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政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一政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一政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一政治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一政治导学案

1.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使用说明】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2-15页,划出重要知识,规范完成自主学习并熟记基础知识,总结规律2.结合课本知识独立思考,规范完成学案合作探究和当堂检测,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准备讨论。

3.及时整理展示、点评结果,完善落实好导学案。

【学习目标】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2、学会判定什么样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什么样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3、区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重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难点】如何理解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一、自主学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及根本分歧是什么?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理解各种形态的常见观点及各种观点的正确性与弊端:

3、哲学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和()的对立。

你的疑惑:(记下你不明白的问题,提出你的思考,以备讨论、点评、点播时解决)

二、合作探究提升能力(总结并形成文字答案,为展示交流做准备)

1、交流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2、区分以下观点属于哪类哲学观点:(1)、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2)、天地之变,阴阳之化————————()(3)、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4)、气者、理之依也——————--————()

(5)、存在就是被感知————————————()

(6)、物是观念的集合————————————()(7)、理生万物——————————————()(8)、心外无物————————————————()

(9)、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3、教科书P12

你同意上述材料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

4、教科书P13上

(1)人的灵明和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吗?

(2)王守仁看到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但从中引出了错误的结论,为什么?5、教科书P13下

(1)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2)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三、总结巩固深化提高

1、理解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原理

2、仍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

3、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四、自主检测体验成功

选择题(必做题)

1. (2020年山东烟台模拟)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埃及金字塔上的这段铭文从哲学上看是属于………………()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 客观唯心主义

2. (2020年高考广东理基)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事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 机械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3.(2020年新课改地区模考)有关专家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到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油、气供应不足,需求不断扩大,进口将成为中国石油的主要供应渠道,天然气也需要大量进口。上述材料中有关专家的观点是…………………………………( )

A.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 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种看法属于………………()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5. 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6.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

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

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7. 孔子关于“民无信不立”“和而不同”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论

述…………………()

①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③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④体现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A. ①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

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 法国著名哲学家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谈到,运动的物质能够产生有生命的生物、有感觉的动物和有理性的人。他认为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上述观点属于…()

A. 古代朴素唯物之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选做题)

一、单项选择题

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则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1-2题1.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表明…………………………………………………………(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D.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都是辩证唯物主义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C.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的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3.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物质的本性是广延,精神的本性是思想,二者彼此独立,互不相干。上述观点属于………………………………………………………( )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唯心主义的观点D.二元论的观点

4.《东亚经贸新闻》报道,长春女孩裴红,品行端正,业务精良,可一年内硬是被炒了七次“鱿鱼”。用人单位说,裴和“赔”同音,不利于公司发展。用人单位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5.(2020年新课改地区模考)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预报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美国地震专家指出,从现在的地震学研究水平来看,精确的短期预报的确是不可能完成之事;从地震专业角度看,地震的长期预测是可以实现的,这主要基于地震学家对断层历史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上述对地震预报的认识………………………………………………( )

A.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D.属于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观点

6、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②上帝支配世界上的一切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心外无物

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①②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据此回答7-8题。

7、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

A.机械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8.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

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辨证,因而是科学的

C.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D.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9.“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们共同体现的观点是( )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10.列宁指出“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

①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支不结果的花②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③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④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论,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有人说,重视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答案

1. 解析:“死神”是一种客观精神或理念。故选D。

2. 解析:解答本题要区分清楚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如意志、感觉、经验等是决定性的,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题中“物是感觉的集合”即为主观唯心主义。故选B。

3. 解析:材料中“到2050年”和看到了需求对供给的影响的关键词是坚持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所

以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故选D。

4.本题主要考察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考核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人脑产生意识不同于肝脏分泌胆汁,它具有能动性,而肝脏分泌胆汁则是一种纯本能的现象,具有机械性。但同时它又体现物质第一性,故C项正确。

5. 解析:题目强调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与水联系在一起,是说“水”是世界的本源,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A

6. 解析:题目中强调“天灾不由人”强调自然界的客观性,属于唯物主义,同时又看到了“抗灾不由天”也就是人可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种全面的观点,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C

7. 答案: B

8. 解析:唯心主义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的认识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①错误,④本身正确,但是没体现,故选B

答案:B

9. 答案:A 10. 答案:D 选做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 D

4.答案:B 解析:把主观臆想的联系强加给事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故选B。

5.答案:D

6.答案:C 解析:②为客观唯心主义,③为唯物主义,因此①④入选。

7.答案:B解析:赫拉克利特把“火”这种具体物质形态当成哲学上讲的物质,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8. 答案:A 解析:B、C、D三个观点说的都是辨证唯物主义。

9. 答案:A 10.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标准的理解。做题时,首先指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然后分析重视物质利益并非都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并非都是唯心主义。

答案:(1)凡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就是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重视物质利益和强调精神文明并不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2)追求物质利益并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管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并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第一性的前提下,强调精神文明,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5.2.2《产业转移》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5 (第二课时)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明白得产业转移对区域进展的阻碍 【学习重点】 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地理环境的阻碍。 【学习难点】 正确明白得产业转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及如何幸免转移带来的负面阻碍。 各种材料、数据分析,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 【学法指导】比较法、读图分析法等 【知识链接】部分产业特点比较: 优点缺点 轻工业(劳动密集型)投入资金、技术少,周期短,周 转快,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 增长速度慢,发育程度低。 重化工业(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增长速度快,发育程度高,发达 工业的标志。 环境污染严峻,不利于可连续 进展。 高科技工业(技术密集型)增长速度最快,附加值高,产品 更新周期短。 对科技和环境要求高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进展的阻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1)发达国际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 集中 到,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制造条件。 ★典型案例: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的三次调整(读图5.12,结合图5.8比较分析) 调整时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时刻1946--1954 1955--1969 1980以后

结果:每次工业结构调整,导致 的转换,同时相伴着原先重点进展的工业部门向国外转移。 (2)进展中国家或地区:同意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缩短的时刻,加快 的进程。 ★典型案例:韩国从1973年开始重点进展,至80年代初,已差不多形成了以,比发达国家同样工业化过程所用的时刻大大缩短。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读图5.13摸索: (1)一个产业典型产品一样可分为哪几个进展时期?举例讲明。 (2)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应该重点进展处于什么时期的产业?联系东亚各国,你会得出如何样的判定? 读图5.14摸索: (1)一个产品生产过程有哪些环节?各环节附加值一样高吗? (2)发达国家向进展中国家一样转移的是哪个环节,什么缘故?

高中政治必修一人教版导学案:2.2《价格变动的影响》导学案

第2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 目标引导 1.知识目标:(1)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2)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3)知道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4)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1)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实际生活能力;(2)能够运用商品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有关理论,分析相关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3)能够初步根据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如何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预习检测 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①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②对它的购买。③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④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2.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将⑤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⑥。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⑦,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⑧。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调节⑨,调节 ⑩。 从2015年2月上旬开始,从上海、杭州飞往各地的许多热门航线机票价格明显上涨,除夕前一周的机票最为热门,2月16日(腊月二十八)为最高峰,甚至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回答1~2题。 1.多数热门航线机票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表明( )。 ①A.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②B.②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③ C.③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④ D.①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②③④④ 2.对于出行者来说,飞机和火车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交通工具。如果飞机票涨价,而火车票价不变,会出现( )。 A.乘飞机的人增多,乘火车的人减少 B.乘火车的人增多,乘飞机的人减少 C.乘飞机和乘火车的人都增多 D.乘飞机和乘火车的人都减少 3.企业要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就要( )。 A.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个别劳动时间 B.增加个别劳动时间,增加商品劳动含量 C.降低商品价格,扩大商品市场需求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高二班第小组学号:姓名:小组评价:老师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能源的分类,掌握评价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并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2.通过图表和资料分析,了解我国能源基地建设和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与发展方向。3.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方法与手段。 4.学会分析区域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的关系。 【重难点】 1.山西生煤炭资源条件分析 2.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的关系 【使用说明】 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40- P48第三章第1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内容,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探究题目。〈注:1.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2.组长组织组员预习并评价。〉 2.课后作业:(1)完善探究知识的整理和拓展;(2)完成课后提高案;(3)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课前预习案】 一、能源分类:1.能源分类:按照性质分为和。可再生 能源是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等。非可再生能源指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等能源。 二、资源开发条件: 1.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1)(2)(3)。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优势 (1)储量丰富(2)(3)齐全(4)煤质,具 有、、、 的特点,其中大同煤田是优质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产地(5)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埋藏浅,适于露天和开采。 3.市场条件:我国能源消费是以为主,为山西省能源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晋煤外运条件分析: (1)山西区位特点:地处我国地区,临近、、、、、等工业中心,与、、等城市相距不远,输、输的距离较近。 (2)外运线路的特点:①以运输为主、以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2铁路运煤干线有:、、、、等。 三、能源基地建设: 1.扩大开采量 2.提高外运能力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1)建设,变输出为输出; (2)发展,为发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政治知识点自己整理

必修三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文化 1、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3、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文化活动也是文化的形式。 4、实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5、总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6、文化的作用: (1)总的作用;(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4)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5)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表现、特点、影响) 7、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②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8、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9、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限定)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

开发早期 河流、湖泊、 地势_______、土质 稠密的水系阻 黏重的土壤使开垦困 农业社会 船的使用使稠 _______的改进和 天然水道 摆脱土壤的限制 动力资源丰富 产地和主要的_____、 学年:高二 学科:地理 编号:B3-1-1-2 编制人:王海锁 审核:高二地理组 班级: 姓名: 小组: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以长江中下洲平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感悟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导学过程】 【预习导航】 【笔记栏】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一般特点: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随着 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 例: ⑴该区地理环境: 由长江中下游沿岸若干平原组成;平原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分布较广; 地势_______,土质__________。 ⑵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发展阶段 地理条件 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沼泽广布 ________ 隔________. 难,耕作业发展 __________. 该区成为粮食的主要 人口南迁,劳 (中期) 密的水系成为 ________的改良, _______生产基地 “粮仓”的地位让位 工商业社 稠密的________把耕地分割破碎,农业生产规模 于_______和_______ 会(后期)___,不利于_______推广 平原;棉花生产的地 位比不上_______南 部和______平原 【小组探究】 【探究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 1: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北接淮 阳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 米以下。中游平原包括湖北 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鄱阳湖平原。下游平原包括安 徽长江沿岸平原和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 气候属亚热带。年均温 14~18℃,最冷月均温 0~5.5℃,最热月均温 27~28℃, 无霜期 210~270 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集中于 春、夏两季。平原大部为水稻土。农业发达,土地垦殖指数高,是重要的粮、棉、 油生产基地。平原内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湖泊面积 2 万平方千米,相 当于平原面积 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 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 万多个,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水产在中国占重要地位,素称鱼米之乡。 【问题探究 1】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环境。 材料 2:教材第 4 页图 1.3。 【问题探究 2】为什么西汉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 河中下游地区? 材料 3:长江中下游平原商品粮基地: 【读图思考】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名称;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 些商品粮基地? 材料 4:教材第 4 页和第 5 页相关内容。 【问题探究 3】在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此时 它对长江中下游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 5:《地理地图册》第 8 页“中国人口和主要城市分布”图。 【问题探究 4】在工商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是否发生了变化?此 时它对长江中下游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3政治和法治8.2法治政府导学案

政治必修三学案17 8.2法治政府 制作:郭静审核:陈小琳课时:1 使用时间:领导签字: 法治政府的内涵、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和措施。 【自主预习】 知识点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内涵:法治政府就是________、权责法定、________、公开公正、廉洁高效、_________的政府。 (1)职能科学的政府 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_________。宏观调控、________、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2)权责法定的政府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_______,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因此,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_________,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3)执法严明的政府 执法严明重在________、执法必严、_______,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4)公正公开的政府 全面推进________,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________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_______、参与权、表达权和_______。(5)廉洁高效的政府 政府必须______,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必须________,通过优化流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6)守法诚信的政府 政府要带头_______、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建立健全________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 知识点二:建设法治政府 1.措施: (1)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________,让政府用_______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2)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________、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___________,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分析:(1)结合典型事例,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2)收集具体材料,说明我国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 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增强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2、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三、知识准备 (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素质和________________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3《多彩的消费》word学案

复习学案:1.3 多彩的消费(必修1) 【目标导航】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2)主要因素 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增加居民收入;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调节收入差距。 ②物价总体水平: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稳定物价。 商品价格对消费的影响(一般意义上): 2.消费的类型

费 3.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2)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 ①含义: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②恩格尔系数大小的意义: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2.做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要点名师透析】 区分几种消费心理 例题2 当前,部分中学生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出现了追求名牌的风气。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①摒弃盲目攀比,但不反对名牌;②名牌就是现代、前卫、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③反对盲目攀比,摒弃名牌;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对待名牌()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也就是要考虑收入能力这个动态因素。因为,信贷消费与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C 例题3“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已成为都市一大时尚。人们越来越舍得“花钱买健康”。对此,错误的认识是() A、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导学案 荣昌仁义中学李秀利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教学重难点】分析区域发展不同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走近荣昌】之“早期的我” 1.位置境域 荣昌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中丘陵的川东平行岭 谷区交接处,介于东经105o17山水棠城′~105o44′、北纬29o15′~29o41′之间。 2.地形地貌 荣昌区以浅丘为主,地势起伏平缓,平均海拔 300~400米,山岭南有古佛山中有螺罐山,北有铜 鼓山,最低处在东南部清江镇的濑溪河水面。地势 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起伏不大、相对平 坦。 3.气候特征 荣昌区属中亚热带湿润东南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气温17.8℃,年总积温6482℃,无霜期327天以上。 4.自然资源 荣昌区土种有水稻土、冲击土、紫色土和黄壤 四大土类及六个亚类。水能径流量 3.25亿m3,境内有大小溪河151条,以濑溪河流域最广。矿产资 源有煤炭、天然气、陶土、荣昌区全景图页岩、石 【你知道吗?】 1.据材料分析,为什么早期荣昌选址在昌州,以莲花广场为中心? 2.早期荣昌生产力水平如何? 3.以何种生产、生活方式为主? (可从农业、工业、交通、商业、城市、

灰岩、建材砂岩、石英岩和矿泉水等。建筑等方面分析) 【走近荣昌】之“农业社会的我” 荣昌粮食作物盛产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盛产茶叶、蚕桑、生姜等。畜禽类主要有 猪、羊、鹅,其中荣昌猪为世界八大名猪、中国三 大名猪之一。 农业产业呈现“南竹、北畜、中蚕桑,东园、 西茶、规模猪”的规模化产业格局。【咱们合作吧!!!】 1.促使荣昌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2.荣昌区种植水稻有哪些优势条件? 3.形成了哪些特色农业? 4.发展后期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从土地肥力、人均耕地、粮食产量等方面分析) 【走近荣昌】之“工业社会的我” 荣昌区特色产业众多。除畜牧产业优势独特之 1.为何板桥荣昌工业集中在板桥工业

高一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统编版)9.1 科学立法(导学案)

9.1 《科学立法》导学案 【预习案】 一、科学立法 (一)内涵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 ),不断提高法律的()。 (二)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1.():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2.():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 3.():制定行政法规 4.():制定部门规章 5.():制定地方性法规 6.():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7.():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三)坚持科学立法的标准 1.科学立法体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 具体要求:立法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 )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 2.科学立法符合()。 具体要求:要立(),立(),完善(),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3.立法必须遭循(),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 具体要求:要明确划分(),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 (四)怎么样坚持科学立法 1.科学立法要做到()。 在我国,()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2.科学立法要()。 要健全(),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3.科学立法要()。 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 ()。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讲授案】 总议题:国家治理的深刻革命 议题一:科学立法巩固法治根基 议题二:严格执法建设法治政府 议题三:公正司法守卫公平正义 议题四:全民守法倡导社会新风 议题一:科学立法巩固法治根基 基础过关:科学立法知多少? 结合预习,快速浏览教材,自行梳理: Ⅰ科学立法的内涵? Ⅱ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哪些? (提示:本问题比较简单,请同学们提前在教材上圈画知识点。) 材料: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新时期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新十六字方针。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这一变化被形象地称为依法治国“升级”到了2.0版。 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莫于川表示,在“依法治国1.0”时代,中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现在,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的立法工作进入精细化阶段,从“增量”转向“提质”。 材料: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的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教材分析 本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重点突破三个内容:一是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二是正确认识文化生活的“喜”与“忧”;三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本框包括以下三个目。第一目“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当今我国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生活对我们的影响;二是导致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多样性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技术支撑;文化生产的繁荣,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目的是表现当代文化生活的新特点:从未有过的斑斓色彩。 第二目“文化生活的‘喜’与‘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引发的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要积极管理,正确引导。 第三目“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多样性特点,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所坚持的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多种选择; (2)认识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 (3)理解大众文化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讨论、探究、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化现实问题的判断、比较、鉴别、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社会文化生活现状以及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喜”与“忧”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追求健康向上文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现象影响的意识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评价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我们文化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大众文化的含义 四、学情分析 通过《文化生活》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文化、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了解了我们的中华文化,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现在的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性强,他们关注社会,对流行文化的感受力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们对良莠不齐的流行文化缺乏分辨能力,对传统的主旋律作品

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高中政治必修一导学案(无答案):81国家财政

导学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国家财政 授课时间第十一周星期五第二节第 1次课授课时数2学时教学课型理论新授课□实验课□习题课□讨论课□实习(践)课□其它□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2 、识记财政的作用 3、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375697707.html,] 1、初步理解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能力 2 、初步理解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的能力 3、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 1、财政收入 2、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3、财政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财政政策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读书指导法□ 案例法□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多媒体□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一、呈现目标( 5 分钟) 1 、知道财政的含义和实质;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2 、识记财政的作用 3、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具体获取渠道,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4、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具体用途,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来源:学.科.网Z.X.X.K] 二、达成目标(35分钟)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及实质 (1)财政是国家的 (2)实质:财政是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其实质是。 2、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来源:学科网] 【点拨】正确认识财政:从财政的内容看,它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从财政的实现途径看,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来实现的;从财政的实质看,财政是一种分配关系。 3、财政的作用[来源:学科网ZXXK] (1)国家财政是 (2)国家财政具有 (3)国家财政具有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就是财政收入。 (2)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来源:学§科§网Z§X§X§K]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和 2、财政支出 (1)含义:就是财政支出[来源:学科网ZXXK] (2)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3)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①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 、、 ②财政收支平衡是指 财政盈余是指 财政赤字是指 ③国家应当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导学案(2)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标要求】 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就和农历。 【学习目标】 1.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女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灭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 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 3. 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学习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学习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自主探究】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 2. 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的主要资料来源是:①整理古书记载的农业知识;②采集民间歌谣谚语; ③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④自己在实践中的证明和丰富前人的经验。 3. 简述《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历史意义:《齐民要术》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 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祖冲之利用刘徽的方法,才取得圆周率计算成果。

9.4 全民守法-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导学案

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9.4 全民守法 【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要求。 2、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3、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因、要求。 教学难点: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探究、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讨论、情景导入 【课前预习】 1、全民守法的内涵是什么? 2、全民守法的原因是什么? 3、全民守法的要求有哪些? 4、如何推进全员守法(措施)? 【合作探究】

到超市购物微信扫码结算后发现活动商品仍然是原价,没有优惠2元,协商无果后,张先生诉至北京通州法院,要求商家赔偿500元。2019年9月3日,通州法院通报审结此案,法院认为商家构成价格欺诈,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据介绍,2018年12月12日,张先生到超市购物,发现店内啤酒有优惠促销活动:买立减2元。但张先生付完款还未走出超市大门时,通过小票上啤酒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享受优惠价。 试对本案各方行为作出评价。 【当堂检测】 1.面对某市政府启动的“植树增绿行动”,市民潘某决定“收声做事”,一是实地调研了解种树决策的合理性及其缺陷,二是给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表达态度。潘某的“做事”启示我们( ) A.要充分利用舆论监督这一最有效的监督方式 B.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C.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 D.要参与民主管理,不因人微言轻而放弃监督权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人越来越方便快捷地参与政治生活。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 A.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3.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晒客族”的一个口号是“没有不能晒的,只有不想晒的”。这种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网络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 B.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 C.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D.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 4. 中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用户账号数量巨大,账号乱象日益突出。有的假冒党政机关误导公众,有的假冒媒体发布虚假新闻,有的冒用他人身份侵害个人合法权益……这些乱象污染网络生态,侵害公众利益,已成为社会公害。针对这一现象,作为网民应该( ) A.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网络秩序 B.行使公民权利,充分表达意愿

江苏省南通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导学案(无答案):3.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⒈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发展、组成、工作过程。 ⒉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学习重难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学习流程】 【自主先学】 自主先学一: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主要功能。 自主先学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哪四个过程? 自主先学三: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 自主先学四:知道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组内研学】 查找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 ⒈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 ⒉国土管理、城市规划 ⒊邮电通信、交通运输、 ⒋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 【交流促学】 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有哪些案例? 【反馈评学】 1.下列关于GI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GIS是地图的延伸 B.GIS是一种快速但准确度不太高的技术 C.GIS是空间信息存储、表达、分析和交流的工具 D.GIS可解决人们难以解决的问题 2.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存储和处理的数据根据内容可分成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两大类。其中属于专题数据的是() A.地质B.水系C.植被D.交通 3.地理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空间信息B.数据信息C.图像信息D.综合信息 4.地理信息系统比纸质地图优越的功能有() ①它不仅有平面信息,还有三维立体信息 ②它有便捷的检索功能和大容量的信息库 ③它可以随时进行信息的切换、缩放、补充测算等,获得更新的信息 ④它不仅有空间数据信息,还有景观照片和动态的影像信息 A.①②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新学案 (十八) 法治社会

课后层级训练(十八)法治社会 1.近来,一篇《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先审判”》的文章引发关注,该文针对网络上一些民众对关注度较高的案件进行围观施压的做法提出委婉的批评,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该文的主旨强调() A.公民权利不能凌驾于法律正当程序之上 B.公民应珍惜和正确对待最基本政治权利 C.要充分发挥新闻监督这一有效手段作用 D.应适当削弱公民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权利 解析:选A材料强调法治的程序性,提醒公众不能用偏激的观点去施压,甚至“绑架”法律的正当程序,A项符合题意;我国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B项与材料无关;C项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削弱公民对司法机关监督的权利”这一说法错误。 2.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我国制定实施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然而,十余年来非法捕猎珍稀动物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启示我们() A.人类应尊重和保护自然,不得伤害自然界的任何动物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C.依法治国就是国家制定法律,每个公民遵守法律 D.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养 解析:选D A项说法错误;一般违法但不构成犯罪的行为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B项错误;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C项错误,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当选。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集中一年时间在全区广泛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 ③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④司法体制和维护权益机制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A材料关键信息是“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①②③符合活动的意义;司法体制和维护权益机制不是依靠该活动解决的,④与题意不符。

高中政治必修三51意识的本质导学案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意识的本质。(2)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3)通过对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反映的事例,分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通过人与动物心理的形成区别,分析说明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能力目标: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自己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意识的本质的学习,理解人的意识的形成,进一步感悟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学法指导】1、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2、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 【自主学习】 一、知识图表 二、基础梳理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______ _____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 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_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2.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___的产物,_________的产物。意识不仅是_____ ________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____________的产物。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_____ __________,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_______的机能。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形成,不仅需要人脑,还必须有_____ _______。不管是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都是人脑对_____________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________________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因此,意识是_________的主观映象。离开了_________,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 2.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_ ____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______________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______________的主观映象。因此,物质是_________的,意识是_________的,_________决定_________。 三、问题导学 1. 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 2.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含义: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与物质: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工国西气东输为例(第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 2、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①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 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 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等产业的发展潜力。 2.从具体意义分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动东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质量 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的要求。 ③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 来的环境压力。 问题探究: 哪些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