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造力的测量

创造力的测量

创造力的测量
创造力的测量

创造力的测量

(一)创造力的测量性质

创造力的测量性质创造力测量是能力测量的一种。创造力测量与智力测量的显著区别是:创造力测量着重测量未知的、新颖独特的答案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智力测量则着重测量唯一的、确定的答案与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创造力的测量方法

1.实验法。创造力测量的实验法,就是通过在实验室中,给被试设置特定的问题情境,并控制和改变一些条件,要求被试作出反应,根据反应结果来测量其创造力的一种研究方法。下面就是用实验法来研究功能固着对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影响。

梅尔(N. R. F. Mairer, 1933)设计了一个“两绳相接问题”,即由于两条系在天花板上的绳子相距太远,不能直接相接起来,除非在一个绳子下端系上一个重物,将此绳子与重物当作钟摆,这样就能把两条绳子连接起来。

图5.3梅尔的两根绳子问题

后来,伯彻和罗兵维茨(Birch & Rabinowitz, 1951)采用梅尔的问题,实验者在墙角上放置有电开关和接电器两种物体,这两种物体可以作为重物来用。实验条件共分三种;条件一,要求被试事先使用电开关;条件二,要求被试事先使用接电器;条件三(控制组),要求被试事先不使用电开关和接电器。实验结果如表5.3所示。

功能的固着与灵活性实验5.3 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条件一下,即事先用过电开关的被试,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只有22%的人用电开关,78%的人用接电器。在条件二下,即事先用过接电器的被试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无一人使用接电器。而控制组的被试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两种物体的机会是相等的,即都是50%。这表明物体的通常用途,阻碍了人们想到其新的用途。

2.评定法。评定法就是由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创造力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根据评价的结果,可以测量出学生创造力的高低。

使用评定法来测量创造力,一般包括如下过程:首先是形成一个评定专家小组;其次是每个专家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评价;最后综合每个专家的评价形成一个总的评定。

在运用评定法来测量学生的创造力时,只有注意如下几点才能保证该方法的质量。第一,专家小组成员的确立应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如果是评定学生美术方法的创造力,专家小组成员应由美术方面的专家组成;如果是评定学生音乐方面的创造力,专家小组成员应由音乐方面的专家组成。第二,每个专家独立评定,各个专家之间不能相互讨论。第三,在评定之前确立评定的标准,即确定从哪几个维度来进行评定。

有人(艾曼贝尔,1987)在测量儿童的艺术创造力时就应用了这一方法。评定小组成员由7名具有五年以上艺术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被试是22名7-11岁的女孩子。实验中,实验者首先提供给每个儿童相同的材料,即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薄纸、胶水和一张白纸板。要求儿童用这些材

料在白纸上创造出一个新奇图案。在所有的孩子完成后,将这些作品给7名专家,让他们作出评定。结果表明不同专家对同一作品的评价一致性非常高。

3.测验法。测验法就是通过心理测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学生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常模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对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水平作出评价。

著名的创造力测验有如下几种。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1(.

该测验主要是根据吉尔福德(1959)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发散思维部分编制的,所以又称吉尔福德创造力测验,公布于1960年。该测验适合于初中水平的学生使用。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共由14个分测验组成,它们是语词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系流畅性、表达流畅性、非常用途、解释比喻、用途测验,故事命名、事件后果的估计,职业象征、作图、略图、火柴问题、装饰。前10个分测验要求被试作出言语反应,故称言语测验;后4个分测验要求被试对图形作出反应,故称图形测验。

测验结果能够给出被试创造力的三个分数,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分数。测验的分半信度达到0.6以上。

(2)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该测验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托兰斯(1966)编制。

该测验由12个分测验构成三套创造力量表。每套量表都有两个复本。第一,语词创造力量表,由7个分测验组成,即询问、猜测原因、猜测结果、产品改进、不寻常用途、不寻常问题和假设。第二,图形创造力量表,由2个分测验组成,即图像构建、图像完成、平行线或圆。第三,语词声音创造力量表,由2个分测验组成,即声音想象、拟声字想象。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适用于从幼儿园儿童到研究生水平的学生,但是对于4年级以下的学生,必须进行个别施测。最后测量的结果能够给出被试创造性思维的三个分数,即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分数。

(3)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该测验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盖策尔斯和杰克逊(Getzels &Jackson, 1962)编制。

测验共有5项题目,部分题目来源于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第一项,语词联想;第二项,用途测验;第三项,隐蔽图形;第四项,完成寓言;第五项,组成问题。

该测验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高中阶段的学生。集体测试时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测验结果是给出三个分反应数量(类似于流畅生)、新奇性(类似于独创性)和多样性(类似于变通性)。:

数.

个性化教育测评系统

个性化教育测评系统 概述 个性化教育测评系统在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国内具有代表性和领先性的个性化教育测评系统主要是以平盟教育会诊式辅导为代表,已经并继续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教育特色的测评体系之路。 一、定义 所谓个性化教育测评系统(Personalized Education Assessment System),就是指根据被教育对象的特点制订诊断内容并从而分析诊断结果的教育技术系统。 二、目的 为教育者提供科学诊断报告,教育者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有效的教育目标和培训方法,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整合教育资源,达到望闻问切、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的效果。 三、内容 以家长学生为教育主体对象,体现出个性化教育观的要求。个性化教育测评系统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一)家长 (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认知水平、父母角色定位程度、父母管理类型、父母教子方式、家庭教育现状、家长焦虑症诊断、家庭教育成功指数、理想家教环境、(三)亲子关系孩子的了解程度、孩子对家长的依恋类型、亲子关系融洽程度、亲子关系的科学性、理想的亲子关系、

(四)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人身体素质、爱好特长、意志品质、道德培养、理想目标的影响。 (二)学生 1、学能学习动机、注意力、智力测评、学习态度与风格、学习习惯与类型、课堂听讲、自学方法、复习考试、应试作答技巧、考试焦虑程度与心理控制能力、 2、心理心理健康程度、逆反心理、挫折承受能力、学习压力承受、情绪稳定性、抑郁程度、焦虑程度、心理适应性、人际关系、 3、学科 四、个性化教育的两层含义: 1、是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的个性,突出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2、是指教育的个人化或个别化,包括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等。 五、个性化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 1、时代呼唤个性化教育。 2、个性教育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素质教育本质特征决定中小学教育更应注重个性化教育。 4、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决定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5、共性教育化的弊端决定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374387027.html,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及评分方法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 表及评分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及评分方法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通过测验个人的一些性格特点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来测量个人的创造性倾向。它可以用来发现那些有创造性的个体。高创造力的个体在进行创造性工作时更容易成功,低创造力的个体则循规蹈矩,更适合进行常规型的工作。趋于冒险,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勇于挑战未知的人就是创造性倾向强的人。 创造性的个体被认为具有以下认知和情感特质:想象流畅灵活,不循规蹈矩,有社会性敏感,较少有心理防御,愿意承认错误,与父母关系密切等。 题目 (1)在学校里,我喜欢试着对事情或问题作猜测,即使不一定都猜对也无无所谓。 (2)我喜欢仔细观察我没有看过的东西,以了解详细的情形。 (3)我喜欢听变化多端和富有想像力的故事。 (4)画图时我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 (5)我喜欢利用旧报纸,旧日历以及旧罐头等废物来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 (6)我喜欢幻想一些我想知道或想做的事。 (7)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会继续完成尝试,直到成功为止。 (8)做功课时我喜欢参考各种不同的资料,以便得到多方面的了解。 (9)我喜欢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情,不喜欢去找其他的新的方法。 (10)我喜欢探究事情的真假。 (11)我不喜欢做许多新鲜的事。 (12)我不喜欢交新朋友。 (13)我喜欢一些不会在我身上发生的事情。

(14)我喜欢想像有一天能成为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 (15)我会因为一些令人兴奋的念头而忘记了其他的事。 (16)我宁愿生活在太空站,也不喜欢在地球上。 (17)我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固定的答案。 (18)我喜欢与众不同的事情。 (19)我常想知道别人正做什么。 (20)我喜欢故事或电视节日所描写的事。 (21)我喜欢和朋友一起,和他们分享我的想法。 (22)如果一本故事书的最后一页被撕掉了,我就自己编造一个故事把结局补上去。(23)我长大后,想做一些别人长大从来没想过的事情。 (24)尝试新的游戏和活动,是一件有趣的事。 (25)我不喜欢太多的规则限制。 (26)我喜欢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的答案也没关系。 (27)有许多事情我都很想亲自去尝试。 (28)我喜欢没有人知道的新歌。 (29)我喜欢在班上同学面前发表意见。 (30)当我读小说或看电视时,我喜欢把自己想像成故事里的人物。 (31)我喜欢幻想200年前人类生活的情形。 (32)我常想自己编一首新歌。

幼儿创造力的特点

幼儿创造力的特点 幼儿创造力的特点有哪些 1、在倾听、观察或做事时,精神高度集中,以至听不见别人的说 话或忘了吃饭等。如“哦,我没听见你叫我吃饭。” 2、异常的活跃、难以安静。例如他会说:“我正在思考问题,我 不能坐下。” 3、说话时喜欢用比喻,而且比喻又很别致。如“我觉得自己像一 条即将变成蝴蝶的毛毛虫。” 4、有向思想挑战的倾向。如“为什么书上说的都对呢?” 5、有追根究底的倾向。如“妈妈,我查看了所有的参考书,也看 了电视的特别节目,而且问过老师,可我还是不知道上帝在哪里!” 6、观察事物很仔细。如“嗨,这只蜈蚣只有41条腿。” 7、渴望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别人。 8、即使在闲暇的时间也不放弃创造性活动。如他会说“休息时, 我做了样东西。” 9、把两个毫无关系的东西联系起来。如“嘿,妈妈,你的新帽子 简直像个飞碟。” 10、坚持把自己的某种想法付诸实施。 11、对各种事情表现出好奇,并渴望了解它们。如“我就是想知 道从这个院子的房顶上看出去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就爬上了房顶。” 12、自发地使用实验检验自己的想法。如“我以为面粉加颜料就 能做成橡皮泥,结果都发霉了。”

13、有做各种试验的习惯。如“我往洗鸟池里放过清洁剂,不过没有一只鸟来洗。今天我想试试泡沫洗衣粉。 14、忠实于真理并强烈地探求真理。如“我觉得世界上真的不存有什么妖精。” 15、有独立的行为。如“让我一个人想一会儿能够吗?” 16、敢于提出新观点。如:“我觉得应该允许儿童投票表决。” 17、不易分散注意力。如“我还不能出去,我必须等我的试验做完了才能和你出去。” 18、善于获得物体间的新组合。如“就用线和铅笔做圆规吧。” 19、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的提出问题的水平。如“雪融化后,白色到哪儿去了呢?” 20、有寻求变通办法和探究新的可能性的倾向。如“这只旧皮鞋能够做个花盆。” 21、能自觉地独创性地学习。如“昨天我去图书馆把所相关于蚊子的书都查过了。” 22、乐于思考或提出一些调皮的问题。如“如果狗是主人而人是宠物,会怎样呢?”

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一、创造力的概念 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二、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逐步掌握读、写、算等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大量的间接的知识经验,学会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来掌握概念,学会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逻辑判断和推理、论证,这些大大促进了儿童书面言语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儿童的一些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和品质也形成和发展起来。这一切使得儿童在心理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小学生心理诸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影响着他们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小学生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想象创造性的发展和思维创造性的发展两个方面。 (一)想象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儿童入学后,想象的创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日益发展起来。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再造想象占很大比例,随着经验的逐步丰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想象的创造成分也随之增加,想象的内容也更细致、丰富,并且能在词的水平上进行生动和形象的联想,初步具有了创造想象的能力。有人在研究小学生作文中想象能力的发展中发现,一、二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必须以具体形象作为支柱,谈不上什么创造;三、四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以真实为主,适当地加工修饰,有创造想象的因素;五、六年级的儿童写人物的时候,表现出明显的创造力。 (二)思维创造性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初步的完善和发展。随着小学生思维的整体发展,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也在不断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有人根据对创造性水平较高的小学生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认为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有如下特点。(1)思维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85%的小学生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受到成人的帮助,但每篇小论文都凝聚着他们独立思维的智慧。(2)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的矛盾。小学生的思维还十分肤浅,但思维深刻性在创造活动中也时有体现。(3)思维的流畅性与滞涩性的矛盾。小学生联想自然、想象活泼,往往导致新的发现。但在创造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思维方法的单一、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也常有思路中断或进展缓慢的滞涩现象。 (4)思维的发散性与单一性的矛盾。发散思维与单一思维在小学儿童的活动中往往此起彼伏,有时思路较广,有时钻人死胡同,很难自拔。(5)思维的能动性与不随意性的矛盾。一方面他们都能使思维始终指向于明确的创造对象和研究主题;另一方面,他们还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创造活动,不随意思维、被动思维的惰性仍占有较大的成分。 (三)创造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小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是一个受各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过程。许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一致发现,小学生的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地前进。其进程为:小学一至三年级呈直线上升的状态;小学四年级不再上升或略有下降;小学五年级又回复上升;小学六年级至初中一年级再次出现不再上升或有所下降的态势。

创造力测试完整版(带评分标准)(尤金

创造力测试 美国普林斯顿创造才能研究公司总经理、心理学家尤金?劳德塞,根据几年来对善于思考、富有创造力的男女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经理的个性和品质的研究,设计了下面这套简单的试题,试验者只要10分钟的时间,就可知道自己是否具有创造才能。当然,如果你需要慎重考虑一下,适当延长试验时间也不会影响测试效果。 试验时,只要在每一句话后面,用一个字母表示你同意或不同意: (1)同意的用A,不同意的用C,吃不准或不知道的用B; (2)回答必须准确、忠实,不要猜测。 实验试题: 1.我不做盲目的事,也就是我总是有的放矢,用正确的步骤来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 A B C 2.我认为,只提出问题而不想获得答案,无疑是浪费时间。 A B C 3.无论什么事情,要我发生兴趣,总比别人困难。 A B C 4.我认为,合乎逻辑的、循序渐进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A B C 5.有时,我在小组里发表的意见,似乎使一些人感到厌烦。 A B C 6.我花费大量时间来考虑别人是怎样看待我的。 A B C 7.做自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比力求博得别人的赞同要重要得多。 A B C 8.我不尊重那些做事似乎没有把握的人。 A B C 9.我需要的刺激和兴趣比别人多。 A B C 10.我知道如何在考验面前,保持自己的内心镇静。

A B C 11.我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解决难题。 A B C 12.有时我对事情过于热心。 A B C 13.在无事可做时,我倒常常想出好主意。 A B C 14.在解决问题时,我常常单凭直觉来判断“正确”或“错误”。 A B C 15.在解决问题时,我分析问题较快,而综合所收集的资料较慢。 A B C 16.有时我打破常规去做我原来并未想到要做的事。 A B C 17.我有收藏癖。 A B C 18.幻想促进了我许多重要计划的提出。 A B C 19.我喜欢客观而又理性的人。 A B C 20.如果要我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两种职业中选择一种,我宁愿当一个实际工作者,而不当探索者。 A B C 21.我能与自己的同事或同行们很好地相处。 A B C 22.我有较高的审美感。 A B C 23.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在追求着名利和地位。 A B C 24.我喜欢坚信自己的结论的人。 A B C 25.灵感与获得成功无关。

最新个性化测评试卷

个 性 化 学 习 测 评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制

学习情况个性化测评问卷 姓名:_____ 性别:_____ 年级:_____所在学校:__________测评日期:_______电话:_____ 为了做出科学的评价和向你提供最佳学习解决方案,请你在选择答题时,尽可能做到真实、准确、客观。这一点十分重要。 请不要为你的表现担心,这不是考试,无所谓对与错。我们只是要求问题的答案能够反映你的真实现状,以利于我们向你提供最佳方案。可以说,检测结果越真实,你得到的学习解决方案越科学,越有利于你学习成绩的提高。我们非常需要你与我们之间的互相信任和配合。你即将开始的是一段神奇的自我探索之旅,非常轻松,又十分有趣。让我们开始吧! 一、学习风格 (一)天赋评价: 在下述每一题目中,选择你所擅长的项目(多选题),在前面的方框中打对勾。 1.()在心中演奏音乐()演奏乐器()吹口哨或哼小曲()保持旋律和节奏 ()唱歌()学习演奏新乐曲()收集唱片和磁带 ()记忆歌曲()编写歌曲()作曲 2.()运用数字()下象棋或国际象棋()科学或数学项目 ()擅用金钱()用电脑()做实验 ()解逻辑迷津()用计算器()解数学题()在心中玩数字游戏 3.()推测故障原因()安装东西()拆卸组装()发明 ()开机器()保养车子()做东西()了解工作原理 ()在手边放着工具()做日常家用修理 4.()拼写()阅读()谈话()编写或讲述故事 ()记忆名字和故事()猜字迷()用词语思考()写计划和提纲 ()解释想法()阅读时获得要点 5.()绘图或复制图形图样()形象思考()玩拼图或迷宫 ()记忆看到的事务()看地图或图表()知道东西放置的地点 ()有方位感(认路)()绘画()随意写画 ()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 6.()排球,篮球或网球()跳舞()骑车,滑冰,户外活动 ()打字或缝纫()徒步走或跑步()打锤或拉锯 ()做模型或手工()滑水板,滑雪板,滑雪 ()游泳或冲浪()工工整整地写字 7.()独自一人待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保持独立 ()注意自己的优点()照顾自己()有嗜好()有主见 ()自己做事()思考自己的生活()为自己要做的事做计划 8.()交朋友()帮助别人()集体游戏或小组活动 ()公平()照看小孩()平息争论()理解别人 ()与人相处融洽()解决人际矛盾()主持会议或领导小组活动 (二)兴趣评价: 兴趣优先顺序量表:按照优先顺序列出您的兴趣,包括生活中所有您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填入下列顺序量表中,按照降序排列。3表示最有兴趣的事情。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你对各科的学习兴趣并分别写出相关原因。 你觉得你学习成绩不高的原因在哪里?你觉得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 写出你所在学校(班级)的学习氛围对你的影响。 (三)感知模式评价: 第一部分: 下列每一题目中,把符合自己情况的字母填入()里(单选)。 1.我喜欢() A.听故事 B.看电影C.户外活动 2.我最好的记忆方式()A.对自己反复地说B.在脑海里构思图像C.动手做 3.我能较好地理解说明书,当……()

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一、完整测量表 这是一份帮助你了解自己创造力的练习。在下列句子中,如果你发现某些句子所描述的情形很适合你,则请在题后的表格里“完全符合”的选项内打钩;若有些句子只是在部分时候适合你,则在“部分适合”的选项内打钩;如果有些句子对你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则在“完全不符”的选项内打钩。 注意: 1.每一题都要做,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想。 2.所有题目都没有“正确答案”,凭你读完每一句的第一印象作答。 3.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尽可能地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愈快愈好。 4.切记:凭你自己的真实感受作答,在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内打钩。 5.每一题只能打一个钩。 1.在学校里,我喜欢试着对事情或问题作猜测,即使不一定猜对也无所谓。 2.我喜欢仔细观察我没有见过的东西,以了解详细的情形。 3.我喜欢变化多端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4.画图时我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 5.我喜欢利用旧报纸、旧日历及旧罐头盒等废物来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 6.我喜欢幻想一些我想知道或想做的事。 7.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会继续尝试,直到完成为止。 8.做功课时我喜欢参考各种不同的资料,以便得到多方面的了解。 9.我喜欢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情,不喜欢去找其他新的方法。 10.我喜欢探究事情的真相。 11.我喜欢做许多新鲜的事。 12.我不喜欢交新朋友。 13.我喜欢想一些不会在我身上发生的事。 14.我喜欢想象有一天能成为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 15.我会因为一些令人兴奋的念头而忘了其他的事。 16.我宁愿生活在太空站,也不愿生活在地球上。 17.我认为所有问题都有固定答案。 18.我喜欢与众不同的事情。 19.我常想要知道别人正在想什么。 20.我喜欢故事或电视节目所描写的事。 21.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和他们分享我的想法。 22.如果一本故事书的最后一页被撕掉了,我就自己编造一个故事,把结果补上去。 23.我长大后,想做一些别人从没想过的事。 24.尝试新的游戏和活动,是一件有趣的事。 25.我不喜欢受太多规则限制。 26.我喜欢解决问题,即使没有正确答案也没关系。 27.有许多事情我都很想亲自去尝试。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评量表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评量表 一:指导语 这是一份帮助你了解自己创造力的表单。在下列句子中,如果你发现某些句子所描述的情形很适合你,则请在题后的表格里“完全符合”的选项内打“√”;如果某些句子只是在部分时候适合你,则在“部分符合”的选项内打“√”;如果某些句子对你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则在“完全不符”的选项内打“√”。 每一题都要做,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思考;所有题目都没有“正确答案”,凭你读完每一句的第一印象作答;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尽可能地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完成,越快越好。 凭自己的真实感受作答,在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内打“√”;每一题只能打一个“√”。 二:完整测试问卷

三:评分方法 本量表共 50 题,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四项。 冒险性:1、5、21、24、25、28、29、35、36、43、44 这 11 道题。其中 29、35 为反面题目。得分顺序分别为:正面题目完全符合3 分、部分符合 2 分、 完全不符 1 分;反面题完全不符3 分、部分符合 2 分、完全符全 1 分。 好奇性:包含 2、8、11、12、19、27、33、34、37、38、47、48、49 这 14 道题其中12、14 为反面题。计分方法同冒险性题目。 想象力:包含 6、13、14、16、20、22、23、30、31、32、40、45、48、49、 这 14 道,其中 12、14 为反面题。计分方法同冒险性性题目。 挑战性:包含 3、4、7、9、10、15、17、18、26、41、42、5 这 12 道题,其中 4、9、17 为反面题。计分方法同冒险性题目。 计算自己的最后得分,得分高则说明能力强、得分低则说明能力差。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 知 教体艺[2015]5号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一、完整测量表 这是一份帮助你了解自己创造力的练习。在下列句子中,如果你发现某些句子所描述的情形很适合你,则请在题后的表格里“完全符合”的选项内打钩;若有些句子只是在部分时候适合你,则在“部分适合”的选项内打钩;如果有些句子对你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则在“完全不符”的选项内打钩。 注意:[下载自******管理资源吧] 1.每一题都要做,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想。 2.所有题目都没有“正确答案”,凭你读完每一句的第一印象作答。 3.虽然没有时间限制,但尽可能地争取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愈快愈好。 4.切记:凭你自己的真实感受作答,在最符合自己的选项内打钩。 5.每一题只能打一个钩。 1.在学校里,我喜欢试着对事情或问题作猜测,即使不一定猜对也无所谓。 2.我喜欢仔细观察我没有见过的东西,以了解详细的情形。 3.我喜欢变化多端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4.画图时我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 5.我喜欢利用旧报纸、旧日历及旧罐头盒等废物来做成各种好玩的东西。 6.我喜欢幻想一些我想知道或想做的事。 7.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会继续尝试,直到完成为止。 8.做功课时我喜欢参考各种不同的资料,以便得到多方面的了解。 9.我喜欢用相同的方法做事情,不喜欢去找其他新的方法。 10.我喜欢探究事情的真相。 11.我喜欢做许多新鲜的事。 12.我不喜欢交新朋友。 13.我喜欢想一些不会在我身上发生的事。 14.我喜欢想象有一天能成为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 15.我会因为一些令人兴奋的念头而忘了其他的事。 16.我宁愿生活在太空站,也不愿生活在地球上。 17.我认为所有问题都有固定答案。 18.我喜欢与众不同的事情。 19.我常想要知道别人正在想什么。 20.我喜欢故事或电视节目所描写的事。 21.我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和他们分享我的想法。 22.如果一本故事书的最后一页被撕掉了,我就自己编造一个故事,把结果补上去。 23.我长大后,想做一些别人从没想过的事。 24.尝试新的游戏和活动,是一件有趣的事。 25.我不喜欢受太多规则限制。

创意的四个特点

创意的四个特点:新奇,惊人,震撼,实效 创意是传统的叛逆; 是打破常规的哲学; 是导引递进升华的圣圈; 是一种智能拓展; 是一种文化底蕴; 是一种闪光的震撼; 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 是宏观微照的定势, 是点题造势的把握; 是跳出庐山之外的思路, 超越自我,超越常规的导引; 是智能产业神奇组合的经济魔方; 是思想库、智囊团的能量释放; 是深度情感与理性的思考与实践; 是思维碰撞、智慧对接; 是创造性的系统工程; 是投资未来、创造未来的过程。 创意思维的训练方法 一、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 脑力激荡法:强调集体思考的方法,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于指定时间内,构想出大量的意念,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 自由地激发扩散性思维,发挥联想力,又能有层次地将各类想法组织起来,以刺激大脑做出各方面的反应,从而得以发挥全脑思考的多元化功能。 六、逆向思考法 七、分合法(Synectics) 八、属性列举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 提出改良或改变的构想。 九、希望点列举法 不断的提出“希望”、“怎样才能更好”等等的理想和愿望,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十、优点列举法 这是一种逐一列出事物优点的方法,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 十一、缺点列举法 这是一种不断的针对一项事物,检讨此一事物的各种缺点及缺漏,并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十二、检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

检核表法是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先制成一览表,对每项检核方向逐一进行检查,以避免有所遗漏。此法可用来训练员工思考周密,及有助构想出新的意念。 十四、目录法 比较正统的名称是“强制关联法”,意指在考虑解决某一个问题时,一边翻阅资料性的目录,一边强迫性的把在眼前出现的信息和正在思考的主题联系起来,从中得到构想。 十五、创意解难法 此模式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应以有系统有步骤的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人们购回后按照其内附赠的种植说明,只要每天浇水,便能长出手指粗细的黄瓜、弹丸似的番茄、拳头大的黄瓜等;一般情况下,一本“番茄书”经培育可长出150—200个迷你果,一本“黄瓜书”可结出50—70条袖珍瓜。这种时尚新颖的创意产品一度在日本成为最为畅销的工艺创意产品。

创造力的测量

创造力的测量 (一)创造力的测量性质 创造力的测量性质创造力测量是能力测量的一种。创造力测量与智力测量的显著区别是:创造力测量着重测量未知的、新颖独特的答案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智力测量则着重测量唯一的、确定的答案与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创造力的测量方法 1.实验法。创造力测量的实验法,就是通过在实验室中,给被试设置特定的问题情境,并控制和改变一些条件,要求被试作出反应,根据反应结果来测量其创造力的一种研究方法。下面就是用实验法来研究功能固着对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影响。 梅尔(N. R. F. Mairer, 1933)设计了一个“两绳相接问题”,即由于两条系在天花板上的绳子相距太远,不能直接相接起来,除非在一个绳子下端系上一个重物,将此绳子与重物当作钟摆,这样就能把两条绳子连接起来。 图5.3 梅尔的两根绳子问题 后来,伯彻和罗兵维茨(Birch & Rabinowitz, 1951)采用梅尔的问题,实验者在墙角上放置有电开关和接电器两种物体,这两种物体可以作为重物来用。实验条件共分三种;条件一,要求被试事先使用电开关;条件二,要求被试事先使用接电器;条件三(控制组),要求被试事先不使用电开关和接电器。实验结果如表5.3所示。

表5.3 功能的固着与灵活性实验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条件一下,即事先用过电开关的被试,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只有22%的人用电开关,78%的人用接电器。在条件二下,即事先用过接电器的被试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无一人使用接电器。而控制组的被试在解决问题时,使用两种物体的机会是相等的,即都是50%。这表明物体的通常用途,阻碍了人们想到其新的用途。 2.评定法。评定法就是由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创造力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根据评价的结果,可以测量出学生创造力的高低。 使用评定法来测量创造力,一般包括如下过程:首先是形成一个评定专家小组;其次是每个专家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评价;最后综合每个专家的评价形成一个总的评定。 在运用评定法来测量学生的创造力时,只有注意如下几点才能保证该方法的质量。第一,专家小组成员的确立应有针对性,也就是说,如果是评定学生美术方法的创造力,专家小组成员应由美术方面的专家组成;如果是评定学生音乐方面的创造力,专家小组成员应由音乐方面的专家组成。第二,每个专家独立评定,各个专家之间不能相互讨论。第三,在评定之前确立评定的标准,即确定从哪几个维度来进行评定。 有人(艾曼贝尔,1987)在测量儿童的艺术创造力时就应用了这一方法。评定小组成员由7名具有五年以上艺术工作经验的人员组成,被试是22名7-11岁的女孩子。实验中,实验者首先提供给每个儿童相同的材料,即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薄纸、胶水和一张白纸板。要求儿童用这些材料在白纸上创造出一个新奇图案。在所有的孩子完成后,将这些作品给7 名专家,让他们作出评定。结果表明不同专家对同一作品的评价一致性非常高。 3.测验法。测验法就是通过心理测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采用标准化的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学生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常模比较,最后根据比较结果对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水平作出评价。 著名的创造力测验有如下几种。 (1)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 该测验主要是根据吉尔福德(1959)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发散思维部分编制的,所以又称吉尔福德创造力测验,公布于 1960年。该测验适合于初中水平的学生使用。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创造力测验共由14个分测验组成,它们是语词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系流畅性、表达流畅性、非常用途、解释比喻、用途测验,故事命名、事件后果的估计,

创造性人格特征

创造性人格特征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创造性人格的特征 发散思维中的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与创造性行为有高相关,也发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之间有高相关,从而概括出创造性人格的一些特点;戴维斯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10条创造性人物共有的人格品质;克尼洛的研究是在对已有关于创造性人格的元分析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创造性人格特征包 括12个项目:①智力属中上等;②观察力;③流畅性;④变通性;⑤独创性;⑥精致性;⑦怀疑;⑧持久性;⑨智力的游戏性;⑩幽默感;(11)独立性;(12)自信心。 创造性人格特征 所谓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青 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中等或中上等智商。关于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在国际上较着名的有两家。吉尔福特提出八条: (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2)有旺盛的求知欲; (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动机有深究的动机; (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 (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 (6)有文艺天赋;

(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的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中。 (1)对含糊的容忍; (2)愿意克服障碍; (3)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的发展; (4)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动; (5)有适度的冒险精神; (6)期望被别人认可;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的兴趣; (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 (8)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 我们则奖创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或创造性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及其表现,即(1)健康的感情,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2)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 (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

创造力测验

创造力测验 对创造力的测量至今仍是心理测验中的一个难点。首先,对什么是创造力,至今仍无统一的定义。创造力的概念是在19世纪才开始使用的,最初是应用于艺术领域,创造者与艺术家是等同的。直至20年代,“创造”一词才开始应用于整个文化领域,具有“新奇”的含义。创造力是人的高级能力,正是“创造”才有了今天的世界。一般认为,创造力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能力,是以直观力、思维力、想象力为基础,产生改革旧事物所需要的灵感和创造性设想的能力,也是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改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和新产品的能力。这一定义仍停留于思辨阶段,而且范围过大。此外,在对创造力的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和特点上,采用分析天才人物传记、与天才人物交谈的方法。在对创造力的测量上,采用的是开放性测量题目,例如1896年,比奈曾最先编制无固定答案的题目,吉尔福德(J.P.Guilford)也用这种方法测查过创造力。开放性题目既说明了创造力与智力的不同之处,也预示着创造力测验在评分上的主观性及非标准性。此种状况至今仍无人突破。 创造力是以多种心理特质为基础的。它的智力因素有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吉尔福德研究表明,创造力的思维特点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这在下文中将会有介绍。)、想象能力;非智力因素包括个人的兴趣、情绪、意志、性格及道德情操等。创造力不等同于智力,它与智力的关系如图6-4所示: 整个三角形表示智力与创造力之间的正相关趋势,智力低者,创造力必然低,而智力高者,并不意味着创造力很高,因此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以下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创造力测验。 一、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又称吉尔福德智力结构测验,是吉尔福德及其同事在对智力结构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主要测量发散思维。吉尔福德认为发散思维是思维向不同方向分散的能力,它不受给定事实的局限,使得个体在解决问题时能产生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路。图6-5是智力结构模型中发散思维块的位置,它属于操作维度的部分,与内容、成果维度组成了一个个智力因素,图中的字母代表已有测验能进行测量的因素。 现将各个测验方法简介如下。 ①词语流畅性(DSU):迅速写出包含某个字母的单词,例如:“O”──load,over,pot…… ②观念流畅性(DMU):迅速列举属于某一种类事物的名称,例如“能燃烧的液体”──汽油、煤油、酒精……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我部制定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提出以下要求。 一、建立中小学艺术教育测评制度,是检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改进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狠抓落实。要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步骤,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二、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自2015年开始试点实施。教育部将建立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请各省(区、市)推荐1-2个地市或2-5个县市作为实验区,于6月20日之前将名单报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各地教育部门也要抓好一批实验区,进一步完善艺术素质测评指标、内容和相关配套政策,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大交流力度,及时总结并推广典型经验。 三、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以学年为单位进行。各地中小学校于9月底前将2014-2015学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报表》报至当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自评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纳入校长考核内容。各地要加强对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的指导和管理,要将自评项目作为监测教育发展和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督导检查。 四、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自2015年开始实施。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按要求逐级报送年度报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12月底前将2015年度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报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各地要把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制度,通过年度报告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地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教育部 2015年5月25日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

2020年南海区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测评信息学命题大纲

附件1、 2020年南海区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测试命题大纲 为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有关“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的精神,高效推进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实施,进一步提升我区中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并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和特长发展的机会,结合我区现状开展中小学生程序设计水平测试工作。为使测试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化开展,特制定本命题大纲。 一、命题的总体原则 测试命题的总体原则为: 1.命题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将注重以下的几个方面: (1)想象力与创造力; (2)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人文精神:包括与人的沟通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恒心和毅力,审美能力等。 2.命题应注重趣味性、新颖性、知识性、应用性,并要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和知识水平;要注重问题分析、方法灵活、思维多样性和创新性,引领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3.命题工作既要规范又要创新。每年试题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适应活动发展的新要求,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优秀学生的发展。 4.依据难易适中,题量适当,全面和重点结合,既能反映出学生的基本知识,也能体现出编程解题能力差异。 二、小学乙组 小学乙组测试主要目的是检测四年级学生初步的算法思想和GoC程序实现能力,进一步发掘和培养具有编程天赋的小学苗子,并为衔接高年级培养作准备。 (一)命题的基本思路 1.使用WebGoC作为编程环境。 2.命题内容要紧密结合小学的算术知识、小学几何知识和GoC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加强与学生生活、学习及社会活动的联系。 3.命题要尽可能使用有创意的图形来测试学生的GoC语言基本控制结构、数组等程序设计元素的运用能力,考察学生的程序设计思维。程序处理的结果以输出图形的方式表示。 4.考察学生细心阅读、理解试题,利用编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范围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

附件1 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了解掌握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状况,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覆盖到全体学生。 第三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对学生的特长激励。 第四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见附表)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 第五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第六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的依据是学生的写实记录、

成绩评定,同时参考教师评语、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学校可分年级段组织实施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及时汇总、整理、存档、上报。 第七条学校要如实记录每一名学生的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测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八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生艺术素质纳入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附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试行)

创造力测试

常见的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沃利奇-凯根测验》等。常见的创造力人格测量工具有《发现才能团体问卷》、《你属于哪一类人》、《探究兴趣问卷》。《发现才能团体问卷》是瑞姆(S.Rimm)和戴维斯(G.Davis)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使用 世界上最早的创造力测试 Posted by Ray | Posted in 创造力小故事| Posted on 18-10-2010 标签:创造力, 故事, 测试 X 您好!如果您是第一次光临意享博客, 您可能需要订阅本站的内容 以及更新. Power ed by WP Gr ee t B ox Word Pres s Pl ugin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先生被很多人奉为现代创造力之父,这主要是源自50年前的一次心理学会议。当时吉尔福特发表了一篇令人耳目一新的关于创造力的讲话,引发了人们对于创造力的极大兴趣,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这个话题。 其妙的是,在二战期间吉尔福特是一名心理学家,被指派设计一组性格测试,用来测试飞行员的性格,以便挑选出最适合作为轰炸机飞行员的人选。于是,吉尔福特从智力方面入手,设计了一套评分系统和面试规则,用来挑选飞行员。而另他难以接受的是,空军机构指派了一名没有任何心理学知识的人来帮助他筛选。尽管这个人是一名退役的飞行员,但吉尔福特并不信任这位帮手。

最终,吉尔福特与退役飞行员从候选人中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选。结果之后的统计评审结果显示,吉尔福特挑选的飞行员被击落毙命的人数,要比退役飞行员所挑选的飞行员多出很多。吉尔福特非常沮丧,认为自己将如此之多的飞行员送上绝路,甚至一度想要自杀。不过最终他再次振作起来,决心要找出退役飞行员挑选的人选比较出色的原因。 经过交流,吉尔福特得知,这位退役飞行员问了所有候选人这样一个问题:“在飞越德国领空时,你不幸遭遇德军的防空炮火攻击,这时你该怎么办?”随后,所有回答“我会上升飞到更高的高度”的候选人,都被退役飞行员淘汰,而那些违反飞行条例准则的人,例如回答“我可能我会俯冲”或“我会‘之’字形路线飞行”或“我会掉头避开火力”的人,却通过了面试。遵循飞行条例准则的飞行员,其行为是很容易被预测的,这就是吉尔福特失败的原因。德国人非常清楚,美国轰炸机遭遇炮火后会提升飞行高度,因此德国的战斗机早就等候在云端,将美国飞机轻松击落。这让吉尔福特发现,那些具有创造力的飞行员会违反飞行准则,但是他们比那些可能更聪明、但受制于规则的飞行员更有可能成为幸存者。 吉尔福特突然意识到,一个人具有独特思维和富有创造力,也是一种才华,于是他决定进一步去研究这种才华。他要找出那些能够灵机一动就想出绝妙办法、具有创造力的人,作为飞行员的合适人选。 随后,吉尔福特为美国空军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套创造力测试方法。问题之一:就是让候选人尽可能多的说出砖的用途。问题虽然简单,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