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第1课时学案

人教版必修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第1课时学案

人教版必修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第1课时学案
人教版必修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第1课时学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I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学习导航]1?结合豌豆的特点,概述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及相关的基本操作。

2?结合教材图文,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3?结合教材示例,学会

用遗传图解解释生物的遗传现象。

[重难点击]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课堂导入】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

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一一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后人对于

他的工作和评价: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在研究豌豆,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显然他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上有创新。那么他是怎么实验的?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豌豆的足迹,

共同探索遗

传规律,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杂交实验技术

fl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突破要点

1. 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 豌豆的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2)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3) 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豌豆的人工杂交技术

(1) 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 _

⑵套袋:套上塑料袋或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⑶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

(4) 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父)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早)。3?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叫做相对性状。

[合作探究丨

下图是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什么?应该在开花前还是开花后进行?目的是什么?

答案步骤①是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

2?步骤②是什么?操作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什么?

答案步骤②是人工授粉;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

答案该杂交实验中,高茎豌豆为母本,矮茎豌豆为父本。

4?黄瓜是单性花,对其人工异花传粉操作与豌豆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案黄瓜的人工异花传粉无须“去雄”操作。

i?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与皱粒

B. 狗的长毛与直毛

C. 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D. 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

答案C

解析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 ■■易混辨析■■ -------------

性状和相对性状

(1)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

活学活用即时训练叽固提升

类型。如豌豆的白花和绿叶、猪的黑毛和牛的黄毛都不能称为相对性状。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

1?写出下列各符号的含义

P :亲本;F i :子一代;F 2:子二代

;杂交:

X

;自交:

—;父本:上;母本:匕

2?若该杂交方式称为正交,则反交的父本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 ________ 3?实验过程分析 (1) F 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如图中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如图

中矮茎)。

(2) F i 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 (高茎)和隐性性状(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 离。

(3)

孟德尔对F 2中的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结果显示

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

比例接近于3:!,而且正反交的结果相同(相同、不同)。 [合作探究】

1?若F 2共获得20株豌豆,矮茎个体一定是 5株吗?说明原因。 答案 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 3: 1的性状分离比,孟德尔实验中的比例

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

2?根据性状分离的概念,下面有四个杂交组合,哪些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 ①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

H 知识梳理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夯实基础突破要点

山茎

(Hi)

爲茎 矮茎

②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

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分别为34株和14株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和白花

答案性状分离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所以③④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3?小麦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合的高茎小麦和矮茎小麦,该如何来区分哪种

性状是显性性状?

答案让纯合的高茎小麦和矮茎小麦杂交,F i显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

是隐性性状。

2?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具备的条件是()

A. 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 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 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 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答案C

解析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中,豌豆必须具有一对易于区分的相对

性状,同时亲本必须是纯种,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必须进行有性杂交,该过程中正反交实验都要做,才能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 知识拓展■■ -----------------

孟德尔所做的豌豆实验中,选取的性状都是细胞核控制的,所以正、反交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不是所有的正、反交的结果都相同,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会了解到。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D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突破要点

i?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活学活用即时训练巩固提升

忘茎爲茎高笔罐茎

,__ _

一*

1

2. 孟德尔的假说

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决定高茎和矮茎的遗传因子分别为: (2)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F i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Dd o

(3)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 一一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F i 产生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

D : d = 1 : 1 o

(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① 配子的结合方式: 4种。

② 遗传因子组成: 3种,分别为DD 、Dd 、dd ,其比例为1 : 2 : 1。 ③ 产生后代的性状表现: 2种,分别为高茎、矮茎,其比例为 3 : 1 o

【合作探究】

1. 根据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1) 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吗? 答案 是的。纯合子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 相同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 形成合子发育成

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

(2) 纯合子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吗?

答案 不一定。显性纯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杂交后代全为杂合子(Aa)。 (3) 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都是杂合子吗?

答案 不一定。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2.

在纯合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杂交实验中, F 2

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多少?

F 2

的高茎豌豆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又分别是多少? 答案 F 2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分别是 1/2和1/2, F 2的高茎豌豆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

占比例分别是1/3和2/3o

3. 人的双眼皮(A)对单眼皮(a)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是为什 么?请用遗传图解回答。

答案 父母都是杂合子,图解如下:

F

配子

了代

3.

在进行豌

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相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 (Y)对绿

色(y)为显性。如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

(F 1 )自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孟德尔对

D 、d o

活学活用

即时训练巩固提升

艰眼应

双眼皮

Aa Aa

A A. Aa Aa aa

双眼皮戏眼皮恒眼皮

分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③都是黄色子叶

B. ③的子叶颜色与F i相同

C. 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

D. 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

答案

C

解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题图F2中①②③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y、yy。

因为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故①和②的子叶颜色为黄色,③的子叶颜色为绿色。

[一题多变】

(1)若F i中父本产生的含y精子无受精能力,则F2中遗传因子的组成及比例是多少?

答案YY : Yy = 1 :1。

⑵若F i中含丫的雌雄配子之间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会有一半死亡,则F2中黄色子叶和绿色

子叶的分离比是否还是 3 : 1?

答案不是,由于YY(黄色子叶)中有一半死亡,所以黄色子叶:绿色子叶= 5 : 2。

当堂检测

1. 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杂交时,须在花粉尚未成熟时除去母本的雄蕊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第一节孟德尔地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并理解测交地概念; 2、理解分离定律地内容 3、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分离定律地内容及应用 三、自主学习 1、对分离现象解释地验证------测交 1)测交地概念 2)侧交地过程 思考: 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 a、测交后代为什么会出 高茎矮茎现1:1地分离比? 测交X b、后代如果出现了1:1 地分离比,你能确定 亲本地遗传因子组合配子类型吗? 测交后代 ()() 测交比 2、分离定律地内容: 3、分离定律地应用及解题方法: 1)显隐性性状地判断方法(见第一课时) 2)如何确定遗传因子地组成 (1)性状为隐性性状,则为两个隐性遗传因子组成,即aa 型 性状为显性性状,则至少有一个显性遗传因子,即A Aa型 ,AA或Aa (2)测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杂合子,即 Aa型 测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纯合子,即 AA、aa型 (3)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是纯合子,即 AA、aa型 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亲本都是杂合子即 Aa型 (4)双亲为显性,后代有隐性个体,双亲均为杂合子,即Aa XAa 后代均为显性,则亲本之一为AA,另一方为AA或Aa

3)怎样利用分离定律解遗传题 (1)分离定律习题类型 正推型:由亲本地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推子代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例:人地多指对五指为显性,两个杂合多指地双亲(Aa),其后代地 手指正常地概率为多少?其中纯合子及杂合子概率分别是多少? 逆推型:由子代地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推亲本性状或遗传因子组成例:人地卷舌对非卷舌是显性,一对能卷舌地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地孩子,这对夫妇和孩子地基因型依次是?(用R、r表示) (2)解题思路与方法 1、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推断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Aa). 即Aa×Aa→3A__:1aa.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 Aa×aa→1Aa:1aa.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AA×AA或AA×Aa或AA×aa. 11、隐性纯和突破法 ①根据题意列出遗传图式 ②从遗传图式中出现地隐性纯合体突破 例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地基因引起地遗传病,一对正常地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地女儿.判断一家三口地遗传因子组成?若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正常孩 子,让这个孩子与一患者婚配,后代正常孩子地概率及患病地概率个多少? (用B、b 表示) 例2:右图为一个白化病家族地遗传病系谱图(该病 受隐性遗体病,由a基因控制;1和2为双亲, 3和4为子女),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1)理论上,白化病家族中患病个体比正常个体数 目____,其中男性患者数目与女性患者. (2)1号个体地基因型为,2号个体地 基因型为;3号个体地基因型为. 4号个体为杂合体地机率是 (3)若4号个体与一个携带此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地 女性结婚,生下一个表现型正常地孩子地机率是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 试题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 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1-a n +1=0,(n ∈N),则此数列的通项a n 等于 ( ) A .n 2+1 B .n+1 C .1-n D .3-n 2、三个数a ,b ,c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a ,b ,c 间的关系为( ) A .b-a=c-b B .b 2=ac C .a=b=c D .a=b=c ≠0 3、若b<0 C .a +cb -d 4、若a 、b 为实数, 且a +b=2, 则3a +3b 的最小值为( ) A .18 B .6 C .23 D .243 5、不等式0)86)(1(22≥+--x x x 的解集是( ) C }21{}1{≤≤-≤x x x x D 1{-≤x x 或21≤≤x 或}4≥x 6、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9n S n n =-,第k 项满足58k a <<,则k =( ) A .9 B .8 C. 7 D .6 7、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是( ) A 、130 B 、170 C 、210 D 、260 8、目标函数y x z +=2,变量y x ,满足?? ???≥<+≤+-12553034x y x y x ,则有( ) A .3,12min max ==z z B .,12max =z z 无最小值 C .z z ,3min =无最大值 D .z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9、不等式1 2222++--x x x x <2的解集是( ) A.{x|x≠-2} C.? D.{x|x <-2,或x >2} 10、不在 3x + 2y < 6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点是( ) A (0,0) B (1,1) C (0,2) D (2,0) 11、若0,0b a d c <<<<,则 ( ) A bd ac < B d b c a > C a c b d +>+ D a c b d ->- 12、不等式2320x x --≤的解集是 , 13、在ABC ?中,45,60,6B C c ===,则最短边的长是 , 14、约束条件2232 4x y x y π?≤?-≤≤??+≥? 构成的区域的面积是 平方单位, 15、在△ABC 中,sin A =2cos B sin C ,则三角形为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点分析 理解课文: 1 、你认识豌豆花的结构吗? (1)生物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遗传因子不相融合也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4)雌雄配子结合的几率是随机均等的。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______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______ 纯合子杂合子成对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 存在的纯种高茎豌有成对的高茎遗传因子(DD ), 纯种矮茎豌豆有成对的矮茎遗传因子(dd )。 F1自交的后代出现隐性性状,所以在F1细胞 中必然含有隐性遗传因子;而F1表现的显性 性状,因此F1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应该是Dd

6、基因分离定律的概念: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拓展视野、解题技巧: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原核生物或非细胞结构生物不进行减数分裂,不进行有性生殖。 3.细胞核遗传。 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围的局限性。

二、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 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 ②DD×dd→Dd(全为显性) ③DD×Dd→DD∶Dd=1∶1(全为显性) ④Dd×Dd→(1DD、2Dd)∶1dd=3∶1(显性:隐性=3:1) ⑤Dd×dd→Dd∶dd=1∶1(显性:隐性=1:1) ⑥dd×dd→dd(全为隐性) 分离定律的习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正推类型;二是逆推类型。常见解题方法有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法。 1. 隐性纯合突破法: 即根据隐性性状个体的遗传因子型,比如白化病患者一定为aa,可推出他的双亲一定各含有一个a遗传因子,然后再根据其他条件推出双亲的完整遗传因子型。 2. 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法: 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④若后代性状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都为隐性纯合子。 3.配子的确定 Aa形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 4.基因型的确定 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Aa或AA。做题时用“A_”表示。 ②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者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者为杂合体Aa。 ③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亲本是杂合体:Aa×Aa。 ④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另一方是AA或Aa。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 5.显隐性的确定 F1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②杂种后代有性状分离,数量占3/4的性状为显性。 6.显性纯合体、杂合体的确定 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②测交: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体。 ③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体,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 ④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证明可检验亲本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卷) 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B. C.D. 2.不等式的解集是() A.B.C.D. 3.若变量满足,则的最小值是() A.B.C.D.4 4.在实数等比数列{a n}中,a2,a6是方程x2-34x+64=0的两根,则a4等于( ) A.8B.-8C.±8D.以上都不对 5.己知数列为正项等比数列,且,则()A.1B.2C.3D.4 6.数列 1111 1,2,3,4, 24816 L前n项的和为() A. 2 1 22 n n n + +B. 2 1 1 22 n n n + -++C. 2 1 22 n n n + -+D. 2 1 1 22 n n n + - -+ 7.若的三边长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最大角的正弦值为,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B.C.D. 8.在△ABC中,已知,则B等于( ) A.30°B.60°C.30°或150°D.60°或120°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a>b?ac2>bc2B.a>b?a2>b2 C.a>b?a3>b3D.a2>b2?a>b 10.满足条件,的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无数个D.不存在

11.已知函数满足:则应满足()A.B.C.D. 12.已知数列{a 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则为()A.-2B.-3C.2D.3 13.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则等于() A.3 B.6 C.9 D.10 1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的值为()A.B.C.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已知为等差数列,且-2=-1,=0,则公差= 16.在中,,,面积为,则边长=_________. 17.已知中,,,,则面积为_________. 18.若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__ 19.直线下方的平面区域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0.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21.已知,且,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 2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1)(2) 23.△的角、、的对边分别是、、。 (1)求边上的中线的长;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 一、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等途径收集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关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①介绍遗传规律的例子 ②介绍遗传现象与孟德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思考]: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含答案教学内容

绝密★启用前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B.( C.()(D.( 2.不等式的解集是() A.B.C.D. 3.若变量满足,则的最小值是()A.B.C.D.4 4.在实数等比数列{a n}中,a2,a6是方程x2-34x+64=0的两根,则a4等于( ) A.8B.-8C.±8D.以上都不对 5.己知数列为正项等比数列,且,则()A.1B.2C.3D.4 6.数列 1111 1,2,3,4, 24816 前n项的和为() A. 2 1 22 n n n + +B. 2 1 1 22 n n n + -++C. 2 1 22 n n n + -+D. 2 1 1 22 n n n + - -+

的面积为() A.B.C.D. 8.在△ABC中,已知,则B等于( ) A.30°B.60°C.30°或150°D.60°或120° 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a>b?ac2>bc2B.a>b?a2>b2 C.a>b?a3>b3D.a2>b2?a>b 10.满足条件,的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无数个D.不存在 11.已知函数满足:则应满足()A.B.C.D. 12.已知数列{a n}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成等比数列,则为()A.-2B.-3C.2D.3 13.等差数列的前10项和,则等于() A.3 B.6 C.9 D.10 1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分别为,若,则的值为()A.B.C.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已知为等差数列,且-2=-1,=0,则公差=

16.在中,,,面积为,则边长=_________. 17.已知中,,,,则面积为_________. 18.若数列的前n项和,则的通项公式____________ 19.直线下方的平面区域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20.函数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21.已知,,且,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 22.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1)(2) 23.的角、、的对边分别是、、。 (1)求边上的中线的长; (2)求△的面积。 24.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 一、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等途径收集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关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①介绍遗传规律的例子 ②介绍遗传现象与孟德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思考]: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花的结构 (2)名词: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 1、性状与相对性状

人教版必修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第1课时学案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I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学习导航]1?结合豌豆的特点,概述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及相关的基本操作。 2?结合教材图文,简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3?结合教材示例,学会 用遗传图解解释生物的遗传现象。 [重难点击]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课堂导入】 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 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那么是谁发现了遗传的奥秘呢? 孟德尔一一遗传学的奠基人,他经过八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后人对于 他的工作和评价: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其实当时很多人都在研究豌豆,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呢?显然他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上有创新。那么他是怎么实验的?我们循着150多年前孟德尔研究豌豆的足迹, 共同探索遗 传规律,体会科学探索的过程。 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和杂交实验技术 fl知识梳理夯实基础突破要点 1. 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 豌豆的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称为两性花— (2)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3) 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2?豌豆的人工杂交技术 (1) 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 _ ⑵套袋:套上塑料袋或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⑶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再套袋。 (4) 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父)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早)。3?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就叫做相对性状。 [合作探究丨 下图是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什么?应该在开花前还是开花后进行?目的是什么? 答案步骤①是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 2?步骤②是什么?操作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什么? 答案步骤②是人工授粉;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 答案该杂交实验中,高茎豌豆为母本,矮茎豌豆为父本。 4?黄瓜是单性花,对其人工异花传粉操作与豌豆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答案黄瓜的人工异花传粉无须“去雄”操作。 i?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玉米的黄粒与皱粒 B. 狗的长毛与直毛 C. 果蝇的长翅与残翅 D. 小麦的抗倒伏与抗锈病 答案C 解析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 --------- ■■易混辨析■■ ------------- 性状和相对性状 (1)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的性状。 活学活用即时训练叽固提升

高中生物必修二优质学案:1.1.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解释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 解释 学习目标导引核心素养对接关键术语 1.简述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相关特点; 2.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 3.简述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假说内容。1.生命观念——形成遗传的物质观; 2.科学思维——分析实验过程,运用 演绎与推理的方法阐释分离定律; 3.科学探究——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 方法,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杂交 自交 性状分离 相对性状|预知概念| 1.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四步曲”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说明 P(亲本)高茎×矮茎 ↓ F1(子一代)高茎 ↓? F2(子二代)高茎∶矮茎性状比例接近3∶1 ①P具有相对性状 ②F1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③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4.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的假说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如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 ③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如F1产生配子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D∶d=1∶1。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①F1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4种。 ②F2的遗传因子组成:3种,分别为DD、Dd、dd,其比例为1∶2∶1。 ③F2的性状表现:2种,分别为高茎、矮茎,其比例为3∶1。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练习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练习3 文 班 考号 姓 名 A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如果R b a ∈,,并且b a >,那么下列不等式中不一定能成立的是( ) A.b a -<- B.21->-b a C.a b b a ->- D.ab a >2 2.等比数列{}n a 中,5145=a a ,则111098a a a a =( ) A.10 B.25 C.50 D.75 3.在ABC ?中,若b 2 + c 2 = a 2 + bc , 则A =( ) A .30? B .45? C .60? D .120? 4.已知数列{}n a 中,11=a ,31+=+n n a a ,若2008=n a ,则n =( ) A.667 B.668 C.669 D.670 5.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100,302==n n S S 则=n S 3( ) A.130 B.170 C.210 D.260 6.在⊿ABC 中,A =45°,B =60°,a=2,则b 等于( ) A.6 B.2 C.3 D. 62 7.若将20,50,100都分别加上同一个常数,所得三个数依原顺序成等比数列,则此等比数列的公比是( ) A. 21 B. 23 C. 34 D. 3 5 8.关于x 的不等式x x x 352 >--的解集是( ) A.}1x 5{-≤≥或x x B.}1x 5{-<>或x x C.}5x 1{<<-x D.}5x 1{≤≤-x 9.在一幢10米高的楼顶测得对面一塔吊顶的仰角为060,塔基的俯角为0 45,那么这座塔吊的高是( ) A.)3 3 1(10+ B.)31(10+ C.)26(5+ D.)26(2+ 10.已知+ ∈R b a ,且 11 1=+b a ,则 b a +的最小值为( ) A.2 B.8 C. 4 D. 1

必修五数学综合测试

必修五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ABC中,a=3,A=30°,B=15°,则c等于() A. 1 B.√2C. 3√2D.√3 2.在△ABC中,a=15,b=10,A=60°,则cos B等于() A.-2√2 3B.2√2 3 C.-√6 3 D.√6 3 3.在三角形ABC中,若sin A∶sin B∶sin C=5∶7∶8,则B的大小为() A.π 3B.π 6 C.2π 3 D.5π 6 4.在△ABC中,已知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3,c=8,B=60°,则△ABC的周长是() A. 18 B. 19 C. 16 D. 17 5.已知等差数列{an}中,a2+a8=8,则该数列的前9项和S9等于() A. 18 B. 27 C. 36 D. 45 6.等比数列{an}的各项都是正数,若a1=81,a5=16,则它的前5项和是() A. 179 B. 211 C. 248 D. 275 7.在△ABC中,B=30°,AB=√3,AC=1,则△ABC的面积是()

A .√34 B .√32 C .√3或√32 D .√32或√34 8.在△ABC 中,已知AB =7,BC =5,AC =6,则AB ????? ·BC ????? 等于( ) A . 19 B . -14 C . -18 D . -19 9.等比数列x,3x +3,6x +6,…的第四项等于( ) A . -24 B . 0 C . 12 D . 24 10.在小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被7除余2的数之和为( ) A . 765 B . 665 C . 763 D . 663 11.设等差数列{an }的前n 项和为Sn ,若S 3=9,S 6=36,则a 7+a 8+a 9等于( ) A . 63 B . 45 C . 36 D . 27 12.设0<b <a <1,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b 0的解集是________.

孟德尔杂交试验一

【基础知识网络总结与巩固】【知识导学】 1.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人工杂交实验操作 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再套袋。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①发现问题——实验过程 ②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a.图解假说:

b.结果:F2性状表现及比例为3高∶1矮,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 ③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a.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b.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即验证F1的基因型。 c.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d.测交遗传图解: e.结论: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比例取决于杂种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④得出结论——分离定律 a.研究对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b.发生时间: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形成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

d .适用范围???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细胞核染色体上的基因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实验注意问题 ①要随机抓取,且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 ②重复的次数足够多。 (3)结果与结论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 ≈1∶2∶1,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状的数值比接近3∶1。 1.核心概念间的联系 2.“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 (1)“假说”内容: ①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13:1.1.1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和解释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一、选择题(12小题) 1.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杜兰特的身高和体重 B.豌豆的圆粒和黄色 C.兔子的长毛和黑毛 D.水稻的高秆和矮秆 2.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 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 D.F1产生配子时,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3.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就是指杂交后代不表现出来的性状 B.纯合子杂交后代全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可能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4.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和他们子女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对应的表现型(秃顶与非秃顶)。有另一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和bb,则生一个非秃顶孩子的概率为 A.1/2 B.1/3 C.1/4 D.3/4 5.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B.豌豆均为矮茎个体,小麦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是3∶1 D.小麦均为矮茎个体,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6.某动物的毛色遗传中,体细胞只含有B遗传因子的个体的毛色为纯黑色,体细胞只含b 遗传因子的个体的毛色为纯白色,其它个体为黑白相间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色为黑白相间色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约有25%的个体是黑白相间色 B.毛色为黑色和白色个体杂交中,后代个体的毛色为黑白相间色的约有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殖和保留黑白相间色的个体,在交配过程中,应淘汰其它颜色的个体 D.只有用毛色为黑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才能最大比例地获得黑白相间色的后代7.蛇的黑斑与黄斑是一对相对性状(设遗传因子为A、a),现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D.乙实验中,F1中的黑斑蛇与亲本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8.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9.下列关于一对遗传因子组合形式为Dd的高等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和种类数叙述正确的是 A.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种类数相同 B.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种类数不相同 C.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种类数不相同 D.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种类数相同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五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数列{a n }中,21=a ,*11()2n n a a n N +=+ ∈,则101a 的值为 ( ) A .49 B .50 C .51 D .52 212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 A .1 B .1 C .1 D .12 3.在三角形ABC 中,如果()()3a b c b c a bc +++-=,那么A 等于( ) A .030 B .060 C .0120 D .0150 4.在⊿ABC 中,B C b c cos cos =,则此三角形为 (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5.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且a 2+ a 3+ a 10+ a 11=48,则a 6+ a 7= ( ) A .12 B .16 C .20 D .24 6.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n b 中,若783b b ?=, 则31 32log log b b ++……314log b +等于( ) (A) 5 (B) 6 (C) 7 (D)8 7.已知b a ,满足:a =3,b =2,b a +=4,则b a -=( ) A B C .3 D 10 8.一个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48,前2n 项和为60,则前3n 项和为( ) A 、63 B 、108 C 、75 D 、83 9.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2a n +1(n ∈N +),那么a 4的值为( ). A .4 B .8 C .15 D .31 10.已知△ABC 中,∠A =60°,a =6,b =4,那么满足条件的△ABC 的形状大小 ( ). A .有一种情形 B .有两种情形 C .不可求出 D .有三种以上情形 11.已知D 、C 、B 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 ,从C 、D 两点测得A 的点仰角分别为α、β(α>β)则A 点离地面的高AB 等于 ( ) A .)sin(sin sin βαβα-a B .) cos(sin sin βαβα-a C . )sin(cos cos βαβα-a D .) cos(cos cos βαβα-a

(完整版)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问题探讨 人们曾经认为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 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 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外 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做融 合遗传。 讨论: 1. 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 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2.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本节聚焦: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 ·孟德尔为解释实验结果作了哪些假设?他又设计了什么实验来验证假设? ·分离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19世纪中期,在奥地利的一所修道院里(现捷克境内),来了一位叫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的年轻人。当时谁都不会想到,半个多世纪以后,他会因为在遗传学上的重大发现而名垂青史。 孟德尔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由于家境贫寒,21岁便做了修道士。后来,他被派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回到修道院后,他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潜心研究了8年。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图1-1),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已经完成了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图1-2),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 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豌豆 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这 是因为呈蝶形的花冠中,有一 对花瓣始终紧紧地包裹着雄 蕊和雌蕊。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

高中数学必修五综合测试题 1、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a n+1-a n +1=0,(n ∈N),则此数列的通项a n 等于 ( ) A .n 2+1 B .n+1 C .1-n D .3-n 2、三个数a ,b ,c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则a ,b ,c 间的关系为( ) A .b-a=c-b B .b 2=ac C .a=b=c D .a=b=c ≠0 3、若b<0 C .a +cb -d 4、若a 、b 为实数, 且a +b=2, 则3a +3b 的最小值为( ) A .18 B .6 C .23 D .243 5、不等式0)86)(1(22≥+--x x x 的解集是( ) A }4{}1{≥-≤x x x x B }4{}21{≥≤≤x x x x C }21{}1{≤≤-≤x x x x D 1{-≤x x 或21≤≤x 或}4≥x 6、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9n S n n =-,第k 项满足58k a <<,则k =( ) A .9 B .8 C. 7 D .6 7、等差数列{}n a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是( ) A 、130 B 、170 C 、210 D 、260 8、目标函数y x z +=2,变量y x ,满足?? ???≥<+≤+-12553034x y x y x ,则有( ) A .3,12min max ==z z B .,12max =z z 无最小值 C .z z ,3min =无最大值 D .z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9、不等式1 2222++--x x x x <2的解集是( ) A.{x|x≠-2} B.R C.? D.{x|x <-2,或x >2} 10、不在 3x + 2y < 6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一个点是( ) A (0,0) B (1,1) C (0,2) D (2,0) 11、若0,0b a d c <<<<,则 ( ) A bd ac < B d b c a > C a c b d +>+ D a c b d ->-

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时作业17:1.1.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一、单选题 1.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 B.1/6 C.1/8 D.1/16 2.下列两组中:甲:亲本黑斑蛇×黄斑蛇→子一代黑斑蛇和黄斑蛇;乙:子一代黑斑蛇×子一代黑斑蛇→子二代黑斑蛇和黄斑蛇;根据以上杂交实验判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肯定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子一代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是相同的 D.乙实验中,子二代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是相同的 3.有关下面遗传图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表示产生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 B.③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Aa能产生两种数目相等的雌配子,即A∶a=1∶1 D.子代中,Aa个体在显性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2/3 4.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端开雄花,叶腋开雌花,既能同株传粉,又能异株传粉,是遗传学的理想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不考虑变异),以下有关表述合理的是() A.隐性亲本植株上所结的籽粒都将长成隐性个体 B.显性亲本植株上所结的籽粒都将长成显性个体 C.显性植株上所结籽粒长成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比例1∶1 D.隐性植株上所结籽粒长成的个体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比例3∶1 5.下列是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在花粉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并套袋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都接近3:1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D.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 6.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受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受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7.欲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自交B.观察C.测交D.杂交 8.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C.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D.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 9.有关遗传学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B.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A和A,A和a,a和a都是等位基因 二、非选择题 10.小鼠毛色灰色和白色由一对常染色体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四组亲本小鼠杂交的后代统计结果。

数学必修五数列专项综合练习题

2015-2016学年度依兰县高级中学数列专项测试卷 考试范围:数列专项训练;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刘朝亮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最大角的正弦值为,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18 B.21 C.24 D.15 2、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S8﹣S2=30,则S10=() A.40 B.45 C.50 D.55 3、设S n为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且8a3+a6=0,则=()A.﹣11 B.﹣8 C.5 D.11 4、已知数列{a n},如果a1,a2﹣a1,a3﹣a2,,a n﹣a n﹣1,,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a n=() A.(1﹣) B.(1﹣) C.(1﹣) D.(1﹣) 5、等差数列{a n}共有2n+1项,其中奇数项之和为4,偶数项之和为3,则n的值是() A.3 B.5 C.7 D.9 6、等差数列a n中,已知前15项的和S15=90,则a8等于() A. B.12 C. D.6 7、在等差数列{a n}中,a7=8,前7项和S7=42,则其公差是() A.﹣ B. C.﹣ D. 8、已知数列{a n}满足a n+1=2a n(n∈N),其前n项和为S n,则=() A. B. C. D.

9、数列,,,,的第10项是( ) A . B . C . D . 10、我国古代有用一首诗歌形式提出的数列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向下成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塔顶几盏灯?( ) A .5 B .4 C .3 D .2 11、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n a a n n 41=++,则=1a ( ) A .1- B .1 C .2 D .3 12、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S =6,1a =4, 则公差d 等于( ) A .-2 B .- 5 3 C .2 D .3 13、已知{}n a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若844S S =,则10a =( ) A . 172 B .12 C .10 D .192 1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58a a +=,则7S =( ) A .28 B .32 C .56 D .24 1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0301,5S S ==,则40S =( ) A .7 B .8 C .9 D .10 16、正项等比数列{}n a 中,6lg lg lg 1383=++a a a ,则151a a 的值为( ) A.10000 B.1000 C.100 D.10 17、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8374,2S a a ==-,则9a =( ) A. 6 B. 6- C. 9 D. 9- 18、等比数列{}n a 中,5,274==a a ,则数列{}n a lg 的前10项和等于( ) A. 2 B. lg 50 C. 5 D. 10 19、在等比数列{}n a 中,1n n a a +<,286a a =,465a a +=,则4 6 a a 等于( ) A . 56 B .65 C .23 D .32 20、已知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且675S S S >>,给出下列五个命题:①0d <;②110S >;③120S <;④数列{}n S 中的最大项为11S ;⑤67a a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5 B .4 C .3 D .1 21、在等比数列{}n a 中,2348a a a =,78a =,则1=a ( ) A. 1 B. 1± C. 2 D.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