直)1435

63号岔枕辙叉后接头1

7

辙叉后(曲)1435

1

8 辙叉中(曲)1435 57—58号岔枕间

在心轨宽20—30mm处量取

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1

9 辙叉前(直)1435

54号岔枕上辙叉前接头

(二)水平、方向、高低的检查,除尖轨全长都可以检查水平外,其余的与AT12号道岔相同。

四、12号固定型砼枕道岔(SC330/CZ560)

顺号检查部位标准轨距

(mm)

检查位置说明

1 尖轨前顺坡终点1435 第1号枕

2 尖轨尖端1437 第6号枕

S3 尖轨中前(直)1435 第11号枕距尖轨尖端3508mm,侧向轨距

1442mm

4 尖轨中143

5 第15号枕距尖轨尖端5641mm

5 尖轨中后1435 第21号枕

6 尖轨跟端直股1435 第26号枕

7 尖轨跟端曲股1435 同上

8 导曲部分直股前部1435 第32号枕

9 导曲部分曲股前部1435 同上

道岔、线路检查记录本.doc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Vmax>160 正线160≥ Vmax>10 Vmax≦120 正线及到发其他站线项目 线 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 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轨距+2 +4 +6 +4 +6 +8 +6 +7 +9 +6 +9 +10 -2 -2 -4 -2 -4 -4 -2 -4 -4 -2 -4 -4 水平 3 5 8 4 6 8 4 6 10 8 11 高低 3 5 8 4 6 8 4 6 10 5 8 11 轨向(直线) 3 4 7 4 6 8 4 6 10 5 8 11 三角坑缓和曲 3 4 6 4 5 6 4 5 7 5 7 8 (扭曲)线 直线和 3 4 6 4 6 8 4 6 9 5 8 10 圆曲线 注:①轨距偏差不含去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值)不得超过1456mm. ②轨向偏值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处理。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Vmax>160正线160≥ Vmax>10Vmax≦120 正线及到发其他站线项目 线 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 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轨距+2+4+6+4+6+8+6+7+9+6+9+10

-2 -2 -4 -2 -4 -4 -2 -4 -4 -2 -4 -4 水平 3 5 8 4 6 8 4 6 10 8 11 高低 3 5 8 4 6 8 4 6 10 5 8 11 轨向(直线) 3 4 7 4 6 8 4 6 10 5 8 11 三角坑缓和曲 3 4 6 4 5 6 4 5 7 5 7 8 (扭曲)线 直线和 3 4 6 4 6 8 4 6 9 5 8 10 圆曲线 注:①轨距偏差不含去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值)不得超过1456mm. ②轨向偏值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处理。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Vmax>160正线160≥ Vmax>10Vmax≦ 120 正线及到其他站线项目 发线 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作业经常临时 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验收保养补修轨距+2 +4 +5 +3 +6 +6 +3 +5 +6 +3 +5 +6 -2 -2 -4 -2 -2 -2 -2 -3 -3 -2 -3 -3 水平 3 5 7 4 5 8 4 6 9 6 8 10 高低 3 5 7 4 5 8 4 6 9 6 8 10 轨向直线 3 4 6 4 5 8 4 6 9 6 8 10 支距 2 3 4 2 3 4 2 3 4 2 3 4 三角坑(扭 3 4 6 4 6 8 4 6 9 5 8 10 曲)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 第一步:准备工作: 1、填写“道岔检查记录簿”: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检查日期和检查人。 2、检查量具:道尺、支距尺、方尺、塞尺、钢尺、木折尺、弦绳、滑石、检查 锤等。 (1)道尺、支距尺的合格日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如不合格需向考评员汇报, 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2)道尺轨距检查方法: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是 否偏差大于±1mm。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第二步:上道检查: 1、选取工具:道尺、塞尺、木折尺、道岔检查记录簿等。 2、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作业,在防护员确认可以上道后进行上道检查。 3、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 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用弦绳测量轨向和高低。 4、检查道尺水平:选取水平较好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 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第三步:17处轨距水平检查: 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一”号。注意:同时注意目测轨缝等有 超限处所。 (1)尖轨前顺坡终点,在基本轨接头第1螺栓处。 (2)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道岔 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43、50- 9为9MM,即1444MM,43、50-12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尖轨跟直股。在第三螺栓处,即非在尖轨上,而在基本轨上,因为尖轨为移动。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尖轨处有6MM的构造超高。 (5)尖轨跟曲股。在第三螺栓处,即非在尖轨上,而在基本轨上,因为尖轨为移动。在曲尖轨跟接头的第一螺栓处,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尖 轨处有6MM的构造超高。 (6)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M处,或在过了尖轨第三轨枕处。

单开道岔检查

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道岔概述 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分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的链接及交叉设备分支称为道岔。 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运输业务中的列车到发、会让、越行、机车摘挂、车辆调车、编解、机车车辆整备修理、货物装卸作业以及铁路路网与矿山港口工厂专用线路的链接等等,无不借助与道岔方能实现。 二、引入 线路提速以后,线路维修管理实行检养修分开,线路维修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其中线路状态的检查时关键,因此检查监控工区及各级检查人员检查的数据尤为重要,如何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找准下尺位置是决定设备检查准确度的关键,在下面讲解中将会一一提到。 三、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 (一)检校道尺 用干卷尺校验道尺中轨距是否符合标准,误差在1mm范围内,校正水平,将道尺左右股调换,检查误差控制在1mm范围内。 (二)轨距检查 1.前顺坡终点 轨距值为1435mm 检查地点:在基本轨接头后110mm-130mm处测量。 2.尖轨尖端 轨距值:1/9道岔:1450mm;1/12道岔(不含60kg/m-1/12AT尖轨):1445mm; 60kg/m-1/12AT尖轨:1437mm;50kg/m-1/18道岔:1435mm;60kgAT-1/12Ⅱ 型提速道岔、60kg-1/18可动心轨辙岔1435mm。 检查地点:在尖轨尖端前20-40mm处测量。 3.尖轨中 轨距值:60kg/m-1/12AT尖轨:1435mm;50kg/m-1/18道岔:1435mm;1/9道 岔:1445mm;1/12道岔:1442mm。 检查地点:尖轨长度的1/2处测量(刨切点)。 4.尖轨跟端直向轨距,除60kg/m-1/12AT尖轨和1/18道岔为:1435mm,其余43kg/m, 50kg/m单开道岔均为1439mm。 检查地点:43kg/m,50kg/m等跟端结构为间隔铁式道岔在跟端轨缝后第一螺栓孔 处测量;60kg/m-1/12道岔在尖轨后接头第一螺栓孔处测量。 5.尖轨跟侧向轨距:轨距值与第四处相等。 检查地点:在第四处测量点相对应处。 6.直线前轨距:各类单开道岔均为1435mm。 检查地点:尖轨跟端轨缝后1.5m处测量。 7.导曲前轨距,直尖轨时:1/9道岔为1450mm:1/12道岔为1445mm;曲尖轨时, 不加宽均为:1435mm。 检查地点:尖轨跟跟端后3m处测量。 8.直线中轨距,各类道岔轨距值均为1435mm 检查地点:直线中部测量。

单开道岔检查程序 1.1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簿”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mm。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 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及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9mm、即1444mm;43、50-12号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压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第四处。尖轨跟曲股。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mm 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此处轨距加宽亦为4mm,即1439mm,水平在直内股上亦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6)第六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m处。 (7)第七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前。在尖轨跟端3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为10mm,即1445mm)。 (8)第八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中。其检查部位43、50-9号道岔在支距为“506”处的地方距其100mm处;43、50-12号在支距为“483”处过去640mm的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为10mm,即1445mm)。 (9)第九处:导曲线部分直股中。在第八处对应的位置。

最新道岔、线路检查记录本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轨距偏差不含去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值)不得超过1456mm. ②轨向偏值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 坑。 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处理。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轨距偏差不含去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值)不得超过1456mm. ②轨向偏值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 坑。 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处理。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尖轨尖处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⑤专用线道岔按其他站线道岔办理。 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值,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尖轨尖处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⑤专用线道岔按其他站线道岔办理。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 及注意事项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簿”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mm。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 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及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9mm、即1444mm;43、50-12号为7mm,即 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压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第四处。尖轨跟曲股。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此处轨距加宽亦为 4mm,即1439mm,水平在直内股上亦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6)第六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m处。 (7)第七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前。在尖轨跟端3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为10mm,即1445mm)。 (8)第八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中。其检查部位43、50-9号道岔在支距为“506”处的地方距其100mm处;43、50-12号在支距为“483”处过去640mm 的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为10mm,即1445mm)。 (9)第九处:导曲线部分直股中。在第八处对应的位置。 (10)第十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后。在距导曲线终点为4m的位置。 (11)第十一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后。在第十处的对应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为10mm,即 1445mm)。 (12)第十二处:叉心前直股。在辙叉趾端100mm范围内。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适用范围 、线路、曲线、道岔因列车运行、施工或气候影响等原因发生的轨道几何尺寸、结构等病害进行的静态检查; 、动态添乘不良处所的静态复核。 二、作业流程 、工具准备: 电子道尺、弦线、塞尺、1m钢直尺、150mm直钢尺。上道前应对当天使用的工机具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上之能用,不能影响作业进度。 、人员安排: 工区工长在班前点名时,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主要包括检查负责人:负责检查线路几何尺寸、高低、方向、道岔转辙器及可动心辙叉情况; 检查记录人:负责将现场检查数据填写在道岔检查记录本上; 检查配合人员:负责调查焊缝平顺情况、轨枕空吊板、扣件调查等工作; 现场防护员:负责防护工作。 、进入工作门: 工区工长根据作业地点,在车站登记申请领取最近防护栅栏工作门的钥匙,在得到封锁调度命令后,对人员、工具清点确认无误,进入工作门。 、检查内容: 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限值,作业验收为0mm,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特殊道岔的轨距及其它结构允许偏差按设计图办理。 ⑵道岔支距以及道岔基本轨的矢度变化情况(用电子道尺、FAKOP弦线、塞尺测量); ⑶扣件密贴情况(塞尺测量);扣件扭力矩(扭力矩扳手测量); 检查人: ⑷转辙器检查:

⑸可动心辙叉检查: 检查记录: 记录在专用的检查记录本上。 、出工作门: 作业完毕下道前,检查负责人对人员、机工具及材料进行清点,确认下道人员、机工具及材料数量无误,施工现场无遗留物品后撤离现场,撤出防护栅栏后,锁闭工作门。通知驻站联络员申请销点,按规定在施工封锁开通确认表签认。 三、作业方法 、单开道岔检查 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 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先直后曲是指在导曲线部分,如果同时要测量直股和曲股的轨距、水平时,为避免记录时出错,所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顺时针行走是指在辙叉部分检查时,为保证道尺的活动端位于护轨轮缘槽内,当右手拿道尺时,应按顺时针方向测量,比如右开道岔就应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 (1)普速道岔(P43、50及P60 9#道岔)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一、准备工作 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薄”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 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 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 1mm。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 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 低。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 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 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号;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 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 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9mm即1444mm;43、50—12 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

最新整理普通单开道岔处检查点教程文件

普通单开道岔17处检查点 图片 1.尖轨前顺坡终点1435mm 2.尖轨尖端1445mm 3.尖轨中部(尖轨刨切终点) 1442mm 4.尖轨跟端直股1439mm 5.尖轨跟端曲股(导曲线起点处) 1439mm 6.尖轨跟端后直股(距跟端1.5m ) 1435mm 7.导曲线前部(距导曲线起点3m) 1445mm 8.导曲线中部1445mm 9.直股中部1435mm 10.直股后部1435mm 11.导曲线后部(距导曲线终点4m) 1445mm 12.辙叉曲股前1435mm 13.辙叉曲股中(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1435mm >1391mm <1348mm 14.辙叉曲股后1435mm 15.辙叉直股后1435mm 16.辙叉直股中1435mm (查照和护背) 17.辙叉直股前1435mm隐藏 检查12号普通单开道岔的作业程序 在检查单开道岔时,一、选用工具:校对量具(轨距尺、支距尺、弦绳、木折尺)在检查记录本上填写日期、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二、检查道岔17尺轨距和水

平,顺序不能错。1尖轨前顺坡终点,2尖轨尖端;3尖轨中;4尖轨跟端直股;5尖轨跟端曲股(导曲线起点);6尖轨跟端后直股(距尖轨跟端1.5m);7导曲线前部(距导曲线起点3m);8导曲线中部;9直股中;10直股后;11导曲线后部(距导曲线终点4m);12辙叉曲股前;13辙叉曲股中(同时测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14辙叉曲股后;15辙叉直股后;16辙叉直股中(同时测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17辙叉直股前。三、检查支距:9号道岔为:144、201、281、382、506、652、820、1011、1201mm,9尺;12号道岔为:144、188、243、311、391、483、587、703、831、972、1125、1229mm,12尺。四、检查各部轨轮槽宽:尖轨刨切部分(尖轨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尖轨跟端槽宽(74mm);辙叉心轨轮槽宽(在心轨宽40至50mm范围内为46mm 容许误差为+3-1mm);护轨轨轮槽宽为42mm容许误差为+3-1mm测量位置与检查轨距水平的位置相同);五、检查尖轨动程: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 测量位置在尖轨第一拉杆中心处测量;六、检查道岔的高低、方向、尖轨是否密贴、道岔是否爬行、联结零件是否伤损、道床是否丰满无塌碴。七、圈画超限处所 1。选择量具 2。校对道尺,支距尺的校正日期是否到期; 3。用道尺检查道岔的水平、轨距(17步):1尖前顺坡终点;2尖轨尖端处3尖轨中;4尖轨跟端直股5尖轨跟端曲股6尖轨跟端后直股尖轨7导曲线前部:8导曲线中部,9直线中部;10直线后部;11导曲线后部,12辙叉心曲股前部;13辙叉心曲股中部,14辙叉心曲股后;15辙叉心直股后;16辙叉心直股中,17辙叉心直股前。 4。用支距尺检查道岔支距:尖轨跟端接头处为起点,每2米为一点:144、188、243、311、391、483、587、703、831、972、1125、1229。 5。看道岔高低和方向:用弦绳测量 6。用钢板尺检查尖轨动程:在尖轨第一拉杆处,尖轨跟距:144。尖轨非工作边到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5毫米。护轨平直段轮缘槽宽度:为42mm容许误差为+3、-1。辙叉心轮缘槽宽度:为46mm容许误差为+3、-1。检查两翼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 7。检查道岔各零配件:道钉浮起、防爬器松动、枕木失效、轨缝、道床、接头螺栓;8。分析超限处所。 9号道岔铺设的主要检测项点: 1、岔枕水平、方正(张拉弦线检测法),岔枕间距检测(砼枕±5,木枕±10)。 2、道岔全长±10,岔内轨距+3-2,检测侧股有无过渡轨距。 3、辙跟支距、导曲线每2m一处的支距检测(公差±1)。 4、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不大于0.2,其余不大于1mm)。 5、各牵引点动程±1。 6、用塞尺检测滑床板空吊,各牵引点前后滑床板空吊不大于0.5mm,其余大于1mm。 7、查照间隔(护轨工作边到心轨工作边的距离)≧1391,护前距离(护轨工作边到翼轨工作边的距离)≦1348。 8、护轨各部轮缘槽(41、65、80)公差+1.5 -1,辙叉轮缘槽(46),辙叉咽喉尺寸68。 9、曲尖轨最小轮缘槽(65)。

道岔检查17处

普通单开道岔17处检查点

检查12号普通单开道岔的作业程序 一、选用工具 校对量具(轨距尺、支距尺、弦绳、木折尺)在检查记录本上填写日期、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 二、检查道岔17尺轨距和水平,顺序不能错。 1.尖轨前顺坡终点1435mm 2.尖轨尖端1445mm 3.尖轨中部(尖轨刨切终点) 1442mm 4.尖轨跟端直股1439mm 5.尖轨跟端曲股(导曲线起点处) 1439mm 6.尖轨跟端后直股(距跟端1.5m ) 1435mm 7.导曲线前部(距导曲线起点3m) 1445mm 8.导曲线中部1445mm 9.直股中部1435mm 10.直股后部1435mm 11.导曲线后部(距导曲线终点4m) 1445mm 12.辙叉曲股前1435mm 13.辙叉曲股中(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1435mm >1391mm <1348mm 14.辙叉曲股后1435mm 15.辙叉直股后1435mm 16.辙叉直股中1435mm (查照和护背)

17.辙叉直股前1435mm隐藏 三、检查支距 9号道岔为:144、201、281、382、506、652、820、1011、1201mm,9尺; 12号道岔为:144、188、243、311、391、483、587、703、831、972、1125、1229mm,12尺。 四、检查各部轨轮槽宽 尖轨刨切部分(尖轨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5mm;容许误差为-2mm);尖轨跟端槽宽(74mm);辙叉心轨轮槽宽(在心轨宽40至50mm范围内为46mm容许误差为+3-1mm);护轨轨轮槽宽为42mm容许误差为+3-1mm测量位置与检查轨距水平的位置相同)。 五、检查尖轨动程 直尖轨为142mm;曲尖轨为152mm测量位置在尖轨第一拉杆中心处测量。 六、检查道岔的高低、方向、尖轨是否密贴、道岔是否爬行、联结零件是否伤损、道床是否丰满无塌碴。 七、圈画超限处所 9号道岔铺设的主要检测项点: 1、岔枕水平、方正(张拉弦线检测法),岔枕间距检测(砼枕±5,木枕±10)。

单开、菱形及复式交分道岔地检查方法带现用图解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一、普通单开道岔各部分轨距 编 号检查地点说明 1 尖轨前顺坡终点S基 2 尖轨尖端S尖 3 尖轨中部S尖中 4 尖轨跟端直股S跟直 5 尖轨跟端曲股S跟曲导曲线起点处 6 尖轨跟端后直股S直(前)距跟端1.5米 7 导曲线前部S导曲(前)距导曲线起点3米 8 导曲线中部S导曲(中) 9 直股中部S直(中) 10 直股后部S直(后) 11 导曲线后部S导曲(后)距导曲线终点4米 12 辙叉曲股前S叉曲(前) 13 辙叉曲股中S叉曲(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14 辙叉曲股后S叉曲(后) 15 辙叉直股后S叉直(后) 16 辙叉直股中S叉直(中)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17 辙叉直股前S叉直(前) 二、道岔上轨距加宽递减

三、50kg/m钢轨12号单开道岔标记设置示意图 菱形道岔检查方法 菱形道岔的检查除普通单开道岔的检查容要求除外,还必须检查前后锐角辙叉的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以及叉心中的轨距,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钝角辙叉前、后半部的

叉前,叉后端的轨距、水平和叉心中的查照间隔,护背距离及轨距。 编 号 检查地点说明 1 前锐角辙叉叉后端 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2 叉心中 3 叉前端 4 钝角辙叉前半部叉后端 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5 前半部叉心中 6 后半部叉心中 7 后半部叉后端 8 后锐角辙叉叉前端 同时量查找间隔和护背距离 9 叉心中 10 叉后端 复式交分道岔的检查方法 一、交道岔检查的甲、乙股方向确定: 站在岔跟端脸向车站、分左右、左股为甲、右股为乙,检查的起点为始端。以该端左侧(面向钝角部分)一股线路为甲股的检查走向,该端右侧(面向钝角部分)线路为乙股的检查走向。 二、甲股与乙股检查走向的围划分:(见下图)

道岔检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1.1、线路、曲线、道岔因列车运行、施工或气候影响等原因发生的轨道几何尺寸、结构等病害进行的静态检查; 1.2、动态添乘不良处所的静态复核。 二、作业流程 2.1、工具准备: 电子道尺、弦线、塞尺、1m钢直尺、150mm直钢尺。上道前应对当天使用的工机具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上之能用,不能影响作业进度。 2.2、人员安排: 工区工长在班前点名时,明确人员分工、职责。 主要包括检查负责人:负责检查线路几何尺寸、高低、方向、道岔转辙器及可动心辙叉情况; 检查记录人:负责将现场检查数据填写在道岔检查记录本上; 检查配合人员:负责调查焊缝平顺情况、轨枕空吊板、扣件调查等工作; 现场防护员:负责防护工作。 2.3、进入工作门: 工区工长根据作业地点,在车站登记申请领取最近防护栅栏工作门的钥匙,在得到封锁调度命令后,对人员、工具清点确认无误,进入工作门。 2.4、检查内容: 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 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注: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限值,作业验收为0mm,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3mm。 ③特殊道岔的轨距及其它结构允许偏差按设计图办理。 ⑵道岔支距以及道岔基本轨的矢度变化情况(用电子道尺、FAKOP弦线、塞尺测量); ⑶扣件密贴情况(塞尺测量);扣件扭力矩(扭力矩扳手测量); 检查人: ⑷转辙器检查:

⑸可动心辙叉检查: 2.5检查记录: 记录在专用的检查记录本上。 2.6、出工作门: 作业完毕下道前,检查负责人对人员、机工具及材料进行清点,确认下道人员、机工具及材料数量无误,施工现场无遗留物品后撤离现场,撤出防护栅栏后,锁闭工作门。通知驻站联络员申请销点,按规定在施工封锁开通确认表签认。 三、作业方法 3.1、单开道岔检查 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 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先直后曲是指在导曲线部分,如果

单开道岔检查记录簿

单开道岔检查记录簿 北京地铁 5 号线轨道单开道岔检测记录表工程地点太平庄车辆段检查日期检查项目尖轨前顺坡转辙部分尖轨尖端处尖轨中尖轨跟端直曲前导曲线部分直线中后前导曲线中后叉心前叉心中辙叉部分叉心后查照间隔护背距离检查项目接头错牙量其它岔头相错量尖轨尖端相错量轮缘槽宽度检查结果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轨设计 1435 1445 1445 1435 1446 1435 1435 1435 1445 1445 1445 1435 1435 1435 1435 1435 1435 1391 1391 1348 1348 距实测 1436 1446 1445 1437 1446 1435 1435 1436 1444 1447 1444 1437 1436.5 1436 1435 1435 1435.5 1394 1392.5 1347 1346.5 设计≤2 ≤20 ≤10 -1≥ a ≤+3 合格× × × × × × 水平设计实测序号 1 2 3 4 5 6 7编号:铺轨记—5道岔编号21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支距设计 162 269 403 563 751 965 1254 实测 162.5 269.5 405 564 752 966 1255实测 0.5 9 5 1检查人:记录人: 1/ 8

车辆段检查日期检查项目尖轨前顺坡转辙部分尖轨尖端处尖轨中尖轨跟端直曲前导曲线部分直线中后前导曲线中后叉心前叉心中辙叉部分叉心后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直曲直曲直曲直曲直曲轨设计 1435 1445 1445 1435 1446 1435 1435 1435 1445 1445 1445 1435 1435 1435 1435 1435 1435 1391 1391 1348 1348 距实测 1435 1446.5 1446 1435.5 1445 1435 1436 1436 1444 1447 1445.5 1435.5 1436.5 1435.5 1436 1435 1436.5 1393 1393 1347 1347 设计≤2 ≤20 ≤10 -1≥ a ≤+3 合格× × × × × × 水平设计实测序号 1 2 3 4 5 6 7编号:铺轨记—5道岔编号22道岔类型 50kg/m 7号单开道岔 1支距设计 162 269 403 563 751 965 1254 实测 161 269 404 563 750.5 965 1255.5检查项目接头错牙量其它岔头相错量尖轨尖端相错量轮缘槽宽度检查结果实测 1 8 4 0检查人:记录人:

普通单开道岔处检查点修订稿

普通单开道岔处检查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普通单开道岔17处检查点 图片 1.尖轨前顺坡终点 1435mm 2.尖轨尖端 1445mm 3.尖轨中部(尖轨刨切终点) 1442mm 4.尖轨跟端直股 1439mm 5.尖轨跟端曲股(导曲线起点处) 1439mm 6.尖轨跟端后直股(距跟端1.5m ) 1435mm 7.导曲线前部(距导曲线起点3m) 1445mm 8.导曲线中部 1445mm 9.直股中部 1435mm 10.直股后部 1435mm

11.导曲线后部(距导曲线终点4m) 1445mm 12.辙叉曲股前 1435mm 13.辙叉曲股中(同时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 1435mm >1391mm <1348mm 14.辙叉曲股后 1435mm 15.辙叉直股后 1435mm 16.辙叉直股中 1435mm (查照和护背) 17.辙叉直股前 1435mm隐藏 检查12号普通单开道岔的作业程序 在检查单开道岔时,一、选用工具:校对量具(轨距尺、支距尺、弦绳、木折尺)在检查记录本上填写日期、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二、检查道岔17尺轨距和水平,顺序不能错。1尖轨前顺坡终点,2尖轨尖端;3尖轨中;4尖轨跟端直股;5尖轨跟端曲股(导曲线起点);6尖轨跟端后直股(距尖轨跟端1.5m);7导曲线前部(距导曲线起点 3m);8导曲线中部;9直股中;10直股后;11导曲线后部(距导曲线终点4m);12辙叉曲股前;13辙叉曲股中(同时测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14辙叉曲股后;15辙叉直股后;16辙叉直股中(同时测量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17辙叉直股前。三、检查支距:9号道岔为:144、201、281、382、506、652、820、1011、1201mm,9尺;12号道岔为:144、188、243、311、391、483、587、703、831、972、1125、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 一、准备工作 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薄”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 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mm。超过允许偏 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 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如发现轨向或高 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 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 于1435mm时为“-”号;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 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9mm 即1444mm;43、50—12 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尖轨跟曲股。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349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此处轨距加宽亦为4mm即1349mm,水平在直内股上亦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考虑。) (6)第六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前。在距尖轨跟端1.5m处。 (7)第七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前。在尖轨跟端3m处(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15mm即1450mm,43、50—12 为10mm,即1445mm)。 (8)第八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中。其检查部位43、50—9道岔在支距为“506”处的地方距其100mm 处;43、50—12 在距支距为“483”处过去640mm的位置。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15mm即1450mm; 43、50—12 为10mm,即1445mm) (9)第九处:导曲线部分直股中。在第八处对应的位置。 (10)第十处:导曲线部分直股后。在距导曲线终点为4m的位置。 (11)第十一处:导曲线部分导曲线后。在第十处的对应位置(此处规矩加宽43、50—9 道岔为15mm,即1450mm;12号道岔则为加10mm,即1445mm.) (12)第十二处:叉心前直股。在辙叉趾端100mm范围内。 (13)第十三处:叉心中直股。在辙叉心宽0~50mm范围内。先查轨距,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即91、48)此处不检查水平,道尺游标应放在心轨一侧。 (14)第十四处:叉心后直股。在距岔跟100mm范围内。 (15)第十五处:叉心后曲股。在第十四处对应位置。 (16)第十六处:叉心中曲股。在辙岔心宽0~50mm范围内(即13处对应处)。先检查轨矩,后检查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此处不检查水平,游标应在叉心一侧。 (17)第十七处:叉心前曲股。在第12处对应的位置。(即辙叉趾端100mm内) 三、检查完轨距水平后,检查道岔方正情况和尖轨是否相错。检查前端方正时,如有相错,直基本轨向岔前相错时记为“+”号,反之为“-”,如相错大于20mm,应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或记事栏内。尖轨相错大于10mm时,也应记录在上述栏内。

8.单开道岔检查(常用)

铁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铁路线路工中级操作技能考核 准备通知单 试题名称:单开道岔检查 考核时间:40 min 一、鉴定站准备 1. 材料准备 书写笔、草纸、石笔。 2. 设备设施准备 普通单开道岔一组。 3. 工机具准备 序号名称规格精度数量备注 1 轨距尺1把 2 方尺1把 3 支距尺1把 4 木折尺1m 1把 5 钢卷尺5m 1个5m 6 塞尺1个 7 钢板尺150mm 1个 8 检查锤1个 9 弦绳1个 10 检查记录本1本 11 划石笔1根 4. 考场准备 1. 配合人员2人(拉弦绳)。 2. 在有行车线路上作业按规定设好防护。 二、考生准备 无。

铁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铁路线路工中级操作技能考核试卷 试题名称:普通道岔检查 一、技术要求 1.作业准备(检查工具、校对量具、设置防护)无遗漏。 2.按规定顺序进行道岔检查,无漏项。 3.记录项目清楚准确。 4.用相应的标准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评定结果。 二、考核要求 操作程序的规定: 1.作业准备;2.设置防护;3.检查作业;4.病害分析;5.撤除防护。 三、考核时限 1.准备时间:3 min。 2.正式操作时间:40 min。 3.计时从正式操作开始,到正式操作完毕结束。 4.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不加分。每超时1 min,从总分扣2分,总超时5 min停止作业。 四、考核评分 1.考评人数:3人。 2.评分点: ⑴作业准备:①检查工具;②校对量具;③设置防护。 ⑵检查道岔作业:①目测方向和高低;②检查几何尺寸,在检查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其他项目;③检查轮缘槽;④撤除防护及病害分析。

3.评分程序:⑴作业过程;⑵作业质量。 4.评分规则:⑴各项配分扣完为止,不出现负分;⑵考评员各自打分,取平均值为总分;⑶技能考核评分表计算总分。 五、否定项 否定项:若考生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及时终止其考试,考生该试题考试成绩记为零分。 1.未设置防护上道; 2.发生联电事故。 铁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铁路线路工中级操作技能考核 评分记录表 准考证号:姓名:性别:单位: 试题名称:普通道岔检查考核时间:40 min 操作开始时间:时分操作结束时间:时分 序号考核 内容 考核要点配分评分标准 扣 分 得 分 1 作业 准备 ⑴检查工具准备齐全、有效; ⑵设置防护。 10 ⑴准备工具不齐全,漏一项扣2分; 未检查轨距尺、支距尺有效期扣2分; 有效期检查错误扣2分。 2 作业 程序 ⑴目测高低、轨向; ⑵检查轨距、水平;校正轨距尺 水平,在规定的部位逐处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 道岔结构病害; ⑶检查支距; ⑷检查道岔爬行; ⑸检查各主要部位的有关尺寸。 40 ⑴高低、轨向未检查每项扣2分; ⑵检查轨距、水平: ①未校正轨距尺水平扣2分; ②轨距、水平检查位置不正确(超规 定位置100mm)每处扣2分; ⑶检查支距:支距点检查位置不正确 (超规定位置10mm)每处扣2分;未 检查支距扣10分; ⑷未检查道岔爬行扣5分; ⑸动程及轮缘槽未检查或检查位置不 正确扣5分。 3 作业 质量 ⑴目测方向和高低; 40 ⑴检查距离不正确(标准范围20~50m) 扣2分;

单开道岔的检查工作

单开道岔的检查工作 大家知道单开道岔有哪些检查工作吗?其实道岔的种类有很多,单开道岔只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单开道岔关系到行车安装问题,为了保障单开道岔的安全行车,因此要经过详细的检查,在确定安全后才能通车,那么单开道岔有哪些检查工作呢,下面中煤小编根据老员工的知识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1.检校道尺用干卷尺校验道尺中轨距是否符合标准,误差在1mm范围内,校正水平,将道尺左右股调换,检查误差控制在1mm范围内。 2.前顺坡终点轨距值为1435mm,检查地点:在基本轨接头后110mm-130mm处测量。 3.尖轨轨距值:1/9道岔:1450;1/12道岔(不含60kg/m—1/12AT尖轨):1445mm;60kg/m—1/12AT尖轨:1437mm;50kg/m—1/18道岔:1435mm;60kgAT—1/12Ⅱ型提速道岔、60kg—1/18可动心轨辙岔1435mm。检查地点:在尖轨前20-40mm处测量。 4.尖轨中轨距值:60kg/m—1/12AT尖轨:1435mm;50kg/m—1/18道岔:1435mm;1/9道岔:1445mm;1/12道岔:1442mm。检查地点:尖轨长度的1/2处测量(刨切点)。 5. 尖轨根端直向轨距,除60kg/m—1/12AT尖轨和1/18道岔为:1435mm,其余43kg/m,50kg/m 单开道岔均为:1439mm。检查地点:43kg/m,50kg/m等跟端结构为间隔铁式道岔在跟端轨缝后螺栓孔处测量;60kg/m—1/12道岔在尖轨后接头螺栓孔处测量。 6.尖轨根侧向轨距:轨距值与第四处相等。检查地点:在第四处测量点相对应出。 7.直线前轨距:各类单开道岔均为1435mm。检查地点:尖轨跟端轨缝后1.5m处测量。 8.导曲前轨距,直尖轨时:1/9道岔为1450mm:1/12道岔为1445mm;曲尖轨时,不加宽均为:1435mm。检查地点:尖轨根跟端后3m处测量。 为了保障单开道岔的安全行车,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详细的检查,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放过,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人身安全,马虎不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